需求塑模的方法

文档序号:654494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需求塑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需求塑模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有关于一种应用于软件工程的需求管理中的一种需求塑模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个软件的开发完成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最终的软件必须精确符合客户的需求,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软件的开发速度与品质。开发软件大致上依序可以分成下列流程需求分析、需求定义、系统设计、程序撰写以及测试。
在需求分析以及需求定义的过程中,客户表达他们对软件功能的需求,分析人员将客户所有需求收集并且纪录下来。分析人员将客户的需求利用文件以及图档的方式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表达出来,作为系统开发人员开发系统的依据。接下来,进行系统设计流程,系统开发人员根据分析人员建立的文件以及图档进行系统分析。
但是,客户对需求的表达经常是模糊的功能性叙述,无法全面且精确地表达需求。分析人员对这些模糊的功能性叙述理解也不一定精确,因此产生的文件以及图档和客户理想中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误差。接下来,系统开发人员依据这些已经有误差的文件以及图档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开发人员对这些文件以及图档的理解可能又有误差,如此一来,造成开发完成后的软件无法符合客户的需求,重新修改可能耗费非常多的时间以及金钱。此外,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客户的需求可能会变动,因应这种变动更改软件,在传统上也是非常耗费成本的。
在需求分析、需求定义、系统设计、程序撰写以及测试这些过程中,越晚发现错误,修正软件所需付出的成本越大,因此如果能够在需求分析以及需求定义的过程精确地确认需求,能够省却非常大的开发成本。
过去作需求分析以及需求定义的方法例如UML(Unified ModelingLanguage),但是此方法只能以文件或图形表达需求,无法对需求进行进一步的模拟。
因此,如何设计一个需求塑模方法,在需求分析以及需求定义的阶段就能够快速、精确地定义需求,而且不需要撰写程序,就能够仿真模拟完成后的软件,是软件业界非常需要的。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需求分析以及需求定义的方法在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其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方法中又没有适切的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需求分析以及需求定义的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需求塑模的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需求分析以及需求定义的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快速、精准地确认客户需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需求塑模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利用独立的真实视觉状态的分镜模拟,以确认需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需求塑模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不需要撰写程序即可仿真模拟软件开发完成的画面、选项以及功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需求塑模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减少修改的机会,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需求塑模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提供系统开发人员精准的需求模型,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依据该些需求,决定符合该些需求的复数个分镜;于该些分镜中选择一第一分镜;于该第一分镜上设置至少一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决定该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决定该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处理逻辑;依据该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第二分镜,使得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该第一分镜跳至该第二分镜;以及在该软件的原型编码之前,模拟该些分镜以确认需求;藉此,无须进行软件的原型编码,以该些分镜进行需求的确认。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更包括于该第一分镜上设置一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决定该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决定该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处理逻辑;以及依据该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第三分镜,使得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该第一分镜跳至该第三分镜。
前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更包括于该第二分镜上设置至少一使用者界面元件;决定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决定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处理逻辑;以及依据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第三分镜,使得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该第二分镜跳至该第三分镜。
前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更包括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非真时,进行一例外逻辑处理;当进行该例外逻辑处理时,该第一分镜跳至一第三分镜供显示一例外状况。
前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一使用者界面元件包括一按钮元件。
前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对应事件的激发是经由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使用者输入状态判定。
前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更包括编辑该些分镜的处理逻辑,以修正该第一分镜跳至该第二分镜的条件。
前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更包括利用文件方式储存该些分镜、该处理逻辑以及该事件。
