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方法和输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2871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方法和输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录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方法和输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的发展,3G产业的加速融合及3G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新的智能人机交互应用日新月异。其中,手写输入和键盘输入作为常见的两种交互方式,正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手写输入方式是指在触摸屏上手写,并通过内部的识别系统将输入的字迹转化为ASCII码,并以标准字体形式显示。虚拟键盘输入方式是在终端上设置虚拟键盘,通过笔触的选择进行输入。虚拟键盘上由于按键较多,减少了普通电子设备上由于 9键的布局需要重复多次按键完成一个字母输入的缺陷。一般来说,在汉字输入时,由于更加符合用户高效自然的输入需求,用户往往倾向于以手写的方式完成字符输入。在英文单词输入时,或者当用户不太熟悉字形需要以拼音输入时,键盘输入则显得更加便利。为了更好的响应用户需求,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设备都同时提供手写和键盘输入方式供用户选择。多模式的输入系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正确判断用户输入是手写输入还是键盘触发输入,以便采取正确的操作响应。传统的多模式的输入系统下,手写输入和键盘输入是单独存在的,需要分别设定使用。在输入字符前用户首先需要通过预设的功能键人工选定单一模式,或以键盘输入或以手写输入。图1示出具有多种不同输入方式的系统。图Ia给出切换后的键盘输入界面。用户在虚拟键盘上以点击触发方式完成字符的输入。图Ib给出了模块切换示意图。通过图示右下角的功能切换键,用户可以在弹出的多个选项中挑选最合适的模式。图Ic是手写输入模式,用户可以在预设的书写区域(书写框或全屏)书写字符。在这种传统模式下,用户在完成一串文字的输入过程中,如用到不同输入模式时, 要重复不断手工调整输入模式。一方面容易导致整体输入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由于需要人工执行模式切换,用户的书写连续感也大大降低。因此,这种系统不能根据用户的意图自动地切换输入模式,使用不便,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为了充分发挥多种输入模式协同输入的便利性,迫切需要一种高效自然的输入模式智能自动切换算法,以支持在具有虚拟键盘和手写输入功能的终端系统上,自动实现输入时键盘输入和手写输入的切换。为克服传统模式下用户只能以单一模式输入字符,在不同输入模式间切换时依然需要人工干预的问题,目前提出了对触摸屏输入信息进行自动区分处理的方法,将其自动判别为按键信息或手写信息,并采取对应的控制模块加以处理。在这样的输入模式下,用户不再需要考虑模式切换问题,而是简单地在输入区内以任意习惯的方式自由流畅的完成字符输入。在以不同方式输入字符时,触摸屏捕捉到的信号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比如以键盘输入时用户基本都是以点击方式触发按键,因而在触摸屏上停留时间较短,笔迹移动距离也较短,反之若以书写方式输入,和触摸屏接触时间较长,采集到的笔迹移动距离也较长。专利CN100561414C公开资料表明,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输入的起笔特性对输入模式做自动区分。在用户落下第一笔时,系统即分析起笔的第一采样点到第N个采样点的距离和时间,根据第一落笔点到该采样点的距离和时间计算第一落笔点到该采样点之间的平均速度,若该平均速度超过系统设定的判断速度,同时第一落笔到该采样点的距离大于系统设定的判断距离,则基本可以认定用户是以书写方式输入,反之则可能是触发按键输入。图2示出目前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流程图,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所示步骤S101、系统初始化,设定系统参数判断距离S0,判断速度VO以及采样次数 NO。