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和包括该触控面板的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9700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和包括该触控面板的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根据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的凹槽部分;在所述基板上对齐的电极单元,用于检测输入位置;以及在所述凹槽部分上对齐的致动器,用于传递振动力。根据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用于显示图像;以及触控面板,在所述液晶面板的显示侧对齐使得从外面输入信息到所述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用于输入信息的输入单元以及用于提供振动的触觉单元。所述输入单元包括: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对齐的传感器单元,用于检测输入位置;以及电性连接到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布线。所述触觉单元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个表面上的凹槽部分;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对齐的电极单元,用于接收位置信息;以及在所述凹槽部分上对齐的致动器,用于传递振动力。
【专利说明】触控面板和包括该触控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和包括该触控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0002]通常,触控面板是输入信息到计算机的设备并且与包括阴极射线管和液晶显示器(LCD)的多种显示设备一起使用。当安装在LCD中时,触控面板允许使用者通过触摸与图标或项目相对应的触控面板的预定区域来选择LCD上显示的图标或项目。
[0003]最近,随着多媒体技术和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便携式通信设备的IXD的分辨率得到了提高,所以触控面板越来越多地用于便携式通信设备。
[0004]触控面板主要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和电容式触控面板。在电阻式触控面板中,在输入设备的压力下,玻璃与电极短接,使得触控点被检测到。在电容式触控面板中,当使用者的手指触摸电容式触控面板时,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被检测到,使得触摸点被检测到。
[0005]然而,便携式通信设备的使用者并不满足于使用透明触控窗口,而是要求能够更自然、容易且有利地使用的界面。
[0006]因此,在便携式通信设备中提供了触觉功能。
[0007]触觉指的是当人用指尖或手写笔触摸物体时给人的触感,并且包括当皮肤触摸物体表面时感觉到的触觉反馈以及当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被中断时感觉到的动觉力反馈。
[0008]作为用于提供触觉功能的设备的一个实例,提供了一种在触控面板的下部安装有致动器的设备。如果致动器被驱动,致动器的驱动力就被传递到固定地连接到致动器上的触控面板,所以使用者可以识别致动器的驱动力。
[0009]然而,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在使用触控面板的常规的便携式通信设备中安装用于提供触觉功能的致动器。由于必须在触控电极单元与LCD之间插入隔离物以提供空间,所以得增大常规的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厚度,从而会导致纤薄化和微型化方面的问题。
[0010]此外,根据相关技术的致动器需要预定的空间和预定的大小用于驱动。因此,如果致动器与触控电极单元和LCD固定在一起,就需要预定的安装空间,所以LCD的可见性可能会降低。
[0011]因此,需要一种设备,所述设备能够在便携式通信设备的触控面板上安装提供出色触感的致动器且不需要额外的安装空间。

【发明内容】

[0012]技术问题
[001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致动器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能使厚度的增加最小化并且改善触觉。
[0014]技术方案
[00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的凹槽部分;在所述基板上对齐的电极单元,用于检测输入位置;以及在所述凹槽部分上对齐的致动器,用于传递振动力。
[0016]根据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用于显示图像;以及触控面板,在所述液晶面板的显示侧对齐使得从外面输入信息到所述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用于输入信息的输入单元;以及用于提供振动的触觉单元。所述输入单元包括: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对齐的传感器单元,用于检测输入位置;以及电性连接到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布线。所述触觉单元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个表面上的凹槽部分;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对齐的电极单元,用于接收位置信息;以及在所述凹槽部分上对齐的致动器,用于传递振动力。
[0017]有益效果
[0018]根据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包括:用于输入信息的输入单元;以及用于提供振动的触觉单元。被包括在触觉单元中的致动器设置在基板的凹槽部分中。由于触觉单元设置在基板的凹槽部分中,所以不会增大触控面板的厚度。此外,致动器设置在第二基板内,使得致动器受到保护而免受损坏。
[0019]另外,触觉反馈只会在触控面板的输入部分处获得,而不是使用致动器振动触控面板的本体来产生。
[0020]致动器可以产生振动并且传递振动到触控面板。也就是说,由致动器传递触感到触控面板。此外,由于致动器设置在作为触控面板的输入部分的有效区域中,所以可以提高触控输入的精确度和敏感度。
[0021]另外,致动器是透明的,所以可以防止触控面板的可见性降低。
