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射频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968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射频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射频识别系统,特别是一种可移动的车辆射频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方式对机动车的车牌号码及其图文的自动识别,主要是采用摄像机对车牌摄像,然后用计算机对所摄图像进行模拟算法判别。这种模拟算法利用机器判别,识别难度大,对识别设备要求高,且识别可靠性低,经常识别不出车牌号码及其图文,不够经济、实用。新型的车辆射频识别系统,采用在识别装置中嵌入电子芯片,存储车辆信息,弥补了传统摄像机对车牌摄像车辆信息少,不能防伪等许多缺陷,为车辆管理的智能化提供了一个平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1020255780. 1公开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节点控制装置,包括机柜、节点控制器、数据连接线、天线、横梁,所述的天线通过横梁固定在机柜上, 所述的节点控制器通过数据连接线与天线连接。由于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包括机柜、横梁,因此不具备可移动性, 整个节点控制装置只能安装在固定区域,为车辆识别应用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射频识别系统,以方便架设在任何需要进行车辆识别的环境下,安装使用不需要任何辅助施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射频系统,包括处理控制装置、电池供电装置、解密装置、射频识别装置、显示装置和通信装置,其中,电池供电装置与处理控制装置连接;解密装置与处理控制装置连接;射频识别装置与处理控制装置和电池供电装置同时连接;显示装置与处理控制装置和电池供电装置同时连接;通信装置与处理控制装置和电池供电装置同时连接。上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中,所述射频识别装置包含射频前端、控制电路和射频识别天线,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处理控制装置和所述电池供电装置分别相连。上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中,所述射频前端为基于R1000芯片的射频电路模块。上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中,所述解密装置为基于PSAM卡的数据加密系统。上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中,所述通信装置包含无线网络装置和3G通信装置,所述无线网络装置和所述3G通信装置分别与所述处理控制装置相连。上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中,所述无线网络装置与一无线网络天线相连。上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中,所述3G通信装置与所述3G天线及所述电池供电装置相连。上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中,所述电池供电装置由蓄电池、充电器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组成,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充电器和所述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相连。上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中,所述显示装置为LED双色显示屏。上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中,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处理控制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系统内电池供电装置能在不接电情况下为处理控制装置、射频识别装置、显示装置以及通信装置供电,便于系统移动。通过增加处理控制装置和通信装置,方便系统数据传输、远程维护和程序更新。该车辆射频识别系统可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车辆移动识别管理、不停车收费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特别是不允许进行土建施工的应用场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一种可移动的车辆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供电装置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射频识别装置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装置连接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处理控制装置2-射频识别装置21-射频前端 22-控制电路23-射频识别天线3-显示装置4-解密装置5-通信装置51-无线网络装置52-无线网络天线53-3G通信装置 54-3G天线[0033]6-电池供电装置61-充电器62-蓄电池63-直流电源转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如图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射频识别系统,包含处理控制装置1、射频识别装置2、显示装置3、解密装置4、通信装置5以及电池供电装置6。处理控制装置1与射频识别装置2、显示装置3、解密装置4、 通信装置5以及电池供电装置6相并连,电池供电装置6与处理控制装置1、射频识别装置
42、显示装置3以及通信装置4相并连。处理控制装置1利用射频识别装置2读取车辆上的电子标签信息,通过解密装置4将电子标签信息解密,并将车牌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3 ;电池供电装置6为处理控制装置1、射频识别装置2、显示装置3以及通信装置5供电,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连接任何供电线,以方便移动。如图2所示,电池供电装置6由蓄电池62、充电器61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63组成,且蓄电池62分别与充电器61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63相连。蓄电池62容量可由实际系统耗电量及工作时间确定,充电器61为蓄电池62充电,充电电流最大12A。直流电源转换模块63将蓄电池62的12V直流电压转换为系统内所需的各种直流供电电压。该电池供电装置6能在不接电情况下为处理控制装置1、射频识别装置2、显示装置3以及通信装置 5供电,便于系统移动。如图3所示,射频识别装置2包含射频前端21、控制电路22、射频识别天线23 (简称RFID天线),该控制电路22与处理控制装置1和电池供电装置6相连,其中,该射频前端21采用基于R1000芯片的射频电路模块。该射频识别装置2的识读距离取决于射频前端21的功率和RFID天线23的增益。在该实施例中,射频前端21的功率为30dBmW,RFID 天线23的增益为12dBi。在该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为LED双色显示屏,可用于显示车牌号以及相应通行标记。显示装置3通过无线方式和处理控制装置1相连。解密装置4是基于PSAM卡的数据解密系统,该解密系统是一种终端安全控制模块,在通讯过程中支持多种安全保护机制,支持目前通用的DES、3DES等多种加解密算法。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3DES算法。如图4所示,通信装置5包含无线网络装置51和3G通信装置53,该无线网络装置 51和3G通信装置53分别与处理控制装置1相连。其中,该无线网络装置51与无线网络天线52相连,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装置51和无线网络天线52对系统进行远程维护和程序更新。该3G通信装置53与3G天线M以及电池供电装置6相连。在该实施例中,该 3G通信装置采用电信天翼3G模块。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控制装置;电池供电装置,其与所述处理控制装置连接;解密装置,其与所述处理控制装置连接;射频识别装置,其与所述处理控制装置和所述电池供电装置同时连接;显示装置,其与所述处理控制装置和所述电池供电装置同时连接;以及通信装置,其与所述处理控制装置和所述电池供电装置同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装置包含射频前端、控制电路和射频识别天线,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处理控制装置和所述电池供电装置分别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为基于R1000芯片的射频电路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密装置为基于PSAM卡的数据加密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含无线网络装置和3G通信装置,所述无线网络装置和所述3G通信装置分别与所述处理控制装置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装置与一无线网络天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G通信装置与所述3G天线及所述电池供电装置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供电装置由蓄电池、充电器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组成,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充电器和所述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 LED双色显示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处理控制装置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射频识别系统,其包括处理控制装置、电池供电装置、解密装置、射频识别装置、显示装置和通信装置,其中,电池供电装置与处理控制装置连接;解密装置与处理控制装置连接;射频识别装置与处理控制装置和电池供电装置同时连接;显示装置与处理控制装置和电池供电装置同时连接;通信装置与处理控制装置和电池供电装置同时连接。由于系统内电池供电装置能在不接电情况下为处理控制装置、射频识别装置、显示装置以及通信装置供电,便于系统移动;另外,通过增加处理控制装置和通信装置,方便系统数据传输、远程维护和程序更新。
文档编号G06K17/00GK202217294SQ20112027755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
发明者代合鹏, 关炀, 张帆, 蒋遂平, 赫敬敏, 郑箘 申请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七○六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