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0956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存储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采用将终端的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一个统一存储空间;依据整合后的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在相关技术中终端不使用外置存储卡时存在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使用外置存储卡时又存在外置卡拔出时第三方应用无法正常使用,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操作简单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终端主存储卡的存储容量,改善用户使用体验的效果。
【专利说明】存储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存储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0002]Android的开源使得目前许多终端厂家在Android系统上进行开发,这样终端(例如,手机)在手机存储中使用自带的Flash虚拟出部分存储空间作为内置存储卡,并新增挂载点在外设中支持用户插入T卡作为外置存储卡。
[0003]而在Android原生的设计就是不允许用户插入外置存储卡扩充,即为无外置存储模式,其Flash容量达到16G或更高,一般能满足用户需求,但其缺点是购机成本较高,同时如果存储空间满后,不能再进行手机容量扩充。即内置存储卡如果过大,将直接提高用户购机成本;如果不大并且内置存储卡作为主存储卡,即内置存储卡优先,诸多应用都将存储在内置存储卡中,很容易造成空间不足的现象。
[0004]在支持外置存储卡的手机中,允许用户插入外置存储卡,为降低手机成本使用较低容量的Flash,用户自行考虑是否增加外置存储卡。增加外置存储卡时,存在内置存储卡优先还是外置存储卡优先的问题,图1是相关技术中内置存储卡优先的存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如果考虑内置存储卡优先,由于Flash本身的容量不大,导致内置存储卡很容易空间不足,许多应用不能安装进手机;图2是相关技术中外置存储卡优先的存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如果考虑外置存储卡优先,手机存储容量将极大扩展,但在外置存储卡被拔出后,许多安装的应用不能正常运行。
[0005]采用外置存储卡优先方案,但外置存储卡被拨出后,第三方应用在安装或访问数据时,都调用Android标准的API来获取主存储卡的存在状态,如果主存储卡不存在时,将导致功能不正常或不可用,弹出提示框告诉用户。所以外置存储卡作为主存储卡,即外置存储卡优先,由于其可卸载导致外置存储卡不存在时将出现严重问题。
[0006]因此,在相关技术中终端不使用外置存储卡时存在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使用外置存储卡时又存在外置卡拔出时第三方应用无法正常使用,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不使用外置存储卡时存在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使用外置存储卡时又存在外置卡拔出时第三方应用无法正常使用,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处理方法,包括:将终端的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一个统一存储空间;依据整合后的所述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
[0009]优选地,将终端的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所述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所述统一存储空间包括:为所述内置存储卡和所述外置存储卡建立相同的文件存储路径;依据所述相同的文件存储路径将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所述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所述统一存储空间。
[0010]优选地,依据整合后的所述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包括:判断待存储文件的大小是否超过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外置存储卡中,和/或,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内置存储卡中。
[0011]优选地,依据整合后的所述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包括:确定能够完整存储待存储文件的存储卡;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确定的所述存储卡。
[0012]优选地,依据整合后的所述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包括:判断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剩余存储空间与所述外置存储卡的剩余存储空间的比例是否小于预定值;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内置存储卡中;和/或,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外置存储卡中。
[0013]优选地,依据整合后的所述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包括:确定所述内置存储卡和所述外置存储卡占所述统一存储空间的百分比;依据确定的所述百分比对待存储文件进行存储。
[00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处理装置,包括:整合模块,用于将终端的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一个统一存储空间;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整合后的所述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
[0015]优选地,所述整合模块包括:建立单元,用于为所述内置存储卡和所述外置存储卡建立相同的文件存储路径;整合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相同的文件存储路径将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所述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所述统一存储空间。
[0016]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待存储文件的大小是否超过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外置存储卡中,和/或,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内置存储卡中。
[0017]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能够完整存储待存储文件的存储卡;第三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确定的所述存储卡。
[0018]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剩余存储空间与所述外置存储卡的剩余存储空间的比例是否小于预定值;第四存储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内置存储卡中;和/或,第五存储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外置存储卡中。
[0019]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内置存储卡和所述外置存储卡占所述统一存储空间的百分比;第六存储单元,用于依据确定的所述百分比对待存储文件进行存储。
[00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装置。
