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血压计、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文档序号:656069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血压计、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血压计、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血压测定结果的显示功能得以改善的电子血压计、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在家中测定血压的仪器正在快速普及。这些家用血压计具有在一次测定值超过某规定值时,将该状况用蜂鸣器或显示器来报告给用户的功能;对所测定的时间不同的测定值进行记录,并进行显示的功能。
血压是分析循环器官疾病的指标之一,基于血压进行危险分析是有效于预防例如脑中风、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类疾病。特别是,在早晨血压上升的早晨高血压关系到心脏病或脑中风等。而且,已经得到判明在早晨高血压中,被称为早晨血压窜升(morning surge)的、在从起床后1小时到1个半小时左右的期间血压急速上升的症状与脑中风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把握时间(生活习惯)与血压变化的相互关系,有用于心血管类疾病的危险分析。
在这种背景下,将所测定的血压值与测定时刻信息或测定条件建立关联而存储在存储器中。然后,例如,分别计算出在早晨时间段和傍晚时间段等特定的时间段所测定的血压值的平均值,并基于该计算结果来计算及显示危险值(参照JP特开2004-261452号公报)。
另外,作为利用家用血压计显示危险的功能,有如下的功能在判定血压测定值超过基准值时,对由分段(segment)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数字显示进行闪烁显示的功能,或对另外设置的指示器(indicator)(通过分段LCD的显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点亮及闪烁)进行显示的功能(参照JP特开2000-175873号公报和JP特开2004-121632号公报)。
在JP特开2004-26145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发明中,对例如早晨血压值与夜晚血压值两者的平均值与两者的差分值进行二维显示,并对平均值与差分值两者设置判定值。然而,并没有公开恰当地显示所计算出的危险的方法。
另外,在JP特开2000-175873号公报和JP特开2004-12163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发明中,虽然进行对于每一次测定值的判定、以及对于多次平均值的判定,但并没有进行用于心血管类疾病的危险预防的早晨高血压判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于在不同的测定条件下所测定血压的相互关系、或者在某种测定条件下所测定血压以易懂的方式显示与基准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电子血压计、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一种电子血压计,将通过测定血压所得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存储部或存储器中。然后,从存储部或存储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将所读取的血压数据群中一方的血压数据群的代表血压数据,显示在显示部上。进而,将所读取的两方血压数据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显示在显示部上。在该相互关系中,包括两方血压数据群各自的代表血压数据所示的血压之间的高低关系。
因此,能够显示在不同的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的相互关系。另外,能够提供针对两方代表血压数据的血压中的一方血压比另一方的相应血压高还是低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电子血压计,将测定血压所得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存储部或存储器中。然后,从上述存储部或存储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中的一方。然后,将所读取的一方血压数据群的代表血压数据,显示在显示部上。进而,将所读取的一方血压数据群、和基准血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在该相互关系中,包括所读取的一方血压数据群的代表血压数据所示的血压、和基准血压数据所示的血压之间的高低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其他方面的电子血压计,将测定血压所得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存储部或存储器中。然后,从存储部或存储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两方。然后,将所读取的两方血压数据群中的一方血压数据群的代表血压数据,显示在显示部上。进而,将所读取的另一方血压数据群与基准血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显示在显示部上。在该相互关系中,包括另一方血压数据群的代表血压数据所示的血压、和基准血压数据所示的血压之间的高低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其他方面的电子血压计,将测定血压所得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存储部或存储器中。然后,从存储部或存储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两方。然后,将所读取的两方血压数据群中的一方血压数据群的代表血压数据显示在显示部上。进而,针对所读取的两方血压数据群,分别将其与基准血压数据之间的关系,分别独立地显示在显示部上。在该相互关系中,包括所读取的血压数据群的代表血压数据所示的血压与基准血压数据所示的血压之间的高低关系。
因此,能够显示在某种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与基准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能够提供在某种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的代表血压数据的血压比基准血压高还是低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其他方面的电子血压计,将由血压测定部所测定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存储部中。从存储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并将分别代表所读取的两方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同时显示在显示部上。因此,能够确认在不同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的相互关系。
优选地,通过用棒状的指示器来显示血压之间的差分,而提示血压之间的高低关系。因此,能够提供两个血压的高低关系的同时,还能够提供两者差分的信息。
优选地,根据高低关系,而采用如下方法使血压数据的显示色不同、使血压数据的显示闪烁、以规定的图案或图形文字(以下,称为图标)进行显示、或者不进行显示(图标的有无)、进而能够控制是否点亮背光、是否改变发光色、是否进行闪烁。
因此,能够简单易懂地提供具有高低关系的两方血压数据的血压中一方血压是否比另一方的对应血压高还是低的信息。其结果,显示部只要具有简单的功能即可,从而能够抑制电子血压计的成本。
优选地,控制部具有基准比较部,该基准比较部对在规定种类的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的代表血压数据、与用于评价血压的基准血压数据进行比较。因此,能够将由基准比较部的比较结果用于建立高低关系中来。
优选地,通过振动、或者发出声音来报告高低关系。因此,不仅能够表示高低关系的视觉的信息来进行提示,还能够使用振动或听觉的信息来进行提示。
优选地,不同种类的测定条件是指夜晚测定与早晨测定。或者,是指从起床后开始在规定时间内的测定与在就寝前的规定时间内的测定。
因此,通过对在早晨的血压与夜晚的血压之间的高低关系、或在起床后的血压与就寝前的血压之间的高低关系进行显示,而能够帮助用户判断早晨高血压。
优选地,所谓不同种类的测定条件是指在从规定种类的测定条件所指的时间为基准具有一天以上的时间间隔的时间的测定。
根据本发明,则能够对在不同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的相互关系进行显示。
通过与附图相关联而被理解的有关本发明的以下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会变得明确。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血压计的功能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血压计的外观图。
图3A与图3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血压计的测定数据存储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血压计的测定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血压计的测定步骤的其他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血压计的测定步骤的另外其他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11A~图11D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13A~图13D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24A~图24E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2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2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2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30A~图30E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3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3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3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3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35A和图35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36A~图36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对同一部件以及结构元件附以同一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与功能也相同。因此,对它们不再重复详细的说明。
