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670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理物品的分发的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理在收集并分发物品的位置处的物品输入和输出的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在收集并分发物品的位置(仓库等)处,由负责人执行输入和输出物品的管理,负责人分别核对输入或输入物品组与输入或输出票据组。此外,在收集/分发中心场地转移物品时,负责人通过使用票据,管理物品的移交和行踪。
例如,在修理家用电器的修理厂,修理部件管理如下。修理部件从制造中心运送到部件仓库并存储在部件仓库中,因此响应于修理请求可取回任一部件。此外,修理中未使用的修理部件再次存储在部件仓库中。下面,将更具体地来描述。
当家用电器出现故障时,顾客通过电话等请求他或她所购买的电器零售商或修理厂家。
当接收到修理请求时,接收修理请求的负责人向顾客询问顾客信息,将顾客信息放入(输入)接收表格,并将该表格发送到服务基点的负责区域包括该顾客地址的管理员。
服务基点的管理员考虑到一个或多个他或她的(多个)修理人员每个人的修理能力,将所获得的接收表格分派(下面称为“命令”)给他们。
每个负责的修理人员检查传递来的接收表格,制订操作订单,给顾客打电话以获得顾客对订单中的拜访日期/时间的同意,估计故障的状态并根据接收表格中所写的信息来判定怎样修理,估计修理所需的固件,获得服务基点处所存储的部件。
然而,由于对存储位置和可存储资源的限制,服务基点处库存的部件的多样性和数目是有限的。当服务基点没有修理所必需的修理部件时,将修理部件的订单在线发送到部件仓库。
当接收到订单时,部件仓库的负责人通过使用管理终端,搜索存储在部件架中的所需修理部件,通过操作自动行进式托盘传送器,从部件架中获取托盘,因而可以获取所需的修理部件,将预先创建的用于运送部件的部件运送票据和新创建的运送票据附着到修理部件,并将该部件托运给运输代理人。
当从运输代理人接收到修理部件时,服务基点的部件管理负责人核对修理部件和部件运送票据、部件票据以及运送票据,以验证接收,并将修理部件递交给请求定购这些修理部件的修理负责人。
修理负责人(技术工人)拜访顾客的家庭并完成修理工作。然后,他回到服务基点并将修理工作中未使用的修理部件放回货柜。
服务基点处的部件管理负责人确认货柜里的内容物,创建返回票据,以可以容易地视觉辨认出的方式将返回票据附着到未使用的修理部分,并将这些修理部件托运给运输代理人,使得这些修理部件可返回部件仓库。
部件仓库处的负责人通过使用返回票据,对未使用并返回的部件执行返回部件处理,并通过使用自动行进式托盘传送器,将修理部件排放在部件仓库中的特定部件架中。
部件仓库的负责人通过视觉辨认出在修理部件的独立封装表面上指示的部件代码、部件名称等,以识别每个修理部件(例如,参见JP-A-2002-222280的0077段以及图11和1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22280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方法中,物品由部件仓库的负责人通过视觉辨别而识别出,并使用票据来执行用于确认输入到仓库/从仓库输出的处理。麻烦且复杂的操作大部分由部件仓库的管理人手动地执行。因此,对于从一个操作到另一操作的环节,总是需要部件仓库负责人进行视觉辨别和票据处理。因此,很任意搞混物品,并给物品指定了错误的名称或错误的交货日期,这将导致物品的配送错误或短缺。
此外,在接收到物品的位置处,服务基点的部件管理负责人核对接收到的部件及其票据,以检查是否出现配送错误或短缺。因此,他或她必须承担繁重的工作负担。
这种问题不仅存在于从仓库配送物品的工作中,而且同样地存在于超市的验货台处的结算工作等中。在一些情况下,收银台后的结算负责人也许会误输入物品的零售价或没有输入该零售价。收银台处的结算负责新手也许在收银台结算处理中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使顾客不快。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在收集并分发物品的位置处的物品管理工作中,该系统可精确且快速地管理输入和输出物品,还完全实现了节省劳力系统。
解决问题的手段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是一种用于管理物品的输入和输出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可附着到物品上并可存储第一信息;信息写入单元,用于将第一信息记录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第一信息读出单元,可读出在附着到物品上的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可接收第一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处理与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输入或输出有关的信息。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本发明还包括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可附着到容纳物品的盒子上,并可存储第二信息,其中信息写入单元将第二信息记录到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第一信息读出单元可读出附着到盒子的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二信息并读出附着到物品的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可接收第一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处理与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输入或输出有关的信息,并将与物品的输入或输出有关的信息和与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盒子的输入或输出有关的信息相关联。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本发明还包括第三标识符存储器件,用于存储指示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返回的第三信息,其中,如果第一信息读出单元读出了第三标识符存储器件的第三信息和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的第一信息,则第一信息处理设备执行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返回处理。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第一信息包括与物品要配送到的配送目的地有关的配送目的地信息以及指示物品类型的物品信息。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第二信息可包括与要配送到的配送目的地有关的配送目的地信息。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可以具有与物品要配送到的配送目的地有关的信息,并确定第一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的配送目的地信息是否与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二信息的配送目的地信息相符。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将一个或多个第一信息与第一信息组相比较,以确定包括在一个或多个第一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物品信息是否与包括在第一信息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物品信息相符,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都是由第一信息读出单元读出的且具有与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二信息的配送目的地信息相同的配送目的地信息,第一信息组包括记录在一个或多个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且具有与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二信息的配送目的地信息相同的配送目的地信息的一个或多个第一信息。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第一信息可包括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类型和售价。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第一信息可包括与在产品的生产线中使用且附着了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的部件有关的信息。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第一信息可包括与附着了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的物品要配送到的配送目的地有关的信息以及与用于配送物品的配送装置有关的信息,并且第二信息可包括与配送装置有关的信息。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本发明还包括第二信息处理设备,与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相连,并且可存取与要配送的物品有关的信息,并位于物品的配送目的地处;以及第二信息读出单元,可读出存储在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一信息和存储在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将由第二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同与要配送的物品有关的信息进行核对,并将核对的结果发送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本发明还包括帐户调整单元,用于显示金额并办理与金额相对应的货币转帐,其中第一信息是与所述物品的价格有关的信息;以及第一信息处理设备根据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推导出帐户调整所需的金额。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可以是具有IC芯片单元和天线单元的非接触式IC标签。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可使用2.45GHz频带的无线电波来发送和接收信息。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的天线单元在无线电波的发送和接收上可具有方向性;以及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可以容纳在用于保护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的结构中,使得当该结构容纳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时,该结构可在与所述方向性垂直的方向上具有距离所述天线单元的中心至少1.5毫米的相等厚度,并且沿与所述方向性垂直的方向可具有至少3毫米的厚度。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第一信息读出单元可具有类隧道结构、类隧道结构的内壁表面上的天线、以及其上可安装IC标签的部分,其中其上可安装IC标签的部分可与所安装的IC标签一起在近似水平的平面中旋转,并摆动以与所述水平面相倾斜;以及第一信息读出单元可利用所述部分的旋转和摇摆,读出存储在IC标签中的信息。
优选地,在该方面中,本发明还包括位于类隧道结构的内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反射器,其中该反射器可以反射无线电波。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是一种具有IC芯片单元和天线单元的非接触式IC标签,其中非接触式IC标签的天线单元在无线电波的发送和接收上可具有方向性;以及非接触式IC标签可容纳在用于保护非接触式IC标签的结构中,使得当该结构容纳非接触式IC标签时,该结构沿与所述方向性垂直的方向可具有距离天线单元的中心至少1.5毫米的相等厚度,并沿与所述方向性垂直的方向可具有至少3毫米的厚度。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是一种IC标签读出器,该IC标签读出器包括类隧道结构、类隧道结构的内壁表面上的天线以及其上可安装IC标签的部分,其中其上可安装IC标签的部分可与安装在所述部分上的IC标签一起在近似水平的平面中旋转,并摆动以与所述水平面相倾斜;以及第一信息读出单元可利用所述部分的旋转和摆动,读出存储在IC标签中的信息。
