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化信息采集与时空数据更新一体化的系统与方法

文档序号:648222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变化信息采集与时空数据更新一体化的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时空数据库更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化信息采集与时空数据更新一体 化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时空数据库更新是在原数据库的基础上,用反映所研究区域现势状况(包括地形、 地貌、地物等)的地理空间变化目标信息,修正、补充和更新原数据库中的相应数据, 以真实地反映其现状,保存历史数据、使数据库现状与实际现状保持一致的过程。
空间数据库更新一般包括变化信息的发现与提取、主数据库更新、用户数据库更新 三个基本环节和定期更新、固定变化程度的更新,增量式更新三种基本模式。增量更新 由于其方式灵活而且能够最好地保证空间数据的现势性,是未来空间数据库更新的主要 趋势。为此国际制图协会(ICA)和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于1999年专门 成立了 "增量更新和空间数据库版本化"联合工作组,先后组织了多次专题研讨会。
目前变化信息的发现与提取方式包括地面变更测量方式、将遥感影像和矢量数据进 行叠加比较来提取变化目标信息的方式和将不同时刻的遥感影像进行叠加比较来提取 变化目标信息等三种方式。(1)在地面变更测量方面目前主要采用数字化测图终端系 统配合地面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等)来完成,其在变更测量时虽然只重测了变化 目标,但是提交的成果文件中存储的却是所有目标数据(包含变化和未变化目标数据, 也称为快照),没有将变化目标信息分离出来。在时态数据更新时,再将两个不同时刻 的地图快照进行叠加比较以提取变化目标信息。如Badard在"On the automatic retrieval of updates in geographic databases based on geographic data matching tools. ICA/ACI 1999-Proceedings/Acte[C]. Ottawa, Canada. 1999. 1291-13000" 中提出将两个不同时刻的地图快照进行叠加比较以提取变化目标信息的流程与方法;朱 华吉在"面向增量信息自动化提取的居民地时空变化分类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6, 21 (3) : 65-68)"中对以地图快照进行叠加比较的居民地数据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分类。(2)在将遥感影像和矢量数据进行叠加比较来提取变化目标信息方面,张剑清等在"基于遥感影像和矢量数据的水系变化检测(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 32 (8) : 663-666)"介绍了一种基于遥感影像和矢量数据的水系变化信息检测方法。(3)在将不同时刻的遥感影像进行叠加比较提取变化目标信息方面,张剑清等在"基于LBP/C纹理的遥感影像居民地变化检测,(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 33 (1) : 7-11)"中提出了一种基于LBP/C纹理的遥感影像居民地变化信息检测方法;Alboody等在"Post-classification and spatial rsasomng: newapproach to change detection for updating GIS database ( 2008, 3rd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rom theory to即plications, 742-748)"介绍了一种基于后分类和空间推理的GIS数据库更新的变化信息提取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是间接获取空间目标变化信息的方法,由于在信息获取环节没有考虑时空数据库更新的需要,往往没有收集时空数据更新所需要的目标变化时间、变化类型等信息,存在信息内容不足、失真、重复劳动(变更测量后再提取变化目标信息为重复劳动)、反应速度慢等问题。
在时空数据更新方面,文献"Event-based incremental updating ofspatio—temporal databas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 2004, 11 (2) , 192-198"针对GIS数据库中离散目标增量更新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的增量更新方法;该方法是以地理事件、空间实体变化类型及时空数据库动态操作算子间关系为基础,通过地理空间变化事件来确定单一实体变化类型,然后通过单一实体变化类型与动态操作算子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应该采用的更新操作以实现时空数据库更新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在"基于拓扑联动的增量更新方法研究,测绘学报,2008, 37(3): 322-329."中针对GIS数据库中拓扑关联目标的更新与拓扑一致性维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联动的增量更新方法。其是针对不同目标类型,分析归纳出相应的拓扑联动类型及其细分类型;对不同目标发展根据其语义特点、拓扑一致性约束条件及变化前后目标间的拓扑关系来推断实体变化类型的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或推断出每种拓扑联动类型中原关联目标和新生目标的变化情况,既而设计和执行相应的更新操作实现数据库的局部联动更新及其拓扑一致性维护;在"地籍数据库增量更新(2007.10,北京测绘出版社)"中比较系统地分析阐述了地籍数据库增量更新中的地籍图形变更类型的细分与识别、变化后目标的自动重构、更新操作及拓扑一致性维护等问题。张保钢在"地形图数 库的增量更新(北京测绘,2007 (1) : 1-4)中分析了地形图数据库增量式更新的版本数据求增量文件法与图幅子增量文件求和产生增量文件法,提出了生产部门进行地形图数据库增量更新的方案。刘勇和李成名在"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更新方法研究"(测绘科学,2006, 31 (4):103-105)中阐述了基于基态修正模型的空间数据库组织和更新流程。