(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血压计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而其外观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1具有袖带5,其被装戴在被测定者的血压测定部位,并用于通过空气压力进行加压;气管3,其将血压计主体2和袖带5连接在一起。
血压计主体2具有以被测定者可确认显示内容的方式设置的显示部4、以被测定者从外部可操作的方式设置的电源开关41、测定开关12、存储呼出开关43、起床按钮44、就寝按钮45以及危险按钮46。此外,在附图中,有时将“开关”简写为“SW”。
电源开关41是为了开/关(ON/OFF)血压计主体2的电源而被操作。测定开关42是为了指示血压测定的开始而被操作。存储呼出开关43为了读取暂时被存储的测定结果而显示在显示部4上而被操作。起床按钮44是在起床后、例如在起床后2小时以内进行血压测定时被操作,就寝按钮45是在就寝前、例如在就寝前2小时以内进行血压测定时被操作。起床按钮44与就寝按钮45上分别印有“起床后”以及“就寝前”的字样。危险按钮46为了指示基于所存储的测定结果的危险值的计算而被操作。
如图1所示,电子血压计主体1包括空气袋21,其内置于袖带5内;压力传感器14,其用于将通过空气袋21检测出的被测定部位的脉压的变化作为脉波信号而进行输出;放大电路15,其对表示由压力传感器14输出的压力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泵16以及阀18,它们用于调整空气带21内的加压(空气压力)程度;泵驱动电路17,其用于驱动泵16;阀驱动电路19,其用于调整阀18的开闭;显示部4;存储器12;操作部40;计时器13,其进行计时动作而输出计时数据;电源部29;声音输出部47;振动部48;以及控制这些各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20。
CPU20的内部具有未图示的存储器,其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危险处理部22;显示控制部25;计算部28,其计算出血压以及脉搏;以及数据存储部30,其具有将血压测定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功能。CPU20具有对血压测定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显示控制部25对显示部4的显示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CPU20从存储器12中读取规定程序并执行,而实现危险处理部22、显示控制部25、计算部28以及数据存储部30的功能。此外,也可以通过电路等硬件来构成这些程序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功能。
空气带21与压力传感器14、泵16以及阀18分别通过气管3连接在一起。在这里,由电源部29向各部供给驱动用电源,而电源部29可以采用电池或工业电源等。计算部28基于由放大电路15输入的脉冲信号计算出血压值以及脉搏数。
操作部40具有图2中所示的电源开关41、测定开关42、存储呼出开关43、起床按钮44、就寝按钮45以及危险按钮46。
在存储器12中存储有包含测定结果数据的各种数据以及各种程序。
在上述结构中进行血压测定时,计算部28将由放大电路15输出的脉冲信号(压力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之后,对该数据应用规定的算法而计算出最高血压(收缩期血压)、最低血压(舒张期血压),同时计算出脉搏数。因为对这种计算步骤能够适用从前开始被提供的众所周知的步骤,所以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电子血压计1具有外部I/F(Interface接口)37,该外部I/F37用于通过通信连接外部的装置。外部I/F37经由通信线路36与外部计算机31进行连接。计算机31可以是被测定者的计算机,或者,也可以是医生的计算机。对通信线路36可以适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CPU20经由外部I/F37将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测定数据发送到计算机31。计算机31具有CPU32、存储器33、用于连接显示器34以及通信线路的I/F部35。CPU32将从电子血压计1接收到的血压测定数据(存储器12的内容),以与存储器12同样的状态存存储到存储器33中。CPU32对存储在存储器33中的血压测定数据进行与CPU20同样的处理。
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1中,分别对起床按钮44以及就寝按钮45预先指定作为按照生活节奏的血压测定时间段的区分(就寝前、起床后)的测定条件。将血压测定结果,与给进行该血压测定时被操作的按钮(起床按钮44以及就寝按钮45中的任一按钮)指定的测定条件建立关联而存储到存储器12的规定区域中。将此时的血压测定结果被存储在存储器12中例子,表示在图3A和图3B中。
在图3A中,存储器12对应于各测定条件而预先设有区域26与27。血压测定结果以记录R为单位分别被存储到与所操作按钮的测定条件对应的区域、即与测定时间段的区分(区分为就寝前、起床后)对应的区域(区域36以及27中的任一区域)中。记录R包括表示由计时器13输入的测定时刻的数据T、表示最高血压的最高血压数据SBP、表示最低血压的最低血压数据DBP、以及表示脉搏数的脉搏数数据PLS。这些四个数据,只要与每次进行的测定建立对应而存储到各区域即可,而并非限定于利用记录R的存储形式。
此外,关于测定时刻数据T,CPU20输入由计时器13计时的测定时刻(开始或结束测定的时刻)的数据,并将其转换成测定时刻数据T(年·月·日·时·分·星期)而存储到记录R。因此,也可以基于测定时刻数据T来判定测定结果数据应该与就寝前(夜晚)或起床后(早晨)的哪一个条件建立关联,然后基于判定结果将该测定结果数据存储到存储器12的与所判定的条件对应的区域中。能够代替对于起床按钮44以及就寝按钮45的操作而适用基于测定时刻数据T的判定。或者,能够适用于没有设置有起床按钮44以及就寝按钮45的情况。这里,为了简化说明,如图3A所示,假设测定数据存储在与按照起床按钮44以及就寝按钮45的操作的测定条件对应的存储器12的区域中。
将存储器12中的测定条件与测定结果建立关联的方法,并不仅限定于图3A所示的方法。例如,也可以如图3B所示。在图3B中,每次测定血压时生成将血压值等测定结果与测定条件的信息配对而进行存储的记录Ri(i=1,2,3,…,m),并将所生成的记录Ri存储到存储器12中。在记录Ri中存储有测定时刻数据Ti、最高血压数据SBPi、最低血压数据DBPi、脉搏数数据PLSi、以及测定条件数据C1以及C2中的任意一个。测定条件数据C1以及C2分别表示在测定血压时被操作的起床按钮44或就寝按钮45所示的测定条件信息、即测定时间段(就寝前或起床后)。
(危险值的计算)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存储于存储器12中的测定血压值计算出心血管的危险值。更具体地讲,CPU20基于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心血管的危险值计算程序来计算出危险值。通过该程序的处理相当于CPU20的危险处理部22的功能。危险处理部22具有平均值计算部23与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
平均值计算部23为了计算出危险值,首先读取已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血压值,并对图3A中的区域26以及27分别进行计算出血压值的平均的处理。即,对于每个由在相同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多个血压数据构成的血压数据组,计算出例如平均值来作为该组的代表值。这里,假设区域26与27中分别存储有m个记录R。使用下式进行平均血压值的计算。此外,当令m=1时,血压数据组的代表值与该组所包含的一个(m=1)的记录R所指的测定数据一致。
起床后测定SBP平均=(起床后测定最高血压数据SBP1+起床后测定最高血压数据SBP2+…+起床后测定最高血压数据SBPm)/m(其中,m=1,2,3,…)。
起床后测定DBP平均=(起床后测定最低血压数据DBP1+起床后测定最低血压数据DBP2+…+起床后测定最低血压数据DBPm)/m(其中,m=1,2,3,…)。
就寝前测定SBP平均=(就寝前测定最高血压数据SBP1+就寝前测定最高血压数据SBP2+…+就寝前测定最高血压数据SBPm)/m(其中,m=1,2,3,…)。
就寝前测定DBP平均=(就寝前测定最低血压数据DBP1+就寝前测定最低血压数据DBP2+…+就寝前测定最低血压数据DBPm)/m(其中,m=1,2,3,…)。
起床后测定PLS平均=(起床后测定脉搏数数据PLS1+起床后测定脉搏数数据PLS2+…+起床后测定脉搏数数据PLSm)/m(其中,m=1,2,3,…)。
就寝前测定PLS平均=(就寝前测定脉搏数数据PLS 1+就寝前测定脉搏数数据PLS2+…+就寝前测定脉搏数数据PLSm)/m(其中,m=1,2,3,…)。
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基于由这些式计算出的结果来判定危险值。具体地说,当判定起床后测定SBP平均>135mmHg、或起床后测定DBP平均>85mmHg成立时,判定为“早晨高血压”。此外,危险判定的基准值是例如以美国的血压联合委员会的标准或日本高血压学会的家庭血压的高血压规范为依据的值,最高血压SBP的基准值是135mmHg,以及最低血压DBP的基准值是85mmHg。将这些基准值预先存储到CPU20的内部存储器(未图示)中。
另外,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为了计算出危险值,可根据下式计算出在就寝前的时间段与起床后的时间段所测定的血压值的平均值(以下,称为ME平均值)和两者之差(以下,称为ME差)。