本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可精确地管理输入和输出的物品,从而减轻了负责输入和输出物品管理的人员的负担。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修理部件管理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从修理请求的接收到修理部件的运送订单的处理流程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从修理部件的运送订单、到修理部件的运送、到剩余未使用的修理部件的存储的处理流程图。
图4A是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定向传送器和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的概略透视图。
图4B是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定向传送器和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的平面图。
图4C是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定向传送器和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的正视图。
图5是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传送线和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的另一示例的概略透视图。
图6A是包含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IC标签的IC标签保护结构的透视图。
图6B是沿图6A的线VIB-VIB的横截面图。
图6C是示出了用于接收无线电波的IC标签方向性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IC标签的概略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修理部件管理系统的方框图。
图8是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部件IC标签的概略透视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的修理部件分类单元的配置的概略透视图。
图10是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配送目的地IC标签的概略透视图。
图11是第二实施例中的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的概略图。
图12是示出了针对第二实施例的返回部件的处理的图。
图13是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IC标签的配置的概略图。
图14是IC标签保护结构的配置的透视图和底视图。
图15是IC标签读出试验的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记帐系统的方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的方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完整物品验证系统的方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封装配送管理系统的方框图。
字母或数字的解释30 IC标签读出器覆盖单元31 天线35 旋转机36 IC标签读出器底部单元38 遮蔽物39 旋转机构摆动机301、500IC标签
415a 部件IC标签415b 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c 返回IC标签407、701、805、851、907 计算机409 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411 修理部件分类单元413、703、855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419 货柜600 IC标签保护结构705 帐户调整单元711 入口/出口731 产品IC标签741 店内产品IC标签807、930 IC标签读出器815a 产品IC标签815b 店铺IC标签853 部件获取单元915 封装IC标签921 接收器933a、933b 发射器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的第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系统是一种修理部件管理系统,可应用于家用电器的现场故障排除事件的修理部件的管理操作。该修理部件管理系统可工作在修理部件管理仓库处,以便自动地进行用于管理修理部件的几乎所有操作,包括修理部件的运送、修理工作中未使用的剩余修理部件的返回、以及将未使用修理部件排放到指定部件架。
修理部件管理系统包括
顾客信息管理单元,请求修理产品的顾客的顾客信息、对该顾客的过去拜访历史以及所关心产品的故障历史被输入该顾客信息管理单元,并且该顾客信息管理单元存储输入信息,核对并选择存储的信息,并输出存储的信息;修理负责人管理单元,修理负责人的修理能力信息被输入该修理负责人管理单元,并且该修理负责人管理单元存储修理能力信息,并输出在负责管理顾客信息管理单元所输出的顾客信息中指示的顾客所在区域中的操作的修理基点处登记的修理负责人信息;修理负责人命令单元,用于存储并执行选择程序,该选择程序通过使用修理负责人管理单元所输出的修理负责人信息来选择最佳修理负责人,并用于计划选择程序所选的修理负责人的工作安排,并存储且输出工作安排;故障修理信息管理单元,用于统计地估计产品的故障模式、故障频率、故障地点和故障部件等、以及通过使用顾客信息管理单元所输出的故障历史来更换部件的产品修理效率,并存储且输出估计的结果;修理部件选择单元,用于通过使用故障修理信息管理单元所输出的估计的结果,选择修理所需的修理部件,并存储输出修理部件选择的结果;所选修理部件信息配送单元,用于存储且输出修理部件选择单元所输出的修理部件选择结果中包含的修理部件信息;修理部件信息转换单元,用于使用所选修理部件信息配送单元所输出的修理部件信息,创建、存储且输出要存储在IC标签中的IC标签信息,并将该IC标签信息写入IC标签;运送票据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选修理部件信息配送单元所输出的修理部件信息,作为修理部件运送票据;运送票据匹配检查单元,用于将修理部件信息转换单元所输出的IC标签信息与运送票据输出单元所输出的修理部件运送票据进行核对,检查两者之间的匹配/失配,并存储且输出对运送票据的检查结果;部件信息匹配检查单元,用于将由修理部件信息转换单元写入IC标签的IC标签信息与修理部件上或修理部件的封装上所指示的信息进行核对,检查两者之间的匹配/失配,存储修理部件指示匹配检查的结果,并进一步对所选修理部件信息配送单元所输出的修理部件信息与IC标签信息进行核对,检查两者之间的匹配/失配,并存储且输出修理部件信息匹配检查的结果;销售处理管理单元,用于将传送返回的修理部件的货柜与所选修理部件信息配送单元所输出的修理部件信息相比较,自动地执行销售处理和返回部件处理,并输出销售信息;已经销售记录管理单元,用于根据销售处理管理单元所输出的销售信息和修理负责人命令单元所输出的工作安排,计算每个修理负责人的销售记录。
本发明的单元可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实现为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相连的信息处理设备和打印机、IC标签记录器、IC标签读出器、条形码读出器或二维码读出器、自动行进式托盘传送器和将物品分类的分类器等。
本发明的修理部件管理系统可容易且精确地管理用于现场故障排除事件的修理部件。本发明的系统因此具有以下效果,即该系统可减少这些操作所涉及的人员的精神和体力负担、优化库存、减少库存的损失并提出了一种无纸环境;从而有助于减少故障排除事件所包括的成本。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修理部件管理系统的方框图。图中所示的组件由具有存储设备和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的计算机以及与计算机相连使得它们可发送并接收信息的多个设备来实现。稍后将详细解释这些设备。
<1-1.修理负责人确定过程>
顾客信息管理单元101接受请求顾客中心修理产品的顾客的顾客信息输入、对该顾客的过去拜访历史以及所关心产品的故障历史等,其中,顾客中心通过通信装置等与部件仓库相连。
顾客信息管理单元101存储这些信息,如果需要则将这些信息与过去记录的数据进行核对,并将顾客信息等发送到修理负责人管理单元102。
通过使用接收到的顾客信息等,修理负责人管理单元102根据修理能力等,搜索在负责顾客所在区域的修理基点处登记的适当修理负责人,存储适当修理负责人列表,作为修理负责人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到修理负责人命令单元103。
根据修理负责人信息,修理负责人命令单元103通过使用计算机中运行的程序,选择最佳的修理负责人,计划所选修理负责人的工作安排,存储这些安排作为所选修理负责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运送票据输出单元108和销售记录管理单元112。
在本系统中,根据顾客中心所接收到的修理请求,顾客信息管理单元101、修理负责人管理单元102和修理负责人命令单元103选择实际负责修理的一个或多个修理负责人,并将修理请求并入所选修理负责人的工作安排。
<1-2.修理部件确定过程>
此外,顾客信息管理单元101向故障修理信息管理单元104发送在顾客中心从顾客接收到的涉及与修理请求有关的产品的故障模式、故障发生频率、故障地点、故障部件等的信息。
故障修理信息管理单元104根据产品类型来分类信息,参考到目前为止所积累的过去类似事件,估计通过更换被推断故障涉及到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修理故障的确定度,存储结果作为修理效果估计信息,还将该信息发送到修理部件选择单元105。
根据修理效果估计信息,修理部件选择单元105选择估计为修理所需的一个或多个修理部件,存储结果作为所选修理部件信息,还将该信息发送到所选修理部件信息配送单元106。所选修理部件信息也可通过按照所估计的完成修理所需的确定度的顺序,选择预定数目的修理部件,来确定。所选修理部件信息也可通过选择修理部件,使得在当前现场修理处可完成的故障排除的概率大于或等于预定值,来确定。以这种方式,修理部件可由系统自动地选择。
将所选修理部件信息输入所选修理部件信息配送单元106,所选修理部件信息配送单元106然后将所选修理部件信息发送到修理部件信息转换单元107,修理部件信息转换单元107将信息记录到IC标签、作为运送票据来输出信息的运送票据输出单元108以及执行销售处理的销售处理管理单元111中。修理部件信息转换单元107用作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
接下来,本系统执行用于将要配送的修理部件分类到每个修理负责人或至少一个修理负责人所属的基点的过程。这些过程由修理部件分类单元(未示出)自动地执行,或由系统和少量分类负责人协作执行。
本系统将修理部件信息和配送目的地信息记录到用作标识符存储器件的无线且非接触式IC标签(下面称为“IC标签”)中,并使用IC标签来管理修理部件的输入和输出(存储和取回)。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IC标签(IC卡)是非接触式的,使用2.45GHz频带无线电波来通信。可使用通过任意其它频带来通信的IC标签。此外,本发明可使用混合式或双接口式的IC标签。
<1-3.修理部件运送过程>
修理部件信息转换单元107具有IC标签写入器。根据接收到的所选修理部件信息和所选修理负责人信息,修理部件信息转换单元107将用于识别修理部件的信息和有关修理负责人的信息转换为部件IC标签信息,并将部件IC标签信息写入每个修理部件的每个IC标签。
具有如打印机之类的输出设备的运送票据输出单元108根据所选修理部件信息和所选修理负责人信息,在配送目的地处输出与要运送的修理部件以及修理负责人有关的信息,作为部件运送票据。运送票据输出单元108构成修理部件分类单元的一部分。
运送票据匹配检查单元109对由修理部件信息转换单元107写入IC标签的部件IC标签信息与写入部件运送票据的信息进行核对,以检查两者之间的匹配/失配。该检查结果可显示在运送票据匹配检查单元109所配备的显示设备上。该运送票据匹配检查单元109构成修理部件分类单元的一部分。
