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9322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电子广告牌对其有效识别区域中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当检测到有效人脸后,提取所述有效人脸的人脸特征值并通过人脸特征值从数据库中匹配出所述有效人脸对应的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根据所述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对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进行鉴别,根据鉴别结果为所述观众推荐与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相对应类型的广告;电子广告牌与观众的移动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电子广告牌收到所述观众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广告信息的地址。本发明提高了广告投放效果以及时效的目的。
【专利说明】—种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广告投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子广告牌相关产品已经成为平面显示广告行业的升级换代产品,越来越多的广告商都愿意在电子广告牌上投入多媒体广告,以增加广告的投放效果。然而,正如传统的平面显示广告一样,电子广告牌仍然采用单向投送的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单向投送的方式在竞争力方面已经落后于基于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广告投放方式(即通过将广告推送到智能终端然后用户点击广告实现互动),这种单向投放的方式导致现有的电子广告牌的广告投放效果差、时效低且不具备交互功能。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电子广告牌的广告投放效果差、时效低且不具备交互功能的问题。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电子广告牌对其有效识别区域中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当检测到有效人脸后,提取所述有效人脸的人脸特征值并通过人脸特征值从数据库中匹配出所述有效人脸对应的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
B、根据所述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对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进行鉴别,根据鉴别结果为所述观众推荐与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相对应类型的广告;
C、电子广告牌与观众的移动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电子广告牌收到所述观众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广告信息的地址。
[0006]所述的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其中,所述的数据库包括用于存储人脸特征值与年龄信息、性别信息对应关系的第一数据库和用于存储有效人脸对应记录信息的第二数据库,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l、电子广告牌对出现在有效识别区域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
A2、当检测到有效人脸后,提取有效人脸的人脸特征值,判断所述有效人脸是否在第二数据库中存在记录,当是时转入步骤A3,否则转入步骤A4 ;
A3、采用该有效人脸对应的记录中存在的ID,跟踪识别所述ID的出现时长,当所述ID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值后,从第一数据库或第二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并转入步骤B ;
A4、为所述有效人脸增加一个唯一的ID,并跟踪识别该ID的出现时长,当所述ID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值后,从第一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并转入步骤B。
[0007]所述的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对电子广告牌推荐的广告的广告类型与观众的人群类型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统计的过程包括:
B1、检测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样本数量与预设的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的大小关
系;
B2、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小于第一临界值时,采用社会学归类法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类型人群,并对所述不同类型人群喜好的广告进行分类,得到每一类型人群需推荐的广告类型;
B3、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大于第二临界值时,采用实时归类法对不同广告进行分类得到不同广告类型,并对观看过不同广告类型中相同或相似的广告的观众进行人群信息统计,得到每一广告类型的受众最多的人群类型;
B4、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在第一临界值与第二临界值之间,则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对社会学归类法的归类结果与实时归类法的归类结果分别设置权重值,通过设置的权重值综合社会学归类法和实时归类法对广告类型与观众类型进行统计的结果O
[0008]所述的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Cl、电子广告牌将基于声音的通讯程序的二维码信息提供给观众扫描;
C2、观众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信息与电子广告牌建立近场通信连接;
C3、电子广告牌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
[0009]所述的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其中,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和对应的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中,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后,通过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从云平台中下载对应的数据。
