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解锁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540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解锁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解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触摸屏手机已走进了千家万户,通常,为了防止手机在待机状态下不被误触发,触摸屏手机都具有自动锁屏功能,即手机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被使用或者其他触发条件下,手机自动锁屏,此时用户需要使用手机时,需要进行特定的操作以解除手机的自动锁屏状态。用户进行特定的操作以解除手机锁屏状态的操作,称为解锁。目前的触摸屏手机,大部分是通过连续给触摸屏施加触发条件,滑动一段预设轨迹的方式来实现解锁。由于是连续滑动,且是单轨迹运动,因此该方式需要用户输入特定的运动轨迹,用户在操作上没有足够的自由,每次都采用相同的操作,用户体验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解锁方法和装置,可以为用户提供具有更高自由度的解锁方式,提高用户体验性。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包括检测到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时,检测在触摸屏上的接触轨迹。判断所述接触轨迹是否符合解锁条件,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所述解锁线为预先设置的至少一条线。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时,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轨迹。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获取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接触轨迹,并判断所述接触轨迹是否符合解锁条件,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所述解锁线为预先设置的至少一条线。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触摸屏,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提供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触摸屏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于触摸屏的电信号和向触摸屏发送显示信息。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通过执行指令使得处理器当检测到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时,根据触摸屏控制器发送的电信号确定接触轨迹,根据所述接触轨迹判断其是否符合解锁条件,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所述解锁线为预先设置的至少一条线。本申请提供的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解锁方法和装置通过判断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接触轨迹是否符合解锁条件来判断是否进行人机交互界面的解锁操作,解锁条件为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且穿越次数值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或者为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且覆盖区域达到解锁阈值。该接触轨迹可以是用户输入的任意形态的轨迹线,因此,用户在解锁时,接触轨迹的操作更加自由,用户体验性更佳。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具体实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装置的模块图;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应用例的解锁界面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另一种应用例的解锁界面意图;图7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应用例的解锁界面不意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另一种应用例的解锁界面不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触摸屏101、触摸屏控制器102、处理器103和存储器104。触摸屏101用于在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提供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作为输出接口时,接收来自触摸屏控制器102的电信号,向用户显示可视输出;作为输入接口时,感应用户对触摸屏101的触控信息产生电信号发送给触摸屏控制器102,实现用户与设备的人机交互,此时,触摸屏101即可作为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触摸屏控制器102用于接收来自于触摸屏101的电信号和向触摸屏101发送显示信息。存储器104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103用于执行指令。处理器103检测到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时,将解锁线显示在触摸屏101上,并检测在触摸屏101上的接触轨迹,同时在触摸屏101上显示接触轨迹。解锁线为预先设置的至少一条线。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是触摸屏101,也可以是其它用于与设备进行人机交互的界面,比如设备按键或触摸板。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解锁界面可以是用户通过按键等操作触发的,对于手机,还可以由手机收到信息或来电等方式触发。处理器103还根据检测到的接触轨迹判断其是否符合解锁条件,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处理器103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可以是运行解锁程序,或者是停止运行锁定程序来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本实施例中,解锁条件为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且穿越次数值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穿越次数目标值为预先设置的等于或大于I的整数,其存储在存储器104中。此时,处理器103在判断为接触轨迹符合解锁条件,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具体为处理器103在判断为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后,计算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的穿越次数值,接触轨迹每穿越解锁线一次,将穿越次数值加I ;处理器103再判断穿越次数值是否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如果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03在计算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的穿越次数值时,还实时检测接触轨迹是否发生弹起事件,如果是,则将穿越次数值清零,重新计算穿越次数值。处理器103判断接触轨迹是否穿越解锁线具体为处理器103将接触轨迹的坐标数据与解锁线的坐标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坐标相同的点,如果存在,则判断为接触轨迹穿越了解锁线,如果不存在,则判断为接触轨迹没有穿越解锁线。解锁线的坐标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04中。在一具体实例中,处理器103分别获取接触轨迹和解锁线上的像素点的坐标数据,并据此判断是否存在坐标相同的像素点,如果存在,则判断为接触轨迹穿越了解锁线,如果不存在,则判断为接触轨迹没有穿越解锁线。解锁线上的像素点的坐标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04中。