部件信息匹配检查单元110对修理部件信息转换单元107写入IC标签中的部件IC标签信息与同所选修理部件信息所指示的部件或其数目有关的信息进行核对,以检查两者之间的匹配/失配。如果确定它们彼此匹配,则根据部件IC标签信息来运送所选(指定)修理部件。将运送的部件配送给所选修理负责入。此外,部件信息匹配检查单元110还用作返回部件信息创建单元,其从附着到部件的IC标签读出部件IC标签信息,并存储未使用的修理部件的类型和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可将与返回的未使用的修理部件有关的信息发送到销售处理管理单元111。该部件信息匹配检查单元110构成用于读出IC标签中记录的信息的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
<1-4.修理部件的返回过程>
此外,当货柜中返回的未使用的修理部件经过由部件信息匹配检查单元110所执行的用于检察部件的过程和针对返回部件的过程时,销售处理管理单元111将所产生的信息与从所选修理部件信息配送单元106获得的信息相比较,以执行销售处理和返回部件处理,并自动地存储结果。
销售记录管理单元112根据从销售处理管理单元111和修理负责人命令单元103获得的信息,推导出每个修理负责人的销售记录,并存储该记录。销售记录管理单元112可管理现场故障排除事件的整个销售记录和每个修理负责人的销售记录。
<1-5.过程流>
接下来,参考图2和3来描述本系统的过程流。图2和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由修理部件管理系统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2是从接收到来自顾客的修理请求到制订修理部件运送订单的处理流程图。
用于接收修理请求的负责人从顾客收听到他或她的顾客信息,例如名称、地址或请求修理的顾客的电话号码,或者产品,产品类型、故障情况、症状以及他或她所希望的修理日期。本系统的顾客信息管理单元101接受这些顾客信息的输入。
根据顾客信息,顾客信息管理单元101可确定要修理的产品的名称和类型名。如果仅根据顾客提供的信息不能够识别产品的类型名,例如,如果产品(例如,“五年前购买的电视机”)自身已知但是不能够识别其名称和类型名,即,如果顾客提供的信息是不精确的,则本处理系统可在数据库中针对修理部件选择等来执行模糊搜索,以便识别产品名称和类型名。在这种情况下,本系统可配置使得接收修理请求的负责人可根据系统中包含的交互式界面上显示的问题,向顾客提问,并根据顾客的回答,获得类型名的提示,最后根据该提示,识别类型名(步骤S202)。要注意,用于修理部件选择的数据库可包括在本系统中,并可总结在过去修理请求事件中彼此相关联的从顾客收集到的信息以及实际故障内容。
接下来,本系统的故障修理信息管理单元104根据顾客信息和修理部件选择数据库,核对产品的故障情况、故障症状、显示在出现故障的家用电器上的故障代码号、故障发生频率等,以识别产品的故障情况和故障模式。该识别过程还可包括基于统计的估计。如果本系统确定仅顾客信息不足以执行高确定度的估计,则可在顾客信息管理单元101的界面上显示附加的问题,以使接收修理请求的负责人可向顾客提出附加问题,并将顾客的回答输入系统,使得系统可再次执行估计过程,从而提高识别的精确度(步骤S203)。
接下来,根据步骤S203处的故障情况和故障模式的识别结果,本系统的修理部件选择单元105以一种方式选择修理所需的修理部件,以便使修理负责人完成修理的概率超过预定值(例如90%)(步骤S204)。
接下来,根据步骤S204处的修理部件的选择,本系统的所选部件信息配送单元106执行用于制订将修理部件运送到部件仓库的运送订单的过程(步骤S205)。在该步骤中,系统自动地向部件仓库的修理部件信息转换单元107、运送票据输出单元108等发送与在步骤S204处所选的修理部件有关的信息(所选修理部件信息),以及根据由修理负责人命令单元103所发送的所选修理负责人信息,发送与配送目的地和配送日期有关的修理部件运送订单信息。
图3是示出了从修理部件运送订单信息的发送、到部件运送、到在修理工作中未使用的剩余未使用修理部件的收集和存储的系统过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205处(“制订修理部件的运送订单”过程),利用指定配送目的地和配送日期,自动地为部件仓库制订在步骤S204处(“选择修理部件”过程)所选的修理部件的运送订单(修理部件运送订单信息的发送)。
所选修理部件信息配送单元106将所选修理部件信息传输到管理部件仓库的计算机(步骤S206)。当接收到所选修理部件信息时,根据该信息,管理部件仓库的计算机将信息发送到包括在运送票据输出单元108中的针对部件票据的打印机、包括在部件信息匹配检查单元110中的IC标签读出器、自动行进式托盘传送器以及包括在修理部件信息转换单元107中的IC标签写入器。
自动行进式托盘传送器选择其上容纳了指定部件的部件架,并自动地行进以将该部件架的托盘带到对外端口(步骤S207)。
自动行进式托盘传送器自动地将托盘带到部件仓库负责人处(步骤S208)。根据修理部件运送订单信息,部件仓库的负责人可通过通过视觉辨别在独立封装盒或部件的表面上所描述的部件名称和部件代码,识别托盘上指定的部件,并拾取所需数目的部件。
此外,系统的修理部件信息转换单元107接收所选修理部件信息,并通过使用IC标签写入器,将部件信息(部件IC标签信息)写入各个修理部件的IC标签(步骤S209)。
包括在系统的运送票据输出单元108中的用于打印部件票据的打印机打印接收到的所选修理部件信息,作为部件运送票据(步骤S210)。
运送票据匹配检查单元109核对在步骤S205处写入的IC标签的部件IC标签信息与打印在部件运送票据上的内容。如果两者匹配,则将部件运送票据附着到IC标签(步骤S211)。要注意,可由部件仓库的负责人通过视觉核对显示在CRT等上的IC标签信息的内容与打印的部件票据上所描述的内容。
本系统的部件信息匹配检查单元110核对部件的独立封装盒或部件的表面上所描述的部件信息与部件运送票据所指示的修理部件信息。如果两者匹配,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213。如果两者不匹配,则过程返回步骤S206(步骤S212)。要注意,可由部件仓库的负责人通过视觉进行该核对。
将相应的IC标签附着到在步骤S212处的核对中匹配的部件(步骤S213)。
将这样附着了IC标签的部件发送到部件仓库中设置的分离器(步骤S214)。
要注意,分类器是指一种自动传送并分类的机器,其能够根据所选修理部件信息和所选修理负责人信息,区分各个部件的配送目的地并自动地将部件分类到指定的端口(货柜等)。
由分类器根据所选修理部件信息和所选修理负责人信息来划分并分类各个部件,并提供给指定的货柜(步骤S215)。
在特定时间处,馈送器将货柜依次自动地传送到运送区域(步骤S216)。
设置在馈送器上并构成部件信息匹配检查单元110的一部分的IC标签读出器读出并检察货柜中的修理部件,基本上在同时,核对修理部件和所选修理部件信息与所选修理部件负责人信息(配送目的地、所需部件等)(步骤S217)。
核对的结果用于与配送目的地(修理负责人)有关的销售处理,并记录在销售处理管理单元111中的计算机中。
货柜由运输代理人从运送区域配送到其配送目的地(步骤S218)。
由修理负责人来确认这样配送的货柜的内容物。在该确认中,修理负责人核对该内容物与有关该天所预期的修理工作的发送和接收信息(步骤S219)。
修理负责人拜访顾客并执行修理工作(步骤S220)。在这种情况下,修理负责人并不总是使用他所携带的准备好的所有修理部件,因此这些部件中的一些可能剩下。
当完成了修理工作时,修理负责人将完成报告输入机载终端,机载终端则自动地将该报告发送到操作条件数据库的修理负责人。可将修理负责人的销售记录发送到系统的计算机。在期限末尾,可将销售记录累积并求和,作为该修理负责人的销售记录。
当完成了该天所预期的操作时,修理负责人返回基点(或他自己的家),以将包括剩余部件的货柜返回预定位置(步骤S211)。
在一些位置循环以返回部件的运输代理人收集其中包括剩余部件的返回的货柜,并将货柜返回到部件仓库(步骤S222)。
然后,在部件仓库处,将包括剩余部件的货柜发送到返回线路,使得部件信息匹配检查单元110中包括的IC标签读出器可读出货柜中的部件信息,并自动地执行返回部件处理(步骤S223)。
从货柜中取出剩余部件。然后,将每个剩余部件传送到根据部件信息而规定的每个存储位置,并取下每个部件票据(步骤S224)。
从部件票据中取下IC标签并收集起来(步骤S225)。
将收集的部件依次容纳在步骤S224所规定的部件架上(步骤S226)。
<1-6.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
图4A、4B和4C分别是IC标签信息读出站上的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的透视图、平面图和正视图,该IC标签读出器用在用于读出附着到各个部件的IC标签的信息的过程中,以便根据所请求的部件信息,检查货柜中是否包含分类给每个修理负责人的大量修理部件(图2的步骤217)。隧道内的空间确保了货柜32可通过设置在传送线34上的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覆盖单元30的内部以及IC标签读出器底部单元36的顶面之上。IC标签读出器覆盖单元30具有由侧板和顶板形成的类隧道的结构,使得货柜32可通过其间,并且IC标签读出器覆盖单元30具有一个或多个天线31。IC标签读出器底部单元36按如下方式设置单元36至少部分由IC标签读出器覆盖单元30覆盖,并且单元36具有可向前或向后发送货柜32的机构33,或可使货柜32在水平面中旋转的旋转机35以及使货柜32关于水平面倾斜的旋转机构摆动机39。例如,机构33可以是球面滚柱(conveyer roller)。IC标签读出器底部单元36可具有与天线31相同的天线(未示出)。IC标签读出器覆盖单元30和IC标签读出器底部单元36构成了本发明的IC标签读出器,其可移动、旋转并摆动货柜32。货柜32可通过IC标签读出器覆盖单元30和IC标签读出器底部单元36之间的空间,还可在货柜32关于水平面倾斜的条件下,由旋转机35和旋转机构摆动机39使之旋转并前后馈送。要注意,IC标签读出器覆盖单元30具有一个或多个天线31,用于向类隧道结构内的几乎各个地方发射无线电波。此外,在类隧道结构的内壁表面上设置了反射器,以各种角度反射无线电波。
货柜32包括附着到修理部件的多个IC标签。通常,这些IC标签和IC标签所附着到的修理部件在它们以混乱方式封装在货柜32内的条件下传送。此外,一些修理部件也许由反射无线电波的材料(例如金属)制成,使得无线电波难以到达IC标签。为了在这种混乱条件下完全读出包括在货柜32中的IC标签的部件IC标签信息,系统的IC标签读出器覆盖单元30具有类隧道结构(拱形、倒U形)。在类隧道结构的内壁上,设置了IC标签读出器的多个天线31,以减少类隧道结构内无线电波未到达的区域(死点)的数目。此外,类隧道结构的内壁表面和IC标签读出器底部单元36用作反射底部的无线电波的反射器。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与修理部件紧密接触的IC标签不能够接收无线电波。因此,旋转机35配置用于以预定周期在水平面内旋转,使得IC标签读出器可在货柜32旋转的同时与IC标签进行通信。
此外,支撑旋转机35的旋转机构摆动机39具有使旋转的货柜32以及旋转机35关于水平面倾斜的功能。因此,货柜32在摆动的同时在近似水平面内旋转。优选地,控制摆动周期和旋转周期以使之彼此同步,即以一种方式控制两个周期,使得当货柜在水平面中旋转了一个或多个半周期时,旋转机构摆动机39所引起的摆动相位不会是水平的。通过降低摆动的幅度并缩短摆动的周期,振动通过货柜32内的物品散播开来,然后巧妙地改变了物品的布置,因此可改进用于接收无线电波的条件。
通过这样设置旋转机构和摆动机构,可以消除类隧道结构中死点处的IC标签的静止状态。此外,即使与反射或吸收无线电波的材料(例如金属或诸如水之类的液体)紧密接触的IC标签也可接收无线电波。要注意,当代替旋转机构摆动机39而设置使旋转机35垂直地往复运动的旋转机构提升机时,可获得相同的效果。
如图4B和4C所示,在类隧道结构的门口处设置开启和闭合遮蔽物38。要注意,为了使附图清楚,在图4A中未示出开启和闭合遮蔽物38。开启和闭合遮蔽物38的内壁表面用作无线电波反射器,因此可消除无线电波到IC标签读出器之外的泄漏。因此,可以改善IC标签接收无线电波的性能,并消除无线电波从IC标签读出器发射到周围环境的不利效果。为此,优选地,IC标签读出器覆盖单元30和IC标签读出器底部单元36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即IC标签读出器覆盖单元30和IC标签读出器底部单元36的侧板彼此靠近以屏蔽无线电波。
这种配置极大地提高了读出IC标签信息的概率,并极大地减少了读出IC标签信息的失败。此外,由于天线31可以是固定的,因此可容易地配置IC标签读出器的内部配置的内部布线等。此外,由于设置了多个天线31,因此提高了IC标签读出器的读出速度。
图5是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的另一示例的透视图。该示例具有这样一种配置,即在用于从附着到分类给修理负责人的多个修理部件中的每个的IC标签中读出信息以便根据所建立的部件信息来检查是否要将这些修理部件容纳在货柜32中的过程中,货柜32可停在设置在传送线34上的IC标签读出器覆盖单元130中或通过其中。此外,IC标签读出器覆盖单元130的天线131可环绕插入并安置在类隧道结构中的货柜32的近似中心部分。IC标签读出器底部单元36可具有与图4所示示例相同的功能。可选地,可省略旋转机35和旋转机构摆动机39。
