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响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233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触摸响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响应的处理方法及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触摸屏手机,平板电脑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因为触摸屏给广大用户带来了很多键盘式手机没法拥有的体验功能。但是,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发现目前的触摸屏存在至少以下问题之一:用户在使用触摸屏时,由于遮挡和坐标计算方法问题,用户目标位置与实际位置经常有差距;在使用网页等锚点较密集的应用时,会经常造成误触;大多含有触摸屏的终端都是预先设置触摸响应调整策略,需要用户自己手动调整,去习惯终端,且用户习惯差异很大,预调整策略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用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响应的处理方法及一种电子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调整触摸响应点不适合所有用户造成的误触问题,实现了由终端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操作习惯,避免了用户手动调整触摸响应点,增加用户的操作准确度。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触摸响应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终端中,所述电子终端包括一触摸感应装置,当一操作体对所述电子终端执行一第一输入操作时,通过所述触摸感应装置获得所述第一输入操作的第一接触面积,根据第一响应策略确定所述第一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所述触摸感应装置上的第一点,所述方法包括:获得一调整指令;响应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生成第二响应策略;当所述操作体对所述电子终端执行第二输入操作时,通过所述触摸感应装置获得所述第二输入操作的第二接触面积;根据所述第二响应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所述触摸感应装置上第二点,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与所述第二输入操作相同,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不同。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得一调整指令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产生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为指示需要调整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的条件信息;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输入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产生所述调整指令。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为在一阈值范围内获得对所述第一输入操作产生的第一操作结果的特定指令。所述预定条件为基于所述第一响应策略响应所述第一输入操作的响应结果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响应结果的比率达到一阈值。
所述调整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生成第二响应策略包括:将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的响应点移动一变化矢量;将所述移动一变化矢量后的坐标点响应点作为所述第二响应策略的新响应点;或者,将所述第一接触面积的外边缘上的特定点加上所述一变化矢量后的坐标点作为所述第二响应策略的响应点。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包括一触摸感应装置,当一操作体对所述电子终端执行一第一输入操作时,通过所述触摸感应装置获得所述第一输入操作的第一接触面积,根据第一响应策略确定所述第一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所述触摸感应装置上的第一点,所述电子终端具体包括: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一调整指令;调整单元,用于响应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生成第二响应策略;第二接触面积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操作体对所述电子终端执行第二输入操作时,通过所述触摸感应装置获得所述第二输入操作的第二接触面积;第二接触面积响应点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响应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所述触摸感应装置上第二点,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与所述第二输出输入操作相同,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不同。其中,所述获得单元,具体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得到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为指示需要调整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的条件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输入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生成所述调整指令。所述调整单元,具体包括:移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的响应点移动一变化矢量;确定单元一,用于将所述移动一变化矢量后的坐标点响应点作为所述第二响应策略的响应点;或者,确定单元二,用于将所述第一接触面积的外边缘上的特定点加上所述一变化矢量后的坐标点作为所述第二响应策略的响应点。本申请通过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或者优点之一:由于是根据用户的实际操作来调整触摸点的响应策略,并不是预先设置一调整策略来调整响应点,使得终端去学习用户的操作习惯,而不是用户去习惯终端,实现了由终端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操作习惯,避免了用户手动调整触摸响应点,使得终端更人性化;判断逻辑相对简单,实现了自动调整响应策略,并同时增加了用户的操作准确度。


