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422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方法及装置。
技术背景
传统的电网数据监测中,通常会以数字、曲线或图像的形式来展现数据,但是不管是数字、曲线还是图像,均为二维信息,无法直接体现原始数据之间的联系。为了体现出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目前最常用的手段为使用三维模型来展现原始数据,但是如果要监测的电网涉及的范围过大,在进行数据展现时需要的贴图数量、模型个数的数量也是巨大的, 这无疑会过多地占用系统资源,从而加重系统的运行负担。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方法及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网监测数据方法对大场景监测数据进行展现时,造成系统运行负担过重的问题。
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方法,包括
依据在所述电网中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建立与所述监测数据对应的数据视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
将所述数据视图与分层后的模型进行融合,作为数据模型集合;
将所述数据模型集合进行展现。
优选地,所述依据在所述电网中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建立与所述监测数据对应的数据视图包括
将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后的监测数据包括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所述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中都包括关系型数据和业务型数据;
建立数据视图,将关系型数据作为所述数据视图的内容,实时性数据作为所述数据视图的属性。
优选地,所述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包括
依据所述数据视图,从监测区域中将与所述监测数据对应的场景切割出来;
从所述三维模型中拆分出与所述场景对应的模型。
优选地,所述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后, 还包括
建立与所述分层后的模型对应的刚体动画或柔体动画。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监测到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故障条件,则通过预设的方法,定位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地点和时间。
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装置,包括
数据视图建立模块,用于依据在所述电网中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建立与所述监测数据对应的数据视模型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
数据模型融合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视图与分层后的模型进行融合,作为数据模型集合;
展现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模型集合进行展现。
优选地,所述数据视图建立模块包括
数据分类单元,用于将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后的监测数据包括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所述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中都包括关系型数据和业务型数据;
数据模型关联单元,用于建立数据视图,将关系型数据作为所述数据视图的内容, 实时性数据作为所述数据视图的属性。
优选地,所述模型处理模块包括
切割单元,用于从监测区域中将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场景切割出来;
分层单元,用于从所述三维模型中拆分与所述场景对应的模型。
优选地,所述模型处理模块还包括
加工单元,用于对分层或切割后的模型,在预设的对应的位置做刚体动画或柔体动画。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故障定位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监测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故障条件,则通过预设的方法,定位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地点和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网数据监测方法及装置,将三维虚拟实现技术用于对电力网络数据的展现,依据监测数据建立数据视图,并将所述数据视图与切割分层后的模型融合后,将数据模型的集合进行展现。因为用于展现的模型是从整个三维模型中切割出来并进行分层的,所以不会占用过多资源,从而减轻了系统的负担。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方法的流程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方法及装置,用于将采集到的电网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展现,所述展现方法及装置基于三维虚拟技术,将监测数据与其对应的模型进行融合后进行展现。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方法,如图1所述,包括步骤
SlOl 依据在所述电网中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建立与所述监测数据对应的数据视其中,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包括用户用电信息、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环境数据等, 与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还有所述监测区域的三维地理信息,例如监测区域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等,所述三维地理信息用于为监测数据的展现提供地理位置的参考。
S102 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
这里,预设的三维模型指的是与监测区域对应的模型,按照场景的不同,可以切割为不同的子场景,按照对应的区域的不同,可以拆分为不同的子模型。
所述场景分割是指,依据虚拟技术,将一个大场景分割为若干子场景,其中,每一个子场景都是监测区域的一部分,所有的子场景构成整体的监测区域。
所述模型分层是指,依据预设的模式,将一个模型拆分为若干部分。将监测区域进行场景切割后,将与所述场景对应的监测对象模型从整体模型中拆分出来。
也就是说,此步骤中,是将整个监测区域对应的模型根据场景的不同,拆分为不同的子模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的过程包括
依据所述数据视图,从监测区域中查询将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场景切割出来;
从所述三维模型中拆分与所述场景对应的模型。
S103 将所述数据视图与分层后的模型进行融合,作为数据模型集合;
步骤SlOl中建立的数据视图相对于三维模型来说是透明的,这时,借助编程技术和Lua引擎,能够将数据视图和三维模型融合在一起。其中,Lua是一个小巧的脚本语言。 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嵌入应用程序中,从而为应用程序提供灵活的扩展和定制功能。Lua由标准C编写而成,几乎在所有操作系统和平台上都可以编译,运行。
S104 将所述数据模型集合进行展现。
将融合后的结果存储在缓存中,即可对结果进行展现。
本实施例公开的电网监测数据展现方法,基于虚拟三维实现技术,将整个监测地区按照不同的场景划分为子区域,将整个区域对应的三维模型拆分为子模型,在对监测数据进行展现的时候,按照不同的子区域仅展现子模型即可,减少了系统的运行负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建立数据视图的过程包括
将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后的监测数据包括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所述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中都包括关系型数据和业务型数据;
其中,关系型数据包括例如存储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温度和湿度间的关系等,业务型数据包括例如温度、湿度数据等,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是相对而言的,实时数据指当前时刻采集到的数据,历史数据指当前时刻以前的时期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对数据的分类还可以包括其它类型,本实施例并不做限定。
建立数据视图,将关系型数据作为所述数据视图的内容,填入到所述数据视图中,将所述实时性数据,可使用编程接口将其上传到数据处理平台,按照监测对象,将其分类, 最终作为所述数据视图的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只建立实时数据对应的数据视图,也可以同时建立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对应的数据视图,历史数据对应的数据视图是为了将被监测设备的历史运行状态进行反演,如果没有此类需求,则只建立实时数据的数据视图即可。
