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324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与远程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通过本发明的听诊咨询系统可实现足不出户就医,能够及时发现心脏的异常;另外,对心音信号的处理,可以帮助医生得到较原始的心脏信息,进而准确诊断病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健康方面的要求愈发苛刻,当前的医疗卫生体系已经无法达到人们心中预期的标准实时、方便、快捷、精确。由于我国医疗资源有限,致使偏远地区的患者无法及时就医,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期;再者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年轻一代生活及赡养老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现有的医疗体系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当前的医疗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勻,地域差异很大;2.人们对医疗卫生的要求日益提高;3.医生的价值无法被充分的利用;4.对一些严重传染性疾病(如非典、甲流等),医生不便与病人直接接触。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技术、成本、信息的共享机制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极大的制约了远程医疗的发展。而现在,随着IT技术的发展、电信业务的拓展,人们逐渐的习惯了生活在充满互联网的世界里,通过因特网实施医疗诊断可以方便更多的人群,可以让生活的节奏变的更快,可以让更多的医生体现他们的价值所在。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针对远程医疗听诊方面的发明专利,但多数都是对听诊器的改进;也有远程医疗听诊系统方面的发明专利,其结构和采用的模式大体相近,但对信号的传输及软件方面的功能不是很完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心音听诊的不及时性及传统听诊模式下的主观因素干扰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让病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良好的就诊条件,同时能够辅助医生做出精确诊断、切实解决人们看病难问题的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包括医生终端电脑、用户终端电脑、电子听诊器、硬件切换装置和网络,所述医生终端电脑,其具有语音麦克和摄像头,并具有界面设计子模块、网络通信子模块、实时显示子模块、辅助诊断子模块、数据库子模块和帮助系统子模块;该医生终端电脑能够完成从所述网络中接收音频数据,且能够播放、实现数据波形,获得辅助诊断参数;所述用户终端电脑,其具有语音麦克和摄像头,并具有界面设计子模块、实时显示子模块、网络通信子模块和帮助系统子模块,该用户终端电脑能够将所述音频数据传送到所述网络;所述电子听诊器,用于采集病人的心音数据,该电子听诊器与所述硬件切换转置的听诊器接口相连接;所述硬件切换装置,用于语音和心音的切换;所述网络,用于连接所述用户终端电脑和所述医生终端电脑,并能够传送所述音频数据。所述医生终端电脑和用户终端电脑的网络通信子模块,按照如下步骤执行步骤一获得RTC接口,确定通信能力;步骤二选择通信类型;步骤三选择通信设备;步骤四初始化会话;步骤五处理RTC事件;步骤六创建通信会话,处理实时流会话事件,包括媒体事件、音量事件、即时消息事件、会话状态改变事件;步骤七关闭会话。所述医生终端电脑和用户终端电脑的实时显示子模块,按照如下步骤执行步骤一检查音频设备能力,设置相应的音频参数;步骤二 打开录音或播放设备;步骤三判断是否进行录音,若是,则判断为录音,执行步骤四,若否,则判断为播放,转去执行步骤七;步骤四为录音设备准备数据结构;步骤五开始录音,并将数据存放到内存中;判断是否需要发送数据给医生终端电脑,若是,则向医生终端电脑发送数据,画出实时显示波形,并使连接中断;若否,则判断内存是否已满,若未满,则返回执行步骤五,继续将数据存放到内存中,若已满,则存储数据,清空数据缓冲区,再释放相应数据结构;步骤六判断录音是否结束,若是,则关闭声音设备,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二 ;步骤七为播放设备准备数据结构,从内存获取数据;步骤八播放声音,释放相应数据结构;步骤九判断播放是否结束,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二,若是,则关闭声音设备。