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870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品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品质管理系统。
技术背景目前,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生产管理系统中,将工序的进度表写入ID标 签,在各工序中,从ID标签读出工序的数据。而且,若该工序中的作业结束, 则在ID标签中写入表示作业已结束的数据,并将其输送到下一工序。在这样 的生产管理系统的ID标签中存储有检查结果信息等信息。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7-287729号公净艮但是,上述发明中,若某工序的作业结束,则将其信息写入ID标签并输 送到下一工序,因此,例如在工序中未正常完成作业的情况下,与之后的处 理对应的信息不能单独分开写入,而且对于作业工序的装置的信息也不能写 入。因此,存在不能容易地进行之后的跟踪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将与作业工序 相关的信息详细写入ID标签,从而提高跟踪能力。本发明提供一种品质管理系统,具备对工件安装零件并进行组装作业 的多个组装装置;安装于托板且存储工件的组装信息的ID标签,该托板载置 工件且在组装线的工件输送部上移动;保存由組装装置进行的组装作业的信 息的保存机构;组装装置具备读取机构,其读取ID标签的信息;组装作业 机构,其基于ID标签的信息对工件进行组装作业;判定^L构,其判定组装作 业是否已正常进行;第一改写机构,其在组装作业未正常进行时将ID标签的 初始标记改写为第一标记,在组装作业已正常进行时将初始标记改写为第二 标记;第二改写机构,其在通过第一改写机构将第一标记写入ID标签后、在 工件已通过手动被矫正的情况下,将第 一标记改写为第三标记。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品质管理系统,具备利用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安装于托板的ID标签,该托板载置工件且在加工线的工件输送 部上移动;保存已写入ID标签的刀具更换信息的保存机构,该加工装置具备, 写入机构,在更换刀具后加工最初的工件的情况下,该写入装置将表示该工 件为刀具更换后的最初的工件的刀具更换信息写入所述ID标签。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ID标签中详细写入组装装置的组装信息、或加工装 置的刀具更换信息,并将其保存于保存机构,从而能够提高之后的跟踪能力。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生产管理系统的框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组装装置的作业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制造部(加工线)
2第二制造部(组装线)
3存储装置(保存机构)
4加工装置
6、 9带式输送机(工件输送部)
10 工件
11 ID标签
12 托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使用图1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生产管理系统进^f亍说明。图1是生 产管理系统的概略框图。本实施方式中,使用ID标签进行制造线的生产管理, 该制造线通过同一带式输送机制造各种机种的自动变速器。
该生产管理系统具备对工件IO进行加工的第一制造部(加工线)1; 在工件IO上组装零件而制造自动变速器的第二制造部(组装线)2;使用ID 标签11取得通过第一制造部1和第二制造部2得到的各工序的信息并对其进 行保存的存储装置(保存机构)3。 .
ID标签11安装于运送工件(自动变速器)10的托板12上,与工件IO、 托板12 —并通过带式输送才几(工件输送部)6、 9运送到第一制造部1、第二 制造部2。第一制造部1具备多个加工装置4。另外,图1中,为进行说明,作为加
工装置记载了一个加工装置,但第一制造部l具备多个加工装-置4。
加工装置4是对通过带式输送机6连续运送的工件10、例如自动变速器 的壳体等进行切削加工的装置,例如是加工中心。加工装置4对构成自动变 速器的零件即工件IO连续地加工。另外,加工装置4在开始加工时从安装于 托板12上的ID标签11读出工件10的种类等信息。另外,加工装置4向ID 标签11写入加工装置4的加工信息。
加工信息是如下信息表示加工装置4的加工作业已正常进行的OK(优 良)标记、或表示在加工装置4未正常进行加工作业的NG (不良)标记、表 示加工装置的刀具已更换的刀具更换信息。
