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及其自动扫描剔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455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及其自动扫描剔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监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及其专用 自动扫描剔除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对产品安全质量进行监管,政府对一些重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而电子监管 码就是政府为实施电子监管而为每件产品赋予的标识。每件产品的电子监管码是唯一的, 即“一件一码”。监管网将电子监管码赋予产品后,生产企业通过这个电子监管码将产品的 生产、质量等源头信息传输到监管网中,而流通企业则通过电子监管码将产品流通和销售 的信息传输到监管网,这些数据信息可供消费者、政府和企业使用,最终可以为实现对产品 的质量追溯、责任追究、问题召回和执法打假等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而要实现电子监管码的功能,首先需要从监管网获取电子监管码并导入生产线的 赋码系统,接着赋码系统需要在生产包装过程中,给每个产品赋予条码,并通过扫描将不同 层次包装的条码进行关联,第三还需要将该产品的相关生产信息输入系统并与条码进行关 联,最后条码以及它关联的数据信息都需要传输到监管网的数据库,以备查询和审核。中国专利申请“电子监管码系统,申请号200810000038. 3”中公开的电子监管码 系统,包括编码模块、多个扫描装置、多个解码终端以及远程监管系统。编码模块用于按照 一定规则编码得到与赋码产品信息唯一对应的电子监管码,而电子监管码包括表示产品类 型的标志位、和所述标志位共同组成用于一一对应商品条码信息的产品编码、表示对应类 型产品容量的电子监管码序号以及验证码。但现有的电子监管码系统对窜货产品的发现和 剔除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时对生产信息与监管码的关联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和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 系统,能够实现各级包装相互的关联以及产品的各种信息与电子监管码的关联,防止窜货 发生,其专用的扫描剔除装置则将窜货产品予以剔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包括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 生产线,监管码管理系统连接并控制生产线。所述的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包括基础信息设置单元、生产赋码管理单元和导入导 出单元,基础信息设置单元进行产品生产模式设置、监管码管理设置;生产赋码管理单元则 获取基础信息设置单元的信息后进行生产任务的管理和产品或/和包装与监管码的关联 控制;导入导出单元则向基础信息设置单元导入监管码或由生产赋码管理单元导出产品包 装关联关系。包装关联关系是将生产后的产品的各级包装通过监管码进行相互关联。所述基础信息设置单元包括产品管理模块、生产模式管理模块、包装规范管理模 块、条码模板管理模块、功能码管理模块、监管码管理模块,其中
产品管理模块导入产品信息;生产模式管理模块设置生产业务模式; 包装规范管理模块定义包装规格;条码模板管理模块定义条码的打印内容和样式;功能码管理模块提供软件特殊功能的条码。监管码管理模块接受导入导出单元导入的监管码或批量生成监管码。所述的生产赋码管理单元包括生产任务管理模块、包装关联控制模块和条码标签 打印模块,其中生产任务管理模块接收基础信息设置单元发出的信息,建立生产任务并进行管 理;包装关联控制模块根据生产任务管理模块的信息,进行各级包装之间的关联;条码标签打印模块根据监管码管理模块输出的信息,进行条码标签打印。所述的生产赋码管理单元还包括物料清单管理模块(B0M,Bill of Materail),定 义包装耗材的基础参数,并将信息传输到生产任务管理模块。包装耗材的基础参数包括使 用单位、材质、数量、供应商等,通过选定与产品和包装规格相匹配的耗材,物料清单管理模 块的信息传送到任务管理模块,并自动统计生成耗材使用报表。所述的生产赋码管理单元还包括生产线管理模块,生产线管理模块按照生产模式 管理模块设置的生产业务模式,对生产线进行管理。所述的包装关联控制模块,进行包装关联关系的建立、处理包装的异常情况、对各 级包装关系进行检验和跟踪、进行作业跟踪管理,并通过导入导出单元将包装关系导出。所述的生产赋码管理单元还有报表查询模块,报表查询模块与生产任务管理模块 连接。可以随时查询产品信息。所述包装关联关系的建立,是根据产品的包装步骤,将产品的最外层包装和其子 包装建立父子关系,最外层为中间层的父码,中间层是初级包装的父码。所述的生产线包括传送装置和设置在传送装置上的自动扫描剔除装置或手动扫 描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专用自动扫描剔除装置, 包括PLC控制设备、扫描设备和自动剔除装置,扫描装置扫描传送装置上的产品包装,并输 出信号给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将处理后的信息传递给PLC控制设 备,PLC控制设备控制剔除装置。