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架的辅助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8663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托架的辅助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有关电子产品外围商品的技术领域,该电子产品如平板型计算机或影音拨放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能让电子产品在使用或携带外出时更为方便。
背景技术
平板型计算机在市场上已贩卖多年,近年来因为触控技术的日渐成熟,应用程序的大量开发及使用,让平板型计算机在操作上更加方便。大面积的显示屏幕及适当的重量, 不仅方便携带,使用者拿于手中操作也相当灵活,目前广受消费者所喜爱。而屏幕所显示的画面能依使用者的设定,自由转换为横式或直式模式,让平板型计算机有着多种不同的使用型态。然而此类平板型计算机在操作在上,乃有一些小缺点必须克服。例如一手握持平板型计算机,一手触控屏幕时就要非常小心,如果平板型计算机不慎从手中滑掉,将造成严重的损害。另外平板型计算机有一些配件(如连接线等),如能随身携带,就能方便平板型计算机进行充电或数据的传输,因此,本创作人为使平板型计算机在使用上更安全及便利, 于是设计了此一托架的辅助带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托架的辅助带结构,主要是将辅助带设计为一长条状的中空袋体,该辅助带又能将两端连接于托架处,形成一环状的结构,如此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利用托架来固定一平板型计算机,再以辅助带套置于手掌或手腕处,防止使用平板型计算机时可能发生掉落的情形,而该辅助带又能供平板型计算机的配件放置其中,方便携带外出使用,符合申请专利的要件。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托架及至少一辅助带所构成,该托架能将电子产品固定于该处,该辅助带两端的其中第一端是连接于该托架的背部,该辅助带为中空的袋状,并具有一可开闭的袋口,该辅助带的第二端则能连接该托架处或辅助带本体上, 藉此在使用时,该辅助带形成一似环状的型态。具体地,该辅助带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皆连接于托架的同一位置处。该辅助带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托架的不同位置处。该辅助带的袋口封口结构是以钮扣组、按扣组、魔术贴、拉链、日字扣或绑带等其中至少一种。该辅助带的第二端则能连接该托架处或辅助带本体上的扣接结构为钮扣组、按扣组、日字扣、扣环或绑带等其中至少一种。该托架具有一盘面,于盘面的周围形成有突出的复数夹片,该盘面的所在区域即为电子产品的固定处。 多个该夹片是形成于该承接单元周围的至少三个侧边处。 多个该夹片是呈弯曲状形成于该承接单元的周围四个角落处。[0013] 为使审查委员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流程及技术内容,本创作人将配合以下的图式及详细的解说,以求审查委员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在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实施例的立体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的立体图[0016]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带展开时的示意图(一);[0017]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带展开时的示意图(二);[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型态的示意图;[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二实施例的立体图;[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二实施例的使用型态的侧视图[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二实施例的使用型态的侧视图[0022]图号说明[0023]1托架[0024]11盘面[0025]12夹片[0026]13背面[0027]131连接柱[0028]14突环[0029]2辅助带[0030]21拉链[0031]22凹扣[0032]23凸扣[0033]24扣环[0034]5电子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不同角度的立体图。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托架1及至少一辅助带2,该托架1能供一电子产品固定于该处,该电子产品如平板型计算机、电子书或影音拨放器。该辅助带2连接于托架1的背部,能形状一环状,以供手掌插入呈环状的辅助带2内。藉此以托架1固定着一电子产品,手掌托着该托架1的背部,该辅助带2套置于手掌或手腕处,如此确保该电子产品能稳稳地设于操作者的手中而不会掉落。 本实用新型改良之处是将该辅助带2设计为一中空的袋状,方便供电子产品的配件(如连接线)设置其中,便于携带。以下就各构件的结构作一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该托架1为一盘体,形状是配合欲固定的电子产品,由于此类的电子产品多数为长方型,故该托架1为一长方型的盘体。 