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2121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搜救定位设备,特别涉及安装在搜救定位设备里的一种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
背景技术
GPS又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lcA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其基本定位原理是卫星不问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机辅助,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GPS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全天候、多功能、操作简便和应用范围广泛等。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RFID即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阅读器和标签组成。目前的空难或海难搜救技术,完全是依据雷达上所侦测到的飞机或船舰的最后位置,或者是船上发出的求救讯号的最后位置来加以推敲这些载具落难的可能地点,然后再派搜救人员前往搜救。但是,当大型灾难发生时,受困于灾难现场的人员,必须在72小时内抢救出来,否则生还机会极为渺茫,倘若加上落海的乘客因为天气或海水冰冷造成失温,则72小时黄金抢救时间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能够及时抢救这些人员,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知道落难人员的正确位置,然而,尤其在空难时,飞机解体的瞬间,飞机上的乘客即使幸存,但因为四处飘散使得人员的真正座落位置是雷达所侦测不到的。即使乘客身上具有通讯设备,也因为无法跟卫星连线,所以造成受难乘客的位置极难加以查出。此时想要知道落难人员的正确位置,则必须使用GPS才有办法。除了 GPS定位以外,我们还必须知道落难人员的身分。这一身分可以在登机、登船、潜水、以及从事可能有危险失踪运动或运输时,发给每一个人员特殊且唯一的主动式RFID标签,标签上记录了个人及家属相关资料,将GPS终端以及主动式RFID标签这两个模块整合于能与卫星通讯的无线发信器之中,无线发信器直接缝制在救生衣之上,以便能够在灾难发生时主动发出求救讯号。当发信器电源打开时,则该发信器拥有者的位置与该人员相关的所有讯息会透过无线发信器传递至卫星中,再经由卫星转发至救援直升机、救援舰船或救难指挥中心,救援直升机或舰船安装有能够接受发信器所发信号的接受器,接受器既要有GPS处理芯片,又要有能读取RFID标签的RFID读写器芯片,以便能持续接受发信器所发出的具体位置和确定落难人员的身份,如此可以避免救难人员毫无目标的搜寻,以增加人员获救生还的机会;另外根据接收的讯息来公开落难人员相关信息及位置,让落难人员的家属及时知道亲人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对可能涉及危险运动或运输的人员配备GPS终端和主动式RFID标签相结合的无线发信器,为了搜救方便,还需提供和发信器配套工作的接受器,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安装在接受器上的一种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包括RFID读写器芯片、平衡器、功放、隔离器、耦合器、有源晶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所述RFID读写器芯片通过平衡器与功放连接,功放再通过隔离器与耦合器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芯片与耦合器连接,有源晶振分别与功放及RFID读写器芯片连接,所述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设置有GPS模块,所述GPS模块与RFID读写器芯片连接。上述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中,所述RFID读写器芯片为RM9030。本实用新型将专用的RFID读写器设计成RFID读写器芯片,并在RFID读写器芯片上集成GPS处理模块,将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安装在接受器中,使接受器既能读取发信器中RFID标签信息,又能处理GPS位置信息,准确反映携带发信器落难人员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方便救援人员及时营救和确定落难人员的身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RFID专用读写器芯片与GPS处理模块结合在一起,使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接受器能够接受发信器中RFID标签和GPS位置信息,方便救援人员及时营救和确定落难人员的身份。

图1为发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安装在接受器中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图1中,101-电源,102-RFID标签,103-GPS终端,104-无线发射天线;图2中,201-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202-RFID读写器芯片(RM9030),203-平衡器,204-功放,205-隔离器,206-耦合器,207-低压差线性稳压器,208-有源晶振,209-GPS模块;图3中,401-接受器,402-发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为救生衣中所配置的发信器的结构示意图,发信器主要设置有RFID标签102、GPS终端103、无线发射天线104以及电源101,RFID标签102为有源标签,有源标签102可以主动发送和提供交互信息,所述电源101为RFID标签102和GPS终端103供电,发信器的功能在于当发生紧急危难时,可以将求救讯息透过发信器传递至卫星中,再经由卫星转发至救援直升机、救援舰船或救难指挥中心。发信器除了可通过GPS终端103发送落难者的位置之外,设置的RFID标签102存储有落难者的身分信息。接受器是一个具有动态身份识别、实时定位跟踪、无线数据传输的系统。主要由GPS接受模块、RFID读卡器模块和MCU中央处理器模块组成。当发信器电源打开时,则该发信器拥有者的位置与该人员相关的所有讯息会透过发信器的无线发射天线传递至卫星中,再经由卫星转发至救援直升机、救援舰船或救难指挥中心,救援直升机或舰船安装的接受器能够对落难者所携带的发信器进行实时跟踪查询,当救援人员寻获落难者时,可以及时告知家属相关消息。附图2为安装在接受器中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201,包括RFID读写器芯片(RM9030)202、平衡器203、功放204、隔离器205、耦合器206、有源晶振208、低压差线性稳压器207,所述RFID读写器芯片(RM9030) 202通过平衡器203与功放204连接,功放204再通过隔离器205与耦合器206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芯片(RM903(O202与耦合器206连接,有源晶振208分别与功放204及RFID读写器芯片(RM9030)202连接,所述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201设置有GPS模块209,所述GPS模块209与RFID读写器芯片(RM9030) 202连接。将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201安装在接受器中,使接受器既能读取发信器中RFID标签信息,又能处理GPS位置信息,准确反映携带发信器落难人员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将接受器和发信器配合使用,方便救援人员及时营救和确定落难人员的身份。本实用新型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的具体规格如下直流电压3.3 5 V直流电流hax彡 550mA (RFID) +32mA (GPS)工作频率920MHZGPS定位精度小于5m实施例2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带有本实用新型的海事搜救定位系统,海事搜救定位系统包括配置有发信器402的救生衣,安装有接收器401的救援直升机或舰船。发信器402有手动和自动开启方式,自动开启是为了防止落难者落海后处于昏迷而不能正常开启发信器402,落海时所造成的冲击力可使发信器402里的电池供电程序自动开启。落难者所穿救生衣上的发信器402将人员相关讯息透过无线发射天线传递至卫星中,再经由卫星转发至救援直升机、救援舰船或救难指挥中心,救援直升机或舰船安装的接受器401能够对落难者所携带的发信器进行实时跟踪查询。
权利要求1.一种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包括RFID读写器芯片、平衡器、功放、隔离器、耦合器、有源晶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所述RFID读写器芯片通过平衡器与功放连接,功放再通过隔离器与耦合器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芯片还与耦合器直接连接,有源晶振分别与功放及RFID读写器芯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设置有GPS模块,所述GPS模块与RFID读写器芯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写器芯片为RM90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搜救定位设备,特别涉及安装在搜救定位设备里的一种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包括RFID读写器芯片、平衡器、功放、隔离器、耦合器、有源晶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所述RFID读写器芯片通过平衡器与功放连接,功放再通过隔离器与耦合器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芯片与耦合器连接,有源晶振分别与功放及RFID读写器芯片连接,所述集成有GPS模块的RFID读写器芯片设置有GPS模块,所述GPS模块与RFID读写器芯片连接。本实用新型将RFID专用读写器芯片与GPS处理模块结合在一起,使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接受器能够接受发信器中RFID标签和GPS位置信息,方便救援人员及时营救和确定落难人员的身份。
文档编号G06K17/00GK202331510SQ2011204470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2日
发明者张克坚, 陈亚平 申请人: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