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及检索方法

文档序号:656067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及检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及检索方法,特别涉及可以高效率地登记并检索已有的软件单元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检索装置及登记检索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具有如下结构的柔性生产系统,并已经普及,即通过网络连接作为生产设备实际地参与工件的加工、清洗、搬运等的各种机床或安排装置、清洗装置、作业指示装置、传送装置等控制对象设备,以及对用于这些控制对象设备的运用的加工日程计划或加工顺序信息、使用预定夹具信息等基本信息进行处理而作成运转计划,同时对这些控制对象设备统一地进行运转控制的控制装置。
此外,为了驱动这样的生产系统,需要专用或通用的软件。进而,为了高效率地构建与特定领域(以下称作域)对应的生产系统,也在广泛地进行如下的开发将实现它们的特定域对应生产处理、即构成该处理的生产活动的装置、用于驱动它们的软件部件(一个~)、以及其运行的计算机环境等的规格进行集合,从而作为与制造产业用活动对应的软件单元(别名,自动化对象(automation object))。在该软件单元的开发中,为了提高开发的效率,使用了如下方法通过直接或部分变更、追加来再利用已有的软件部件,削减新开发的软件部件数或软件开发工时。以下,将该软件单元称作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
日本特开平6-34847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57329号公报但是,以往,由于下述原因,软件部件的登记、检索都总要经过操作者的判断,因此不可实现自动化且效率低,而且其效用也受限制,所述原因是,(1)从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以及对其进行再利用的观点出发,没有单元配置登记方案(scheme),其将登记到适于作为所谓软件部件的检索装置、且用作为其检索手段的基础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含义定义属性规定为所谓的配置(profile),而且(2)没有设置用计算机可理解的形式自上而下地在形式上记述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含义定义属性的规定、方法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将具有该特征的登记检索方式称作无含义模型任意型登记检索方式。
另一方面,例如以德国汽车产业界的团体-ASAM·CEA集团的标准化为代表的那样,有如下的登记以及利用形式,即关于集团的问题区域制造应用程序处理的细节,预先模型化为实现其的活动,将其以七巧板拚图作为原始图,以与各片或将其任意组合而构成的多个特定的块对应的活动模型作为特定标准模块而分别命名,将该活动模型作为其名称登记到检索装置中,作为对应的要求/已有模块的实现处理对应活动模型利用。原始模型以及各标准模块名以及对应活动模型作为如下形式共享社团的用户成员将其共享的应用程序系统的要求规格、作为社团成员的经销商提供的应用程序模块分割规格、以及该安装对象活动模型,且社团为了相关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有效的运用而对其进行决策、运用。
该方式中,可以将软件单元或要求的详细规格作为模型明确地表示,效率较高,但存在如下问题导致唯一地决定了应用程序软件的架构(整体活动的详细规格、其模块分割、模块结构)、不能自由地组合构建用户要求的最佳功能系统等。此外,作为经销商侧,也缺少根据自己的业务战略来自由地构建该领域的应用程序的自由度。将具有这样的特征的登记检索方式称作应用程序含义模型依赖型名称登记检索方式。
进而,有如下方式,即通过两种方式,表现为利用ISO16100-Part2-2004所规定的制造产业用配置模板将实例值代入模板规定的属性而构成的配置,从而实现对应于要求规格安装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的效率化。但是,在ISO16100-Part2-2004所规定的模板中,软件单元的功能的定义为,如上述ASAM-CEA集团采用的那样,将已有的问题区域作为对应的处理活动模型图、将该处理活动模型图作为与由拚图的片的部分组合而构成的单元对应的部分模型,并用该部分模型的名称进行管理,其登记检索方式是上述应用程序模型依赖名称登记检索方式,制造用软件单元实现的对象处理、该实现活动的执行内容的理解是基于拚图方式的,从而,人仅能观看作为拚图的一部分的模型图来判断,不能进行基于计算机的活动模型的含义理解的检索。
无含义模型任意型登记检索方式中,应用程序的处理的执行内容没有直接规定,而是例如,以应用程序处理的执行内容的语义(semantics)为全部而形成已有的提案书、说明书、设计书等的全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者更积极的是,考虑利用方式、应用领域、利用信息库(repository)等不特定的多个属性值而规定应用程序处理的语义作为其全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这些均为间接的语义表现。
另一方面,在后者的应用程序含义模型依赖型名称登记检索方式中,采用了自上而下地分解表现应用程序的全部处理的模型图,对各块要素进行命名,从而被命名的名称成为原来的模型图的索引,直接地避免语义记述的方式,不包含计算机上的基于含义模型的自动检索等的使检索变得容易的形式上的记述。
即,如在作为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登记、检索方式的上述代表性的两种方式中所看到的那样,现状是,还未建立如下技术能够以直接且统一的形式规定与作为各个软件单元执行的应用程序处理的执行内容的活动有关的语义,高效率地进行软件单元的登记以及检索。
