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237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器、投影仪、一体机、计算机、电视机、摄像机、照相机等家用电器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显示终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越来越高。对于目前市面上显示终端而言,为了实现自动屏幕亮度控制,原理为:在显示终端显示面板的正面安装一个光源感应器,当外部(主要是显示终端正面)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通过该光源感应器感应光照变化情况,从而相应地对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进行自动调节。但是,根据光照变化情况所调节获得的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通常不是用户需要的屏幕亮度,无法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并且,由于人眼是直接面向显示终端的屏幕,人眼看到的光线是显示终端的屏幕背面方向的光线,而光源感应器感应的光线是显示终端的屏幕正面方向的光线,因此,人眼与光源感应器所感应的光线方向相反,光源感应器感应的光照变化情况经常不是人眼看到的光照变化情况,从而与用户人眼的实际屏幕亮度要求存在较大误差,无法满足用户的屏幕亮度需求。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其可以自动调节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有利于节约显示终端耗费的电能,降低显示终端的电能损耗,减少用户的日常电费支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显示终端,其可以自动调节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有利于节约显示终端耗费的电能,降低显示终端的电能损耗,减少用户的日常电费支出,给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有利于增强用户的产品使用感受,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
第二步,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
第三步,判断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是否为预先存储的用户的虹膜信息,如果是,根据预先设置的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然后控制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显示;反之,新增设置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和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在所述第二步中,所述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而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的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转换为人眼灰阶图像,并对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处理;
利用虹膜亮度相对人脸皮肤亮度的差异,继续对经过直方图均匀化处理的灰阶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膨胀处理和图像腐蚀处理,获得虹膜二值化图像;
将所获得的虹膜二值化图像和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图像掩蔽处理,获得当前用户的瞳孔直径信息,所述虹膜信息包括虹膜纹理特征信息和直径信息。其中,在所述第二步中,所述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而获得当前用户的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的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转换为人眼灰阶图像,并对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处理;
利用瞳孔亮度相对皮肤和眼角膜亮度的差异,继续对经过直方图均匀化处理的灰阶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膨胀处理和图像腐蚀处理,获得瞳孔二值化图像以及瞳孔直
径信息。其中,在所述第一步中,还包括瞳孔跟踪步骤,具体为:
对用户人眼图像中的瞳孔进行角点检测,获得所述瞳孔的特征点;
然后以所述瞳孔的特征点作为预设跟踪算法的跟踪点,实时跟踪瞳孔的位置。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 种显示终端,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
图像信息识别单元,与图像采集单元相连接,用于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然后发送给屏幕亮度控制模块;
屏幕亮度控制单元,与图像信息识别单元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发送的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并判断是否为预先存储的用户的虹膜信息,如果是,根据预先设置的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然后控制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显示;反之,新增设置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和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将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转换为人眼灰阶图像,并对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处理,然后发送给第二人眼图像处理模块;
第二人眼图像处理模块,与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利用虹膜亮度相对人脸皮肤亮度的差异,继续对经过所述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处理的灰阶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膨胀处理和图像腐蚀处理,获得虹膜二值化图像,然后发送给第三人眼图像处理模块;
第三人眼图像处理模块,与第二人眼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将所获得的虹膜二值化图像和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图像掩蔽处理,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所述虹膜信息包括虹膜纹理特征信息和直径信息。其中,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还包括:
第四人眼图像处理模块,与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利用瞳孔亮度相对皮肤和眼角膜亮度的差异,继续对经过所述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处理的灰阶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膨胀处理和图像腐蚀处理,获得瞳孔二值化图像以及瞳孔直径信息;对应地,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处理后,发送给第四人眼图像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中还包括瞳孔跟踪模块,所述瞳孔跟踪模块具体包括: 特征点确定子模块,用于利用预设角点检测算法,对用户人眼图像中的瞳孔进行角点
检测,获得所述瞳孔的特征点,然后发送给特征点跟踪子模块;
特征点跟踪子模块,与特征点确定子模块相连接,用于以所述瞳孔的特征点作为预设跟踪算法的跟踪点,实时跟踪瞳孔的位置。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显示终端,其可以通过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然后根据预先设置的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从而控制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显示。因此,本发明可以自动调节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有利于节约显示终端耗费的电能,降低显示终端的电能损耗,减少用户的日常电费支出,给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有利于增强用户的产品使用感受,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中进行人脸检测的图像变化过程示意简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中进行左眼虹膜检测的图像变化过程示意简图一;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中进行右眼虹膜检测的图像变化过程示意简图一;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的结构示意 图中,10为头部图像,20为人脸区域,30为人眼图像。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
第二步,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
