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114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机构,特别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内的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大都以螺丝或拇指螺丝将一电路板(例如主机板)锁固 于一机壳内。在锁固电路板时,需要将电路板的螺孔一一对准机壳内的相对位 置后,才能用螺丝锁固。体积小的螺丝, 一旦掉落到地上后,就会有遗失的危 险。对一般使用者而言,上述锁固方式虽称不上麻烦,但还是具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螺丝的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以改善现有 采用螺丝的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系统中的电路板导引固定机 构。 一第一板面具有多个定位柱。该定位柱的位置与一欲固定的电路板的多个 定位孔分别对齐。 一第二板面大致垂直于第一板面。 一固定件枢接于第二板面 上,该固定件转动于一锁固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以导引固定电路板于第一 板面的该定位柱上。当固定件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固定件的扣合部接合电路 板的边缘以限制电路板在平行该第一板面方向的自由度,以使电路板的该定位 孔卡入于该定位柱内,而限制电路板在垂直第一板面方向的自由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 限定。


图1至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导引和固定一电路板的过程; 图4为图2的俯视图5为图3的俯视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固定件的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 —计算机系统 102 —板面
102a—定位柱
102b —定位柱
103a—底柱
103b—中柱
103c—顶椎
104—电路板
104a—定位孔
104b —定位孔
104c—边缘
105a—第一开孔
105b—第二开孔
106—板面
IIO—固定件
110a—转轴
110b—扣合部
110d—中空滑槽
110e—限位柱
110f—导引面
110g—轴孔
120 —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中的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利用一枢接于机 壳上的固定件,以导引并固定一电路板于机壳上。
请参照图1至图3,此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导引和固定一电路板的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 一电路板104欲固定在计算机系统100的机壳中。机壳的板面 102具有多个定位柱102a、 102b。电路板104具有多个定位孔104a、 104b, 定位孔104a、 104b的位置分别与定位柱102a、 102b对应。固定件110以转轴 UOa枢接于板面106(板面106大致垂直于板面102)上,用来导引电路板104, 使其定位孔104a、 104b与定位柱102a、 102b卡合以固定电路板104。
在图1中,在固定件IIO处于释放位置时(固定件110的把手110c指向 RELEASE),先将电路板104的定位孔104a、 104b与板面102上的定位柱102a、 102b对齐,接着,向下移动电路板104,使定位孔104a、 104b与定位柱102a、 102b能相互卡合。为了方便对齐,固定件110也可作为一帮助对齐的组件, 例如,当电路板104的边缘104c切齐固定件110的导引面110f时(参照图中 虚线),定位孔104a、 104b与定位柱102a、 102b的位置亦会对齐。
请参照图2与图4(图4为图2的俯视图),此为电路板104(定位孔104a、 104b)刚套在定位柱102a、 102b上时的状态。此时,每一定位孔的第一开孔 套在定位柱上。例如,葫芦形的定位孔104a的第一开孔105a套在定位柱102a 上。每一定位柱都包含底柱、中柱以及顶椎。例如,定位柱102a包含底柱103a、 中柱103b以及顶椎103c。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02a (或每一定位柱)的顶 椎103c穿过电路板104的定位孔104a (或每一定位孔)。这样,电路板104 就靠在底柱103a上。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定位孔104a (或每一定位柱)的 第一开孔105a的孔径需大于定位柱102a (或每一定位柱)的顶椎103c。而且, 定位孔104a (或每一定位柱)的第一开孔105a的孔径需小于定位柱102a (或 每一定位柱)的底柱103a的直径。此外,中柱103b的直径小于底柱103a的 直径或顶椎103c的底面的直径。接着,使用者可以操作固定件110 (例如施 力于把手110c),使其扣合部110b接合电路板104的边缘104c,并沿方向 120且平行板面102推动电路板104,使定位柱102a (或每一定位柱)的顶椎 103c卡入定位孔104a (或每一定位柱)的第二开孔105b。
请参照图3与图5(图5为图3的俯视图),此为电路板104(定位孔104a、 104b)卡入定位柱102a、 102b时的状态。此时,固定件110处于锁固的位置
(把手110c指向LOCK的位置)。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定位孔104a(或每 一定位孔)的第二开孔105a的孔径需小于定位柱102a (或每一定位柱)的顶 椎103c的底面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扣合部110b为一L形折板以接合电路 板104的边缘104c。当固定件110处于锁固位置时,扣合部110b同时限制电 路板104向右和向上的自由度,且电路板104的定位孔104a (或每一定位孔) 将卡入定位柱102a (或每一定位柱)的顶椎103c与底柱103a之间,电路板 104就被锁固了。
当使用者欲拆卸电路板104时,首先将固定件IIO转动回释放位置,接着, 推动电路板104沿方向120的相反方向滑动,直到电路板104处于第2图与第 4图的状态时,此时,电路板104就能以垂直板面102的方向向上拉起。
请参照图6,此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固定件的放大图。如何限制固定 件110于释放位置与锁固位置之间,请参见叙述。固定件110通过轴孔110g 枢接于板面106上。该固定件110具有一弧形的中空滑槽110d,用以套接于 限位柱110e (固定于板面106)。当固定件110转动时,中空滑槽110d相对 于限位柱110e滑动,但限位柱110e只能在中空滑槽110d内滑动。该中空滑 槽110d的两端分别设有突出的肋点,当限位柱110e卡入中空滑槽110d的两 端时,会受到肋点的限制,而固定在中空滑槽110d的端点。当限位柱110e位 于中空滑槽110d的两端端点时,固定件110就分别位于释放位置与锁固位置。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发明的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可以应用 固定件导引并固定一电路板,而无需以螺丝锁固方式固定电路板于计算机系统 的机壳内。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 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 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第一板面,具有多个定位柱,该定位柱的位置与一欲固定的电路板的多个定位孔分别对齐;一第二板面,大致垂直于该第一板面;以及一固定件,枢接于该第二板面上且具有一扣合部,该固定件转动于一锁固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以导引固定该电路板于该第一板面的该定位柱上,当该固定件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该扣合部接合该电路板的边缘以限制该电路板在平行该第一板面方向的自由度,以使该电路板的该定位孔卡入于该定位柱内,从而限制该电路板在垂直该第一板面方向的自由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 孔为一葫芦形 L,且该葫芦形孔包含一第一开孔与一第二开孔,该第一开孔的 孔径大于该第二开孔的孔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 柱包含一顶椎与一底柱,该第一开孔的孔径大于该顶椎底面的直径,且小于该 底柱的直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 开孔的孔径小于该顶椎底面的直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 柱还包含一中柱,连接于该顶椎与该底柱之间,该中柱的的直径小于该顶椎底 面的直径。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 件还包含一中空滑槽,该第二板面具有一限位柱卡入该中空滑槽内,当该限位 柱滑动至该中空滑槽的两端时,该固定件分别位于该锁固位置与该释放位置。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扣合 部具有一 L形折板以接合该电路板的边缘。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扣合 部还包含一把手供使用者操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导引固定机构,用以固定一具有多个定位孔的电路板。一第一板面具有多个定位柱,且该定位柱的位置与该定位孔分别对齐。一第二板面大致垂直于该第一板面。一固定件枢接于第二板面上,该固定件转动于一锁固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从而导引固定电路板于第一板面的该定位柱上。当固定件转动至锁固位置时,固定件的扣合部接合电路板的边缘以限制电路板在平行该第一板面方向的自由度,从而使电路板的该定位孔卡入至该定位柱内。
文档编号G06F1/18GK101364132SQ20071013572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0日
发明者黄惟孝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