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240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统一通信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及电信网上各种传统通信应用,如电子邮件(email)、电子公告板(bbs)、门户(portal)、即时通信(IM)、博客(blog)、电子商务(ecommerce)、社交网络(SNS)、微博(miniblog)、手机短信(SMS)、等等,都各自定义了其特殊的体系结构、传送渠道、技术协议、用户角色、表现方式、等等,各自独立实现而隔离,彼此间不能无缝沟通和整合。下面介绍几项主要的传统通信技术方案一、电子邮件技术方案其采用分布式架构,各个服务器遵循同样的协议、全球联网,用户具有全球唯一的邮箱地址,信息是双方共有而私密的,由作者定向发送给读者。二、电子公告板技术方案其采用集中式架构,各个服务器独立而不能互通,某服务器的用户仅具有在该服务器上唯一的标识名,信息由作者发布到各版面,读者自发进入版面阅读。三、门户技术方案其采用集中式架构,在各个独立的门户平台上,由专业编辑发布公开的信息到各版面,读者自发进入版面阅读。四、电子商务技术方案其采用集中式架构,在各个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上,由买卖双方进行发布、查找、阅读公开信息等行为,双向对接、完成交易。五、社交网络技术方案其采用集中式架构,在各个独立的社交网络上,用户建立个人空间和人际关系,信息具有基于人际关系的流通渠道和隐私机制,由个人发布到个人空间,通过人际关系网络而传播。六、微博技术方案其采用集中式架构,在各个独立的微博平台上,用户建立关注关系,通过基于关注关系网络的流通渠道,发表、阅读、回复限定长度的面向公众公开短消息。七、短信技术方案其采用分布式架构,全球移动通信运营商联网,用户具有全球唯一的手机号,在各移动运营商的通讯平台上,编写限定长度的双方共有的私密的短消息,由作者定向发送给读者。这些传统的通信技术方案,彼此间不能兼容、互通,例如微博、短信、的限定长度短消息和电子邮件、门户的大篇幅多媒体内容,社交网络的好友群间共享和电子邮件的任意两者间收发,从架构、协议、渠道、表现上都有冲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统一通信系统,其支持任何对象、任何时间和地点、在任意范围内、用任何方式进行通信,从而承载各种社会单元的多种多样的通信和业务需求。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包括星模块、圈模块、窗模块、信模块四大要素,互相勾连形成三角架构及算法,窗模块和圈模块之间构成权限关系,窗模块和信模块之间构成发表关系,信模块和圈模块之间构成传送关系,星模块是抽象的用户,支持各种社会单元类型;圈模块是基于关系的用户集合,包括基于单向关注的默认圈子,以及基于单向参与的用户自定义圈子;窗模块是信件的目录,把不同通信方式的核心差异提炼为权限关系,成为通信算法流程的中转控制中心;信模块是信息的通用容器,进一步支持用户自定义内在格式。优选地,所述圈模块包括基于单向关注而延伸出的默认圈子及范围,具体包括但不限于自我圈、社交朋友圈、社区影响圈、社区关注圈、社会公众圈;以及基于单向参与而延伸出的用户自定义圈子;自我圈是一个给定的原点;社交朋友圈是与原点的距离为一的、双向关注的点集合;社区关注圈是与原点的距离为一的、方向为从原点出发的、即原点用户所直接关注的点集合,社区影响圈是与原点的距离为一的、方向为指向原点的、即被原点用户能直接影响的点集合;社会公众圈是所有与原点有连通路径的点集合;用户自定义圈子是由原点用户和成员一起,单向自主、双向协同参与而组建的任意圈子。优选地,所述窗模块是信件的目录,把不同通信方式的核心差异提炼为权限关系,包含而不限于三种核心权限发表权、传送权、浏览权,每种权限定义在某个圈子上,成为通信算法流程的中转控制中心。优选地,所述信模块是信息的通用容器,包含而不限于短信、长信、转信三种基本类型,可供用户进一步定义各种内在格式和功能;短信是限定长度的短消息;长信是包含一条短信标题和不限长度正文的长消息;转信是指向其他信件的指针,可延伸形成转信链乃至转信树,进行信息流通的管理控制。优选地,所述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的社联网是基于星模块的社会单元及其互相关系的网络,支持各种社会单元类型,包含而不限于个人、组织、家庭、物品类型;并支持各种社会关系类型,包含而不限于单向自主、双向协同的关注、参与关系。