[0022]同时,根据实施例的LCD,用于产生触觉的触觉单元设置在液晶面板上,所以可以防止液晶面板受到破坏。此外,触觉单元被定位成更靠近触控面板的触控表面,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闻敏感度并且可以使使用者的体验最大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0024]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截取的剖面图;
[0025]图3是图1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所包括的输入单元的“B”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0026]图4至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所包括的触觉单元的制造过程的平面图;
[0027]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0028]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以及
[0029]图11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IXD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当各层(或薄膜)、区域、图案或结构被称为在另一个层(或薄膜)、另一个区域、另一个图案或另一个结构之“上”或“下”时,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在其他层(或薄膜)、区域、图案或结构上,或者还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这种位置。[0031]为了方便或清晰的目的,可以修改附图中示出的各层(薄膜)、区域、图案或结构的厚度和大小。此外,元件的大小并不完全反映实际大小。
[0032]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
[0033]首先,参照图1至图8详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
[0034]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截取的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所包括的输入单元的“B”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4至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所包括的触觉单元的制造过程的平面图。
[0035]参见图1至图8,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包括用于检测输入设备的位置的有效区域AA以及围绕有效区域AA设置的无效区域DA。
[0036]可以在有效区域AA上形成用于检测输入设备的透明电极130。此外,可以在无效区域DA上形成连接到透明电极130的布线140以及使布线140连接到外部电路(未示出)的印刷电路板。可以在无效区域DA上形成外部展示层120,并且可以在外部展示层120上形成徽标120a。以下,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触控面板。
[0037]参见图2,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包括输入单元100和触觉单元200。
[0038]输入单元100可以被分成几个区段,其中被压力元件施加压力或被扫描的区段被检测,并且该区段的位置信息被发送到计算机。
[0039]输入单元10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112、透明电极130和布线140。外部展示层120和透明电极130形成在第一基板112上。此外,布线140连接到透明电极130并且印刷电路板(未示出)连接到布线140。
[0040]第一基板112可以通过使用能够支撑形成在第一基板112上的外部展示层120、透明电极130和布线140的多种材料来形成。例如,第一基板112可以包括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
[0041]外部展示层120形成在第一基板112的底面上形成的无效区域DA上。外部展示层120可以涂覆具有预定颜色的材料使得从外部看不到布线140和印刷电路板。外部展示层120可以具有适于外部展示层120的外观的预定颜色。例如,外部展示层120可以包括黑色颜料以表现出黑色。此外,可以在外部展示层120上以多种方案形成徽标120a(参照图1)。外部展示层120可以通过沉积方案、印刷方案或湿式涂布方案来形成。
[0042]透明电极130形成在第一基板112的底面上。透明电极130具有适于检测输入设备(例如手指)的触摸的多种形状。
[0043]例如,如图3所示,透明电极130可以包括第一透明电极132和第二透明电极134。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132和134可以包括:传感器单元132a和134a,用于检测输入设备(例如手指)的触摸;以及连接单元132b和134b,用于分别连接传感器单元132a和134a。第一透明电极132的连接单元132b在第一方向(附图的横向)上连接传感器单元132a,并且第二透明电极134的连接单元134b在第二方向(附图的纵向)上连接传感器单元134a。
[0044]在第一透明电极132的连接单元132b与第二透明电极134的连接单元134b之间的交叉处设置绝缘层136以防止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132和134之间电短路。绝缘层136可以通过使用能够使连接单元132b和134b彼此绝缘的透明绝缘材料来形成。例如,绝缘层136可以包括金属氧化物、硅氧化物、聚合物或丙烯酸类树脂。[0045]根据实施例,例如,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132和134的传感器单元132a和134a在同一平面上排列,如同一单个层。因此,可以减少透明导电材料的使用并且可以减小触控面板的厚度。
[0046]这样,如果输入设备(例如,手指)触摸触控面板,就会在输入设备触摸的部分产生电容差,所以具有电容差的部分会被确定为接触位置。根据实施例,透明电极130应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透明电极130可以应用于电阻式触控面板。
[0047]透明电极130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使得电流可以流动且不干扰光的透射。以此而言,透明电极130可以包括多种材料,例如,包括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锡、氧化锌或氧化钛的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CNT)或导电聚合物材料。