OK标记和NG标记在完成加工作业后被写入ID标签11。另一方面,刀 具更换信息的写入可以在通过加工装置4加工工件IO之前写入,也可以在通 过加工装置4加工工件10之后写入。刀具更换信息被写入更换加工装置4的 刀具后进行切削的最初的工件10的ID标签11中。
在加工装置4中,若刀具产生劣化,则需要更换刀具。加工装置4例如 基于刀具的使用次数判定刀具的劣化状态。而且,若刀具的使用次数达到规 定次数,则点亮警告灯,发出需要更换刀具的警告。若刀具被更换,则在更 换刀具之后,首先在进行切削的工件10的ID标签11中写入表示刀具已更换 的刀具更换信息。
被写入ID标签11的刀具更换信息例如与制造线名称、制造年月日、时 间、序列号等信息一并保存于存储装置3。
第二制造部2具备多个组装装置7、中间闸门部(中間y—卜)8。另夕卜, 图1中,为进行说明,作为组装装置记载了一个组装装置7,但第二制造部2 具备多个组装装置。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制造部2中也使用第一制造 部l中所使用的工件IO、 ID标签ll、托板12,但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工件、 ID标签、托板。
组装装置7将构成自动变速器的其它零件组装到通过第一制造部1加工 后的工件IO等来制造自动变速器。组装装置7例如是将其它零件安装到通过 第一制造部1加工后的工件10并通过螺栓等将零件紧固的装置,或者是将其 它零件压入工件10的装置等。
另外,组装装置7检查由组装装置7进行的作业是否已正确进行。该检
6查如下进行,即判断螺栓的紧固扭矩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扭矩、或零件的压 入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压入量等。而且,通过进行检查,当螺栓的紧固、压 入等不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时,通过警告灯的点亮、面板的显示等进行警告。另外,组装装置7在安装于运送工件10的托板12的ID标签11的规定 地址,写入与由组装装置7进行的作业结果对应的标记。中间闸门部8在通过第二制造部2的带式输送机9运送的工件10的输送 方向,设于组装装置7的下游侧。中间闸门部8可以相对于一个组装装置7 设置一个,另外也可以相对于多个组装装置7设置一个。中间闸门部8读出通过组装装置7已写入到ID标签11的标记,并判定 标记中是否存在NG标记。NG标记详细后述,是指已写入到ID标签11的标 记为"0"、 "1"、 "9"的情况。在通过中间闸门部8检测到ID标签11中的标 记存在NG标记时,例如移开检测到NG标记的工件10,防止4企测到NG标 记的工件IO被运送到下一工序。ID标签11中作为初始标记设定为"0"。若 中间闸门部8检测到初始标记"0",则判断为ID标签11发生故障、或者在 组装装置7产生写入误差。通过中间闸门部8检测到的ID标签11的标记信息被保存于存储装置3。存储装置3保存ID标签11的加工装置4的加工信息和通过中间闸门部8 检测的ID标签11的标记信息。在自动变速器产生不良情况、该不良情况是 因加工装置4而造成的情况下,通过查找保存于存储装置3的工件10 (自动 变速器)的信息,从而能够快速发现其它有可能产生不良情况的自动变速器。存储装置3中,作为加工信息与序列号一并存储有刀具更换信息。在不 良情况的原因是由刀具造成的情况下,基于产生了不良情况的自动变速器所 使用的工件10的序列号,检索更换为该刀具后进行了最初的切削的工件10 的序列号。其次,更换对产生了不良情况的工件IO进行了切削的刀具,相比通过更 换的刀具最初进行了切削的工件IO的序列号,检索具有前一个序列号的工件 10。这样检索的两个序列号间的工件IO是通过产生了不良情况的刀具进行了 切削的工件IO,是有可能产生不良情况的工件10。即,基于通过存储装置3 存储的刀具更换信息、序列号,检索通过如下刀具切削的其它工件10,该刀 具为对产生了不良情况的工件IO进行了切削的刀具。通过这样;险索保存于存 储装置3的加工信息,能够容易地确定有可能产生不良情况的工件10。另外,存储装置3中存储有表示由组装装置7进行了作业的结果的标记。 在自动变速器(工件10)产生不良情况、产生不良情况的原因是由组装装置 7造成的情况下,使产生了不良情况的工件10的序列号与保存于存储装置3 的工件10的信息对照。此时,存储于存储装置3的标记为"2"时,表示通 过组装装置7进行了作业。另外,存储于存储装置3的标记为"3"时,表示 由操作者进行了作业。由此,能够查找该不良情况是由组装装置7造成的还 是由操作者造成的。
在此,使用图2的流程图说明由组装装置7进行的作业。该组装装置7 是将零件紧固于工件IO的紧固装置。另外,在写入组装装置7的作业结果的 ID标签11的地址,作为初始标记设定为"0"。
在步骤S1中,若将工件IO运到组装装置7,则读出在ID标签ll中写 入的机种信息(步骤Sl构成读取机构)。