ME差=起床后测定SBP平均一就寝前测定SBP平均ME平均=(起床后测定SBP平均+就寝前测定SBP平均)/2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利用这些式来判定危险值。例如,判定ME差>20mmHg、且ME平均>135mmHg成立时,判定为“早晨高血压”。另外,如JP特开2004-261452号公报所示那样,当判定ME差>20mmHg时,判定为“早晨高血压”。将这些基准值预先存储到CPU20的内部存储器(未图示)中。
由于血压值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参差不齐,所以,最好是经多日反复在这些时间段测定血压,并针对各自的时间段求得平均值后,得出ME平均值和ME差,然后进行危险判定。由此,可提高预测危险的精度。
(测定步骤)针对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1的血压测定动作进行说明。在图4~图6中的流程图被预先作为程序而存储到存储器12中,并由CPU20读取并执行。针对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血压测定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被测定者将袖带5卷绕在测定部位上,并对电子血压计1的电源开关41进行操作,则操作信号被发送到CPU20。CPU20基于收到的操作信号控制电源部29而向各部开始供给电源(步骤ST(以下简称为ST)1)。接下来,CPU20作为对电子血压计1的初始化处理而控制各部来排出空气带21内的空气,以使压力传感器14的输出指向0mmHg(ST2)。
接着,被测定者为了输入测定条件而对测定条件所对应的按钮、即起床按钮44以及就寝按钮45中的任意一个进行操作(ST5)。对应于每个被操作的按钮都有不同的操作信号从操作部40发送到CPU20。CPU20基于收到的操作信号判定哪个按钮被操作过,并将与判定结果所示的按钮对应的测定条件数据暂时存储在未图示的内部存储器中。
接着,由于被测定者操作测定开关42,因此该操作的操作信号被发送到CPU20。CPU20基于输入的操作信号检测到开始血压测定的指示(ST4)。然后,开始以后的血压测定。另外,操作测定开关42时,CPU20由计时器13输入现在的时刻,并将所输入的时刻作为测定时刻数据T而暂时存储在未图示的内部存储器中。
例如,以如下的方式进行基于对起床按钮44和就寝按钮45的操作的测定条件的判别。即,针对每个设置在操作部40上的开关,表示该开关进行过操作的操作信号的数据与该操作信号所表示的指示内容的数据预先建立对应而存储在存储器12中。从而,CPU20能够基于从操作部40接收到的操作信号而对存储器12内的该建立对应的数据进行检索,从而读取与该操作信号对应的指示内容的数据。而且,通过解释所读取的指示内容的数据,能够判别测定条件已被指示的情况、以及所指示的测定条件(就寝前测定以及起床后测定的区分)。
根据上述的测定开始开关42的操作,CPU20控制各部,而加压到被测定者的最高血压+40mmHg左右之后(ST5),逐渐减少空气带21内的压力(ST6)。此外,假定被测定者的最高血压已经预先由被测定者输入。在该减压过程中,利用压力传感器14检测出空气带21内的压力。CPU20的计算部28基于检测出的压力来计算出血压(最高血压以及最低血压)值和脉搏数而暂时存储到CPU20的内部存储器中(ST7)。此时,显示控制部25在显示部4上显示计算出的血压值以及脉搏数(ST8)。对用于血压测定的加压以及减压的处理与以往的电子血压计的相应步骤相同。在此,虽然血压测定是在减压过程中进行的,但也可以在加压过程中进行。
当上述的血压与脉搏的计算及显示结束时,CPU20的数据存储部30基于在ST3中被操作的按钮所指示的测定条件的数据(存储到内部存储器中的数据)来对存储器12进行检索,从而确定与测定条件对应的区域。然后,生成存储有暂时存储在CPU20的内部存储器中的测定结果(血压值数据SBP以及DBP、以及脉搏数数据PLS)以及测定时刻数据T的新的记录R,并将生成的记录R登录(存储)到存储器12的确定区域中(ST9)。由此,血压测定数据与测定条件建立关联而存储到存储器12中。至此,一系列的血压测定结束。
在图4的步骤中,虽然测定条件的输入处理(ST3)是在血压测定开始时进行的,但也可以如图5那样在将测定结果数据存储到存储器12中(ST9)时进行测定条件的输入(ST8a)。图5的其他处理与图4相应处理相同。
另外,在血压测定结束时,测定结果被暂时存储到CPU20的内部存储器中。因此,在测定结束后,被测定者能够通过对操作部40的操作来从该内部存储器中读取测定结果数据,并在显示部4上显示所读取的数据。被测定者对这样显示的测定结果进行确认后,操作起床按钮44或就寝按钮45来输入(指示)测定条件也可。
在图4与图5的处理中,虽然将测定结果全部存储在存储器12中,但也可以根据测定条件的输入来有选择地将测定结果数据存储到存储器12中。
接着图5的血压测定处理而进行危险值的计算与显示时,执行图6的步骤。在图6的步骤中,执行与图5的ST1~ST9同样的处理之后,CPU20的危险处理部22判定存储器12的各区域的数据是否存储有可计算出危险值的数目、例如至少一个以上(ST10)。当判定为没有被存储时(在ST10中为“否”),一系列的处理结束。当判定各区域的数据存储有可计算出危险值的数目时(在ST10中为“是”),从存储器12读取测定结果数据,由平均值计算部23基于所读取的数据而根据上式来计算出平均值,或者,通过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来计算及判定危险值(ST13)。然后,通过显示控制部25在显示部4上显示计算结果或判定结果(ST15)。然后,一系列的处理结束。
在图6中,虽然接着血压测定而执行对危险值计算及显示的处理,但也并不仅限定于这样连续的处理。即,也可以对应于被测定者对操作部40的危险按钮46进行操作,而开始危险值的计算与显示。
此外,图6的ST13与ST15的处理,也可以在计算机31上执行。即,CPU20读取如图3A或图3B那样存储到电子血压计1的存储器12内的测定数据,并通过通信线路36发送到计算机31。计算机31的CPU32接收这些测定数据而存储到存储器33中,并基于所存储的测定数据执行ST13与ST15所示的处理。然后,也可以将该结果显示在具有相当于显示部4的功能的显示器34上。
此时,假定CPU32具有包括平均值计算部23A以及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A的危险处理部22A以及显示控制部25A,该危险处理部22A以及显示控制部25A具有相当于包括平均值计算部23以及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的危险处理部22以及显示控制部25的功能。具体地说,假定执行相当于危险处理部22A和显示控制部25A的程序,其中危险处理部22A包括平均值计算部23A以及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A。此时,计算机31担当危险计算及判定以及显示的功能,而电子血压计1担当测定血压的功能,因而能够分散两者间的负荷。
另外,通过与远处的医生的计算机31进行通信,医生在家中就能够从远处取得被测定者的血压数据而利用于诊断及治疗。
此外,对计算机31的测定数据的供给,也并不仅限定于经由通信线路36来进行,也可以使用磁盘及光盘等各种记录介质来进行。
以上所说明的处理功能是通过程序来实现的。此时,该程序会存储在由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该记录介质,用图1所示的电子血压计1或计算机31进行处理所需的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2与存储器33本身就是程序记录介质也可。或者,也可以是相对装置可自由插拔的CD-ROM39与39A等。此时,在电子血压计1与计算机31中设置有作为CD-ROM(Compact disk-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装置等程序读取装置的I/F38与38A而作为外部记录装置,向那里插入记录介质即CD-ROM39与39A。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过CPU20或CPU32来访问并执行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
这里,上述程序介质是以与电子血压计1或计算机31可分离的方式构成的记录介质,可以是软盘等磁盘或CD-ROM/MO(Magnetic Optical Disk磁光盘)/MD(Mini Disk微磁盘)/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多功能数码光盘)等光盘的盘片类、IC卡(包括闪存卡)/光卡等卡类等的记录介质。
另外,在本实施施方式中,将通信线路36也可以采用包括因特网的各种通信网络。此时,能够经由通信线路36而将程序下载到电子血压计1与计算机31的存储器12与33中。
(危险值的显示例)以下表示ST15中通过显示控制部25的显示部4对危险值的各种显示例、或者通过显示控制部25A的显示器34对危险值的各种显示例。此外,在各图中的显示例中,“SBP”是指最高血压,“DBP”是指最低血压,“PLS”是指脉搏数。
(显示例1)在图7中,显示部4包括显示区域51与52,它们分别用于同时并列显示起床后的测定数据以及就寝前的测定数据。在显示区域51上分别显示由平均值计算部23根据上式求得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2以及起床后测定PLS平均数据63。而且,与这些分别并列,在显示区域52上分别显示由平均值计算部23根据上式求得的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就寝前测定DBP平均数据72以及就寝前测定PLS平均数据73。从而,在显示区域51与52上的测定数据以相互建立关系的状态被显示。
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对显示区域51与52所显示的数据进行比较。显示控制部25基于该比较结果而以规定的状态表示高低关系也可,例如,将高的一侧的血压数据的显示色变更为与低的一侧的血压的显示色不同的规定颜色等。例如,对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与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的值进行比较,并将表示高的血压侧的数据的显示区域的数据全部用规定颜色来显示也可。图8是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高时颜色变更的显示例。显示状态并不仅限定于颜色变更显示,也可以变更为闪烁显示。
另外,对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与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进行比较,并只使两者中表示高的血压的数据进行闪烁显示也可。另外,对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2与就寝前测定DBP平均数据72进行比较,并只使两者中表示高的血压的数据进行颜色变更显示也可。另外,对于比较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与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时两者中表示高的血压的数据、和比较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2与就寝前测定DBP平均数据72时两者中表示高的血压的数据的两方进行颜色变更显示也可。