前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更包括提供一独立的真实视觉状态的分镜模拟,以确认该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用于该软件原型编码之前,其包括以下步骤依据该软件的流程需求,决定符合该流程需求的复数个分镜;于该些分镜中选择一第一分镜;于该第一分镜上设置至少一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决定该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决定该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处理逻辑;依据该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第二分镜,使得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该第一分镜跳至该第二分镜;以及以该些分镜模拟该软件的流程以确认需求;藉此,无须进行原型的编码,依据该些分镜的关系,进行该软件的流程的模拟与确认。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更包括于该第一分镜上设置一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决定该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决定该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处理逻辑;以及依据该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第三分镜,使得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该第一分镜跳至该第三分镜。
前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更包括于该第二分镜上设置至少一使用者界面元件;决定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决定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处理逻辑;以及依据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第三分镜,使得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该第二分镜跳至该第三分镜。
前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更包括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非真时,进行一例外逻辑处理;当进行该例外逻辑处理时,该第一分镜跳至一第三分镜供显示一例外状况。
前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包括一按钮元件。
前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对应事件的激发是经由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使用者输入状态判定。
前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更包括编辑该些分镜的处理逻辑,以修正该第一分镜跳至该第二分镜的条件。
前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更包括利用文件方式储存该些分镜、该处理逻辑以及该事件。
前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更包括提供一独立的真实视觉状态的分镜模拟,以确认该软件的流程的需求。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需求塑模的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塑模方法能提供一独立的真实视觉状态的分镜模拟,与客户快速确认,所以能快速、精准地确认客户需求。本发明巧妙利用分镜,不需要撰写程序即可仿真模拟软件开发完成的画面、选项以及功能。因为不需要撰写程序,所以本发明能够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减少修改的机会。此外,本发明能够提供系统开发人员精准的需求模型。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的需求塑模的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快速、精准地确认客户需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方法中未见有类似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方法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需求管理的示意图;图2绘示应用本发明的软件工程的示意图;图3绘示本发明的需求塑模方法之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绘示本发明的塑模方法之一范例;以及图5绘示本发明的塑模方法之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100需求管理 102需求收集104需求分析 106系统分析108需求塑模202需求定义 204系统开发206模型 208需求的收集与分析210需求塑模 211回头确认212系统设计 214程序撰写216整合 218验证302分镜 304分镜305使用者界面元件 306分镜307使用者界面元件 308使用者界面元件310分镜 312分镜314、316、318、320流线402编辑模式画面 404使用者界面元件406栏位 408栏位410确认按钮 412取消按钮414操作逻辑设定画面 416选择流程的画面417、418、420、422下一步流程
424、426、428、430、432分镜434流程名称 436处理逻辑栏位438测试案例栏位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
、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图1绘示需求管理的示意图。在传统的软件工程之中,需求定义包括需求收集102以及需求分析104、并透过需求管理100管理需求内容,进而系统分析106。在需求收集102的过程中,客户表达他们对软件功能的需求,分析人员将客户所有需求收集并且纪录下来。在需求分析104过程中,分析人员将客户的需求利用文件以及图档的方式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表达出来,作为系统开发人员开发系统的依据。接下来,系统开发人员根据分析人员建立的文件以及图档进行系统分析106。
但是,客户对需求的表达经常是模糊的功能性叙述,无法全面且精确地表达需求。分析人员对这些模糊的功能性叙述理解也不一定精确,因此产生的文件以及图档和客户理想中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误差。接下来,系统开发人员依据这些已经有误差的文件以及图档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开发人员对这些文件以及图档的理解可能又有误差,如此一来,造成开发完成后的软件无法符合客户的需求,重新修改可能耗费非常多的时间以及金钱。
因此,如图1所示,本发明在需求定义的过程当中加入了需求塑模(Requirement Modeling)108的方法。此需求塑模108的方法可以快速实现,并且可以仿真模拟客户所需要的需求,将软件最后的样貌用模型的方法实际操作给客户看,过程中依据客户的意见快速修改模型,可以精准地确认(validate)客户的需求。塑模之后的模型提供给系统开发人员,系统开发人员也可以很精准地理解客户的需求,以减低软件重新修改的机会,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
图2绘示应用本发明的软件工程的示意图。一个软件的完成,首先要进行需求定义202。需求定义202的阶段完成后产生一模型206,利用此模型206再进行系统开发204。
需求定义202首先进行需求的收集与分析208,接着进行需求塑模210,塑模之后进行模拟220,接着产生一模型206,模拟能够回头确认211是否符合当初的需求。若不合需求,则在需求塑模210中继续修改,直到模拟完全符合需求为止。回头确认211完成之后产生一模型206。
此模型206交由系统开发人员进行系统开发204。系统开发204包括系统设计212、程序撰写214以及整合216。整合216之后再与当初的系统设计212作验证218,直到完全符合顾客的需求。