优选地,所述三角勾连是基于统一架构的统一算法一、根据窗模块定义的发表权限,用户在其具有发表权限的窗上发表信件;二、根据窗模块定义的传送权限,系统传送该信件给具有传送权限的圈子;三、根据窗模块定义浏览权限,收到信的用户或者其他用户进入其具有浏览权限的窗上阅读该信件。优选地,所述用户一方面能够通过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提供的基本功能,任意使用重新实现的各种常见的传统互联网通信方式;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殊需求,基于统一架构及算法下的通信流程,自主按需定制各种全新的通信方式一、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建立特定的圈子并添加成员;二、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建立特定的窗,并设置发表、传送、浏览三种权限所限定的圈子;三、用户使用信的基本类型,或自定义内在格式,处理各种信息;四、通过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统一通信算法流程,通过前面设置的圈模块、窗模块、信模块、传送关系、权限关系、发表关系,用户自主按需创造了专属的通信方式,满足了自身的特殊通信需求。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支持任何对象、任何时间和地点、在任意范围内、用任何方式进行通信,从而承载各种社会单元的多种多样的通信和业务需求。本发明对通信方式从根源上进行了解析、归纳、创新,重新定义、设计了具有通用性、扩展性的通信基础要素、整体架构和统一算法,实现了社联网统一通信。基于本发明的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及算法,重新实现并无缝整合了传统的各种互联网通信方式,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即时聊天、社交网络、微博、等等;基于本统一架构及算法,更能进一步支持用户根据各自特殊需求,方便、灵活的定制全新的通信方式,彻底实现统一通信。在同一个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上,支持任何对象、任何时间和地点、在任意范围内、用任何方式进行通信,从而承载各种社会单元的多种多样的通信和业务需求。


图1为本发明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发明中圈模块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包括星模块、圈模块、窗模块、信模块四大要素,互相勾连形成三角架构及算法;星模块与圈模块、窗模块、信模块勾连,窗模块和圈模块之间通过权限关系勾连,窗模块和信模块之间通过发表关系勾连,信模块和圈模块之间通过传送关系勾连。星模块是用户的抽象,支持个人、组织等多种社会单元类型。传统的互联网应用的用户是个人,而本发明中,星模块把用户定义为社会单元,可支持个人、组织、家庭、物品等等不同类型的用户,从而可以按需扩展,把整个社会结构进行互联网化,即本发明所定义的社联网。每个用户都具有自己的圈模块、窗模块、信模块;每个圈模块、窗模块、信模块都属于一个具体的用户。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的社联网是基于星模块的社会单元及其互相关系的网络,支持各种社会单元类型,包含而不限于个人、组织、家庭、物品类型;并支持各种社会关系类型,包含而不限于单向自主、双向协同的关注、参与关系。圈模块是基于关系的用户集合,包括基于单向关注而延伸出的五个默认圈子及四层范围,以及基于单向参与而延伸出的用户自定义圈子。如图2所示,圈模块基于单向关注而产生五个默认圈子,即社会公众圈1、社区影响圈2、自我圈3、社交朋友圈4、社区关注圈5。自我圈是一个给定的原点,即只包含原点用户自己的圈子;社交朋友圈是与原点的距离为1的、双向关注的点集合,是该原点的社区影响圈和社区关注圈的交集;社区关注圈是与原点的距离为一的、方向为从原点出发的、原点用户所关注的点集合。社区影响圈是与原点的距离为一的、方向为指向原点的、被原点用户能影响的点集合;社会公众圈是所有与原点有连通路径的点集合,即全社会,因为根据六度空间理论,整个社会中所有单元能够通过六度的关系路径连通。用户自定义圈子是由原点用户和成员一起,单向自主、双向协同参与而组建的任意圈子。本发明中的圈模块还有一种基本的单向参与关系,采用和单向关注的同样原则“单方自主、双方协同”,来支持用户自定义圈子,使圈子主人用户和成员用户一起,单方自主、双方协同参与而组建任意圈子。单方自主每个用户全权控制自己一方出发的信息和关系;因此各种功能的基础都是单向的单向关注,单向参与。