这种配置极大地提高了读出IC标签信息的概率,并极大地减少了读出IC标签信息的失败。由于本示例的IC标签读出器可在不移动货柜的情况下读出信息,所以即使在货柜中包括对震动及其脆弱的物品的情况下,也可以安全地读出信息。
<1-7.IC标签>
图6A和6B示出了在用于读出IC标签中的信息的过程中,用于确保附着到各自部件的IC标签周围的适当空间的IC标签保护结构的一个示例。图6A是IC标签和IC标签保护结构的透视图,而图6B是沿图6A的线VIB-VIB的横截面图。
放置IC标签301,使之由上盖303和下盖305保护且包围,在IC标签301和IC标签301所附着到的修理部件之间给出了接收性能确保空间。该IC标签保护结构仅需要由不具有屏蔽无线电波的属性的材料制成。
已知按照所用频带而分为几类的IC标签通常在与金属或液体(在某种情况下)紧密接触时不能够或不稳定地发送和接收。
因此,通过在IC标签周围沿图6C中IC标签301的Z方向设置用于确保发送和接收性能的空间,即使在多个修理部件混合而与货柜中的IC标签紧密接触的情况下,也可以准确地读出IC标签中的信息。从IC标签读出器的天线单元发射的无线电波通过该空间传播到达IC标签。要注意,X方向和Y方向指示IC标签的天线单元的无线电波接收性能变高的方向,并且Z方向与X方向和Y方向垂直。
<1-8.总结>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修理部件管理系统可准确地选择修理工作所需的部件并没有延迟地运送该部件,并且在修理工作之后,可没有延迟地将未使用的部件返回仓库并在预定存储位置容纳该部件。此外,可以避免在整个过程中发生例如错误配送和丢失部件的多种失误,还可自动进行通常通过实际部件与票据之间的核对来执行的库存管理以及针对每个修理负责人的销售管理,这些管理通常是手动执行的。
此外,可减少部件的途中时间段(从运送到归还的时间段),即关于部件库存的滞后时间,使得可有效地使用库存的部件,从而减少库存部件的量。
此外,取决于操作员理解的操作量的减少减小了操作员的精神和体力负担。通过消除使用票据而执行的操作,实现了无纸操作,这有助于能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同时具有减少操作中的多种失误和损失的效果。
<2.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与第一实施例的描述相同,参考附图,本系统示出为在为家用电器等的现场故障排除事件服务的修理部件仓库中使用的修理部件管理系统。
<2-1.系统配置>
图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修理部件仓库的修理部件管理系统以及其它部门中的信息和物品流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修理部件管理系统400包括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409,用于将信息写入IC标签并在IC标签表面打印信息;修理部件分类单元411,用于使其中写入了信息的IC标签与修理部件成对(附着到修理标签上),并针对配送目的地来分类修理部件;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413,用于读出写入附着到从仓库运送来的修理部件上的IC标签中的信息等;以及计算机407,与这些单元相连。
计算机407通过网络405与位于顾客中心的计算机401以及可协调与故障排除事件有关的信息的中央计算机403相连。
<2.2系统的操作>
由顾客中心通过电话等接收来自顾客的修理请求。在顾客中心,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一样,将顾客信息输入构成顾客信息管理单元的计算机401。计算机401通过网络405与中央计算机403以及修理部件管理系统400的计算机407相连,因此通过网络405将顾客信息发送到中央计算机403以及计算机407。
中央计算机403处理与过去的修理记录以及顾客有关的大量信息,并构成第一实施例中的修理负责人管理单元、修理负责人命令单元、销售记录管理单元、故障修理信息管理单元、修理部件选择单元以及所选修理部件信息配送单元。中央计算机403根据接收到的顾客信息,确定修理负责人,为他或她作出安排,并通过网络405将该信息作为所选修理负责人信息发送到计算机407。此外,中央计算机403可选择根据顾客信息而认为是修理所需的部件,并通过网络405将该信息作为所选修理部件信息发送到计算机407。
当接收到所选修理负责人信息和所选修理部件信息时,修理部件管理系统400中的计算机407辨别要配送给每个修理负责人的修理部件的类型和数量以及要配送的日期等。
将这些所选修理负责人信息和所选修理部件信息从计算机407发送到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409和修理部件分类单元411。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409具有将信息写入IC标签的功能,并由例如IC标签写入器和控制IC标签写入器的计算机组成。修理部件分类单元411具有读出写入IC标签的信息的功能和读取在修理部件或其封装上给出的条形码或二维代码的功能,并由例如IC标签读出器和条形码读出器或者二维代码读出器以及控制这些读出器的计算机组成。修理部件分类单元411设置在其上存储了修理部件的部件架附近。修理部件分类单元411还可包括传送其上容纳了修理部件的托盘的自动行进式托盘传送器、自动地对修理部件进行分类的分类器以及控制这些装置的计算机组成。
<2-2-1.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的操作>
根据接收到的所选修理部件信息,IC标签信息写出单元409为每个修理部件创建部件IC标签415a。稍后详细描述要写入部件IC标签415a的信息。此外,IC标签信息写出单元409根据所选修理负责人信息来创建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同样将在稍后描述要写入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的信息。要注意,可再次使用先前已使用且从先前配送目的地返回的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部件IC标签415a和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分别构成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和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
图8是部件IC标签415a的透视图。部件IC标签415a在其表面上包括可重写层,因此可由IC标签信息写出单元409将信息写入IC芯片,还可将信息打印在可重写层上。打印的信息包括作为要将修理部件配送到的目的地的配送目的地信息部分451、作为与修理部件有关的信息的修理部件信息部分453、指示其中容纳了修理部件的部件架的位置编号455等。此外,除了标签识别信息(ID)之外,还可将配送目的地信息和修理部件信息写入包括在部件IC标签415a中的IC芯片中。可选地,部件IC标签415a中的IC芯片可只具有标签识别信息(ID),因此可在计算机407中存储标签识别信息和配送目的地以及修理部件信息之间的对应。
将部件IC标签415a和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a发送到修理部件分类单元411。
<2-2-2.修理部件分类单元的操作>
此外,在修理部件分类单元411中,根据发送自计算机407的所选修理部件信息和所选修理负责人信息,自动行进式托盘传送器将容纳了所需修理部件的托盘从部件架配送给分类负责人。
分类负责人通过视觉辨别打印在接收到的部件IC标签415a上的修理部件信息,从自动行进式托盘传送器所传送的托盘中拾取修理部件信息中指示的修理部件,并将部件IC标签415a附着到该修理部件。如果修理部件管理系统400不具有自动行进式托盘传送器,则分类负责人还根据位置标号455,从部件架中拾取修理部件,并将部件IC标签415a附着到修理部件。此外,分类负责人将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附着到货柜419,并将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所伴随的货柜419设置在分类器431的预定斜坡的低端。稍后将描述分类器431。
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来自动地对部件IC标签415a所附着到的修理部件分类,并将其封装在为每个配送目的地(例如针对每个修理负责人)而准备的货柜419中。图9示出了修理部件分类单元411所执行的分类过程的示例。
将部件IC标签415a所附着到的修理部件417a与部件IC标签415a中记录的信息和修理部件417a的独立封装上打印的条形码418的信息进行核对,其中这些信息由IC标签读出器427和条形码读出器425读出。由与条形码读出器425和IC标签读出器427相连的计算机407执行该核对。如果部件或部件的封装代替条形码或二维代码而具有由IC芯片和天线单元组成的部件识别IC标签,则不需要条形码读出器425,因此IC标签读出器427可读出部件IC标签415a的信息以及部件识别IC标签的信息以用于核对。
如果部件IC标签415a的修理部件信息与条形码418中的信息匹配,则在显示单元429上出现“OK”符号等。如果出现“OK”,则将部件放置在分类器431的托盘上。分类器431的托盘具有传感器,因此可辨别其上放置了先前进行了核对的部件的托盘。
在分类器431的下游侧,设置多个斜坡,在每个斜坡的低端,设置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所附着到的货柜419。
预先定义每个斜坡与附着到设置在特定斜坡的低端的货柜419的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之间的对应,使得当其上放置了修理部件的托盘经过设置了与配送目的地信息相对应的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所附着到的货柜419的斜坡时,由计算机407控制的分类器431可倾斜托盘以使修理部件(例如417b)落入该货柜419。
以这种方式,将相应部件IC标签415a所附着到的修理部件装入了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的不同货柜419。
图10是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的透视图。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具有可打印的表面,并且在该可打印表面上,打印诸如要将修理部件配送到的修理负责人等的配送目的地信息461,使得可实现该信息的视觉辨别。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的IC芯片存储配送目的地信息。使用附着到货柜419的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IC标签读出器可根据配送目的地IC标签,读出要将货柜配送给那个修理负责人。还可以根据打印的配送目的地信息,通过视觉辨别而知道配送目的地。
<2-2-3.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的操作>
再次参考图7,将其中封装了修理部件417a、417b等的货柜419发送到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413。该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413具有基本同时读出附着到要运送的修理部件的部件IC标签415a以及附着到货柜419的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以确认修理部件的运送,并由例如IC标签读出器以及控制IC标签读出器的计算机组成。将读出信息发送到计算机407,计算机407然后确认包括在每个货柜中的修理部件的类型和数量,然后从仓库运送修理部件。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413具有另一功能,即读出附着到返回的未使用修理部件的部件IC标签以及附着到其中封装了返回的未使用修理部件的货柜419的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以确认这些返回的未使用修理部件的存储(返回)和存储到架子上。稍后将描述此返回部件处理。
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413可具有图4A所示的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30和36。此外,作为替换,单元413可包括图5所示的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131和36。
