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015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杂的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的处理方 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了保证数据处理过程的安全性, 一般而言,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用户提供身份 认证或者安全性认证。例如,登录网站、使用远程计算机时需要提供登录账户
和密码;使用某些专用数据处理系统是需要提供帐户、密码等。
随着人们对数据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数据处理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出现 了很多的需要涉及多个相互独立的数据处理子系统的处理过程,即一个数据处 理过程需要多个相互独立的数据处理子系统共同完成。在这样的数据处理过程 中, 一般每个独立的数据处理子系统都需要对接收的数据进行验证。
参照图1,是现有的一种数据处理过程所涉及的系统示意图。在图l中, 为了完成用户所需的一种数据处理过程,需要涉及三个相互独立的数据处理系 纟克才可以完成。
用户向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提交第一认证信息和相应的数据信息,第一数据 处理系统认证通过后,转入第二数据处理系统;用户需要提供第二认证信息,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认证通过后,转入第三数据处理系统;用户提供第三认证信 息,第三数据处理系统认证通过后,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
在上述的处理过程中,第一和第二数据处理系统可以根据第三数据处理系 统返回的处理结果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即可,最终由其中最后完成数据处理的 系统返回用户最终数据处理结果信息;也可以包括第一、第二数据处理系统在 完成一定的数据处理之后,再转入下一数据处理系统等情况。
也就是说,在图l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用户为了完成一次数据处理过程, 就必须输入不同的三次认证信息(因为系统相互独立,故这些认证信息一般都 是不同的),导致用户需要记忆多份认证信息,使用不便、操作繁瑣;并且由 于需要在不同的数据处理系统之间跳转认证信息输入界面,导致数据处理时间
更多浪费在界面跳转和信息输入上了 ,严重降低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当图1所示的数据处理需要涉及更多的系统时或者所述数据处理频繁发 生时,上述问题就显的尤为突出,不但会耗费用户大量的时间,而且会极大地 降低数据处理的效率。
参照图2,是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应用于诸如网上购物、网上支付以及网 上银行等新兴的电子商务领域。在这样的领域中,交易数据的处理过程就完全 具有了涉及多个独立的数据处理系统(不同的服务提供系统和银行系统)、以 及交易数据处理频繁发生的特点,从而导致现有技术的缺陷尤为突出。
图2中,用户首先需要通过第三方支付系统的验证,验证通过后,第三方 支付系统完成订单管理、交易流程建立等处理;然后跳转至银行系统的验证页 面,用户输入银行卡、密码等认证信息,银行系统通过验证后,完成扣款等处 理过程,返回扣款结果信息;第三方支付系统根据该结果信息完成订单、交易 流程管理等相应操作,返回用户结果信息。
图2仅仅示出了最简单的只涉及两个独立系统的情况,用户就需要输入两 次认证信息,而用户用在输入认证信息上的时间远远大于数据处理本身所需的 时间,导致整个交易完成所需的时间太长,效率低下;并且由于交易数据的处 理是非常频繁的,而一个系统同时所能接收的数据或者进程也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一次交易数据的处理需要较长的时间,则就会存在较多的交易数据处理请 求无法及时完成,就使得原本可以完成更多交易数据处理的银行系统、第三方 支付系统等,却只能完成较少的交易数据处理过程,效率低下,浪费银行系统 的计算资源。
从用户角度而言,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导致整个过程与电子商务本应具有 的快捷、便利是背道而驰的,交易过程非常繁瑣、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系统认证过 程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包

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建立用户在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在第二数据处理系
统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存储在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中;
当该用户进行一数据处理过程时,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认证信息以及相 应的数据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
如果该认证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将第一系统用户标识以及 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数据处理系统;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查询该系统中是否存在所述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 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若存在,则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成相应数据处 理,并返回结果信息。
其中,通过以下步骤在所述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建 立对应关系
用户获取第二系统用户标识时,向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提交第一系统用户标
识;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向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 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查询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如果存在,则返回确认消息;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建立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 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建立用户在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的第 一系统用户标识和在第二数据处理系 统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存储在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中;
当该用户进行一数据处理过程时,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认证信息以及相 应的数据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
如果该认证信息通过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则查询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 中是否存在所述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如果存在,则将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以及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成相应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 信息。
其中,通过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建
立对应关系
用户获取第二系统用户标识时,向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提交第 一 系统用户标
识;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向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 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查询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如果存在,则返回确认消息;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建立第一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 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发送至第一数据处理系统; 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存储所述对应关系。 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包括