步骤S102、判断第一笔的落笔位置是否位于屏幕上功能按钮区域,若是转入步骤 S104,否则转入步骤S103 ;步骤S103、用其他算法判断是否进入手写状态;步骤S104、获取第一落笔到第N个采样点的距离S和时间t ;步骤S105、根据第一落笔到第N个采样点的距离S和时间t计算平均速度ν ;步骤S106、判断第一落笔点和第N落笔点这两点位置之间的平均速度ν是否超过系统预置的判断速度V0,同时判断该两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系统设定的判断距离S0, 如果平均速度V超过设定的判断速度VO且距离S大于设定的判断距离SO时,转入步骤 S107,否则转入步骤S108 ;步骤S107、控制功能按钮区域进入手写状态,并跟踪采集后续笔迹;步骤S108、判断采样次数N是否超过系统设定的采样次数N0,当采样次数N小于系统设定的采样次数NO时,采样次数加1后转入步骤S104 ;否则转入步骤S109 ;步骤S109、驱动系统进入按键触发状态,跟踪用户触发的字母按键。在这种系统的支持下,用户不再需要考虑不同模式间的切换,而是简单直接地根据不同需要以各自习惯的方式输入。该方法在连续输入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简单笔画输入中,当数据帧丢失时,也就是说系统没有采集到足够的落笔状态采样点,通过上述方案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和距离往往会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而将书写状态误判为按键触发状态,导致后续输入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方法,该方法针对短小笔画输入时存在的可能误判问题,对所有确认为按键触发事件的输入做进一步确认修复,最大可能的避免误判错误。本发明一种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输入的首笔信息分析用户的输入模式,若为手写输入,进入手写输入模式,实时跟踪识别手写输入,完成单次字符的输入;若为键盘输入,进入键盘输入模式,反馈用户按键事件并记录用户的输入轨迹,并对用户后续输入进行二次分析,如二次分析为手写输入,清除键盘输入的历史痕迹, 进入手写输入模式;如二次分析为键盘输入,保持键盘输入模式。
优选的,根据用户输入的首笔信息分析用户的输入模式为比较实际采样点序列距离S与判断距离St,实际采样点序列的距离S大于断距离^,判断为手写输入;实际采样点序列的距离S小于断距离st,判断为键盘输入。优选的,根据用户输入的首笔信息分析用户的输入模式具体为步骤1、设置采样帧序号i = 1 ;步骤2、计算从第1帧到当前第i帧内采样点序列距离S ;步骤3、判断距离S是否大于判断距离St,若是判断为手写输入,否则转入步骤4 ;步骤4、判断累计的采样帧时间是否大于一次判断时间Tl,或首笔输入结束,若是判断为键盘输入,否则转入步骤5 ;步骤5、设置采样帧号i = i+Ι,转入步骤2考察下一个时间帧的采样点信息。优选的,二次分析方法具体为步骤6、设置采样帧序号i = 1 ;步骤7、计算从第1帧到当前第i帧内采样点序列距离S ;步骤8、判断距离S是否大于判断距离St,若是判断为手写输入,否则转入步骤9 ;步骤9、判断累计的采样帧时间是否大于二次判断时间T2,或首笔输入结束,若是判断为键盘输入,否则转入步骤10 ;步骤10、设置采样帧号i = i+Ι,转入步骤7考察下一个时间帧的采样点信息。优选的,还包括调整判断距离M 如上一个字符为手写输入,缩小判断距离M的值;如上一个字符为键盘输入,加大判断距离M的值。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方法,该系统针对短小笔画输入时存在的可能误判问题,对所有确认为按键触发事件的输入做进一步确认修复,最大可能的避免误判错误。本发明一种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系统,包括首次判断模块和二次判断模块首次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首笔信息分析用户的输入模式,若为手写输入,进入手写输入模式,实时跟踪识别手写输入,完成单次字符的输入;若为键盘输入,进入键盘输入模式,反馈用户按键事件并记录用户的输入轨迹;二次判断模块,用于在首次判断模块判断为键盘输入模式时,对用户后续输入进行二次分析,如二次分析为手写输入,清除键盘输入的历史痕迹,进入手写输入模式;如二次分析为键盘输入,保持键盘输入模式。优选的,首次判断模块包括采样点序列距离计算子模块、比较判断子模块、一次判断时间子模块和采样帧号设置模块采样帧号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采样帧序号i = 1 ;采样点序列距离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从第1帧到当前第i帧内采样点序列距离 S ;比较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距离S是否大于判断距离M,若是判断为手写输入,否则启动一次判断时间子模块;—次判断时间子模块,用于判断累计的采样帧时间是否大于一次判断时间Tl,或首笔输入结束,若是判断为键盘输入,否则启动采样帧号设置模块;采样帧号设置模块调整采样帧号i = i+1。