[0048]可以通过例如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的多种薄膜沉积技术来形成透明电极130。例如,可以通过反应溅镀来形成透明电极130,这是一种物理气相沉积。与此同时,如果通过使用铟锡氧化物来形成透明电极130,那么锡的含量可以等于或小于10%。因此,可以提高透光率。然后,铟锡氧化物通过退火过程结晶,使得可以提高导电性。然而,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形成透明电极130。
[0049]此外,可以通过印刷方法来形成透明电极130。印刷方法可以通过采用多种印刷方案来执行,例如,凹版胶印、反转胶印、丝网印刷或凹版印刷。特别地,如果通过印刷方法来形成透明电极130,就可以采用可印刷的糊状材料。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碳纳米管(CNT)、导电聚合物或银纳米线油墨来形成透明电极130。
[0050]如果通过印刷方法来形成透明电极130,就可以简化制造过程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0051]在无效区域DA上提供连接到透明电极130的布线140以及连接到布线140的印刷电路板(未示出)。由于在无效区域DA上形成布线140,所以可以通过使用具有出色的导电性的金属来形成布线140。多种类型的印刷电路板可以用作该印刷电路板。例如,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可以用作该印刷电路板。
[0052]虽然附图未示出,但是可以形成防散膜以覆盖透明电极130和布线140。可以通过使用多种材料来形成具有多种结构的防散膜,以防止在触控面板由于外部冲击而破碎时产生的颗粒散落。
[0053]然后,再次参见图2,触觉单元200可以在输入单元100上对齐。触觉单元200可以在触控面板上施加振动。具体地讲,当触控面板被触摸时,触觉单元200产生振动以通过刺激指尖或手写笔的触感来产生反馈。
[0054]触觉单元200可以包括第二基板214、电极单元252和254、致动器260和保护单元 270。
[0055]第二基板214可以通过使用能够支撑形成在第二基板214上的电极单元252和254、致动器260和保护单元270的多种材料来形成。例如,第二基板214可以通过使用玻璃或薄膜来形成。
[0056]第二基板214可以具有90%或90%以上的透光率。因此,不会降低触控面板的透光率。
[0057]可以在第二基板214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凹槽部分214a。凹槽部分214a可以具有凹型结构。用于传递振动的致动器260可以定位在凹槽部分214a中。也就是说,凹槽部分214a中可以收纳致动器260。此外,第一和第二电极单元252和254之一可以定位在凹槽部分214a中。例如,参见图5,第一电极单元252可以定位在凹槽部分214a中。
[0058]参见图4,当从前方观察时,凹槽部分214a可以具有矩形形状,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当从前方观察时,凹槽部分214a可以具有多种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或六边形。也就是说,凹槽部分214a的形状可以根据定位在凹槽部分214a中的致动器260的性能的变化而变化。
[0059]参见图4,凹槽部分214a的深度D可以对应于第一电极单元252的厚度与致动器260的厚度的总和。这是因为第一电极单元252和致动器260可以定位在凹槽部分214a中。
[0060]具体地讲,凹槽部分214a可以具有在Inm至200 μ m的范围内的深度D。凹槽部分214a的深度D可以根据定位在凹槽部分214a中的致动器260的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0061]凹槽部分214a的宽度W可以在100 μ m至Imm的范围内。人手指上的识别单元具有非常小的分辨率,约1mm。因此,凹槽部分214a必须具有与触感相对应的小尺寸且数量众多的阵列。
[0062]因此,多个凹槽部分214a被提供,同时第一和第二方向上延伸。
[0063]电极单元252和254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单元252和第二电极单元254。第一电极单元252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二电极单元254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延伸。
[0064]第一电极单元252可以是正⑴电极并且第二电极单元254可以是负㈠电极。
[0065]第一和第二电极单兀252和254可以使致动器260在输入位置产生振动。
[0066]也就是说,触觉单元200从输入单元100接收有关被检测到的输入位置的信息,并且通过第一和第二电极单元252和254在该输入位置处产生振动。
[0067]第一和第二电极单元252和254中的至少一个的厚度可以在Inm至IOOnm的范围内。第一和第二电极单元252和254的厚度可以根据致动器260的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0068]第一和第二电极单元252和25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选自由铟锡氧化物(ITO)、碳纳米管、银纳米线、石墨烯和导电聚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0069]致动器260可以定位在凹槽部分214a中。由于致动器260被定位在凹槽部分214a中,所以可以防止触控面板的厚度增大。此外,致动器260被定位在第二基板214内,使得致动器260受到保护并免受损坏。
[0070]另外,只会在触控面板的输入部分处获得触觉反馈,而不是使用致动器260振动触控面板的本体来产生触觉反馈。
[0071]致动器260可以产生振动并且传递振动到触控面板。也就是说,由致动器260传递触感到触控面板。此外,由于致动器260设置在作为触控面板的输入部分的有效区域AA中,所以可以提高触控输入的精确度和敏感度。
[0072]另外,致动器260可以是透明的。也就是说,由于致动器260被定位在有效区域AA中,致动器260可以是透明的,所以可以防止触控面板的可见性降低。
[0073]致动器260可以包括水凝胶、全氟磺酸物、电活性聚合物、压电致动器和微机电系统(MEMS)致动器中的至少一种。
[0074]保护单元270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241上。具体地讲,保护单元270可以定位在第二电极单元254上。也就是说,保护单元270可以被对齐在触觉单元200的最外部。
[0075]保护单元270可以具有防潮功能。此外,保护单元270可以保护触觉单元200免受外部冲击。
