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653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电轨迹球,特别是一种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光电轨迹球是对机械轨迹球进行改进的一种新的产品,光电轨迹球是采用光感的方式,通过设置在轨迹球底部的光电发射和接收设备感知轨迹球的滚动,从而控制电脑设备光标的移动。由于采用了光感的原理,使得光电轨迹球异常灵敏,这也导致了光电轨迹球在使用过程中的误操作,特别是在震动较大的环境中误操作现象更为明显。例如,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1120234407.2 ;授权公告号CN202120223U公开的一种轨迹球装置,其包括轨迹球本体和线路板,在线路板上设置有激光或光电的发送/接收芯片,发送/接收芯片的导光透镜底面朝向轨迹球本体表面设置,轨迹球本体的球心位于导光透镜底面的法向面上,导光透镜底面设置在轨迹球本体的侧面,导光透镜底面相对轨迹球本体的底平面倾斜设置。轨迹球本体包裹在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之间,轨迹球本体的上部从上固定架的中心孔中露出,轨迹球本体的下部支撑在下固定架中可滚动设置,下固定架的侧壁倾斜设置,在倾斜的侧壁上设置有适配导光透镜底面的窗口,线路板固定设置在该倾斜侧壁的外表面上。上述的轨迹球装置通过将导光透镜设置在轨迹球的侧面上,使整个轨迹球装置体积更小,并且上固定支架和下固定支架对轨迹球的上下部都具有定位支撑作用,在一定限度上降低了轨迹球的误操作可能性。但是,该轨迹球装置存在的问题在于:1、轨迹球与上固定架的接触面积较大,轨迹球滚动时的摩擦力较大,导致滚动时手感较为生硬;2、光电轨迹球抗震能力有待进一步改善;3、轨迹球的安装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轨迹球的防震能力的同时使轨迹球在使用过程中滚动更顺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本安装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轨迹球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具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用于支撑轨迹球底部的弹性支脚,每个所述的弹性支脚上均设置有与轨迹球底部接触的硬质球体,所述的上壳体顶部具有使轨迹球上部露出上壳体的让位孔,所述的轨迹球抵靠在上述的让位孔的内壁上,且该内壁上设置有能够与轨迹球顶部接触的球形支撑体,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固定结构连接。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用于定位轨迹球,并将轨迹球安装到设备的控制面板上。当轨迹球装入上壳体和下壳体内时,硬质球体支撑起轨迹球的下部,轨迹球的上部则与球形支撑体接触,轨迹球的球面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固定的位置,即使在震动的环境下轨迹球的位置也不易发生偏移,减少了因为外界环境导致设备的误操作。使用时,操作人员推动轨迹球,轨迹球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并且使弹性支脚产生向外张开的形变,轨迹球逐渐与球形支撑体脱离接触,轨迹球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使轨迹球的滚动顺畅,提高了轨迹球的操作舒适性。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松开轨迹球,弹性支脚的形变回复,轨迹球回到初始位置并重新与球形支撑体接触。在上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中,所述的球形支撑体为不锈钢球,所述的让位孔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一,所述的不锈钢球嵌入上述的安装槽一内。不锈钢球不易磨损,即使不锈钢球损坏后也能方便地进行更换。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中,所述的球形支撑体为玻璃球,所述的让位孔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一,所述的玻璃球嵌入上述的安装槽一内。玻璃球的硬度较高,使用中不容易损坏。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中,所述的球形支撑体为一体式成型于让位孔内壁上的球状凸起。球形支撑体的加工方便,生产成本较低。在上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弹性支脚的具有安装槽二,所述的硬质球体嵌设在上述的安装槽二内,所述的安装槽二内侧面具有若干个圆弧面凸起。硬质球体的安装和更换方便,并且硬质球体能够在安装槽二内滚动,减少操作时轨迹球受到的摩擦力,使轨迹球滚动更顺畅。在上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中,所述的硬质球体采为不锈钢球或者玻璃球。硬质球体与轨迹球的摩擦系数较小,并且不容易被压坏变形导致轨迹球操作时的阻碍感,并且硬质球体不会因为与水接触导致生锈。作为优选,在上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中,所述的让位孔内壁为与轨迹球球面对应的斜面。在上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中,相邻两个所述的弹性支脚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的弹性支脚的两侧均具有一凸台,所述的拉簧的两端分别定位在对应的凸台上。提高弹性支脚形变后的回复性能,并且通过调节拉簧的拉力能够控制轨迹球的手感轻重。在上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位于上壳体底部的若干个卡块,所述的下壳体对应的位置处具有供上述的卡块卡入的卡槽,所述的卡块与卡槽错位能够使上壳体和下壳体定位。