所述辅助诊断子模块,按照如下步骤执行步骤一从数据库中读取心音数据;步骤二 对该数据采用小波变换原理进行去噪,并画出去噪后的波形图;步骤三时域上,对去噪后的心音信号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提取心音包络;步骤四得到时域包络后,对心音信号进行分段处理,得到时域分析的特征参数;步骤五频域上,对去噪后的心音信号采用Welch谱分析,得到频域分析的特征参数;步骤六结合时域和频域的特征参数,得到辅助诊断结果。所述数据库子模块,按照如下步骤执行步骤一医生登陆;步骤二 检索用户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注册,若否,则关闭数据源,结束访问;若是,则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显示在线患者;步骤四在数据库中查询患者,判断是否有此患者,若无此患者,则提示出错,返回执行步骤三,若有此患者,则查询成功,显示患者信息,添加患者的诊断结果,更新患者记录;步骤五转到下一名患者,返回执行步骤三。所述硬件切换装置包括三极管和继电器,所述用户终端电脑通过并口输出的高低控制电平与三极管相连接,所述三极管与继电器的线圈相连接;所述电子听诊器与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相连接,所述语音麦克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利用网络资源异地传输数据,在听诊的及时性、 准确性、信号的客观性等方面与现有技术相比都有更大的提高,造福了广大患者,优化了医疗体系。本发明有利于向家庭和社区卫生机构推广,只要被网络覆盖的地方就可以运行我们的系统。软件设计上考虑到用户群体的复杂性,本着友好、方便、易懂的信念,设计而成。本发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实现远程网络听诊及被测数据的网络传输,并通过心音信号处理、特征提取等方法,为病人提供初步的诊断结果,实现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周期性的心脏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另一方面,听诊及心音波形的比对,更加方便医生观察出心音的异常之处,为医生的进一步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第三方面,在病人病历档案管理等方面建立了用户独有的心音档案数据库,保存用户每次的就诊信息。本发明目前可以实现局域网内的听诊咨询与数据传输工作,所以可应用于社区医院和社区内患者的范围内,对心音信号的传输质量也达到了较高水平。采用本发明的系统获得的心音信号进行辅助诊断结果具有85%以上的正确率,为医生提供的诊断参数,是在多个心脏内科医生的建议下选出得到的,本发明为心脏病早期的病理诊断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





图1是本发明的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的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硬件切换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是硬件切换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硬件切换装置的软件切换流程图; 图5是双方建立连接的过程图; 图6是网络通信子模块的流程图; 图7是实时显示子模块的流程图; 图8是数据库子模块的流程图; 图9是辅助诊断子模块的流程图; 图10是心音时域特征示意图11是希尔伯特-黄变换中的经验模态分解过程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系统的操作流程图; 图13是一个实施例的实时显示波形6
图14是医生终端播放一个实施例心音时的波形显示界面;图15是本发明的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医生终端电脑,2-用户终端电脑,3-硬件切换装置,4-语音麦克,5-电子听诊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医生终端电脑、用户终端电脑、电子听诊器、硬件切换装置和网络,所述医生终端电脑,其具有语音麦克和摄像头,并具有界面设计子模块、网络通信子模块、实时显示子模块、辅助诊断子模块、数据库子模块和帮助系统子模块;该医生终端电脑能够完成从所述网络中接收音频数据,且能够播放、实现数据波形,获得辅助诊断参数;所述用户终端电脑,其具有语音麦克和摄像头,并具有界面设计子模块、实时显示子模块、网络通信子模块和帮助系统子模块,该用户终端电脑能够将所述音频数据传送到所述网络;所述电子听诊器,用于采集病人的心音数据,该电子听诊器与所述硬件切换转置的听诊器接口相连接;所述硬件切换装置,用于语音和心音的切换;所述网络,用于连接所述用户终端电脑和所述医生终端电脑,并能够传送所述音频数据。