[0021]通过本发明,采用将所述终端的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一个统一存储空间;依据整合后的所述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方法,解决了在相关技术中终端不使用外置存储卡时存在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使用外置存储卡时又存在外置卡拔出时第三方应用无法正常使用,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终端主存储卡的存储容量,改善用户使用体验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是相关技术中内置存储卡优先的存储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相关技术中外置存储卡优先的存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7]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装置的整合模块42的结构框图;
[0028]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装置的处理模块44的结构框图一;
[0029]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装置的处理模块44的结构框图二 ;
[0030]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装置的处理模块44的结构框图三;
[0031]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装置的处理模块44的结构框图四;
[0032]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
[0033]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手机存储自适应扩展方法的插入外置存储卡后处理流程图;
[0035]图1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手机存储自适应扩展方法的安装应用后的处理流程图;
[0036]图1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手机存储自适应扩展方法的拨出外置存储卡后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8]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存储处理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0039]步骤S302,将终端的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一个统一存储空间;
[0040]步骤S304,依据整合后的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
[0041]通过上述步骤,将终端的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一个统一存储空间,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终端的内置存储卡与外置存储卡只能单独使用,不仅解决了终端不使用外置存储卡时存在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使用外置存储卡时又存在外置卡拔出时第三方应用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而且操作简单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终端主存储卡的存储容量,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42]将终端的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存储空间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为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建立相同的文件存储路径;依据相同的文件存储路径将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统一存储空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中相同文件名下的文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文件夹下,为用户查找文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查找某个文件时,只需在其所属的整合后的统一的文件夹下进行查找即可,而不需要去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中分别进行查找。
[0043]对整合后的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的处理有很多种方法,比如,一种方法为,首先判断待存储文件的大小是否超过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如果该存储文件的大小超过了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那么就需要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外置存储卡中,如果该存储文件的大小没有超过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那么只需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内置存储卡中即可。这样就使得待存储文件优先存储于内置存储卡中,可以保证在无外置存储卡的情况下,存储的文件也能够正常使用。在内置存储卡存储空间不足时,自动转存至外置存储卡中,而不会出现由于内置存储空间不足导致文件无法存储的情况,该过程无需手动操作,在终端内部自动完成,不仅为用户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方便快捷的解决了文件存储问题。
[0044]再比如,对整合后的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方法还可以为:确定能够完整存储待存储文件的存储卡;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确定的存储卡。不仅保证了待存储文件的完整性,而且,在获知了所要存储的文件的大小后,终端会依据待存储文件的大小为其分配存储位置,内置存储卡与外置存储卡中哪个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充足,待存储文件就存储于哪个存储卡中,若两个存储卡存储空间均充足,则可以随机分配存储位置,这样可以保证内置存储卡与外置存储卡存储空间的平均分布,避免了一个存储卡负荷存储,而另一个存储卡存储内容很少情况的出现,从而提高了终端的运行速度,提高用户体验。
[0045]再例如,对整合后的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方法也可以是:判断内置存储卡的剩余存储空间与外置存储卡的剩余存储空间的比例是否小于预定值;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内置存储卡中;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外置存储卡中。该预定值可以预先规定,也可以是系统依据内置存储卡与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大小的比值生成的,因为每个终端中内置存储卡与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该预定值也不是唯一确定的。采用该方法也可以适当的调整内置存储卡与外置存储卡中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使二者的存储分布不会出现极端分化,从而平衡二者的剩余存储空间。
[0046]再一方面,对整合后的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还可以是:确定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占统一存储空间的百分比;依据确定的百分比对待存储文件进行存储。这样就可以将待存储文件分为两部分进行存储,将该待存储文件的一部分放于内置存储卡中,剩余的部分放于外置存储卡中,对于那些需要很大存储空间的待存储文件可以存储于两个存储卡中,减轻了对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的存储压力,对于终端的良好运行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0047]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0048]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整合模块42和处理模块4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0049]整合模块42,用于将终端的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一个统一存储空间;处理模块44,连接至上述整合模块42,用于依据整合后的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
