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转诊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呼叫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893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转诊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呼叫终端的制作方法
双向转诊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呼叫终端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双向转诊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呼叫终端。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双向转诊模式是在社区首诊基础上建立的,用于解 决了由于城市综合性大医院承担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而造成的卫生资源浪费, 以及基层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需求萎靡,就诊量过少等现象。
目前,双向转诊模式主要是通过在医院和社区之间建立转诊平台,并通过该转诊 平台实现双向转诊中的信息传递。具体的,转诊医院或者社区通过转诊平台将需要转诊 的患者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接诊社区或者医院,接诊社区或者医院接收到该患者的相关信息 后,同意接诊,则将同意接诊的消息通过转诊平台发送给转诊医院或者社区,以使得转诊医 院或者社区再去通知该患者前去接诊社区或医院就医。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如果接诊社区 或者医院收到转诊患者的相关信息后,没有及时反馈同意接诊或者不同意接诊的消息给转 诊医院或者社区,转诊医院或者社区也就无法及时判断该患者是否能够及时转诊,从而耽 误了患者及时就医。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转诊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呼叫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 术中接诊社区或者医院不及时反馈同意接诊或者不同意接诊的消息而耽误患者及时就医 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转诊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转诊处理系统,包括患者终端、转诊终端、转诊平台, 呼叫终端和接诊终端;其中,
所述转诊平台用于接收所述转诊终端发送的转诊请求信息,所述转诊请求信息 包括患者信息、转诊终端标识和接诊终端标识,并将所述转诊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呼叫终 端;
所述呼叫终端用于接收所述转诊请求信息,获取与所述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 终端联系信息,根据所述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携带有所述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 所述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接收所述接诊终端回复的同意接诊消息,并将携带有 所述接诊终端标识的所述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所述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 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转诊平台发送的转诊请求信息,所述转诊请求信息包括患者 信息、转诊终端标识和接诊终端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携带有所述患者信息的接诊请 求消息给所述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
转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诊终端回复的同意接诊消息,并将携带有所述接诊终 端标识的所述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所述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 应的转诊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转诊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转诊平台发送的转诊请求信息,所述转诊请求信息包括患者信息、转诊终端 标识和接诊终端标识;
获取与所述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
根据所述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携带有所述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所述接 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
接收所述接诊终端回复的同意接诊消息,并将携带有所述接诊终端标识的所述同 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所述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向转诊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呼叫终端,通过转诊平台将从转诊 终端接收的转诊请求信息发送给呼叫终端,以供呼叫终端获取与转诊请求信息中的接诊终 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并发送携带有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接诊终端标识 对应的接诊终端,并接收接诊终端回复的同意接诊消息,再将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 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诊社区或者医院不及时反馈同 意接诊或者不同意接诊的消息而耽误患者及时就医的问题,实现了患者的及时就医,从而 有效地提高了转诊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双向转诊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呼叫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发明呼叫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发明双向转诊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5为本发明双向转诊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双向转诊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 例的系统的包括患者终端11、转诊终端12、转诊平台13,呼叫终端14和接诊终端15。其中,转诊平台13用于接收转诊终端12发送的转诊请求信息,转诊请求信息包括患者信息、 转诊终端标识和接诊终端标识,并将转诊请求信息发送给呼叫终端14 ;呼叫终端14用于接 收转诊请求信息,获取与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根据接诊终端联系信息, 发送携带有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15 ;接收接诊终端 15回复的同意接诊消息,并将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信息对应的 患者终端11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12。
在本实施例中,转诊终端12可以为转诊医院或者社区所属的计算机、移动电话和 /或固定电话等;接诊终端15可以为接诊医院或者社区所属的计算机移动电话、和/或固 定电话等;患者终端11可以为患者所属的计算机、移动电话和/或固定电话等;呼叫终端 14可以为计算机、移动电话和/或固定电话等。