上述方法都只是从理论上对某些变化情况、变化原因及可能的数据组织方法与更新处理流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没有考虑变化信息的获取与对接方法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方法存在的不足,为解决当前GIS地理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空间数据更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和方法 一种变化信息采集与时空数据更新一体化的系统与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变更测量时直接存储变化信息,减少变化信息获取环节中的重复劳动、提高劳动效率;通过变化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一体化来提高时空数据更新与一致性维护的自动化程度;变化信息获取终端通过网络向主(客户)数据中心服务器发送变化信息文件来提高空间数据更新的反应速度;通过只发送变化信息文件来减少主(客户)数据更新中的信息传送量,减轻网络传输的负担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化信息采集与时空数据更新一体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主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数据库服务器;
所述的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包括用于采集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已有数据和新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空间数据处理模块、用于生成增量信息文件的增量信息文件生成模块以及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的主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地理空间主数据库、负责更新地理空间主数据库的主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的客户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地理空间客户数据库、负责更新地理空间客户数据库的客户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第三通信模块;
所述的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和第三通信模块之间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的空间数据获取模块连接地面空间信息采集仪器。
所述的地理空间主数据库和地理空间客户数据库均为时态数据库,所述时态数据库的时空数据模型为基态修正模型、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或对象关系型时空数据模
6一种变化信息采集与时空数据更新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由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从地理空间主数据库或地理空间客户数据库获取现有的地图数据,该地图数据为矢量数据或影像数据;
步骤2:采用地面空间信息采集设备和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对地理空间现场进行变更测量,生成增量信息文件;
步骤3: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通过通信网络将增量信息文件分别发送给主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数据库服务器;
步骤4:主数据库服务器的第二通信模块检测到增量信息文件后向主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发出增量更新请求;主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将增量信息文件读入内存,根据增量信息文件头文件中所记录变化目标的空间范围,将地理空间主数据库中相应区域的时空数据读入内存;主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根据增量信息文件记录的变化目标的变化类型、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生成变化后该相应区域的现势数据,检查一致性,并更新地理空间主数据库;
客户数据库服务器的第三通信模块检测到增量信息文件后向客户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发出增量更新请求;客户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将增量信息文件读入内存,根据增量信息文件头文件中所记录变化目标的空间范围,将地理空间客户数据库中相应区域的时空数据读入内存;客户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根据增量信息文件记录的变化目标的变化类型、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生成变化后该相应区域的现势数据,检查一致性,并更新地理空间客户数据库。
该系统由一个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主数据库更新系统和用户数据库更新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l所示,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为一个便携式的智能终端(如PDA、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其包括一个空间数据获取模块1,可连接GNSS、全站仪、全能仪等地面空间信息采集仪器;空间数据处理模块2,具有坐标转换、已有地图显示、新采集目标的成图与显示等功能;增量信息文件生成模块3负责生成增量信息文件(change-only file, z),第一通信模块4负责将增量信息文件发送给主(客户)数据库服务器(第二和第三通信模块)。主数据库更新系统包括第二通信模块5,负责接收增量信息文件并向增量更新模块6发送更新请求(需要时将增量信息文件发送给第三通信模块8),主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6负责更新地理空间时态主数据库7;用户数据库更新系统包括第三通信模块8,负责接收第一通信模块4或第二通信模块5发送来