上述方法可实现高效且实时的数据转化和整合过程。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后,还包括步骤
建立与所述分层后的模型对应的刚体动画或柔体动画。建立动画是为了更为逼真地展现被监测的设备,将设备中运动的部件还原为动画进行展示。需要说明的是,动画的建立是以实物为基础的,只建立实际物体中运动的部分对应的模型的动画,而实际物体中静止的部分是不需要建立动画的。
例如,将电网中监测到的用电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进行编程后形成数据序列,将与所述设备对应的模型经建模后形成模型刚体动画,然后通过Lua引擎和模型选择算法, 将数据序列和处理后的三维模型进行融合,存入内存后,即可通过模型的刚体动画或柔体动画模拟并展现出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
将数据视图与刚体动画融合的展现方法,能够直观地体现出监测到的数据的含义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监测到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故障条件,则通过三维镜头切换技术,定位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地点和时间。
也就是说,可以预先设定故障条件,当采集的监测数据满足所述故障条件时,则说明提供数据的设备发生了故障,此时,可以通过三维镜头切换技术,在展现的模型中定位故障点及故障发生的时间。
三维镜头切换技术的使用,使得故障的定位更加迅速和准确。
与上述方法对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数据视图建立模块201,用于依据在所述电网中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建立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视其中,数据视图建立模块可以包括数据分类单元和数据模型关联单元,
数据分类单元用于将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后的监测数据包括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所述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中都包括关系型数据和实时性数据;
数据模型关联单元用于建立数据视图,将关系型数据作为所述数据视图的内容, 实时性数据作为所述数据视图的属性。
模型处理模块202,用于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
其中,模型处理模块包括
切割单元,用于从监测区域中将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场景切割出来;
分层单元,用于从所述三维模型中拆分与所述场景对应的模型。
为了能够更为生动地展现被监测的场景和设备,所述模型处理模块还可以包括
加工单元,用于分层或切割后的模型,在必要的位置建立刚体动画或柔体动画。
其中,必要的位置是指模型中与实物运动部位对应的位置,如模型中表示实际设备中齿轮的位置。
数据模型融合模块203,用于依据预设的算法,将所述数据视图与处理后的三维模型进行融合,作为数据模型集合;
展现模块204,用于将所述数据模型集合进行展现。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网监测数据展现装置,将采集到的电网监测数据生成相对于三维模型透明的数据视图后,再将整个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使得与数据视图融合的三维模型占用最少的系统资源,从而减轻了系统的运行负担。
进一步地,本实施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故障定位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监测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故障条件,则通过三维镜头切换技术,定位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地点和时间。
故障定位模块能够使得用户快速定位到发生故障的电网设备,并知悉故障发生的时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据在所述电网中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建立与所述监测数据对应的数据视图; 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 将所述数据视图与分层后的模型进行融合,作为数据模型集合; 将所述数据模型集合进行展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在所述电网中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建立与所述监测数据对应的数据视图包括将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后的监测数据包括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所述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中都包括关系型数据和业务型数据;建立数据视图,将关系型数据作为所述数据视图的内容,业务型数据作为所述数据视图的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包括依据所述数据视图,从监测区域中将与所述监测数据对应的场景切割出来; 从所述三维模型中拆分出与所述场景对应的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后,还包括建立与所述分层后的模型对应的刚体动画或柔体动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所述监测到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故障条件,则通过预设的方法,定位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地点和时间。
6.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视图建立模块,用于依据在所述电网中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建立与所述监测数据对应的数据视图;模型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数据模型融合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视图与分层后的模型进行融合,作为数据模型集合;展现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模型集合进行展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视图建立模块包括数据分类单元,用于将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后的监测数据包括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所述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中都包括关系型数据和业务型数据;数据模型关联单元,用于建立数据视图,将关系型数据作为所述数据视图的内容,业务型数据作为所述数据视图的属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处理模块包括 切割单元,用于从监测区域中将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场景切割出来;分层单元,用于从所述三维模型中拆分与所述场景对应的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处理模块还包括加工单元,用于对分层或切割后的模型,在预设的对应的位置做刚体动画或柔体动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故障定位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监测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故障条件,则通过预设的方法,定位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地点和时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依据在所述电网中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建立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视图;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将所述数据视图与分层后的模型进行融合,作为数据模型集合;将所述数据模型集合进行展现。因为用于展现的模型是从整个三维模型中切割出来并进行分层的,所以不会占用过多资源,从而减轻了系统的负担。
文档编号G06T17/10GK102521885SQ2011104521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刘川平, 刘建明, 刘智玮, 张强, 李凡, 杨友朋, 王凡, 王春新, 白丽锐, 范鹏展, 赵丙镇 申请人: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