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228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下信息采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矿井作业属于高危工种,且井下没有2G或3G等无线网络信号,不能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一旦井下发生矿难、工人突发疾病等突发性事件,需要高效率的井下急救措施。现有技术中当井下发生突发性事件后,通常是先将伤或病患者抬至地上进行救治,或者出于病患者不能移动的考虑,急救人员需要到井下,录入病患者信息并进行基本的救治。如果病患者需要送至医院治疗,则急救工作人员通过纸质的方式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在将病人送至接诊医院后,再将病历信息通过医生工作站录入,建立病人的电子病历信息。这种建立电子病历信息的方式需要的时间较长,有可能耽搁病患者的急救的最佳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式,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包括搜索并读取病患者携带的识别卡,获取所述识别卡中预设的所述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将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存入院前急救病历,并根据预设信息添加操作流程,在所述院前急救病历中添加所述病患者的现场初诊信息;根据所述院前急救病历和预先存储的多个医院的诊疗信息,为所述病患者匹配相应的接诊医院;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所述院前急救病历和所述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以使所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根据所述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将所述院前急救病历发送至所述接诊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病历信息建立设备,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搜索并读取病患者携带的识别卡,获取所述识别卡中预设的所述病患者的身份信息;添加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存入院前急救病历,并根据预设信息添加操作流程,在所述院前急救病历中添加所述病患者的现场初诊信息;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院前急救病历和预先存储的多个医院的诊疗信息,为所述病患者匹配相应的接诊医院;传送模块,用于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所述院前急救病历和所述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以使所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根据所述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将所述院前急救病历发送至所述接诊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及设备,通过搜索并读取病患者携带的识别卡,获取识别卡中预设的病患者的身份信息,从而将获取的身份信息及根据预设信息添加操作流程获取的病患者的现场初诊信息形成院前急救病历,并为病患者匹配相应的接诊医院;再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院前急救病历和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以使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根据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将院前急救病历发送至接诊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及设备,能够在发现病患者的第一时间生成电子病历、并且通过匹配的方式能够及时确定相应接诊医院并及时将电子病历直接发送给接诊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无需医护人员手动输入,大大减少了建立电子病历需要的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式,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可能耽搁病患者的急救的最佳时机的问题。



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病历信息建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I所不,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包括步骤11 :搜索并读取病患者携带的识别卡,获取识别卡中预设的病患者的身份信息。预先将识别卡放置于进入矿井下作业的工作人员身上,如放置在安全头盔中、携带在工作装胸前的衣袋中等。该识别卡中预存有该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标识工作人员身份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人员的姓名,身份,性别,年龄,血型,身高,体重,家族病史,目前身体状况等一些基本信息。当发生意外事故时,搜救人员通过手持的读卡装置在地下矿井中进行搜寻,一旦寻找到病患者,读取病患者所携带的识别卡,这样就可以直接及时获取该病患者的身份信息,节省了宝贵的救援时间。步骤12 :将获取的身份信息存入院前急救病历,并根据预设信息添加操作流程,在院前急救病历中添加病患者的现场初诊信息。将身份信息这一类基本信息存入到院前急救病历后,还考虑到,对于病患者还存在一些具体的伤病因素,所以搜救人员可以根据预设信息添加操作流程,添加病患者现场初诊信息,例如具体流程可以是选择疾病还是受伤,如果是选择受伤这一分支,则可以有如下选项,受伤部位,受伤类型,伤情描述等。例如当前伤患者现场初诊信息为腿部骨折,根据预设信息添加操作流程,在院前急救病历中添加病患者的现场初诊信息为腿部骨折,可以以选项的方式添加病患信息时间、地点及伤病情况如“腿部骨折”,有利于井下医护工作人员操作,节省院前急救病历生成时间。同时,接诊医院的医护人员看到院前急救病历后可以及时确定出正确的处理方案,有利于对病患者的及时救治。步骤13 :根据院前急救病历和预先存储的多个医院的诊疗信息,为病患者匹配相应的接诊医院。在读卡装置中预先存储有多家医院的标识信息和诊疗信息。预先存储的各医院的诊疗信息可以包括医院主治类型,医院血库库存情况,床位情况,地理位置信息等。上述因素需要充分考虑与患者的院前急救病历进行匹配从而获取最合适的接诊医院,保证伤患者一旦升井就可以立即送往相应的接诊医院。预先存储的各医院的标识信息包括各医院的名称、各医院的医疗 目息系统的IP地址等。步骤14 :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院前急救病历和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以使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根据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将院前急救病历发送至接诊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由于矿井中无线环境受限,无法进行电信级无线数据业务的传输(GPRS,3G等),所以通过在矿井下设置多个与井上设备通过有线连接的网关设备进行院前急救病历和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的传送。为保证传输可靠性,优选使用有线传输方式进行网关设备与识别卡读取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如RJ45方式或USB方式等。接诊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接收到院前急救病历后可以直接进行存储,从而得到该病患者的院前病历信息。当然该网关设备与识别卡读取设备也可以选用近距离无线通信,具体可以通过例如蓝牙、红外传输模块等实现数据传输。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通过搜索并读取病患者携带的识别卡, 获取识别卡中预设的病患者的身份信息,从而将获取的身份信息及根据预设信息添加操作流程获取的病患者的现场初诊信息形成院前急救病历,并为病患者匹配相应的接诊医院;再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院前急救病历和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以使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根据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将院前急救病历发送至接诊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式,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可能耽搁病患者的急救的最佳时机的问题。本实施例结合智能识别卡芯片及其读取终端和数据网络,可以通过采用手持终端对病患者进行信息录入工作,包括身份信息和现场初诊信息,并可通过有线数据网络传至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并传送至接诊医院。这样病人到达接诊医院后,由于院前急救病历已经建立,节省院内检查和救治时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14中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院前急救病历和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包括将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添加到院前急救病历中,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院前急救病历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即将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作为院前急救病历的一部分,这样更有利于病历的管理,以及对接诊医院情况的记录。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识别卡包括有源射频识另lj(Radi0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芯片。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用的有低频125k 134. 2K、高频13. 56Mhz、超高频,无源等技术。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本实施例中选用移动式RFID读写器来读取RFID芯片中存储的用户身份信息。