另外,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对显示区域51与52的血压数据所示的值与危险判定的基准值(135mmHg、85mmHg)进行比较。显示控制部25基于该比较的结果,而显示出比基准值高还是低也可。例如,使在显示区域51与52中包含比基准值高的血压值的区域的数据全部进行闪烁显示也可。或者,也可以对比基准值高的血压数据(只对最高血压、只对最低血压、或者两者)进行颜色变更显示。
另外,显示状态也可以如下述。即,显示控制部25将在基于上述比较结果判定为高的血压(最高血压、最低血压、以及两者的血压)数据的背景上预先设置好的背光,变化为与判定为低的血压数据的背光不同。例如,只点亮或闪烁高的血压数据的背光。或者,使判定为高的血压数据与判定为低的血压数据的背光的发光颜色不同,或利用发光颜色与闪烁来使它们不同,或使闪烁周期不同等。
在图9中,在显示部4只显示有针对从区域26与27中的一个区域27中所读取的血压数据组所计算出的代表值(由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2以及起床后测定PLS平均数据63构成的起床后测定数据)。
然后,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对如图9所示那样显示在显示部4上的代表的血压数据所示的值与危险判定的基准值(135mmHg、85mmHg)进行比较。显示控制部25基于该比较结果而在显示部4上显示比基准值高还是低。例如,如果显示有比基准值高的血压数据,则为了报告显示数据为比基准值高的血压而变化显示部4的背光也可。或者,只将比基准值高的血压数据(只对最高血压、只对最低血压、或者两者)的背光变化成与其他数据的背光不同。作为背光的变化的状态,例如可以是熄灭或点亮或闪烁。或者,使发光颜色变化。或者,用发光颜色与闪烁进行变化。或者,变化闪烁周期等。此外,平均值计算部23从区域26与27中的区域26读取了数据的情况也同样。
在图9的显示状态中,由用户通过操作部40来指示要显示哪种测定条件的数据也可。或者,也可以预先进行决定。
(显示例2)在图10中,显示部4包括显示区域51与53。在显示区域51上例如显示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2以及起床后测定PLS平均数据63。在显示区域53上显示由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对显示区域51所示的平均数据、与危险判定的基准值(135mmHg、85mmHg)进行比较的结果、或者与就寝前的测定数据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的结果也可。在显示区域53上显示有用于显示比较结果的方块81~84。显示区域53的方块81~84的显示例如图11A~11D所示。
在进行图10所示的显示时,平均值计算部23分别从每个不同种类的测定条件的区域26与27中读取测定数据,并根据上式分别计算出平均值。显示控制部25对其中任意一种测定条件的平均数据进行选择而显示在显示区域51上。这里,虽然显示有针对起床后测定的区域27的平均数据,但也可以选择就寝前测定的区域26的平均数据。可以由用户通过操作部40来指示在图10的显示区域51上要显示哪种测定条件的数据。或者,也可以预先进行决定。
在图11A中,利用方块81~84的逆(非逆)显示,来对危险判定的基准值(135mmHg、85mmHg)80与血压测定值的比较结果进行显示。具体地说,比较的结果,判定为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与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2比基准值80高、且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与就寝前测定DBP平均数据72比基准值80低时,对于起床后(早晨)的夹着基准值80的上下的方块81与82进行逆显示(涂黑表示),而且,对于就寝前(夜晚)的夹着基准值80的上下的方块83与84中的基准值80下方的方块84进行逆显示,并对于上方的方块83进行非逆显示(空白表示)。
此外,通过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来进行比基准值80高还是低的判定。具体地说,当判定“‘最高血压>135mmHg或最低血压>85mmHg’或者‘最高血压>135mmHg且最低血压>85mmHg’”的规定关系成立时,做出血压值高于规定的基准值80的评价,而当判断规定的关系不成立时,做出血压值低于规定的基准值80的评价。针对起床后(早晨),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与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2中的任意一方、或两方适用于该规定关系。另外,针对就寝前(夜晚),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与就寝前测定DBP平均数据72中的任意一方、或两方适用于该规定关系。
另外,在图11B中,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对起床后与就寝前的测定血压进行比较,并基于该比较的结果,显示控制部25用方块81~84来显示高还是低。在图11B中,由于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比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高,所以,为了显示该比较结果,对与起床后(早晨)对应的上下的方块81与82进行逆显示,且对与就寝前(夜晚)对应的上下方块中的下方的方块84进行逆显示。
另外,在图11C与图11D中,对起床后与就寝前的血压测定数据的平均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的结果来显示高还是低,并且显示平均值相对规定的基准值高还是低。在图11C中,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判定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比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高,且基于上述的规定关系判定起床后测定平均数据比基准值80高。基于该判定结果,显示控制部25对起床后(早晨)的上下模块81与82进行逆显示,并且对方块83与84进行空白表示。同样,在图11D中,判定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比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高,并且基于上述的规定关系判定起床后测定平均数据比基准值80低。因此,只对起床后(早晨)的上下方块81与82中的下方的方块82进行逆显示,而对其他方块进行空白表示。
(显示例3)图12表示图10的显示区域53中的方块81~84的其他显示状态。将显示区域53的方块81~84的表示状态表示在图13A~图13D中。平均值计算部23的动作与图10的情况相同。
在图13A中,显示对血压测定值与基准值80的比较结果。例如,当判定为针对显示区域51上所示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与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2中的任意一方、或两方相对基准值80成立上述规定关系(即,起床后的血压比基准值80高)、且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与就寝前测定DBP平均数据72中的任意一方、或两方相对基准值80不成立上述规定关系(即,就寝前的血压比基准值80低)时,为了显示该判定(比较)结果,而对起床后(早晨)的夹着基准值80的上下的方块81与82中的上方的方块81、与就寝前(夜晚)的夹着基准值80的上下的方块83与84中的下方方块84进行逆显示(涂黑表示),并对其他方块进行非逆显示(空白表示)。
另外,在图13B中,对起床后与就寝前的血压测定数据的平均进行比较,并用方块81~84来显示基于比较的结果的两者的关系。在图13的显示例中,例如,通过比较判定为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的值比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的值高。为了显示该判定结果,只对起床后(早晨)的方块81与82中的上方的方块81、以及就寝前(夜晚)的方块83与84中的下方方块84,进行逆显示(涂黑表示),并对其他方块进行非逆显示(空白表示)。
另外,在图13C与图13D中,表示有对显示起床后与就寝前血压的比较结果、以及与基准值80的比较结果的状态。在图13C中,显示有对判定为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比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高、且针对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与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2相对基准值80成立上述规定关系(比基准值80高)时的情况的显示例。即,对起床后(早晨)的夹着基准值80的上下的方块81与82中的基准值80上方的方块81进行逆显示(涂黑表示),并对其他方块进行非逆显示(空白表示)。
另外,在图13D中,表示有判定为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比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高、且起床后的血压测定数据的平均比就寝前高、且针对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与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2相对基准值80不成立上述规定关系(比基准值80低)时的显示例。具体地说,对起床后(早晨)的夹着基准值80的上下的方块81与82中的基准值80下方的方块82进行逆显示(涂黑表示),并对其他方块进行非逆显示(空白表示)。
在图13B~图13D中,虽然对起床后与就寝前的血压值进行了比较,但是,比较对照并不仅限定于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1与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71的分组,也可以是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2与就寝前测定DBP平均数据72的组。