第三步,判断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是否为预先存储的用户的虹膜信息,如果是,根据预先设置的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然后控制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显示;反之,新增设置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和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实现及时更新所述显示终端的用户数据库。因此,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其可以通过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然后根据预先设置的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从而控制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显示。因此,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调节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有利于节约显示终端耗费的电能,降低显示终端的电能损耗,减少用户的日常电费支出,给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有利于增强用户的产品使用感受。在本发明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先设置的用户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为:根据用户在不同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下所具有的不同瞳孔直径大小,预先获得以用户的瞳孔直径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作为对比参数形成的光反应指数曲线。因此,根据当前用户的瞳孔直径信息,可以从该光反应指数曲线中获得相对应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2,所述第一步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用户的头部图像10 ;
通过OpenCV (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等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所述头部图像中的人脸区域20;
提取所述头部图像10中人脸区域20的人眼图像30。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在所述第二步中,参见图3和图4,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而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的操作,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转换为人眼灰阶图像,并对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处理;
利用虹膜亮度相对人脸皮肤亮度的差异,继续对经过直方图均匀化处理的灰阶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膨胀处理和图像腐蚀处理,获得虹膜二值化图像;
将所获得的虹膜二值化图像和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图像掩蔽处理,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所述虹膜信息包括虹膜纹理特征信息和直径信息。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在所述第二步中,参见图3和图4,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而获得当前用户的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的操作,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转换为人眼灰阶图像,并对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处理;
利用瞳孔亮度相对皮肤和眼角膜亮度的差异,继续对经过直方图均匀化处理的灰阶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膨胀处理和图像腐蚀处理,获得瞳孔二值化图像以及瞳孔直
径信息。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在所述第一步中,为了在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的过程中,不会由于用户的自身活动而导致图像采集失败,保证在第二步可以实现动态检测获得瞳孔直径信息变化情况,在所述第一步中,还可以包括瞳孔跟踪步骤,用于对用户人眼图像中的瞳孔进行实时动态的跟踪,具体可以为:
利用预设角点检测算法(如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对用户人眼图像中的瞳孔进行角点检测,获得所述瞳孔的特征点;然后以所述瞳孔的特征点作为预设跟踪算法(例如Lucas-Kanade光流跟踪算法)的跟踪点,通过预设跟踪算法实时跟踪瞳孔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角点是图像亮度变化剧烈的点或图像边缘曲线上曲率极大值的点。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在第一步中,瞳孔跟踪步骤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子步骤:如果所述瞳孔跟踪步骤实时跟踪瞳孔的位置失败,那么根据预定时间间隔,重新执行瞳孔跟踪步骤。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在所述第一步中,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的操作可以发生在显示终端的屏幕开启之前、开启过程中以及开启之后。鉴于有时候会由于人脸朝向、用户眨眼、用户眼镜反光等原因,导致第二步无法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如果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的操作发生在显示终端的屏幕开启之前和过程中,在所述第二步中,还可以包括子步骤:如果对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识别失败,那么根据预定时间间隔,重新识别第一步所采集的人眼图像,直到识别成功。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识别一直没有成功,可以采用默认的屏幕亮度值来控制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显示。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如果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的操作发生在显示终端的屏幕开启之后,那么在所述第二步中,还可以包括子步骤:如果对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识别失败,那么维持显示终端当前的屏幕亮度,然后根据预定时间间隔,重新识别第一步所采集的人眼图像,直到识别成功。在本发明中,在第三步中,以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来作为每个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ID)。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人的虹膜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在本发明中,在第三步中,所述预先设置的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用户和显示终端生产厂家的需要预先进行设定。需要说明的是,人眼瞳孔的面积随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变大而减小,所述用户人眼的瞳孔直径大小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大小呈反比关系。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可以根据用户的瞳孔直径大小的变化,相应调整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从而可以消除用户人眼对突然开启的显示终端屏幕观看的不适应感;同时,本发明还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光感应部件识别的光环境和用户面对的光环境差异,所导致的自动调节明暗度失败的情况。另外,本发明为不同用户的虹膜信息,分别为不同用户的瞳孔直径大小预先设定不同的屏幕亮度值,可以有效地避免个体差异。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参见图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501,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
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与图像采集单元501相连接,用于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然后发送给屏幕亮度控制模块503 ;