当将货柜419发送到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30和36时,由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30和46读出附着到货柜419的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以及附着到每个修理部件的部件IC标签415a的信息。计算机407将接收到的信息与存储的所选修理负责人信息以及所选修理部件信息进行核对,以确认货柜419不多不少正确地包含了内容物。如果内容物不正确,则计算机通过使用扬声器、显示设备等,向分类负责人告知错误。
将确认正确地包括了修理部件地货柜419运送并发送到其配送目的地。
由于其结构特性,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30和36可以很好地读出随机封装到货柜419中的部件IC标签415a的信息。因此,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413可只包括一对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30和36。然而,读出错误的概率不为零。因此,可沿货柜的传送路径设置多对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30和36,以消除读出错误。图11示出了具有多对类隧道结构的IC标签读出器30和36的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413的示例。
首先,货柜419经过第一IC标签读出器30a(以及其IC标签读出器底部单元,下同),然后读出部件IC标签415a和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的信息。如果计算机407判定修理部件被正确地封装在货柜419中,则直接引导并运送货柜。
在这种情况下,如第一实施例所解释的,第一IC标签读出器30a执行旋转和摆动运动,并且旋转运动的量可以是货柜491关于水平面360度(一次旋转)。这是基于通过旋转实际可完全读出几乎所有IC标签的信息的试验事实。此外,IC标签415a和415b两者都可具有在读出信息之后使信息的发送停止预定时间的功能(所谓静音功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不应该在第一IC标签读出器30a的读出期间激活静音功能,或者在所有IC标签退出第一IC标签读出器30a时解除所有IC标签的静音功能。这是当第一IC标签读出器30a判决货柜419的内容物不正确、因此货柜419进入第二读出器30b时,IC标签415a和415b应该能够发送第二IC标签读出器30b处的信息的原因。
将由第一IC标签读出器30a的信息读出判决为不正确的货柜419向图中的下方引导,并使其进入第二IC标签读出器30b(及其IC标签读出底部单元36,下同)。
如果货柜419的内容物实际上过多或不足,或者如果第一IC标签读出器30a没有读出所有IC标签的信息,则第一IC标签读出器30a判决货柜419是不正确的。在第二IC标签读出器30b处,优选地将旋转机35的旋转角度设置为货柜419旋转720度(两次旋转),使得第二读出器30b应该可以更精确地读出IC标签信息。
优选地,旋转机35的周期不与旋转机构摆动机39的摆动周期同步,使得通过旋转机35的两次旋转,无线电波可到达货柜419内的任何地方。
在两次旋转期间读出了相同IC标签不止一次的情况下,优选地可使用静音功能(如果提供给了IC标签415a和415b)来避免对相同IC标签读出两次。
如果在第二IC标签读出器30b的信息读取过程中同样判决货柜419不正确时,则发送该货柜以由分类负责人检察。
此外,第一和第二IC标签读出器30a和30b的每个优选地在旋转机35或旋转机构摆动机39处具有称重器,称重器与计算机407相连。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407可预先存储各种修理部件、IC标签以及货柜419的重量,以将称重器所测的货柜419与其内容物的总重量与从所选修理负责人信息和所选修理部件信息中推导出的货柜419及其内容物的计算预测的总重量相比较,从而判决是否正确地封装了内容物。
通过这样配置运送过程,可以极大地减少运送过程负责人的负担,并减少这些人员的数目。还可以消除票据等,从而提倡无纸工作。还可以消除手段分类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从而避免部件的错误配送。
<2-3.系统对用于返回未使用修理部件的过程的操作>
接下来,描述未使用的修理部件的返回部件处理。图12示出了对返回的未使用修理部件的返回部件处理的示例。
由运输代理人等将货柜419发送到修理负责人,修理负责人然后使用货柜419中封装的修理部件,执行修理服务。将在这些修理服务中未使用的未使用修理部件(例如417b)容纳在附着了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的货柜419中。部件IC标签415a仍然附着在未使用的修理部件上,并且将未使用的修理部件返回部件仓库,但是不通过运输代理人等的区域基点。不必在区域基点执行未使用的修理部件的返回部件处理。
将返回的货柜419发送到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413,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413然后如在运送过程中一样,基本同时读出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的信息和部件IC标签415a的信息。在返回部件处理中,配送目的地IC标签415b的信息用作返回的起点的信息,并且通常读出的部件IC标签415a的信息由计算机407作为返回的未使用修理部件417b的信息来处理。
从执行上一段描述的信息读取过程的时间开始,计算机407处理存储在部件仓库中的未使用的修理部件417b。未使用的修理部件417b实际存在于部件仓库中,但是尚未返回部件架,因此,未准备好再次使用。(在该时间点处,未使用的修理部件417b处于库存以用于运送的状态)。
接下来,将仍然附着了部件IC标签415a的未使用修理部件417b发送到修理部件分类单元411,然后由分类负责人将该部件容纳在部件架上。当已经容纳在预定部件架上时,未使用的修理部件417b处于可再次使用该部件的实际库存状态。分类负责人从容纳在部件架上的未使用修理部件417去除部件IC标签415a,并只将部件IC标签415a返回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413。要注意,也可以按照运送过程的倒序来执行从返回部件的存储到未使用修理部件的容纳的实际处理细节。
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413处的负责人将返回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413的部件IC标签415a收集到附着了返回IC标签415c的货柜中。在返回IC标签415c的IC芯片中,可记录预定代码。通过使该返回IC标签415c以及附着到状态从库存用于运送状态转换为实际库存状态的修理部件的部件IC标签415a经过IC标签读出器30和36,然后基本同时地读出它们,计算机407可知部件IC标签415a的修理部件信息所指示的修理部件已进入可按照实际库存来管理的状态。返回IC标签415c的IC芯片中记录的信息仅必须是不会与任意其它信息搞混的预定信息。返回IC标签415c构成第三标识符存储器件。
然后,计算机407管理与返回IC标签415c同时被读出的部件IC标签415a所指示的修理部件,作为处于实际库存状态的部件。处于实际库存状态的修理部件是指容纳在部件架上且可容易地获取的部件。
然后,可处理部件IC标签415以用于再次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应该擦除标签的内部IC标签中包含的信息以及打印在表面上的可重写层上的内容。
<2-4.IC标签>
接下来,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适用于本系统的IC标签的示例。如第一实施例一样,在本实施例中,IC标签是非接触式IC标签(卡)(RFID)。本实施例的IC标签使用2.45GHz的频带来通信。2.45GHz频带的无线电波具有高直线性,并因此易于具有IC标签和读出器之间的信息发送和接收变得困难的屏蔽盲区(例如反射无线电波的金属材料、吸收无线电波的液体等)。因此,在本发明中,IC标签读出器具有如上所述的配置,此外,IC标签还设计用于以高概率接收无线电波。
图13是IC标签的配置的示意图。IC标签500具有IC芯片单元501,用于在接收到无线电波时存储信息并发送信息;以及天线503,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这些IC芯片单元501和天线单元503由基板505密封。基板505具有大于1毫米的厚度。然而,如果将厚度为1毫米的IC标签500附着到修理部件并放置在货柜中,则IC标签500可能会与修理部件紧密接触,此外,标签可能会在标签通过标签的相对主面与另一修理部件紧密接触的条件下被封装。当IC标签500在沿与标签的主面垂直的方向(图6C中的Z方向)的两侧、与阻挡无线电波的材料紧密接触时,IC标签500不能够容易地接收无线电波。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本发明中,为了避免作为标识符存储器件的IC标签500沿Z方向与无线电波阻挡材料紧密接触,使用图14所示的IC标签保护结构600。将IC标签500放置在IC标签保护结构600中。IC标签保护结构600还具有保持IC标签500免受震动的功能,因此即使IC标签500以混乱的方式被封装在货柜中、或者处于分发过程中,该结构也可通过吸收施加到标签上的冲力,来保护IC标签500。IC标签保护结构600配置成在IC标签500放置在其中时具有厚度H毫米。厚度H毫米优选地是至少2.6毫米。优选地,厚度H是至少3.0毫米。更优选地,厚度H是至少5.0毫米。
此外,优选地,IC标签保护结构600可由不具有阻挡无线电波的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软(非刚性)塑料。此外,优选地,IC标签保护结构600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以便确保打印在IC标签500的可重写层上的信息的可视性。
图15示出了采用三种不同厚度H的IC标签500信息读出试验的结果。水平轴表示标签厚度H[mm](在IC标签500放置在其中时IC标签保护结构600的厚度),垂直轴表示应该由IC标签读出器读出其信息的IC标签的数目。以下面的方式进行试验在IC标签500被放置在IC标签保护结构600中的条件下,调整每个IC标签保护结构600以具有的厚度H;将每个IC标签保护结构600附着到随机选择的修理部件;以混乱的方式将IC标签保护结构600封装到货柜中,该货柜与货柜419相同;货柜经过由具有与图4所示的IC标签读出器(30和36)相同性能的IC标签读出器进行的15秒的信息读出过程;以及对可由IC标签读出器读出其信息的IC标签500的数目进行计数。旋转机35被设置为在信息读出过程中在水平面中旋转一次。此外,放置在货柜中的修理部件的数目(即IC标签500和IC标签保护结构600的数目)以10为增量从10增加到90,因此可以针对内容物的九种数量中的每一个,多次计数信息被读出的IC标签的数目。
在厚度H=2.6毫米的情况下,从多次试验的结果得出,信息可读出的IC标签500的最少数目是25。为了更精确,将10个或20个部件以及附着到其上的相同数目的IC标签放置在货柜中,可读出所有的标签。然而,当包含30个或更多个部件以及附着到其上的相同数目的IC标签时,不能读出所有的IC标签,并且读出信息的IC标签的数目根据封装条件而改变,数目的最小值是25。据此,可知在H=2.6毫米的情况下,当将大约25个修理部件封装到货柜中时,可完全读出这些部件。
在厚度H=3.0毫米的情况下,从多次试验的结果得出,信息可读出的IC标签500的最少数目是80。为了更精确,将10个、20个…或80个部件以及附着到其上的相同数目的IC标签放置在货柜中,可读出所有的标签。然而,当将90个部件以及附着到其上的相同数目的IC标签放置在货柜中时,不能读出所有的IC标签,并且读出信息的IC标签的数目根据封装条件而改变,数目的最小值是80。据此,可知在H=3.0毫米的情况下,当将大约80个修理部件封装到货柜中时,可完全读出这些部件。
在厚度H=5.0毫米的情况下,从多次试验的结果得出,信息可读出的IC标签500的最少数目是90。为了更精确,将10个、20个…或90个部件以及附着到其上的相同数目的IC标签放置在货柜中,可读出所有的标签。据此,可知在H=5.0毫米的情况下,当将大约90个修理部件封装到货柜中时,可完全读出这些部件。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通过配置IC标签保护结构600,使得在将IC标签500放置在其中的条件下其厚度H至少为2.6毫米,优选地为3.0毫米,更优选地为5.0毫米,并使用IC标签保护结构600,其中IC标签500附着到修理部件,IC标签500已放置在IC标签保护结构600中,则IC标签读出器30和36或130和36读出IC标签信息的确定性显著增加。
要注意,本实施例可使用不采用上述2.45GHz频带的通信频率的非接触式IC标签(卡),可采用电磁感应式的例如433MHz频带、900MHz频带或13.56MHz频带,或者135kHz或更低的频带。
<2-5.总结>
