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可拆除的除尘器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5954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括可拆除的除尘器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电子设备。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风扇,该风扇将空气排出其通风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位于从所述风扇的通风口延伸的空气通道中。
背景技术
例如,风扇通常装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壳体中。风扇朝向限定在壳体中的空气出口产生气流。热辐射片位于从风扇通风口延伸的空气通道内。热管连接至热辐射片。热管用于例如将中央处理器(CPU)的热传递到热辐射片。空气通道中的气流用于从热辐射片吸热。接着,带有所述热的气流通过空气出口排出壳体。
所述气流含有灰尘。所述灰尘粘到热辐射片上。积累的灰尘可能阻塞空气通道。气流因而受到阻碍。这导致热辐射片的热辐射降低。CPU的温度因而不可避免地升高。CPU温度的升高会导致CPU的正常运转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维持(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的有效热辐射的电子设备。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显著有助于实现这样的电子设备的部件、除尘器(dust catcher)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装在所述壳体中的风扇,该风扇将空气排出风扇自身的通风口;装在所述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位于从所述通风口延伸的空气通道中;限定在所述壳体内的开口;以及除尘器,其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可拆除地安装在所述开口中,该除尘器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与所述通风口之间的所述空气通道内。
所述电子设备允许风扇产生从通风口排放的气流。该气流沿所述空气通道流动。气流以这种方式被有力排放到壳体外部。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能够有效地辐射热。
灰尘通过任何间隙进入壳体。所述灰尘被捕获在从通风口排放的气流中。所述除尘器用于捕获空气通道中的灰尘。在这种情况下,该除尘器可从壳体拆除。在拆除期间,所述除尘器保持住灰尘。这样将灰尘和除尘器一起从空气通道移走。因而将灰尘从空气通道可靠地清除。然后可对除尘器进行清洁。清洁后的除尘器可再次安置在壳体的所述开口中。这样可在空气通道中一直保持足量气流。防止了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堆积灰尘。从而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有效地辐射热。
所述除尘器可包括安装在所述开口中的框架;以及平行件,它们位于所述框架内部,从而在该框架内形成格栅。所述空气通道可形成在相邻的平行件之间。微尘和短灰尘能够通过所述平行件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长灰尘可被捕获在平行件上。长灰尘随时间流逝而逐渐积累在平行件上。如上所述,可将除尘器从壳体拆除。于是可将长灰尘从空气通道移走。清洁后的除尘器再次安置在壳体的开口中。这样在空气通道中保持足量气流。
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框架上的钩件。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钩件可从所述框架朝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伸出。例如当用户想要拆除除尘器时,该电子设备可以允许用户用指甲或手指钩住所述框架。这引起该框架的倾斜运动。所述钩件因而能够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接触。当随后将除尘器从所述开口拉出时,这些钩件保持沿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滑动。因此钩件捕获积累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上的灰尘。这样可将灰尘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清除。这样就在空气通道中保持了足量气流。