[0050]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装置的整合模块42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整合模块42包括建立单元52和整合单元54,下面对该整合模块42进行具体说明。[0051 ] 建立单元52,用于为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建立相同的文件存储路径;整合单元54,连接至上述建立单元52,用于依据相同的文件存储路径将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统一存储空间。
[0052]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装置的处理模块44的结构框图一,如图6所示,该处理模块44包括第一判断单元62、第一存储单元64和第二存储单元66。下面对该处理模块44进行说明。
[0053]第一判断单元62,用于判断待存储文件的大小是否超过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第一存储单元64,连接至上述第一判断单元62,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外置存储卡中;第二存储单元66,连接至上述第一判断单元62,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内置存储卡中。
[0054]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装置的处理模块44的结构框图二,如图7所示,该处理模块44包括第一确定单元72和第三存储单元74,下面对该处理模块44进行说明。
[0055]第一确定单元72,用于确定能够完整存储待存储文件的存储卡;第三存储单元74,连接至上述第一确定单元72,用于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确定的存储卡。
[0056]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装置的处理模块44的结构框图三,如图8所示,该处理模块44包括第二判断单元82,第四存储单元84和第五存储单元86。下面对该处理模块44进行说明。
[0057]第二判断单元82,用于判断内置存储卡的剩余存储空间与外置存储卡的剩余存储空间的比例是否小于预定值;第四存储单元84,连接至上述第二判断单元82,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内置存储卡中;第五存储单元86,连接至上述第二判断单元82,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外置存储卡中。
[0058]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处理装置的处理模块44的结构框图四,如图9所示,该处理模块44包括第二确定单元92和第六存储单元94,下面对该处理模块44进行说明。
[0059]第二确定单元92,用于确定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占统一存储空间的百分比;第六存储单元94,连接至上述第二确定单元92,用于依据确定的百分比对待存储文件进行存储。
[0060]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该终端100包括上述任一项存储处理装置102。
[0061]针对相关技术中,终端不使用外置存储卡时存在存储空间不足,而使用外置存储卡时又存在外置卡拔出时第三方应用无法正常使用,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对存储容量自适应扩展大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能够插入外置存储卡来扩充手机存储容量,也能在无外置存储卡情况下正常使用。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手机USB模式连接电脑、文件管理显示,以及在插拔外置存储卡时手机对存储卡内文件的访问,无论有无外置存储卡都给用户一个存储卡的效果,并且解决目前市场上外置存储卡作为主存储卡时热插拔外置存储卡后第三方的应用无法使用的聚焦问题,极大提高用户使用存储卡的效率和体验。
[0062]针对相关技术中终端(手机)存储在设置内置存储卡优先或外置存储卡优先时产生的缺点,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整体的手机存储解决方案,本发明涉及Android平台下的手机存储,将外置存储卡中内容无缝融合到整体手机存储中。由于在逻辑上这两种存储空间是完全一致的,因而将从逻辑上将内外置存储卡合一,从手机侧查看或者从电脑侧查看时,对用户而言,始终只显示一个存储空间,当用户插入外置T卡时,存储空间自动增大,当用户拔掉外置T卡时,存储空间自动变小,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主存储卡一直为存在状态,将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融合,安装应用不受外置存储卡是否插入影响,最终实现用户控制是否要扩充手机存储,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O
[0063]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手机存储自适应扩展方法,在界面显示上,无论在电脑连接侦胚是在手机侧,显示的都是一个存储空间,避免了用户在使用时,从手机侧和从电脑侧查看均显示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结果查找文件时往往不知道是从内置存储卡还是外置存储卡中查找;在查看手机容量时,只显示内外置存储卡的容量之和;在文件管理器中查看文件只存在一个外设。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中相同路径下的文件将一起对外显示在一个路径,不同路径下的文件将独立显示。
[0064]另外,该手机存储自适应扩展方法,在存储内容的设置上,如果安装第三方的应用时,生成的文件夹将放置在内置存储卡上,保证无外置存储卡时能够正常使用此应用;当此第三方应用的文件夹中文件所占内容超过一定大小,将此文件夹递归复制到外置存储卡中,然后删除内置存储卡中此文件夹中所有文件,保存文件夹目录和名称不变。如果是其他的内容写入,将内容放置在外置存储卡上,这样最大程度节约内置存储卡上的空间,能够安装更多的应用。但如果某个存储卡空闲空间不足时,将存储内容放置在另外一存储卡中,保证整体存储有剩余空间时仍然可用。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方案来进行存储内容的设置夕卜,也可使用其他的方法来存储文件,例如,通过计算内置存储卡与外置存储卡中剩余空闲空间的比例,当这个比例大于某个值时存储文件在内置存储卡上,小于某个值时存储文件在外置存储卡上;或者将待存储文件中大约百分之几的文件放置在内置存储卡上,剩下的文件放置在外置存储卡上等。
[0065]该手机存储自适应扩展方法,在内容读写上,如果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上存在相同路径目录,将访问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防止文件读取与访问的遗漏。同时按照上述存储内容的设置,进行文件的管理操作。
[0066]该手机存储自适应扩展方法,使得第三方应用在使用Android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1n Programming Interface,简称为API)来获取主存储卡是否存在时总是返回true,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中低端手机中采用外置存储卡作为主存储卡,导致热插拔外置存储卡后部分第三方的应用无法使用的瓶颈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从用户的角度,不管是否插入外置存储卡,文件管理中每个目录路径都是唯一的,但文件夹下文件为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相同目录下的文件之和(如果外置存储卡已挂载在手机上),方便用户查找和管理文件;看到的手机剩余空间为内置存储卡和外置存储卡剩余空间之和(如果外置存储卡已挂载在手机上),将极大提升用户群体在查看存储卡容量和文件管理方面的体验。
[006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进行说明。
[0068]图1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手机存储自适应扩展方法的插入外置存储卡后处理流程图,如图1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0069]步骤S1202,外直存储卡热插入后,其挂载完成后上报mounted消息后;
[0070]步骤S1204,将引发media进程重新扫描,将外置存储卡中文件信息添加到media对应的数据库中;