建立用户在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在第二数据处理系 统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存储在第一数据处理系统和第二数 据处理系统中;
当该用户进行一数据处理过程时,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认证信息以及相 应的数据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
如果该认证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将第一系统用户标识、相 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以及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数据处理
系统;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判断是否匹配该系统中存储的所述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 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若匹配,则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成相应 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信息。
其中,通过以下步骤在所述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建 立对应关系
用户获取第二系统用户标识时,向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提交第一系统用户标
识;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向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 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查询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如果存在,则返回确认消息;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建立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 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发送第二系统用户标识;
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接收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与所述查询的第 一 系统
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其中,还包括激活步骤
用卢向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提交第一系统用卢标识和第二系统用卢标识;
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验证用户提交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 识与系统中存储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及其相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则许可该对应关系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处理系统为第三方支付系统,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为金 融系统,相关数据信息为交易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系统用户标识为E-mail,所述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为金融 卡号,所述E-mail和金融卡号都是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获取的。
其中,还包括,针对每一用户设置一交易流程数据管理单元,用于存储、 接收以及管理用户涉及的交易流程数据。
其中,所述交易流程数据管理单元通过与E-mail邮件服务系统结合而实现。
其中,所述第三方支付系统和金融系统之间采用专线传输数据信息,并附 加有用户数字证书。
本发明还公开了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第 一数据处理子系统和第二数据 处理子系统,其中,
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认证信息以及第一 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一系 统用户标识;认证单元,用于对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如果认证通过, 则将第一系统用户标识、相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以及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 信息发送至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用户输入的交易数据进 4亍相应处理;
第二数据处理子系统,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第一系统用户标识与第 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匹配单元,用于判断接收的标识信息是否匹 配该系统中存储的所述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数 据处理单元,用于当匹配通过时,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成相应数据处理, 并返回结果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还包括授权单元,用于验证用户提交的 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与该系统中存储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 及其相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是否一致,如杲一致,则授权该对应关系在数据 处理过程中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交易流程数据管理单元,用于存 储、接收以及管理用户涉及的交易流程数据。
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数据处理流程依次通过各个数据处理 系统完成处理,包括
用户在多个数据处理系统中拥有用户标识,建立各个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 关系,并存储在各个数据处理系统中;
当该用户进行一数据处理过程时,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认证信息以及相 应的数据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
如果该认证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将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 的对应关系、以及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下一数据处理系统;
后续的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接收的对应关系自动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如果 匹配,则依次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由于预先建立了用户在不同凝:据处理系统中的不同标识之间的 对应关系,在数据处理流程中的各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对所述对应关系的验证, 代替了现有技术对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的验证,使得验证过程简化并可以在系 统间自动完成,因此,当某个数据处理流程需要涉及多个数据处理系统,并且 用户在不同数据处理系统中需要输入不同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时,本发明可以 大大减少数据处理的时间,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使得在相同的时间下可以完 成更多的数据处理,避免了多次输入身份验证信息的不安全和麻烦。
为了保证各个独立的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处理的安全,本发明优选的,在 每个数据处理系统中的用户标识都是该系统中唯一的标识,避免用户标识的混 淆导致对应关系的混淆。进一步,本发明在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中,用户在不 同数据处理系统中的用户标识都需要经过数据处理流程中其他数据处理系统 的-睑证,才可以成功建立对应关系,这样可以确保对应关系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从而保证整个数据处理流程的信息安全。