可在所述平行件的表面上形成粗糙面(asperity)。可替换地,可向所述平行件的表面增加粘性。所述粗糙面或粘性允许平行件方便地捕获灰尘。
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与风扇相连的转速检测电路,该转速检测电路检测风扇转子的实际转速;偏差检测电路,检测所述实际转速与在供应给风扇的控制信号中指明的指定转速之间的偏差,当实际转速超过指定转速预定偏差时,所述偏差检测电路输出预定信号;以及显示装置,其响应于从所述偏差检测电路供应的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而显示预定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离心式风扇作为所述风扇。
本发明人揭示出,若在除尘器处积累了大量灰尘,则由离心式风扇构成的风扇的转子的实际转速超过指定转速。若灰尘充分积累在除尘器处,则所述电子设备允许转子的实际转速超过指定转速。这样可方便地检测灰尘的积累。当实际转速超过指定转速达所述预定偏差时,偏差检测电路输出预定信号。所述显示装置用于响应于该预定信号的接收而显示预定信息。这样建议该电子设备的用户拆除除尘器。从而告知用户清洁的最佳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装在所述壳体中的风扇,该风扇将空气排出所述壳体;装在所述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位于用于从所述风扇供应的气流的空气通道中;限定在所述壳体内的开口;以及除尘器,其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可拆除地安装在所述开口中,该除尘器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与所述风扇之间的所述空气通道内。
如上所述,灰尘通过任何间隙进行壳体。所述灰尘被捕获在从风扇供应的气流中。所述除尘器用于捕获空气通道中的灰尘。在这种情况下,可将除尘器从壳体拆除。该除尘器在拆除期间保持住灰尘。这样将灰尘和除尘器一起从空气通道移走。因而将灰尘从空气通道可靠地清除。然后可对除尘器进行清洁。清洁后的除尘器可再次安置在壳体的所述开口中。这样可在空气通道中一直保持足量气流。防止了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堆积灰尘。从而使热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有效地辐射。
所述除尘器可包括梳状件(pectination),其具有沿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的延伸部延伸的平行板。可在相邻的平行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微尘和短灰尘能够通过所述平行板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长灰尘可捕获在梳状件上。长灰尘随时间流逝而逐渐积累在平行件上。如上所述,可将除尘器从壳体拆除。于是可将长灰尘从空气通道移走。清洁后的除尘器再次安置在壳体的开口中。这样在空气通道中保持足量气流。可在除尘器的表面上形成粗糙面。可替换地,可向除尘器的表面增加粘性。
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与风扇相连的转速检测电路,该转速检测电路检测风扇转子的实际转速;偏差检测电路,检测所述实际转速与供应给风扇的控制信号中指明的指定转速之间的偏差,当实际转速超过指定转速预定偏差时,该偏差检测电路输出预定信号;以及显示装置,其响应于从所述偏差检测电路供应的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而显示预定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离心式风扇作为所述风扇。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告知用户清洁的最佳时间。
可设置预定部件以实现上述电子设备。所述预定部件可包括装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中的风扇,该风扇将空气排出壳体;装在所述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位于用于从所述风扇供应的气流的空气通道中;以及除尘器,其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可拆除地安装在限定于该壳体中的开口内,该除尘器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与所述风扇之间的所述空气通道内。这种类型的部件显著有助于实现上述电子设备。