作为软件单元的登记、检索方式要求的是如下的方式作为超越上述无含义模型任意型登记检索方式和应用程序含义模型依赖型名称登记检索方式的登记检索方式,可以对于与作为各个软件单元执行的应用程序处理的内容的活动模型相关的语义记述形式,以直接且统一的形式规定,高效率地进行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登记以及检索。特别是在社团等用户、经销商的应用程序领域被限定的情况下,有时以下成为约束条件将该领域、问题区域对应的域概念数据模型作为标准化的对象,由此构建实现任意的应用程序的软件单元。与问题区域对应的域概念数据模型是指,将视为根据该与问题区域对应的应用程序模型抽象出多个活动而得到的(活动作为访问的对象)标准的数据、数据结构和对于该数据的操作、对操作的接口集合成对象,包含这些对象和对象间的关联的集合。域概念数据模型由于本身将与域问题对应的业务对象的含义、内容模型化而基本毫无保留地进行了提示,因此可以说可以基本毫无保留地严密定义与该域的问题区域有关的对象的语义。作为所要求的登记检索方式是如下的技术,即软件经销商关于所构建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可以基于关联的域概念数据模型,形式上高效率地登记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所具体化的活动的含义,而且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用户在构建新的应用程序时,可以基于所具体化的活动可能参与的概念数据模型和作为该域的共同语义的概念数据模型的要素数据集合,形式上记述所要求的应用程序的功能要求,可以高效率地检索由经销商登记的已有的软件单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得到如下的检索装置以及检索方法以直接表现并且统一的形式高效率地登记已有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处理和将其具体化的活动的语义,而且可以高效率地进行检索。
本发明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单元,其输入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或作为检索对象的要求规格,该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是作为语义共享特定领域的域概念数据模型,使用所述域概念数据模型的模型要素,记述为安装规格形式的软件单元配置及其属性;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输入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软件单元配置及其属性;检索单元,其从所述存储单元中检索并提取与所述要求规格一致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以及输出单元,其将所述检索单元中的检索结果输出到外部。
由于本发明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单元,其输入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或作为检索对象的要求规格,该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为,作为语义共享特定领域的域概念数据模型,使用所述域概念数据模型的模型要素,记述为安装规格形式的软件单元配置及其属性;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输入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软件单元配置及其属性;检索单元,其从所述存储单元中检索并提取与所述要求规格一致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以及输出单元,其将所述检索单元中的检索结果输出到外部,所以可以以直接表现并且统一的形式高效率地登记已有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处理和将其具体化的活动的语义,而且进行高效率的检索。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配置+的登记/检索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1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检索装置作为前提的特定域对应概念数据模型而说明其一般的获得流程用的流程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根据域概念数据模型而企划、设计制造的软件单元配置+的登记流程的流程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新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企划设计中的已有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流程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单元配置方案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5是示出所配置的单元配置方案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控制的制造形式的一个方式的方框图。
图4是示出记述特定的生产系统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软件单元配置+的所安装的活动集合的图,是表示各活动、即各软件单元的集合内的定位、相互的依赖关系的由树结构构成的活动结构图。另外,本特定生产系统在后述的图5、图6所例示的特定域的用例以及域概念数据模型上进行构建。
图5是作为一例示出域对应应用程序的用例图的一部分的图。
图6-1是示出由图5的用例(仅是一部分)获得的域概念数据模型的图。
图6-2是示出参照翻译表对图6-1所示的域概念数据模型进行变换的结果的图。