优选的,二次判断模块包括采样点序列距离计算子模块、比较判断子模块、二次判断时间子模块和采样帧号设置模块采样帧号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采样帧序号i = 1 ;采样点序列距离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从第1帧到当前第i帧内采样点序列距离 S ;比较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距离S是否大于判断距离M,若是判断为手写输入,否则启动二次判断时间子模块;二次判断时间子模块,用于判断累计的采样帧时间是否大于二次判断时间T2,或首笔输入结束,若是判断为键盘输入,否则启动采样帧号设置模块;采样帧号设置模块调整采样帧号i = i+1。优选的,还包括调整判断距离模块,用于调整判断距离M,如上一个字符为手写输入,缩小判断距离M的值;如上一个字符为键盘输入,加大判断距离M的值。优选的,所述键盘输入界面和手写输入界面为一个统一的界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分析输入起笔数据的特性,根据其在确定时间内移动距离大小来预测用户输入的意图,特别地针对短小笔画输入时存在的可能误判问题,对所有确认为按键触发事件的输入做进一步确认修复,最大可能的避免误判错误。


图Ia为切换后的键盘输入界面图;图Ib为模块切换示意图;图Ic为手写输入模式示意图;图2为目前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流程图;图3a为本发明以拼音输入法按键输入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手写输入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方法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用户首笔信息分析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二次分析过程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系统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首次判断模块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二次判断模块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系统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针对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输入起笔数据的特性,根据其在确定时间内移动距离大小来预测用户输入的意图,特别地针对短小笔画输入时存在的可能误判问题, 对所有确认为按键触发事件的输入做进一步确认修复,最大可能的避免误判错误。图3示出一种键盘写界面图。键盘区域是用户输入区,接受用户以按键方式或书写方式的输入。图3a展示了以拼音输入法按键输入“讯”字的过程。图北则展示了手写输入“写”字的过程。从图3可以看到,这两个输入界面是完全相同的,用户是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上完成键盘输入和手写输入的。而不像传统多模式输入系统中,需要在功能设置区选定某单一输入模式后以单一方式输入。该输入法可以应用在任意需要文本编辑的程序中。 触摸屏上部的“收件人”和“短消息”框用于接受显示识别字符并支持相应的编辑操作。文本编辑区和输入区之间是字符候选区,用于显示手写输入时的识别候选字或是键盘输入时产生的联想字符。本发明系统将在三种不同状态,即空置态,按键态以及手写输入态间相互切换。空置态指系统处于按键和手写模式切换的空白等待状态;按键态控制系统接受键盘按键输入,并即时反馈用户触发按键并执行后续处理;手写态控制系统接受用户笔迹输入,即时显示书写轨迹。在按键输入模式下,用户在从单词候选列表中选定某单词后完成单次完整输入,随后系统返回到空置状态。类似地,在书写模式下在用户确认识别结果后系统返回空置状态。因用户通常都采用单一输入模式完成完整字符或单词的输入,本发明仅通过分析字符起笔或起笔有限时间内的数据特性判断用户输入模式。