并且,本发明为了进一步加强数据处理的安全性,在各独立系统之间传递 数据时可以使用数字证书、专线传输等安全手段,保证数据处理的发起、传输 等过程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可以加强对用户申请各个系统用户标识的 认证,例如,要求用户实名申请等等,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处理的安全性。
本发明应用至电子商务领域,涉及第三方支付系统和金融系统,在第三方
支付系统中采用经过用户身份验证的E-mail标识作为第三方支付系统的用户 标识,在金融系统中采用经过用户身份验证的卡号作为金融系统的用户标识; 经过第三方支^f十系统和金融系统双方—险i正之后,建立卡号和E-mail标识之间 的对应关系,当交易发生时,用户只需要输入一次第三方支付系统的认证信息, 通过认证后,即可基于上述的对应关系,完成金融系统对交易数据的处理;同 时,由于卡号和E-ma i 1标识都是经过用户身份验证的,并且二者之间的对应 关系也是经过第三方支付系统和金融系统双方验证的,则可以保证交易数据的 发起、处理过程的安全。在使用本发明的交易数据的处理过程中,用户不必频 繁输入各系统的认证信息,简化了处理流程,降低了完成交易所需的时间,提 高了交易的效率,使得电子交易的过程更加人性化,有效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对于交易过程中需要两个以上服务器认证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所取得效果将 更加突出。
为了进一步保证交易数据发起的用户的合法性,本发明可以增加激活步 骤,通过对用户输入的卡号和E-mail标识进行验证,如果二者之间的对应关 系正确存在于第三方支付系统中,则激活该用户标识,即赋予用户使用对应关 系进行交易数据处理的权限。


图1是现有的一种数据处理过程所涉及的系统示意图2是现有技术应用于网上购物的系统示意图3是本发明涉及多个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结构框图4是本发明涉及多个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另 一结构框图5是本发明涉及多个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另 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用户获取各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用户交易数据的处理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应用于多个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3是本发明涉及多个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结构框图,其中各个相互独立 的数据处理系统之间通过网络相连,在数据处理流程开始前,用户需要分别获 取各个处理系统的标识信息并建立各标识信息之间的关系。在数据处理过程 中,用户只需向第一教:据处理系统^:交第一系统用户标识,若第一数据处理系 统认证通过,由第一数据处理系统和其他数据处理系统基于预置的对应关系完 成相关的数据处理,用户不需要多次输入针对每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身份认证信 息。
图3示出了一种涉及两个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在进行数据处理 过程之前,建立用户在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和在第二数据处
理系统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存储在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中; 当该用户进行一数据处理过程时,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认证信息以及相应的 数据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如果该认证信息通过第一数 据处理系统的认证,将第一系统用户标识以及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信息发送 至第二数据处理系统;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查询该系统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系统 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若存在,则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 完成相应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信息。
图3所示的系统框图中,只有第一数据处理系统需要对用户输入的身份信 息进行认证,在数据处理流程中的其他各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对所述对应关系的 验证,代替了现有技术对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的验证,从而使得验证过程简化 并可以在系统间自动完成,提高效率。
为了确保验证对应关系不会降低数据处理的安全性,本发明优选的提出了 以下的建立对应关系的步骤
用户获取第二系统用户标识时,向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提交第一系统用户标 识;第二数据处理系统向第一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第一系统用户标识;第一数据
处理系统查询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如果存在,则返回确认消息;第二数据处理 系统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建立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上述建立对应关系的步骤可以保证该对应关系是经过各个数据处理系统 分别验证的,可以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并且,优选的,各个系统的用户标识都 需要对用户的身份信息经过验证后,才可以授予。
当然,本发明所述的建立对应关系的步骤也可以采用其他各种可行的步 骤,只要能够正确、安全的建立所述对应关系即可。例如首先通过用户唯一 的身份信息获取各个数据处理系统的用户标识,然后在通过互相验证的情况 下,建立对应关系并存储。至于如何进行互相验证,以及哪个数据处理系统先 验证,哪个数据处理系统后验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经验和需要设定流 程即可,对此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定。
图3示出的结构框图中,对应关系仅仅存储在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中,并且 是由第二数据处理系统验证对应关系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通过验证进而完 成相关数据处理的。图4示出了另外一种情况,区别在于对应关系仅仅存储 在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中,并且是由第一数据处理系统验证对应关系是否存在, 如果存在,则通过—险_〖正;然后将相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以及处理或者未处理 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数据处理系统;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 识完成相应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信息。
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用户提交的含有第一系统用户 标识的认证信息和交易信息;若该认证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查询该系统中是否存储有与所述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相应的第 二系统用户标识,若存在,直接将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和已处理的交易数据发送 给第二数据处理系统。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处理系统存储第一系统用户标 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由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查询是否存在与
第一系统用户标识相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以此决定是否将将第二系统用户 标识和相关交易数据发送给第二数据处理系统,第二数据处理系统只需对接收 的交易数据进行处理即可。
所述对应关系可以采用前述的各种方法建立,只要存储在第一数据处理系
统,并由第一数据处理系统对该对应关系进行验证即可。在此,对图4所示的 结构框图就不再详细描述了,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图3的相关描述。