图1为实施例一中触摸响应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2a 图2d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现用户在一网页上进行操作的示意图3为实施例二中电子终端的系统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电子终端系统中获得单元的具体结构图;图5为实施例二中电子终端系统中调整单元的具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响应的处理方法及一种电子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调整触摸响应点不适合所有用户造成的误触问题,实现了由终端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操作习惯,避免了用户手动调整触摸响应点,增加用户的操作准确度。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触摸响应的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终端中,该电子终端包括一触摸感应装置,当一操作体对该电子终端执行一第一输入操作时,通过触摸感应装置获得第一输入操作的第一接触面积,根据第一响应策略确定第一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触摸感应装置上的第一点,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1,获得一调整指令;步骤102,响应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生成第二响应策略;步骤103,当所述操作体对所述电子终端执行第二输入操作时,通过所述触摸感应装置获得所述第二输入操作的第二接触面积;步骤104,根据所述第二响应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所述触摸感应装置上第二点,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与所述第二输入操作相同,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不同。对于步骤101,获得一调整指令,具体包括:判断第一输入操作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产生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为指不需要调整第一响应策略的条件息;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第一输入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产生所述调整指令。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为在一阈值范围内获得对第一输入操作产生的第一操作结果的特定指令。或者,所述预定条件为基于第一响应策略响应第一输入操作的响应结果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响应结果的比率达到一阈值。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电子终端在预定的时间内获得该特定操作或者特定指令时,广生一调整指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电子终端在预定的时间内获得该特定操作或者特定指令时,产生一次计数,所述计数值表示以第一响应策略响应的对应的第一操作的错误数,其中,该第一操作为任意操作。在错误数值达到阈值时产生一调整指令。对于步骤102,调整第一响应策略,生成第二响应策略包括:将第一响应策略的响应点移动一变化矢量;将移动一变化矢量后的坐标点响应点作为第二响应策略的响应点;或者,将第一接触面积的外边缘上的特定点加上一变化矢量后的坐标点作为第二响应策略的响应点。下面的例子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如何体现,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实施方式I当用户在触摸屏上执行了第一操作,会在触摸屏上产生第一接触面积,触摸感应装置感应到第一接触面积后,根据第一响应策略,会在触摸感应装置上确定第一点作为第一接触面积的响应点,用以响应用户的第一操作,假设以第一接触面积的中心点A作为响应点。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可以为单击、双击、长按、滑动或者手势等。和步骤101获得一调整指令相对应,具体为:判断第一操作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产生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为在一阈值范围内获得对第一操作产生的第一操作结果的特定指令。其中,该阈值范围可以为在一预定的时间内,比如5秒,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该特定指令可以为用户按back键、home键或者回退键,也可以为用户用手划了 了一个“X”的手势等。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第一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产生所述调整指令。在实际情况中,当终端系统响应了 A点之后,假设A点对应的对象是一个链接地址,打开了一个网页或者是应用,在5秒内,用户没有在该网页或者应用中继续使用,产生其他的操作,就按back键、home键或者回退键,或者直接划了一 “X”的手势结束了该网页或者应用,也就是触摸感应装置没有感应到除了第一接触面积后的任何接触,符合步骤101中所说,在一阈值范围内获得对第一操作产生的第一操作结果的特定指令,那么系统就判断该第一操作可能是用户误操作,用户并不想在A点这一响应对象进行操作。此时,系统会记录下该第一操作对应的位置坐标,移动距离,按压时间,时间间隔等,存储在数据库中。接下来,用户在触摸屏上执行了第二操作,同理,会在触摸屏上产生第二接触面积,根据第一响应策略,会在触摸感应装置上确定第二点作为第二接触面积的响应点,用以响应用户的第二操作,假设第二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B点。所述B点和所述A点为不同的坐标点,同样,所述第二操作可以为单击、双击、长按、滑动或者手势等。其中第二操作和第一操作相同,所述B点和所述A点不同。假设用户对于B点的响应对象,一个网页或者应用,并没有立即结束该网页或者该应用,而是继续进行了下一个操作,则系统就判断该第二操作为用户真正想做的操作,是一次成功的操作。同样,系统会记录下该第二操作对应的位置坐标,移动距离,按压时间,时间间隔等,存储在数据库中。根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该用户的历史操作数据,就得知了 A点到B点的变化距离ΛΑΒ。当下一次用户再进行所述第一操作时,系统会根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历史操作数据,判断出A点响应的对象并不是用户想要操作的对象,而真正想要操作的对象是B点所响应的对象。将第一响应策略的响应点A点调整到B点后,即得到第二响应策略,第二响应策略的响应点B点的坐标就为A点的坐标加上A点到B点的变化距离Δ AB。绑定第一操作的响应点A与B点,获得一绑定关系。因此,根据绑定关系,系统会自动的将B点作为第一操作的响应点,而不是最开始的以A点作为响应点。
