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平板电脑及其构成部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761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整合平板电脑及其构成部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整合平板电脑及其构成部分,包括平板电脑:具有连接掌上设备,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掌上设备:具有连接平板电脑,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将掌上设备内计算单元与平板电脑内计算单元互联,并通知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组建计算互联系统,所述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根据系统规则或用户操作设定主计算设备,并组建计算互联系统,固定装置:内置或固定于平板电脑上,固定掌上设备,使两者一体化整合的装置。本发明基于一体化整合使携带方便,即时计算互联使计算设备的视触体验、便携性、人性化、运算性能、经济性大大提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专利说明】整合平板电脑及其构成部分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整合平板电脑及其构成部分。
【背景技术】:
[0002]掌上设备(例如手机、掌上电脑、掌上游戏机、数码播放器等)和平板电脑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交流、娱乐的常用工具。现今的普通用户大多具有便携性及大视域的双重需求,因此通常会同时购置掌上设备和平板电脑,以分别满足便携性及大视域的双重需求。但是,掌上设备和平板电脑作为独立的电子设备,分别携带不方便;单一计算设备在遇到计算瓶颈时也无法解决,因为计算设备自身的计算能力达到峰值后无法再继续提升。因此,掌上设备和平板电脑不能互相支持造成携带性及计算性能的浪费,而上述缺点大大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掌上设备和平板电脑分别携带不方便,没有实现基于一体化整合的即时计算互联,不能互相支持造成携带性及计算性能的浪费问题,提供了整合平板电脑及其构成部分,整合平板电脑基于一体化整合使携带方便,即时计算互联大大提升了计算性能,使用软硬件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并节省用户的购置支出,使计算设备的便携性、运算性能、人性化、经济性、视触体验大大提升。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整合平板电脑的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平板电脑:具有连接掌上设备,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
[0006]所述掌上设备:具有连接平板电脑,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
[0007]所述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将掌上设备内计算单元与平板电脑内计算单元互联,并通知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0008]所述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根据系统规则或用户操作设定主计算设备,并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0009]所述平板电脑还具有固定装置:内置或固定于平板电脑上,固定掌上设备,使两者一体化整合的装置。
[0010]优选的,所述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具体通过启动识别方式或热添加方式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0011]优选的,所述平板电脑和/或掌上设备具有连接另一方设备,传输I/O设备数据的传输装置,所述I/o设备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扩展接口、无线通信模块或音视频设备,
[0012]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GPS定位模块、手机通讯模块、WIFI通信模块、红外线通讯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
[0013]优选的,所述平板电脑和/或掌上设备具有电源共享模块,用以控制电源为其它计算设备供电或充电。
[00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整合平板电脑的掌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5]掌上设备:具有连接平板电脑,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
[0016]所述平板电脑:具有连接掌上设备,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
[0017]所述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将掌上设备内计算单元与平板电脑内计算单元互联,并通知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0018]所述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根据系统规则或用户操作设定主计算设备,并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0019]所述平板电脑还具有固定装置:内置或固定于平板电脑上,固定掌上设备,使两者一体化整合的装置。