图4示出本发明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S401、系统初始化并设置系统参数,系统参数包括一次判断时间Tl,二次判断时间T2,及判断距离St;步骤S402、采集用户输入的触屏信息,按时序将触屏信息记录为二维坐标点序列 (X,y),其中X,y分别是采样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步骤S403、根据用户输入的首笔信息分析用户可能的输入模式;一般来说,在键盘输入时单位时间内触摸屏上笔迹移动距离较短,而在书写模式下,单位时间内采集到的笔迹移动距离往往较长。通过比较一次判断时间Tl帧内的累积移动距离S和判断距离M 的关系,切换不同输入模式的,当实际采样点序列的距离S大于M时,判定当前输入为手写输入,反之则可能为键盘输入;步骤S404、判断是否为手写输入,若是转入步骤S405、否则转入步骤S406 ;步骤S405、系统进入手写状态即时显示用户当前输入笔迹,并启动后端手写识别引擎实时跟踪识别手写输入,转入步骤S4011完成单次字符的输入;步骤S406、控制系统进入按键触发状态,即时反馈用户按键事件并记录用户的输入轨迹;步骤S407、对用户在二次判断T2时间内的后续输入进行二次分析,以修正可能的模式判断错误;步骤S408、判断二次分析的结果是否为手写模式,若是转入步骤S409,否则转入步骤S410 ;S409、清除键盘输入的历史痕迹以及键盘输入相关内存,转入S405进入手写模式;S410、保持键盘输入模式,跟踪用户后续按键事件;S411、结束单次输入。在手写输入模式下识别结果的首选字发送至文本编辑区,而多个识别结果同时在候选区内显示以供挑选确认。在按键模式下,候选区内不断更新联想字符并在用户选定字符后,将其发送至文本编辑区内完成该次输入。其中,步骤S403的细化流程如图5所示。步骤S501、根据用户输入的首笔信息分析用户可能的输入模式;系统初始化,设置考察的采样帧序号i = 1 ;步骤S502、计算从第1帧到当前第i帧内采样点序列的总距离S ;步骤S503、判断该距离S是否大于系统参数的判断距离乂,若是转入步骤S504,否则转入步骤S505 ;步骤S504、控制系统进入手写状态即时显示缓存内以及用户当前输入笔迹,并启动后端手写识别引擎实时跟踪识别手写输入;步骤S505、判断当前考察是否结束,判断累计的采样帧时间是否大于一次判断时间Tl或首笔输入结束,若是转入步骤S507,否则转入步骤S506 ;步骤S506、设置考察的采样帧号i = i+Ι,转入步骤S502考察下一个时间帧的采
样点信息;步骤S507、控制系统进入按键触发状态,即时反馈用户按键事件并记录用户的输入轨迹。系统参数判断距离St, 一次判断时间Tl的设定对系统性能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距离阈值设置过大,则容易将短小笔画输入误判为按键事件,反之则将按键输入误认为手写输入。一般来说,这些系统参数的设定依赖于显示屏采样率的大小,硬件处理器的快慢以及系统软件的架构等。本发明综合考虑到用户的书写体验和实际效果,将一次判断时间为Tl为200-300ms,优选为250ms ;St为15-25像素点,优选为20像素点。传统系统对输入模式的判断基本都是基于对首笔分析的一次判断,在确定其为键盘输入后往往不再考虑模式修正问题。但这种基于距离分析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受到各种噪音干扰,特别是在对第一笔是短小笔画书写判断上,如“学”、“字”等字的首笔笔画, 笔画本身就不是很长,若还有部分采样点丢失则往往导致系统误判为按键操作。为了及时修正输入模式以便接受后续手写输入,本发明中针对短小笔画的误判问题提出了二次修正的概念,判断为键盘输入后,继续跟踪分析后续笔画信号特点进行二次判断,用以降低单一笔画风险,如图4中步骤S407所示。参见图6,示出本发明二次分析过程,具体步骤如下。步骤S601、根据用户输入的首笔信息分析用户可能的输入模式;系统初始化,设置考察的采样帧序号i = 1 ;步骤S602、计算从第1帧到当前第i帧内采样点序列的总距离S ;步骤S603、判断该距离S是否大于系统参数的判断距离乂,若是转入步骤S604,否则转入步骤S605 ;步骤S604、控制系统进入手写状态即时显示缓存内以及用户当前输入笔迹,并启动后端手写识别引擎实时跟踪识别手写输入;步骤S605、判断当前考察是否结束,判断累计的采样帧时间是否大于二次判断时间T2,若是转入步骤S607,否则转入步骤S606 ;步骤S606、设置考察的采样帧号i = i+Ι,转入步骤S602考察下一个时间帧的采
样点信息;
步骤S607、控制系统进入按键触发状态,即时反馈用户按键事件并记录用户的输入轨迹。本发明二次判断运行流程和首笔判断的流程基本一致,只是对流程运行结束的判断条件修正为判断当前考察的采样帧时间是否大于二次判断时间T2。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二次判断时间T2往往设置为一个较大的值,取值范围是700-900ms,优选为 800ms。这样只要系统为键盘输入并且累计的考察时间小于二次判断时间T2则系统将持续判断。若二次判断将一次判断的按键输入修正为书写输入,则系统首先清除按键事件的历史痕迹并启动手写模式,将存于缓冲区的历史笔迹显示在书写区内。