[0076]保护单元270可以具有90%或90%以上的透光率。因此,触控面板的透光率不会降低。
[0077]保护单元270的厚度可以在Inm至IOOnm的范围内。保护单元270的厚度可以根据致动器260的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0078]保护单元270可以包括透明聚合物薄膜。具体地讲,保护单元270可以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酰亚胺(PI)、聚偏二氟乙烯(PVDF)、硅胶和聚酯的至少一种。
[0079]以下,将参照图4至图8描述根据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所包括的触觉单元200的制造过程。
[0080]首先,参见图4,制备包括凹槽部分214a的第二基板214。可以通过蚀刻第二基板214来形成凹槽部分214a。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包含SF6和02之一的等离子体进行深反应离子蚀刻(DRIE)来形成凹槽部分214a。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通过激光蚀刻或使用光掩模的光玻璃蚀刻来形成凹槽部分214a。在蚀刻过程之后,进行倒角过程,然后进行强化过程。例如,可以进行化学强化、热强化和涂层强化过程之一。
[0081]然后,参见图5,可以在第二基板214的第一方向上形成第一电极单元252。可以通过图案化透明电极材料来形成第一电极单元252。图案化过程可以包括光刻法、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印刷和涂层之一。
[0082]此后,参见图6,可以在凹槽部分214a中形成致动器260。类似于第一电极单元52,致动器260可以通过图案化方法来形成。例如,如果致动器260包括水凝胶,那么水凝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形成:在第二基板214上涂布单体,然后通过光刻法使单体聚合。然后,执行洗涤过程使得洗掉未暴露的部分并且保留暴露的部分,从而致动器260可以被图案化。也就是说,致动器260可以仅形成在凹槽部分214a中。
[0083]然后,参见图7,第二电极单元254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214的第二方向上。类似于第一电极单元252,第二电极单元254可以通过图案化透明电极材料来形成。
[0084]此后,参见图8,可以在第二电极单元254的整个表面上形成保护单元270以保护触觉单元200。保护单元270可以通过涂布具有防潮功能的薄而透明的膜来形成。
[0085]以下,将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为了简单和清晰的目的,将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的描述。
[0086]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0087]参见图9,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没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设置的第一基板112 (参见图2)。也就是说,输入单元和触觉单元设置在同一基板上。具体地讲,该基板包括彼此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输入单元设置在第一表面上,触觉单元设置在第二表面上。透明电极130、布线140、凹槽部分214a、致动器260和电极单元252和254均形成在第二基板214上,所以可以减小触控面板的厚度。
[0088]以下将参照图10来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
[0089]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0090]参见图10,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具有以下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触觉单元200相比,触觉单元200被倒转。具体地讲,凹槽部分214a形成在第二基板214的底面上,使得定位在凹槽部分214a中的致动器260可以受到更稳定的保护而免受外部冲击和污染。
[0091]以下,将参照图11来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LCD)。图11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LCD的示意性剖视图。
[0092]根据本实施例的LCD可以包括其中安装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液晶面板。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可以被层压在液晶面板300的表面上,使得可以通过液晶面板300的屏幕从外面输入信息。也就是说,触控面板可以通过粘合剂90接合到液晶面板300上。例如,粘合剂90可以包括光学透明粘合剂。
[0093]液晶面板300是IXD的显示单元,并且通过调节被注入到两个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单元的透光率来显示图像。各个液晶单元响应于视频信号即对应的像素信号来调节光的透过量。
[0094]液晶面板300可以包括:液晶材料328,被注入到下玻璃基板324a与上玻璃基板324b之间;以及球隔离物326。具体地讲,虽然附图未示出,但是可以在下玻璃基板324a上依次形成栅极线、绝缘层、像素电极和第一定向层。可以在上玻璃基板324b的底面上依次形成黑色矩阵、滤色片、共同电极和第二定向层。上玻璃基板324a和下玻璃基板324b通过球隔离物326彼此间隔开。具体地讲,可以通过球隔离物326均匀地维持上玻璃基板324a与下玻璃基板324b之间的间距,使得液晶材料328具有均匀的厚度。
[0095]根据本实施例的LCD,产生触觉的触觉单元200被定位在液晶面板300上,使得液晶面板300可以受到保护而免受破坏。此外,触觉单元200被定位成更靠近触控面板的触控表面,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敏感度并且可以使使用者的体验最大化。
[0096]虽然图11示出了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相结合的、包括液晶面板300的IXD,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另一个实施例,IXD可以包括与根据第二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相结合的液晶面板300。