在步骤S2中,从通过步骤Sl读出的机种信息判定是否通过组装装置7 对工件10进行作业。而且,在机种为不通过组装装置7进行作业的机种时进 入步骤S3,在机种为通过组装装置7进行作业的机种时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3中,将ID标签11的初始标记改写为标记"4"(第四标记), 并向接下来的组装装置7送出工件10 (步骤S3构成第三改写机构),该标记 "4"表示组装装置7不进行作业而通过了该组装装置7的情况(以下将该状 态称作"通过")。
在步骤S4中,判定组装装置7是否发生故障。而且,当判定为组装装置 7发生故障时进入步骤S5,当判定为组装装置未发生故障时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5中,将ID标签11的初始标记改写为表示组装装置7发生故障 的标记"9"(第五标记),并使工件10通过(步骤S5构成第四改写机构)。
在步骤S6中,通过组装装置7进行如下作业将零件组装于工件IO,并 通过螺栓进行紧固。在此,以螺栓的紧固扭矩达到预先设定的扭矩的方式进 行紧固(步骤S6构成组装作业机构)。
在步骤S7中,判断是否正确地进行了将零件紧固于工件10的紧固。在 此,检查紧固扭矩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扭矩。而且,在正确地进行零件的紧 固时进入步骤S8,在未正确地进行零件的压入时进入步骤S9 (步骤S7构成 判定机构)。
在步骤S8中,将ID标签11的初始标记改写为表示正确地进行该组装装置7的螺栓紧固、工件10的品质为OK的标记"2"(第二标记),并向接下 来的组装装置7送出工件10 (步骤S8构成第一改写机构)。在步骤S9中,将ID标签11的初始标记改写为标签"1"(第一标签), 该标签"1"表示未正确地进行该组装装置7的作业、工件10的品质为NG。 而且,通过警告灯等,告知未正确地进行作业(步骤S9构成第一改写机构)。在步骤S10中,通过组装装置7不能正确地进行作业后,由操作者判定 是否已矫正工件IO,在工件lO被矫正后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ll,在未矫正的 情况下结束组装装置7的作业,向接下来的组装装置7送出工件10。在步骤S11中,操作者矫正工件10,通过操作者按压矫正结束按钮,收 到变更ID标签11的指令后,将ID标签11的标记从"1"改写为"3"(第三 标记),并向接下来的組装装置7送出工件10。标记"3"是表示操作者进行 了矫正的标记(步骤Sll构成第二改写机构)。在通过以上说明的组装装置7进行了作业之后,通过中间闸门部8检查 ID标签1的标记。在该检查中,若包含初始标记"0",则对于该工件10 (自 动变速器),判定为ID标签11发生故障、或在组装装置7在写入标记时产生错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在通过了组装装置7的情况下,从初始 标记"0"改写为标记"4",因此,即使在由同一生产线制造多个机种的情况 下,也能够4吏工件10通过中间闸门部8而不会利用中间闸门部8将通过了组 装装置7的工件判定为NG。另夕卜,在步骤S5中,在组装装置7产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从初始标记"0" 改写为标记"9"。在组装装置7产生了故障的情况下,需要修理组装装置7。 该情况下,若停止带式输送机9并修理组装装置7,则需要停止它们之间的整 个生产线,从而导致生产性降低。本实施方式中,在组装装置7发生故障的 情况下,改写为标记"9",在中间闸门部8将这样的工件10从带式输送机9 移出。由此,能够防止NG品流入下一工序。另外,不需要停止带式输送机9, 可使用其它组装装置7对在产生了故障的组装装置7不进行作业的工件10继 续进行作业。另外,成为标记"9"的工件10例如进行修正后返回带式输送机9,或者 修理组装装置7并返回带式输送机9。另外,在步骤Sll中,若操作者结束矫正,则将操作者对该工件IO进行9矫正后的标记"3"写入ID标签ll,由此,之后当自动变速器产生不良情况、 产生不良情况的原因是由该组装装置7的作业造成时,能够容易地查找产生 了不良情况的部位的作业是由组装装置7进行的还是由操作者进行的。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标记写入通过带式输送机9与工件IO—并运 送的ID标签ll,由此可提高之后的跟踪能力。
另外,在组装装置7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在4喿作者进行发生故障的组装 装置7的作业时,能够将标记"9"改写为标记"3"。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组装装置7对工件IO进行的组装作业正常进行的 情况下,将ID标签11的标记>^人初始标记"0"改写为表示工件10的品质为 OK的标记"2"。另外,在通过组装装置7对工件IO进行的组装作业未正常 进行的情况下,将ID标签11的标记从初始标记"0"改写为表示工件10的 品质为NG的标记"1"。而且,在将ID标签11的标记变更为"1"后,若对 工件10进行矫正,则将ID标签11的标记从"1"改写为"3"。由此,在自 动变速器产生不良情况、该不良情况是由组装装置7的组装作业造成的情况 下,能够正确地判定其原因在于组装装置7、还是在于操作者的矫正,从而能 够提高跟踪能力。
