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钢铁产品的rfid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085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于钢铁产品的rfid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射频技术领域的识别系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钢铁产品的 RFID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RFID无线频率识别技术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可替代条形码 和磁卡技术。而利用RFID技术的RFID系统通常包括读写器、主机以及被叫做应答器的RFID 标签。读写器的天线发射电磁波期间,储存有ID (Identification)和数据的标签进入电磁 波所形成的磁场时被激活,将自身储存的ID和数据通过标签天线进行传送。读写器将标签 传送过来的ID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到主机中,主机将其与事先储存的数据进行比较, 并提供所需的服务。 经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于2009年7月8日公开的公告号为CN201270116Y的中 国实用新型专利"磁吸式RFID电子标签",此为应用于钢铁产品上且频率为860MHz-960MHz 的磁吸式RFID电子标签。这类金属用电子标签已为现有技术。但是,一直以来尚未开发出 应用于制铁金属现场以识别待识别钢铁产品的RFID识别系统,现阶段制铁金属现场只能 使用条形码或磁卡技术对钢铁产品进行识别,存在识别效率低的问题,该种识别技术已成 为生产能力提高的瓶颈。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RFID识别系统以能配合现场各类行车搬运相应钢铁产品,并 能准确识别待识别钢铁产品并实时掌握钢铁产品的制造、物流等履历管理信息,从而解决 相关企业钢铁产品生产能力受制于低效率的识别技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钢铁产品的RFID 识别系统,通过所述系统能准确跟踪并管理制铁金属现场中行车所搬运的各种钢铁产品的 信息,识别自动化且识别效率高,可大大提高生产能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系统包括行车、待识别钢铁 产品、读写器模块、读写器天线、RFID标签、主机、服务器,其中RFID标签安装于待识别钢 铁产品上,所述读写器模块安装于行车的上部,读写器天线安装于行车抓钩的下部;所述读 写器天线与RFID标签进行收发信号,所述RFID标签包括IC芯片和标签天线且以读写器 天线发出的电磁波为能量源,所述读写器模块与读写器天线连接;所述读写器模块包括RF 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所述RF模块与读写器天线连接且解调读写器天线所接收的电 磁信号,所述控制模块与RF模块连接且处理RF模块解调所得的数字信号,所述RF模块还 接收并调制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且由读写器天线发射调制所得的信号,所述通信模块将RF 模块解调所得的数字信息传送至主机供其处理,主机将其处理所得的数据传送至服务器供 其处理。所述待识别钢铁产品为冷轧钢板巻,所述RFID标签安装于冷轧钢板巻的内径面上 距离巻口 30cm 40cm的部位,所述行车抓钩为适于抓持冷轧钢板巻的冷轧钢板巻抓钩。[0007] 所述待识别钢铁产品为船材巻,所述RFID标签安装于船材巻的内径面上距离巻
口 30cm 40cm的部位,所述行车抓钩为适于抓持船材巻的船材巻抓钩。 所述待识别钢铁产品为厚钢板,所述RFID标签安装于厚钢板的一侧末端部位,以
适应应用于行车现场搬运厚钢板,所述行车抓钩为适于抓持厚钢板的厚钢板抓钩。 当待识别钢铁产品被行车抓钩抓起时,所述读写器天线与RFID标签在行车上的
相对面对面放置。 所述读写器模块的结构是可拆解的,且安装有电源。 所述主机设置有无线接入点,所述读写器模块通过接入无线接入点与主机进行通 信,两者间的通信协议为TCP/IP。 所述读写器天线采用片状天线,并设有外壳。 所述RFID标签选择金属用电子标签,能顺畅地实现将存储有待识别钢铁产品的 各种关联信息进行收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RFID技术对各类钢铁产品信息进行识别和管 理,从而准确跟踪和管理在制铁金属现场中行车所搬运的钢铁产品的有关制造、履历等各 种产品信息,具有自动识别和识别效率高的优点,并能大大提高生产能力。

图1为实施例1RFID识别系统在行车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读写器模块2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读写器天线3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RFID标签4在识别对象物冷轧钢板巻5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RFID识别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RFID识别系统在行车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RFID识别系统在行车上的安装示意图。