在上述(显示例1)~(显示例3)中,虽然对在不同的测定条件下进行血压测定所得的数据赋予高低的相互关系而进行了显示,但是,显示对象数据的测定条件并不仅限定于起床后测定数据的平均与就寝前测定数据的平均。例如,也可以是这次测定数据与上次测定数据。或者,可以是今天的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与昨天的测定数据的平均值,或者,也可以是星期一的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与星期一以外某一天的测定数据的平均值,或者,也可以是本周的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与上周的测定数据的平均值,或者,也可以是本月的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与上月的测定数据的平均值。
(显示例4)在所测定的血压值之间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的结果判定一方相对另一方高还是低,如图14~图16那样,利用箭头85的指向来显示所判定的结果。这里,虽然用箭头的指向来表示高低的关系,但只要是能够用该指向来表示高低的关系的符号及图形,也并不仅限定于箭头。
例如,在图14中,将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5以及起床后测定PLS平均数据66都用箭头85来显示。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对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与昨天的就寝前测定SBP、就寝前测定DBP以及就寝前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进行比较。然后,显示控制部25基于比较结果,用箭头85来显示今天的血压比昨天的血压高还是低。此外,可以用平均值计算部23来求得这些平均值。在图14中,在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之间进行比较的结果,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表示比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高的倾向,所以箭头85向上显示。如果低则箭头85向下显示,如果没有变化则箭头85指向水平。
作为比较,例如,可以是使用了起床后与就寝前的最高血压、最低血压以及脉搏数的平均数据中的任意一个的比较,或者,可以是使用了起床后与就寝前的最高血压、最低血压以及脉搏数的全部平均数据的比较,或者,可以是使用了起床后与就寝前的最高血压与最低血压的平均数据中任意一个的比较,或者,可以是使用了起床后与就寝前的最高血压与最低血压的两个平均数据的比较。在使用最高血压、最低血压以及脉搏数的全部平均数据进行比较时,如果起床后的这些三种数据中的一种以上数据比就寝前的与其对应的数据高,则箭头85成为向上,如果低则箭头85成为向下,如果三种数据没有变化则箭头85指向水平。另外,在对所有最高血压以及最低血压进行比较来判定倾向时,如果起床后的最高血压以及最低血压的至少一个比就寝前的与其对应数据高,则箭头85成为向上,如果低则箭头85成为向下,如果两种数据没有变化则箭头85指向水平。
另外,如图15所示,也可以分别针对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用箭头85来进行显示。将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分别与昨天的就寝前测定SBP、就寝前测定DBP以及就寝前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的结果来变更相对应箭头85的指向也可。
如图16所示,显示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的同时,分别对本周、上周、上上周,显示表示基于对测定数据的比较结果的指向的箭头85也可。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进行对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本周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的比较、对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上周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的比较、对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上上周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的比较,并且显示控制部25对应于每周而显示具有基于各比较结果的指向的箭头85。此外,可以通过平均值计算部23来求得这些各周的平均值。
在图14与图15中,对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与昨天的就寝前测定SBP、就寝前测定DBP以及就寝前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进行了比较,但比较对象并不仅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这次的测定值与上次的测定值,或者是起床后的测定值与就寝前的测定值(利用单个测定值、或者平均值的比较)、今天的测定值与昨天的测定值(利用平均值的比较)、或者是本周的测定值与上周的测定值(利用平均值的比较)、或者是本月的测定值与上月的测定值(利用平均值的比较)。
另外,在图14中,在测定值之间进行了比较,但也可以对测定值与危险判定的基准值(135mmHg、85mmHg)进行比较。即,在显示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的同时,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判定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5相对基准值是否成立上述的规定关系。而且,当判定为成立时,显示控制部25将箭头85向上显示,当判定为不成立时进行向下显示。
(显示例5)在所测定的血压值之间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的结果判定一方相对另一方高还是低,如图17~图19所示那样,利用针对规定的图案或图形文字的图标88来显示所判定的结果也可。这里,用图标88的显示状态来表示高低的关系。此外,图17~图19中的对象数据以及比较的步骤等与在图14~图16中说明过的相同。
图标88的显示状态可以使用以下方式来进行变化通过图标的点亮及熄灭来实现的显示的有无;闪烁、或显示色、或者显示色与闪烁的组合;或者闪烁周期的变化。
在图17~图19中,分别表示有分别以图标88来取代图14~图16中的箭头85的显示例。在图17中显示有在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之间进行比较的结果、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比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高的倾向,所以点亮了图标88。如果低则一直在闪烁。如果没有变化则熄灭。
另外,如图18所示,针对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分别显示相对应的图标88也可。将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分别与昨天的就寝前测定SBP、就寝前测定DBP以及就寝前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的结果变更相对应的图标88的显示状态也可。
另外,如图19所示,显示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的同时,分别对本周、上周、上上周,基于对测定数据的比较结果来显示图标88也可。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进行对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本周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的比较、对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上周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的比较、对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上上周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的比较。而且,显示控制部25用基于各比较结果的状态来显示与各周对应的图标88。
(显示例6)
在不同的测定条件下的血压测定结果之间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如图20~23所示那样用棒状的指示器86来显示血压的高及低的倾向也可。
在图20中,在显示部4上显示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的同时,显示指示器86。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对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昨天的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的值进行比较而求得差分,并通过显示控制部25用指示器86显示所求得的差分。
将使用了指示器86的显示例显示在图24A~图24E中。在从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的值中减去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的值所得的差分超过-20mmHg时,指示器86如图24A所示。同样,其差分为-10~20mmHg时如图24B所示,其差分为±10mmHg时如图24C所示,另外,成为10~20mmHg时如图24D所示,另外差分超过20mmHg时如图24E所示。这样,将指示器86显示为堆积成棒状的多个方块,并只对指示与该差分的大小相当的一个方块进行逆显示(涂黑表示)。因此,通过确认在棒状的指示器中被逆显示的方块的位置,而能够识别差分。
在图20中,在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与就寝前测定SBP平均数据之间进行了比较,但比较对象并不仅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对起床后与就寝前的最高血压、最低血压以及脉搏数的平均数据中任意一个的比较。或者,也可以是对起床后与就寝前的最高血压与最低血压的平均数据中的任意一个的比较。或者,也可以是对起床后与就寝前的最高血压、最低血压以及脉搏数的所有平均数据的比较。或者,也可以是对起床后与就寝前的最高血压与最低血压的两个平均数据的比较。在对这些多个平均数据进行了比较时,显示在比较结果即多个差分中最大的差分也可。
