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备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741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备份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便携式终端上的数据保存到网络上的数据备份装置 中,在手机变更时也能够下载该数据并继续使用数据的数据备份系统和 数据备份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手机和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等便携式终端中, 下载网络上的内容而在便携式终端中对其进行利用的例子逐渐增加。作 为下载的对象,可以列举游戏等应用程序、动态图像、墙纸、来电音乐 等各种内容。并且,也有用户在便携式终端中制作并使用日程表和电话
簿等数据的例子。
下载的内容和在便携式终端制作的数据(以下简称为"数据"或"用 户数据")保存在各个便携式终端的存储器中,所以在产生便携式终端的 丢失、故障等的情况下,产生无法在新的便携式终端中利用该数据的问 题。在丢失、故障后也希望利用已下载过的内容时,需要再次取得相同 的内容。在多数情况下,再取得时还需要再次支付内容使用费用,产生 损害用户的便利性的问题。并且,存在无法再现在便携式终端制作的数 据的问题。
作为应对这种问题的方法,公知有手机终端用的数据管理服务系统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数据管理服务系统中,能够实现便携式终 端上的数据的备份,并且能够解决由于变更便携式终端而无法使用以往 所使用的数据的问题。即,将在便携式终端使用的数据信息上载到网络 上的数据管理服务器,必要时,将上载的数据下载到便携式终端而对其 进行使用,从而即使变更便携式终端时,也能够继续利用其内容。
在该数据管理服务系统中,除了简单的便携式终端上的数据的备份
以外,也能够进行具有著作权的数据的备份。将附加了作者识别信息的 数据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上的著作权保护区域中,限制其向其他保存区域 的移动。仅允许与该数据信息对应的利用者的便携式终端下载存储在著 作权保护区域中的数据信息。
作为其他方法,提出了内容备份方法,即,在发布著作权内容时, 作为内容的备份目的地预先指定被允许的备份服务器,仅允许所指定的 备份服务器保存内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008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48180号公报
在现有技术中,在访问备份服务器时,作为唯一识别便携式终端的 手段,使用便携式终端的识别符。因此,仅在变更前和变更后的便携式 终端的识别符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在变更后的便携式终端中再次取得保 存在服务器装置中的数据。
但是,实际上,在变更了便携式终端时,变更前和变更后的便携式 终端的识别符不同的情况居多。例如,在使用手机作为便携式终端的情 况下,手机的识别号码(ID)是伴随手机的变更而变化的号码。
在使用SIM (Subscribe Identity Module )作为加入者号码的保存目的 地的情况下,因为丢失而变更手机时,SIM也变更为新的SIM。由于SIM 的变更,SIM识别号码(SIM ID)和移动机加入者识别号码(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也发生变化。
除此之外,在使用电子证书作为便携式终端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 该电子证书的序列号码和电子证书本身也发生变化。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变更了手机时,输入用户上次使用的密码, 在服务器上检索存储有与所输入的密码一致的密码的用户区域,一存储在 该区域中的旧终端的识别号码被改写为新终端的识别号码。为了防止频 繁的变更和不正当访问,虽然管理利用记录(log),但也无法否定密码被 恶意使用的可能性。并且,与旧终端有关的识别信息被覆盖消除。
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保护著作权内容,仅允许预先通过内容发布 服务器所指定的备份服务器进行备份保存,但是没有公开变更了便携式
终端时的用户的确定、以及备份数据的检索、下载的具体方法。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即使在用户变更了便携式终端时,也能 够有效且适当地从备份服务器下载此前所使用的著作权内容的系统和方 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侧面,数据备份系统可相互通信地连接有便携式 终端;数据保存装置,其对在所述便携式终端利用的用户数据进行备份 保存;以及顾客管理装置,其对与使用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用户有关的用 户信息进行管理,