由于用户的书写习惯不尽相同,以及用户不断适应输入方式,统一固化的系统参数显然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因此本发明通过跟踪学习用户输入不断优化系统配置以提高系统性能。一般来说,用户的输入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若以手写方式完成当前字符输入,则很大概率上还将以手写方式继续完成下个字符输入。在这种假设下,在用户手写完成一个字符后,系统距离参数^则可以相应的调整为一个较小的距离阈值以提高响应速度,反之若以键盘输入一个字符,则为了响应稳定性则将距离阈值设置为一个较大的值。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t、 [S1,若第(η-l)次为手写输入 St(η) = {
‘ Is2,若第(η-l)次为键盘输入其中St (η)为第η次输入时系统的判断距离参数,而S1和&分别是系统预设的两个阈值,满足S1 = O^s215本发明定义S1 = 20象素点。需要说明的是在系统初始化没有历史输入信息时,设定St(I) = S20基于上述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系统。参见图7,包括首次判断模块71和二次判断模块72。首次判断模块71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首笔信息分析用户的输入模式,若为手写输入,进入手写输入模式,实时跟踪识别手写输入,完成单次字符的输入;若为键盘输入,进入键盘输入模式,反馈用户按键事件并记录用户的输入轨迹。二次判断模块72在首次判断模块71判断为键盘输入模式时,对用户后续输入进行二次分析,如二次分析为手写输入,清除键盘输入的历史痕迹,进入手写输入模式;如二次分析为键盘输入,保持键盘输入模式。参见图8,首次判断模块71包括采样点序列距离计算子模块711、比较判断子模块 712、一次判断时间子模块713和采样帧号设置模块714。采样帧号设置模块714设置采样帧序号i = 1,采样点序列距离计算子模块711计算从第1帧到当前第i帧内采样点序列距离S,比较判断子模块712判断距离S是否大于判断距离St,若是判断为手写输入,否则启动一次判断时间子模块713 ;—次判断时间子模块713判断累计的采样帧时间是否大于一次判断时间Tl,或首笔输入结束,若是判断为键盘输入,否则启动采样帧号设置模块714,采样帧号设置模块714调整采样帧号i = i+1。参见图9,二次判断模块72包括采样点序列距离计算子模块721、比较判断子模块 722、二次判断时间子模块723和采样帧号设置模块724。
采样帧号设置模块7M设置采样帧序号i = 1,采样点序列距离计算子模块721计算从第1帧到当前第i帧内采样点序列距离S,比较判断子模块722判断距离S是否大于判断距离St,若是判断为手写输入,否则启动二次判断时间子模块723 ;二次判断时间子模块723判断累计的采样帧时间是否大于二次判断时间T2,若是判断为键盘输入,否则启动采样帧号设置模块724,采样帧号设置模块7M调整采样帧号i = i+1。参见图10,示出本发明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系统另一实施例,包括首次判断模块71、二次判断模块72和调整判断距离模块73。调整判断距离模块73调整判断距离M,如上一个字符为手写输入,缩小判断距离 St的值;如上一个字符为键盘输入,加大判断距离M的值。本发明对判断为按键事件的输入执行二次分析,有助于修正短小笔画等的误判错误,提高输入模式判断的准确性。并且本发明需要设置的系统参数仅为距离参数^,因而系统结构较为简单,鲁棒性也较好。本发明自适应更新系统参数的设置有助于系统不断适应用户输入习惯,提高性能。本发明也可用于支持手写和普通9格键盘的输入,总之手写和键盘输入共存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用户输入的首笔信息分析用户的输入模式,若为手写输入,进入手写输入模式,实时跟踪识别手写输入,完成单次字符的输入;若为键盘输入,进入键盘输入模式,反馈用户按键事件并记录用户的输入轨迹,并对用户后续输入进行二次分析,如二次分析为手写输入,清除键盘输入的历史痕迹,进入手写输入模式;如二次分析为键盘输入,保持键盘输入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首笔信息分析用户的输入模式为比较实际采样点序列距离S与判断距离St,实际采样点序列的距离S大于断距离St, 判断为手写输入;实际采样点序列的距离S小于断距离St,判断为键盘输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首笔信息分析用户的输入模式具体为步骤1、设置采样帧序号i = 1 ;步骤2、计算从第1帧到当前第i帧内采样点序列距离S ; 步骤3、判断距离S是否大于判断距离M,若是判断为手写输入,否则转入步骤4 ; 步骤4、判断累计的采样帧时间是否大于一次判断时间Tl,或首笔输入结束,若是判断为键盘输入,否则转入步骤5;步骤5、设置采样帧号i = i+Ι,转入步骤2考察下一个时间帧的采样点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分析方法具体为 步骤6、设置采样帧序号i = 1 ;步骤7、计算从第1帧到当前第i帧内采样点序列距离S ; 步骤8、判断距离S是否大于判断距离M,若是判断为手写输入,否则转入步骤9 ; 步骤9、判断累计的采样帧时间是否大于二次判断时间T2,或首笔输入结束,若是判断为键盘输入,否则转入步骤10;步骤10、设置采样帧号i = i+Ι,转入步骤7考察下一个时间帧的采样点信息。