在图21中,将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分别与昨天的就寝前测定SBP、就寝前测定DBP以及就寝前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的结果与图20同样地进行对相对应的指示器86的显示。
在图22中,显示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的同时,分别对本周、上周、上上周,显示表示基于对测定数据的比较结果的倾向的指示器86。分别进行对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本周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的比较、对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上周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的比、对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上上周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的比较,并基于各比较结果,与图20同样地显示与各周对应的指示器86。
在图23中,显示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的同时,将基于对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星期一~星期日的每天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的比较的差分,以每天的指示器86与图20同样地进行显示。
在图20与图21中,对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与昨天的就寝前测定SBP、就寝前测定DBP以及就寝前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进行了比较,但比较对象并不仅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是这次的测定值与上次的测定值,或者是起床后的测定值与就寝前的测定值(利用单个测定值、或者平均值的比较)、今天的测定值与昨天的测定值(利用平均的比较)、或者是本周的测定值与上周的测定值(利用平均的比较)、或者是本月的测定值与上月的测定值(利用平均的比较)。
另外,在图20中,在测定值之间进行了比较,但也可以对测定值与危险判定的基准值(135mmHg、85mmHg)进行比较。即,在显示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的同时,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求得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5相对基准值(135mmHg或85mmHg)的差分。然后,显示控制部25用指示器86来显示所求得的差分。差分是与起床后测定SBP平均数据64与基准值135mmHg之间的差分,或是起床后测定DBP平均数据63与基准值85mmHg之间的差分。这种指示器的显示例如图25所示。在图25中,用指示器86来显示与基准值80的差分。
(显示例7)图20~图25的其他显示例如图26~图31所示。对于使用了图20~图25中的指示器86的倾向的显示,也可以如图26~图31所示那样进行变更。在图26~图31中,通过对指示器87的多个方块中的一个以上的方块进行逆显示(涂黑表示),来指示作为比较对象的在不同条件下的两个测定数据的差分、或测定数据与基准值的差分。被测定者通过确认被逆显示的方块的总数,而能够识别差分的量。
此外,在使用显示例6中的指示器来进行显示时,只在比基准值80高时进行对指示器的逆显示也可。
(显示例8)在显示例6与7中,虽然通过指示器86与87来对表示比较结果的差分进行了显示,但在显示例8中取代指示器而使用LED。除了以LED89来取代指示器86或87以外,所显示的测定数据、比较及判定的步骤、以及比较对象的数据都与显示例6与7相同。
如图32~图34所示,显示控制部25基于对作为对象的血压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或对血压数据与基准值80之间的比较结果,来变更LED89的显示状态。即,通过点亮或闪烁LED89,来显示比较结果所示的高或低的高低关系。
另外,也可以用点亮或闪烁来显示差分量。例如,差分不足10mmHg时熄灭LED,差分为10mmHg以上、且不足20mmHg时点亮LED,差分为20mmHg以上时闪烁LED也可。
另外,也可以用LED89的发光色来表示差分量。例如,用绿色来表示差分不足10mmHg,用橙色来表示差分为10mmHg以上、且不足20mmHg,用红色来显示差分为20mmHg以上也可。此外,所用的发光色并不限定于这些。
在图32~图34中,设置LED89而作为显示部4的一部分,但也可以以与显示数据建立对应的方式设置在作为图2的显示部4的外部的显示部4的附近。
在上述的显示例4~8中,平均值计算部23从存储器12的图3A的区域26以及27中读取血压测定数据,并针对所读取的数据计算出上述平均的处理。然后,显示控制部25选择针对在任何一种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计算出的平均数据,并进行显示。因此,所显示的平均数据可以是针对区域26的平均数据,或者,也可以是针对区域27的平均数据。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部40来发出要选择哪一种平均数据的指示,或者,也可以预先决定。
(显示例9)
将基于对上述血压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或者对血压数据与基准值80的比较结果的高/低的倾向,显示在显示部4上的同时,通过振动部48的血压计主体2的振动、或通过声音输出部47发出的声音来向被测定者报告也可。
具体地说,基于所判定的高/低的倾向,CPU20控制振动部48或声音输出部47。通过该控制,利用由振动部48的振动周期或振动模式的不同来提示高或低的倾向。同样地,也可以利用从声音输出部47输出的声音的音色、音阶、节奏的不同来进行指示。
此外,也可以不伴随进行显示部4的显示,而只是使用声音输出部47或振动部48来提示高或低的倾向。
(显示例10)参照图35A与图35B来说明另外其他的显示例。
图35A与图35B中的显示部4具有显示区域4A、4B以及4C。在显示区域4A上分别显示今天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以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66,在显示区域4C上显示早晨标识(图案、符号、文字等)91,该早晨标识91用于表示显示区域4A所显示的数据是起床后(早晨)测定的血压值等。在图35A与图35B中,显示符号 来作为标识91。
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对显示区域4A中的血压数据所示的值与危险判定的基准值(135mmHg、85mmHg)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在显示区域4A中的血压数据比基准值高(超过基准值)时,显示控制部25基于所输出的比较结果,对显示部4的显示状态进行变更。例如,至少进行下述处理中的一个对显示区域4A的数据的显示状态的变更;以及在显示区域4B点亮(显示)表示超过基准的情况的图标90等的符号或图案。作为对显示区域4A中的数据的显示状态的变更,可以采用使背光闪烁、或者改变发光色、或者进行点亮(或熄灭)等方法。显示区域4B与4C的图标90以及早晨标识的显示用数据预先被存储在存储器12的规定区域中,显示控制部25基于从存储器12中所读取的显示用数据来显示图标90以及早晨标识91。
另外,也可以取代对显示区域4A中的数据的显示状态的变更,而对显示区域4C的标识91的显示状态进行变更。例如,开始闪烁标识91、变更显示色等。
此外,在超过基准值时,也可以进行所有的对显示区域4A中的数据的显示状态的变更、对显示区域4B中的图标90的点亮以及对显示区域4C中的标识91的显示状态的变更。
另一方面,在显示区域4A的血压数据为基准值以下(未超过基准值)时,如图35B所示,对各显示区域的显示状态不会变更。
此外,虽然本显示例是针对起床后测定的平均血压值的,但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就寝前测定的平均血压值。另外,同样也可以适用于针对规定时间段、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等的平均血压值。
这样,在显示例10中,在显示部4上,作为在起床后(早晨)以及就寝前(夜晚)中的任意一方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的代表数据而显示平均血压数据。与此同时,通过所显示的平均血压数据的显示状态、或者图标90是否点亮、或者早晨(夜晚)标识91的显示状态,作为所显示的平均血压值与基准值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显示两者的比较结果所示的高低关系。
另外,在显示部4上,通过如上述的棒状指示器87来显示基于比较结果的、在基准值与显示区域4A中的平均血压值之间的差分。
(显示例11)在本显示例中,将通过平均值计算部23由昨天的就寝前测定SBP、就寝前测定DBP及就寝前测定脉搏数PLS计算出的平均数据641、651及661、以及通过平均值计算部23分别由今天早晨的起床后测定SBP、起床后测定DBP及起床后测定脉搏数PLS计算出的平均数据,通过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与危险判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的结果,显示控制部25对显示部4上的数据的显示状态进行变更。
参照图36A~图36C来说明显示例。
图36A~图36C的显示部4具有显示区域4A、4B以及4C。显示控制部25在显示区域4A上显示昨天的就寝前测定SBP、就寝前测定DBP以及就寝前测定脉搏数PLS的平均数据641、651以及661,在显示区域4C上显示夜晚标识(图案、符号、文字等)91,其用于表示在显示区域4A上所示的数据是就寝前(夜晚)测定的血压值等。显示区域4B是为了显示图标90而设置的。危险值计算及判定部24对平均值计算部23所计算出的起床后SBP与起床后测定DBP的平均数据所示的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然后,在判定为超过基准值时,通过显示控制部25点亮(显示)显示区域41的图标90。