图3和图4所示的数据处理流程中,数据处理系统仅仅是验证该对应关系 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即可以通过认证,因为之前建立对应关系的过程能够保 证该对应关系的正确和安全。为了更进一步保证对应关系的正确和安全,本发 明优选的提出,数据处理系统接收对应关系,并将接收的对应关系与存储的对 应关系进行绝对匹配,如果完全一致,才能通过认证。所述绝对匹配的方法还 可以避免以下情况在建立对应关系的过程中,用户输入错误第一系统用户标 识,但是却巧合的,^!普误的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在第一^:据处理系统中也合法存 在,从而导致成功建立的对应关系却是不正确的。
参照图5,是本发明对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采用绝对匹配的方式进行认证的实施例的系统结构框图。图5所示的实施例 中,包括第一蕃:据处理子系统50和第二数据处理子系统51,其中,
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50,包括存储单元501,用于存储用户认证信息以 及第一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i人证信息包括 第一系统用户标识;i人i正单元502,用于对用户输入的i人i正信息进行认证,如 果i人i正通过,则将第一系统用户标识、相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以及处理或者 未处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单元503,用于对用户 输入的交易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第二数据处理子系统51,包括存储单元511,用于存储第一系统用户标 识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匹配单元512,用于判断接收的标识 信息是否匹配该系统中存储的所述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 对应关系;数据处理单元513,用于当匹配通过时,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 成相应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信息。
图5所示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50还包括授权单 元5 04 ,用于-险-〖正用户^是交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与该系统 中存储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及其相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是否一致,如果一 致,则授权该对应关系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所述授权单元504可以用于对 该对应关系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首次使用进行授权,只有授权通过的对应关系
才能够在数据处理中使用,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处理的安全和认证结果的有效性。
图5所示的系统还可以包括,交易流程数据管理单元52,用于存储、接 收以及管理用户涉及的交易流程数据。优选的,通过与E-mail邮件服务系统 结合而实现。
参照图6,是应用在图5所示系统中的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该实施 例采用绝对匹配的方式进行认证,并且该实施例是本发明应用于电子商务领域 的例子,其中数据处理为电子交易数据的处理,涉及两个数据处理系统,第一 数据处理系统为第三方支付系统,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为金融系统。其中,第一 系统用户标识为E-ma i 1 ,所述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为金融卡号,所述E-ma i 1和 金融卡号都是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获取的。所述E-mail和金融卡号的对应关 系分别存储在第三方支付系统和金融系统中。
下面结合图5和图6,以一个实际的网上电子交易数据处理过程为例,对 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步骤601:用户向第三方支付系统提交注册信息。
用户向第三方支付系统申请注册以获取第一系统用户标识。由于本发明涉 及金融支付,为了保证第一系统用户标识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因此要求用户必 须向第三方支付系统提交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进而保证交易的安全性。所述用 户真实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真实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等。所述
第三方支付系统可以为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优选的,第一系统用户标识 采用E-mail进4亍标识。
步骤602:第三方支付系统验证用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若验证通过,执 4亍下面的步艰《。
用户向第三方支付系统提交该用户的证件复印件或证件照片,第三方支付 系统验证与用户提交的身份数据是否一致,若一致,验证通过,否则,通知用 户提交的身份数据不合法,请重新提交。
由于本发明中,优选的,第一系统用户标识采用该用户合法拥有的电子邮 件账号进行标识,因为E-mail具有一定的唯一性。为了保证提供真实身份信 息的用户是其输入的E-mail的合法用户,则优选的,需要验证步骤603:
步骤603:验证用户是否为其输入的E-mail的合法用户。 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作为该用户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唯一标识,优选的采 用该用户的电子邮件账号,由用户在填写注册信息时输入。由于所述电子邮件 账户是该用户已有的信息,因此在保证标识信息唯一的同时又方便了用户记忆 和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将-险证信息发送至用户的E-mail,用户在收到第三 方支付系统的-睑^i正信息后,将该-睑-〖正信息发送至第三方支付系统完成对用户是 否为其输入的E-mail的合法用户的验证。
步骤604:通过验证后,用户取得第三方支付系统认证信息。 所述信息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其中,支付密 码专门用以在交易过程中发起交易数据的处理,从而进一步加强第三方支付系 统认证的安全性。
步骤605:用户向金融系统申请注册,同时提交用户的E-mail。 本实施例中的金融系统优选的为银行系统,因此用户向金融系统申请注册 实际上就是向银行申请银行账户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用户除了需要向银行提交 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以外,还需要提交该用户作为第一系统用户标识的 E-ma i1。
步骤606:金融系统通过第三方支付系统验证用户E-mail是否合法,若 合法执行下面的步骤,否则通知用户申请失败。
金融系统向第三方支付系统发送E-mai 1,用以查询该E-mai 1在第三方支 付系统中是否作为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而存在,并将结果信息发送至金融系统。
当然,优选的,还可以通过-睑证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而验证用户作为第 一 系 统用户标识的E-ma i 1是否正确。例如
金融系统向第三方支付系统发送E-mail,用以查询与E-mail相应的用户 身份信息。金融系统接收第三方支付系统发送的用户身份信息,并判断所述接 收的用户身份信息与该用户提交的身份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认为用户提 交的E-mail合法,否则,通知用户,信息不合法,申请失败。
步骤607:用户取得第二系统用户标识。
如果信息合法,则金融系统赋予用户合法使用第二系统用户标识。本实施 例中,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为金融卡号,还可以包括银行名称等信息。
步骤608:金融系统存储该用户E-mail和金融卡号对应关系的同时,将 所述标识的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三方支付系统;
步骤609:第三方支付系统接收并存储上述对应关系。
第三方支付系统利用其自身的管理机制,将E-mail与金融卡号按一定关 系存储在第三方支付系统中。
至此,用户已经并分别取得了第三方支付系统和金融系统上的标识信息并 建立了相应的对应关系。
为了更进一步保证对应关系的正确和安全,保证交易数据处理发起的合法 性,可以包括激活步骤610。
步骤610:激活E-mail与金融卡号的对应关系。
用户向第三方支付系统同时提交E-ma i 1与金融卡号并发送验证请求;
第三方支付系统验证用户提交的E-mail、金融卡号与系统中存储的 E-mail和金融卡号是否一致,若一致,通知用户,激活成功,许可该对应关 系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否则激活失败。