同样地,可设置预定除尘器以实现上述设备。该预定除尘器可以设计成装配到这样的电子设备上,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装在所述壳体中的风扇,该风扇将空气排出所述壳体;以及装在所述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位于用于从所述风扇供应的气流的空气通道中。所述除尘器可以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可拆除地安装在限定于该壳体中的开口内。该除尘器可以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与所述风扇之间的所述空气通道内。这种类型的除尘器显著有助于实现上述电子设备。


从以下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将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在附图中图1是示意性表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电子设备的具体示例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表示主体的底面的立体图;图3是示意性表示主体的内部结构的放大局部立体图;图4是示意性表示冷却装置的结构的放大平面图;图5是示意性表示除尘器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沿图4中的线6-6剖取的放大局部剖面图;图7是与图4对应的放大平面图,用于示意性表示运转中的冷却装置;图8是与图6对应的放大局部剖面图,用于示意性表示将除尘器从主体拆除;图9是与图6对应的放大局部剖面图,用于示意性表示将除尘器从主体拆除;以及图10是示意性表示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意性表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电子设备的具体示例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11。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11包括薄的主体12和可枢转地连接至主体12的显示壳体13。诸如键盘14和指针装置15的输入装置嵌在主体12的前表面中。用户操纵键盘14和/或指针装置15以输入命令和/或数据。
诸如液晶显示(LCD)面板模块16的显示装置例如装在显示壳体13中。LCD面板模块16的屏幕暴露在限定于显示壳体13中的窗口17中。在该屏幕上显示文本数据和图形。用户根据所显示的文本数据和图形可明白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11正在进行的操作。显示壳体13可通过相对于主体12的枢转运动而叠放在该主体12上。
如图2所示,在主体12的壳体18中限定有空气入口21和空气出口22。空气入口21可例如限定在壳体18的底板中。空气出口22可例如限定在从壳体18的底板外周直立的侧壁中。新鲜空气通过空气入口21从壳体18的外部空间引入到壳体18的内部空间中。空气通过空气出口22从壳体18的内部空间排放到壳体18的外部空间中。当将笔记本式计算机11放在桌子上时,底板通常对着桌子的上表面。因而防止空气出口22被阻塞。
从壳体18的外部将除尘器23可拆除地安装在该壳体18的底板中。在壳体18的底板中限定开口或槽24,用于接收除尘器23。除尘器23通过槽24插入壳体18的内部空间中。除尘器23固定在壳体18的底板上。例如利用一对螺钉25来固定除尘器23。螺钉25拧入壳体18的底板内。
除尘器23包括凸片(lug)26。凸片26保持在限定于壳体18的底板中的凹口27内。凹口27与槽24连续形成。例如,当用户想要拆除除尘器23时,可用手指钩住凸片26。除尘器23将在稍后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印刷电路板单元31装在主体12的壳体18中。印刷电路板单元31包括印刷布线板32和安装在该印刷布线板32的表面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封装33。各个LSI封装33均包括例如安装在小型陶瓷基片上的中央处理器(CPU)芯片或视频芯片(两者都未示出)。CPU芯片例如基于操作系统(OS)和应用软件执行各种处理。视频芯片例如响应于来自CPU芯片的指令执行各种图像处理。
冷却装置34连接至LSI封装33。冷却装置34包括风扇单元35。热辐射片构件36位于风扇单元35与空气出口22之间的空间内。热辐射片构件36包括彼此平行延伸的热辐射片37。在各个相邻的热辐射片37之间限定空气通道。风扇单元35用于产生穿过空气通道到达空气出口22的气流。所述气流用于将热辐射片37的热排出壳体18。
在CUP芯片和视频芯片上分别叠放导热板38。利用导热件或热管39将各个导热板38与热辐射片37相连。热管39将热从导热板38传递到热辐射片37。导热板38设计成接收来自CPU芯片和视频芯片的热。
风扇单元35包括风扇罩41。风扇罩41限定出预定内部空间。在风扇罩41中形成空气吸入口42(仅示出一个)。空气吸入口42用于使风扇罩41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相连。风扇43装在风扇罩41中。
如图4所示,采用所谓的离心式风扇作为风扇43。风扇43包括转子44。转子44包括转动体45和叶片46,这些叶片从转动体45绕该转动体45沿径向或离心方向延伸。当驱动转子44以使其绕转动轴47转动时,空气通过空气吸入口42沿转动轴47被引入。叶片46的转动产生沿离心方向的气流。