在图36A中表示有对就寝前测定SBP与就寝前测定DBP的平均数据641与651所示的血压值与基准值的比较结果,判定为平均的血压值超过基准值时的显示例。具体地说,显示控制部25变更显示区域4A上数据的显示状态。例如,虽使背光闪烁,但也可以变更颜色,或也可以点亮(或者熄灭)背光。另外,对起床后测定SBP与起床后测定DBP的平均数据所示的血压值与基准值的比较结果,判定为起床后的平均血压值也超过基准值时,显示控制部25点亮显示区域4B的图标90。此外,可以取代对显示区域4A上的数据的显示状态的变更,而对显示区域4C的夜晚标识91的显示状态进行变更(例如,闪烁、显示颜色变更等),也可以对显示区域4A与4B两者进行显示状态的变更。
在图36B中表示对就寝前测定SBP与就寝前测定DBP的平均数据641与651所示的血压值与基准值的比较结果,判定为平均的血压值未超过基准值(基准值以下)时的显示例。具体地说,显示控制部25虽不变更显示区域4A上数据的显示状态,但另一方面,由于对起床后测定SBP与起床后测定DBP的平均数据所示的血压值与基准值的比较结果,判定为超过基准值,所以显示控制部25点亮显示区域4B的图标90。
在图36C中表示对就寝前测定SBP与就寝前测定DBP的平均数据641与651所示的血压值与基准值的比较结果,判定为平均的血压值未超过基准值(基准值以下)时的显示例。具体地说,显示控制部25不变更显示区域4A上数据的显示状态。另外,由于对起床后测定SBP与起床后测定DBP的平均数据所示的血压值与基准值的比较结果,判定为起床后的平均血压值也在基准值以下(未超过),所示显示控制部25不点亮显示区域4B的图标90。
这里,在显示区域4A上显示就寝前测定与起床后测定两方的平均数据中的就寝前测定的平均数据,但也可以将其取代而显示起床后的平均数据。此时,基于对就寝前测定的平均数据的值与基准值的比较结果,来点亮显示区域4B的图标90。另外,在显示区域4C上显示与图35A与图35B同样的早晨标识91。
在上述的显示例10与显示例11中,在显示区域4A上显示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定的血压数据群的代表血压值,并在该代表血压值超过危险判定的基准值时,以规定状态来显示表示对显示区域4A上的血压值或者/以及测定条件的数据(显示区域4C上的早晨或夜晚标识91)的显示状态,或者/以及在显示区域4B上显示特定的符号(图标90)。此外,也可以取代点亮特定的符号(图标90)、或者在点亮特定的符号的同时,点亮/闪烁未图示的灯(Lamp),或者通过声音输出部47来输出蜂鸣等声音或语音,或者通过振动部48来发生振动。
另外,如上所述那样,在显示部4用棒状的指示器87来显示基于比较结果的、基准值与显示区域4A上的平均血压值之间的差分。
这样,在显示例11中,在显示部4显示在起床后(早晨)以及就寝前(夜晚)两方中的一方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的代表数据即平均血压数据的同时,作为由两者的比较结果所示的高低关系而以所显示的平均数据的显示状态、图标90是否点亮、或者早晨(夜晚)标识的显示状态来显示两方各自的血压数据群的平均血压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关系。
虽然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只能用于示例,而不可理解为限定,应该明确地理解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仅通过所附技术方案的范围得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血压计(1),其特征在于,具有血压测定部,其测定被测定者的血压;存储部(12);显示部(4);数据存储部(30),其将表示由上述血压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血压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上述存储部中;控制部(20),上述控制部,从上述存储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将表示代表所读取的在上述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和代表所读取的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的代表血压数据中的任意一方,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进而,将所读取的在上述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所读取的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在上述相互关系中,包括在上述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的上述代表血压数据所示的上述血压、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的上述代表血压数据所示的上述血压之间的高低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包括计算部(23),该计算部(23)基于包含在上述血压数据群中的上述血压数据而计算出上述代表血压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部计算出包含在上述血压数据群中的上述血压数据的平均,并作为上述代表血压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的显示状态是指用棒状的指示器来显示具有上述高低关系的上述血压之间的差分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的显示状态是指根据上述高低关系来使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的上述代表血压数据的显示色变化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的显示状态是指通过根据上述高低关系的闪烁的有无来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所显示的上述代表血压数据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的显示状态是指根据上述高低关系而是否显示规定的图案的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的显示状态是指根据上述高低关系来对上述显示部上的上述代表血压数据的背光进行点亮或熄灭、或者使发光的颜色变化、或者进行闪烁的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还具有报告部,该报告部通过振动、或声音来报告上述高低关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是指早晨测定,并且,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是指夜晚测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是指从起床后开始在规定期间内的测定,并且,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是指在就寝前的规定时间内的测定。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是指在上述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所指的时间的至少一天以前的测定。
13.一种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具有血压测定部,其测定被测定者的血压;存储部(12);显示部(4);数据存储部(30),其将表示由上述血压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血压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上述存储部中;控制部(20),上述控制部,从上述存储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中的任意一方,将表示代表所读取的上述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进而,将所读取的上述血压数据群、和表示用于评价血压的基准血压的基准血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在上述相互关系中,包括所读取的上述血压数据群的上述代表血压数据所示的血压、和上述基准血压数据所示的上述基准血压之间的高低关系。
14.一种电子血压计(1),其特征在于,具有血压测定部,其测定被测定者的血压;存储部(12);显示部(4);数据存储部(30),其将表示由上述血压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血压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上述存储部中;控制部(20),上述控制部,从上述存储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两方,将表示代表所读取的两方的上述血压数据群中的一方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进而,将表示代表所读取的另一方上述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和表示用于评价血压的基准血压的基准血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在上述相互关系中,包括上述代表血压数据所示的血压、和上述基准血压数据所示的上述基准血压之间的高低关系。
15.一种电子血压计(1),其特征在于,具有血压测定部,其测定被测定者的血压;存储部(12);显示部(4);数据存储部(30),其将表示由上述血压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血压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上述存储部中;控制部(20),上述控制部,从上述存储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两方,将表示代表所读取的两方的上述血压数据群中的一方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进而,针对所读取的两方的上述血压数据群,分别将表示代表该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和表示用于评价血压的基准血压的基准血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分别独立地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在上述相互关系中,包括上述代表血压数据所示的血压、和上述基准血压数据所示的上述基准血压之间的高低关系。