在另一实施例中,解锁条件为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且覆盖区域达到解锁阈值,解锁阈值预先设置且存储在存储器104中。此时,处理器103在判断为接触轨迹符合解锁条件,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具体为处理器103在判断为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后,计算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处理器103再判断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是否达到解锁阈值,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如果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处理器103计算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具体为当解锁线的线宽由一个点来定义时,处理器103将接触轨迹的坐标数据与解锁线的坐标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出两者坐标相同的连续的点的集合,从而计算出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此时,解锁阈值预设为一长度值。当解锁线的线宽由两个以上的点来定义时,处理器103将接触轨迹的坐标数据与解锁线的坐标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出两者坐标相同的连续的点的集合,从而计算出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面积,此时,解锁阈值预设为一面积值,当然,该情况下解锁阈值也同样可以设置为长度值,计算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一般的,将用户的接触轨迹的线宽设置为大于解锁线的线宽,以方便用户进行解锁操作。在一具体实例中,处理器103在计算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时,还实时检测接触轨迹是否发生弹起事件,如果是,则将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清零,重新计算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请参考图2,在一具体实例中,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外设接口 201、RF (射频)电路202、音频电路203、其它输入设备204、其它输入控制器205和电源系统206。上述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进行通信。应当理解,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是任何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持电脑、平板电脑、移动电话、媒体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等。实施例二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包括步骤301,检测到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时,将解锁线显示在触摸屏上。解锁线为预先设置的线,解锁线可以为一条直线或曲线,也可以是多条直线或曲线,还可以为相互平行的多条直线、至少两条相交的多条直线、设定几何形状的轮廓线或者自定义背景图片中的线。步骤302,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时,用户通过触摸屏进行解锁,检测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接触轨迹。此时,触摸屏作为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当然,人机交互界面也可以是其它用于用户与设备进行人机交互的界面,比如设备按键或触摸板。用户也可通过触摸板进行解锁,此时检测触摸板上的用户接触轨迹。步骤303,检测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接触轨迹时,将其显示在触摸屏上。步骤304,检测当前的用户接触轨迹是否存在弹起事件,即判断接触轨迹是否出现中断,如果是,则转到步骤305,如果否,则转到步骤306。步骤305,步骤304中检测到当前的用户接触轨迹存在弹起事件时,在步骤305中将当前的用户接触轨迹的穿越次数值归零,清除触摸屏上显示的接触轨迹,并转到步骤302继续检测用户的接触轨迹。步骤306,步骤304中检测到当前的用户接触轨迹不存在弹起事件时,在步骤306中判断当前的用户接触轨迹是否穿越解锁线,如果是,则转到步骤307,如果否,则转到步骤302继续检测用户的接触轨迹。本实施例中,判断当前的用户接触轨迹是否穿越解锁线具体为分别获取接触轨迹和解锁线的各像素点的坐标数据,根据接触轨迹的像素点的坐标数据与解锁线的像素点的坐标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坐标相同的点,如果存在,则判断为接触轨迹穿越了解锁线,如果不存在,则判断为接触轨迹没有穿越解锁线。步骤307,在步骤306中检测到接触轨迹每穿越解锁线一次,将穿越次数值加一。步骤308,判断穿越次数值是否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如果是,则转到步骤309,如果否,则转到步骤302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并且继续检测用户的接触轨迹,本实施例中,穿越次数目标值预先设置为一个大于等于I的整数。步骤309,在步骤308中判断到接触轨迹的穿越次数值大于或等于穿越次数目标值后,将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解锁。本实施例中,接触轨迹的穿越次数值大于或等于穿越次数目标值即为解锁条件,接触轨迹满足解锁条件则进行解锁操作。本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方法通过判断接触轨迹的穿越次数值是否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来确定是否对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解锁,可以实现采用不同的接触轨迹来进行解锁操作,同时也能够降低误解锁的概率。例如,当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方法进行解锁的触摸屏手机放置在口袋时,可以避免因为手机与衣物或身体的摩擦而误解锁。本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方法由于只需要保证用户的接触轨迹的穿越次数值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即可实现解锁,该接触轨迹可以是任意形态的轨迹线,因此,用户在解锁时,接触轨迹的操作更加自由,用户体验性更佳。实施例三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装置,包括检测模块401和中央控制模块402。检测模块401用于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时,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轨迹,中央控制模块402获取检测模块401检测到的接触轨迹,并判断该接触轨迹是否符合解锁条件,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解锁线为预先设置的线,解锁线可以为一条直线或曲线,也可以是多条直线或曲线,还可以为相互平行的多条直线、至少两条相交的多条直线、设定几何形状的轮廓线或者自定义背景图片中的线。检测模块401检测到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后,将解锁线显示在触摸屏上;检测模块401检测到触摸屏上的接触轨迹后,将接触轨迹显示在触摸屏上。本实施例中,解锁条件为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且穿越次数值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穿越次数目标值为预先设置的等于或大于I的整数。此时,中央控制模块402在判断为接触轨迹符合解锁条件,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具体为中央控制模块402在判断为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后,计算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的穿越次数值,接触轨迹每穿越解锁线一次,将穿越次数值加I ;中央控制模块402再判断穿越次数值是否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如果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本实施例中,中央控制模块402在计算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的穿越次数值时,还实时检测接触轨迹是否发生弹起事件,如果是,则将穿越次数值清零,重新计算穿越次数值。