7的增量信息文件,并向客户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9发送更新请求,用户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9负责更新客户地理空间时态数据库10。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增量信息文件的主(客户)数据库增量更新方法,该方法包括变化信息采集终端的增量信息文件生成,第一通信模块将增量信息文件分别发送给第二和第三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亦可接收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的增量信息文件),第二和第三通信模块接收到增量信息文件后触发或提示主(客户)数据库更新模块更新其相应数据库。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在变更测量时直接存储变化信息,减少了变化信息获取环节中的重复劳动、提高劳动效率:通过在变更测量时直接存储变化部份地理空间目标的空间、时间、属性及变化类型信息,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将变化前、后两个不同时刻的地图快照数据进行叠加比较以提取变化信息的操作环节,因而减少了变化信息获取环节中的重复劳动、提高劳动效率;通过变化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一体化来提髙时空数据更新与一致性维护的自动化程度,即在变更测量时输入(选择)并存储目标变化、拓扑联动变化或派生要素变化类型及其细分类型,时空数据更新时只需根据不同变化类型调用相应模块生成变化后的数据状态及差文件,数据库管理员只需要检査生成数据的正确性,基本不需要进行图形编辑及更新操作,因而大大减少了由于人工操作而引起的不一致性错误的产生,在提高时空数据更新的自动化程度的同时更好地维护了空间数据的一致性;变化信息获取终端通过网络向主(客户)数据中心服务器发送变化信息文件来提髙空间数据更新的反应速度,将变更测量到数据库更新间的时间差从目前的以天甚至以月为单位计算提髙到以分钟为单位计算;通过只发送变化信息文件来减少主(客户)数据更新中的信息传送量,变化信息文件只存储了少量变化目标信息, 一般以KB为单位计算即可,而快照数据(即使是矢量快照数据)往往需要以MB为单位进行计算,因此能显著减轻
网络传输的负担。


图1为变化信息采集与时空数据更新一体化系统结构图中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为一个便携式的智能移动终端(如PDA、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增量信息文件根据授权可以由采集终端发送给主数据库和客户数据库,也可以由主数据库发送给客户数据库。第二或第三通信模块主要由增量信息文件接
收器和数据库更新引擎组成。图中c为增量信息文件。
图2为变化信息采集系统结构图中"读取数据文件类型"为变化前的空间数据类型,输出文件为变更测量的成果文件,其中"快照文件"指外业采集的变化后现状图(或现状草图),包括修测、补测目标和未变化的目标;增量信息文件为只包括变化目标(如删除目标、新增目标、修改目标等)信息文件。
图3为主(客户)数据库增量更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图中最简单的"增量信息文件接收器"为服务器上指定的一个文件路径,增量更新引擎为一个定时访问增量信息文件接收器的线程,时空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可以多样。
图4为理空间实体的基本变化类型;其中图a, b, c, d, e, f, g, h, i分别表示出现、消失、稳定、重现、移动、旋转、扩大、縮小和变形的情况。
图中L和t2分别表示变化前、变化后两个不同时刻。
图5为5种基本联动变化情况;其中,图中a、 b、 c、 d和e分别表示合并、分割、公共边界调整、结点移动和复合合并情况
图中"合并"表示两个面目标合并为一个面目标;"分割"表示一个面目标分割为两个面目标;"公共边界调整"为将具有相邻关系的两个面目标A、 B的公共边界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面目标为A' 、 B';"结点移动"表示由一个公共结点的移动而引起的多个目标的连续互动,包括管网结点移动和地籍变更结点移动等;"复合分并"指多个面目标的复杂分并操作。
图6为需要采集空间信息的拓扑联动变化类型细分示意图中TC1-TC3:"结点移动"、"分割"、"公共边界调整"与图5相同,TC4-TC7是对"复合分并"的细分。其中图a, b, c, d, e, f, g分别表示TCl:结点移动、TC2:简单分割,TC3:公共边界调整,TC4: 一个多边形分割为多个多边形,TC5:由一条简单线将n个多边形调整为n+l个多边形;TC6:有一条环线将n个多边形调整为n+l个多边形;TC7:其他复合变形
9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主要包括三项内容①变化信息采集与增量信息文件生成,②变化信息采集终端与主(客户)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通讯,③主(客户)数据库增量更新。下面分别阐述这三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方式
。1.变化信息采集与增量信息文件生成
变化信息采集与增量信息文件生成功能由变化信息采集系统来实现。如图2所示,变化信息采集系统安装在一个便携式的智能终端(如PDA、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上,其包括一个空间数据获取模块,可连接GNSS、全站仪、全能仪等地面空间信息采集仪器;空间数据处理模块;增量信息文件生成模块和一个通信模块。其关键技术为对地理空间目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设计相应的变化信息釆集与组织方法(即增量信息文件格式)。
仔细分析"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和"CH5002~94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地籍测绘规范》"中的不同空间要素类型的变化情况,参考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根据要素的变化特点和变化目标的获取途径与增量更新系统重构变化目标状态的应用需求将上述地理空间要素变化分为三大类地理空间要素变化的分类和识别为现有技术(1)单一实体的独立变化(或称基本变化),可以是人为变化、也可以是自然变化,如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附属设施、交通、植被与地貌和土质要素中的自然地貌和人工地貌等的变化情况,地籍地块的出现、消失变化、管线的新建、延长、缩小、废弃变化等;(2)拓扑联动变化,如管线、境界与政区(包括地籍要素)的联动变化;(3)派生要素变化,如地貌中的等高线、等深线、高程注记点和水下注记点的变化等。