16.一种电子血压计(1),其特征在于,具有血压测定部,其测定被测定者的血压;存储部(12);显示部(4);数据存储部(30),其将由上述血压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上述存储部中;控制部(20),上述控制部,从上述存储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将表示代表所读取的在上述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上述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上述血压数据群的上述代表血压数据,同时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
17.一种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31),其特征在于,具有所测定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被存储的存储部(33);显示部(34);数据处理部(32),上述数据处理部,从上述存储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将表示代表所读取的在上述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和表示代表所读取的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中的任意一方,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进而,将所读取的在上述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
18.一种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31),其特征在于,具有所测定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被存储的存储部(33);显示部(34);数据处理部(32),上述数据处理部,从上述存储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中的任意一方,将表示代表所读取的上述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进而,将所读取的上述血压数据群、和用于评价血压的基准血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
19.一种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31),其特征在于,具有所测定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被存储的存储部(33);显示部(34);数据处理部(32),上述数据处理部,从上述存储部读取在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两方,将表示代表所读取的两方的上述血压数据群中的一方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进而,将表示代表所读取的另一方上述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和表示用于评价血压的基准血压的基准血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中。
20.一种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31),其特征在于,具有所测定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被存储的存储部(33);显示部(34);数据处理部(32),上述数据处理部,从上述存储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两方,将表示代表所读取的两方的上述血压数据群中的一方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中,进而,针对所读取的两方的上述血压数据群,分别将表示代表该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和表示用于评价血压的基准血压的基准血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分别独立地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
21.一种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是使用了具有存储器(12)与数据处理部(20)的计算机的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步骤,将所测定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上述存储器中;数据处理步骤,通过上述数据处理部来执行,在上述数据处理步骤中,从上述存储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对代表所读取的在上述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的代表血压数据、和代表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的上述代表血压数据中的任意一方,进行显示,进而,对所读取的在上述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进行显示。
22.一种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是使用了具有存储器(12)与数据处理部(20)的计算机的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步骤,将所测定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上述存储器中;数据处理步骤,通过上述数据处理部来执行,在上述数据处理步骤中,从上述存储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中的任意一方,对代表所读取的上述血压数据群的代表血压数据进行显示,进而,对所读取的上述血压数据群、和用于评价血压的基准血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进行显示。
23.一种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是使用了具有存储器(12)与数据处理部(20)的计算机的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步骤,将所测定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上述存储器中;数据处理步骤,通过上述数据处理部来执行,在上述数据处理步骤中,从上述存储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两方,对表示代表所读取的两方的上述血压数据群中的一方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进行显示,进而,对表示代表所读取的另一方上述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和表示用于评价血压的基准血压的基准血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进行显示。
24.一种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是使用了具有存储器(12)与数据处理部(20)的计算机的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步骤,将所测定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测定条件的种类建立关联而存储到上述存储器中;数据处理步骤,通过上述数据处理部来执行,在上述数据处理步骤中,从上述存储器中读取在规定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和在与上述规定种类不同种类的上述测定条件下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两方,对表示代表所读取的两方的上述血压数据群中的一方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进行显示,进而,针对所读取的两方的上述血压数据群,分别对表示代表该血压数据群的血压数据的代表血压数据、和表示用于评价血压的基准血压的基准血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规定的显示状态分别独立地进行显示。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的程序。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的程序。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的程序。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的程序。
29.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
30.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
31.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
32.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血压测定数据处理方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血压计、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方法。在电子血压计(1)中,数据存储部(30)将测定血压所得的血压数据,与测定血压时的条件建立关联而存储到存储器(12)中。然后,平均值计算部(23)基于存储器(12)中的起床后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计算出平均血压数据,并基于就寝前所测定的血压数据群计算出平均血压数据。显示控制部(25)以规定的状态在显示部4上显示所计算出的平均血压的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档编号G06F17/00GK1915165SQ20061011086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5日
发明者泽野井幸哉, 岸本宽志, 田中孝英, 江田宪史, 宫田喜一郎 申请人: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