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终端及使用其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

文档序号:633859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通信终端及使用其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及使用该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3G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越来越高。智能化的最突出表现是手机更具人性化,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因此,需要进一步改善移动通信终端的智能性,使其更加人性化,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提出一种双屏交互的移动通信终端及使用该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顶端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上和第二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所述第一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上分别设置有触控区域用于输入信息;所述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基带处理芯片和应用处理芯片,其中,所述基带处理芯片对所述第一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中的一个进行输入输出控制及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处理芯片对所述第一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中的另一个进行输入输出控制及数据处理,且所述应用处理芯片和所述基带处理芯片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通信。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一种使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带处理芯片和应用处理芯片接收用户通过第一触控屏或/和第二触控屏输入的信息,并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所述基带处理芯片与所述应用处理芯片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通信;所述基带处理芯片和所述应用处理芯片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触控屏或/和第二触控屏向用户输出信息。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采用双触控屏的设计,并通过基带处理芯片和应用处理芯片分别独立支持每个触控屏的输入输出功能,基带处理芯片和应用处理芯片之间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通信,能够实现单用户同时进行多应用信息处理或者多用户同时进行信息处理,因此可以方便用户,使得移动通信终端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顶端转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多人视频通话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文件管理的示意图;图5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拍照和照片预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通信终端为翻盖式设计,分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具体的,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触控屏10,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第二触控屏20,第一触控屏10和第二触控屏20上分别设置有触控区域用于输入信息。第一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应用处理芯片30,应用处理芯片30对第一触控屏10进行输入输出控制及数据处理,第二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基带处理芯片40,基带处理芯片40对第二触控屏20进行输入输出控制及数据处理,且基带处理芯片40和应用处理芯片30通过串口通信模块50进行数据通信。应理解,应用处理芯片30和基带处理芯片40还可都设置在第一本体的内部,或者都设置在第二本体的内部。同时应理解,还可使得应用处理芯片30对第二触控屏20进行输入输出控制及数据处理,基带处理芯片40可对第一触控屏10进行输入输出控制及数据处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触控屏20设置在第二本体的上表面,第一触控屏 10设置在第一本体的下表面,应理解,第一触控屏10也可设置在第一本体的上表面。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顶端转轴内部结构示意图,第一本体的顶端设置有转轴,转轴可包括轴套60、第一枢轴601和第二枢轴602,轴套60与第一本体连接,第一枢轴601或第二枢轴602与第二本体连接,第一枢轴601和第二枢轴602沿圆周方向设有可相互啮合的齿轮型结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第一本体与第二体转动打开的角度大于180°。通过齿轮的边界限定转轴可转动的范围,例如,第一本体与轴套60固定连接,第二枢轴602与第二本体固定连接,当第一枢轴601与第二枢轴602的结合部位于第二枢轴602的第一边界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旋转第二本体,带动第二枢轴602上的齿轮与第一枢轴601上的齿轮啮合转动,当转动到第二枢轴602的第二边界时,第二本体停止转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此时, 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夹角大手180度,因此,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上的触控屏设在闭合状态下的内表面时,例如,第一触控屏10设在第一本体的上表面,第二触控屏20设置在第二本体的下表面,则翻转180度后,第一触控屏10与第二触控屏20处于两个相对的表面, 而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因此可以将第一本体底部与第二本体底部放置在桌面上,两个不同的用户可以同时对两个触控屏进行操控,例如可以同时进行游戏、 视频通话或者其他多媒体信息的处理等。应理解,轴套60也可与第二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枢轴601或第二枢轴602 与第一本体连接,同样可以实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转动连接。
应理解,在具体应用中,第一枢轴601与第二枢轴602的半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个枢轴上齿轮范围占总周长的范围可以有所不同,只要能够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体转动打开的角度大于180°即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串口通信模块50可以为低速 UART (Universal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接收 / 发送装置)和 / 或高速 DPRAM(DoubIePort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口随机存取存储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中,该移动通信终端还可包括手持电视模块70。手持电视模块70接收手机电视图像信息并根据用户通过第一触控屏10或第二触控屏20选择的电视频道从手机电视图像中解码出图像视频。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持电视模块70与应用处理芯片30连接,手持电视模块70也可与基带处理芯片40连接。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移动通信终端还可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 (图中未示出),第一摄像头设置在第一本体上与第一触控屏10相对的另一表面,第二摄像头设置在第二本体的下表面上。