当患者在转诊终端12所在的医院或者社区就医,可能由于该转诊终端12所在的 医院或者社区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方面的限制,对一些无法确诊及危重的病人需要转移到其 他医疗机构相对较好的医院(即接诊终端1 进行治疗,因此,转诊终端12所在的医院或 者社区的医生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携带有患者信息、转诊终端标识和接诊终端标识的转 诊请求信息通过转诊终端12发送给转诊平台13。其中,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联系信息和 诊断信息等;该接诊终端标识用于表示接诊该患者的医院或者接诊该患者的医院的科室; 转诊终端标识用于表示转诊医院或者社区所属的计算机的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anternet Protocol ;简称IP)地址、移动电话和/或固定电话的号码等。
转诊平台13接收到转诊终端12发送转诊请求信息后,将该转诊请求信息发送给 呼叫终端14,呼叫终端14接收到该转诊请求信息后,获取与该转诊请求信息中接诊终端标 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该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可以具体为接诊终端所在医院的电话号 码,或者为接诊终端所在医院的科室的电话号码。并根据该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携带有 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15,接收接诊终端15回复的同 意接诊消息,并将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11 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12。
举例来说,呼叫终端14根据该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携带有患者信息的接诊请 求消息给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15,接收接诊终端15回复的同意接诊消息,并将携 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11和转诊终端标识对 应的转诊终端1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呼叫终端可以根据接诊终端联系信息,例如电话 号码,向接诊终端15(例如固定电话)发起呼叫,以通过接诊终端15向该接诊终端15所 在的医院或者社区的医生发送携带有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该医生根据患者信息,判 断是否同意接诊。
若同意接诊,则将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呼叫终端14,呼叫终端14再将该同意接 诊消息发送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11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12,该同意接 诊消息包括接诊终端标识,以使得患者终端对应的患者能够及时根据接收到的同意接诊消 息,去接诊终端15所在的医院或者社区就医。同时,也保证了转诊终端12可以获知该患者 的转诊状态,即是否转诊成功。另外,转诊平台13还可以存储该患者信息,以便接诊终端15 同意接诊后,可以从转诊平台13上获取该患者的患者信息。接诊终端15还可以将转诊成 功后的患者就医的患者信息发送给转诊平台,以使得转诊平台13更新该患者的患者信息。
若不同意接诊,则将不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呼叫终端14,呼叫终端14将该不同意 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11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12,以保证 转诊终端12所在的医院或者社区能及时获知不同意接诊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诊平台将从转诊终端接收的转诊请求信息发送给呼叫终 端,以供呼叫终端获取与转诊请求信息中的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并发 送携带有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并接收接诊终端回复 的同意接诊消息,再将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诊社区或者医院不及时反馈同意接诊或者不同意接诊的消息而耽误 患者及时就医的问题,实现了患者的及时就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转诊效率。
图2为本发明呼叫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呼叫 终端包括接收模块21、获取模块22、发送模块23和转发模块M,其中,接收模块21用于接 收转诊平台发送的转诊请求信息,该转诊请求信息包括患者信息、转诊终端标识和接诊终 端标识;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与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模块23用 于根据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携带有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 诊终端;转发模块M用于接收接诊终端回复的同意接诊消息,并将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 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患者在转诊终端所在的医院或者社区就医,可能由于该转诊终 端所在的医院或者社区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方面的限制,对一些无法确诊及危重的病人需要 转移到其他医疗机构相对较好的医院(即接诊终端)进行治疗,因此,转诊终端所在的医院 或者社区的医生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携带有患者信息、转诊终端标识和接诊终端标识的 转诊请求信息通过转诊终端发送给转诊平台。其中,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联系信息和诊断 信息等;该接诊终端标识用于表示接诊该患者的医院或者接诊该患者的医院的科室。转诊 终端标识用于表示转诊医院或者社区所属的计算机的IP地址、移动电话和/或固定电话的 号码等。
转诊平台再将该转诊请求信息发送给呼叫终端,呼叫终端的接收模块21接收该 转诊请求信息,并发送给获取模块22,以供获取模块22获取与该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 终端联系信息,该接诊终端的联系信息可以为接诊医院的电话号码和联系人信息,或者为 接诊医院科室的电话号码和联系人信息。发送模块23根据该获取模块22获取的接诊终端 联系信息,将接收模块21接收的患者信息携带在接诊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接诊终端标识对 应的接诊终端,以供接诊终端根据接收的接诊请求消息,若确认接诊,则发送同意接诊消息 给转发模块对,转发模块M再将该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转诊 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呼叫终端接收转诊平台发送的转诊请求信息,该转诊请求信 息包括接诊终端标识和患者信息,获取与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并发送 携带有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并接收接诊终端回复的 同意接诊消息,再将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解 决了现有技术中接诊社区或者医院不及时反馈同意接诊或者不同意接诊的消息而耽误患 者及时就医的问题,实现了患者的及时就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转诊效率。
图3为本发明呼叫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呼叫终端的转发模块M还用于接收接诊终端回复的不同意接诊消息, 则发送不同意接诊消息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进一步的,该转发模块M还可以具体包括接收单元241和发送单元M2,其中, 发送单元242还可以包括短信发送子单元2421、网页发送子单元M22和语音发送子单元 2423。