[0020]优选的,所述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具体通过启动识别方式或热添加方式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0021]优选的,所述平板电脑和/或掌上设备具有连接另一方设备,传输I/O设备数据的传输装置,所述I/o设备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扩展接口、无线通信模块或音视频设备,
[0022]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GPS定位模块、手机通讯模块、WIFI通信模块、红外线通讯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
[002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整合平板电脑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4]固定装置:内置或固定于平板电脑上,固定掌上设备,使两者一体化整合的装置。
[0025]所述平板电脑:具有连接掌上设备,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
[0026]所述掌上设备:具有连接平板电脑,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
[0027]所述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将掌上设备内计算单元与平板电脑内计算单元互联,并通知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0028]所述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根据系统规则或用户操作设定主计算设备,并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0029]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具有活动定位件,用以适应不同外形尺寸的掌上设备。
[0030]最后,本发明还提供了 一种整合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整合平板电脑由如上所述的平板电脑及如上所述的掌上设备组成。
[0031]本发明所述固定装置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凹槽、固定支架、固定接口、卡扣部件、固定插件或固定凹件,所述固定接口、固定插件或固定凹件的对应构件固定于掌上设备。
[0032]本发明所述掌上设备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掌上电脑、掌上游戏机、数码播放器。
[0033]本发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任一种或多种平板电脑或掌上设备。
[0034]本发明所述计算互联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算设备组建而成,所述计算设备的计算单元组成互联的计算单元。
[0035]本发明所述主计算设备具体包括软件主计算设备和/或硬件主计算设备,
[0036]所述软件主计算设备是两个或多个计算设备组建计算互联系统后,运行其操作系统的计算设备;[0037]所述硬件主计算设备是两个或多个计算设备组建计算互联系统后,具有硬件高优先级的计算设备。
[0038]本发明所述计算单元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
[0039]CPU ;或者,CPU、内存及主机板组成的计算单元;或者,CPU、内存、显示芯片及主机板组成的计算单元。
[004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装置内置或固定于平板电脑上,固定掌上设备,使两者一体化整合,相比于平板电脑与掌上设备分开携带,实现一体化整合的整合平板电脑便携性大大提升。
[0041]另外,基于掌上设备和平板电脑一体化整合,通过即时组建计算互联系统,整合平板电脑同时拥有掌上设备和平板电脑的计算单元。相比单一设备的计算单元,整合平板电脑即时、有效地提升了计算能力,有效解决了用户在使用中遇到计算瓶颈的问题,使用户获得更强大的计算体验。即时组建计算互联系统使整合台式计算设备的性能大幅提升,要达到相同的计算性能,若购买不能整合的台式计算设备或便携设备,则需要配置价格远高于前者,因此本发明具有极高的性价比,说明本发明具有突出的经济性。
[0042]另外,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其中一个设备的操作系统或设定其中一个设备的硬件具有高优先级。用户可以自由地设定或重新设定(即切换)主计算设备,软件及硬件的使用自由度大大增加,使用户获得更人性化计算体验。而且,掌上设备也可利用平板电脑的大显示屏即时提升视觉体验或触觉体验。
[0043]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本发明所述平板电脑和/或掌上设备具有电源共享模块,用以控制电源为其它计算设备供电或充电,有效避免了单一设备因缺电而关机的情况,有效加强了计算设备的续航时间。而且所述平板电脑和/或掌上设备具有传输I/o设备数据的传输装置,大大加强了整合平板电脑的扩展功能。
[0044]可以看出,整合平板电脑使掌上设备和平板电脑互相支持,充分利用计算性能,使计算设备的便携性、运算性能、经济性、人性化、视触体验大大提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整合前手机和平板电脑示意图
[0046]图2为计算互联系统组建界面示意图
[0047]图3为启动识别方式实现计算互联的结构框图
[0048]图4为热添加方式实现计算互联的结构框图