(1)基本变化一般指单一地形、地物要素的独立变化,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这类变化又可细分为9种类型(如图4所示)出现、消失、属性变化、扩大、縮小、变形、移动、旋转和重现。单个该类要素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周边其他要素的变化,且变化后要素的空间位置完全依据测量数据来确定,其变化类型、变化时间、要素属性等信息也往往是到达现场的人员最清楚。因此其增量信息文件格式需记录完整的空间、时间、属性、变化类型等信息。
10(2) 拓扑联动变化是由于目标间的邻接、连通、包含等拓扑关系而引起的。主要 包括管线间的结点移动、行政区域(包括地籍地块)的划拨调整等。综观国内外的研究 成果,拓扑联动变化主要包括如图5所示的5种基本情况,即结点移动、合并、分割、 公共边界调整和复合分并等。
上述拓扑联动变化往往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引起的,其变化时间、变化类型和相关的 属性信息在室内都能够得到,只有少数空间位置信息需要通过野外数据采集获得,如结 点移动中移动后结点的位置,分割和公共边界调整中新形成的边界等。但其增量更新操 作却非常复杂,往往涉及多个目标的连续互动,如一个结点界址点的移动,可能牵动多 个地块的界址线、空间形状和面积甚至是拓扑关系的改变。存在待编辑更新的目标多、 工作量大等问题。若采用人工交互方式进行更新处理的话,在添加、删除、修改等过程 中往往难以有效地处理目标间的各种拓扑联动问题,容易产生遗漏、错误,直接影响着 更新后数据库的质量。本发明针对拓扑联动变化的变化信息采集设计了简易变化信息记 录格式,即对于这些变化类型只记录必须通过野外数据采集获得的少数目标的空间位置 信息,联动变化后的目标的完整位置和属性信息则在室内根据变化的特点由系统自动 (或半自动)生成。单一目标的变化类型则通过相应的规则来自动判断,进而实现空间 数据的自动或半自动更新。具体方法参见"陈军,周晓光,2008.基于拓扑联动的增量 更新方法研究,测绘学报,37(3): 322-329"。
在图5所示的5种基本联动变化中,合并不需要到野外采集任何空间数据;根据外 业数据采集与存储的特点,地块分割可分为一个地块分割为两个地块和一个地块分割为 多个地块两种情况;复合分并又可分为(1)由一条简单线将n个地块调整为n+l个地 块;(2)由一条环线将n个地块调整为n+l个地块;(3)其他复合分并三种情况,如 图6所示。这样需要外业采集空间数据的拓扑联动变化(Topological Change,简称 TC)可细分为如图6所示7种情况。
(3) 在"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中的等高线、等深线 为派生要素, 一方面它们不是地理空间实体,另一方面其空间位置往往不是直接测定的, 而是根据野外测量获得的离散高程点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或室内根据航空、航天 影像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然后根据数字高程模型来生成等高线或等深线。而高程注记 点和水下注记点本身也不是空间实体,而是根据判读地图的需要选择性注记的。因此其 变化信息采集与增量更新方法都有别于单一要素的基本变化和拓扑联动变化。有鉴于 此,本发明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相应的增量信息记录格式,只记录变化区域的外边界及变化区域内部少量必要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信息,然后生成局部数字高程模型,并 构建等高线的方法。
根据对空间要素变化的以上分析,以《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17798-1999, Geo-spatial data transfer format,简称CNSTDF)为基础,设计 了相应的增量信息文件格式,其记录内容包括空间实体类型编码、实体变化类型编码、 变化信息采集时间、变化时间、实体空间和属性等信息。
实施实例
采用微软windows mobile5. 0操作系统的PDA设备作为智能终端。以微软Visual Studio 2005作为开发平台,利用冗++语言编程,研究开发出了一个变化信息采集系统 eVillage Collection 1.0,实现了变化信息采集与增量信息文件生成等功能。
2.变化信息采集终端与主(客户)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通讯
变化信息采集终端为移动终端, 一般情况下数据采集终端与主(客户)数据库服务 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目前通讯技术非常发达,完全可以支持移动终端与远程服务器 之间的高效通讯。
实施实例
发明人及其研究小组采用无线网络连接方式,在移动终端PDA上安装一个GPRS卡, 通过HTTP协议将采集的增量信息文件和野外生成的现场草图(快照文件,为可选文件, 以便正确性检查)实时发送到指定服务器的指定路径。在服务器端开发了一个小线程, 定时访问(如2分钟访问一次)该指定路径,发现新文件即请求更新。从而实现了变化 信息采集终端与主(客户)数据库服务器间的实时通讯,大大縮短了变化信息采集与数 据库更新之间的时间间隔,提高了工作效率。
3.主(客户)数据库增量更新
主(客户)数据库更新的原理相同,都是当通信模块接到更新请求后,自动启 动(或由数据库管理员启动)更新程序,更新模块将增量信息文件读入内存,根据增量 信息文件的头文件中变化目标空间范围确定将主(客户)数据库中相应区域变化前的相 应数据读入内存;主(客户)数据库更新控制模块根据增量信息文件记录的变化目标的 变化类型、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对变化前的相应数据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等生成变
12化后该区域的现势数据,检査一致性,并更新主(客户)数据库使之在保持空间数据现 势性的同时保存历史数据。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主(客户)数据库为时态数据库,数据更新不是简单地用现 势数据替换原有数据(即快照式更新),而是基于对象版本的时态数据更新。主(客户) 数据库的时空数据模型可以多样,如基态修正模型、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或对象关 系型时空数据模型等。 实施实例