通过上述-睑证过程,可保证用户使用的第 一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 标识之间建立的对应关系正确无误。
至此,用户已经并分别取得了第三方支付系统和金融系统上的标识信息并 成功建立了对应关系,之后该用户就可以开始其网上交易了,下面参见图7 并结合图6,对交易中的数据处理过程进行描述
步骤701:用户向第三方支付系统提交认证信息。
其中,用户需要输入第三方支付系统认证所必需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认 证密码等。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需要输入购物网站的登录账号(E-mail )以及
支付密码。
步骤702:第三方支付系统验证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是否合法,若不合法, 结束交易,并通知用户交易失败,否则,执行下面的步骤。
第三方支付系统对用户提交的登录账号(E-mail )以及支付密码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认为用户有权发起交易数据的处理,并有权使用存储的对应关 系。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交易数据是从何处获取的,可以从第三方支付系统
中获取,也可以从其他的电子商务网站获取,只要是通过所述第三方支付系统 完成交易数据的处理、结算即可。
步骤703:第三方支付系统从该系统中查询并获取与第一系统用户标识相 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将第 一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以及其他交
易数据发送至金融系统。
第三方支付系统需要对用户提供的交易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例如;生成订 单、计算金额等等,查询获取E-mail和金融卡号的对应关系后,将金融卡号、 E-ma i 1 、订单以及金额发送至金融系统。
步骤704:金融系统判断是否匹配该系统中存储的所述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 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若匹配,则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成相应 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信息。
金融系统根据接收的信息判断是否匹配该系统中存储的所述E-mail和金 融卡号的对应关系,若匹配,则针对相应的金融卡号,依据相关的订单信息、 交易金额信息完成相应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信息。
如果所述对应关系并不匹配,则,通知用户,金融系统认证失败,无法进 行扣款处理。
用户在申请第二系统用户标识时,如步骤605-609所述,当第二数据处理 系统确认该用户与申请第 一系统用户标识的用户为同 一用户时,在第 一数据处 理系统上存储该用户的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因 此,在结束了第一数据处理系统认证后,若第一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的第一系统 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在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中存在并匹配,即可认为此 次交易通过了第二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
本发明还可以针对每一用户或者多个用户设置一交易流程数据管理单元, 用于存储、接收以及管理用户涉及的交易流程数据。当用户需要对交易流程数 据进行查询、查看异常情况时,可以通过所述交易流程数据管理单元完成,所 述交易流程数据管理单元可以接收来自各个数据处理系统的交易流程数据,例 如,订单情况、交易进度等等。
优选的,在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交易流程数据管理单元通过 与E-mail邮件服务系统结合而实现。因为用户采用E-mai 1表示第一系统用户
标识,所述交易流程数据管理单元与E-mail结合,可以直接将第三方支付系 统的认证以及处理过程与交易流程数据管理过程一一对应起来,不需要在进行 其他标识的对应,简单并易于实现;并且,由于金融系统也存储有用户的 E-ma i 1,所以金融系统可以直接将相关的交易流程数据发送至用户的E-ma i 1 中,从而实现用户对交易流程数据的及时、集中管理,而现有技术中由于第三 方支付系统的用户标识和金融系统的用户标识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无法实 现涉及二者的交易流程数据的及时、集中管理。
上述结合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邮件服务系统而实现,该邮件服务系统除了 完成通常的邮件服务功能之外,还可以实现交易流程数据管理;当然,优选的, 可以通过对邮件服务系统增加插件的方式实现,这样可以减少重复建设,提高 现有资源的利用程度。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述的系统存储的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和第 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为间接关系,例如,通过建立对应关系 时创建的协议号作为关联。详述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用户在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在第二数据处理系 统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第一数据处理系统中存储第一系 统用户标识和该对应关系标识,在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中存储第二系统用户标识 和该对应关系标识;
当该用户进行一数据处理过程时,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认证信息以及相 应的数据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
如果该^人证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将相应的对应关系标识以 及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数据处理系统;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标识确定相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 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成相应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信息。
优选的,为了提高认证的安全程度,上述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也可以进行绝 对匹配。则上述方法中还需要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中存储有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该对应关系标识以及相应 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
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至第二数据处理系统;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接收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该对应关系标识,判断 是否匹配该系统中存储的信息,若匹配,则依据匹配得到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 完成相应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信息。
由上述实施例容易得知,在一个交易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若需要经过两个 以上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认证和处理时,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也是适用的,例如 用户分别获取各数据处理系统的标识,建立各标识之间的关系并存储在各个数 据处理系统中;在一个交易数据的处理过程中首先完成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 认证和处理;在其之后的每一个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之前,查询是否存 在与该系统标识相应的标识间的对应关系,若不存在,数据处理中断,并返回 失败信息,否则该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不再需要数据处 理系统对交易数据进行处理。
即,参照图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该 数据处理流程需要依次通过各个数据处理系统完成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在多个数据处理系统中拥有用户标识,建立各个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 关系,并存储在各个数据处理系统中;