[0010]所述的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2具体包括:
C21、移动终端扫描所述基于声音的通讯程序的二维码信息后,根据所述二维码信息下载用于与电子广告牌进行近场通信连接的基于声音的通讯程序;
C22、通过所述通讯程序向所述电子广告牌发送基于声音的广告信息请求。
[0011 ] 一种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系统,其中,包括电子广告牌,所述电子广告牌包括:跟踪识别模块,用于对其有效识别区域中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当检测到有效人脸后,提取有效人脸的人脸特征值并通过人脸特征值从数据库中匹配出所述有效人脸对应的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
广告推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对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进行鉴别,根据鉴别结果为所述观众推荐与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相对应类型的广
生F=I ;
交互模块,用于与观众的移动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电子广告牌收到所述观众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广告信息的地址。
[0012]所述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系统,其中,所述跟踪识别模块包括:
跟踪识别单元,用于对出现在有效识别区域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当检测到有效人脸时,提取有效人脸对应的人脸特征值;
数据库,包括用于存储人脸特征值与年龄信息、性别信息对应关系的第一数据库和用于存储有效人脸对应记录信息的第二数据库; 记录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有效人脸是否在第二数据库中存在记录,当是时采用该有效人脸对应的记录中存在的ID,跟踪识别所述ID的出现时长,当所述ID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值后,从第一数据库或第二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并转入广告推荐模块;当否时,为所述有效人脸增加一个唯一的ID,并跟踪识别该ID的出现时长,当所述ID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值后,从第一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并转入广告推荐模块。
[0013]所述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系统,其中,所述广告推荐模块包括一用于对电子广告牌推荐的广告的广告类型与观众的人群类型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的统计模块,所述统计模块包括:
样本数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样本数量与预设的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的大小关系;
社会学归类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小于第一临界值时,采用社会学归类法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类型人群,并对所述不同类型人群喜好的广告进行分类,得到每一类型人群需推荐的广告类型;
实时归类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大于第二临界值时,采用实时归类法对不同广告进行分类得到不同广告类型,并对观看过不同广告类型中相同或相似的广告的观众进行人群信息统计,得到每一广告类型的受众最多的人群类型;
综合归类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在第一临界值与第二临界值之间,则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对社会学归类法的归类结果与实时归类法的归类结果分别设置权重值,通过设置的权重值综合社会学归类法和实时归类法对广告类型与观众类型进行统计的结果。
[0014]所述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系统,其中,所述交互模块包括:
二维码信息提供单元,用于将基于声音的通讯程序的二维码信息提供给观众扫描;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信息与电子广告牌建立近场通信连
接;
地址推送单元,用于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
[0015]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主动识别观众的有效人脸,然后根据观众的身份信息为其推荐适合该观众的广告,从而达到了提高广告投放效果以及时效的目的,另外,观众还可以通过近场通信方法与电子广告牌进行通讯连接,然后获取更多的广告内容,本发明以多维度的方式将电子广告牌与观众进行交互,通过个性化的推荐增强了广告内容对观众的吸引力,增加了单位广告的送达人次和人均观看时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方法中步骤SlOl的具体流程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方法中广告类型与人群类型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的具体流程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方法中步骤S103的具体流程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方法中建立近场通信连接的具体流程图。[0021]图6为本发明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22]图7为图6所示系统中跟踪识别模块的结构框图。
[0023]图8为图6所示系统中广告推荐模块的统计模块的结构框图。
[0024]图9为图6所示系统中交互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及系统,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6]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其包括步骤:
5101、电子广告牌对其有效识别区域中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当检测到有效人脸后,提取有效人脸对应的人脸特征值并通过人脸特征值从数据库中匹配出所述有效人脸对应的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
5102、根据所述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对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进行鉴别,根据鉴别结果为所述观众推荐与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相对应类型的广告;