如图2所示,所述硬件切换装置包括三极管和继电器,所述用户终端电脑通过并口输出的高低控制电平与三极管相连接,所述三极管与继电器的线圈相连接;所述电子听诊器与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相连接,所述语音麦克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相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继电器采用HKE公司生产的HRS2H-S-DC5V-N电磁式继电器,电源VCC可通过USB端口接到电脑上供给电路电源,软件通过并口输出高低控制电平,Ui是由PC并口输出的控制电平,高电平4. 2V,低电平0. 2V ;将语音麦克的输入接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上,而将电子听诊器的输入接在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上。当软件通过并口输出0. 2V电压(即低电平)时,C9012H202型号PNP硅管处于饱和状态,Uo = 5V,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而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信号从语音麦克输入。当软件通过并口输出4.2V 电压(即高电平)时,PNP硅管处于截止状态,Uo = 0V,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处于接通状态, 而常开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信号从电子听诊器输入。本发明采用的是美国伟伦公司的Masrter Elite系列5079-405型号电子听诊器, 其工作原理是传感器接收声波,将其转变成电信号,最大限度地减少声音丢失。其内置传感器采用全新的Piezo-sensor技术,大大提高了听诊器的敏感性和听诊音的真实性,最高的特异性放大声波达到30倍,采用该听诊器为获得高质量的心音信号提供了保障。本发明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下面分别阐述一下本发明系统各个模块的实现流程。1.界面设计子模块界面分为医生端和病人端,两者的界面大体相同。其中有发送文件、聊天发送、实时视频,还有医生和病人的信息等。在软件上,对软件进行美化,使其达到美观、人性化的效果。主要是把VC对话框中的按钮用两个位图来代替,按下和不按时用不同的位图,使其对用户有一个直观的操作。另外,也改变了软件的背景,自己做了一个位图,以此作为软件的背景。2.网络通信子模块,如图6所示,按照如下步骤执行步骤一通过CoCreatehstance ()来获得RTC接口,确定通信能力;步骤二 选择通信类型和通信设备,通信类型和相关设备(摄像机、麦克风等),缺省配置是激活所有通信类型;如果会话的参与者能共享应用程序、传送即时消息和音视频会议,那么这些通信类型将自动被激活;如果某一参与者不支持某种通信类型,那么所有的参与者都不能激活该类型;调整通信设备,如麦克风、摄像头等;步骤三初始化会话,应用程序与其他参与者连接之前,它必须能够处理会话中的 RTC事件;PC-to-PC的通信中,应用程序捕获媒体事件、音量事件、即时消息事件和会话状态改变事件;步骤四处理RTC事件,一旦事件处理者IRTCEventNotification接收器中进行了注册,接收和处理RTC事件就变得相当的容易了 ;创建通信会话,当在RTC中发起一个呼叫之前,必须创建并且初始化一个会话,然后可以输入参与者的IP地址来发起一个呼叫;步骤五可能通过一个e-mail地址或者一个电话号码来激活一个会话,创建通信会话,处理实时流会话事件,包括媒体事件、音量事件、即时消息事件和会话状态改变事件;媒体事件处理媒体事件需要得到媒体类型、事件类型和原因,然后发送消息给会话窗口 ;应用程序可以使用get_MediaType ()从视频、音频、T120和实时传输协议(RTP)事件中接收消息;音量事件当扬声器或者麦克风的音量水平发生变化时产生音量事件,应用程序可使用get_DireCti0n()函数获得发生改变的音频设备;一旦确定了设备,应用程序可获得设备的属性并处理改变,应用程序可通过slider控件来显示音量的改变,或者显示给用户一个音量表;即时消息事件使用IRTCMessagingEvent可在会话参与者中传递即时消息;当一个消息事件产生时,应用程序必须获得会话和事件类型,得到相关会话中的参与者信息,以便能将消息传递给适当一方,事件处理者也能处理会话状态的改变;会话状态改变事件会话状态改变事件的处理过程与其他RTC事件相同,会话状态的改变包括建立一个新的音/视频会话,或者通知客户端一个到来的即时消息;步骤六要关闭一个会话,所有正在运行T120的应用程序必须被关闭。然后RTC 客户端接口调用amtDownO,并完成关闭会话的过程,结束实时通信过程。在此部分,可以实现即时文字聊天、语音视频聊天和文件传输的功能。在此之前, 需要一个患者排队等候医生回应,从而建立双方连接的过程。软件用多线程的方式实现,各功能之间互不干扰。网络通信基于TCP方式,语音视频聊天是基于微软RTC API的通信方式,可根据通信双方的能力和带宽选择适当的编解码器。3.实时显示子模块,如图7所示,按照如下步骤执行步骤一检查音频设备能力,设置相应的音频参数;
8
