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虚拟测试环境的系统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665146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构虚拟测试环境的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构虚拟测试环境的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有关建构通用序列总线装置的虚拟测试环境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测试工作一直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当产品生产完成后,若没有经过品管人员的测试,往往很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因为一些不特定因素导致生产出有瑕疵的产品,而未经察觉就运送到市面上去贩卖。如果使用者购得这些有问题的产品,不仅在送修过程中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对公司形象也会大大的打折扣。
近来,由于计算机、通讯及消费性电子产品产业(3C产业)的整合趋势,其产品的质量监控需要更加的严格,以防止在整合的过程出现瑕疵。在品管系统中,成品与半成品的产品测试占了相当重要的一环。而品管部门在对于计算机产品开始进行测试时,需要以人工手动的方式在待测的机器上安装测试用的各项外围装置,待测的计算机里面也要安装测试用的硬盘,并且在硬盘中,除了具有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还需要一一安装所需的驱动程序以及测试所使用的工具,才能进一步进行测试步骤。
这种测试方法需要针对各种不同的待测机型来逐一安装不同的驱动程序与测试工具,例如当需要测试安装鼠标的运行是否正常时,测试人员必须以手动之方式装上鼠标,并实际操作以确认在屏幕上的鼠标指针移动显示正常;同样的,在测试计算机上光驱是否能正常运行,也必须在计算机上安装多种光驱,并放入各种规格的光盘或是进行实际烧录,才可判断计算机对光驱的兼容性是否没有问题,这些人工的操作步骤,导致了生产流程无法全面的自动化,尤其是通用序列总线装置非常的多样化,导致无法对通用序列总线进行完整的连接测试及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构虚拟测试环境的系统及其方法,借助虚拟多种测试装置,并记录每一测试项目,达到对于每一种测试装置进行测试时,可以不必全部进行实体安装及手动测试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建构虚拟测试环境的系统,在建构虚拟测试文件上,至少必须包含信号撷取单元,用来接收各种外围装置所传来的操作信号;及信号写入单元,用来将所撷取的操作信号依序写入测试文件中。
而为能利用各种装置的测试文件来进行测试工作,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建构虚拟测试环境的系统,在进行虚拟测试装置上,包含设定模块,用来接收使用者所输入各个外围装置的测试顺序及测试项目,并可将其记录成一测试脚本;虚拟连接器模块,用来根据要进行测试的外围装置设定,到测试文件数据库寻找对应的测试文件进行加载,并在记忆模块中根据测试文件虚拟出操作信号;及控制模块,用来当待测计算机端从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传送过来检测信号时,负责将记忆模块中的测试信号依测试脚本所设定的顺序,从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传送到待测计算机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构虚拟测试环境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当使用者开启测试文件产生功能之后,产生一个操作信号暂存盘,然后,接收使用者操作各个外围装置所产生的操作信号,接着,在持续接收操作信号时,判断是否终止记录操作信号。当使用者设定将操作信号进行储存时,则依各外围装置的操作信号编成各个测试项目,最后,将测试项目写入测试文件并关闭该文件。
使用者可针对多种外围装置编辑测试脚本,使虚拟测试系统可以自动产生多种外围装置的测试信号,而设定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读取数据库中测试文件的种类并显示测试项目;接着,接收使用者设定的测试顺序,最后,依测试顺序产生测试脚本。
而当待测计算机由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连接虚拟测试系统时,本发明的虚拟测试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接收待测计算机端传来的通用序列总线装置连接检测信号;然后,加载使用者设定的测试脚本,再依测试脚本设定来读取各外围装置的测试文件;接着,依各测试文件产生虚拟装置的测试信号,最后,传送测试信号使待测计算机端执行虚拟装置对应的测试项目。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测试文件产生模块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产生测试文件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编辑测试脚本的方法流程图;及图5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10 虚拟测试系统20 测试文件数据库30 键盘40 鼠标50 光驱60 测试文件产生模块110 虚拟连接器模块120 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130 控制模块140 设定模块150 记忆模块160 测试文件210 信号撷取单元220 信号写入单元步骤310 开启测试文件产生功能,并产生一个操作信号暂存盘步骤320 接收外围装置所产生的操作信号步骤330 判断是否终止记录操作信号步骤340 依各外围装置的操作信号编成各个测试项目步骤350 将测试项目写入测试文件并关闭该文件步骤410 读取测试文件的种类并显示测试项目步骤420 接收使用者设定的测试顺序步骤430 依测试顺序产生测试脚本步骤510 接收待测计算机端传来的通用序列总线检测信号步骤520 加载使用者设定的测试脚本步骤530 依测试脚本设定读取各外围装置的测试文件步骤540 依各测试文件产生虚拟装置的测试信号步骤550 传送测试信号使待测计算机端执行虚拟装置对应的测试项目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此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包含了下列组件虚拟连接器模块110,与测试文件数据库20相连,用来根据要进行测试的外围装置设定,到测试文件数据库20寻找对应的测试文件160进行加载,其中这些测试文件160是使用者通过如图2所示的测试文件产生模块60所产生,其中测试文件产生模块60为记忆模块150中的一执行程序,还包括信号撷取单元210用来撷取连接之外围装置所产生的操作信号。