下面用实际的例子结合附图来对实施方式I中的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2a所示,为用户在一网页上进行操作的图,用户的实际期望点击的是标号为2的链接。用户在触发第一操作(点击操作)时,按照第一响应策略,通过触摸感应器获得第一接触面积并确认响应的第一点为B0。系统端响应第一点BO对应的链接(标号为I)。该第一操作为用户不期望的操作。因为第一操作(点击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操作结果(标号为I的链接打开并显示一与标号为I的链接对应的页面)。但是需要让电子终端得知该第一操作所对应的操作结果是用户所不期望的操作结果,从而确定该第一操作为误操作。具体而言,判断第一操作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产生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为在一阈值范围内获得对第一操作产生的第一操作结果的特定指令。其中,该阈值范围可以为在一预定的时间内,比如5秒,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举例来讲,从显示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操作结果(显示标号为I的链接所对应的页面)开始计时,在预定的时间内是否获得特定操作或者在预定的时间获得特定指令;如果在预定的时间内获得该特定操作或者特定指令,即表示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操作结果为用户不希望的操作结果,该第一操作为用户不期望的误操作;通过该特定指令可以为back指令、返回home指令或者回退指令,也可以为用户用手划了 了一个“X”的手势或者在特定的触摸区域(该触摸区域没有显示)执行的向从右向左滑动等特殊操作,当然该特殊手势用于产生back指令、返回home指令或者回退指令等。这样的判断方式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更自然。一般用户一次操作产生一错误的操作结果时会尽快关闭该错误操作所产生的操作结果。并再次去重新执行操作。另外,如果在预定的时间内未获得该特定操作或者特定指令,即表示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操作结果为用户希望的操作结果,该第一操作为用户期望的操作。用户根据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操作结果确认为其不期望的操作结果时,会自己去调整,如图2b所示,用户会将操作体向上移动再次进行操作(即第二次第一操作)。用户在触发第二次第一操作时,按照第一响应策略,通过触摸感应器获得第一接触面积并确认响应的第一点为B0’。系统端响应第一点B0’对应的链接(标号为2)。根据上述的判断原贝U,电子终端侧确认该第二次的第一操作为用户期望的操作,该第二次的第一操作所对应的操作结果为用户切换的操作结果。这里不再赘述。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需要在电子终端侧确定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操作结果为用户不希望的操作结果,该第一操作为用户不期望的误操作时会记录根据第一响应策略确定的第一点(BO);以及电子终端侧确认该第二次的第一操作所对应的操作结果为用户切换的操作结果时记录根据第一响应策略确定的第一点(B0’),根据所述第一点(BO)和第二点(B0’)来确认变化矢量。此时以该变化矢量作为一个调整参数来响应前述所产生的所述调整指令。以变化矢量来调整以及第一响应策略的响应点。例如,可以是在第一响应策略的确定的响应点上加上该变化矢量。如图2c所示,为调整后的视图。当用户在调整后的任意时候再次想点击标号为2的链接时,用户在触发第一操作(点击操作)时,按照调整完成的第二响应策略,通过触摸感应器获得第二接触面积并确认响应的第二点为BI。系统端响应第二点BI对应的链接(标号为2)。因为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手指的大小的一定的。让用户被动学习电子设备的操作并变成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不合适,并且不符合用户日常的使用习惯的。例如,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产生一次错误操作后(即,标号为I的链接打开)的第二次的操作可能会有意识的将操作体向上以学习电子终端的操作,让电子终端能够响应正确的操作(标号为2的链接打开)。但是在这之后的任意一次用户再次想点击标号为2的链接时,用户还是会点击到标号为I的链接的位置。因为电子终端无法训练用户在点击标号为2的链接时操作体要向上。同时用户只是电子终端的使用者,其并不晓得电子终端的响应方式。所以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让电子终端主动地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并根据用户使用习惯来自动调整电子终端的响应策略,使用户感觉到自己的电子终端越来越适合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的私有设备。因此如图3c所示,当在调整之后的任意一次用户再次想点击标号为2的链接时,按照用户自己的使用习惯所产生的第一操作(点击操作)还是会位于标号为I的链接位置,按照调整完成的第二响应策略,通过触摸感应器获得第二接触面积并确认响应的第二点为BI。系统端响应第二点BI对应的链接(标号为2)。虽然按照用户的使用习惯点击的是标号为I的链接位置,但是系统端响应的(打开的)为标号为2的链接的页面。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得到第二响应策略。触摸感应装置可以感应到第一接触面积,那么系统会将该第一接触面积整个面积范围内的坐标都记录下来,假设第一接触面积的外边缘上某一特定点为C点,且第一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C点,C点响应对象并不是用户想要操作的对象,同样,第二接触面积响应点B点对应的响应对象是用户想要操作的对象。那么根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该用户的历史操作数据,就可以得知C点到B点的变化距离Λ CB。当下一次用户再进行所述第一操作时,系统会根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历史操作数据,判断出C点响应的对象并不是用户想要操作的对象,而真正想要操作的对象是B点所响应的对象,因此,系统会自动的将B点作为该次操作的响应点,而不是最开始的以C点作为响应点。而B点的坐标就为C点的坐标加上C点到B点的变化距离Δ CB。将第一响应策略的响应点C点调整到B点后,即得到第二响应策略。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响应策略的响应点可以为用户在触摸屏上接触面积的中心点也可以为接触面积上的任意一点。