图7-1是示出对图4所示的特定生产系统对应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配置进行记述的所安装的活动内特定活动结构及其结构内的活动间的访问关系、以及从该活动中访问到的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图。
图7-2是示出对图4所示的特定生产系统对应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配置进行记述的所安装的活动内特定活动结构及其结构内的活动间的访问关系、以及从该活动中访问到的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图。
图8是在构成图4所示的生产系统(处理)的各活动中,将其它的活动的访问或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访问等访问方式分类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示出使用域概念数据模型的模型要素对(以软件单元作为实现对象的)活动进行了属性记述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说明(以软件单元作为实现对象的)活动的动作序列、动作序列各自访问的域概念数据要素的对应、基于此叙述的属性记述方法的图。
图11是示出输入了以不同的记述形式记述的要求活动配置+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12是示出翻译表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方式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单元,其对于现有的软件单元,输入基于ISO16100-P2所规定的配置模板记述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配置及其软件单元所具体化的活动所访问的域概念数据模型的要素数据的组、基于该访问中的动作,形式上记述为该软件单元的处理及其具体化活动的动作语义的软件单元属性所构成的已有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配置、对应于上述情况,关于与要求规格对应的所要求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基于ISO16100-P2规定记述的配置和所要求的处理及其具体化活动可能访问的域概念数据模型的要素数据组和基于该访问中的动作而形式上记述的要求软件单元属性;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输入的已有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软件单元配置和该软件单元属性;检索单元,其从存储单元中检索并提取与要求规格一致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以及输出单元,其将检索单元中的检索结果输出到外部。
本发明设置如下的属性将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配置加入到使用ISO16100-P2规定的单元配置模板作成的配置中,作为表述该软件单元的实现活动的功能内容的属性(以下称作功能属性),通过对象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或在本活动内成为嵌套而作为下位活动进行访问的对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访问内容,形式上标记并作成。在本发明中,通过追加该属性记述,对于已有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处理及其具体化活动的语义,利用作为域共同语义的域概念数据模型以直接表现并且统一的形式高效率地进行登记,而且可以高效率地进行检索,起到可以提高新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开发效率的效果。以下,将包含这样记载的属性记述的以所述ISO16100-P2模板形式书写的配置记作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配置+,与仅以ISO16100-P2模板形式书写的配置进行区别。此外,作为该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配置+,存在已有和要求的两种。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以下简称为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以及检索方法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记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以下简称为检索装置)的结构例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检索装置1包括输入部11、登记部13、检索部15、数据库17、概念数据模型方案管理部19、输出部21而构成。
这里,输入部11是进行如下输入处理的手段将作为数据库17中的登记对象的、将软件单元(或软件部件)记述为实际设备对应的安装规格而得到的已有软件单元配置+输入到检索装置1中。此外,输入部11用于在从数据库17中登记的已有软件单元配置+中检索具有所希望的执行功能(活动)的软件单元时,输入作为具有希望的执行功能(活动)的软件单元的要求规格的要求软件配置+的手段。
登记部13是进行登记处理的单元,即向数据库17登记由输入部11输入的作为对数据库17的登记对象的软件单元配置+。登记部13中也可以具有确认登记对象是否以规定的形式记述的功能。通过具有这样的功能,可以可靠地仅将以规定的形式记述的希望的软件单元配置+登记到数据库17中,可以提高检索效率。此外,在登记对象未以规定的形式记述的情况下,可以向输出部21发送表示登记对象未以规定的形式记述的信息。
检索部15是进行检索处理的单元,即基于由输入部11输入的要求规格,检索在数据库17中是否登记了与作为该要求规格的软件单元配置+一致的软件单元(或软件部件)。然后,在相应的软件单元(或软件部件)已登记在数据库17中的情况下,将相应的数据发送到输出部21。此外,在相应的软件单元(或软件部件)未登记在数据库17中的情况下,向概念数据模型方案管理部19发送表示不存在相应的数据的信息。
