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9147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包含:提供一时钟脉冲信号,其包含多个周期,且每一周期包含一前缘以及一后缘;于一采样数据点采样数据,其中采样数据点在多个周期中的一目前周期的前缘与后缘之间;以及于一改变数据点改变数据,其中改变数据点在目前周期的后缘与目前周期的下一周期的前缘之间。上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可同时满足SPI规格所定义的四种数据传输模式。同时亦披露一种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
【专利说明】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 interface, SPI)定义了 时钟脉冲极性(clockpolarity,CP0L)比特以及时钟脉冲相位(clock phase,CPHA)比特以供使用者设定所需的数据传输模式。请参照图1,CPOL=O时,SPI主设备(master device)产生的时钟脉冲SCK中,上升缘(rising edge)为周期的前缘(leading edge),下降缘(falling edge)为周期的后缘(trailing edge)。而CPOL=I时,SPI主设备产生的时钟脉冲SCK中,下降缘为周期的前缘,上升缘为周期的后缘。
[0003]请再参照图1,CPHA=O时,主设备是在周期的后缘处改变主设备输出的数据M0SI,如虚线箭号所示;在周期的前缘处采样从设备(slave device)输出的数据MIS0,如实线箭号所示。请参照图2,CPHA=1时,主设备是在周期的前缘处改变主设备输出的数据M0SI,如虚线箭号所示;在周期的后缘处采样从设备输出的数据MIS0,如实线箭号所示。因此,串行外设接口总共定义四种数据传输模式,亦即CP0L=0、CPHA=O ;CPOL= K CPHA=O ;CPOL=O,CPHA=I以及CP0L=1、CPHA= I。为符合上述规格,造成SPI装置的电路设计的复杂度增加。
[0004]综上所述,如何简化SPI装置的电路设计便是目前极需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其是以单一数据传输模式同时满足SPI规格所定义的四种数据传输模式,因此能够以较为简单的电路设计实现SPI主设备。
[0006]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包含:提供一时钟脉冲信号,其包含多个周期,且每一周期包含一前缘以及一后缘;于一采样数据点采样数据,其中采样数据点在多个周期中的一目前周期的前缘与后缘之间;以及于一改变数据点改变数据,其中改变数据点在目前周期的后缘与目前周期的下一周期的前缘之间。
[0007]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包含一时钟脉冲产生器以及一数据控制器。时钟脉冲产生器用以提供一时钟脉冲信号,其包含多个周期,且每一周期包含一前缘以及一后缘。数据控制器用以于一采样数据点采样数据以及于一改变数据点改变数据,其中采样数据点在多个周期中的一目前周期的前缘与后缘之间;以及改变数据点在目前周期的后缘与目前周期的下一周期的前缘之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0009]图1为一时序图,显示SPI规格所定义的CPOL=O或I以及CPHA=O的数据传输模式。
[0010]图2为一时序图,显示SPI规格所定义的CPOL=O或I以及CPHA=I的数据传输模式。
[0011]图3为一流程图,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步骤。
[0012]图4以及图5为一时序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数据传输模式。
[0013]图6为一方块图,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
[001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5]61时钟脉冲产生器
[0016]62数据控制器
[0017]SCK时钟脉冲信号
[0018]MOSI 信号
[0019]MISO 信号
[0020]S3rS33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发明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是以单一数据传输模式同时满足SPI规格所定义的四种数据传输模式,因此能够以简化的电路设计实现SPI主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未在以下详细说明的相关技术内容,可遵循SPI规格。
[0022]请参照图3以及图4,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首先,提供一时钟脉冲信号SCK,其包含多个周期,且每一周期包含一前缘以及一后缘(S31)。可以理解的是,若为CPLO=O的时钟脉冲信号SCK,前缘即为周期的上升缘,后缘即为周期的下降缘。若为CPLO=I的时钟脉冲信号SCK,前缘即为周期的下降缘,后缘即为周期的上升缘。接着,于一采样数据点采样数据(S32)或于一改变数据点改变数据(S33),其中采样数据点是在多个周期中的一目前周期的前缘与后缘之间;而改变数据点则是在目前周期的后缘与目前周期的下一周期的前缘之间。
[0023]请参照图4,说明SPI主设备依据时钟脉冲信号SCK (CPLO=O ;CPLO= I)产生信号M0SI。首先,周期I是在启始周期的后缘与周期I的前缘之间改变数据,周期2则是在周期I的后缘与周期2的前缘之间改变数据,如虚线箭号所示,以下类推。如此,SPI主设备即可产生欲输出的信号MOSI。依据图4所示的主设备所输出的时钟脉冲信号SCK以及信号M0SI,从设备不论在时钟脉冲信号SCK的周期前缘(CPHA=O)或后缘(CPHA=I)采样皆可取得正确的数据,如实线的箭号所示。请参照图5,依据主设备所输出的时钟脉冲信号SCK,从设备在周期的前缘处(CPHA=I)或后缘处(CPHA=O)改变数据(如虚线的箭号所示)以产生信号MIS0,主设备在周期的前缘与后缘之间采样亦可取得正确的数据,如实线的箭号所示。
[0024]于一实施例中,为了正确采样数据,采样数据点可在周期的前缘与后缘之间的中间点,如图4所示。同理,改变数据点可在目前周期的后缘与下一周期的前缘之间的中间点,如图5所示。需注意者,图4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仅是例示说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0025]请参照图6,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包含一时钟脉冲产生器61以及一数据控制器62。时钟脉冲产生器61用以提供一时钟脉冲信号SCK,包含多个周期,且每一周期包含一前缘以及一后缘。数据控制器62用以于一采样数据点采样数据以及于一改变数据点改变数据,其中采样数据点在多个周期中的一目前周期的前缘与后缘之间;以及改变数据点在目前周期的后缘与目前周期的下一周期的前缘之间。本发明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如何采样数据以及改变数据已如前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0026]综合上述,本发明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以单一数据传输模式即可同时满足SPI规格所定义的四种数据传输模式,因此SPI主设备能够以简化的电路设计加以实现。
[0027]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一时钟脉冲信号,其包含多个周期,且每一周期包含一前缘以及一后缘; 于一采样数据点采样数据,其中所述采样数据点在所述多个周期中的一目前周期的所述前缘与所述后缘之间;以及 于一改变数据点改变数据,其中所述改变数据点在所述目前周期的所述后缘与所述目前周期的下一周期的所述前缘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数据点在所述目前周期的所述前缘与所述后缘之间的中间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数据点在所述目前周期的所述后缘与所述下一周期的所述前缘之间的中间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为一上升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为一下降缘。
6.一种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时钟脉冲产生器,其用以提供一时钟脉冲信号,所述时钟脉冲信号包含多个周期,且每一周期包含一前缘以及一后缘;以及 一数据控制器,其用以于一采样数据点采样数据以及于一改变数据点改变数据,其中所述采样数据点在所述多个 周期中的一目前周期的所述前缘与所述后缘之间;以及所述改变数据点在所述目前周期的所述后缘与所述目前周期的下一周期的所述前缘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数据点在所述目前周期的所述前缘与所述后缘之间的中间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数据点在所述目前周期的所述后缘与所述下一周期的所述前缘之间的中间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为一上升缘。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串行外设接口主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为一下降缘。
【文档编号】G06F13/28GK103838686SQ20121047874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王鋕煌, 徐祥丰 申请人:笙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