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实施方式2通过实施方式I列举的方案是系统在判断了用户的一次操作为误操作的时候,就进行响应点的调整,是基于系统数据库存储了有关于用户正确的操作数据和误操作的数据。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系统不可能拥有所有用户完整的操作历史数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具体体现如下:还是假设按照第一响应策略响应的用户执行的第一操作的响应结果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响应结果,那么在一预设时间内,系统记录该用户所有的操作数据,并根据记录在数据库中的历史操作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的响应结果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响应结果的比率,为当达到一预定阈值,则调整第一响应策略。判断第一操作的响应结果是否为用户所期望的结果的具体判断方式按照实施方式I中的方案来判断。和步骤101获得一调整指令相对应,具体为:判断第一操作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产生一判断结果;所述预定条件为基于第一响应策略响应第一操作的响应结果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响应结果的比率达到一阈值。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第一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产生所述调整指令。
那么判断第一操作的响应结果是否为用户所期望的响应结果同样是按照实施方式I中提供的方案来判断,即:检测到第一操作之后,在一阈值范围内是否获得对第一操作产生的第一操作结果的特定指令。其中,该阈值范围可以为在一预定的时间内,比如5秒,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该特定指令可以为用户按back键、home键或者回退键,也可以为用户用手划了 了一个“X”的手势等。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了某一特定指令,则判断该第一操作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响
应结果。当检测到了 M次第一操作,那么判断出按照第一响应策略响应第一操作的响应结果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响应结果占M次的比率值,如果达到了一阈值,则获得一调整指令,用以调整第一响应策略,得到第二响应策略。如图2d所示,在实际情况中,本申请实施例设定的预设时间为24小时,假如在24小时之内,系统监测到该第一操作的响应结果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响应结果的比率是20%,而预定阈值为15%,则以第一响应策略来响应第一操作得到的结果并不是用户真正想要的结果,那么终端系统就会调整第一响应策略,以第一响应策略的响应点为基准点,在360度方向的其中任意一个方向上调整一距离ΛΧ,假设往水平向右的方向调整一距离ΛΧ,得到第二响应策略的响应点D1,即为第一响应策略的响应点加上ΛΧ后对应的坐标点。在第二个24小时内,假如系统以第二响应策略来响应第一操作得到的结果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响应结果的比率依然没有下降,反而增加,假如增加到了 22%,则说明调整的响应点不对,则在另外的方向去调整,假设往水平向左的方向去调整,调整到Cl点,检测到Cl点的错误比率在下降,则继续在水平向左的方向调整,调整到错误比率值预定阈值以下。当然,该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设定,可以为12小时,18小时等等,并不局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24小时;其比率也可以用正确率来表示,并不局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错误率。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包括一触摸感应装置,当一操作体对该电子终端执行一第一输入操作时,通过触摸感应装置获得所述第一输入操作的第一接触面积,根据第一响应策略确定第一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触摸感应装置上的第一点,所述电子终端具体包括:获得单元201,用于获得一调整指令;调整单元202,用于响应该调整指令,调整第一响应策略,生成第二响应策略;第二接触面积获得单元203,用于当操作体对电子终端执行第二输入操作时,通过触摸感应装置获得第二输入操作的第二接触面积;第二接触面积响应点确定单元204,用于根据第二响应策略,确定第二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触摸感应装置上第二点,其中,第一输入操作与第二输出输入操作相同,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不同。其中,如图4所示,获得单元201,具体包括:判断单元201a,用于判断第一输入操作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得到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为指示需要调整第一响应策略的条件信息;生成单元201b,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第一输入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生成该调整指令。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为在一阈值范围内获得对第一输入操作产生的第一操作结果的特定指令。例如,在几秒以内,用户在打开了一网页或者应用之后,立即按back键、home键或者回退键结束了该网页或者应用。所述预定条件还可以为基于所述第一响应策略响应第一输入操作的响应结果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响应结果的比率达到一阈值。例如,基于所述第一响应策略响应第一输入操作的响应结果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响应结果的比率达到18%,而设定的阈值为15%,则超过了该阈值,那么就生成该调整指令。或者是以正确率来判断,在此就不再赘述。其中,如图5所示,调整单元202,具体包括:移动单元202a,用于将第一响应策略的响应点移动一变化矢量;确定单元一 202b,用于将所述移动一变化矢量后的坐标点响应点作为第二响应策略的响应点;或者,确定单元二 202c,用于将第一接触面积的外边缘上的特定点加上一变化矢量后的坐标点作为第二响应策略的响应点。本申请通过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或者优点之一:由于是根据用户的实际操作来调整触摸点的响应策略,并不是预先设置一调整策略来调整响应点,使得终端去学习用户的操作习惯,而不是用户去习惯终端,实现了由终端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操作习惯,避免了用户手动调整触摸响应点,使得终端更人性化;判断逻辑相对简单,实现了自动调整响应策略,并同时增加了用户的操作准确度。