风扇罩41限定周围侧壁41a、顶板41b(在图3中示出)以及底板41c。周围侧壁41a位于转子44沿离心方向的外部位置处。顶板41b和底板41c分别与周围侧壁41a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周围侧壁41a的内表面与转子44的叶片46的外端相对。在顶板41b和底板41c的每一个中均限定空气吸入口42。周围侧壁41a具有一间隙,用于在顶板41b和底板41c之间限定通风口48。通风口48位于转子44沿离心方向的外部位置处。
通风口48以一间距与热辐射片构件36相对。离心气流沿周围侧壁41a的内表面被引导到通风口48。该气流接着通过通风口48排放。热辐射片构件36用于将所述气流引导到空气出口22。换言之,热辐射片构件36限定出从通风口48向空气出口22延伸的空气通道。热辐射片37位于该空气通道内。
如从图4显而易见地,除尘器23位于在通风口48或风扇43与热辐射片37之间的空气通道内。除尘器23包括位于热辐射片37上游边缘附近位置处的平行件51。平行件51可以是彼此平行延伸的小板件。平行件51设计成沿包括热辐射片37在内的假想平面延伸。平行件51的下游边缘可以与相应的热辐射片37的上游边缘连续。至少热辐射片37的上游边缘对于气流隐藏在平行件51之后。这里,平行件51用作本发明的梳状件。热辐射片构件36、风扇43和除尘器23共同用作本发明的部件。
平行件51的数量可取决于各个平行件51的厚度。此外,平行件51的数量还可能取决于被捕获的灰尘碎片的大小、足以冷却热辐射片37的气流量等。这里,每隔一个热辐射片37分配一个平行件51。这样,平行件51之间的间隔宽于或大于热辐射片37之间的间隔。例如一根线那样的尺寸相对较大的废物可附在平行件51上。防止了这样的废物进入热辐射片构件36中。同时,例如灰尘那样的尺寸相对较小的废物可穿过平行件51之间的间隔以及热辐射片37之间的间隔。这样的废物被排出空气出口22。
如图5所示,除尘器23包括保持平行件51的框架52。因而平行件51和框架52共同形成格栅。框架52在通风口48与热辐射片构件36之间的间隔中限定空气通道。平行件51位于该空气通道内。框架52和平行件51可例如形成为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单个部件。可例如采用模制工艺来形成这样的单个部件。
这里,可在平行件51的上游边缘上形成粗糙面。可将一些颗粒粘到平行件51的表面上以形成所述粗糙面。可替换地,用于形成平行件51的模具可在其空腔的内表面上具有与该平行件51的粗糙面映射的粗糙面。或者,可例如用砂纸打磨平行件51的表面。可向平行件51的表面增加轻度粘性来代替所述粗糙面。例如用涂覆膜形成所述轻度粘性。
可在框架52上形成钩件53。钩件53设计成从框架52向下游伸出。钩件53可分别位于相邻的平行件51之间的中间位置。各个钩件53可例如形成为小平行六面体形状。钩件53可基于模制与框架52一体形成。可同样在钩件53的表面上形成粗糙面。
如图6所示,当将除尘器23从壳体18外部插入槽24内时,除尘器23和热辐射片构件36共同建立在通风口48与空气出口22之间的空气通道。响应于对风扇43的电力供应而通过通风口48排放气流。排放的气流沿所述空气通道被引导到空气出口22。这样将气流排出空气出口22。可以以较高的效率将热从热辐射片37移走。尽管平行件51的厚度大于热辐射片37,但是由于在平行件51之间形成有充足间隔,因此热辐射片37可享有足量的气流。
风扇单元35用于吸取壳体18的整个空间内的空气。灰尘18不仅通过空气入口21而且通过壳体18的任何间隙进入该壳体18。所述灰尘可被捕获在从风扇单元35的通风口48排放的气流中。如图7所示,微尘54和短灰尘55可通过除尘器23和热辐射片构件36。微尘54和短灰尘55可接着被排出空气出口22。另一方面,长灰尘56被捕获在平行件51的上游边缘处。长灰尘56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积累在平行件51上。
如上所述可将除尘器23从壳体18的底板拆除。在拆除过程中,除尘器23保持住在平行件51上的长灰尘56。这样将灰尘56和除尘器23一起从空气通道移走。因而将长灰尘56从空气通道可靠地清除。然后可对除尘器23进行清洁。清洁后的除尘器23再次被安置在壳体18的底板中。这样可在空气通道中一直保持足量气流。从而从热辐射片37有效地辐射热。
如图8所示,当用户想要拆除除尘器23时,可以用指甲或手指钩住凸片26。框架52因而受到来自凸片26的末端或自由端的力。这引起框架52的倾斜运动。因而使钩件53与热辐射片37的上游边缘发生接触。
如图9所示,当将除尘器23随后从槽24取出时,钩件53保持沿相应的热辐射片37的上游边缘滑动。钩件53捕获在热辐射片37的上游边缘处积累的灰尘57。这样可将灰尘57从热辐射片37的上游边缘刮除。于是可将灰尘57从空气通道移走。这样可在空气通道中一直保持足量气流。
如图10所示,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11可包括风扇控制电路61。风扇控制电路61设计成根据中央处理器(CPU)芯片62的温度水平控制风扇43的转子44的转速。在风扇控制电路61处产生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转速。在该控制信号中指明了转子44的指定转速。