数据库17是存储由输入部11输入并在登记部13中进行了登记处理的软件单元配置+的存储单元。
在相应于要求规格的软件单元(或软件部件)的配置+记述内,包含了新的概念数据模型要素、或成为新的嵌套的中位(下位)的软件单元的情况下,概念数据模型方案管理部19向输出部21重新发送表示要登记相应的数据的信息。
此外,在相应于要求规格的软件单元(或软件部件)的配置+记述内,包含有新的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组合、或新的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顺序的情况下,概念数据模型方案管理部19也向输出部21重新发送表示要登记相应的数据的信息。
输出部21是向外部输出由检索部15发送的检索结果的手段,例如,向与该输出部21连接的显示装置或打印装置等输出检索结果。在显示装置或打印装置处,显示或打印所输出的检索结果。由此,用户可以确认检索结果。
此外,在从登记部13接收到表示登记对象未以规定的形式记述的信息的情况下,输出部21可以向与该输出部21连接的显示装置或打印装置等(未图示)输出表示该情况的信息。在显示装置或打印装置处,显示或打印所输出的信息。由此,用户可以得到表示登记对象未以规定的形式记述的信息。
进而,输出部21在接收到由概念数据模型方案管理部19发送的表示要重新登记数据的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向与该输出部21连接的显示装置或打印装置等输出表示该情况的信息。在显示装置或打印装置处,显示或打印所输出的信息。由此,用户可以认识到重新登记数据的必要性。
接着,说明使用了如上述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检索装置1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方法。图2-1是用于说明获得域概念数据模型的流程的流程图。图2-2是用于说明将已有的软件单元登记到本实施方式的检索装置1中的流程的流程图。图2-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检索装置1中的检索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获得成为与作为对象的问题区域对应的共享语义的域概念数据模型。这里,本实施方式的检索装置1中登记的软件单元是基于用于记述软件单元配置的由ISO16100-P2规定的单元配置方案(模板)记述的。进而,软件单元使用作为该安装对象规格的活动进行属性记述,属性是使用活动所访问的规定的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或在本软件单元内成为嵌套而安装的中位(下位)活动进行记述的。由此,与基于用于特别的管理的名称等的间接方式相比,可以以直接表现并且统一的形式高效率地登记、检索现有的应用程序软件单元的处理及其具体化活动的语义。
使用图2-1的流程图说明域概念数据模型的获得方法。首先,选定任意的域应用程序系统(步骤S101)。
接着,进行所选定的域应用程序系统中的典型用例分析(步骤S102),基于此推测将在特定的制造域中在制造活动间交换的制造信息或制造资源抽象化得到的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和该要素间的关系,从而设计域概念数据模型的假设(步骤S103)。此时,例如,采用由过去的经验或对象域对应的相关国际标准决定的模型、术语等作为所施加的约束。
接着,进行所选定的域应用程序系统中的具体用例分析,作成如图5所示的域用例图(步骤S104)。另外,用例分析以及域用例图的作成可以使用已有的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进行,因此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接着,基于所作成的域用例图,验证在步骤S103中建立的域概念模型的假设(步骤S105),判断是否能涵盖可认为是域应用程序系统的所有执行内容(步骤S106)。这里,在判断为不能涵盖全体的情况下(步骤S106“否”),修正域概念模型的假设(步骤S107),返回步骤S104,充分地重复用例分析。此外,在可以涵盖全体的情况下(步骤S106“是”),确定所设计的域概念数据模型,并向检索装置1进行登记,由此获得域应用程序系统的域概念数据模型(步骤S108)。
图6-1示出所获得的域概念数据模型图的一例。这里获得的域概念数据模型是问题区域中存在的抽象化的数据类型(对象名、操作类型、接口类型、变量类型等)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的集合。概念数据模型或域概念数据模型内用矩形记作为功能类的分别成为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
另外,上述域概念数据模型图可以使用已有的UML(UnifiedModeling Language)进行,因此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制造方式的一个方式以对生产系统进行控制的软件单元为例进行说明,该生产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放置处101、工卡模具103、传送装置105、作业者107、作业装置A 109、作业装置B111、作业装置C 113、作业装置D 115。
这样的生产系统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属性如图4所示,使用安装规格对应的活动(模型)进行记述。这里,例如,该软件单元属性如图4所示,作为以树结构表现的活动结构的最上位的活动,可以使用活动A1‘制造’、活动A2‘建立小日程计划’、活动A3‘进行盘货’、活动A4‘进行维护’等进行记述。
然后,该上位活动可以通过详细展开的中位活动的集合来记述。例如,作为上位活动的活动A1‘进行制造’如图4所示,可以使用作为详细展开的中位活动的活动A11‘接受作业指示’、活动A12‘指示作业实施’、活动A13‘报告作业结果’等记述为它们的集合。