5103、电子广告牌与观众的移动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电子广告牌收到所述观众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广告信息的地址。
[0027]其中数据库包括两个:第一数据库及第二数据库,第一数据库用于存储人脸特征值与年龄信息、性别信息的对应关系,而第二数据库用于用于存储有效人脸对应的记录信肩、O
[0028]在步骤SlOl中,首先是电子广告牌对其有效识别区域中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所以需在电子广告牌上安装摄像头,开启摄像头对摄像头的有效识别区域中出现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其具体是根据人脸识别算法来检测有效识别区域中是否出现了有效人脸,然后提取有效人脸对应的人脸特征值。至于人脸识别算法,现有技术中已有多种实现方法,在此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步骤SlOl可以具体细化为以下步骤:
5201、电子广告牌对出现在有效识别区域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当检测到有效人脸后,提取有效人脸对应的人脸特征值;
5202、判断所述有效人脸是否在第二数据库中存在记录,当是时转入步骤S203,否则转入步骤S204 ;如果检测到有效人脸,则从第二数据库中匹配是否存在该有效人脸的记录,当有时,该记录中存有该有效人脸对应的ID,当没有时则需要为该有效人脸创建一个新的唯一的ID。
[0029]S203、采用该有效人脸对应的记录中存在的ID,并跟踪识别所述ID的出现时长,当所述ID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值后,从第一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并转入步骤S102 ;进一步地,当所述ID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值后,如果第二数据库中存有该ID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则直接从第二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
S204、为所述有效人脸增加一个唯一的ID,并跟踪识别该ID的出现时长,当所述ID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值后,从第一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并转入步骤S102。步骤S203和步骤S204中,获得了有效人脸的ID后,需要跟踪识别该ID的出现时长,如果超过预设值,则可以为该ID推荐相应的广告,即转入到步骤S102。
[0030]在步骤S102中,获取了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后,需根据这些信息为观众推荐适合的个性广告,例如年轻女性,则推荐化妆品广告。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来对观众的人群类型进行鉴别,例如鉴别观众属于年轻女性、中年男性等等,然后还需要将广告类型与人群类型进行映射,例如将年轻女性的人群类型与化妆品广告的广告类型关联。
[0031]在将广告类型与人群类型进行映射关联时,需对电子广告牌推荐的广告的广告类型与观众的人群类型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如图3所示,其具体包括步骤:
5301、检测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样本数量与预设的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的大小关
系;
5302、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小于第一临界值时,采用社会学归类法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类型人群,并对所述不同类型人群喜好的广告进行分类,得到每一类型人群需推荐的广告类型;
5303、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大于第二临界值时,采用实时归类法对不同广告进行分类得到不同广告类型,并对观看过不同广告类型中相同或相似的广告的观众进行人群信息统计,得到每一广告类型的受众最多的人群类型;
5304、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在第一临界值与第二临界值之间,则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对社会学归类法的归类结果与实时归类法的归类结果分别设置权重值,通过设置的权重值综合社会学归类法和实时归类法对广告类型与观众类型进行统计的结果。
[0032]上述步骤是根据第二数据库中的样本数量多少来综合使用实时归类法和社会学归类法的归类结果,这是因为本发明中的实时归类法的准确性依赖于样本数量的多少,在广告投放的初始阶段,样本数量较少,甚至没有样本,其参考值数量少,所以实时归类的准确性差。所以样本数量较少时,例如小于第一临界值,采用社会学归类法来对广告类型与人群类型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当样本数量较多时,例如大于第二临界值,采用实时归类法来对广告类型与人群类型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而样本数量在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之间时,则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计。
[0033]本发明中,社会学归类法是利用社会学统计研究出的宏观规律进行广告归类和人群归类,例如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划分为数个类型,例如惠族、时尚族、家庭主妇族等等,然后根据这些不同类型的人群喜好的广告的类型进行分类,为每一类型人群贴上标签,得到每一类型人群需推荐的广告类型。这种社会学归类法属于社会运行的宏观规律,随着时间的变化,会缓慢变化,所以在变化迅速的微观层面不太适合,例如不同成长阶段的婴幼儿奶粉会对应不同类型的女性人群。在样本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只有采用这种社会学归类法进行粗略的统计,而在样本数量逐渐增多并达到一定的值后,可以采用实时归类法,来对人群和广告的类型进行更加准确的划分。
[0034]本发明的实时归类法是在广告投放前对广告进行分类,例如将广告分为:化妆品、运动系列、餐饮、旅游等类型,然后对观看过这些类型广告或者相似广告的观众进行人群信息统计,比如观看过某一类型广告的人群比例中最大的是年轻女性,则将鉴别结果为年轻女性的这类类型人群对应上这一类型广告。由于这种实时归类法是根据样本数量的变化不断统计得到的,所以准确性高,并且能反映分类的变化趋势以及人们观看喜好的变化趋势,从而获得了更加准确的效果。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中的实时归类法是如何实现的。
