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跟踪记录电子装置的系统组态的系统与方法

文档序号:646221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来跟踪记录电子装置的系统组态的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维护机制,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跟踪记录电子装置(例如 计算机装置)的系统组态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主机系统有可能因为一个不兼容的外围设备而导致功能异常,因此 对于维修工程师而言,了解使用者过去的周边插拔记录可以比较快速地找出 问题所在。或者是,当不只一位工程师在不同时间维修同一个主机系统时, 之前的系统组态对于接手的工程师而言是一项很重要的信息。甚至由于某个 外围的改版(例如安装新的固件)而导致整个主机系统的异常,这时也有需 要知道过去该外围的安装版本以方便检错。
已知技术中已有许多能记录主机系统的组态并检测排错的方法。请参考
图1,图1为已知计算机系统的开机流程图。电源开启后(步骤110),中央 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 t, CPU )便自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或闪存的开机区域(起始地址通常为FFFFOh)开始读取指令以便执行 基本输入/flT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BIOS)的程序代码来 开启开机流程。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接下来会执行开机后的自我测试 (power-on self test, POST )(步骤120 ),这时系统便会测试硬件外围(如 存储器、显示卡、硬盘、通讯端口等)是否正常或是是否存在,最后将结果 显示在屏幕上(若此时的显示卡正常);除此之外,系统也可能在此阶段产 生侦错码以利于排错,像是市面上可见的主机板排错测试卡便是利用此原理 来读取检错码,以方便了解目前硬件发生的问题。若上述的测试没有问题, 系统便会找寻开机》兹盘的开机区域,进入操作系统的开机流程,最后将控制 权交给操作系统而完成开机程序(步骤130 )。
此外,为便于操作系统以及上层的应用程序管理其下的硬件外围,业界 制定一套桌面管理才妾口 ( desktop management interface, DMI )标准;系 统的硬件外围信息依照此一标准格式储存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中的储存区域中,该储存区域一般称为管理信息格式数据库(management inf or隨t ion format database, MIFD )。使用者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读取并记录这些硬件外 围信息。有关开机流程以及桌面管理接口的细节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 悉,在此便不再赘述。
尽管通过上述这些已知技术能够得知目前系统的组态,然而所得的信息 有限,而且也无从知晓设备中计算机元件的变更(新增、替换或移除),因此, 亟需一个新的系统维护机制来跟踪记录这些外围设备变更的历程。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跟踪记录电子装置的系统组态的 系统与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 实施例提供一种跟踪记录一 电子装置的系统组态的系统,包 含有 一储存装置;以及一微处理器,用于检查该电子装置的一目前系统组 态是否与一第一参考组态有所不同,以及于该目前系统组态异于该第一参考 组态时,将该目前系统组态写入至该储存装置。
本发明在提供上述的系统的同时,也对应地提供一种跟踪记录一电子装 置的系统组态的方法,包含有检查该电子装置的一目前系统组态是否与一 第一参考组态有所不同;以及于该目前系统组态异于该第一参考组态时,储 存该目前系统组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好处为每当计算机装置进入开机流程时, 一旦检查发现 目前系统组态与前次所储存的系统组态有所不同时,即自动将目前系统组态 储存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内桌面管理接口 (desktop management interface,画I)的数据储存区内,由于可以储存多笔的系统组态,如此一
来,便可以从该系统组态储存区得知系统组态变更的历程,以作为维修人员 的参考信息。


图1为已知计算机系统的开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跟踪记录电子装置的系统组态的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功能 方块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系统组态储存区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跟踪记录系统组态的方法的运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考图2与图3。图2所示为本发明跟踪记录一电子装置的系统组态 的系统200。在此一实施例中,系统200应用于跟踪记录一计算机装置290 的系统组态,然而,此仅作为范例说明,并非是本发明的限制条件,亦即, 本发明跟踪记录系统组态的机制不限于计算机装置。如图l所述,跟踪记录 计算机装置290的系统组态的系统200包含一储存装置与一微处理器,其中 储存装置以一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220来加以实作,以及微处理器以 一微处理器260来加以实作,此外,非易失性存储器220与微处理器260均 设置于同一主机板上。非易失性存储器220中储存有一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BIOS) 210。在本实施例,基本!lr入/输出系 统210中新增一段新增程序代码230,以便于计算机装置290的开机过程中 跟踪记录计算机装置290的系统组态,而每当计算机装置290进入开机流程 时,微处理器260除了执行一般开机流程所必须执行的指令外,还会额外执 行新增程序代码230以将新的系统组态储存在管理信息格式数据库 (management information format database, MIFD) 240内的系统组态储 存区250当中,新增程序代码230的详细功能与操作将于后详述。本实施例 中,所须记录的系统组态包含有(但不限于)主机板及其外围设备(例如图2 所示的外围设备292、 294)的装置信息,如微处理器260、系统存储器(未显 示)、显示卡等等。图3则为系统组态储存区25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 储存格式为一循环队列(circular queue),当中有多个储存区块(如区块 10至区块60)。
请同时参考图2-4,图4为图2所示的系统200跟踪记录计算机装置290 的系统组态的运作流程图。请注意,假若可得到相同的结果,本发明跟踪记 录系统组态的方法所执行的步骤并未限制一定要遵照图4所示的次序来依序 执行,亦即,图4所示的流程仅作为范例说明的用,并非用来作为本发明的 限制条件,此外,在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披露之下,图4所示的流程仅显示出 与本申请相关的步骤。本发明跟踪记录系统组态的运作可简要归纳如下
