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318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扩充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扩充座结构,尤指一种利用齿轮带动锁头,可确实将笔记型 电脑固定于扩充座上,绝无松脱情况发生的扩充座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笔记型电脑具有体积轻巧、易于携带的优点,因此被广泛使用,但其缺点在 于体积所限,导致连接接口设置困难,因此,目前可见一种可与笔记型电脑连接的扩充座 (Docking),用以提供笔记型电脑具有多种连接接口,以连接其他不同周边设备,提高笔记 型电脑扩充功能。目前一般扩充座是采用卡勾勾合于笔记型电脑的方式,将笔记型电脑固 定于扩充座上,但其缺点在于,容易因为碰撞震动而导致卡勾松脱或断裂,导致笔记型电脑 与扩充座分离,或造成笔记型电脑掉落而损坏。针对现有专利而言,例如中国台湾省公开200617^1「固锁电脑的装置」,其包括固 锁扩充座、笔记型电脑和可移除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扩充座。所述扩充座包括用于 接合一电脑的一基座元件和一锁,所述锁包含一锁机构、暴露于所述基座元件一侧面上的 开孔里的一锁钥孔、以及自所述锁机构处延伸的一 t形闩。所述扩充座也包括在所述基座 元件上的一弹出机构;一杠杆臂,其具有用于接合所述锁的t形闩第一表面,当所述t形闩 移动于一锁定位置和一解锁位置之间时,所述杠杆臂旋转;以及一滑动构件,响应所述杠杆 臂的运动,当所述锁处于一锁定位置时,其滑动进一位置以阻碍所述弹出机构,使所述弹出 机构不能从所述基座元件处释放该电;其是使用所述“t形”锁带动杠杆、滑动及弹出构件, 其主要目的在于防盗,使电脑、扩充座锁固于一基座元件,并非针对电脑与扩充座间的结合 进行改良。例如中国台湾省公告M307779「接合座及其锁固与传动机构」,其接合座包括一供 电子装置组接的机壳、多数个与电子装置卡接的卡接件及一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的驱动杆, 锁固机构的锁扣座设于机壳内并包括定位件及导柱,锁扣座可在第一、第二位置间移动,锁 扣单元包括一与定位件抵接的限位件,第一弹性元件设在锁扣座侧边用以使锁扣座维持在 第一位置,卡掣件包括一供导柱穿设的导孔,卡掣件受锁扣座的导柱推移可沿第二方向在 释锁、锁定位置间移动,卡掣件在释锁位置时其与驱动杆分离,卡掣件在锁定位置时其抵于 驱动杆一侧以限制驱动杆移动,使卡接件与电子装置卡接,其利用作动元件的销部(如钥 匙作用一般)驱动锁扣座可在第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卡掣件受锁扣座的导柱推移可在释 锁、锁定位置间移动,以使接合座与电脑分离或卡接,所述作动元件连接一固定绳以将所述 接合座固定于桌脚,但是接合座与电脑之间仍维持传统卡勾勾合方式。例如中国台湾省公告M268622「用以锁定笔记型电脑的扩充基座」,是在所述扩 充基座的本体上设一锁具,及一可受所述锁具控制作一下压作动的释放钮,所述本体一侧 所设的承载座上设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口 二端分别设一可受所述释放钮控制作一上下作动 的柱体及一可向外转动的卡勾,使得一笔记型电脑被安装在所述承载座上时,所述笔记型 电脑底部所设的另一连接器及二卡勾孔,可精准地连接在连接器上及嵌卡在所述多个卡勾上;当下压所述释放钮时,可使所述多个柱体往上撑抵所述笔记型电脑底部,同时令所述多 个卡勾向外转动脱离所述多个卡勾孔,以顺利地将所述笔记型电脑自所述承载座上释放; 此外,所述锁具的锁定机构尚可与所述扩充基座本身的其它锁具相结合,以在所述其它锁 具被锁住时,可将所述笔记型电脑与所述扩充基座一并锁定。但是,该案仅在于改良卡勾结 构,基本上仍维持传统卡勾勾合方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发明提出一种扩充座结构,利用齿轮带动锁头,可确实 将笔记型电脑固定于扩充座上,绝无松脱的情形发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扩充座结构,所述扩充座是用以提供一电子装 置设置于其上且将所述电子装置锁固于所述扩充座,所述扩充座结构包含一壳体;一主齿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齿轮具有一第一中心轴;一锁头,设置于所述主齿轮的第一中心轴,且所述锁头外露于所述壳体;一第一副齿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主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副齿轮具有一 第一驱动杆;一杠杆结构,是由一第一杆体与一第二杆体构成,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第二杆 体的一端是连接于一转轴,且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形成一角度,所述第一杆体不 与转轴连接的一端是外露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杆体不与转轴连接的一端是对应于所述第 一驱动杆的位置;一第二副齿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主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副齿轮具有一 第二驱动杆;以及一压杆,所述压杆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是外露于所述壳体,所 述第二端是对应于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位置;当按压所述第一杆体外露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杠杆结构可依序驱动所述第一 副齿轮、所述主齿轮,再由所述主齿轮驱动所述锁头转动至一释放位置,当按压所述压杆外 露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时,所述压杆可依序所述第二副齿轮、所述主齿轮,再由所述主齿轮 驱动所述锁头转动至一锁合位置。本发明提供的扩充座结构,利用齿轮带动锁头,可确实将笔记型电脑固定于扩充 座上,绝无松脱的情形发生。