[0049]图5为具有活动定位件的手机凹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1]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该图为整合前手机和平板电脑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平板电脑111具有和平板电脑相似的外观,图1中手机101处于已启动状态,具有手机计算接口 102,与平板电脑计算接口 112为对应接口 ;手机101还具有手机I/O接口 103,与平板电脑I/O接口 113为对应接口。所述平板电脑111背面具有平板电脑计算接口 112、平板电脑I/O接口 113、摄像头114、活动卡扣115及手机凹槽116。手机凹槽116属于固定装置,内置于平板电脑111,大小、形状与手机101匹配,用以容纳并固定手机101,使两者一体化整合。在某些情形中,手机凹槽116还具有活动遮盖部件,具体诸如滑动遮盖部件、转动遮盖部件或可折叠遮盖部件,未进行一体化整合时,使用活动遮盖部件遮盖手机凹槽116,使平板电脑111保持外形完整与美观。在某些情形中,手机凹槽116具有活动的拉伸式滑轨结构或托盘结构,用以活动放置手机101。所述活动卡扣115亦属于固定装置,活动卡扣115具有弹性构件,用户推动活动卡扣115,将手机101插入手机凹槽116 ;手机101插入后,活动卡扣115在弹性构件作用下复位,起到稳固手机101的作用。
[0052]所述手机计算接口 102、手机I/O接口 103、平板电脑计算接口 112及平板电脑I/O接口 113属于传输数据的传输装置,亦属于固定装置,具体类型是固定接口。所述固定装置并不限定于以上类型,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固定支架、固定插件或固定凹件,所述固定接口、固定插件或固定凹件的对应构件固定于掌上设备。
[0053]当手机101沿图1中箭头方向插入平板电脑111的手机凹槽116内,此时状态请参阅图2,该图为计算互联系统组建界面示意图,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在以下任一情况弹出计算互联系统组建界面205:传输计算数据的手机计算接口 102与平板电脑计算接口 112进入连通状态;在某些情形中,用户需要重新设定(即切换)主计算设备或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方式,触发计算互联设定控件且传输计算数据的手机计算接口 102与平板电脑计算接口112处于连通状态,亦弹出计算互联系统组建界面205。在某些情形中,计算数据也可由无线计算数据传输装置进行传输。
[0054]用以组建计算互联系统的手机101和平板电脑内计算单元都具有计算互联能力,且都具有计算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计算单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CPU ;或者,CPU、内存及主机板组成的计算单元;或者,CPU、内存、显示芯片及主机板组成的计算单元。在某些情形中,只需其中任一台计算设备具有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亦可组建计算互联系统。在某些情形中,手机101和平板电脑在计算互联前处于未启动状态,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可调用电源为其供电使计算设备显示计算互联系统组建界面205。
[0055]如图2所示,计算互联系统组建界面205显示了已连通设备的配置信息框206,包括:用户名、设备名称、CPU型号、内存大小、操作系统版本。还可点击“查看详细配置”按钮查看更多配置信息。用户参考上述配置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主从计算设备设定框207内点击对应设备的按钮,即将其设定为软件主计算设备及硬件主计算设备。或者,主从计算设备详细设定框208提供了分别设定软件主计算设备及硬件主计算设备功能。所述软件主计算设备是两个或多个计算设备组建计算互联系统后,运行其操作系统的计算设备。所述硬件主计算设备是两个或多个计算设备组建计算互联系统后,具有硬件高优先级的计算设备。
[0056]计算互联系统组建界面205还包括附加设定框209,具体包括以下功能设定:开启/关闭硬件从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或清除软件从计算设备所占内存。本实施例中,系统默认设置为开启硬件从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及不清除软件从计算设备所占内存。
[0057]设定清除软件从计算设备所占内存,因为在某些情形中,从计算设备在连通前已启动操作系统,采用热添加方式互联后,仍占用计算互联系统的系统内存。
[0058]在某些情形中,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还可根据系统规则设定主计算设备,不必弹出计算互联系统组建界面205,所述系统规则通常由用户自定义或系统开发者设定,例如系统开发者设定系统规则为:若计算设备连通前,一台计算设备已启动,则该设备默认为主计算设备。又例如:用户自定义系统规则为:若计算设备连通前,计算设备都已启动,则组建计算互联系统的方式设定为热添加方式。
[0059]用户设定完主计算设备后,计算互联系统组建界面205还提供组建计算互联系统的方式设定,如组建方式设定框210所示,所述组建计算互联系统的方式具体包括:启动识别方式(请参阅图3)或热添加方式(请参阅图4)。
[0060]另外,平板电脑111具有摄像头114、触摸感应装置202、喇叭203和麦克风204等I/o设备,所述手机I/O接口 103与平板电脑I/O接口 113连通后,传输I/O设备数据的传输装置连通,实现两者I/O设备的交互。例如:平板电脑111的喇叭203和麦克风204与手机101的交互,实现整合平板电脑201的通话功能。所述I/O设备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扩展接口、无线通信模块或音视频设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GPS定位模块、手机通讯模块、WIFI通信模块、红外线通讯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在某些情形中,传输I/O设备数据的功能也可由无线I/O设备数据传输装置实现。平板电脑111与手机101之间的交互,大大加强了整合平板电脑201的扩展功能。在某些情形中,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可作为传输I/O设备数据的传输装置,即传输I/O设备数据的传输装置与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为同一物理设备。
[0061]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固定装置内置或固定于平板电脑上,固定掌上设备,使两者一体化整合,相比于平板电脑与掌上设备分开携带,实现一体化整合的整合平板电脑便携性大大提升。