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通过让矿井下工作人员携带有源RFID芯片,芯片内预置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在矿井下的指定位置安装网关设备。搜救人员使用专业手持终端,内置RFID读头,搜索有源RFID芯片,读取病患者个人的身份信息,并记录病患者现场的现场初诊信息,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院前急救病历传至地上,再传至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院前急救病历包括还包括病历生成的时间和地点。通过在院前急救病历中添加时间、地点等信息,可以在以后的事故调查,伤患者伤病情治疗等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井下网关设备与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之间通过RS485工业总线连接。由于井下没有无线信号,网关与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间通过RS485工业总线进行通信。RS485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是两线制,多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朴结构在同一总线上最多可以挂接32个结点。在RS485通信网络中一般采用的是主从通信方式,即一个主机带多个从机。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串行总线。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市场上一般RS-485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RS-485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应用RS-485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器。将井下网关设备与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之间通过RS485工业总线连接,确保了传输的可靠性,且便于系统的程序设计,且成本低无需其他的通讯设备。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病历信息建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给了一种电子病历信息建立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21,用于搜索并读取病患者携带的识别卡,获取识别卡中预设的病患者的身份信息;添加模块22,用于将获取的身份信息存入院前急救病历,并根据预设信息添加操作流程,在院前急救病历中添加病患者的现场初诊信息;匹配模块23,用于根据院前急救病历和预先存储的多个医院的诊疗信息,为病患者匹配相应的接诊医院;传送模块24,用于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院前急救病历和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以使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根据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将院前急救病历发送至接诊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设备,通过获取模块21搜索并读取病患者携带的识别卡,获取识别卡中预设的病患者的身份信息,从而添加模块22将获取的身份信息及根据预设信息添加操作流程获取的病患者的现场初诊信息形成院前急救病历,并由匹配模块23为病患者匹配相应的接诊医院;再由传送模块24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院前急救病历和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以使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根据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将院前急救病历发送至接诊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式,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可能耽搁病患者的急救的最佳时机的问题。本电子病历信息建立设备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实现流程相同,请参照上述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传送模块24包括第一单元,用于将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添加到院前急救病历中;第二单元,用于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院前急救病历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识别卡包括有源RFID芯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院前急救病历还包括病历生成的时间和地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井下网关设备与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之间通过RS485工业总线连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0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 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搜索并读取病患者携带的识别卡,获取所述识别卡中预设的所述病患者的身份信息; 将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存入院前急救病历,并根据预设信息添加操作流程,在所述院前急救病历中添加所述病患者的现场初诊信息; 根据所述院前急救病历和预先存储的多个医院的诊疗信息,为所述病患者匹配相应的接诊医院; 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所述院前急救病历和所述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以使所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根据所述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将所述院前急救病历发送至所述接诊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所述院前急救病历和所述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包括 将所述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添加到所述院前急救病历中,通过所述井下网关设备将所述院前急救病历传送到所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卡包括有源RFID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院前急救病历还包括病历生成的时间和地点。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网关设备与所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之间通过工业总线连接。
6.—种电子病历信息建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搜索并读取病患者携带的识别卡,获取所述识别卡中预设的所述病患者的身份信息; 添加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存入院前急救病历,并根据预设信息添加操作流程,在所述院前急救病历中添加所述病患者的现场初诊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院前急救病历和预先存储的多个医院的诊疗信息,为所述病患者匹配相应的接诊医院; 传送模块,用于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所述院前急救病历和所述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以使所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根据所述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将所述院前急救病历发送至所述接诊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模块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将所述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添加到所述院前急救病历中; 第二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井下网关设备将所述院前急救病历传送到所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卡包括有源RFID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院前急救病历还包括病历生成的时间和地点。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网关设备与所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之间通过RS485工业总线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及设备,包括搜索并读取病患者携带的识别卡,获取识别卡中预设的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将获取的身份信息存入院前急救病历,并根据预设信息添加操作流程,在院前急救病历中添加病患者的现场初诊信息;根据院前急救病历和预先存储的多个医院的诊疗信息,为病患者匹配相应的接诊医院;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院前急救病历和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以使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根据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将院前急救病历发送至接诊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式,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可能耽搁病患者的急救的最佳时机的问题。
文档编号G06Q50/24GK102968754SQ20121048755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赵文东, 李珩, 李建功 申请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