所述扫描设备包括光电开关和扫描器,光电开关获得产品通过的信号并触发扫描 器阅读产品包装上的条码。所述的自动剔除装置包括光电开关、电磁阀和气缸,光电开关设置在PLC控制设 备前,电磁阀根据PLC控制设备的信号驱动气缸剔除扫描错误的产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能实现监管码与产品各级包装、以及监管码与 产品信息的相互关联,其中生产赋码管理单元通过调用已定义的产品包装规范和产品关联 信息,在生产模式管理模块设置的生产业务模式下进行生产,同时通过扫描或阅读的监管 码将若干组信息和读取的产品监管码进行一定关系的对应,并形成综合的以监管码为介质的产品综合信息库。这样在以产品上的条码为手段进行产品信息查询时,可方便得到产品 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重要的关联信息。同时本发明的电子监管码管理监测系统能及时发 现窜货的发生,并通过专用的自动扫描剔除装置对窜货产品进行剔除,其剔除正确性达到 100%,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包括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100,包装生产线,监管 码管理控制系统连接并控制生产线。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100包括基础信息设置单元1、生产赋码管理单元2和导入 导出单元3,基础信息设置单元1进行产品生产模式设置、监管码管理设置;生产赋码管理 单元2则获取基础信息设置单元1的信息后进行生产任务的管理和产品与监管码的关联控 制;导入导出单元3则向基础信息设置单元导入监管码或由生产赋码管理单元导出产品包 装关联关系。基础信息设置单元1包括产品管理模块11、生产模式管理模块12、包装规范管理 模块13、条码模板管理模块14、功能码管理模块15、监管码管理模块16,其中产品管理模块11导入产品信息;生产模式管理模块12设置生产业务模式;包装规范管理模块13定义包装规格;条码模板管理14模块定义条码的打印形式;功能码管理模块15定义实现特殊功能的条码;监管码管理模块16接受导入导出单元3导入的监管码或批量生成监管码。
生产赋码管理单元2包括生产任务管理模块21、包装关联控制模块22和条码标签 打印模块^3,其中生产任务管理模块21接收基础信息设置单元1发出的信息,建立生产任务并进行管理;包装关联控制模块22根据生产任务管理模块21的信息,进行各级包装之间的关 联;条码标签打印模块23根据监管码管理模块输出的信息,进行条码标签打印。生产赋码管理单元2还包括物料清单管理模块M(B0M,Bill of Materai 1),定义 包装耗材的基础参数,并将信息传输到生产任务管理模块。包装耗材的基础参数包括使用 单位、材质、数量、供应商等,通过选定与产品和包装规格相匹配的耗材,物料清单管理模块 24的信息传送到生产任务管理模块21,并自动统计生成耗材使用报表。生产赋码管理单元2还包括生产线管理模块25,生产线管理模块25按照生产模式 管理模块12设置的生产业务模式,对包装生产线进行管理。包装关联控制模块22,进行包装关联关系的建立、处理包装的异常情况、对各级包装关系进行检验和跟踪、进行作业跟踪管理,并通过导入导出单元将包装关系导出。生产赋码管理单元1还有报表查询模块沈,报表查询模块沈与生产任务管理模块 21连接。可以随时查询产品信息。包装关联关系的建立,是根据产品的包装步骤,将产品的最外层包装和其子包装 建立父子关系,最外层为中间层的父码,中间层是初级包装的父码。包装生产线包括包装传送装置和设置在包装传送装置上的自动扫描剔除装置或 手动扫描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的自动扫描剔除装置, 自动扫描装置包括PLC控制设备50、扫描设备和自动剔除装置,扫描装置扫描包装传送装 置上的产品包装,输出信号给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100,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100将处理后 的信息传递给PLC控制设备50进行处理,PLC控制设备50控制剔除装置。扫描设备包括光电开关52和扫描器53,光电开关52获得产品通过的信号传输并 触发扫描器53阅读产品包装上的条码。自动剔除装置包括电磁阀511、气缸512和剔除光电开关513,电磁阀511接收PLC 控制设备50的信号后驱动气缸513剔除错误的产品。自动扫描剔除装置运行如下,光电开关52设置于包装生产线上的传送装置的最 前端,扫描器53位于光电开关52的后面并固定在传送装置上,并由光电开关52的监测信 号触发并扫描,产品通过光电开关52时,光电开关52被闭合,其通路信号会发送给扫描器 53,扫描器53被触发后发出激光对产品上的包装条码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将结果发送给 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100,如果扫描条码正确,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100发送正确信号1给 PLC控制设备50,如果扫描条码错误或者没有扫描到,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100发送错误信 号0给PLC控制设备50 ;PLC控制设备50可以安装在传送装置的底部或下侧面,便于连接 固定在传送装置上的光电开关52、扫描器53和后面的自动剔除装置51。