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和医疗数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883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和医疗数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和医疗数据处
理装置。
背景技术
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大量的伤病患者。对于这类突发事件,黄金救援期非常有限,施救的速度将直接影响到救援效率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然而在现场急救过程中,同一伤员或患者可能有不同的医生或救援者进行救治,医生交接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医疗数据,例如伤患的伤情信息、治疗措施、身份标识等。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纸质记录卡标签的方式来记录和传递以上医疗数据。然而采用纸质记录卡方式记录医疗数据,存在容易丢失或混淆,以及污染后不易识别的缺点。同时采用上述现有技术的纸质记录卡只能同时供一名医生本地使用,无法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例如接收医院无法提前获知患者的情况已做好医疗准备。而且在大量医疗数据中寻找到对应的伤者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影响了施救效率和处理速度。针对相关技术中的医疗数据处理方法无法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和医疗数据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疗数据处理方法无法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医疗数据处理方法。该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伤员的标识信息、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伤员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按照生命体征指标数据根据预设的检伤分类规则对伤员的伤情进行分类,以得到检伤分类结果;将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封装为数据单元;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单元上传至服务器。进一步地,在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单元上传至服务器之后还包括从服务器下载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根据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制定医嘱;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上传医嘱。进一步地,获取伤员的标识信息包括扫描预先分配给伤员的条形码,该条形码对应一个唯一的条码序列号;将条码序列号作为伤员的标识信息。进一步地,在按照生命体征指标数据根据预设的检伤分类规则对病患的伤情进行分类之后还包括将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写入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进一步地,在将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写入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之后还包括读取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保存的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根据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制定医嘱;将医嘱写入存储装置中。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 一种医疗数据处理装置。该医疗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标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伤员的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伤员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检伤分类模块,用于按照生命体征指标数据根据预设的检伤分类规则对病患的伤情进行分类,得到检伤分类结果;数据封装模块,用于将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封装为数据单元;数据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单元上传至服务器。进一步地,该医疗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医嘱录入模块,用于从服务器下载伤员的标识信息、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并获取根据伤员的标识信息、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制定的医嘱;数据传输模块还用于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上传医嘱。进一步地,标识信息获取模块包括条码扫描子模块,该条码扫描子模块用于扫描预先分配给伤员的条形码,该条形码对应一个唯一的条码序列号,并将条码序列号作为伤员的标识息。进一步地,该医疗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读写模块,用于将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写入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并读取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的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将根据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制定的医嘱写入存储装置中。进一步地,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为带有RFID标签的手环;存储器读写模块为RFID读与1旲块。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采集到的伤员的各类数据,包括标识、体征数据、所在位置等进行汇总,并根据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对伤员的伤情进行检伤分类,然后将上述数据封装为数据单元利用无线传输上传至服务器,以便医疗人员从服务器中得到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医疗数据的共享,由于进行了检伤分类,医护人员可以迅速对重伤人员进行优先救治,从而提高了施救效率和处理速度。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医疗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医疗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数据处理方法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数据处理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疗数据处理装置,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医疗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标识信息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伤员的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获取模块12,用于获取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位置信息获取模块13,用于获取伤员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检伤分类模块14,用于按照生命体征指标数据根据预设的检伤分类规则对病患的伤情进行分类,得到检伤分类结果;数据封装模块15,用于将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封装为数据单元;数据传输模块16,用于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单元上传至服务器。采用以上医疗数据处理装置,将采集到的伤员的各类数据,包括标识、体征数据、所在位置等进行汇总,并根据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对伤员的伤情进行检伤分类,然后将上述数据封装为数据单元利用无线传输上传至服务器,以便医疗人员从服务器中得到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医疗数据的共享,由于进行了检伤分类,医护人员可以迅速对重伤人员进行优先救治,从而提高了施救效率和处理速度。上述标识信息获取模块11可以选择使用条码扫描、指纹扫描、虹膜扫描等多种方式获得伤员的标识信息,每个伤员的标识信息是唯一的,从而该标识信息可以对应唯一的伤员,避免了伤员的信息的混淆。标识信息获取模块11使用条码扫描的方式时,该标识信息获取模块11包括条码扫描子模块,该条码扫描子模块用于扫描预先分配给伤员的条形码,该条形码对应一个唯一的条码序列号,并将条码序列号作为伤员的标识信息。为了避免条码的丢失或损毁,标识信息获取模块11还可以选择使用伤员的生理信息如指纹或虹膜作为标识信息,在使用指纹扫描的方式时,该标识信息获取模块11包括指纹扫描子模块,该指纹扫描子模块用于扫描伤员的指纹,生成指纹特征信息,并将指纹特征信息作为伤员的标识信息。在使用虹膜扫描的方式时,该标识信息获取模块11包括虹膜扫描子模块,该虹膜扫描子模块用于扫描伤员的虹膜,生成虹膜特征信息,并将虹膜特征信息作为伤员的标识信息。无论条码序列号、指纹特征信息、虹膜特征信息都对应于唯一的伤员,从而保证了医疗数据的正确性。上述检伤分类模块14可以使用院前指数法即PHI法或院前模糊定性法即ABCD法给出检伤分类结果,检伤分类模块14的具体工作流程在对本实施例的医疗数据处理方法的说明中进行介绍。上述位置信息获取模块13,可以使用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模块或者北斗定位模块采集伤员所在位置的地理信息位置。上述数据传输模块16,可以使用WiFi通讯模块或者3G通讯模块将封装好的数据单元打包上传,以保证数据单元的完整和准确。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医疗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图,该医疗数据处理装置在上述医疗数据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医嘱录入模块21,该医嘱录入模块21利用数据传输模块16从服务器下载伤员的标识信息、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医疗人员根据下载到的数据,判断伤员的伤情,针对性地制定医嘱和治疗措施,医嘱录入模块21用于获取该医嘱和治疗措施,并利用数据传输模块16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上传该医嘱。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医疗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医嘱录入模块21可以将医护人员的治疗方案进行保存和上传,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进一步提闻了医疗效率。