[0097]本说明书中任何参考“ 一个实施例”、“一种实施例”、“示例实施例”等的意思是结合该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不同位置出现的这种短语并不一定全部指相同的实施例。另外,当结合任何实施例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所主张的是,结合这些实施例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范围内。
[0098]虽然出于说明性目的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增设和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输入单兀,用于输入信息;以及 触觉单元,被定位在所述输入单元上,用于提供振动, 其中,所述输入单元包括: 第一基板; 传感器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输入位置;以及 电性连接到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布线,并且 其中,所述触觉单元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二基板; 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个表面上的凹槽部分; 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对齐的电极单元,用于接收位置信息;以及 在所述凹槽部分上对齐的致动器,用于传递振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电极单元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电极以及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所述致动器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依次对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插设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的厚度和所述致动器的厚度的总和与所述凹槽部分的深度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凹槽部分的深度在Inm至200μ m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多个凹槽部分对齐同时在第一和第二方向上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凹槽部分的宽度在IOOym至Imm的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厚度在Inm至IOOnm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选自由水凝胶、全氟磺酸物、电活性聚合物、压电致动器和微机电系统(MEMS)致动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选自由铟锡氧化物(ITO)、碳纳米管、银纳米线、石墨烯和导电聚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玻璃或薄膜。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基板上的保护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保护单元在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上对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保护单元包括聚合物薄膜。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凹槽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底面 上。
17.—种液晶显不器,包括: 液晶面板,用于显不图像;以及 触控面板,在所述液晶面板的显示侧对齐使得从外面输入信息到所述触控面板, 其中,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输入所述信息;以及 触觉单元,用于提供振动, 其中,所述输入单元包括: 第一基板; 传感器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输入位置;以及 电性连接到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布线,并且 其中,所述触觉单元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二基板; 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个表面上的凹槽部分; 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对齐的电极单元,用于接收位置信息;以及 在所述凹槽部分上对齐的致动器,用于传递振动力。
18.—种触控面板,包括: 输入单兀,用于输入信息;以及 触觉单元,被定位在所述输入单元上,用于提供振动, 其中,所述输入单元包括: 基板; 传感器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基板上的输入位置;以及 电性连接到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布线,并且 其中,所述触觉单元包括: 在所述基板的一个表面上的凹槽部分; 在所述基板上对齐的电极单元,用于接收位置信息;以及 在所述凹槽部分上对齐的致动器,用于传递振动力。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触觉单元设置在同一基板上。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基板包括彼此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输入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触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3907083SQ20128005408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
【发明者】尹知善, 柳永先, 李勇真, 蔡京勳 申请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