[0062]通过计算数据传输装置,将计算设备的计算单元互联;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根据系统规则或用户操作设定主计算设备,并组建计算互联系统。相比原来分别独立运行的计算设备,计算互联系统同时拥有两个或多个计算单元,即时提升了计算能力,计算能力成倍增强,有效解决了用户在使用中遇到计算瓶颈的问题,使用户获得更强大的计算体验。即时组建计算互联系统使整合台式计算设备的性能大幅提升,要达到相同的计算性能,若购买不能整合的台式计算设备及便携设备,则需要配置价格远高于前者,因此本发明具有极高的性价比,说明本发明具有突出的经济性。
[0063]而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其中一个设备的操作系统或设定其中一个设备的硬件具有高优先级,此外,还提供了组建计算互联系统方式的选择,用户可以自由地设定或重新设定(即切换)主计算设备,软件及硬件的使用自由度大大增加,使用户获得更人性化计算体验。而且,掌上设备也可利用平板电脑的大显示屏即时提升视觉体验或触觉体验。
[0064]实施例二,请参阅图3,该图为启动识别方式实现计算互联的结构框图,具体为主计算设备以启动识别方式组建计算互联系统的结构框图,从计算设备未示出。主计算设备的计算单元301、电路302、接口 303依次连接,所述电路302和接口 303属于数据传输装置。接口 303通过传输中继或直接与从计算设备的接口 303连通。在某些情形中,接口 303连接无线网络模块,由无线网络模块作为传输中继。在某些情形中,连通前计算设备的电源306未启动,则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304控制该计算设备的电源306为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304供电。
[0065]两台或多台计算设备的接口 303进入连通状态后,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304收到连通确认信息,根据系统规则或用户操作得到主计算设备的设定及启动识别方式组建计算互联系统等信息,然后向电源306发出启动/重新启动指令;在实际操作中,计算设备连通后,用户可对任一计算设备中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304弹出的计算互联系统组建界面104进行操作,其操作指令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输至主计算设备,并向主计算设备的电源306发出启动/重新启动指令。电源306收到指令后,对计算设备供电并启动硬件配置单元305,硬件配置单元305在启动过程中对从计算设备的硬件也进行检测并更新信息。在某些情形中,所述启动识别方式具体通过系统开机自检对从计算设备的硬件进行检测,并更新系统配置数据ES⑶,且对从计算设备的硬件分配系统资源,例如I/O端口、中断、DMA通道等资源,最后,BIOS根据设定从存储器启动操作系统。本实施例中,平板电脑和/或掌上设备具有电源共享模块,用以控制电源306为其它计算设备供电或充电,有效避免了单一设备因缺电而关机的情况,有效提升了计算设备的续航时间。所述供电或充电具体通过连通线路进行供电。在某些情形中,所述连通确认信息通过计算单元301发送到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304。
[0066]实施例三,请参阅图4,该图为热添加方式实现计算互联的结构框图,具体为主计算设备以热添加方式组建计算互联系统的结构框图,从计算设备未示出。两台或多台计算设备通过接口 303进入连通状态后,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304收到连通确认信息,根据系统规则或用户操作得到主计算设备的设定及热添加方式组建计算互联系统等信息,立即激活硬件配置单元305,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304激活主计算设备的硬件配置单元305后,主计算设备的硬件配置单元305对从计算设备的硬件进行检测并更新信息,并对从计算设备的硬件分配系统资源,并启动操作系统。通常,热添加方式需要有至少一台计算设备在数据传输装置连通前已启动,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支持:总线电气特性、主机板BIOS、操作系统和设备驱动。
[0067]实施例四,在某些情形中,所述手机凹槽116具有活动定位件,用以适应不同外形尺寸的手机101。请参阅图5,该图为具有活动定位件的手机凹槽结构示意图。手机凹槽116右部具有活动右推杆502。所述活动右推杆502安装于两个滑轨一 506之上,并且左侧连结两个弹簧一 505。所述两个弹簧一 505另一侧连结内壳501,提供对活动右推杆502的向右推力。所述活动右推杆502具有条形排齿504,用以在梯形推片503不受外力时,与活动上推杆508的活动排齿509紧密齿合,起稳固手机101的作用。
[0068]所述活动上推杆508位于手机凹槽116底部,安装于两个滑轨二 511之上,并且底部连结两个弹簧二 510。所述两个弹簧二 510另一侧连结内壳501,提供对活动上推杆508的向上推力。所述活动上推杆508的一侧具有活动排齿509,所述活动排齿509顶部具有斜面使不同宽度手机101在插入时不偏离手机凹槽116。所述活动排齿509安装于滑轨三512之上,使活动排齿509能够左右滑动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手机101插入。在某些情形中,可以不配置条形排齿504与活动排齿509,直接由活动右推杆502和活动上推杆508稳固手机 101。
[0069]所述梯形推片503位于手机凹槽116顶部,向左推动梯形推片503,使互相齿合的条形排齿504与活动排齿509分离,将手机101插入手机凹槽116 ;手机101插入后,在弹簧一 505弹力作用下梯形推片503复位,手机101被活动排齿509、活动上推杆508、内壳501及活动接口 507固定;再次向左推动梯形推片503,活动上推杆508在弹簧二 510的弹力作用下弹出手机101。此外,手机凹槽116顶部还具有活动盖板513,所述活动盖板513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活动端514,具有旋转活动的功能。所述活动盖板513内侧还具有滑动件515,所述滑动件515可相对活动盖板513滑动,其下具有活动接口 507。所述活动接口 507用以与手机101的对应接口连通。所述活动接口 507具体包括计算接口或I/O接口。
[0070]手机凹槽116内部还具有弹性滚轴516,所述弹性滚轴516具体是带有弹性支架的滚轴,所述弹性支架受压发生形变后,对插入手机凹槽116内的手机101施加向内的水平压力,使手机101在手机凹槽116中更加稳固。