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摸响应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终端中,所述电子终端包括一触摸感应装置,当一操作体对所述电子终端执行一第一输入操作时,通过所述触摸感应装置获得所述第一输入操作的第一接触面积,根据第一响应策略确定所述第一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所述触摸感应装置上的第一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一调整指令; 响应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生成第二响应策略; 当所述操作体对所述电子终端执行第二输入操作时,通过所述触摸感应装置获得所述第二输入操作的第二接触面积; 根据所述第二响应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所述触摸感应装置上第二点,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与所述第二输入操作相同,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一调整指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产生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为指示需要调整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的条件信息;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输入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产生所述调整指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为在一阈值范围内获得对所述第一输入操作产生的第一操作结果的特定指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为基于所述第一响应策略响应所述第一输入操作的响应结果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响应结果的比率达到一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生成第二响应策略包括: 将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的响应点移动一变化矢量; 将所述移动一变化矢量后的坐标点响应点作为所述第二响应策略的新响应点;或者,将所述第一接触面积的外边缘上的特定点加上所述一变化矢量后的坐标点作为所述第二响应策略的响应点。
6.一种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包括一触摸感应装置,当一操作体对所述电子终端执行一第一输入操作时,通过所述触摸感应装置获得所述第一输入操作的第一接触面积,根据第一响应策略确定所述第一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所述触摸感应装置上的第一点,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一调整指令; 调整单元,用于响应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生成第二响应策略; 第二接触面积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操作体对所述电子终端执行第二输入操作时,通过所述触摸感应装置获得所述第二输入操作的第二接触面积; 第二接触面积响应点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响应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所述触摸感应装置上第二点,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与所述第二输出输入操作相同,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单元,具体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得到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为指示需要调整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的条件信息; 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 结果表示所述第一输入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生成所述调整指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为在一阈值范围内获得对所述第一输入操作产生的第一操作结果的特定指令。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为基于所述第一响应策略响应所述第一输入操作的响应结果为用户所期望的响应结果的比率达到一阈值。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包括: 移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响应策略的响应点移动一变化矢量; 确定单元一,用于将所述移动一变化矢量后的坐标点响应点作为所述第二响应策略的响应点;或者, 确定单元二,用于将所述第一接触面积的外边缘上的特定点加上所述一变化矢量后的坐标点作为所述第二响应策 略的响应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摸响应的处理方法及电子终端,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终端中,电子终端包括一触摸感应装置,当一操作体对电子终端执行一第一输入操作时,通过触摸感应装置获得所述第一输入操作的第一接触面积,根据第一响应策略确定第一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所述触摸感应装置上的第一点,所述方法包括获得一调整指令;响应所述调整指令,调整第一响应策略,生成第二响应策略;当操作体对所述电子终端执行第二输入操作时,通过触摸感应装置获得第二输入操作的第二接触面积;根据第二响应策略,确定第二接触面积的响应点为触摸感应装置上第二点,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与所述第二输入操作相同,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不同。
文档编号G06F3/0488GK103176723SQ20111043062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甘大勇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