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判断距离M如上一个字符为手写输入,缩小判断距离^的值;如上一个字符为键盘输入,加大判断距离^的值。
6.一种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首次判断模块和二次判断模块首次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首笔信息分析用户的输入模式,若为手写输入,进入手写输入模式,实时跟踪识别手写输入,完成单次字符的输入;若为键盘输入,进入键盘输入模式,反馈用户按键事件并记录用户的输入轨迹。二次判断模块,用于在首次判断模块判断为键盘输入模式时,对用户后续输入进行二次分析,如二次分析为手写输入,清除键盘输入的历史痕迹,进入手写输入模式;如二次分析为键盘输入,保持键盘输入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首次判断模块包括采样点序列距离计算子模块、比较判断子模块、一次判断时间子模块和采样帧号设置模块采样帧号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采样帧序号i = 1 ;采样点序列距离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从第1帧到当前第i帧内采样点序列距离S ;比较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距离S是否大于判断距离M,若是判断为手写输入,否则启动一次判断时间子模块;一次判断时间子模块,用于判断累计的采样帧时间是否大于一次判断时间Tl,或首笔输入结束,若是判断为键盘输入,否则启动采样帧号设置模块;采样帧号设置模块调整采样帧号i = i+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二次判断模块包括采样点序列距离计算子模块、比较判断子模块、二次判断时间子模块和采样帧号设置模块采样帧号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采样帧序号i = 1 ;采样点序列距离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从第1帧到当前第i帧内采样点序列距离S ;比较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距离S是否大于判断距离M,若是判断为手写输入,否则启动二次判断时间子模块;二次判断时间子模块,用于判断累计的采样帧时间是否大于二次判断时间T2,或首笔输入结束,若是判断为键盘输入,否则启动采样帧号设置模块;采样帧号设置模块调整采样帧号i = i+1。
9.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判断距离模块,用于调整判断距离乂,如上一个字符为手写输入,缩小判断距离M的值;如上一个字符为键盘输入, 加大判断距离M的值。
10.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输入界面和手写输入界面为一个统一的界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输入的首笔信息分析用户的输入模式,若为手写输入,进入手写输入模式,实时跟踪识别手写输入,完成单次字符的输入;若为键盘输入,进入键盘输入模式,反馈用户按键事件并记录用户的输入轨迹,并对用户后续输入进行二次分析,如二次分析为手写输入,清除键盘输入的历史痕迹,进入手写输入模式;如二次分析为键盘输入,保持键盘输入模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支持多模式自动切换的输入系统。本发明特别地针对短小笔画输入时存在的可能误判问题,对所有确认为按键触发事件的输入做进一步确认修复,最大可能的避免误判错误。
文档编号G06F3/048GK102193736SQ201110101100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1日
发明者何婷婷, 刘庆峰, 潘小斌, 王智国, 程坤, 胡国平, 胡郁, 葛勇 申请人: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