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医疗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图,该医疗数据处理装置在上述第二种医疗数据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本地存储功能,从而利用本地存储的数据进行医疗救治,如图3所示,第三种医疗数据处理装置还设置有存储器读写模块31,用于将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写入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并读取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的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将根据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制定的医嘱写入存储装置中。优选地,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为带有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jf频识别)标签的手环;存储器读写模块31为RFID读写模块,利用RFID标签的便携性和低能耗的特点,便于医护人员在治疗现场获取医疗数据。由于RFID标签存储的数据量有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也可以选择带有智能IC存储芯片的便携装置,以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数据处理方法,该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医疗数据处理装置来执行,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数据处理方法的示意图,该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41,获取伤员的标识信息、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伤员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步骤S43,按照生命体征指标数据根据预设的检伤分类规则对伤员的伤情进行分类,得到检伤分类结果;步骤S45,将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封装为数据单元;步骤S47,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单元上传至服务器。其中步骤S41中获取伤员的标识信息具体可以使用条码扫描、指纹扫描、虹膜扫描等多种方式获得伤员的标识信息。例如,扫描预先分配给伤员的条形码,该条形码对应一个唯一的条码序列号;将条码序列号作为伤员的标识信息。或者扫描伤员的扫描伤员的指纹,生成指纹特征信息,并将指纹特征信息作为伤员的标识信息。或者扫描伤员的虹膜,生成虹膜特征信息,并将虹膜特征信息作为伤员的标识信息。优选地,在步骤S47之后还可以包括从服务器下载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根据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制定医嘱;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上传医嘱。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效率。在具备本地存储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43之后还可以包括将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写入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该存储的数据可以是封装好的上述数据单元,也可以是没有进行封装的原始数据。优选地,在将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写入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之后还可以包括读取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保存的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根据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制定医嘱;将医嘱写入存储装置中。上述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具体可以采用表I内的信息项和输入形式。
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伤员的标识信息、所述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所述伤员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按照所述生命体征指标数据根据预设的检伤分类规则对所述伤员的伤情进行分类,以得到检伤分类结果; 将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生命体征数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检伤分类结果封装为数据单元; 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数据单元上传至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数据单元上传至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服务器下载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所述检伤分类结果;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所述检伤分类结果制定医嘱; 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上传所述医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伤员的标识信息包括: 扫描预先分配给所述伤员的条形码,该条形码对应一个唯一的条码序列号; 将所述条码序列号作为所述伤员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所述生命体征指标数据根据预设的检伤分类规 则对所述伤员的伤情进行分类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生命体征数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检伤分类结果写入所述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生命体征数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检伤分类结果写入所述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之后还包括: 读取所述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保存的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所述检伤分类结果;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所述检伤分类结果制定医嘱; 将所述医嘱写入所述存储装置中。
6.一种医疗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伤员的标识信息; 生命体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 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伤员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 检伤分类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生命体征指标数据根据预设的检伤分类规则对所述伤员的伤情进行分类,得到检伤分类结果; 数据封装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生命体征数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检伤分类结果封装为数据单元;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数据单元上传至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医嘱录入模块,用于从所述服务器下载所述伤员的标识信息、所述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所述检伤分类结果,并获取根据所述伤员的标识信息、所述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所述检伤分类结果制定的医嘱;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还用于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上传所述医嘱。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获取模块包括条码扫描子模块,该条码扫描子模块用于扫描预先分配给所述伤员的条形码,该条形码对应一个唯一的条码序列号,并将所述条码序列号作为所述伤员的标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器读写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生命体征数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检伤分类结果写入所述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并读取所述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中的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所述检伤分类结果,将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所述检伤分类结果制定的医嘱写入所述存储装置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员携带的存储装置为带有RFID 标签的手环;所述存储器读写模块为RFID读写模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和医疗数据处理装置。该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伤员的标识信息、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伤员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按照生命体征指标数据根据预设的检伤分类规则对伤员的伤情进行分类,以得到检伤分类结果;将标识信息、生命体征数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检伤分类结果封装为数据单元;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单元上传至服务器。本发明实现了医疗数据的共享,并由于进行了检伤分类,医护人员可以迅速对重伤人员进行优先救治,从而提高了施救效率和处理速度。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3077324SQ20131003544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郑静晨, 郝昱文, 王藩, 穆学涛, 任伟, 刘亚华 申请人:郑静晨, 郝昱文, 王藩, 穆学涛, 任伟, 刘亚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