进而,该中位活动可以通过详细展开的下位活动的集合来记述。例如,作为中位活动的活动A12‘指示作业实施’如图4所示,可以使用作为详细展开的下位活动的活动A111‘进行前安排’、活动A112‘进行作业’、活动A113‘报告实绩’、活动A114‘进行后安排’等记述为它们的集合。
然后,这样通过问题区域的共同域概念数据模型,上述生产系统的软件单元的软件单元属性如图7-1所示,下位活动可以使用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以该要素的集合来进行记述。
例如,作为下位活动的活动A111‘进行前安排’可以使用作为更加详细展开的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要素M10‘工卡模具’、M6‘实物’、M11‘装置’、M7‘放置处’、M12‘作业者’、M8‘作业方法’、M13‘物流’以及要素M3‘作业指示’来记述为它们的集合。同样,活动A112‘进行作业’可以使用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6‘实物’、M10‘工卡模具’、M12‘作业者’、M3‘作业指示’、M11‘装置’以及要素M5‘运转状况’来记述为它们的集合。同样,活动A113‘报告实绩’可以使用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6‘实物’、M11‘装置’以及要素M12‘作业者’来记述为它们的集合。然后,活动A114‘进行后安排’可以使用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10‘工卡模具’、M8‘作业方法’、M11‘装置’、M12‘作业者’以及要素M13‘物流’来记述为它们的集合。
或者,如图7-2所示,例如,作为下位活动的活动A111‘进行前安排’可以使用作为更加详细展开的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要素M10‘工卡模具’、M6‘实物’、M11‘装置’、M7‘放置处’、M12‘操作’、M8‘作业方法’、M13‘物流’以及要素M3‘作业指示’来记述为它们的集合。同样,活动A112‘进行作业’可以使用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6‘实物’、M10‘工卡模具’、M12‘操作’、M3‘作业指示’、M11‘装置’以及要素M5‘运转状况’来记述为它们的集合。同样,活动A113‘报告实绩’可以使用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6‘实物’、M11‘装置’以及要素M12‘操作’来记述。然后,活动A114‘进行后安排’可以使用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10‘工卡模具’、M8‘作业方法’、M11‘装置’、M12‘操作’以及要素M13‘物流’来记述为它们的集合。
此外,活动,例如上位活动还可以使用中位活动和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记述为中位活动和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集合。例如,作为上位活动的活动A2‘建立小日程计划’如图8所示,也可以使用作为详细展开的中位活动的活动A21‘对步骤进行确认’和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5‘运转状况’来记述为它们的集合。
进而,活动例如也可以仅使用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记述为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集合。例如,作为上位活动的活动A3‘进行盘货’如图8所示,可以使用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6‘实物’、M12‘作业者’来记述为它们的集合。
然后,活动可以对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使用基于XML(eXtensible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等的标签记述语言,将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作为XML方案记述来进行参照记述,从而进行属性记述。即,可以将活动记述为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罗列。例如,图7-1所示的作为下位活动的活动A111‘进行前安排’可以基于XML,如图9所示,进行使用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属性记述。
这里,在图9所示的活动A111‘进行前安排’的属性记述中,指定了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顺序。由此,可以通过作业顺序进行活动的特征赋予。另外,在图9中,大括号{}例如是设备对应单位,中括号[]是步骤单位,小括号()表示引入自变量。
图10是以活动A111‘进行前安排’的动作序列说明属性记述的方法的图。在该情况下,首先如图10所示,第一动作参照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3‘作业指示’(步骤S201)。接着,第二动作参照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8‘作业方法’(步骤S202)。接着,第三动作参照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6‘实物’、M10‘工卡模具’、M14‘传送’(步骤S203)。
接着,第四动作参照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15‘作业’(步骤S204)。接着,第五动作参照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14‘传送’(步骤S205)。这里,加入了是否传送了规定个数的工件的确认(步骤S206),在传送了规定个数的工件的情况下(步骤S206“是”),第六动作参照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M10‘工卡模具’(步骤S207)。
