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表面波射频识别无源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422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声表面波射频识别无源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中无源电子标签,尤其是涉及基于声 表面波技术的射频识别无源标签。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 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待识 别物品的自动机器识别。射频识别系统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 签和阅读器。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 (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 的交换。发生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
(1)电感耦合,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 应定律。 (2)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 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
本发明的才支术方案如下 —种声表面波技术的射频识别无源标签,包括应答器、带有编码的
声表面波压电芯片、读写器、天线,压电芯片上制作有叉指换能器及声 波反射器,其特征在于,通过稳压整流、启动电子标签的调制解调、编 码解码、时钟控制、通信发射、认证权限、加密解密、存储器工作,将
EPROM储存的数据发射出去,或是接受读写器的指令更改和写入新的 数据。天线直接相连的叉指换能器将接收到的电脉冲转换为在晶片上传 播的声表面波脉冲。


图l:声表面波射频识别无源电子标签工作原理。
具体实施例方式采用反向散射耦合机理的声表面波射频识别无源电子标签(下称声 表面波标签,简称标签)系统,其应答器内有天线和带有编码的声表面波 压电芯片,读写器为一小型雷达。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压电芯片 上制作有叉指换能器及声波反射器,反射器由多个反射体组成,作为带 有特征码的反射目标。当读写器发出的射频询问脉冲被应答器的天线接 收到后,与天线直接相连的叉指换能器将接受到的电脉冲转换为在晶片 上传播的声表面波脉冲,因为晶片上声波反射器状态与编码有严格的对 应,则被反射器反射的回波声脉冲串将带有编码信息。回波声脉冲串再 由叉指换能器转换为射频电脉冲串,并从天线发射出去。读写器接收到回波脉冲串后,将放大和解码,输入计算机数据库,达到识别目的。
标签采用单换能器结构,压电基片材料选取和换能器参数设计与常 规声表面波器件相同。采用单向换能器有助于降低标签的损耗,加大读写 距离。
|014]电子标签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物流管理、路桥收费、公共 交通、门禁控制、防伪、农场的健康与安全监控识别、超市防盗和收费、 航空行李分拣、邮包跟踪、工厂装配流水线控制和跟踪、设备和资产管
理、体育竟赛等。SAW标签也适用于压力、应力、扭曲、加速度和温度
等参数变化的测量,如铁路红外轴温探测系统的热轴定位、轨道衡、超 偏载检测系统、汽车轮胎压力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声表面波技术的射频识别无源标签,包括应答器、带有编码的声表面波压电芯片、读写器、天线,压电芯片上制作有叉指换能器及声波反射器,其特征在于,通过稳压整流、启动电子标签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时钟控制、通信发射、认证权限、加密解密、存储器工作,将EPROM储存的数据发射出去,或是接受读写器的指令更改和写入新的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射频识别无源标签,其特征在于,天线直接相连 的叉指换能器将接收到的电脉冲转换为在晶片上传播的声表面波脉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表面波技术的射频识别无源标签,包括应答器、带有编码的声表面波压电芯片、读写器、天线,压电芯片上制作有叉指换能器及声波反射器,其特征在于,通过稳压整流、启动电子标签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时钟控制、通信发射、认证权限、加密解密、存储器工作,将EPROM储存的数据发射出去,或是接受读写器的指令更改和写入新的数据。该射频识别无源标签读取范围大,可达数米;可使用在金属和液体产品上;标签芯片与天线匹配简单,制作工艺成本低。
文档编号G06K7/00GK101593289SQ20081011334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8日
发明者姜海艳 申请人:北京中食新华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