[0071]步骤S1206,检测手机中的所有应用包在内置存储卡中产生的文件夹,将内置存储卡中的这些文件夹递归拷贝到外置存储卡中,而文件夹中的文件不进行拷贝操作;
[0072]步骤S1208,刷新所有对文件管理、存储容量的信息,保证从电脑侧或从手机侧所见的存储容量为内外置存储卡总容量和空闲容量之和,文件目录下文件为内外置相同路径下文件之和。
[0073]图1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手机存储自适应扩展方法的安装应用后的处理流程图,如图1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0074]步骤S1302,第三方应用安装/使用;
[0075]步骤S1304,安装的应用在检测主存储卡是否存在,在本实施例中无论是否挂载外置存储卡,主存储卡都为存在状态,路径为/storage/sdcard ;
[0076]步骤S1306,应用检测到主存储卡存在后,可能会产生部分文件夹和文件在主存储卡上;
[0077]步骤S1308,当检测到应用在主存储卡上新增文件夹和文件后,按照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存储内容设置方案进行存储,判断访问文件是否直接存储在内置存储卡上,在判断为是的情况下,直接访问文件,进入步骤S1310,否则进入步骤S1312 ;
[0078]步骤S1310,访问文件;
[0079]步骤S1312,需要递归拷贝内置存储卡中文件夹到外置存储卡中,在外置存储卡上进行文件的读取,必须在内置存储卡中保存一份外置存储卡目录完全相同的目录,保证应用在使用过程中不至于访问不到内容而崩溃。
[0080]图1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手机存储自适应扩展方法的拨出外置存储卡后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0081]步骤S1402,外置存储卡热拔出后,其挂载完成后上报unmounted消息;
[0082]步骤S1404,从media数据库删除外置存储卡文件信息,即将引发media进程将外置存储卡中文件信息从media对应的数据库中删除,保证使用中的一致性;
[0083]步骤S1406,刷新所有用户可见的容量大小、文件管理等界面显示,即刷新所有对文件管理、存储容量的信息,保证从电脑侧或从手机侧所见的存储容量为内置存储卡的总容量和空闲容量,文件目录下文件为内置相同路径下文件;
[0084]步骤S1408,应用在读取主存储卡状态为挂载状态后,读取相应目录中文件;
[0085]步骤S1410,判断该文件是否在内置存储卡中,如果待读取的文件原来处在外置存储卡中,将无法读取到,进入步骤S1412,否则进入步骤S1414 ;
[0086]步骤S1412,提示文件不存在;
[0087]步骤S1414,待读取的文件原来处在内置存储卡中,将正常使用,文件的存放位置按照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存储内容的设置方案进行。
[008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008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存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终端的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一个统一存储空间; 依据整合后的所述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终端的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所述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所述统一存储空间包括: 为所述内置存储卡和所述外置存储卡建立相同的文件存储路径; 依据所述相同的文件存储路径将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所述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所述统一存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整合后的所述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包括: 判断待存储文件的大小是否超过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 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外置存储卡中,和/或,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内置存储卡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整合后的所述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包括: 确定能够完整存储待存储文件的存储卡; 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确定的所述存储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整合后的所述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包括: 判断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剩余存储空间与所述外置存储卡的剩余存储空间的比例是否小于预定值; 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内置存储卡中;和/或,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外置存储卡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整合后的所述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包括: 确定所述内置存储卡和所述外置存储卡占所述统一存储空间的百分比; 依据确定的所述百分比对待存储文件进行存储。
7.一种存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合模块,用于将终端的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一个统一存储空间; 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整合后的所述统一存储空间进行终端存储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合模块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为所述内置存储卡和所述外置存储卡建立相同的文件存储路径; 整合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相同的文件存储路径将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所述外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整合为所述统一存储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待存储文件的大小是否超过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存储空间;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外置存储卡中,和/或,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内置存储卡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能够完整存储待存储文件的存储卡;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确定的所述存储卡。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内置存储卡的剩余存储空间与所述外置存储卡的剩余存储空间的比例是否小于预定值; 第四存储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内置存储卡中;和/或,第五存储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存储文件存储于所述外置存储卡中。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内置存储卡和所述外置存储卡占所述统一存储空间的百分比; 第六存储单元,用于依据确定的所述百分比对待存储文件进行存储。
13.—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装置。
【文档编号】G06F3/06GK104423893SQ201310386416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吴涛, 潘浩杰, 邹威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