图3绘示本发明的需求塑模方法之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需求塑模的方法用于将软件的需求具象化。请参阅图3所示,需求塑模的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依据客户的需求,决定符合这些需求的复数个分镜。接着,于这些分镜中选择一分镜302。接着,于分镜302上设置至少一使用者界面元件305。接着,决定使用者界面元件305的对应操作逻辑。接着,决定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接着,依据使用者界面元件305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分镜304,使得当使用者界面元件305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且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分镜302跳至分镜304。藉此,无须进行软件原型的编码,只要依据这些分镜的关系,进行需求的模拟与确认。当分镜302经由流线314跳至分镜304时,其对应处理逻辑可在流线314上纪录下来。相同的道理,与流线316、318以及320相对应的处理逻辑也可以分别在流线316、318以及320上纪录下来。
上述的方法可以更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于分镜302上设置另一使用者界面元件307。接着,决定使用者界面元件307的对应处理逻辑。接着,决定使用者界面元件307的对应事件。接着,依据使用者界面元件307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分镜306,使得当使用者界面元件307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分镜302跳至分镜306。
相同的道理,本方法还可以加入更多步骤。例如首先,于分镜304上设置一使用者界面元件308。接着,决定使用者界面元件308的对应处理逻辑。接着,决定使用者界面元件308的对应事件。接着,依据使用者界面元件308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分镜310,使得当使用者界面元件308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分镜304跳至分镜310。
请参阅图3所示,本方法还可以加入下列步骤。首先,当使用者界面元件305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对应处理逻辑为非真时,进行一例外逻辑处理。当进行此例外逻辑处理时,分镜302跳至分镜312供显示一例外状况。使用者界面元件(例如305、307或308)可以是按钮元件。上述的事件的激发例如按下一按钮元件。
如上所述,设计者根据客户的需求,实际地利用分镜,产生一个仿真的软件模型。这些分镜(302、304、306、310以及312)显示当软件完成之后实际的视觉画面。以分镜302为例,当设计者实际以鼠标按下使用者界面元件305时(表示一事件被激发),此模型能够真的由分镜302跳至分镜304,效果如同真实操作已经完成的软件一样。而由分镜302跳至分镜304时,可以显示流线314的处理逻辑,以利确认(validate)需求。
相同的道理,经过适当的安排,任何一个分镜都可以经由内部的使用者界面元件跳至另一个分镜。藉此,设计者可以很快地取用各种分镜,设计跳到下一个分镜的各种条件,正确地模拟软件的最终视觉效果。
当客户认为模拟的效果不符合需求时,设计者可以很快的修改串接分镜的条件,以达到客户需求。此过程不需要撰写程序,因此耗费时间短,效率高,而且可以精准反应顾客需求。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塑模方法之一范例。塑模方法可以利用一软件实现。图4表示实现此塑模方法的一范例软件的操作界面。此范例软件可以具有一编辑模式以及模拟模式。在编辑模式之下,设计者可以选用各种分镜,并选用分镜上的使用者界面元件。举例来说,在范例软件的编辑模式画面402下,在分镜424中,设计者可以选用一使用者界面元件404。此使用者界面元件404包括栏位406以及408供使用者输入资料(例如帐号以及密码)。此使用者界面元件404还可以包括一确认按钮410以及一取消按钮412。
对应事件的激发系经由使用者界面元件的使用者输入状态判定。例如,在选择流程的画面416中,设计者可以选择按下确认按钮410当作一个事件,也可以选择按下取消按钮412当作一个事件,并依据这些事件选择下一步流程417、418、420或422种类。举例来说,当使用者输入帐号以及密码之后,按下确认按钮410,表示一个特定事件已经被激发。接着,在操作逻辑设定画面414中,进行操作逻辑的设定。例如密码必须大于6个字元,帐号的第1字元不可以为0~9的数字。
在范例软件的编辑模式画面402下,设计者能够选择或编辑下一分镜。例如,上述的分镜424能够设定跳入分镜426,分镜426也可以设定跳入分镜428。同样的,分镜也可以经由处理逻辑的设计以及流程的选择,由分镜424跳入430或由分镜424跳入432。
每一个分镜都可以如同分镜424一样选择使用者界面元件以及编辑处理逻辑,使得各个分镜确实反应顾客需求。当一事件发生,跳至下一个分镜时,可以依据需求选择需要启动的功能。例如,由分镜424跳至分镜426时,可以设计启动一资料查询的画面,或者启动一产品列表的画面,或者启动一留言版画面。
回到分镜424,当确认按钮410被加入事件并选择下一步流程417、418、420或422种类后,建立流程名称434并在处理逻辑栏位436中列出处理逻辑步骤,例如验证帐号及密码,以及验证后的步骤。在测试案例栏位438中,可以列出处理逻辑需要测试的各种可能状况,例如帐号非真、密码非真或帐号以及密码皆为真。藉此,能够精确定义每一个分镜转换的功能,以符合需求。上述的塑模方法,亦可以另外再以文件方式储存这些分镜、使用者界面元件、操作逻辑、处理逻辑、测试剧情以及事件。
此外,此范例软件更可以提供类似电影播放的模拟模式,利用一独立的真实视觉状态的分镜模拟,以确认需求。此模拟模式供客户以鼠标或键盘实际操作模拟,画面从第一个分镜开始(例如分镜424),依据每一个分镜的使用者界面元件的接受事件与对应的处理逻辑跳到下一个分镜。藉此,客户如同真实操作一个已经完成的软件一般,更容易将需求清楚地藉由这个范例软件表示。
本发明的需求塑模方法的重要步骤可以利用一流程图表示。请参阅图5所示,为绘示本发明的塑模方法之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首先,依据需求,决定符合需求的复数个分镜(步骤502)。接着,于这些分镜中选择一分镜(步骤504)。接着,于此分镜上设置至少一使用者界面元件(步骤506)。接着,决定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步骤508)。接着,决定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处理逻辑(步骤510)。接着,依据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下一分镜,使得当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由目前的分镜跳至下一分镜(步骤512)。藉此,无须进行原型的编码,依据该些分镜的关系,进行需求的模拟与确认。上述的步骤仅作为举例,步骤的前后顺序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加以调整,并不限于上述的顺序。由上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塑模方法能提供一独立的真实视觉状态的分镜模拟,与客户快速确认,所以能快速、精准地确认客户需求。本发明巧妙利用分镜,不需要撰写程序即可仿真模拟软件开发完成的画面、选项以及功能。因为不需要撰写程序,所以本发明能够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减少修改的机会。