根据本实施例的系统可快速且正确地执行针对修理部件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因此,可以减少工作负责人的负担以及这些人员的数目,并不需要使用票据,从而有助于无纸工作的倡导。优选地,可再利用在本发明中使用的IC标签,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可重写层可使得即使在重复多次打印并擦除信息之后,也可通过视觉辨别打印在其上的信息。要注意,本实施例中使用的IC标签能够保持信息的良好可视性,即使在重复打印和擦除500次或更多之后。这个良好的属性有助于抑制运行成本。此外,不仅可省略在部件仓库场地的票据处理,还可省略区域基点或修理负责人与部件仓库之间的票据处理,从而减少了每个负责人的负担。因此,本系统可有助于修理事件的整体生产力的提高。
此外,本发明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可通过快速处理形成当前库存条件的准确把握,并执行多种操作,而不需要不必要(多余)的库存。因此,可以始终将库存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从而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
<3.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应用于例如超市的零售商店的结算系统,该系统无人运转或由最少量所需人员数运转。
<3.1系统配置>
图16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结算系统。
本系统包括如图7所示的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703,用于读出记录在附着到要购买或返回的物品(产品)的店内产品IC标签741中的信息以及记录在施加到产品上的产品IC标签731中的信息;帐户调整单元705,用于调整交易;入口/出口711,用于管理顾客进入商店以及他或她离开商店;以及与上述单元相连的计算机701。帐户调整单元705还具有显示单元707,用于显示交易值;以及货币输入/输出单元709,用于办理货币的转移或调整卡交易。在本系统中,如图7所示的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可用于将有关产品(售价等)的信息写入附着到产品的店内产品IC标签741中的IC芯片中。商店雇员可将其中写有信息的店内产品IC标签741附着到产品上,并放置在店内。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703和入口/出口711每个都具有IC标签读出器。
产品IC标签731可在制造时添加到物品(产品),使得可预先写入有关产品的信息(例如用于识别产品的部件号的数据、其建议零售价、其有效期等)。通过这么做,可避免在写入与店内的物品(产品)有关的信息中发生失误。此外,可用于检察所购买的物品。当零售商店以建议零售价销售产品或以根据其建议零售价而自动设置的折扣售价销售产品时,还可用作与售价有关的信息,例如,折扣零售价可设置为建议零售价九折的价格,从而可省略售价的输入。
此外,可将关于有效期的信息存储在零售商店的计算机中,使得当有产品过期或即将过期但尚未售出时,可给出与该结果有关的警告。此外,如果距离有效期的剩余时间少于预定值,则可给出关于该结果的信息。通过使用该信息并将折扣条添加到产品,可促进销售以减少未售出的尚在有效期的产品,从而减少要处理的过期产品的量。
(数据库的示例)接下来,示出了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数据库的优选配置。该数据库存储用于识别产品的个体编号,并且还可在与个体编号相关联的条件下,存储有效期和开始折扣10%或折扣20%的时限。
数据库示例个体编号. |有效期|折扣20% |折扣10%0001 |2006年1月4日13:00 12小时 24小时0002 |2006年2月3日16:00 24小时 48小时(已售产品的个体编号可按需要从数据库中擦除。否则可记录“售出”标志等。)此外,通过以预定时间访问数据库,系统可检查产品的状况,并在每个时间间隔处,命令添加指示售价改变(折扣的建立等)以及产品改变的价格(折扣等)的标识。
例如,在2006.1.3,13:00的时间处,系统可针对个体编号0001的产品,指示标识打印机打印10%折扣的标识(识别产品并指示“10%折扣”的信息)。此外,在2006.1.4,01:00的时间处,系统可针对个体编号0001的产品,指示标识打印机打印20%折扣的标识。此外,在2006.1.4,13:00的时间处,系统可打印包括处理个体编号为0001的产品的结果的信息。
此外,IC标签读出单元703可配置以具有存储器,该存储器可存储彼此相关联的某种产品(个体编号)及其重量,或者能够根据相应产品IC标签731或店内产品IC标签741,获得与产品重量有关的信息。这种配置使得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703可具有称重器,用于测量放置在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703上的产品的总重量,并根据从产品IC标签731或店内产品IC标签741读出的信息,单元703可计算产品的总重量,并可通过比较所计算的总重量与所测量的总重量,确定是否完全读出了标签。这种配置还使得如果实际测量值(所测量的总重量)比所计算的总质量大至少预定值,则单元703可确定一些IC标签731或741尚未被读出,还要读出这些标签,并且通过再次读出所有标签731或741,或通过手动验证,来执行确认操作。如果所计算的总重量比实际测量值大至少所述预定值或至少不同的预定值,则怀疑重量测量设备(称重器)、IC标签读出设备或者IC标签发生故障,或者怀疑存储在IC标签中的信息或每个物品的重量数据发生错误,从而启用对其原因的调查和补救。
<3-2.系统的操作>
顾客经过商店以将想要的产品收集到他的手推车中,然后去收银台。收银台具有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703和帐户调整单元705,因此顾客将手推车通过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703的IC标签读出器(未示出)。IC标签读出器可以是关于前述实施例而描述的IC标签读出器30和36或者130和36。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703读出手推车中包括的店内产品IC标签741和产品IC标签731中记录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到计算机701。此外,IC标签读出器30和36或者131和36可读出其中密封有IC芯片和天线的顾客卡,因此可识别该顾客。在本实施例中,店内产品IC标签741和顾客卡可分别构成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和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此外,产品IC标签731可构成第三标识符存储器件。
计算机701可存储与产品的售价有关的数据,以计算产品的移交所需的金额,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单元707上。顾客通过将其信用卡、借记卡、纸币或硬币放进货币输入/输出单元709,来调整他或她的帐户。
与所调整的店内产品IC标签741的信息相关联地,计算机701将指示完成了帐户调整的信息记录在存储设备中。可选地,还可在收银台处配备与计算机701相连的IC标签写入器,以将指示调整完成的信息写入店内产品IC标签741的IC芯片中。
顾客携所调整的产品通过入口/出口711,并离开商店。这一回,配备有IC标签读出器的入口/出口711读出店内产品IC标签741和产品IC标签731的信息以确认已经调整了这两者。如果任意一个店内产品IC标签741附着到未调整的产品,则发出告警声或者呼叫商店职员。这种配置可设置成已经调整的IC标签是静音的,以便在进入和退出时不发送信息。
店内产品IC标签741使之附着到店内产品并用于帐户调整的一个标签。店内产品IC标签741可由商店职员附着到产品,或在帐户调整中使用,并且可以是例如IC标签500和IC标签保护结构600。通过使用这些标签,改善了帐户调整的精确度。在顾客离开商店之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收集店内产品IC标签741。另一方面,产品IC标签731在制造时添加到产品。产品IC标签731可用在返回产品的调整中,例如可回收的瓶子,其价格预先添加在售价中并且在返回瓶子时返还。
<3-3.系统在产品的返回中的操作>
当顾客希望返回产品(例如瓶子725)时,他或她使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703的IC标签读出器读出瓶子725的产品IC标签731的信息。当未读出店内产品IC标签741的信息而仅读出产品IC标签731的信息时,计算机701可将这种读出辨别为返回过程,因此应该收集该产品,同时,从帐户调整单元705中的货币输入/输出单元709向顾客进行支付。
<3-4.总结>
通过这样配置的结算系统,实现了无人收银台。还预期极大地减少了商店内的雇员数目。
<4.第四实施例>
下面将示出例如可用于便利店和配送中心之间的物品的配送和接收的实施例。
<4-1.系统配置>
图17是第四实施例的配置的方框图。配送中心801的配置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部件管理系统的修理部件仓库的配置相同。在便利店803中,系统具有IC标签读出器807和与之相连的计算机805。计算机805通过网络800与配送中心801的计算机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将与产品排序有关的信息从每个便利店803中的计算机输入配送中心801中的计算机。排序顺序包括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所希望的配送日期,因此配送中心801根据排序信息将产品封装到货柜中,并将其配送给每个便利店。产品IC标签815a附着到每个产品上,并且指示配送目的地店铺(商店)的输出IC标签815b附着到货柜上。产品IC标签815a和店铺IC标签815分别构成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和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
IC标签读出器807与便利店803的计算机805相连。该IC标签读出器807可以是大型IC标签读出器,例如IC标签读出器30和36或130和36、或者便携式IC标签读出器。
<4-2.系统的操作>
IC标签读出器807基本同时读出从配送中心801配送的货柜的店铺IC标签815b的信息和产品IC标签815a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到计算机805。计算机805检查所订产品是否不多不少地包含在货柜中,并通过网络800将结果发送到配送中心801。如果货柜中没有所订产品的过多或不足,通过发送来确定接收。还可以同时发送收条。如果内容物包含除了所订产品之外的产品或存在产品不足,则配送中心801可立即掌握该情况,随后做出安排以收集产品或配送附加的产品。
<5.第五实施例>
下面将示出用于在物品生产线处检察在完成的产品中使用的部件的类型和数量的系统。
例如,可使用多个部件来制造家用电器。使用了非常大数目的部件,该数目根据产品的类型而不同。此外,不可能通过视觉检察完成的产品来验证完整的部件正确地用于制造所完成的产品。因此,通常,通过确认操作来验证产品的正确制造。
然而,尤其是在制造多种产品、每种产品少量的生产线处,存在使用错误的部件来制造产品的风险。例如,例如标准化的存储器的部件可具有统一的外观,因此不可能快速地区分它们的容量、存取速度等。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生产线处,将IC标签附着到要在组装产品中使用的每个部件,并且所产生的完成产品通过IC标签读出器,使得可几乎同时地读出附着到完成产品中的所用部件上的IC标签,以识别所用部件的类型和数量,并掌握每个部件的数量,从而检查是否正确地制造了完成产品。
<5-1.系统配置>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完成产品验证系统的方框图。
本系统包括部件获取单元853,设置在获取制造产品所述的部件的部门中,并用于将信息写入IC标签并将该IC标签附着到部件上;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855,用于读出附着到完成产品中包括的部件上的IC标签的信息以检查完成产品;以及计算机851,与上述单元相连。计算机851管理要制造的产品以及制造该产品所需的部件的类型和数量。
部件获取单元853具有将信息写入要附着到部件的IC标签中的功能以及组合部件和其中写入了信息的IC标签并将它们发送到生产线的功能,其可具有例如IC标签写入器863。部件获取单元853构成如图7所示的将信息写入IC标签的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和部件分类单元。