双方协同当事双方用户的协同合作,才最终形成完整的信息和关系;因此各种功能的最终完成都是双向的双向关注的朋友关系等于两个单向关注;完整的参加圈子等于主人和成员的两个单向参与。窗模块是信件的目录,是承载通信方式的核心对象,把不同通信方式的核心差异提炼为三种权限关系,即发表权、传送权、浏览权,每种权限定义在某个圈子上,成为通信算法流程的中转控制中心。按照信息的各方面特征,存放在不同的窗模块上。更进一步,窗模块是通信算法流程的中转控制中心,不同的窗模块定义了不同的中转规则,即权限(参见“窗模块和圈模块之间的权限关系”),从而从根源上统一实现了不同的通信方式。窗模块是传统通信方式的一个提炼和提升。通过窗模块,隔离开信息本身和信息使用者,在窗模块上定义不同的通信规则进行控制,使得在同一个架构及算法上,实现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成为可能。因此,一方面能够设置电子邮件窗、论坛窗、即时聊天窗、博客窗、微博窗等等,来重新实现这些传统的互联网通信方式;另一方面,能够支持用户自定义窗及其通信规则,来自主创造满足用户特殊需求的全新的通信方式。信模块是信息的容器,分为短信、长信、转信三种基本类型,可供用户进一步定义各种内在格式和功能。短信是限定长度的短消息。长信是包含一条短信标题和不限长度正文的长消息,可供用户进一步自定义内部格式和功能,从而为各种用户应用留下扩展空间。转信是指向其他信件的指针,可类比于“超链接/hyperlink”,为信息的流通提供一种最基本的工具,提供给用户转载、引用、收藏等等功能;进一步,能够延伸形成转信链乃至转信树,进行信息流通的管理控制。三角勾连是基于统一架构的统一算法一、根据窗模块定义的发表权限,用户在其具有发表权限的窗上发表信件;二、根据窗模块定义的传送权限,系统传送该信件给具有传送权限的圈子;三、根据窗模块定义浏览权限,收到信的用户或者其他用户进入其具有浏览权限的窗上阅读该信件。窗模块和圈模块之间的权限关系窗模块是本架构里承载通信方式的核心对象,提炼并提升了各种传统通信方式的本质差异权限。这是关键的创新发明设计,在信模块和圈模块之间,加入一个窗模块及权限的控制机制,从而从使统一通信成为可能。通过特定的权限设置,不同的窗模块遵从不同的通信规则,从而实现各种通信方式。本发明从根源上进行了通信权限的解析、归纳和创新,定义了三种基本的权限发表权、传送权、浏览权。发表权谁能够在该窗模块上发表信件。传送权谁能够接收到该窗模块上的信件。浏览权谁能够浏览该窗模块上的信件(即使没有接收到该信)。每种权限都设定在某个窗模块上,从而把窗模块和圈模块勾连起来,由窗模块来限定信件的发表、发送、浏览的圈子范围,从而同时把信模块和窗模块通过发表关系、信模块和圈模块通过传送关系勾连起来,形成完整的勾连三角。窗模块和信模块之间的发表关系在本架构中,窗模块是信件本身和信件使用者之间的中转控制机制,用户不是直接发送信件给目标接收者,而是首先发表在窗模块上,然后由窗模块的权限控制来自动传送给目标群体。信模块和圈模块之间的传送关系在本架构中,根据信件发表所在窗的传送权所定义的圈子,传送该信件给相应圈子里每个成员用户。注意,信件的传送目标首先定义在圈上,而不是单个用户。即使目标是单个用户,也会定义在只有该用户的自我圈上,以保持架
构简洁一致。四大要素及其勾连关系,形成完整、精密、联动的逻辑控制机制,共同执行通信算法流程一、用户能够发表信件在窗模块上,如果该窗模块的发表权圈子包含该用户。二、该窗模块根据其传送权设置,自动传送该信件给传送权圈子的每个成员用户。三、其他用户如
7果属于该窗模块的浏览权圈子,能够自发访问该窗模块及该信模块。四、无权发表、传送、浏览的用户,由窗模块的权限机制自动控制过滤。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及算法,实现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一方面从根源上重新实现并无缝整合了传统的互联网通信应用,另一方面更支持用户自主按需创造各种全新的互联网通信方式。 在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下,依据四大要素及其互相勾连关系,可对传统的各种互联网通信应用进行分析,重新解析并实现这些通信方式,例如,表一对几种传统的互联网通信应用进行了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分析与实现