步骤二 使用wavehOpen或waveOutOpen函数打开录音或播放设备;步骤三判断是否进行录音,若是,则判断为录音,执行步骤四,若否,则判断为播放,转去执行步骤七;步骤四为录音设备准备数据结构;步骤五开始录音,并将数据存放到内存中;判断是否需要发送数据给医生终端电脑,若是,则向医生终端电脑发送数据,画出实时显示波形,并使连接中断;若否,则判断内存是否已满,若未满,则返回执行步骤五,继续将数据存放到内存中,若已满,则存储数据,清空数据缓冲区,再释放相应数据结构;步骤六判断录音是否结束,若是,则关闭声音设备,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二 ;步骤七为播放设备准备数据结构,从内存获取数据;步骤八播放声音,释放相应数据结构;步骤九判断播放是否结束,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二,若是,则关闭声音设备。在此模块中要实现如下功能,即声音采集、播放及实时显示。系统采用MCI (Media Control Interface)技术实现心音采集和回放,当数据结构准备好之后使用wavelnStart 函数进行录音或waveOutfeite函数播放录好的声音数据。声音数据存放在一个内存数据块中,如果输入内存缓冲区满,系统会发出MM_WIM_DATA消息,在该消息的处理函数中可以对声音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播放、存储和实时绘制心音波形的功能,处理完毕后清空数据缓冲区再加入输入队列直至结束对录音以及播放缓冲区内容使用后,释放使有的内存单元; 所有任务完成后,关闭相应的设备。4.数据裤子模块,如图8所示,按照如下步骤执行步骤一医生登陆;步骤二 检索用户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注册,若否,则关闭数据源,结束访问;若是,则执行步骤三;步骤三显示在线患者;步骤四在数据库中查询患者,判断是否有此患者,若无此患者,则提示出错,返回执行步骤三,若有此患者,则查询成功,显示患者信息,添加患者的诊断结果,更新患者记录;步骤五转到下一名患者,返回执行步骤三。微软基础类库(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简称MFC)对数据库的操作主要就是通过开放式数据库连接(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简称ODBC)和activex数据对象(ActiveX Data 0b jects,简称ADO)。我们这里采用的是ODBC,因为ODBC的最大优点就是能以统一的方式处理所有的数据库,带来了很多方便,一个基于ODBC的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不依赖任何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不直接与DBMS打交道,所有的数据库操作由对应的DBMS的ODBC驱动程序完成。也就是说,不论是i^oxPro、Access、MYSQL还是Oracle数据库,均可用ODBC API进行访问。再者,ODBC使用层次的方法来管理数据库,在数据库通信结构的每一层,对可能出现依赖数据库产品自身特性的地方,ODBC都引入一个公共接口以解决潜在的不一致性,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基于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的相对独立性。该模块中使用ODBC技术访问及处理数据库,所用的数据库软件是SQL2000。在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之前,首先需要注册数据源。完成以后数据库的字段信息以及驱动程序等信息反映在系统的注册表中。当在应用程序中要用到数据库时,应用程序可以根据注册表中信息完成对数据库的操作,例如浏览、添加、删除、修改、查询数据库记录。医生终端有患者信息数据库,客户终端需输入与数据库中相匹配信息时,才能排队等待医生确认连接。在医生终端,医生需通过账号与密码登陆诊断界面,此时会有一系列在线患者列表,医生可以任意选择一名患者或输入信息查询患者。当医生诊断完毕时,填写患者病情,将诊断结果和心音数据存入数据库,生成HTML格式的诊断报告。5.辅助诊断子模块,如图9所示,按照如下步骤执行步骤一从数据库中读取心音数据;步骤二 对该数据采用小波变换原理进行去噪,这里采用5层小波分解,小波基选用db小波基函数,最大最小原理选定阈值,并画出去噪后的波形图;步骤三时域上,对去噪后的心音信号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提取心音包络;其中,根据经验模态分解把信号分解成为各固有模态函数之和与残差项相加的形式,由此选择各模态重购后的信号为解析信号,求得希尔伯特-黄变换得到信号的包络;步骤四得到时域包络后,对心音信号进行分段处理,得到第一心音Si、第二心音 S2的高低能量参数;采用阈值法选取心音的端点,进而根据Sl和S2的医学理论对应关系, 判断其具体时限;步骤五频域上,对去噪后的心音信号采用Welch谱分析,得到S1、S2的高低能量参数;步骤六结合时域和频域的特征参数,得到辅助诊断结果。从数据库中读取的心音数据信号往往包含测试环境、电磁干扰及受测人员的身体微弱移动等带来的噪音,对信号进行去噪是相当必要的。