应用处理芯片30可对第一摄像头获得的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摄像头获得的第二图像信息中的一个进行处理以获得预先设定的第一窗口尺寸,基带处理芯片40可对第一摄像头获得的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摄像头获得的第二图像信息中的另一个进行处理以获得预先设定的第二窗口尺寸。另外,应用处理芯片30还可通过串口通信模块50将具有第一窗口尺寸的图像信息发送至基带处理芯片40,基带处理芯片40对具有第一窗口尺寸的图像信息和具有第二窗口尺寸的图像信息进行合成处理,并将所述最终图像信息发送至进行视频通话的对方用户。其中,第一窗口尺寸和第二窗口尺寸可均为移动通信终端的屏幕分辨率的一半。综上,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基带处理芯片40和应用处理芯片30接收用户通过第一触控屏10或/和第二触控屏20输入的信息,并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基带处理芯片40与应用处理芯片30通过串口通信模块50进行数据通信;基带处理芯片40和应用处理芯片30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触控屏10或/和第二触控屏20向用户输出信息。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优点,下面举一些具体的应用实施例进行说明其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实施例1使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视频电话时,传送给对方视频格式可以为A.第一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或者B.第二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或者C.对两个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合成后的整体图像。 针对不同的通话情况,移动通信终端可以在视频通话开始前提供不同的应用窗□。当只有一人参与视频通话时,本地只需要将一个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即A 或B)发送给对方即可,与现有的通信方法基本相同,此处为了简单起见,不再详细描述。当有多人参与视频通话时,则可将两个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整合后同时发送给对方,这样,对方通过一帧画面就可以同时看到本地左右两边的参与者,既节省资源又提高效率。
如图3所示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多人视频通话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01,分别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肩、ο步骤S302,应用处理芯片30接收第一图像信息,并将第一图像信息处理成预先设定的第一窗口尺寸;基带处理芯片40接收第二图像信息,并将第二图像信息处理成预先设定的第二窗口尺寸。现有的3G视频通话发送和接收的流媒体文件为每秒15帧,每帧的分辨率为 176X144,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应用处理芯片30和基带处理芯片40分别将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处理成为88X144的窗口。应理解,这仅为示意性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随着3G分辨率的提高或者移动通信终端的变化,可以将图像处理成不同大小的窗口。步骤S303,应用处理芯片30通过串口通信模块50将处理后的第一图像信息传送给基带处理芯片40。步骤S304,基带处理芯片40将处理后的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合成为一帧画面,并将该一帧画面发送给对方进行多人视频通话。实施例2使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可以同时实现不同的多媒体应用。例如,当用户想要观看手机电视时,可以通过第一触控屏10或第二触控屏20选择想要观看的电视频道,手持电视模块70根据用户的选择从接收到的手机电视图像中解码出图像视频,然后可通过应用处理芯片30将解码出的图像视频在第一触控屏10中播放。由于目前的手持电视方案同一时刻仅支持单一频道解码输出,因此,在观看手机电视的同时,第二触控屏20可接收另一用户输入的操作信息,基带处理芯片40和/或应用处理芯片30可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并在第二触控屏20上输出用户选择的多媒体文件,例如,播放MP3、 MP4、电子书等。此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音频通路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式,例如,一个选择扬声器模式,另一个选择耳机模式。应理解,随着手持电视技术的发展,用户也可以通过两个触控屏同时观看两个电视频道或者多个电视频道的节目。实施例3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可方便的进行文件管理。例如,当基带处理芯片40或应用处理芯片30检测到本地磁盘空间不足时,可通过第一触控屏10向用户显示本地磁盘空间存储位置信息,此时,用户可以通过第一触控屏10 输入文件剪切或者文件复制的操作指示信息,基带处理芯片40或者应用处理芯片30可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信息复制或者剪切文件并存入扩展存储卡或者移动硬盘中,并通过第二触控屏20向用户显示文件在扩展存储卡或者移动硬盘中的存储位置信息。如图4为用户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文件管理的示意图,用户用手指将第一触控屏10中的文件按住,并拖动到第二触控屏20中的拓展存储卡里,松手就可完成复制、剪切等文件管理功能。实施例4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可方便地在拍照时进行照片预览。例如,用户通过第一摄像头进行拍照,应用处理芯片30接收到通过第一触控屏10 输入的照片,然后通过串口通信模块50将照片传送至基带处理芯片40,基带处理芯片40对照片进行处理并在第二触控屏20中存储并显示。用户还可以通过第二触控屏20输入照片预览的操作指示信息,基带处理芯片40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信息通过串口通信模块50将照片传送至应用处理芯片30,应用处理芯片30对照片进行放大处理并通过第一触控屏10 显不。如图5所示为用户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拍照和照片预览的示意图。当用户想要查看之前拍摄的照片时,用手指将第一触控屏10中的照片按住,并拖动到第二触控屏20中,松手就可完成照片的放大显示。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使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一些示例性功能,除此之夕卜,还可实现其他功能,例如,在和朋友视频时可以采用一个触控屏进行视频通话,另一个触控屏查看文件、玩游戏等,互不干扰;或者,通过浏览器浏览网页时,可以进行多窗口浏览模式等等。可见,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采用双触控屏的设计,并通过基带处理芯片和应用处理芯片分别独立支持每个触控屏的输入输出功能,基带处理芯片和应用处理芯片之间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通信,能够实现单用户同时进行多应用信息处理或者多用户同时进行信息处理,因此可以方便用户,使得移动通信终端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顶端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上和第二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所述第一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上分别设置有触控区域用于输入信息;所述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基带处理芯片和应用处理芯片,其中,所述基带处理芯片对所述第一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中的一个进行输入输出控制及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处理芯片对所述第一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中的另一个进行输入输出控制及数据处理,