[007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技术特征和主要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只是说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应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力要求书及其等效物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整合平板电脑的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板电脑:具有连接掌上设备,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 所述掌上设备:具有连接平板电脑,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 所述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将掌上设备内计算单元与平板电脑内计算单元互联,并通知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所述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根据系统规则或用户操作设定主计算设备,并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所述平板电脑还具有固定装置:内置或固定于平板电脑上,固定掌上设备,使两者一体化整合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具体通过启动识别方式或热添加方式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电脑和/或掌上设备具有连接另一方设备,传输I/o设备数据的传输装置,所述I/O设备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扩展接口、无线通信模块或音视频设备,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GPS定位模块、手机通讯模块、WIFI通信模块、红外线通讯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电脑和/或掌上设备具有电源共享模块,用以控制电源为其它计算设备供电或充电。
5.一种用于整合平板电脑的掌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掌上设备:具有连接平板电脑,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 所述平板电脑:具有连接掌上设备,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 所述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将掌上设备内计算单元与平板电脑内计算单元互联,并通知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所述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根据系统规则或用户操作设定主计算设备,并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所述平板电脑还具有固定装置:内置或固定于平板电脑上,固定掌上设备,使两者一体化整合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掌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具体通过启动识别方式或热添加方式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掌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电脑和/或掌上设备具有连接另一方设备,传输I/o设备数据的传输装置,所述I/O设备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扩展接口、无线通信模块或音视频设备,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GPS定位模块、手机通讯模块、WIFI通信模块、红外线通讯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
8.一种用于整合平板电脑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装置:内置或固定于平板电脑上,固定掌上设备,使两者一体化整合的装置。 所述平板电脑:具有连接掌上设备,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 所述掌上设备:具有连接平板电脑,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 所述传输计算数据的传输装置将掌上设备内计算单元与平板电脑内计算单元互联,并通知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所述计算互联系统组建模块,根据系统规则或用户操作设定主计算设备,并组建计算互联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具有活动定位件,用以适应不同外形尺寸的掌上设备。
10.一种整合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整合平板电脑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平板电脑及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掌上设备组成。
【文档编号】G06F1/16GK103576755SQ201210277295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冯俊 申请人:冯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