驱动电路63与风扇控制电路61相连。风扇43的电动机与驱动电路63相连。驱动电路63设计成基于占空比和/或电压值控制所述电动机。驱动电路63根据来自风扇控制电路61的控制信号产生驱动信号。该驱动信号反映了控制信号中指明的指定转速。风扇43这样通过转子44的转动产生气流。
诸如编码器的转速检测电路65与风扇控制电路61相连。转速检测电路65设计成检测转子44的实际转速。在该转速检测电路65中产生转速信息信号。在该转速信息信号中指明了转子44的实际转速。
温度传感器66与风扇控制电路61相连。该温度传感器66设计成例如检测CPU芯片62的温度。温度传感器66可嵌在CPU芯片62内。温度传感器66向风扇控制电路61提供温度信息信号。在该温度信息信号中指明了CPU芯片62的温度。
诸如存储器67的存储电路与风扇控制电路61相连。在存储器67中建立数据表68。该数据表68针对CPU芯片62的各种温度保存转子44的指定转速值和阈值。风扇控制电路61根据CPU芯片62的温度在数据表68中选择指定转速。
偏差检测电路69与风扇控制电路61相连。该偏差检测电路69设计成检测所述实际转速是否比选出的指定转速快。偏差检测电路69设计成计算指定转速与实际转速之间的偏差或差异。可从风扇控制电路61向偏差检测电路69供应控制信号,用于指明指定转速。可替换地,偏差检测电路69可基于温度信息信号读取数据表68中的指定转速。可基于转速信息信号得到实际转速。偏差检测电路69根据温度信息信号中指明的温度水平从数据表68得到相应阈值。将指定转速和实际转速之间的偏差与获得的相应阈值进行比较。
视频芯片71与CPU芯片62相连。上述LCD面板模块16与视频芯片71相连。当实际转速偏离指定转速预定量时,偏差检测电路69向CPU芯片62发送警告信号。CPU芯片62响应于警告信号的接收而执行处理。视频芯片71进行操作从而基于CPU芯片62处的计算在LCD面板模块16的屏幕上显示预定信息。
对风扇43中转子44的转动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风扇控制电路61检测CPU芯片62的温度。风扇控制电路61用于基于温度信息信号将指定转速写入控制信号中。该控制信号致使电动机以指定转速驱动转子44。CPU芯片62温度的升高引起转子44的转速增加。这样防止了CPU芯片62承受更高温度。
转速检测电路65检测转子44的实际转速。温度信息信号和转速信息信号被供应给偏差检测电路69。偏差检测电路69根据CPU芯片62的温度水平确定转子44的指定转速。偏差检测电路69计算指定转速与实际转速之间的偏差。将算出的偏差与阈值进行比较。
例如当实际转速以等于或大于阈值的偏差超过指定转速时,从偏差检测电路69向CPU芯片62供应预定警告信号。CPU芯片62响应于该警告信号的接收执行处理。视频芯片71基于CPU芯片62处的计算执行图像处理。CPU芯片62进行操作,例如在LCD面板模块16的屏幕上弹出警告窗口。建议用户拆除除尘器23以进行清洁。这样就告知了用户清洁的最佳时间。
本发明人揭示出,若在除尘器23处积累了大量灰尘,则由离心式风扇构成的风扇43的转子44的实际转速超过指定转速。若灰尘充分积累在除尘器23处,则硬盘驱动器11允许转子44的实际转速超过指定转速。这样可方便地检测灰尘的积累。可靠地防止了通风口48的阻塞。
风扇单元35可以允许CPU芯片62接管偏差检测电路69处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芯片62可基于软件程序执行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装在所述壳体中的风扇,所述风扇将空气排出该风扇自身的通风口;装在所述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位于从所述通风口延伸的空气通道中;限定在所述壳体内的开口;以及除尘器,其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可拆除地安装在所述开口中,所述除尘器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与所述通风口之间的所述空气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包括安装在所述开口中的框架;以及平行件,它们位于所述框架内部,从而在该框架内形成格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框架上的钩件,所述钩件从该框架朝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行件的表面上形成粗糙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平行件的表面增加粘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风扇相连的转速检测电路,所述转速检测电路检测风扇转子的实际转速;偏差检测电路,检测所述实际转速与供应给风扇的控制信号中指明的指定转速之间的偏差,当所述实际转速超过所述指定转速预定偏差时,所述偏差检测电路输出预定信号;以及显示装置,其响应于从所述偏差检测电路供应的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而显示预定信息,其中采用离心式风扇作为所述风扇。