图1是本发明的组合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驱动锁头至释放位置的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驱动锁头至锁合位置的动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扩充座;10-壳体;11-第一孔洞;12-第二孔洞;20-主齿 轮;21-第一中心轴;30-锁头;40-第一副齿轮;41-第二中心轴;42-第一驱动杆;50-杠 杆结构;51-第一杆体;52-第二杆体;53-转轴;54-按键;60-第二副齿轮;61-第三中心 轴;62-第二驱动杆;70-压杆;71-垂直段;72-水平段;80-电子装置;81-底部;82-锁孔;Pl-锁合位置;P2-释放位置;θ -角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随附的图式来描述本发明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与功效,而以 下图式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辅助说明,以利贵审查委员了解,但本案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 所列举图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扩充座结构,所述扩充座100主要是由一壳 体10、一主齿轮20、一锁头30、一第一副齿轮40、一杠杆结构50、一第二副齿轮60及一压杆 70构成。所述主齿轮2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主齿轮20具有一第一中心轴21,所述 锁头30设置于所述主齿轮20的第一中心轴21的顶端,且所述锁头30外露于所述壳体10, 所述锁头30为一长型锁头;所述第一副齿轮4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且与所述主齿轮20 啮合,所述第一副齿轮40具有一第二中心轴41,所述第二中心轴41具有一第一驱动杆42, 所述第一驱动杆42是垂直于所述第二中心轴41 ;所述杠杆结构50是由一第一杆体51与 一第二杆体52构成,所述第一杆体51的一端与第二杆体52的一端连接于一转轴53,且所 述第一杆体51与第二杆体52之间形成一小于180度的角度θ,所述第一杆体51不与转轴 53连接的一端设有一按键Μ,在所述壳体10设有一第一孔洞11,使所述按键M外露于所 述壳体10,所述第二杆体52不与转轴53连接的一端是对应于所述第一驱动杆42的位置; 所述第二副齿轮6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且与所述主齿轮20啮合,所述第二副齿轮60具 有一第三中心轴61,所述第三中心轴61具有一第二驱动杆62,所述第二驱动杆62是垂直 于所述第三中心轴61 ;所述压杆70是由一垂直段71以及一水平段72构成,在所述壳体10 设有一第二孔洞12,所述垂直段71的顶端是伸出所述第二孔洞12外露于所述壳体10—定 长度,所述水平段72是垂直连接于所述垂直段71的底端,所述水平段72是对应于所述第 二驱动杆62的位置。请参阅图2所示,说明本发明驱动锁头至释放位置的过程,当按压所述按键M时, 可将所述第一杆体51下压,通过所述转轴53的旋转,可驱动所述第二杆体52上抬,所述第 二杆体52再将第一驱动杆42上抬,由所述第一驱动杆42通过所述第二中心轴41驱动所 述第一副齿轮40转动,再由所述第一副齿轮40驱动所述主齿轮20及所述第一中心轴21 转动,所述第一中心轴21可驱动设置于其顶端的所述锁头30由锁合位置Pl转动至释放位 置Ρ2,所述释放位置Ρ2及锁合位置Pl约呈九十度夹角。必须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副齿轮 60可被所述主齿轮20驱动转动,使所述第三中心轴61、第二驱动杆62转动,所述第二驱动 杆62上抬且同时带动所述水平段72及垂直段71上升,因此,所述垂直段71的顶端是伸出 所述壳体10—定长度。请参阅图3所示,说明本发明驱动锁头至锁合位置的过程,当完成图2的步骤后, 所述锁头30处于释放位置Ρ2,此时即可以安装电子装置80,在所述电子装置80底部81设 有一锁孔82,当使用者将所述电子装置80放上所述壳体10时,所述处于释放位置Ρ2的锁 头30可伸入所述锁孔82,同时所述电子装置80的底部81可碰触并按压所述外露于所述壳 体10的所述垂直段71,由所述垂直段71带动所述水平段72按压所述第二驱动杆62,由所 述第二驱动杆62通过所述第三中心轴61驱动所述第二副齿轮60转动,再由所述第二副齿