在变更了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所述顾客管理装置针对同一用 户,将变更前的I日终端的终端识别号码和变更后的新终端的终端识别号 码与所述用户的个人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进行保存和管理,
所述变更后的便携式终端在从所述数据保存装置下载所述旧终端所 使用过的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对所述数据保存装置设定表示旧终端的用 户数据的取得请求的标记,并发送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
在所述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中设定有所述标记的情况下,所述数 据保存装置针对所述顾客管理装置核对所述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
当在所述顾客管理装置中确认了所述新终端和旧终端的用户为同一 用户时,所述数据保存装置检索所述旧终端中的用户数据,并将其发送 给所述变更后的便携式终端。
在本发明的第二侧面,提供经由网络取得数字内容来利用的便携式 终端。便携式终端具有
(a) 数据保存可否判断部,其针对所取得的数字内容,判断是否允 许以备份为目的的保存;
(b) 用户数据发送部,其在允许所述数字内容的备份保存的情况下, 将根据所述数字内容生成的用户数据保存到网络上的数据保存服务器 中;
(c) 用户ID信息再登记消息生成部,其将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终端
识别信息与使用所述便携式终端以前的旧终端的终端识别信息关联起来 进行再登记;以及
(d)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生成部,其生成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 用于从所述数据保存服务器下载所述备份保存的用户数据,
在从I日终端下载已备份保存的用户数据的情况下,用户数据取得请 求消息生成部在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中设置旧终端用户数据取得请求 标记。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进行著作权内容的备份保存,并且,在变更便 携式终端后,也能够有效地下载以前的便携式终端中所备份保存的用户数据。
在本发明的第三侧面,提供对在便携式终端利用的用户数据进行备 份保存的备份装置。备份装置具有
(a) 用户数据保存部,其保存用户数据;
(b) 用户信息保存部,其在针对同一用户变更了所述便携式终端的 情况下,将该用户的个人识别信息与变更前的旧终端识别符和变更后的 新终端识别符关联起来进行管理;
(c) 旧终端用户数据取得请求判别部,其在从所述便携式终端接收 到用户数据的取得请求的情况下,判断在该取得请求中是否指示有从旧 终端取得用户数据;以及
(d) 终端识别核对部,其在指示有从旧终端取得用户数据的情况下, 针对用户信息保存部核对所述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
通过该结构,能够防止用户数据的不正当下载,在变更后的便携式 终端中,也能够将变更前的便携式终端所保存的用户数据发送给适当的 用户。
即使在变更了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且适当地下载在旧 终端使用的包含著作权内容的用户数据,并在新终端中继续利用。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数据备份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在图1的系统中使用的便携式终端的概略框图。
图3是在图1的系统中使用的数据备份保存装置的概略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系统的旧终端的数据保存顺序的图。
图5是示出在图1的系统的新终端中的变更后的备份数据取得顺序的图。
图6是示出便携式终端发送给顾客管理装置的用户识别信息登记消 息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便携式终端发送给数据保存装置的用户数据保存请求消 息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变更后的新的便携式终端发送给顾客管理装置的用户识 别信息再登记消息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由顾客管理装置管理的同一用户列表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便携式终端发送给数据保存装置的用户数据取得请求 消息的一例的图。