具体的,接收单元241用于接收接诊终端回复同意接诊消息或者不同意接诊消 息;短信发送子单元M21用于以短信方式发送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息给患 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或者以短信方式发送不同意接诊 消息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网页发送子单元M22 用于以Web方式发送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息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 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或者以Web方式发送不同意接诊消息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 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语音发送子单元M23用于以语音的方式发送携 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息给所述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 的转诊终端,或者以语音的方式发送不同意接诊消息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转诊终 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转发模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送同意接诊消息或者不同意接诊消 息给患者终端或者转诊终端,从而保证了患者终端或者转诊终端能够及时接收到同意接诊 消息或者不同意接诊消息,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了转诊效率,方便了患者的就医。
图4为本发明双向转诊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 执行主体为呼叫终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转诊平台发送的转诊请求信息,该转诊请求信息包括患者信息、转 诊终端标识和接诊终端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当患者在转诊终端所在的医院或者社区就医,可能由于该转诊终 端所在的医院或者社区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方面的限制,对一些无法确诊及危重的病人需要 转移到其他医疗机构相对较好的医院(即接诊终端)进行治疗,因此,转诊终端所在的医院 或者社区的医生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携带有患者信息和接诊终端标识的转诊请求信息通 过转诊终端发送给转诊平台。其中,该接诊终端标识用于表示接诊该患者的医院或者接诊 该患者的医院的科室。转诊平台再将接收到转诊终端发送转诊请求信息发送给呼叫终端。
步骤102、获取与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呼叫终端接收到该转诊请求信息后,获取与该转诊请求信息中接 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该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可以具体为接诊终端所在医院 的电话号码,或者为接诊终端所在医院的科室的电话号码。
步骤103、根据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携带有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接诊终 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
步骤104、接收接诊终端回复的同意接诊消息,并将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 诊消息发送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或者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呼叫终端根据该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携带有患者信息的接诊 请求消息给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接收接诊终端回复的同意接诊消息,并将携带 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呼叫终端接收转诊平台发送的转诊请求信息,该转诊请求信 息包括接诊终端标识和患者信息,获取与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并发送 携带有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并接收接诊终端回复的 同意接诊消息,再将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解 决了现有技术中接诊社区或者医院不及时反馈同意接诊或者不同意接诊的消息而耽误患 者及时就医的问题,实现了患者的及时就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转诊效率。
进一步的,当接诊终端发送不同意接诊消息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接诊终端 回复的不同意接诊消息,则发送不同意接诊消息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标 识对应的转诊终端。从而方便了转诊终端所在的医院或者社区的医生能够及时联系其他转 诊医院或者社区,进而能够及时方便患者就医。
具体的,为了方便转诊终端和患者终端能够及时获取接诊终端返回的消息,该发 送不同意接诊消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以短信方式、以Web方式或者以语音的方式发 送不同意接诊消息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转诊终端和患者终端能够及时获取接诊终端返回的消息, 步骤104中发送同意接诊消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以短信方式、以Web方式或者以语音 的方式将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转诊终 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图5为本发明双向转诊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 法包括
步骤201、转诊平台接收转诊终端发送的转诊请求信息,并将该转诊请求信息发送 给呼叫终端,该转诊请求信息包括患者信息、转诊终端标识和接诊终端标识。
步骤202、呼叫终端接收该转诊请求信息,获取与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 系fn息。
步骤203、呼叫终端根据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携带有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 给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
步骤204、接诊终端若同意接诊,则回复同意接诊消息给呼叫终端。