屏幕亮度控制单元503,与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发送的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并判断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是否为预先存储的用户的虹膜信息,如果是,根据预先设置的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然后控制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显示;反之,新增设置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和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实现及时更新所述显示终端的用户数据库。因此,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其可以通过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识别图像采集单元501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然后由屏幕亮度控制单元503判断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是否为预先存储的用户的虹膜信息,如果是,根据预先设置的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反之,新增设置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和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控制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显示。因此,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调节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有利于节约显示终端耗费的电能,降低显示终端的电能损耗,减少用户的日常电费支出,给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有利于增强用户的产品使用感受。在本发明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先设置的用户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为:根据用户在不同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下所具有的不同瞳孔直径大小,预先获得以用户的瞳孔直径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作为对比参数形成的光反应指数曲线。因此,根据当前用户的瞳孔直径信息,可以从该光反应指数曲线中获得相对应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2,对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501,所述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的操作具体可以为:
采集用户的头部图像10 ;
通过OpenCV (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等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所述头部图像中的人脸区域20;
提取所述头部图像10中人脸区域20的人眼图像30。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3和图4,对于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为了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而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将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转换为人眼灰阶图像,并对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处理,然后发送给第二人眼图像处理模块;
第二人眼图像处理模块,与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利用虹膜亮度相对人脸皮肤亮度的差异,继续对经过所述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处理的灰阶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膨胀处理和图像腐蚀处理,获得虹膜二值化图像,然后发送给第三人眼图像处理模块;
第三人眼图像处理模块,与第二人眼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将所获得的虹膜二值化图像和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图像掩蔽处理,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所述虹膜信息包括虹膜纹理特征信息和直径信息。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3和图4,对于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为了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而 获得当前用户的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的操作,具体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第四人眼图像处理模块,与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利用瞳孔亮度相对皮肤和眼角膜亮度的差异,继续对经过所述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处理的灰阶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膨胀处理和图像腐蚀处理,获得瞳孔二值化图像以及瞳孔直径信息;对应地,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处理后,发送给第四人眼图像处理模块。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对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501,为了在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的过程中,不会由于用户的自身活动而导致图像采集失败,保证在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中可以实现检测获得瞳孔直径信息变化情况,所述图像采集单元501中还可以包括瞳孔跟踪模块,用于对用户人眼图像中的瞳孔进行实时动态的跟踪,所述瞳孔跟踪丰旲块具体可以包括:
特征点确定子模块,用于利用预设角点检测算法(如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对用户人眼图像中的瞳孔进行角点检测,获得所述瞳孔的特征点,然后发送给特征点跟踪子模块;特征点跟踪子模块,与特征点确定子模块相连接,用于以所述瞳孔的特征点作为预设跟踪算法(例如Lucas-Kanade光流跟踪算法)的跟踪点,通过预设跟踪算法实时跟踪瞳孔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角点是图像亮度变化剧烈的点或图像边缘曲线上曲率极大值的点。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在所述瞳孔跟踪模块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重新跟踪子模块,与特征点跟踪子模块相连接,用于如果所述特征点跟踪子模块无法实时跟踪瞳孔的位置失败,那么根据预定时间间隔,触发运行特征点确定子模块和特征点跟踪子模块。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对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501,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的操作可以发生在显示终端的屏幕开启之前、开启过程中以及开启之后。鉴于有时候会由于人脸朝向、用户眨眼、用户眼镜反光等原因,导致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无法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如果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的操作发生在显示终端的屏幕开启之前和过程中,本发明提供的显示终端还包括:` 第一重新识别单元,与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相连接,用于如果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对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识别失败,那么根据预定时间间隔,触发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重新识别第一步所采集的人眼图像,直到识别成功。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识别一直没有成功,可以采用默认的屏幕亮度值来控制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显示。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如果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的操作发生在显示终端的屏幕开启之后,本发明提供的显示终端还包括:
第二重新识别单元,与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相连接,用于如果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对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识别失败,那么维持显示终端当前的屏幕亮度,然后根据预定时间间隔,触发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重新识别第一步所采集的人眼图像,直到识别成功。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屏幕亮度控制单元503中,以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来作为每个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ID)。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人的虹膜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屏幕亮度控制单元503中,所述预先设置的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用户和显示终端生产厂家的需要预先进行设定。需要说明的是,人眼瞳孔的面积随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变大而减小,所述用户人眼的瞳孔直径大小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大小呈反比关系。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可以根据用户的瞳孔直径大小的变化,相应调整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从而可以消除用户人眼对突然开启的显示终端屏幕观看的不适应感;同时,本发明还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光感应部件识别的光环境和用户面对的光环境差异,所导致的自动调节明暗度失败的情况。另外,本发明为不同用户的虹膜信息,分别为不同用户的瞳孔直径大小预先设定不同的屏幕亮度值,可以有效地避免个体差异。在本发明中,所述显示终端可以包括显示器、电视机、平板电脑等任何一种具有画面显示功能的装置。在本发明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501优选为所述显示终端主板上安装的摄像头。在本发明中,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502可以为所述显示终端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者单片机MCU。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所述屏幕亮度控制单元503可以为所述显示终端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者单片机MCU,优选为所述显示终端中背光驱动芯片和单片机MCU的集成芯片。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显示终端,其可以自动调节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有利于节约显示终端耗费的电能,降低显示终端的电能损耗,减少用户的日常电费支出,给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有利于增强用户的产品使用感受,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 第二步,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 第三步,判断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是否为预先存储的用户的虹膜信息,如果是,根据预先设置的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然后控制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显示;反之,新增设置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和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步中,所述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而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的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转换为人眼灰阶图像,并对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处理; 利用虹膜亮度相对人脸皮肤亮度的差异,继续对经过直方图均匀化处理的灰阶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膨胀处理和图像腐蚀处理,获得虹膜二值化图像; 将所获得的虹膜二值化图像和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图像掩蔽处理,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所述虹膜信息包括虹膜纹理特征信息和直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步中,所述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而获得当前用户的当前用户的瞳孔直径信息的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转换为人眼灰阶图像,并对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处理; 利用瞳孔亮度相对皮肤和眼角膜亮度的差异,继续对经过直方图均匀化处理的灰阶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膨胀处理和图像腐蚀处理,获得瞳孔二值化图像以及瞳孔直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步中,在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的同时,还包括瞳孔跟踪步骤,具体为: 对用户人眼图像中的瞳孔进行角点检测,获得所述瞳孔的特征点; 然后以所述瞳孔的特征点作为预设跟踪算法的跟踪点,实时跟踪瞳孔的位置。
5.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 图像信息识别单元,与图像采集单元相连接,用于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然后发送给屏幕亮度控制模块; 屏幕亮度控制单元,与图像信息识别单元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发送的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并判断是否为预先存储的用户的虹膜信息,如果是,根据预先设置的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然后控制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显示;反之,新增设置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和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将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转换为人眼灰阶图像,并对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处理,然后发送给第二人眼图像处理模块; 第二人眼图像处理模块,与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利用虹膜亮度相对人脸皮肤亮度的差异,继续对经过所述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处理的灰阶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膨胀处理和图像腐蚀处理,获得虹膜二值化图像,然后发送给第三人眼图像处理模块; 第三人眼图像处理模块,与第二人眼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将所获得的虹膜二值化图像和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图像掩蔽处理,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所述虹膜信息包括虹膜纹理特征信息和直径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单元还包括: 第四人眼图像处理模块,与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利用瞳孔亮度相对皮肤和眼角膜亮度的差异,继续对经过所述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处理的灰阶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膨胀处理和图像腐蚀处理,获得瞳孔二值化图像以及瞳孔直径信息; 对应地,第一人眼图像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人眼灰阶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处理后,发送给第四人眼图像处理模块。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中还包括瞳孔跟踪模块,所述瞳孔跟踪模块具体包括: 特征点确定子模块,用于对用户人眼图像中的瞳孔进行角点检测,获得所述瞳孔的特征点,然后发送给特征点跟踪子模块; 特征点跟踪子模块,与特征点确定子模块相连接,用于以所述瞳孔的特征点作为预设跟踪算法的跟踪点,实时 跟踪瞳孔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第一步,采集当前用户脸部的人眼图像;第二步,识别所采集的人眼图像,获得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第三步,判断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是否为预先存储的用户的虹膜信息,如果是,根据预先设置的每个用户的虹膜信息、瞳孔直径信息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瞳孔直径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终端屏幕亮度值,然后控制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显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显示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显示终端,其可以自动调节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有利于节约显示终端耗费的电能,降低显示终端的电能损耗,减少用户的日常电费支出。
文档编号G06K9/00GK103247282SQ20131014283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4日
发明者刘宝琦 申请人: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