经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小波变换原理去噪对心音处理的效果较好,受心音的复杂性影响小,且算法易实现,实时性好。对心音的分析处理采用时域与频域两个方面,在时域处理中,目的是找到时域内的心音特征参数。心音时域特征示意图如图10所示,时域分析的特征参数为①心动周期收缩期和舒张期持续时间之和;②Sl时限第一心音持续时间;③S2时限第二心音持续时间;④第一心音持续时间和第二心音持续时间的比值。采用Welch谱分析得到的频域分析的特征参数为①低频能量;②中频能量;③高频能量;④最大能量密度。希尔伯特-黄变换中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过程,如图11所示,该过程目的是寻找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该方法认为任何一个信号都可以由一系列简单的非正弦函数构成,这些非正弦函数就是要寻找的IMF。IMF必须满足2个条件(1)对整个时间序列来说,极值点的个数和过零点的个数相等或相差1 ;
(2)在任何一点处,最大值包络线和最小值包络线的均值为零。假设原信号为s (t),对s (t)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的具体步骤如下①确定s(t)的极值点,首先设定当η= 1时,IV1 (t) = s⑴,为外层第一次循环开始;②设定当k= 1时,Iv1U) =IV1U),为内层第一次循环开始;用3次样条插值分别连接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运行循环k = 1得到的是原信号s(t)的上包络线和下包络线Xlmin⑴;③求出上包络线和下包络线的均值线mk(t)mk(t) = [xkmax(t)+Xkmin(t)]/2,用前一次的、⑴信号减去均值线mk(t)得hk(t), 即hk(t)为满足上述IMF的两个条件从原信号中分离出来的信号;④如果hk(t)不满足IMF的两个条件,则hk(t)将作为原信号重复②③步骤,直到找出符合条件的hk(t),跳出内层循环;⑤令cn(t) =hk(t),则当k=l,Cl(t)即为所求的IMF,称为第一阶固有模态函数; 残差巧⑴=ro(t)-Cl(t)Jrn(t) =Tn^1 (t)-cn(t);⑥将IV1U)看作新的原信号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残差rn(t)中的信息对所研究的内容意义很小或4(0是单调函数时,则停止分解过程。按此过程依次分解s(t) = T1 (t)+c^t)r^t) = r2(t)+c2(t)rn_!(t) = rn(t)+cn(t)
ηs(t) = ^0,(0 + ^(0
k=\可以看出,EMD过程是对残差进行不断分离,得到固有模态函数的过程。并且随着 IMF阶数的增高,ck (t)的频率逐渐降低,对保存的固有模态函数求和即可得到所需的重构信号。对得到的重构信号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就可以得到心音信号的包络。获得包络后对心音进行分段,采用阈值法选取心音的端点,进而根据Sl和S2的医学理论对应关系,判断其具体时限。在频域上,采用Matlab中的Welch谱分析,得到其信号的S1、S2各自能量、 信号的高低能量比等参数。这些参数将作为我们提供给医生的辅助诊断参数,输出到医生终端电脑的界面进行显示。6.帮助系统子模块,该模块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软件说明帮助文件,采用微软的HTMLHelp WorkSiop软件进行编写。但此软件仅支持HTML文件的导入,所以,先用 Dreamweaver编写好HTML文件后,再导入HTML Help Workshop中;二是听诊部位的展示, 采用FLASH播放的模式。7.硬件切换装置的软件切换流程,如图4所示,首先进行并口初始化,并安装驱动程序,判断初始化是否成功,若不成功,则给出初始化失败提示;若成功,则由患者选择当前需要切换的工作模式电子听诊器接入或语音麦克接入。其具体过程如下判断是否接入电子听诊器,若是,则接入电子听诊器,若否,则接入语音麦克。本发明的系统的操作流程,如图12所示,首先患者通过用户终端电脑登陆本发明的系统,输入用户信息和医生终端电脑的IP地址,发送请求到医生终端,要求就医。由于此时可能有多个患者要求就医,因此需要排队等候,如图5所示。而在医生终端电脑,医生首
11先进入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和密码确认身份后才能进入主界面。医生可以任意选择患者或输入患者信息查询患者。当医生确认患者信息并同意就诊时,建立连接。患者与医生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进行在线交流,经过医生的问诊后,要求听诊,患者在用户终端通过硬件切换装置把语音切换到心音听诊;医生在线听诊,实时观察波形变化,并保存心音数据;医生在线观察心音数据、波形,借助辅助诊断子模块分析、诊断病情,保存病历;医生发送诊断结果给患者,结束该名患者的诊断,患者退出系统,继续下位患者诊断。
权利要求