[0036]实时归类法对两个数据集合的关系进行处理:广告集合〈Al,A2…An>和用户(用户即观众,下同)集合<ui,U2…Um>之间实时变动的数据关系,任意广告Ai将有自己的观看用户集,将该广告Ai (首次推荐广告是基于社会学归类法获得的)的观看用户集标记为<UJ1,UJ2…UJk>,此处,k小于等于m。通过所有广告的观看用户进行归类分析和数据挖掘,从而将广告集合〈Al,A2…An>划分为若干个子集,例如〈Al,A2 >,〈A3,A4,A5>, <Ai, Aj,An>等,如〈肯德基,麦当劳 > 为一个子集,进而将这些子集中的观看用户划分为对应的多个用户群,这些用户群将具有相似的观看偏好,因而可以将这些子集定义成一个新的细分的类别集合,类别集合标记为〈1?1,1?2吣1^>,其中Rl可为〈Al,A3〉(即随着时间变化不同人群对应广告集合的变化)。同时,以用户为参照对象,比如用户UJ可能喜欢的类型为〈R1,R2…Rk>,此处,k小于等于X,最后根据统计出每类广告对应最多的人群类型,由于可以为任意用户描述多种偏好类型,随着广告集合和用户集合的样本的增长,这种分类将会越来越被细分,并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而实时变化,因此,在样本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时归类法的归类结果将比社会学归类法的归类结果更加准确。
[0037]在样本数量不够大又不够小的情况下,可以综合两种归类方法类进行统计,例如设置一个第一临界值5000,一个第二临界值50000,当样本数量在5000~50000之间时,需要对两种归类方法的归类结果分别设置一个权重值:实时权重值及社会权重值,这两个权重值相加为1,例如为实时归类法的归类结果设置一个权重值R,那么社会学归类法的归类结果的权重值为1-R,那么综合的归类结果为R*`Real+(1-R) Social,Real为实时归类法的归类结果,Social为社会学归类法的归类结果,从而达到为用户推荐更适合的广告的目的。本发明中,在数据库中采集的有效人脸的`记录可以作为统计的样本,即将原始的记录处理为结构化数据〈广告内容,观看用户ID,观看时长〉,这样采集的记录可以为后续的统计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
[0038]在步骤S103中,电子广告牌收到所述观众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广告信息的地址。此步骤是电子广告牌与用户的交互过程,用户可以通过手中的移动终端来与电子广告牌进行深度的交互,如图4所示,其具体包括步骤:
S401、电子广告牌将基于声音的通讯程序的二维码信息提供给观众扫描,电子广告牌可为移动终端提供基于声音的通信安装程序的二维码信息,如移动终端没有基于声音的通信安装程序时,观众通过扫描对应的二维码即可安装对应的程序实现声音通信。
[0039]S402、观众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信息与电子广告牌建立近场通信连接;观众扫描该二维码信息后,即可与电子广告牌建立NFC连接(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连接),然后就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向电子广告牌发送与该广告相关的广告信息请求,例如打折券、最近的实体店或者其他更进一步的详细产品描述等等信息。
[0040]另外,当前的双向近场通信方式需要复杂的鉴权和身份验证,这种方式明显不适合于人流密度大的电子广告牌领域,电子广告牌所在区域的双向通讯往往以秒为单位,对时间的要求极高,超过时长则交互过程变得非常不友好,所以可以取消近场通信连接的鉴权和身份验证过程,而采用基于声音的交互方法(下文有详细描述)来实现近场通信,即保证通讯私密性,又能使得通讯过程简单而快速。
[0041]S403、电子广告牌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电子广告牌返回给移动终端的是广告信息的地址,而不是直接将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用户收到地址后,可以根据该地址的连接下载相关的数据。这样做的好处是将信息和数据分离,使用固定长度的地址来压缩电子广告牌需要传输的信息量,将通讯问题转化为地址码表的映射问题,从而提高信息传输速度。
[0042]在本发明中,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和对应的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中,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后,可以通过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从云平台中下载对应的数据即广告信息。在云平台中,地址和数据的关系存储在地址码表中,地址码表的数据结构表示为〈地址码,地址,数据 >,新增的数据也可以按照这种格式来增加,并且地址码具有全球唯一性,即每一地址码都是唯一的。在云平台中,当电子广告牌的广告被部署时,需要将该广告的内容以及相关的附属信息存放在云平台上,附属信息包括产品的特征图片、参数、周边的导购信息等等,数据的格式符合html和JSS数据所需要的特征,例如规则的xml,也可以是散列的不规则格式。
[0043]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后,可以通过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从云平台中下载对应的数据,具体为: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地址的信息发送到云平台后,云平台解析信息并将数据转换成移动终端能够接收的数据格式,然后移动终端即可从云平台下载转换后的数据,此外,电子广告牌与云平台还可以进行交互,例如移动终端向电子广告牌发送信息请求,电子广告牌接收到信息请求后与云平台同步,云平台解析该信息并将数据转换成数据索引(地址),电子广告片从云平台上下载并显示该数据索引,然后提供给移动终端下载。
[0044]在移动终端与电子广告牌的交互过程中,本发明优选米用基于声音方式的交互方法,即通过一个基于声音的通讯程序来进行交互,如图5所示,其具体包括步骤:
S501、移动终端扫描所述基于声音的通信程序的二维码信息后,根据所述二维码信息下载用于与电子广告牌进行近场通信连接的基于声音的通讯程序;
S502、通过所述通讯程序向所述电子广告牌发送基于声音的广告信息请求。当然这需要在电子广告牌上安装mic (麦克)和speaker (扬声器),然后直接利用声音来发送进一步的广告信息请求,这种方式无需用户手动输入信息,更方便了短时的交互过程。
[0045]当电子广告片检测不到观众时,则可以回到普通广告模式,继续显示预定的广告。
[0046]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对各个观众的ID出现在电子广告牌的出现时长进行统计,然后进一步挖掘广告投放信息,利于准确定位广告营销,例如准确定位:最佳广告位、最佳投放时段、最佳投放组合等等信息,这些信息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0047]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系统,其包括电子广告牌、智能终端和云平台。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广告牌包括:
跟踪识别模块100,用于对其有效识别区域中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当检测到有效人脸后,提取有效人脸对应的人脸特征值并通过人脸特征值从数据库中匹配出所述有效人脸对应的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
广告推荐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对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进行鉴别,根据鉴别结果为所述观众推荐与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相对应类型的广