这里,加入了是否对于所有的设备结束了上述过程的确认(步骤S208),在对于所有的设备都已结束上述过程的情况下(步骤S208“是”),活动A111‘进行前安排’的动作序列结束。
返回步骤S206,在未传送规定个数的工件的情况下(步骤S206“否”),返回步骤S201。
此外,返回S208,在未对于所有的设备结束上述过程的情况下(步骤S208“否”),返回步骤S201。
基于以上的流程,可以进行如图9所示的活动A111‘进行前安排’的属性记述。
接着,使用图2-2的流程图说明已有的软件单元的登记过程。首先,作成所构建的已有的软件单元的配置+(步骤S111)。即,如图2-4所示,利用用于定义所构建的已有软件单元的ISO16100所规定的单元配置方案(模板)50,将成为对象的软件单元的制造商名、软件的版本号、模板的识别号等的值代入模板的规定的属性中,进行配置记述51。此时,根据对对象域概念数据模型的访问内容,将软件单元的执行内容以形式上标记的方式作为动作属性记述52附加在该配置中。图2-5是对其进行了配置的例子。
从而,这里,作成软件单元的配置及其属性。由此,可以使用以安装规格形式记述的软件单元配置及其属性来记述作为登记对象的软件单元。
接着,由输入部11进行登记规格的输入(步骤S112)。即,输入作为登记对象的软件单元的配置+。然后,在登记部13中进行将通过输入部11输入的软件单元配置+登记到数据库17中的登记处理(步骤S113)。这里,登记部13中,在确认登记对象是否以规定的形式进行了记述之后,进行登记处理。此外,在软件单元配置+未以规定的形式进行记述的情况下,向输出部21发送表示该情况的信息。输出部21中,在接收到该信息的情况下,将表示该情况的信息输出到与该输出部21连接的显示装置或打印装置等。在显示装置或打印装置处,显示或打印所输出的信息。如上,软件单元配置+向数据库17的登记结束。
接着,说明从数据库17中登记的已有软件部件中检索具有希望的执行功能(活动)的软件的过程。在进行软件的检索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输入部11输入希望的执行功能(活动)的要求规格。
这里,要求规格与对数据库17登记的软件单元配置+同样,使用域概念数据模型进行记述。由此,可以以直接表现并且统一的形式输入要求规格的处理语义。由此,由于以同一形式记述向数据库17登记的软件单元和要求规格,因此可以顺利地进行它们的对照,并可以顺利且可靠地进行检索。
此外,要求规格也例如使用基于XML等的标签记述语言将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作为XML方案记述来进行参照记述,从而可以进行属性记述。由此,由于以同一形式记述向数据库17登记的软件单元配置和要求规格,因此可以顺利且可靠地进行检索。
此外,如图2-3所示,为了作成要求规格,首先决定具有希望的执行功能(活动)的检索对象软件单元的概要(步骤S121)。接着,对其进行用例分析(步骤S122),获得要求规格的活动模型(步骤S123)。进而,使用该活动所访问的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得到对应属性记述,并得到基于ISO16100-P2所规定的模板的配置记述(未详述),合起来作成软件单元要求配置+(步骤S124)。由此,可以以直接表现并且统一的形式得到要求规格。此外,在使用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记述软件单元请求属性时,如先前图6-1所示,通过指定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顺序,可以以作业顺序来对要求规格附加特征。此外,在不指定顺序的情况下,在后面的检索过程中,可以拾取包含所指定的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所有软件单元。
然后,通过输入部11输入如上那样得到的要求规格(步骤S125)。所输入的要求规格被发送到检索部15,在检索部15中,接收要求规格,并基于该要求规格,进行在数据库17中是否登记了与该要求规格一致的软件单元(或软件部件)的检索(步骤S126)。
这里,在数据库17中已登记了与要求规格相应的软件单元(或软件部件)的情况下,检索部15拾取相应的数据并输出到输出部21(步骤S127)。此时,不仅拾取与要求规格完全一致的软件单元(或软件部件),还拾取仅与要求规格的一部分相应的软件单元(或软件部件),从而可以拾取相应的数据并输出到输出部21。
在输出部21中对与该输出部21连接的显示装置或打印装置等进行输出。在显示装置或打印装置处,显示或打印所输出的数据。由此,用户可以得到希望的检索结果。然后,用户确认检索结果是否满足了要求规格(步骤S128),在检索结果满足了要求规格的情况下(步骤S128“是”),可以利用该结果进行软件单元的开发。此外,在检索结果不满足要求规格的情况下(步骤S128“否”),返回步骤S121,可以反映其结果,对检索对象软件单元的概要进行再研究。
此外,在数据库17中未登记相应的软件单元(或软件部件)的情况下,检索部15向概念数据模型方案管理部19发送表示不存在相应的各种数据的信息。在检索部15接收到表示数据库17中未登记与要求规格相应的软件单元(或软件部件)的信息的情况下,由于数据库17中不存在与要求规格一致的数据、即概念数据模型要素以及规定的中位(下位)软件单元所具体化的活动等,因此概念数据模型方案管理部19向输出部21发送表示应重新登记相应的数据的信息。
输出部21在接收到由概念数据模型方案管理部19发送的表示应重新登记数据的信息的情况下,向与该输出部21连接的显示装置或打印装置等输出表示该情况的信息。在显示装置或打印装置处,显示或打印所输出的信息。由此,用户可以认识到重新登记数据的必要性。
另外,检索部15也可以具有进行以不同的记述形式记述的方案间的变换的翻译表。通过具有这样的翻译表,在检索部15中如图11所示,输入了以与通常不同的记述形式记述的要求活动配置及其属性201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该翻译表202将记述形式变换为通常的域概念数据模型,并可以基于变换后的要求活动配置来进行数据库17的检索,因此可以提高检索的自由度。