标号说明
1:数据备份系统
21、 22:便携式终端
30:内容服务器装置 40:顾客管理装置
50:数据保存装置(数据保存服务器) 60:备份装置 201:发送部
202:数据保存可否判断部 203:消息生成部 204:存储器
301:旧终端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标记提取部(旧终端用户数据取得请
求判别部)
302:终端ID核对部 303:用户数据保存部
401:用户识别信息检索部
402:用户识别信息保存/更新部(用户信息保存部)
405:同一用户列表
501:旧终端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标记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所参照的各图 中,同一结构要素由同一标号表示。 (系统整体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数据备份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数据备份系统1包含:与网络10连接且可相互进行通信的便携式终端21、
22、内容服务器30、顾客管理装置40、数据保存装置50、以及信息输入 终端70。利用顾客管理装置40和数据保存装置50构成备份装置60。
便携式终端21、 22、内容服务器30、顾客管理装置40、数据保存 装置50和信息输入终端70分别具有CPU、存储装置、输入输出装置等 的硬件资源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软件资源。
图2是示出在数据备份系统1中使用的便携式终端21、 22的结构的 概略框图。便携式终端21 (或22)具有经由网络10向顾客管理装置 40和数据保存装置50发送各种消息的发送部201、生成所发送的消息的 消息生成部203、针对著作权内容判断是否允许数据的备份保存的数据保 存可否判断部202、以及存储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204。
在便携式终端21从内容服务器装置30下载著作权内容的情况下, 针对期望的著作权内容,在添加了是否允许以备份为目的的保存的信息 的状态下,发布内容。然后,使用存储在存储器204中的应用程序,来 利用著作权内容,在对使用后的数据进行备份保存的情况下,在数据保 存可否判断部202中,判断是否是允许数据保存装置50备份保存的内容。 在是允许备份保存的内容的情况下,向数据保存装置50发送备份数据(用 户数据)。
消息生成部203根据用户的指示,生成用户识别(ID)信息登记消
息、用户数据保存请求消息、用户识别(ID)信息再登记消息、以及用 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等。
当在顾客管理装置40中登记便携式终端21时发送用户识别信息登
记消息。在由于丢失、故障等而变更为新的便携式终端时,为了对顾客
管理装置40的再登记而发送用户识别信息再登记消息。在请求便携式终 端21使用的用户数据的备份保存时,向数据保存装置50发送用户数据 保存请求消息。在从数据保存装置50下载备份数据时,发送用户数据取 得请求消息。当将在变更前的便携式终端中使用的备份数据下载到变更 后的便携式终端时,如后所述,建立旧终端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标记,生 成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
图3是备份装置60的概略结构图。备份装置60包含数据保存装置 50和顾客管理装置40。数据保存装置50具有旧终端用户数据取得请 求标记提取部301、终端ID核对部302、以及根据用户的请求来保存用 户数据的用户数据保存部303。
用户数据保存部303将从便携式终端发送来的备份数据(用户数据) 保存到规定的区域中。旧终端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标记提取部301作为旧 终端用户数据取得请求判别部发挥功能,判断在从便携式终端21发送来 的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中是否包含有对旧终端所使用的用户数据的取 得请求标记。在不包含的情况下,从用户数据保存部303的相应用户区 域中检索所请求的数据。在包含旧终端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标记的情况下, 终端ID核对部302对顾客管理装置40进行用户核对。
顾客管理装置40具有用户识别信息检索部401和用户识别信息保存 /更新部402。用户识别信息保存/更新部保持每个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具 有同一用户列表405,该同一用户列表405即使在用户变更了所持有的便 携式终端时也能对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的情况进行确定。用户识别信息 检索部401在从数据保存装置50接收到用户核对的请求的情况下,参照 同一用户列表405进行用户的核对。