5轮60驱动所述主齿轮20及所述第一中心轴21转动,所述第一中心轴21可驱动所述锁头 30由释放位置P2转动至锁合位置P1,此时所述电子装置80即可被锁固于所述壳体10上, 亦即,所述电子装置80可与扩充座100结合为一体。若要取下所述电子装置80时,只要按 压所述按键M,使所述锁头30由锁合位置Pl转动至释放位置P2即可。必须说明的是,所 述压杆70的形式并不限于图示所述垂直段71及水平段72构成方式,所述压杆70只要具 备有外露的第一端以及可压制所述第二驱动杆62的第二端即可,例如,一垂直杆体或是一 块状结构的上下两端均可达到同样功能。此外,可依实际所需于扩充座上设置多组锁头,以 提高扩充座与电子装置的结合性。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扩充座结构,利用齿轮带动锁头,可确实将笔记型电脑固 定于扩充座上,绝无松脱的情形发生。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 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 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扩充座结构,所述扩充座是用以提供一电子装置设置于其上且将所述电子装置 锁固于所述扩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充座结构包含一壳体;一主齿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齿轮具有一第一中心轴;一锁头,设置于所述主齿轮的第一中心轴,且所述锁头外露于所述壳体;一第一副齿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主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副齿轮具有一第一 驱动杆;一杠杆结构,是由一第一杆体与一第二杆体构成,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 体的一端是连接于一转轴,且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形成一角度,所述第一杆 体不与转轴连接的一端是外露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杆体不与转轴连接的一端是对应于所 述第一驱动杆的位置;一第二副齿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主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副齿轮具有一第二 驱动杆;以及一压杆,所述压杆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是外露于所述壳体,所述第 二端是对应于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位置;当按压所述第一杆体外露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杠杆结构依序驱动所述第一副齿 轮、所述主齿轮,再由所述主齿轮驱动所述锁头转动至一释放位置,当按压所述压杆外露于 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时,所述压杆依序所述第二副齿轮、所述主齿轮,再由所述主齿轮驱动所 述锁头转动至一锁合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外露于所述壳体的一 端设有一按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是由一垂直段以及一水平 段构成,所述垂直段的顶端是外露于所述壳体一定长度,所述水平段是垂直连接于所述垂 直段的底端,所述水平段是对应于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齿轮具有一第二中心轴, 所述第一驱动杆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中心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副齿轮具有一第三中心轴, 所述第二驱动杆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三中心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 的角度是小于18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的释放位置及锁合位置约 呈九十度的夹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为一长型锁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底部设有一锁孔,所 述锁孔是提供所述锁头伸入。
全文摘要
一种扩充座结构,包含一壳体、一主齿轮、一锁头、一第一副齿轮、一杠杆结构、一第二副齿轮及一压杆,所述主齿轮具有一第一中心轴,所述锁头是设置于所述主齿轮的第一中心轴,所述第一副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副齿轮具有一第一驱动杆,所述杠杆结构由一第一杆体、一第二杆体及一转轴构成,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外露于壳体,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是对应于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位置,所述第二副齿轮与主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副齿轮具有一第二驱动杆,所述压杆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当分别按压所述第一杆体或所述压杆的第一端,可驱动所述锁头转动于释放位置或锁合位置。
文档编号G06F1/16GK102063155SQ20091021193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
发明者何佳儒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