标记说明 1-冷轧钢板巻抓钩,2-读写器模块,3-读写器天线,4-RFID标签,5_冷轧钢板巻, 10-行车,11-主机,14-船材巻抓钩,15-船材巻,20-厚钢板抓钩,21-电磁铁,22-厚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 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 实施例。各实施例中的"行车(Crane)"为通用桥式起重机,多用于冶炼厂、机械厂和钢铁厂 的车间内使用,行业内俗称行车。行车应用于制铁金属现场搬运各类钢板产品是现有技术。 实施例1 应用于制铁金属现场搬运冷轧钢板巻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RFID识别系统包括行车10、读写器模块2、读写器 天线3、 RFID标签4、冷轧钢板巻5、主机11、服务器(未图示),其中行车10用于搬运冷 轧钢板巻5且其具有适于搬运冷轧钢板巻5的冷轧钢板巻抓钩1, RFID标签4安装于冷轧 钢板巻5内径面上,读写器模块2安装于行车10的上部,读写器天线3安装于冷轧钢板巻抓钩1的下部;读写器天线3与RFID标签4进行收发信号;所述RFID标签4包括IC芯片 和标签天线且以读写器天线3发出的电磁波为能量源;读写器模块2与读写器天线3连接; 所述读写器模块2包括RF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所述RF模块与读写器天线3连接且 解调读写器天线3所接收的电磁信号,所述控制模块与RF模块连接且处理RF模块解调所 得的数字信号,所述RF模块还接收并调制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且由读写器天线3发射调制 所得的信号,所述通信模块将RF模块解调所得的数字信息传送至主机11供其处理。 冷轧钢板巻5被行车10的冷轧钢板巻抓钩1抓起时,读写器天线3与RFID标签 4在行车10上的相对位置为两者分别处于冷轧钢板巻抓钩1的两端呈面对面放置。 所述读写器模块2的结构是可拆解的,且安装有电源。所述主机11设置有无线接 入点(未图示),所述读写器模块2通过接入无线接入点与主机11进行通信,读写器模块2 与主机11间通信协议为TCP/IP。读写器模块2与主机11间的通信连接也可称为无线TCP/ IP连接。 主机ll将其其处理所得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传送至服务器(未图示) 供其处理。 读写器天线3采用片状(Patch)天线,为了保护读写器天线3内部基板,其设有外 壳用以保护遮挡基板背面。 为了能顺畅收发冷轧钢板巻5的各种关联信息,RFID标签4为金属用电子标签 (即用于金属或其它导电物体上的射频识别标签)。 为实现性能的极大化,RFID标签4在冷轧钢板巻5的优选安装位置为在其内径 面上距离巻口 30cm 40cm的部位。 结合上述RFID识别系统结构描述,以下再介绍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通过RFID标 签4具备的标签天线(未图示)传送冷轧钢板巻5的各种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经过读 写器天线3由读写器模块2接收并传送至主机11,主机11可根据读写器模块2传送来的冷 轧钢板巻5的各种关联信息(如资材管理信息)和检索请求信号,在检索了相应RFID标签 信息对应的目录后传送给服务器(未图示)。 实施例2 应用于制铁金属现场搬运船材巻 参见图6,结合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RFID识别系统类似于实施例l,本实施例 的待识别钢铁产品为船材巻15,行车10具有适于搬运船材巻15的船材巻抓钩14。本实施 例中的RFID标签4安装于搬运船材巻15的内径面上,读写器模块2安装于船材巻抓钩14 的上部,读写器天线3安装于船材巻抓钩14的下部。船材巻15被行车10的船材巻抓钩14 抓起时,读写器天线3与RFID标签4在行车10上的相对位置为两者分别处于船材巻抓钩 14的两端呈面对面放置。 为实现性能的极大化,RFID标签4在船材巻15的优选安装位置为在其内径面上 距离巻口 30cm 40cm的部位。 结合RFID识别系统结构描述,以下再介绍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通过RFID标签4 具备的标签天线(未图示)传送船材巻15的各种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经过读写器天线 3由读写器模块2接收并传送至主机11,主机11可根据读写器模块2传送来的船材巻15 的各种关联信息(如资材管理信息)和检索请求信号,在检索了相应RFID标签信息对应的目录后传送给服务器(未图示)。 实施例3 应用于制铁金属现场搬运厚钢板 如图7所示的用于搬运厚板产品22的行车10。参见图7,结合参见图1至图6,本 实施例系统包括行车10、读写器模块2、厚钢板22、读写器天线3、 RFID标签4、主机11、服 务器(未图示),行车10具有适于搬运厚钢板22的厚钢板抓钩20和电磁铁21,与实施例 1、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待识别钢铁产品为厚板产品22,本实施例中的RFID标签4安 装于厚钢板22的一侧末端部位,读写器模块2安装于行车10的上部(行车IO上的电磁铁 21上端),读写器天线3安装于行车10其中某个厚钢板抓钩20的一侧末端部位。 厚板产品22被行车10的抓钩20抓起时,读写器天线3与RFID标签4在行车10 上的相对面对面放置。 此时为实现性能的极大化,RFID标签4优选安装在厚钢板22的一侧端部。 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同实施例2。