当之前扫描过的 包装经过剔除光电开关513时,剔除光电开关513会被触发并发送信号给PLC控制设备50、 PLC控制设备50调出来自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100的信号,如果是正确信号,则PLC控制设 备50不发送动作指令,如果是错误信号,PLC控制设备50发送动作指令给电磁阀511,511 驱动气缸512将该产品从传送装置上剔除下来。手动扫描装置在扫描到包装条码不正确的产品时,可手动剔除错误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生产线,监管 码管理系统连接并控制生产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 包括基础信息设置单元、生产赋码管理单元和导入导出单元,基础信息设置单元进行产品 生产模式设置、监管码管理设置;生产赋码管理单元获取基础信息设置单元的信息后进行 生产任务的管理和产品或/和包装与监管码的关联控制;导入导出单元则向基础信息设置 单元导入监管码或由生产赋码管理单元导出产品包装关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信息设置单 元包括产品管理模块、生产模式管理模块、包装规范管理模块、条码模板管理模块、功能码 管理模块、监管码管理模块,其中产品管理模块导入并管理产品信息;生产模式管理模块设置生产业务模式;包装规范管理模块定义产品包装比例;条码模板管理模块定义条码标签的打印模式;功能码管理模块提供实现特殊功能的条码的打印功能;监管码管理模块接受导入导出单元导入的监管码或批量生成监管码,同时提供监管码 的参数查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赋码管理 单元包括生产任务管理模块、包装关联控制模块和条码标签打印模块,其中生产任务管理模块接收基础信息设置单元发出的信息,建立生产任务并进行管理;包装关联控制模块根据生产任务管理模块的信息,进行各级包装之间的关联;条码标签打印模块根据监管码管理模块输出的信息,进行条码标签打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装关联控制 模块,进行包装关联关系的建立、处理包装的异常情况、对各级包装关系进行检验和跟踪、 进行作业跟踪管理,并通过导入导出单元将包装关系导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关联关系的 建立,是根据产品的包装步骤,将产品的最外层包装和其子包装建立父子关系,最外层为中 间层的父码,中间层是初级包装的父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赋码管理 单元还包括物料清单管理模块,定义包装耗材的基础参数,并将信息传输到生产任务管理 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赋码管 理单元还包括生产线管理模块,生产线管理模块按照生产模式管理模块设置的生产业务模 式,对生产线进行管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线包括传 送装置和设置在传送装置上的自动扫描剔除装置或手动扫描装置。
10.一种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专用自动扫描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 设备、扫描设备和自动剔除装置,扫描装置扫描传送装置上的产品包装,并输出信号给监管 码管理控制系统,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将处理后的信息传递给PLC控制设备,PLC控制设备控制剔除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扫描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设备包括光电开 关和扫描器,光电开关获得产品通过的信号传输并触发扫描器阅读产品包装上的条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扫描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剔除装置包括 光电开关、电磁阀和气缸,光电开关设置在PLC控制设备前,电磁阀接收PLC控制设备的信 号后驱动气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及其自动扫描剔除装置,包括监管码管理控制系统,生产线,监管码管理系统连接并控制生产线。本发明的电子监管码管理检测系统能实现监管码与产品各级包装、以及监管码与产品信息的相互关联,其中生产赋码管理单元通过调用已定义的产品包装规范和产品关联信息,在生产模式管理模块设置的生产业务模式下进行生产,同时通过扫描监管码将若干组信息和读取的产品监管码进行一定关系的对应,并形成综合的以监管码为介质的产品综合信息库。同时本发明的电子监管码管理监测系统能及时发现窜货,并通过专用的自动扫描剔除装置对窜货产品进行剔除,其剔除正确性达到100%,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G06K17/00GK102054212SQ20091023672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5日
发明者王雪晶, 纵兴元, 辛明辉 申请人:北京嘉华通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