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装在所述壳体中的风扇,所述风扇将空气排出所述壳体;装在所述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位于用于从风扇供应的气流的空气通道中;限定在所述壳体内的开口;以及除尘器,其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可拆除地安装在所述开口中,所述除尘器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与所述风扇之间的所述空气通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包括梳状件,其具有沿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的延伸部延伸的平行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尘器的表面上形成粗糙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向所述除尘器的表面增加粘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风扇相连的转速检测电路,所述转速检测电路检测风扇转子的实际转速;偏差检测电路,检测所述实际转速与供应给风扇的控制信号中指明的指定转速之间的偏差,当所述实际转速超过所述指定转速预定偏差时,所述偏差检测电路输出预定信号;以及显示装置,其响应于从所述偏差检测电路供应的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而显示预定信息,其中采用离心式风扇作为所述风扇。
12.一种部件,包括装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中的风扇,所述风扇将空气排出该壳体;装在所述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位于用于从所述风扇供应的气流的空气通道中;以及除尘器,其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可拆除地安装在限定在该壳体中的开口内,所述除尘器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与所述风扇之间的所述空气通道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包括梳状件,其具有与所述热辐射片平行延伸的平行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尘器的表面上形成粗糙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向所述除尘器的表面增加粘性。
16.一种电子设备所用的除尘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装在所述壳体中的风扇,所述风扇将空气排出所述壳体;以及装在所述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位于用于从风扇供应的气流的空气通道中,其中所述除尘器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可拆除地安装在限定在该壳体中的开口内,所述除尘器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与所述风扇之间的所述空气通道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梳状件,其具有沿所述一个或多个热辐射片的延伸部延伸的平行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在该除尘器的表面上形成粗糙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向该除尘器的表面增加粘性。
全文摘要
一种包括可拆除的除尘器的电子设备。风扇装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中。该风扇将空气排出风扇自身的通风口。热辐射片位于从通风口延伸的空气通道中。除尘器从壳体的外部可拆除地安装在壳体的开口中。该除尘器位于在热辐射片与通风口之间的所述空气通道内。该除尘器用于捕获空气通道中的灰尘。该除尘器与所述灰尘一起从壳体中移走。因而将灰尘从空气通道可靠地清除。然后可对除尘器进行清洁。清洁后的除尘器可再次安置在壳体的所述开口中。这样可在空气通道中一直保持足量气流。
文档编号G06F1/20GK1984553SQ20061009188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3日
发明者服部正彦, 大西益生, 立川忠则, 西泽正敏, 原田智纪, 中贝悟朗, 加藤豊広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