另外,数据保存装置50和顾客管理装置40不一定必须是独立的装 置,也可以一体地构成备份装置60。
(数据备份系统的动作例) 接着,参照图4和图5,说明由这些装置构成的数据备份系统1的
整体的动作顺序。
图4是示出便携式终端21保存备份数据时的动作的顺序图。 (1)用户识别信息的登记动作
便携式终端21根据用户的指示(S101),制作用户识别信息登记消 息,将该消息发送给顾客管理装置40 (S102)。在用户识别信息登记消息 中包含有便携式终端21的终端识别符和使用该便携式终端21的用户的 个人识别信息。
所谓终端识别符是指可唯一识别便携式终端21的信息,作为具体的
例子,可以列举IMSI、手机ID、手机号码、便携式终端21的电子证书
坐寸o
所谓个人识别信息是指可唯一识别用户的信息,司'以列举组合了姓 名、出生年月日、住址、电话号码、邮箱地址、机动车驾驶证号码、身 份证号码、面部照片、指纹信息、虹膜信息、以及手掌的静脉信息的信息。
图6示出用户识别信息登记消息的一例。在图6的例子中,作为终 端识别符的种类使用手机ID,作为个人识别信息,除了姓名、出生年月 日、住址以外还包含指纹信息。
返回图4,顾客管理装置40在从便携式终端21接收到用户识别信 息登记消息时,在用户识别信息保存/更新部402中设置规定的区域,保 存该用户识别信息(S103)。另外,用户识别信息登记消息也可以从信息 输入终端70 (参照图1)发送到顾客管理装置40。例如为如下的情况等 在手机销售店向用户销售手机时,将用户的个人识别信息输入到信息输 入终端70,发送到顾客管理装置40。顾客管理装置40构成为仅接收来 自特定的信息输入终端70的输入信息,从而能够提高终端识别符和个人 识别信息的可靠性。
另外,用户识别信息登记消息优选不被第三者盗取。例如考虑在便 携式终端21和顾客管理装置40之间、在信息输入终端70和顾客管理装
置40之间使用IPSec (IP Security)和SSL (Secure Socket Layer)并进行 加密的方法。并且,在便携式终端21和顾客管理装置40之间、在信息 输入终端70和顾客管理装置40之间需要进行相互认证等来确保相互的 可靠关系。该情况下,也考虑到使用IPSec和SSL进行相互认证的方法、 使用专用线来连接信息输入装置70和顾客管理装置40等的方法。
(2)用户数据的保存请求动作
然后,便携式终端21从内容服务器装置30取得游戏等应用程序、 动态图像、墙纸、来电音乐等各种内容,从而在便携式终端21中的存储 器204中保持并利用各种数据(S104)。并且,还通过制作日程表和电话 簿等数据,而将数据保持在存储器204中。作为在便携式终端21中保持 的数据,除此之外,还考虑有由OMA DRMv2( Open Mobile Alliance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Version 2.0)定义的权利信息(RO: Right Object)这 种内容的中间信息、Java (注册商标)应用程序执行时生成的高速缓存等 的存储器数据等的在便携式终端21中存在的所有数据。
在便携式终端21中,制作这些各种数据,并进行保存、更新时 (S104),对构成备份装置60的服务器保存装置50发送用户数据保存请 求消息(S105)。在用户数据保存请求消息中包含有终端识别符和希望备 份保存的数据。在用户数据保存请求消息中包含的数据与其附属信息一 起称为"用户数据"。数据保存装置50将在用户数据保存请求消息中包 含的用户数据与终端识别符关联起来进行存储(S106 )。
用户数据保存请求消息也可以每当在便携式终端21中更新了数据 时生成、发送,并保存在数据保存装置50中(S107、 S108、 S109)。
图7示出用户数据保存请求消息的一例。如图7所示,在用户数据 保存请求消息中包含有终端识别符和用户数据。在用户数据中除了数据 本身以外,还包含数据的附属信息。作为附属信息的例子,有数据ID、 内容类型、数据大小、数据制作日期时间等。
另外,用户数据保存请求消息优选不被第三者盗取。考虑在便携式 终端21和数据保存装置50之间使用IPSec (IP Security)和SSL (Secure Socket Layer)并进行加密的方法。并且,在便携式终端21和数据保存装
置50之间需要进行相互认证等来确保相互的可靠关系。该情况下,也考
虑到使用IPSec和SSL进行相互认证的方法。 (3)用户识别信息的再登记动作
图5是示出由于便携式终端21丢失、故障等而变更为新便携式终端 21 new后的系统动作的顺序图。
新便携式终端21new根据用户的指示(S201),对顾客管理装置40 发送用户识别信息再登记消息(S202)。用户识别信息再登记消息包含新 便携式终端21new的终端识别符、变更前所使用的便携式终端21的终端 识别符、和用户的个人信息。
图8示出用户识别信息再登记消息的一例。在图8的例子中,除了 新的手机ID和以前的手机ID以外,还包含了包含有用户的姓名、出生 年月日、指纹信息等的个人信息。
返回图5,在顾客管理装置40中,当从新便携式终端21new接收到 用户识别信息再登记消息时,用户识别信息检索部401检索用户识别信 息保存/更新部402。当检索到与旧终端21的终端识别符有关的信息时, 根据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再登记消息,追加新的终端识别符,更新 该用户识别信息(S203)。