步骤205、呼叫终端接收该同意接诊消息,并将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 息发送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当接诊终端不同意接诊,则回复不同意接诊消息给 呼叫终端,呼叫终端将不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转诊终端可以再次选 择其他接诊医院或者社区,并将该患者信息和该其他接诊医院或者社区对应的接诊终端标 识发送给转诊平台,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某个接诊终端所对应的医院或者社区同意接 诊该患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诊平台将从转诊终端接收的转诊请求信息发送给呼叫终 端,以供呼叫终端获取与转诊请求信息中的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并发 送携带有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并接收接诊终端回复 的同意接诊消息,再将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诊社区或者医院不及时反馈同意接诊或者不同意接诊的消息而耽误患者及时就医的问题,实现了患者的及时就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转诊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 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 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0M、RAM、磁碟或者 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 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转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患者终端、转诊终端、转诊平台,呼叫终 端和接诊终端;其中,所述转诊平台用于接收所述转诊终端发送的转诊请求信息,所述转诊请求信息包括患 者信息、转诊终端标识和接诊终端标识,并将所述转诊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呼叫终端;所述呼叫终端用于接收所述转诊请求信息,获取与所述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 联系信息,根据所述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携带有所述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所述 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接收所述接诊终端回复的同意接诊消息,并将携带有所述 接诊终端标识的所述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所述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 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转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终端还用于接收 所述接诊终端回复的不同意接诊消息,则发送所述不同意接诊消息给所述患者信息对应的 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3.一种呼叫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转诊平台发送的转诊请求信息,所述转诊请求信息包括患者信息、 转诊终端标识和接诊终端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携带有所述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 息给所述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转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诊终端回复的同意接诊消息,并将携带有所述接诊终端标 识的所述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所述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 转诊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叫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接诊 终端回复的不同意接诊消息,则发送所述不同意接诊消息给所述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 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叫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诊终端回复同意接诊消息或者不同意接诊消息; 发送单元包括短信发送子单元,用于以短信方式发送携带有所述接诊终端标识的所述同意接诊消息 给所述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或者以短信方式发送所述不同意接诊消息给所述患者信息对 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网页发送子单元,用于以Web方式发送携带有所述接诊终端标识的所述同意接诊消息 给所述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或者以Web方式发送所述不同意接诊消息给所述患者信息对 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语音发送子单元,用于以语音的方式发送携带有所述接诊终端标识的所述同意接诊消 息给所述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或者以语音的方式发送所述不同意接诊消息给所述患者信 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6.一种双向转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转诊平台发送的转诊请求信息,所述转诊请求信息包括患者信息、转诊终端标识 和接诊终端标识;获取与所述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根据所述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携带有所述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所述接诊终 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接收所述接诊终端回复的同意接诊消息,并将携带有所述接诊终端标识的所述同意接 诊消息发送给所述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转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所述接诊终端回复的不同意接诊消息,则发送所述不同意接诊消息给所述患者信 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转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携带有所述接诊终 端标识的所述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所述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 应的转诊终端,包括以短信方式、以Web方式或者以语音的方式将携带有所述接诊终端标识的所述同意接 诊消息发送给所述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转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不同意接诊 消息给所述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包括以短信方式、以Web方式或者以语音的方式发送所述不同意接诊消息给所述患者信息 对应的患者终端和所述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转诊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呼叫终端,该系统包括患者终端、转诊终端、转诊平台,呼叫终端和接诊终端;其中,转诊平台用于接收转诊终端发送的转诊请求信息,转诊请求信息包括患者信息转诊终端标识和接诊终端标识,并将转诊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呼叫终端;呼叫终端用于接收转诊请求信息,获取与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联系信息,根据接诊终端联系信息,发送携带有患者信息的接诊请求消息给接诊终端标识对应的接诊终端;接收接诊终端回复的同意接诊消息,并将携带有接诊终端标识的同意接诊消息发送给患者信息对应的患者终端和转诊终端标识对应的转诊终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转诊效率。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2043901SQ20101059219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李建功, 李珩, 王伟华, 齐飞 申请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