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855具有IC标签读出器865。IC标签读出器865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IC标签读出器30和36或130和36。可选地,IC标签读出器865可以是任意其它形式的IC标签读出器。此外,IC标签读出器30和36和130以及36的尺寸可改变,以便与要制造的完成产品匹配。
<5-2.系统的操作>
计算机851将部件组信息发送到部件获取单元853,以便准备要制造的产品的部件。当接收到部件组信息时,部件获取单元853构成要附着到部件组信息中所写的每个部件上的部件IC标签。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将信息写入IC标签,而且可将信息写入IC标签的可打印表面。由该操作的负责人将为每个部件所构成的IC标签附着到每个部件,并发送到未示出的生产线。由工人或机器人组装所发送的部件以完成产品。此外,部件获取单元853可构成其中记录了用于识别要组装的产品(要制造的物品)的信息的物品IC标签,并将物品IC标签与附着了部件IC标签的部件一起发送到生产线。在这种情况下,部件IC标签和物品IC标签分别构成了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和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
所组装的产品被发送到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855。
完成的产品经过IC标签读出器865,因此可基本同时读出附着到完成产品的部件上的各个IC标签的信息。然后,将信息发送到计算机851,以与部件组信息进行核对。如果两者匹配,则确定所完成的产品已经使用正确的部件而组装了。否则,确定产品是次品。如果物品IC标签附着到完成的产品上,则可读出物品IC标签的信息并在核对中使用以识别完成产品的类型。
<5-3.总结>
本系统能够自动地验证包括多个部件的完成产品,从而减少了工人的负担。此外,可以非破坏性地验证在不可能进行视觉检察处使用的部件的类型和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管理在部件获取单元853处引入生产线的部件的类型和数量,并管理在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855处离开生产线的部件的类型和数量。
<6.第六实施例>
本发明还可用于管理例如包裹配送服务业的包裹分发中心处将包裹装载到卡车上的工作。
<6-1.系统配置>
图19是本实施例的配置的示意图。本系统包括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用于将与包裹919的配送目的地、配送日期/时间、配送卡车等有关的信息写入包裹IC标签915。
分类单元911,用于将包裹IC标签915附着到包裹919并将包裹919发送到配送场地;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913,用于读出要装载到指定卡车上的包裹919上所附着的包裹IC标签915中记录的信息;以及计算机907,与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909、分类单元911以及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913相连。分发中心的计算机907通过网络905与包裹配送目的地的客户、包裹接收室的计算机901以及中央计算机903相连。计算机907可与计算机901和中央计算机903中的每个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例如,计算机907可从计算机901接收包裹收集/配送状态查询并对此进行响应。此外,计算机907可向中央计算机903发送与包裹的动态有关的信息。
<6-1.系统的操作>
计算机907从中央计算机903接收与每个包裹的配送目的地、配送日期/时间、用作配送装置的配送卡车等有关的信息。
计算机907与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909、分类单元911以及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913相连。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909具有IC标签写入器,用于将从中央计算机903接收到的与配送目的地、配送日期/时间、配送卡车等有关的新训写入包裹IC标签915。此外,同时,IC标签信息写入单元909还可将这些信息打印在IC标签的表面上。
将其中写入了信息的包裹IC标签915发送到分类单元911。在分类单元911处,工作负责人将其中记录了有关包裹919的信息的包裹IC标签915添加到包裹919并将标签和包裹发送到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913。
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913具有与计算机907相连的接收器921。接收器921可无线地与IC标签读出器930以及发射器933a和933b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当已经发送到IC标签信息读出单元913时,由装载负责人将包裹IC标签915和标签915所附着到的包裹919装载到指定的配送卡车951a或951b。要注意,用作配送装置的配送卡车951a或951b每个都在其装货口处具有多个IC标签读出器930,因此可自动地读出经过装货口的包裹IC标签915的信息。经由发射器933a和933b无线地发送读出信息,以使接收器921接收到信息的无线电波。同时,发送器933a和933b发送用于识别卡车951a或951b的识别信息。接收器921将从包裹IC标签915读出的信息与卡车识别信息相关联,并发送到计算机907。要注意,包裹IC标签915以及发射器933a和933b分别构成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和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
计算机907可识别其中已经装载了包裹919的卡车,以检查包裹919是否被装载到正确的卡车中。如果包裹被装载到错误的卡车中,则例如产生报警声以将该情况通知装载负责人。
此外,当在配送目的地处从卡车取出包裹919时,自动地读出附着到要取出的包裹919上的包裹IC标签915的信息,并与发射器933a所保存的卡车标识信息组合,此外,通过这些组合在一起的信息,计算机907通过例如移动电话,来执行包裹的取出。
计算机907可将信息发送到中央计算机903。中央计算机903可实时管理包裹的动态。
<6-3.总结>
通过在每个卡车951a和951b的包裹载入和取出装货口处设置多个IC标签读出器930以能够自动地读出包裹IC标签915的信息,可以在配送负责人拿着大型包裹919的同时读出信息。因此,他或她仅需要执行常规操作,即包裹的载入和取出操作。不需要特殊操作来使IC标签读出器930读出包裹IC标签915中记录的信息。这对于处理大尺寸包裹的配送负责人而言尤其有利。在本实施例中,包裹919构成了系统管理其输入和输出的物品,而用作配送装置的卡车构成了容纳物品的盒子。
此外,通过代替与配送有关的票据而使用包裹IC标签915,实现了无纸工作,因而有助于环境保护。包裹IC标签915可再利用。
<7.总结>
本发明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可用在多种管理操作中。在任何一种管理操作中,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使用其中记录了与受管理的物品有关的信息的IC标签,使得以集成方式进行物品的管理。与传统的系统相比,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信息管理效率,而传统系统在每个部门处管理物品的输入和输出并使用票据来在部门之间进行通信,因而本发明提高了与管理有关的处理速度并节约了运行成本。要注意,“同时”或“基本同时”是指在可读出IC标签中的信息时读出区域内存在的IC标签的信息,或在认为多个IC标签互相关联的条件下读取多个IC标签。
工业实用性根据本发明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可用作在收集并运送大量物品处管理物品输入和输出的系统。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修改了原权利要求1,2,5,6,7,12,13,14,16及17;追加了新权利要求18,19,20;其他的权利要求不变。1.(修改)一种用于管理物品的输入和输出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能够附着到物品上并能够存储第一信息;信息写入单元,用于将第一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第三标识符存储器件,用于存储指示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返回的第三信息;第一信息读出单元,能够读出附着到物品上的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第三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三信息;以及第一信息处理设备,能够接收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处理与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输入或输出有关的信息,其中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读出了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的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三标识符存储器件的第三信息,则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执行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返回处理。
2.(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能够附着到容纳物品的盒子上,并能够存储第二信息,其中所述信息写入单元将第二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能够读出附着到盒子上的所述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二信息;以及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读出了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二信息,则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能够接收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根据该信息,处理与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输入或输出有关的信息,并将与物品的输入或输出有关的信息和与所述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盒子的输入或输出有关的信息相关联。
3.(删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与物品要配送到的配送目的地有关的配送目的地信息,以及指示物品类型的物品信息。
5.(修改)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第二信息包括与盒子要配送到的配送目的地有关的配送目的地信息。
6.(修改)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确定由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的配送目的地信息是否与由所述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二信息的配送目的地信息相符。
7.(修改)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能够存储物品信息和物品的配送目的地信息,并确定配送目的地信息与由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二信息的配送目的地信息相同的物品的物品信息是否与所读出的第一信息的物品信息相符。