1.一种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生终端电脑、用户终端电脑、电子听诊器、硬件切换装置和网络,所述医生终端电脑,其具有语音麦克和摄像头,并具有界面设计子模块、网络通信子模块、实时显示子模块、辅助诊断子模块、数据库子模块和帮助系统子模块;该医生终端电脑能够完成从所述网络中接收音频数据,且能够播放、实现数据波形,获得辅助诊断参数;所述用户终端电脑,其具有语音麦克和摄像头,并具有界面设计子模块、实时显示子模块、网络通信子模块和帮助系统子模块,该用户终端电脑能够将所述音频数据传送到所述网络;所述电子听诊器,用于采集病人的心音数据,该电子听诊器与所述硬件切换转置的听诊器接口相连接;所述硬件切换装置,用于语音和心音的切换;所述网络,用于连接所述用户终端电脑和所述医生终端电脑,并能够传送所述音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生终端电脑和用户终端电脑的网络通信子模块,按照如下步骤执行步骤一获得RTC接口,确定通信能力; 步骤二 选择通信类型; 步骤三选择通信设备; 步骤四初始化会话; 步骤五处理RTC事件;步骤六创建通信会话,处理实时流会话事件,包括媒体事件、音量事件、即时消息事件、会话状态改变事件; 步骤七关闭会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生终端电脑和用户终端电脑的实时显示子模块,按照如下步骤执行步骤一检查音频设备能力,设置相应的音频参数; 步骤二 打开录音或播放设备;步骤三判断是否进行录音,若是,则判断为录音,执行步骤四,若否,则判断为播放,转去执行步骤七;步骤四为录音设备准备数据结构;步骤五开始录音,并将数据存放到内存中;判断是否需要发送数据给医生终端电脑, 若是,则向医生终端电脑发送数据,画出实时显示波形,并使连接中断;若否,则判断内存是否已满,若未满,则返回执行步骤五,继续将数据存放到内存中,若已满,则存储数据,清空数据缓冲区,再释放相应数据结构;步骤六判断录音是否结束,若是,则关闭声音设备,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二 ; 步骤七为播放设备准备数据结构,从内存获取数据; 步骤八播放声音,释放相应数据结构;步骤九判断播放是否结束,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二,若是,则关闭声音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诊断子模块,按照如下步骤执行步骤一从数据库中读取心音数据;步骤二 对该数据采用小波变换原理进行去噪,并画出去噪后的波形图; 步骤三时域上,对去噪后的心音信号进行希尔伯特一黄变换,提取心音包络; 步骤四得到时域包络后,对心音信号进行分段处理,得到时域分析的特征参数; 步骤五频域上,对去噪后的心音信号采用Welch谱分析,得到频域分析的特征参数; 步骤六结合时域和频域的特征参数,得到辅助诊断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子模块,按照如下步骤执行步骤一医生登陆;步骤二检索用户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注册,若否,则关闭数据源,结束访问;若是, 则执行步骤三;步骤三显示在线患者;步骤四在数据库中查询患者,判断是否有此患者,若无此患者,则提示出错,返回执行步骤三,若有此患者,则查询成功,显示患者信息,添加患者的诊断结果,更新患者记录; 步骤五转到下一名患者,返回执行步骤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切换装置包括三极管和继电器,所述用户终端电脑通过并口输出的高低控制电平与三极管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与继电器的线圈相连接;所述电子听诊器与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相连接,所述语音麦克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相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属于电子信息与远程医疗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医生终端电脑、用户终端电脑、电子听诊器、硬件切换装置和网络,医生终端电脑具有语音麦克和摄像头,并具有界面设计、网络通信、实时显示、辅助诊断、数据库和帮助系统子模块;该医生终端电脑能够完成从网络中接收音频数据,且能够播放、实现数据波形,获得辅助诊断参数;用户终端电脑具有语音麦克和摄像头,并具有界面设计、实时显示、网络通信和帮助系统子模块,该用户终端电脑能够将音频数据传送到网络;电子听诊器用于采集病人的心音数据,与硬件切换转置的听诊器接口相连接;硬件切换装置用于语音和心音的切换;网络用于连接用户终端和医生终端,并能够传送音频数据。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2270270SQ201110108108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徐礼胜, 汪跃, 王颖 申请人:东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