上壳体安装时,先将卡块对准卡槽装入,使上壳体与下壳体紧贴后,转动上壳体使卡块与卡槽错开,实现对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定位。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的连接螺纹。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制造和拆装方便。在上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中,所述的下壳体上具有能够与设备壳体连接的安装孔和卡接条,所述的卡接条位于所述的弹性支脚的外侧,所述的安装孔上端位于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安装时,通过卡接条与控制面板上的卡接槽进行卡接使下壳体与控制面板定位,并将螺钉通过安装孔拧入控制面板上的螺纹孔内,使下壳体与控制面板固连。在上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中,所述的上盖体的上表面具有摩擦条。在安装或者拆卸时,上盖体的转动更方便。[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的优点在于:1、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通过位于轨迹球下部的硬质球体对轨迹球进行支撑,轨迹球的上部与球形支撑体接触,轨迹球在不使用时的位置稳定,能够防止震动导致的误操作,具有良好的防震性能。2、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在对轨迹球进行操作时,轨迹球能够逐渐与球形支撑体脱离接触,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随之减小,并且轨迹球下部的硬质球体能够相对于安装槽二运动,使轨迹球在使用过程中的滚动更顺畅,轨迹球的操作手感舒适。3、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的轨迹球采用独立的安装结构,光电发射和接收装置均密封与控制面板内,使设备具有防水功能。

图1是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内A-A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的下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的下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的上壳体与轨迹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的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轨迹球;2、上壳体;21、让位孔;22、安装槽一 ;23、卡块;24、摩擦条;3、下壳体;31、弹性支脚;32、安装槽二 ;321、圆弧面凸起;33、凸台;34、卡槽;35、安装孔;36、卡接条;4、拉簧;5、硬质球体;6、球形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用于定位轨迹球1,并将轨迹球I安装到设备的控制面板上。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包括轨迹球1、上壳体2、下壳体3和固定结构。具体来说,如图4和图5所示,下壳体3呈环形,下壳体3的下部具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弹性支脚31,本实施例中,弹性支脚31的数量为三个,弹性支脚31呈L型,并且其端部具有安装槽二 32。作为优选,安装槽二 32内侧面具有若干个圆弧面凸起321。如图1和图3所示,安装槽二 32内嵌设有硬质球体5,硬质球体5与圆弧面凸起321接触并能在安装槽二 32内滚动。轨迹球I装入下壳体3时,硬质球体5与轨迹球I的下部保持接触支撑轨迹球I。作为优选,弹性支脚31的两侧均具有一凸台33,相邻两个弹性支脚31之间设置有拉簧4,拉簧4的两端分别定位在对应的凸台33上,提高弹性支脚31形变后的回复性能,并且通过调节拉簧4的拉力能够控制轨迹球I的手感。本实施例中,硬质球体5为不锈钢球。如图7所示,上壳体2呈与下壳体3对应的盘状结构,上壳体2的顶部具有能够使装入上壳体2和下壳体3内的轨迹球I上部露出上壳体2的让位孔21。轨迹球I抵靠在让位孔21的内壁上,内壁上还设置有能够与轨迹球I顶部接触的球形支撑体6。作为优选,让位孔21内壁为与轨迹球I球面对应的斜面;上盖体的上表面具有沿周向分布的摩擦条24。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让位孔21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一 22,球形支撑体6为不锈钢球,不锈钢球嵌入安装槽一 22内。固定结构用于连接上壳体2和下壳体3,如图2和图3所不,本实施例中固定结构包括位于上壳体2底部的若干个呈L型的卡块23,下壳体3对应的位置处具有与卡块23形状对应的卡槽34,卡槽34的背面具有供卡块23抵靠的斜面。卡块23卡入卡槽34内后,上壳体2和下壳体3相对转动使卡块23与卡槽34错位并且使卡块23抵靠在斜面上,使上壳体2和下壳体3不能继续相对转动,起到对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定位作用。如图4所示,下壳体3上具有能够与设备壳体连接的安装孔35和卡接条36,的卡接条36位于弹性支脚31的外侧,安装孔35上端位于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安装时,通过卡接条36与控制面板上的卡接槽进行卡接使下壳体3与控制面板定位,并将螺钉通过安装孔35拧入控制面板上的螺纹孔内,使下壳体3与控制面板固连。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的工作原理是:本当轨迹球I装入上壳体2和下壳体3内时,硬质球体5支撑起轨迹球I的下部,轨迹球I的上部则与上盖体上的不锈钢球接触,轨迹球I的球面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固定的位置。使用时,操作人员推动轨迹球1,轨迹球I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并且使弹性支脚31产生向外张开的形变,轨迹球I逐渐与上壳体2上的不锈钢球脱离接触,轨迹球I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松开轨迹球1,弹性支脚31的形变回复,轨迹球I回到初始位置并重新与上壳体2上的不锈钢球接触。