当该用户进行一数据处理过程时,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认证信息以及相 应的数据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 一系统用户标识;
如果该认证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将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 的对应关系、以及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下一数据处理系统;
后续的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接收的对应关系自动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如果 匹配,则依次完成相应的勒:据处理。例如,第二凝:据处理系统完成对应关系的 验证后,进行相关处理,并发送对应关系及交易数据至第三数据处理系统。
依次类推,直到第N数据处理系统,第N数据处理系统完成对应关系的验 证后,进行相关处理,并返回结果。当然,也有可能,其他数据处理系统也需 要该处理结果再次进行相应记录或者处理,本发明对具体的处理流程就不在限 定,并不影响本发明核心思想的体现。
图8所示实施例中,关于如何建立对应关系,以及各个用户标识的选用, 都没有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前面实施例的描述扩展所得,因此
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进行了详
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 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 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用户在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和在第二数据处理系统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存储在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中;当该用户进行一数据处理过程时,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认证信息以及相应的数据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如果该认证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将第一系统用户标识以及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数据处理系统;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查询该系统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若存在,则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成相应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建立对应关系用户获取第二系统用户标识时,向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提交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第二数据处理系统向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 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查询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如果存在,则返回确认消息;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建立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 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3、 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用户在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在第二数据处理系 统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存储在第一数据处理系统中;当该用户进行一数据处理过程时,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认证信息以及相 应的数据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如果该认证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则查询第一数据处理系统中是否存在所述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在,则将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以及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数据处理系统;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成相应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 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建立对应关系用户获取第二系统用户标识时,向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提交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第二数据处理系统向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 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查询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如果存在,则返回确认消息;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建立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 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发送至第一数据处理系统; 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存储所述对应关系。
5、 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用户在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的第 一系统用户标识和在第二数据处理系 统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存储在第一数据处理系统和第二数 据处理系统中;当该用户进行一数据处理过程时,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认证信息以及相 应的数据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如果该认证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将第一系统用户标识、相 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以及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数据处理 系统;第二数据处理系统判断是否匹配该系统中存储的所述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 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若匹配,则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成相应 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建立对应关系用户获取第二系统用户标识时,向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提交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第二数据处理系统向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 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查询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如果存在,则返回确认消息; 第二数据处理系统^4居所述确认消息建立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 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发送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接收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与所述查询的第 一 系统 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活步骤用户向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提交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 第一数据处理系统验证用户提交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与系统中存储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及其相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许可该对应关系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系统为 第三方支付系统,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为金融系统,相关数据信息为交易数据。