图12示出翻译表的例子。该翻译表的记述内容为表示,图6-1所示的概念数据模型的记述内容如图6-2所示的例子这样,其记述形式在不同的内容之间进行相互变换。即,图6-1的例子中的模型要素的‘放置处’被置换为‘存放处’,‘设备’被置换为‘工作单元’,‘作业者’被置换为‘操作’和将其作为抽象类的‘操作者’和‘作业方法’,进而‘装置’被置换为将其作为抽象类的‘加工机床’和‘传送装置’。图12所示的翻译表是可进行该相互变换的变换表的例子。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检索装置1,在已有的软件单元的登记中,使用以安装规格形式记述的软件单元配置记述用于定义软件单元的单元方案。即,可以使用以安装规格形式记述的软件单元配置来记述软件单元。此外,进行检索时的要求也可以通过与其相同的形式记述。由此,产生如下效果可以以直接表现并且统一的形式高效率地登记已有的应用程序软件单元的处理语义,而且可以高效率地检索所登记的应用程序软件单元。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本发明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在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开发中,为了削减新开发的软件部件的数量、提高开发的效率而利用已有的软件部件的情况下是有用的,特别适于在进行柔性生产系统等大型系统的控制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开发的情况下的检索。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单元,其输入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或成为检索对象的要求规格,该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是作为语义共享特定领域的域概念数据模型,使用所述域概念数据模型的模型要素,记述为安装规格形式的软件单元配置及其属性;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输入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软件单元配置及其属性;检索单元,其从所述存储单元中检索并提取与所述要求规格一致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以及输出单元,其将所述检索单元中的检索结果输出到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或要求规格的活动的属性被规定为所述特定领域的域概念数据模型的模型要素的集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或要求规格的活动的属性被规定为指定了顺序的所述特定领域的域概念数据模型的模型要素的集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或要求规格的活动的属性包含所述特定领域的域概念数据模型的模型要素的访问自变量。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或要求规格的活动的属性被规定为将所述活动详细展开后的活动的集合。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特定领域的域概念数据模型,利用XML记述了基于所述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或要求规格的活动的属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特定领域的域概念数据模型的模型要素规定了所述要求规格的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XML记述了所述要求规格的属性,作为特定领域的域概念数据模型的模型要素的集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索单元具有翻译表,并参照该翻译表来变换所述要求规格的安装规格形式,该翻译表用于将以与所述特定领域的域概念数据模型的模型要素不同的安装规格形式记述的要求规格变换为与所述特定领域的域概念数据模型的模型要素相同的安装规格形式。
10.一种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获得特定领域的执行过程的模型的步骤;基于域概念数据模型,将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记述为安装规格形式的软件单元配置及其属性的步骤;基于所述域概念数据模型,以安装规格形式记述作为检索对象的要求规格的步骤;以及对以所述安装规格形式记述的要求规格和记述为所述安装规格形式的软件单元配置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进行对照,检索并提取与该要求规格一致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步骤。
全文摘要
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检索装置及检索方法。本发明的课题是高效率地检索已有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作为解决手段,使用以安装规格形式记述的软件单元所实现的活动对域概念数据模型要素的访问的动作来记述用于定义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单元属性。由此,在使用以ISO16100-P2规定的安装规格样式记述的软件单元配置模板来记述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时,可以形式上作为规定其动作的属性而进行记述,此外,进行检索时的要求也可以用与其相同的形式记述,可以以直接表现并且统一的形式高效率地登记已有的制造产业用软件单元的处理语义,并高效率地进行检索。
文档编号G06F17/30GK1908940SQ20061011067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5日
发明者中野宣政, 山本英司, 长岛胜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