本实例采用基态修正模型,用shapefile格式作为基态文件格式,自主设计了差 文件格式及相应的时空数据查询、差文件检索与合并等方法。用VC.NET从底层开发了 一个时态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实现了基于增量信息文件的增量更新方法,并用实际 和模拟数据进行了检验。
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法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上述 实施方法与实例都是以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为例来详细说明的,本发明同样适合于各 种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及地理空间专题数据库的变化信息采集与更新。
权利要求
1.一种变化信息采集与时空数据更新一体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主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数据库服务器;所述的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包括用于采集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已有数据和新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空间数据处理模块、用于生成增量信息文件的增量信息文件生成模块以及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的主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地理空间主数据库、负责更新地理空间主数据库的主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的客户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地理空间客户数据库、负责更新地理空间客户数据库的客户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第三通信模块;所述的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和第三通信模块之间无线通信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化信息采集与时空数据更新一体化的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空间数据获取模块连接地面空间信息采集仪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化信息采集与时空数据更新一体化的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地理空间主数据库和地理空间客户数据库均为时态数据库,所述时态数据库 的时空数据模型为基态修正模型、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或对象关系型时空数据模 型。
4. 一种变化信息采集与时空数据更新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由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从地理空间主数据库或地理空间客户数据库获取现有的地图数据,该地图数据为矢量数据或影像数据;步骤2:采用地面空间信息采集设备和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对地理空间现场 进行变更测量,生成增量信息文件;步骤3: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通过通信网络将增量信息文件分别发送给主数 据库服务器和客户数据库服务器;步骤4:主数据库服务器的第二通信模块检测到增量信息文件后向主数据库增量更 新模块发出增量更新请求;主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将增量信息文件读入内存,根据增量 信息文件头文件中所记录变化目标的空间范围,将地理空间主数据库中相应区域的时空 数据读入内存;主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根据增量信息文件记录的变化目标的变化类型、 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生成变化后该相应区域的现势数据,检査一致性,并更新地理空 间主数据库;客户数据库服务器的第三通信模块检测到增量信息文件后向客户数据库增量更新 模块发出增量更新请求;客户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将增量信息文件读入内存,根据增量 信息文件头文件中所记录变化目标的空间范围,将地理空间客户数据库中相应区域的时 空数据读入内存;客户数据库增量更新模块根据增量信息文件记录的变化目标的变化类 型、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生成变化后该相应区域的现势数据,检査一致性,并更新地理空间客户数据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化信息采集与时空数据更新一体化的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主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数据库服务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现有的地图数据;步骤2对地理空间现场进行变更测量,生成增量信息文件;步骤3地理空间变化信息采集终端通过通信网络将增量信息文件分别发送给主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数据库服务器;步骤4主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增量信息文件实时更新数据库服务器中的地理空间数据库。该方法通过变化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一体化来提高时空数据更新与一致性维护的自动化程度;能提高空间数据更新的反应速度;能减轻网络传输的负担。
文档编号G06F17/30GK101645078SQ20091004432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1日
发明者刘万增, 刘军生, 周晓光, 曾联斌, 邢汉发, 军 陈 申请人:中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