在顾客管理装置40还在S203中制作表示使用旧便携式终端21和新 便携式终端21new的用户是同一人的同一用户列表405。同一用户列表 按照新终端的终端识别符来制作,包含有请求再登记的新终端22的用户 在过去使用了哪个便携式终端的信息。
图9示出同一用户列表405的一例。在图9的例子中,包含当前终 端的终端识别符和相同用户过去使用的旧终端的终端识别符。根据保存 在顾客管理装置40中的用户识别信息来进行旧便携式终端21和新便携 式终端21new是否由同一用户使用的判断。即,顾客管理装置40仅在包 含在用户识别信息再登记消息中的个人识别信息和保存在用户识别信息 保存/更新部402中的个人识别信息相同的情况下(指纹信息一致等的情 况下),判断为旧便携式终端21和新便携式终端21new由同一用户使用。
个人识别信息由于用户告诉其他用户而具有可能冒充的问题。因此,
用户识别信息再登记消息也可以构成为从信息输入终端70发送到顾客管 理装置40。例如,在手机销售店向用户销售手机时,将用户的个人识别
信息输入到信息输入终端70,发送到顾客管理装置40等。信息输入终端 70优选仅能够由专业的操作人员来操作,通过操作人员进行用户的机动 车驾驶证号码和身份证号码等的本人确认,来防止冒充。
用户识别信息再登记消息也优选不被第三者盗取的消息,考虑在便 携式终端22和顾客管理装置40之间、在信息输入终端70和顾客管理装 置40之间使用IPSec (IP Security)和SSL (Secure Socket Layer)并进行 加密的方法。并且,在便携式终端21和顾客管理装置40之间、在信息 输入终端70和顾客管理装置40之间需要进行相互认证等来确保相互的 可靠关系,考虑到使用IPSec和SSL进行相互认证的方法、使用专用线 来连接信息输入终端70和顾客管理装置40等的方法。 (4)用户数据的取得请求动作
当用户指示已被备份保存的用户数据的取得请求时(S204),新便携 式终端21new制作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S205),将所制作的取得请求 消息发送到数据保存制作50 (S206)。在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中包含有 新便携式终端21new的终端识别符和希望取得的数据的识别符。用户数 据取得请求消息还包含旧终端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标记,该旧终端用户数 据取得请求标记表示新便携式终端21new是否取得从变更前的旧便携式 终端21上载的用户数据。该标记的使用方法在后面叙述。
图10示出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的一例。在图10的例子中,用户 数据取得请求消息包含终端识别符、数据ID、旧终端用户数据取得请求 标记501。除此以外,也可以包含内容类型、数据大小、数据制作日期时 间等。
因为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优选不被第三者盗取的消息,所以考虑 在新便携式终端21new和数据保存装置50之间使用IPSec (IP Security) 和SSL (Secure Socket Layer)并进行加密的方法。并且,在新便携式终 端21new和数据保存装置50需要进行相互认证等来确保相互的可靠关 系,该情况下也考虑到使用IPSec和SSL进行相互认证的方法。
(5)终端识别符核对的动作 数据保存装置50在接收到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时,在旧终端用户
数据取得标记提取部301中,确认在该消息中是否设置了旧终端用户数 据取得请求标记501 (S207)。在设置了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标记501的情 况下,终端ID核对部302对顾客管理装置40发送终端识别符的核对消 息(S208)。在终端识别符核对消息中包含有在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中 包含的新便携式终端21new的终端识别符。
当从数据保存装置50接收到终端识别符核对消息时,顾客管理装置 40从同一用户列表405中,检索并取出具有与在终端识别符核对消息中 包含的终端识别符相同的识别符的用户列表(S209)。
当检索到包含有新便携式终端21new的终端识别符的同一用户列表 405时,顾客管理装置40对数据保存装置50发送终端识别符的核对响应 消息(S210)。在终端识别符的核对响应消息中包含有顾客管理装置40 所保存的同一用户列表405,由此来确定同一用户在便携式终端的变更前 使用的以前的终端识别符。
当从顾客管理装置40接收到终端识别符的响应消息吋,数据保存装 置50从用户数据保存部303检索存储在旧终端识别符的区域中的用户数 据,取出目标的用户数据(S211)。此时,数据保存装置50针对在用户 数据取得请求消息中包含的新便携式终端21new的终端识别符和在核对 响应消息中包含的以前的便携式终端21的终端识别符这双方,检索用户 数据。