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可以被应用于航海领域的导航设备中,能够有效减少船体震动对操作的影响。同时,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也可以被安装到公共或者私人的电子设备上,可改善电子设备的操作舒适性。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球形支撑体6为一体式成型于让位孔21内壁上的球状凸起。在实际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球状凸起可以和上壳体2在一次成型过程中制成,球形支撑体6的加工方便,生产成本较低。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球形支撑体6为玻璃球,让位孔21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一 22,玻璃球嵌入安装槽一内22。玻璃球的硬度较高,使用中不容易损坏。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中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3上的连接螺纹,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制造和拆装方便。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0046]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轨迹球1、上壳体2、让位孔21、安装槽一 22、卡块23、摩擦条24、下壳体3、弹性支脚31、安装槽二 32、圆弧面凸起321、凸台33、卡槽34、安装孔35、卡接条36、拉簧4、硬质球体5、球形支撑体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本安装结构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3),轨迹球(I)设置在上壳体(2 )和下壳体(3 )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3 )具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用于支撑轨迹球(I)底部的弹性支脚(31),每个所述的弹性支脚(31)上均设置有与轨迹球(I)底部接触的硬质球体(5),所述的上壳体(2)顶部具有使轨迹球(I)上部露出上壳体(2)的让位孔(21),所述的轨迹球(I)抵靠在上述的让位孔(21)的内壁上,且该内壁上设置有能够与轨迹球(I)顶部接触的球形支撑体(6),所述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3)通过固定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支撑体(6)为金属球,所述的让位孔(21)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一(22),所述的金属球嵌入上述的安装槽一(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支撑体(6)为玻璃球,所述的让位孔(21)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一(22),所述的玻璃球嵌入上述的安装槽一(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支撑体(6)为一体式成型于让位孔(21)内壁上的球状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支脚(31)的具有安装槽二(32),所述的硬质球体(5)嵌设在上述的安装槽二(32)内,所述的安装槽二(32)内侧面具有若干个圆弧面凸起(32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球体(5)为不锈钢球或者玻璃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的弹性支脚(31)之间设置有拉簧(4),所述的弹性支脚(31)的两侧均具有一凸台(33),所述的拉簧(4)的两端分别定位在对应的凸台(3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位于上壳体(2)底部的若干个卡块(23),所述的下壳体(3)对应的位置处具有供上述的卡块(23)卡入的卡槽(34),所述的卡块(23)与卡槽(34)错位能够使上壳体(2)和下壳体(3)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3)上的连接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3)上具有能够与设备壳体连接的安装孔(35)和卡接条(36),所述的卡接条(36)位于所述的弹性支脚(31)的外侧,所述的安装孔(35)上端位于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手感较为生硬、抗震能力较差的问题。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轨迹球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下壳体具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用于支撑轨迹球底部的弹性支脚,每个弹性支脚上均设置有与轨迹球底部接触的硬质球体,上壳体顶部具有使轨迹球上部露出上壳体的让位孔,轨迹球抵靠在让位孔的内壁上,且该内壁上设置有能够与轨迹球顶部接触的球形支撑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固定结构连接。本防震防水的光电轨迹球安装结构,能够防止震动导致的误操作,具有良好的防震性能。
文档编号G06F3/0362GK202976010SQ20122072181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徐从新 申请人:徐从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