步骤410:电源开启;
步骤420:开机后的自我测试(power-on self test, POST);步骤430:检查目前的系统组态是否与之前记录的系统组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跳至步骤450;否则跳至步骤440;
步骤440:将目前的系统组态储存于管理信息格式数据库240内的系统组态储存区250中;以及
步骤450: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而完成开机程序。
参考图l可知,本发明额外进行了步骤430以及步骤440,这两个步骤亦即微处理器260于一 目前开机流程中额外执行的新增程序代码230所要进行的工作。在步骤430中,微处理器260执行新增程序代码230来将计算机装置29Q目前读取到的系统组态与先前的系统组态进行比较,举例来说,计算机装置290目前读取到的系统组态会与图3所示的系统組态储存区250中最近一次储存的系统组态(如循环队列310中区块60所储存的系统组态)做比对;若是不同,则表示使用者有更动计算机装置290中的计算机元件(例如使用者拔除外围设备292或安装新外围设备),则依据目前队列指针所指向的位置(如循环队列310中的区块50),微处理器260所执行的新增程序代码230会将目前系统组态储存于区块50中(步骤440 ),以作为下次计算机系统开机或重新启动时,用来进行系统组态比对之用的参考系统组态,再将目前队列指针移至下一储存区块(如区块40),然后执行步骤450,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而完成此次开机程序;另一方面,若微处理器260执行新增程序代码230而判断目前系统组态相同于参考系统组态(例如循环队列310中区块60所储存的系统组态),则表示计算机装置290中的计算机元件尚未有任何更动,故无需储存目前系统组态,并直接跳至步骤450,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
请注意,于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是藉由计算机装置290的微处理器260,通过执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210中一段新增程序代码230,并根据桌面管理4矣口 (desktop management interface, DMI )的标准将系统组态储存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210中管理信息格式数据库240的系统组态储存区250内;然而,此仅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并非本发明的限制条件,例如,系统组态并不限定要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210储存于同 一非易失性存储器220。此外,假若系统组态储存区250中未储存任何数据,则微处理器260执行新增程序代码230而进行步骤430时,会直接将目前系统组态储存至系统组态储存区250以作为下次开机时所使用的参考系统组态。本发明实施例的好处为每当计算机装置进入开机流程时, 一旦检查发现目前系统组态与前次所储存的系统组态有所不同时,即自动将目前系统组态
储存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内桌面管理接口 (desktop managementinterface, DMI)的数据储存区内,由于可以储存多笔的系统组态,如此一来,便可以从该系统组态储存区得知系统组态变更的历程,以作为维修人员的参考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用来跟踪记录一电子装置的系统组态的系统,其特征是,包含有储存装置;以及微处理器,用于检查上述电子装置的目前系统组态是否与第一参考组态有所不同,以及于上述目前系统组态异于上述第一参考组态时,将上述目前系统组态写入至上述储存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微处理器与上述储 存装置均设置于主机板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储存装置储存有基 本输入/输出系统,以及于上述目前系统组态异于上述第一参考组态时,上 述微处理器将上述目前系统组态写入至上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中桌面管理 接口的数据储存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目前系统组态包含 有上述主机板及电连接于上述主机板的至少外围设备的装置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微处理器还于上述 电子装置的先前开机程序中检查上述电子装置的目前系统组态是否与第二 参考组态有所不同,并于对应上述先前开机程序的上述目前系统组态异于上 述第二参考组态时,将对应上述先前开机程序的上述目前系统组态写入至上述储存装置以作为上述第一参考组态。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储存装置以循环队 列的方式来记录由上述微处理器所写入的上述电子装置的系统组态。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于上述电子装置的每一 次开机程序中,上述微处理器均会检查上述电子装置的系统组态。
8. —种可用来跟踪记录电子装置的系统组态的方法,其特征是,包含有 检查上述电子装置的目前系统组态是否与第 一参考组态有所不同;以及 于上述目前系统组态异于上述第一参考组态时,储存上述目前系统组态。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电子装置为计算机 装置,其储存有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以及储存上述目前系统组态的步骤包含有将上述目前系统组态写入至上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中桌面管理接口的 数据储存区。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目前系统组态包 含有上述计算机装置中主机板及电连接于上述主机板的至少一外围设备的 装置信息。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还包含有 于上述电子装置的先前开机程序中,检查上述电子装置的目前系统组态是否与第二参考组态有所不同,并于对应上述先前开机程序的上述目前系统组态异于上述第二参考组态时,储存对应上述先前开机程序的上述目前系统 组态以作为上述第 一参考组态。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目前系统组态以 循环队列的方式来加以储存。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于上述电子装置的每一 次开机程序中均会执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来跟踪记录电子装置的系统组态的系统与方法,其中该系统包含有一储存装置;以及一微处理器,用于检查该电子装置的一目前系统组态是否与一第一参考组态有所不同,以及于该目前系统组态异于该第一参考组态时,将该目前系统组态写入至该储存装置。
文档编号G06F11/34GK101556549SQ20081009167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1日
发明者彭启峰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