且所述应用处理芯片和所述基带处理芯片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通信模块包括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UART和/或双口随机存取存储器DPRA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持电视模块,所述手持电视模块接收手机电视图像信息,并根据用户通过第一触控屏或第二触控屏选择的电视频道从所述手机电视图像中解码出图像视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屏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触控屏设置所述第一本体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与第一触控屏相对的另一表面,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下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处理芯片还用于对所述第一摄像头获得的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二摄像头获得的第二图像信息中的一个进行处理以获得预先设定的第一窗口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处理芯片还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另一个进行处理以获得预先设定的第二窗口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处理芯片还用于通过所述串口通信模块将具有所述第一窗口尺寸的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基带处理芯片;所述基带处理芯片还用于对所述具有第一窗口尺寸的图像信息和所述具有第二窗口尺寸的图像信息进行合成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口尺寸和第二窗口尺寸均为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屏幕分辨率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体转动打开的角度大于18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轴套、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所述轴套与所述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枢轴或第二枢轴与未与所述轴套连接的另一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沿圆周方向设有可相互啮合的齿轮型结构。
1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带处理芯片和应用处理芯片接收用户通过第一触控屏或/和第二触控屏输入的信息,并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所述基带处理芯片与所述应用处理芯片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基带处理芯片和所述应用处理芯片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触控屏或/ 和第二触控屏向用户输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手持电视模块接收手机电视图像信息,并根据用户通过第一触控屏或第二触控屏选择的电视频道从所述手机电视图像中解码出图像视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不同于所述用户操作的另一触控屏接收另一用户输入的操作信息,并向该用户输出其所选择的多媒体文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获得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 所述应用处理芯片接收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并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得预先设定的第一窗口尺寸,以及所述基带处理芯片接收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并对所述第二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得所述预先设定的第二窗口尺寸;所述应用处理芯片通过所述串口通信模块将所述具有第一窗口尺寸的第一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基带处理芯片;所述基带处理芯片将所述具有第一窗口尺寸的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具有第二窗口尺寸的第二图像信息合成为最终图像信息,并将所述最终图像信息发送至进行视频通话的对方用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第一窗口尺寸和所述预先设定的第二窗口尺寸均为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屏幕分辨率的一半。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处理芯片和所述应用处理芯片接收用户通过第一触控屏或/和第二触控屏输入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以及通过所述第一触控屏或/和第二触控屏向用户输出信息,具体为所述基带处理芯片和所述应用处理芯片接收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触控屏输入的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基带处理芯片或所述应用处理芯片检测到本地磁盘空间不足时,通过所述第一触控屏向用户显示本地磁盘空间存储位置信息;所述基带处理芯片或者所述应用处理芯片接收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触控屏输入的文件复制或者剪切操作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操作指示信息复制或者剪切所述文件并存入扩展存储卡或者移动硬盘中,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触控屏向所述用户显示所述文件在所述扩展存储卡或者移动硬盘中的存储位置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处理芯片和所述应用处理芯片接收用户通过第一触控屏或/和第二触控屏输入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以及通过所述第一触控屏或者第二触控屏向用户输出信息,具体为当用户通过所述第一触控屏进行视频通话时,若所述基带处理芯片或者应用处理芯片接收到用户通过所述第二触控屏输入的查找信息,通过所述第二触控屏向所述用户显示查找结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及使用其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其中,该移动通信终端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通过设置在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顶端的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本体上和第二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第一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上分别设置有触控区域用于输入信息;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基带处理芯片和应用处理芯片,基带处理芯片对第一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中的一个进行输入输出控制及数据处理;应用处理芯片对另一个进行输入输出控制及数据处理,且应用处理芯片和基带处理芯片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通信。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能够实现单用户同时进行多应用信息处理或者多用户同时进行信息处理,方便用户。
文档编号G06F3/048GK102546900SQ20101058721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7日
发明者任进, 杨国平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