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用户标识为 E-mail,所述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为金融卡号,所述E-mail和金融卡号都是用 户通过身份验证后获取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对每一用户设 置一交易流程数据管理单元,用于存储、接收以及管理用户涉及的交易流程数 据。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易流程数据管理 单元通过与E-mail邮件服务系统结合而实现。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支付系统和金 融系统之间采用专线传输数据信息,并附加有用户数字证书。
13、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和第二数 据处理子系统,其中,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认证信息以及第一 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一系 统用户标识;认证单元,用于对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如果认证通过, 则将第一系统用户标识、相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以及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 信息发送至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用户输入的交易数据进 4亍相应处理;第二数据处理子系统,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第一系统用户标识与第 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匹配单元,用于判断接收的标识信息是否匹配该系统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当匹配通过时,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成相应数据处理, 并返回结果信息。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还包括授权单元,用于验证用户提交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第二系统 用户标识与该系统中存储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及其相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 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授权该对应关系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交易流 程数据管理单元,用于存储、接收以及管理用户涉及的交易流程数据。
16、 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用户在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在第二数据处理系 统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第一数据处理系统中存储第一系 统用户标识和该对应关系标识,在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中存储第二系统用户标识 和该对应关系标识;当该用户进行一数据处理过程时,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认证信息以及相 应的数据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如果该认证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将相应的对应关系标识以 及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数据处理系统;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标识确定相应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 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成相应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信息。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第二数据处理系统中存储有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该对应关系标识以及相应 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至第二数据处理系统;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接收的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和该对应关系标识,判断是否匹配该系统中存储的信息,若匹配,则依据匹配得到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成相应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信息。
18、 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处理流程依次 通过各个数据处理系统完成处理,包括用卢在多个数据处理系统中拥有用户标识,建立各个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 关系,并存储在各个数据处理系统中;当该用户进行一数据处理过程时,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认证信息以及相 应的数据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 一 系统用户标识;如果该认证信息通过第 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将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 的对应关系、以及处理或者未处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下一数据处理系统;后续的数据处理系统依次根据接收的对应关系自动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如果匹配,则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
全文摘要
一种涉及多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以解决多系统数据处理过程中认证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建立并存储用户在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和在第二数据处理系统的第二系统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当该用户进行一数据处理过程时,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接收认证信息以及相应的数据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第一系统用户标识;如果该认证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处理系统的认证,由第一数据处理系统或第二数据处理系统查询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一系统用户标识与第二系统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若存在,则依据第二系统用户标识完成相应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信息。使用本方法可大大减少数据处理的时间,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避免了多次输入身份验证信息的不安全和麻烦。
文档编号G06Q30/00GK101114367SQ20061010359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5日
发明者峰 李, 李善发, 袁雷鸣 申请人:阿里巴巴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