生P=I ;
交互模块300,用于与观众的移动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电子广告牌收到所述观众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广告信息的地址。
[0048]进一步,一并参见如图7所示,所述跟踪识别模块100包括:
跟踪识别单元110,用于对出现在有效识别区域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当检测到有效人脸后,提取有效人脸对应的人脸特征值;
数据库130,包括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其中的第一数据库用于存储人脸特征值与年龄信息、性别信息的对应关系,而第二数据库用于用于存储有效人脸对应的记录信息。第一数据库的存放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可将第一数据库存放在电子广告牌内,从而在本地进行匹配,或者将第一数据库存放在云平台中,在云平台上进行匹配,而第二数据库也可以存放在电子广告牌或云平台内,但由于样本量实时增加、信息量大,所以优选存放在云平台中。
[0049]记录判断单元120,用于判断所述有效人脸是否在第二数据库中存在记录,当是时采用该有效人脸对应的记录中存在的ID,跟踪识别所述ID的出现时长,当所述ID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值后,从第一数据库或第二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并转入广告推荐模块200 ;当否时,为所述有效人脸增加一个唯一的ID,并跟踪识别该ID的出现时长,当所述ID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值后,从第一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并转入广告推荐模块200。
[0050]进一步,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广告推荐模块200包括一用于对电子广告牌推荐的广告的广告类型与观众的人群类型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的统计模块210,所述统计模块210包括:
样本量检测单元211,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样本量的数量与预设的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的大小关系;
社会学归类单元212,用于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量的数量小于第一临界值时,采用社会学归类法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类型人群,并对所述不同类型人群喜好的广告进行分类,得到每一类型人群需推荐的广告类型;
实时归类单元213,用于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量的数量大于第二临界值时,采用实时归类法对不同广告进行分类得到不同广告类型,并对观看过不同广告类型中相同或相似的广告的观众进行人群信息统计,得到每一广告类型的受众最多的人群类型;
综合归类单元214,用于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量的数量在第一临界值与第二临界值之间,则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对社会学归类法的归类结果与实时归类法的归类结果分别设置权重值,通过设置的权重值综合社会学归类法和实时归类法对广告类型与观众类型进行统计的结果。
[0051]进一步,如图9所示,所述交互模块300包括:
二维码信息提供单元310,用于基于声音的通讯程序的二维码信息提供给观众扫描;连接建立单元320,用于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信息与电子广告牌建立近场通信连接;
地址推送单元330,用于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关于上述模块单元的功能作用在前述方法中已有详述,故不再赘述。
[0052]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主动识别观众的有效人脸,然后根据观众的身份信息为其推荐适合该观众的广告,从而达到了提高广告投放效果以及时效的目的,另外,观众还可以通过近场通信方法与电子广告牌进行通讯连接,然后获取更多的广告内容,本发明以多维度的方式将电子广告牌与观众进行交互,通过个性化的推荐增强了广告内容对观众的吸引力,增加了单位广告的送达人次和人均观看时长。
[0053]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电子广告牌对其有效识别区域中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当检测到有效人脸后,提取所述有效人脸的人脸特征值并通过人脸特征值从数据库中匹配出所述有效人脸对应的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 B、根据所述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对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进行鉴别,根据鉴别结果为所述观众推荐与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相对应类型的广告; C、电子广告牌与观众的移动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电子广告牌收到所述观众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广告信息的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库包括用于存储人脸特征值与年龄信息、性别信息对应关系的第一数据库和用于存储有效人脸对应记录信息的第二数据库,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l、电子广告牌对出现在有效识别区域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 A2、当检测到有效人脸后,提取有效人脸的人脸特征值,判断所述有效人脸是否在第二数据库中存在记录,当是时转入步骤A3,否则转入步骤A4 ; A3、采用该有效人脸对应的记录中存在的ID,跟踪识别所述ID的出现时长,当所述ID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值后,从第一数据库或第二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并转入步骤B ; A4、为所述有效人脸增加一个唯一的ID,并跟踪识别该ID的出现时长,当所述ID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值后,从第一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并转入步骤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对电子广告牌推荐的广告的广告类型与观众的人群类型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统计的过程包括: B1、检测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样本数量与预设的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的大小关系; B2、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小于第一临界值时,采用社会学归类法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类型人群,并对所述不同类型人群喜好的广告进行分类,得到每一类型人群需推荐的广告类型; B3、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大于第二临界值时,采用实时归类法对不同广告进行分类得到不同广告类型,并对观看过不同广告类型中相同或相似的广告的观众进行人群信息统计,得到每一广告类型的受众最多的人群类型; B4、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在第一临界值与第二临界值之间,则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对社会学归类法的归类结果与实时归类法的归类结果分别设置权重值,通过设置的权重值综合社会学归类法和实时归类法对广告类型与观众类型进行统计的结果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Cl、电子广告牌将基于声音的通讯程序的二维码信息提供给观众扫描; C2、观众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信息与电子广告牌建立近场通信连接; C3、电子广告牌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和对应的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中,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后,通过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从云平台中下载对应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2具体包括: C21、移动终端扫描所述基于声音的通讯程序的二维码信息后,根据所述二维码信息下载用于与电子广告牌进行近场通信连接的基于声音的通讯程序; C22、通过所述通讯程序向所述电子广告牌发送基于声音的广告信息请求。
7.一种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广告牌,所述电子广告牌包括: 跟踪识别模块,用于对其有效识别区域中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当检测到有效人脸后,提取有效人脸的人脸特征值并通过人脸特征值从数据库中匹配出所述有效人脸对应的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 广告推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众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对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进行鉴别,根据鉴别结果为所述观众推荐与所述观众的所属人群类型相对应类型的广生P=I ; 交互模块,用于与观众的移动终 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电子广告牌收到所述观众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广告信息的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识别模块包括: 跟踪识别单元,用于对出现在有效识别区域的人脸进行跟踪识别,当检测到有效人脸时,提取有效人脸对应的人脸特征值; 数据库,包括用于存储人脸特征值与年龄信息、性别信息对应关系的第一数据库和用于存储有效人脸对应记录信息的第二数据库; 记录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有效人脸是否在第二数据库中存在记录,当是时采用该有效人脸对应的记录中存在的ID,跟踪识别所述ID的出现时长,当所述ID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值后,从第一数据库或第二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并转入广告推荐模块;当否时,为所述有效人脸增加一个唯一的ID,并跟踪识别该ID的出现时长,当所述ID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值后,从第一数据库中调出对应的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并转入广告推荐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告推荐模块包括一用于对电子广告牌推荐的广告的广告类型与观众的人群类型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的统计模块,所述统计模块包括: 样本数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样本数量与预设的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的大小关系; 社会学归类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小于第一临界值时,采用社会学归类法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类型人群,并对所述不同类型人群喜好的广告进行分类,得到每一类型人群需推荐的广告类型;实时归类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大于第二临界值时,采用实时归类法对不同广告进行分类得到不同广告类型,并对观看过不同广告类型中相同或相似的广告的观众进行人群信息统计,得到每一广告类型的受众最多的人群类型; 综合归类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在第一临界值与第二临界值之间,则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样本数量对社会学归类法的归类结果与实时归类法的归类结果分别设置权重值,通过设置的权重值综合社会学归类法和实时归类法对广告类型与观众类型进行统计的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子广告牌的智能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模块包括: 二维码信息提供单元,用于将基于声音的通讯程序的二维码信息提供给观众扫描;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信息与电子广告牌建立近场通信连接; 地址推送单元,用于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广告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移动终端推送固定长度的所述广告信息的地址`。
【文档编号】G06K9/00GK103514242SQ201210554134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肖凌云 申请人: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