权利要求一种应用于钢铁产品的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待识别钢铁产品、读写器模块、读写器天线、RFID标签、主机、服务器,其特征是所述RFID标签安装于待识别钢铁产品上,所述读写器模块安装于行车的上部,所述读写器天线安装于行车抓钩的下部;所述读写器天线与RFID标签进行收发信号,所述RFID标签包括IC芯片和标签天线且以读写器天线发出的电磁波为能量源,所述读写器模块与读写器天线连接;所述读写器模块包括RF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所述RF模块与读写器天线连接且解调读写器天线所接收的电磁信号,所述控制模块与RF模块连接且处理RF模块解调所得的数字信号,所述RF模块还接收并调制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且由读写器天线发射调制所得的信号,所述通信模块将RF模块解调所得的数字信息传送至主机供其处理,主机将其处理所得的数据传送至服务器供其处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钢铁产品的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待识别钢铁 产品为冷轧钢板巻,所述RFID标签安装于冷轧钢板巻的内径面上距离巻口 30cm 40cm的 部位,所述行车抓钩为适于抓持冷轧钢板巻的冷轧钢板巻抓钩。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钢铁产品的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待识别钢铁 产品为船材巻,所述RFID标签安装于船材巻的内径面上距离巻口 30cm 40cm的部位,所 述行车抓钩为适于抓持船材巻的船材巻抓钩。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钢铁产品的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待识别钢铁 产品为厚钢板,所述RFID标签安装于厚钢板的一侧末端部位,所述行车抓钩为适于抓持厚 钢板的厚钢板抓钩。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钢铁产品的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读写器模块 的结构是可拆解的,且安装有电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钢铁产品的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机设置有 无线接入点,所述读写器模块通过接入无线接入点与主机进行通信,两者间的通信协议为 TCP/IP。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钢铁产品的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读写器天线 采用片状天线,并设有外壳。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钢铁产品的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是所述RFID标签 为金属用电子标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射频技术领域的识别系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钢铁产品的RFID识别系统。一种应用于钢铁产品的RFID识别系统,包括读写器模块、读写器天线、RFID标签、主机、服务器;RFID标签安装于待识别钢铁产品上,读写器模块安装于行车的上部,读写器天线安装于行车抓钩的下部;读写器模块包括RF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RF模块与读写器天线连接,控制模块处理RF模块解调所得的数字信号,RF模块还接收并调制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且由读写器天线发射,通信模块将RF模块解调所得的数字信息传送至主机供其处理,主机将其处理所得的数据传送至服务器。本实用新型识别自动化且识别效率高,可有效提高产能。
文档编号G06K17/00GK201489543SQ200920209468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9日
发明者南成浩, 王刚 申请人:上海韩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