此外,本发明能够提供系统开发人员精准的需求模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需求塑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依据该些需求,决定符合该些需求的复数个分镜;于该些分镜中选择一第一分镜;于该第一分镜上设置至少一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决定该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决定该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处理逻辑;依据该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第二分镜,使得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该第一分镜跳至该第二分镜;以及在该软件的原型编码之前,模拟该些分镜以确认需求;藉此,无须进行软件的原型编码,以该些分镜进行需求的确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于该第一分镜上设置一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决定该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决定该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处理逻辑;以及依据该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第三分镜,使得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该第一分镜跳至该第三分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于该第二分镜上设置至少一使用者界面元件;决定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决定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处理逻辑;以及依据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第三分镜,使得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该第二分镜跳至该第三分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非真时,进行一例外逻辑处理;当进行该例外逻辑处理时,该第一分镜跳至一第三分镜供显示一例外状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一使用者界面元件包括一按钮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对应事件的激发是经由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使用者输入状态判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编辑该些分镜的处理逻辑,以修正该第一分镜跳至该第二分镜的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利用文件方式储存该些分镜、该处理逻辑以及该事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塑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提供一独立的真实视觉状态的分镜模拟,以确认该需求。
10.一种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用于该软件原型编码之前,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依据该软件的流程需求,决定符合该流程需求的复数个分镜;于该些分镜中选择一第一分镜;于该第一分镜上设置至少一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决定该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决定该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处理逻辑;依据该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第二分镜,使得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该第一分镜跳至该第二分镜;以及以该些分镜模拟该软件的流程以确认需求;藉此,无须进行原型的编码,依据该些分镜的关系,进行该软件的流程的模拟与确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于该第一分镜上设置一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决定该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决定该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处理逻辑;以及依据该第二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第三分镜,使得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该第一分镜跳至该第三分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于该第二分镜上设置至少一使用者界面元件;决定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决定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处理逻辑;以及依据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第三分镜,使得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该第二分镜跳至该第三分镜。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当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该对应处理逻辑为非真时,进行一例外逻辑处理;当进行该例外逻辑处理时,该第一分镜跳至一第三分镜供显示一例外状况。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包括一按钮元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对应事件的激发是经由该使用者界面元件的使用者输入状态判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编辑该些分镜的处理逻辑,以修正该第一分镜跳至该第二分镜的条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利用文件方式储存该些分镜、该处理逻辑以及该事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拟一软件的流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提供一独立的真实视觉状态的分镜模拟,以确认该软件的流程的需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需求塑模的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依据需求,如电影拍摄方法,决定符合需求的复数个关键分镜。于这些分镜中选择一第一分镜。于此第一分镜上设置至少一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决定此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操作逻辑。决定此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依据第一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以及对应处理逻辑,决定一第二分镜,使得当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对应事件被激发以及对应处理逻辑为真时,第一分镜跳至第二分镜。藉此,无须进行原型的编码,依据该些分镜的关系,进行需求的模拟与确认。
文档编号G06F9/44GK1841318SQ20051006300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日
发明者周忠信 申请人:鼎诚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鼎新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