表一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包括星模块、圈模块、窗模块、信模块四大要素,互相勾连形成三角架构及算法,窗模块和圈模块之间构成权限关系,窗模块和信模块之间构成发表关系,信模块和圈模块之间构成传送关系,星模块是抽象的用户,支持各种社会单元类型;圈模块是基于关系的用户集合,包括基于单向关注的默认圈子,以及基于单向参与的用户自定义圈子;窗模块是信件的目录,把不同通信方式的核心差异提炼为权限关系,成为通信算法流程的中转控制中心;信模块是信息的通用容器,进一步支持用户自定义内在格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模块包括基于单向关注而延伸出的默认圈子及范围,具体包括但不限于自我圈、社交朋友圈、社区影响圈、社区关注圈、社会公众圈;以及基于单向参与而延伸出的用户自定义圈子;自我圈是一个给定的原点;社交朋友圈是与原点的距离为一的、双向关注的点集合;社区关注圈是与原点的距离为一的、方向为从原点出发的、即原点用户所直接关注的点集合,社区影响圈是与原点的距离为一的、方向为指向原点的、即被原点用户能直接影响的点集合;社会公众圈是所有与原点有连通路径的点集合;用户自定义圈子是由原点用户和成员一起,单向自主、双向协同参与而组建的任意圈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模块是信件的目录,把不同通信方式的核心差异提炼为权限关系,包含而不限于三种核心权限发表权、传送权、浏览权,每种权限定义在某个圈子上,成为通信算法流程的中转控制中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模块是信息的通用容器,包含而不限于短信、长信、转信三种基本类型,可供用户进一步定义各种内在格式和功能;短信是限定长度的短消息;长信是包含一条短信标题和不限长度正文的长消息;转信是指向其他信件的指针,可延伸形成转信链乃至转信树,进行信息流通的管理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社联网是基于星模块的社会单元及其互相关系的网络,支持各种社会单元类型,包含而不限于个人、组织、家庭、物品类型;并支持各种社会关系类型,包含而不限于单向自主、双向协同的关注、参与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勾连是基于统一架构的统一算法一、根据窗模块定义的发表权限,用户在其具有发表权限的窗上发表信件;二、根据窗模块定义的传送权限,系统传送该信件给具有传送权限的圈子;三、根据窗模块定义浏览权限,收到信的用户或者其他用户进入其具有浏览权限的窗上阅读该信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一方面能够通过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提供的基本功能,任意使用重新实现的各种常见的传统互联网通信方式;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殊需求,基于统一架构及算法下的通信流程,自主按需定制各种全新的通信方式一、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建立特定的圈子并添加成员;二、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建立特定的窗,并设置发表、传送、浏览三种权限所限定的圈子;三、用户使用信的基本类型,或自定义内在格式,处理各种信息;四、通过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统一通信算法流程,通过前面设置的圈模块、窗模块、信模块、传送关系、权限关系、发表关系,用户自主按需创造了专属的通信方式,满足了自身的特殊通信需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圈窗信三角勾连架构的社联网统一通信系统,其包括星模块、圈模块、窗模块、信模块四大要素,互相勾连形成三角架构及算法,窗模块和圈模块之间构成权限关系,窗模块和信模块之间构成发表关系,信模块和圈模块之间构成传送关系;星模块是抽象的用户,支持各种社会单元类型;圈模块是基于关系的用户集合,包括基于单向关注的默认圈子,以及基于单向参与的用户自定义圈子;窗模块是信件的目录,把不同通信方式的核心差异提炼为权限关系,成为通信流程的中转控制中心;信模块是信息的通用容器。本发明支持任何对象、在任何范围内、用任何方式,基于统一的架构和算法进行通信,从而承载各种社会单元的多种多样的通信和业务需求。
文档编号G06F17/30GK102385612SQ20111026013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陆雷钦 申请人:无锡远近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