8.(删除)9.(删除)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与附着了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的物品要配送到的配送目的地有关的信息,以及与用于配送物品的配送装置有关的信息;以及第二信息包括与配送装置有关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二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相连,并且能够存取与要配送的物品有关的信息,并位于物品的配送目的地处;以及第二信息读出单元,能够读出存储在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一信息和存储在所述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将由所述第二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同与要配送的物品有关的信息进行核对,并将核对的结果发送到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
12.(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还包括帐户调整单元,用于显示金额并办理与金额相对应的货币转帐,其中第一信息是与所述物品的价格有关的信息;第三信息是在返回物品时与要偿还的金额有关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由第一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和第三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推导出帐户调整所需的金额。
13.(修改)一种具有IC芯片单元和天线单元的非接触式IC标签,其中所述非接触式IC标签容纳在一个结构中;以及其中容纳了所述非接触式IC标签的所述结构在与所述天线单元的最佳无线电波接收性能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距离所述天线单元的中心至少1.5毫米的厚度,并且沿垂直方向具有至少3毫米的厚度。
14.(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接触式IC标签,其中所述非接触式IC标签使用2.45GHz频带的无线电波来发送和接收信息。
15.(删除)16.(修改)一种用于读出存储在非接触式IC标签中的信息的IC标签读出器,包括其上能够安装非接触式IC标签以读出信息的部分,所述部分能够在近似水平的平面中旋转。
17.(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IC标签读出器,还包括类隧道结构单元,覆盖所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非接触式IC标签能够通过该单元,其中天线位于所述类隧道结构单元的内壁表面上;以及能够反射无线电波的反射器位于所述类隧道结构单元的内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
18.(新增)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IC标签读出器,其中所述部分能够与安装在所述部分上的非接触式IC标签一起摆动,以与所述近似水平的平面相倾斜。
19.(新增)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IC标签读出器,其中所述部分能够与安装在所述部分上的非接触式IC标签一起垂直地往复运动。
20.(新增)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IC标签读出器,其中所述部分能够测量安装在所述部分上的物体的重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管理物品的输入和输出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能够附着到物品上并能够存储第一信息;信息写入单元,用于将第一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第一信息读出单元,能够读出附着到物品上的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一信息处理设备,能够接收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处理与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输入或输出有关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能够附着到容纳物品的盒子上,并能够存储第二信息,其中所述信息写入单元将第二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能够读出附着到盒子上的所述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二信息以及附着到物品上的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能够接收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处理与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输入或输出有关的信息,并将与物品的输入或输出有关的信息和与所述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盒子的输入或输出有关的信息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标识符存储器件,用于存储指示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返回的第三信息,其中如果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读出了所述第三标识符存储器件的第三信息和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的第一信息,则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执行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返回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与物品要配送到的配送目的地有关的配送目的地信息以及指示物品类型的物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第二信息包括与要配送到的配送目的地有关的配送目的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具有与物品要配送到的配送目的地有关的信息,并确定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的配送目的地信息是否与所述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二信息的配送目的地信息相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将一条或多条第一信息与第一信息组相比较,以确定包括在一条或多条第一信息中的一条或多条物品信息是否与包括在第一信息组中的一条或多条物品信息相符,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第一信息中的每一条都是由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读出的、且具有与由所述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二信息的配送目的地信息相同的配送目的地信息,第一信息组包括记录在一个或多个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且具有与由所述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二信息的配送目的地信息相同的配送目的地信息的一条或多条第一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类型和售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与在产品的生产线中使用的、且附着了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的部件有关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与附着了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的物品要配送到的配送目的地有关的信息,以及与用于配送物品的配送装置有关的信息;以及第二信息包括与配送装置有关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相连,并且能够存取与要配送的物品有关的信息,并位于物品的配送目的地处;以及第二信息读出单元,能够读出存储在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一信息和存储在所述第二标识符存储器件中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将由所述第二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同与要配送的物品有关的信息进行核对,并将核对的结果发送到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还包括帐户调整单元,用于显示金额并办理与金额相对应的货币转帐,其中第一信息是与所述物品的价格有关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根据由所述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推导出帐户调整所需的金额。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是具有IC芯片单元和天线单元的非接触式IC标签。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使用2.45GHz频带的无线电波来发送和接收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的所述天线单元在无线电波的发送和接收上具有方向性;以及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容纳在用于保护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的结构中,使得当该结构容纳所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时,该结构在沿与所述方向性垂直的方向上具有距离所述天线单元的中心至少1.5毫米的厚度,并且沿与所述方向性垂直的方向可具有至少3毫米的厚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具有类隧道结构单元、类隧道结构单元的内壁表面上的天线、以及其上能够安装IC标签的部分;其上安装IC标签的部分能够与安装在所述部分上的IC标签一起,在近似水平的平面中旋转,和摆动,以与所述水平面相倾斜;以及所述第一信息读出单元能够利用所述部分的旋转和摆动,读出存储在IC标签中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还包括位于类隧道结构单元的内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反射器,其中该反射器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物品的输入/输出的物品输入/输出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附着到物品上并能够存储第一信息;信息写入单元,用于将第一信息记录到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第一信息读出单元,能够从附着到物品上的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中读出第一信息;以及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用于接收第一信息读出单元所读出的第一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处理与第一标识符存储器件所附着到的物品的输入或输出有关的信息。
文档编号G06Q10/00GK101014517SQ20058002961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7日
发明者深町正博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