该托架1形成有一大面积的盘面11,该盘面11接近边缘位置呈曲面状,使该托架1接近边缘位置具有能被轻微撑开的弹性,另外于盘面11周边位置形成着有多个夹片12,该夹片12 突出于盘面11表面。其中该盘面11为电子产品的放置之处,该夹片12则用于夹持于电子产品周边处。当电子产品放置于盘面11处时,该托架1会被略为撑开,所产生的回复力能使夹片12夹持于平板型计算机侧边,达到夹持固定的目的。在本实例中,多个该夹片12是呈弯曲状,分布于该托架1的四个角落处,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该夹片12数目可为至少三个,且形成于该承接单元1至少三个侧边处,如此在使用时也能达到夹持固定的目的。如图2、图3A及图:3B所示,该托架1相对于该盘面11所在区域的另一表面即为托架1的背面13,该辅助带2的一端是连接于该托架1背面13处所形成的一连接柱131处。 该辅助带2为中空的袋状体,其袋体上具有一可开闭的袋口,该袋口的封口结构可为钮扣组、按扣组、魔术贴、拉链、日字扣或绑带等其中至少一种。在本实施例中为一拉链21。如图 2、图4所示,该辅助带2在使用时是呈一环状结合于该托架1处,如图:3B所示,该辅助带2 的两端中,第一端是连接于该托架1的背部,第二端的位置处具有一凹扣22,而该辅助带2 接近第一端的本体处则形成有一凸扣23,如此使用时第二端的凹扣22扣接于辅助带2的接近第一端的凸扣23处,即可形成一环状的结构。当然,该辅助带2两端的扣接结构也不以此实施例的按扣组为限,也可为钮扣组、日字扣、扣环或绑带等。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的示意图。该辅助带2呈环状连接于托架1 的背面,该托架1则将一电子产品5的位置固定,该电子产品如一平板型计算机,使用者将手掌或手腕置入于该辅助带2的环形结构内,即能方便及稳固地使用该电子产品5。而该电子产品的配件如连接线等,则能收藏于辅助带2内。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改良该辅助带2与托架1的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该辅助带2的第一端仍连接于该托架1背部的连接柱 131处,而第二端则改为一扣环对,该扣环M能扣接于与托架1的连接柱131处,此时该辅助带2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皆连接于托架1的同一位置处,使辅助带2形成一环状的结构体, 如图6所示。如图5、图7所示,该托架1的背部另具有一突环14,该扣环M也能扣接于托架1背部的突环14处,利用辅助带2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结合于托架1背部的不同位置处,亦能形成似环状的结构。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将辅助带2设计成一中空长条状的袋体,方便电子产品的配件设置其中,而该托架1则能固定着电子产品,让电子产品在使用上更方便及安全,如需充电时又能方便地将配件如连接线自辅助带2内拿出,为一种实用又方便的设计。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及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托架的辅助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托架及至少一辅助带,该托架能将电子产品固定于该处,该辅助带两端的第一端是连接于该托架的背部,该辅助带为中空的袋状, 并具有一可开闭的袋口,该辅助带的第二端则能连接该托架处或辅助带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带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皆连接于托架的同一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带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托架的不同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带的袋口封口结构是以钮扣组、按扣组、魔术贴、拉链、日字扣或绑带等其中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带的第二端则能连接该托架处或辅助带本体上的扣接结构为钮扣组、按扣组、日字扣、扣环或绑带等其中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托架具有一盘面,于盘面的周围形成有突出的复数夹片,该盘面的所在区域即为电子产品的固定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该夹片是形成于该承接单元周围的至少三个侧边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该夹片是呈弯曲状形成于该承接单元的周围四个角落处。
专利摘要一种托架的辅助带结构,包括有托架及至少一辅助带,该托架能将电子产品固定于该处,该辅助带的两端中的第一端是连接于该托架的背部,该辅助带为中空的袋状,并具有一可开闭的袋口,该辅助带的第二端则能连接该托架处或辅助带本体上,形成一环状的结构体,如此能让电子产品因托架与辅助带的帮助,在使用上更方便,也让电子产品的配件能收藏于辅助带内,在携带上更方便。
文档编号G06F1/16GK202177846SQ20112021758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范裕雄 申请人:范裕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