终端识别符的核对消息和响应消息优选不被第三者盗取的消息,考 虑在数据保存装置50和顾客管理装置40之间使用IPSec (IP Security) 和SSL (Secure Socket Layer)并进行加密的方法。并且,在数据保存装 置50和顾客管理装置40之间需要进行相互认证等来确保相互的可靠关 系,考虑到使用IPSec和SSL进行相互认证的方法、使用专用线来连接 数据保存装置50和顾客管理装置40等的方法。
当确认到存在有所请求的用户数据时,数据保存装置50对新便携式 终端21new发送用户数据(S212)。在用户数据中添加便携式终端22的
终端识别符信息。在数据保存装置50保持从变更前的旧便携式终端21
备份保存的用户数据、和从变更后的新便携式终端21new备份保存的用 户数据这双方的情况下,也可以合并双方的用户数据,作为用户数据发 送该新便携式终端21new。
另外,备份保存的用户数据的发送优选不被第三者盗取的方式。考 虑在数据保存装置50和新便携式终端21new之间使用IPSec(IP Security) 和SSL (Secure Socket Layer)并进行加密的方法。并且,在数据保存装 置50和新便携式终端21new之间需要迸行相互认证等来确保相互的可靠 关系。该情况下,也考虑到使用IPSec和SSL进行相互认证的方法。 (6)用户数据取得时的动作
当从数据保存装置50取得用户数据时,新便携式终端21new判断存 储器204是否反应了该内容。例如,通过在从数据保存装置50发送来的 用户数据中包含的用户数据的识别信息、用户数据的制作日期时间等的 信息,用户数据只是被置换为新的用户数据或在显示部进行显示,从而, 进行对用户的决定指示进行对应等的动作。在判断为在便携式终端中保 存所取得的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将该用户数据保存在存储器204中 (S213)。
这样,以来自用户的备份数据取得指示为触发信号,新便携式终端 21new自动地添加本终端的识别号码,制作并发送设置了旧终端用户数 据取得请求标记的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由此,能够以有效且可靠的 方法下载使用旧终端21时备份保存的用户数据,继续进行使用。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05年5月1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 2005-141925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全部内容引用到本国际申请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备份系统,该数据备份系统可相互通信地连接有便携式终端;数据保存装置,其对在所述便携式终端利用的用户数据进行备份保存;以及顾客管理装置,其对与使用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用户有关的用户信息进行管理,该数据备份系统的特征在于,在变更了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所述顾客管理装置针对同一用户,将变更前的旧终端的终端识别号码和变更后的新终端的终端识别号码与所述用户的个人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进行保存和管理,所述变更后的便携式终端在从所述数据保存装置下载所述旧终端所使用过的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对所述数据保存装置设定表示旧终端的用户数据的取得请求的标记,并发送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在所述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中设定有所述标记的情况下,所述数据保存装置针对所述顾客管理装置核对所述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在所述顾客管理装置中,在确认了所述新终端和旧终端的用户为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所述数据保存装置检索所述旧终端中的用户数据,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变更后的便携式终端。
2. --,巾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便携式终端从网络接收数字内容的发布,针对所述数字内容,判断是否允许以备份为目的的数据保存,在允许所述备份保存的情况下,将根据所述数字内容在所述便携式 终端生成的用户数据保存到网络上的数据保存装置中,在变更了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针对使用所述便携式终端的同 一用户,将变更前的旧终端的终端识别号码和变更后的新终端的终端识 别号码与所述用户的个人识别信息关联起来,作为用户识别信息而保存 和管理,所述变更后的便携式终端在从所述数据保存装置下载所述旧终端所 使用过的用户数据时,设定表示旧终端的用户数据的取得请求的标记, 并发送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 当在所述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中设定有所述标记时,所述数据保 存装置根据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核对所述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在确认了所述新终端和旧终端的用户为同一用户的情况下,从所述 数据保存装覽向所述变更后的便携式终端发送所请求的用户数据。