本实施例中,中央控制模块402判断接触轨迹是否穿越解锁线具体为中央控制模块402分别获取接触轨迹和解锁线上的像素点的坐标数据,并据此判断是否存在坐标相同的像素点,如果存在,则判断为接触轨迹穿越了解锁线,如果不存在,则判断为接触轨迹没有穿越解锁线。本实施例提供的解锁装置,通过中央控制模块402判断接触轨迹的穿越次数值是否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来确定是否进行解锁,可以实现采用任意形态的接触轨迹来进行解锁操作,用户在解锁时,接触轨迹的操作更加自由,用户体验性更佳,同时也能够降低误解锁的概率。本实施例的解锁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集成芯片,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其功倉泛。一般的,在电子显示屏上,一条线是由有限个像素点构成的,若存在某个像素点同属于两条线上,则判断为相应的两条线相交。本申请实施例中,解锁线为一条或多条长度大于零的线,接触轨迹也为一条长度大于零的线,若触摸屏上存在某个像素点同属于解锁线和接触轨迹,则判断为解锁线和接触轨迹相交,即判断为接触轨迹穿越了解锁线。应当理解,当接触轨迹与解锁线重合时,由于触摸屏上的直线是以像素为单位的,因而每重合一个像素可视为相交一次,当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后,视为解锁条件满足。极限情况下,只需一点即可解锁。请参考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解锁方法和装置的一种应用例,当触摸屏500处于解锁界面时,触摸屏500上显示解锁线501,解锁线501为“V型”曲线,此时用户通过连续的接触轨迹502进行解锁,当接触轨迹502穿越解锁线501的穿越次数值,即接触轨迹502与解锁线501的交点503的个数,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时,触摸屏500进行解锁操作。请参考图6,解锁线501也可以是两条平行的直线。在另一实施例中,解锁条件为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且覆盖区域达到解锁阈值。此时,中央控制模块402在判断为接触轨迹符合解锁条件,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具体为中央控制模块402在判断为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后,计算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中央控制模块402再判断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是否达到解锁阈值,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如果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中央控制模块402计算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具体为当解锁线的线宽由一个点来定义时,中央控制模块402将接触轨迹的坐标数据与解锁线的坐标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出两者坐标相同的连续的点的集合,从而计算出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此时,解锁阈值预设为一长度值。当解锁线的线宽由两个以上的点来定义时,中央控制模块402将接触轨迹的坐标数据与解锁线的坐标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出两者坐标相同的连续的点的集合,从而计算出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面积,此时,解锁阈值预设为一面积值,当然,该情况下解锁阈值也同样可以设置为长度值,中央控制模块402计算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一般的,将用户的接触轨迹的线宽设置为大于解锁线的线宽,以方便用户进行解锁操作。在一具体实例中,中央控制模块402在计算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时,还实时检测接触轨迹是否发生弹起事件,如果是,则将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清零,重新计算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请参考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解锁方法和装置的一种应用例,当触摸屏700处于解锁界面时,触摸屏700上显示解锁线701,解锁线701为“V型”曲线,此时用户通过连续的接触轨迹702进行解锁,当接触轨迹702覆盖解锁线701的长度或面积达到解锁阈值时,触摸屏700进行解锁操作。请参考图8,解锁线801也可以是两条平行的直线,此时,用户可以通过在触摸屏800上的两个起点同时输入接触轨迹802来覆盖解锁线801,进行解锁操作,此时接触轨迹802覆盖解锁线801的长度或面积通过加法运算得到。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确定一个起点会两个以上起点进行接触轨迹的输入,起点的位置可以是解锁线上的任意点,只要保证输入的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达到解锁阈值,就能成功解锁。该解锁方法和装置增加了用户解锁操作的自由度,用户体验性更佳。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到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时,检测在触摸屏上的接触轨迹; 判断所述接触轨迹是否符合解锁条件,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所述解锁线为预先设置的至少一条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条件为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且穿越次数值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穿越次数目标值为预先设置的等于或大于I的整数; 在判断为所述接触轨迹符合解锁条件,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具体为 在判断为所述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后,计算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的穿越次数值,接触轨迹每穿越解锁线一次,将穿越次数值加I ; 判断所述穿越次数值是否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如果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的穿越次数值步骤中,还包括 实时检测所述接触轨迹是否发生弹起事件,如果是,则将所述穿越次数值清零。
4.如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接触轨迹是否穿越解锁线具体为 将接触轨迹的坐标数据与解锁线的坐标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坐标相同的点,如果存在,则判断为接触轨迹穿越了解锁线,如果不存在,则判断为接触轨迹没有穿越解锁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到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时,将解锁线显示在触摸屏上;或 检测到人机交互界面上的接触轨迹时,将所述接触轨迹显示在触摸屏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条件为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且覆盖区域达到解锁阈值; 在判断为所述接触轨迹符合解锁条件,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具体为 在判断为所述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后,计算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 判断所述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是否达到解锁阈值,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如果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