如图3所示,此为本发明产生测试文件160的方法流程图。首先,当使用者开启测试文件产生功能之后,会在记忆模块150中划分一记忆区块,产生一个操作信号暂存盘(步骤310)。然后,信号撷取单元210便开始接收使用者操作各个外围装置所产生的操作信号,例如使用者在键盘30上进行英文字母的输入,方向键的选择,由鼠标40来进行光标的移动,或是在光驱50进行影音数据的读取及播放设定等信号。
接着,利用中断(interrupt)执行的方式来持续撷取外围装置的操作信号(步骤320)。当使用者操作外围装置结束后,可利用“Esc”(退出)键退出或是其它结束方式,来终止操作信号撷取。信号撷取单元210判断是否接收到终止记录操作信号(步骤330),确定使用者终止操作信号的撷取,将操作信号暂存盘所撷取到的信号,依时间记录由信号写入单元220将操作信号进行储存时,则依各外围装置的操作信号编成各个测试项目(步骤340)。最后,将测试项目写入测试文件160并关闭这个测试文件160(步骤350)。
设定模块140,用来接收使用者所输入各个外围装置的测试顺序及测试项目,其中外围装置如图2中所示,可为键盘30、鼠标40、光驱50等装置,而测试项目则可为在键盘30上进行英文字母的输入,方向键的选择,由鼠标40来进行光标的移动,或是在光驱50进行影音数据的读取及播放的设定等。使用者可由设定模块140将测试顺序编辑成一测试脚本,如图4所示,此为本发明的编辑测试脚本的方法流程图。首先,虚拟连接器模块110读取测试文件数据库20中测试文件160的种类并显示测试项目(步骤410);接着,接收使用者设定好的测试顺序的参数(步骤420);最后,依使用者所设定的测试顺序,来产生一记录测试时加载各个外围装置测试文件160的测试脚本(步骤430)。
而测试文件数据库20可为一储存装置,如硬式磁盘驱动器(hard disk)、及非挥发性存储器(NVRAM,Non-Volatile RAM),由于数据储存在非挥发性存储器中,不会在手机使用至没电、关机或是更换电池的情况下,导致没有电力维持数据保存的情形,而此非挥发性存储器包含了下列几种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或是闪存(flash memory)如与非门闪存(NAND Type Flash Memory)、或非门闪存(NorFlash,NOR Type Flash Memory),也可以是记录储存媒体,如只读光盘。
请参考图5,此为本发明进行虚拟装置的方法流程图。首先,与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120连接的控制模块130接收到待测计算机端通过通用序列总线缆线自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120传送检测是否连接有外围装置信号(步骤510)。接着,驱动虚拟连接器模块110进行虚拟装置的工作,先加载使用者已经预先设定好的测试脚本(步骤520),再依据测试脚本中设定产生虚拟装置以进行仿真测试的顺序,到测试文件数据库20中分别读取各外围装置的测试文件160(步骤530)。
然后,解析出测试文件160中所记录使用者操作外围装置时所产生的操作信号,在记忆模块150内虚拟成该装置的测试信号(步骤540)。最后,控制模块130再依序传送这些测试信号到待测计算机端,使待测计算机端依据这些测试信号,来依序执行虚拟装置对应的测试项目(步骤550)。
如此一来,使用者在进行待测计算机的测试时,尤其是进行确认该计算机对通用序列总线装置的兼容性是否正常的测试时,无须再逐一连接要进行测试的外围装置,进行各种外围装置的操作及测试,只须连接本发明所公开的虚拟测试系统10,通过各种测试文件160来产生虚拟外围装置用来进行测试的信号,就可达到自动进行各种外围装置的仿真测试的目的,还能通过一致的测试而产生可靠的测试结果。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建构虚拟测试环境的系统,该系统与一待测计算机相连,其特征在于,具有一设定模块,用来接收一使用者所输入数个外围装置的一测试顺序及一测试项目,并记录成一测试脚本;一虚拟连接器模块,用来根据该测试脚本的设定,到一测试文件数据库寻找对应的数个测试文件进行加载,并在一记忆模块中根据各该测试文件虚拟出数个操作信号;及一控制模块,用来当接收到一待测计算机由一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传送的数个检测信号时,将各该测试信号传送到该待测计算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测试文件产生模块,用来产生各该外围装置的各该测试文件,该测试文件产生模块进一步包括有一信号撷取单元,用来撷取各该外围装置的各该操作信号;及一信号写入单元,用来将各该操作信号写入各该测试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测试文件数据库储存于一储存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测试文件数据库储存于一记录储存媒体。
5.一种建构虚拟测试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一待测计算机端传来的一外围装置连接检测信号时,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依一测试脚本的设定来读取数个外围装置对应的测试文件;依各该测试文件产生对应的数笔测试信号;及传送各该测试信号至该待测计算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待测计算机端接收到各该测试信号后,执行对应的数个测试项目并产生响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该测试文件的产生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接收各该外围装置所产生的数个操作信号;确认终止记录各该操作信号;将各该操作信号编成各该测试项目;及依各该测试项目写入各该测试文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该操作信号先暂存于一操作信号暂存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终止记录由接收一“Esc”的输入信号决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试脚本的产生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读取一测试文件数据库中各该测试文件并显示;接收输入设定的一测试顺序;及依该测试顺序产生该测试脚本。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构虚拟测试环境的系统及其方法,先将各个外围装置的操作信号,由测试文件产生模块进行先行记录,生成多个测试文件并储存于测试文件数据库中,当使用者要进行外围装置测试时,虚拟连接器模块便会依设定读取各种测试文件,并在记忆模块中虚拟各个测试文件所记录的测试信号,控制模块将测试信号依序由通用序列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s Bus)连接端口传送到待测计算机端,使待测计算机端依据测试信号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响应,从而达到自动化测试的目的。
文档编号G06F11/28GK1983208SQ200510132138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6日
发明者覃俊, 陈玄同, 刘文涵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