3. —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经由网络取得数字内容来利用, 该便携式终端的特征在于,该便携式终端具有数据保存可否判断部,其针对所述所取得的数字内容,判断是否允 许以备份为目的的保存;用户数据发送部,其在允许所述数字内容的备份保存的情况下,将 根据所述数字内容生成的用户数据保存到网络上的数据保存服务器中;用户信息再登记消息生成部,其将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终端识别信息 与使用所述便携式终端以前的旧终端的终端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再登 记;以及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生成部,其生成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以 从所述数据保存服务器下载所述备份保存的用户数据,在要从所述旧终端下载已备份保存的用户数据的情况下,所述用户 数据取得请求消息生成部在所述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中设置旧终端用 户数据取得请求标记。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信息再登记消息生成部生成再登记消息,该再登记消息是将所述用户的个人识别信息与所述新终端的终端识别符和旧终端的终端 识别符关联起来而得到的。
5. —种备份装置,该备份装置对在便携式终端利用的用户数据进行 备份保存,该备份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备份装置具有用户数据保存部,其保存用户数据;用户信息保存部,其在针对同一用户变更了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情况 下,将该用户的个人识别信息与变更前的旧终端识别符和变更后的新终 端识别符关联起来进行管理;旧终端用户数据取得请求判别部,其在从所述便携式终端接收到用 户数据的取得请求的情况下,判断在所述取得请求中是否指示有取得I日 终端的用户数据的信息;以及终端识别核对部,其当在所述取得请求中指示有从所述旧终端取得 用户数据的信息时,针对所述用户信息保存部核对所述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装置还具有用户识别信息检索部,该用户识别信息检索部 在存在所述核对请求的情况下,在所述用户信息保存部中检索所述用户 是否为同一用户的信息,在确定了所述用户为同 一用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所述用户数据保 存部中的所述旧终端的用户数据发送给所述便携式终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数据备份系统,该数据备份系统可相互通信地连接有便携式终端;数据保存装置,其对在所述便携式终端利用的用户数据进行备份保存;以及顾客管理装置,其对与使用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用户有关的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在变更了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顾客管理装置针对同一用户,将变更前的旧终端的终端识别号码和变更后的新终端的终端识别号码与所述用户的个人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进行保存和管理。在从变更后的便携式终端发送的用户数据取得请求消息中设定有表示旧终端的用户数据的取得请求的标记的情况下,数据保存装置对顾客管理装置核对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在确认了新终端和旧终端的用户为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数据保存装置检索旧终端中的用户数据,并将其发送给变更后的便携式终端。
文档编号G06F21/24GK101171593SQ20068001588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3日
发明者上野英俊, 关野公彦, 各务健太郎, 堀口赏一, 铃木伟元 申请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