7.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时,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轨迹; 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获取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接触轨迹,并判断所述接触轨迹是否符合解锁条件,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所述解锁线为预先设置的至少一条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条件为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且穿越次数值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穿越次数目标值为预先设置的等于或大于I的整数;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在判断为所述接触轨迹穿越符合解锁条件,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具体为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在判断为所述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后,计算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的穿越次数值,接触轨迹每穿越解锁线一次,将穿越次数值加I;判断所述穿越次数值是否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如果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在计算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的穿越次数值时,还实时检测所述接触轨迹是否发生弹起事件,如果是,则将穿越次数值清零,重新计算所述穿越次数值。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条件为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且覆盖区域达到解锁阈值,解锁阈值预先设置且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在判断为所述接触轨迹符合解锁条件,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具体为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在判断为所述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后,计算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再判断所述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是否达到解锁阈值,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如果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提供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 ;触摸屏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于触摸屏的电信号和向触摸屏发送显不信息;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通过执行指令使得处理器当检测到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时,根据触摸屏控制器发送的电信号确定接触轨迹,根据所述接触轨迹判断其是否符合解锁条件,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所述解锁线为预先设置的至少一条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条件为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且穿越次数值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穿越次数目标值为预先设置的等于或大于I的整数,所述穿越次数目标值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所述处理器在判断为所述接触轨迹符合解锁条件,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具体为 所述处理器在判断为所述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后,计算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的穿越次数值,接触轨迹每穿越解锁线一次,将穿越次数值加I ;判断所述穿越次数值是否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如果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计算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的穿越次数值时,还实时检测所述接触轨迹是否发生弹起事件,如果是,则将穿越次数值清零,重新计算所述穿越次数值。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接触轨迹是否穿越解锁线具体为处理器将接触轨迹的坐标数据与解锁线的坐标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坐标相同的像素点,如果存在,则判断为接触轨迹穿越了解锁线,如果不存在,则判断为接触轨迹没有穿越解锁线,所述解锁线的坐标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后,将所述解锁线显示在触摸屏上;所述处理器检测到触摸屏上的接触轨迹后,将所述接触轨迹显示在触摸屏上。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条件为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且覆盖区域达到解锁阈值,解锁阈值预先设置且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所述处理器在判断为所述接触轨迹符合解锁条件,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具体为 所述处理器在判断为所述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后,计算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 所述处理器再判断所述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的长度或面积是否达到解锁阈值,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如果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
全文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解锁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检测到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处于解锁界面时,检测在触摸屏上的接触轨迹;判断所述接触轨迹是否符合解锁条件,如果是则解除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否则继续保持人机交互界面的锁定状态;所述解锁线为预先设置的至少一条线。解锁条件为接触轨迹穿越解锁线且穿越次数值达到穿越次数目标值或者为接触轨迹覆盖解锁线且覆盖区域达到解锁阈值。本申请公开的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解锁方法和装置在解锁操作时,用户的接触轨迹可以是用户输入的任意形态的轨迹线,因此,用户在解锁时,接触轨迹的操作更加自由,用户体验性更佳。
文档编号G06F3/0488GK103064621SQ20121057206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崔巍 申请人: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