在通过中间闸门部8检查ID标签11的标记时,若ID标签11的标记为 初始标记"0",则判定为ID标签11发生故障、或在组装装置7产生写入错 误。本实施方式中,对于通过组装装置7的机种即工件10,将ID标签11的 初始标记"0"改写为标记"4"。由此,在通过中间闸门部8才企查ID标签11 的情况下,与通过了组装装置7的情况无关,能够防止判定为ID标签11发 生故障、或在组装装置7中产生写入^l昔误的误判定。
另外,在组装装置7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将ID标签11的初始标记"0" 改写为标记"9",通过中间闸门部8将成为标记"9"的工件10从带式输送 机9移出。由此,能够不停止带式输送机9而通过其它组装装置7对不使用 产生了故障的组装装置7的工件10继续进行作业,从而可抑制生产性降低。 另外,通过利用中间闸门部8将成为标记"9"的工件10移出,能够防止NG 品流入下一工序,从而能够抑制生产性降低。
在加工装置4中,在更换刀具的情况下,在更换了刀具后将刀具更换信 息写入最初进行切削的工件10的ID标签11,并将该信息存储于存储装置3。由此'在自动变速器产生不良情况、其原因是由加工装置4的刀具造成的情 况下,能够容易地查找由该刀具加工后的自动变速器,从而能够提高工件10 的跟踪能力。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言而喻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包含各种 变更、改良。
权利要求
1、一种品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对工件安装零件并进行组装作业的多个组装装置;安装于托板且存储所述工件的组装信息的ID标签,所述托板载置所述工件且在组装线的工件输送部上移动;保存由所述组装装置进行的所述组装作业的信息的保存机构;所述组装装置具备读取机构,其读取所述ID标签的信息;组装作业机构,其基于所述ID标签的信息对所述工件进行所述组装作业;判定机构,其判定所述组装作业是否已正常进行;第一改写机构,其在所述组装作业未正常进行时将所述ID标签的初始标记改写为第一标记,在所述组装作业已正常进行时将所述初始标记改写为第二标记;第二改写机构,其在通过所述第一改写机构将所述第一标记写入所述ID标签后、在所述工件已通过手动被矫正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标记改写为第三标记。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品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三改写机 构,其在基于所述ID标签的信息判定所述工件为未通过所述组装作业机构 进行组装作业的工件时,将所述初始标记改写为第四标记。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品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第四改 写机构,其在所述组装装置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标记改写为第五 标记。
4、 一种品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利用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安装于托板的ID标签,该托板载置所述工件且在加工线的工件输送部 上移动;保存已写入所述ID标签的所述刀具更换信息的保存机构; 所述加工装置具备写入机构,在更换所述刀具后加工最初的工件的情况 下,该写入装置将表示该工件为所述刀具更换后的最初的工件的刀具更换信息写入所述ID标签。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跟踪能力的品质管理系统。在通过对工件(10)安装零件的组装装置(7)向工件(10)安装零件时,在未正常安装零件的情况下,将ID标签(11)的初始标记“0”改写为标记“1”。而且,之后若进行矫正,则将ID标签(11)的标记从“1”改写为“3”。
文档编号G06Q50/00GK101604426SQ20091014700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1日
发明者上村贵敬, 外川和昭, 榊原浩之 申请人:加特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