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滑动卡合功能的卡制机构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2774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具有滑动卡合功能的卡制机构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滑动卡合功能的卡制机构及电子装置。该卡制机构包括一卡制件、一第二导向结构以及一驱动件;该卡制件可滑动地安装于一第一壳体上,其中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导向结构与一抵接结构,且该第一壳体安装于一第二壳体上;该第二导向结构连接于该卡制件且该第二导向结构的走向平行于一第一方向,该第二导向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导向结构内,藉以导向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该驱动件抵接于该卡制件与该抵接结构,当该第二壳体沿一组装方向相对该第一壳体移动至一组装位置时,该驱动件驱动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一卡制位置,以使该卡制件卡制于该第二壳体。本实用新型可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而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专利说明】具有滑动卡合功能的卡制机构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卡制机构及其电子装置,尤指一种具有滑动卡合功能的卡制机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而言,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壳体均设置有卡钩结构,在组装壳体时,卡钩结构可相互卡合以固定壳体,进而使壳体能包覆并保护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内部电子组件。公知的卡钩结构固设于壳体上且与壳体为一体成型,在组装壳体时,上述的卡钩结构利用变形所产生的卡合力以相互卡合,藉以固定壳体。然而,卡钩结构常因变形量过大或是其本身结构强度的不足而容易在组装壳体的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导致卡钩结构失效而无法相互卡合。此外,因卡钩结构固设于壳体上,故当卡钩结构发生上述的塑性变形或断裂使得卡钩结构失效时,仅能藉由置换整个壳体来更换卡钩结构,其造成产品制造成本的浪费而不利于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滑动卡合功能的卡制机构及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止在卡合时发生塑性形变的卡制机构及其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滑动卡合功能的卡制机构,该卡制机构包括一卡制件、一第二导向结构以及一驱动件;该卡制件可滑动地安装于一第一壳体上,其中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导向结构与一抵接结构,且该第一壳体安装于一第二壳体上;该第二导向结构连接于该卡制件且该第二导向结构的走向平行于一第一方向,该第二导向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导向结构内,藉以导向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该驱动件抵接于该卡制件与该抵接结构,当该第二壳体沿一组装方向相对该第一壳体移动至一组装位置时,该驱动件驱动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一卡制位置,以使该卡制件卡制于该第二壳体。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卡制件具有一卡合端部,当该驱动件驱动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该卡制位置时,该卡合端部卡合于该第二壳体的合结构。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卡合端部上形成有一导引结构,该导引结构用来导引该第二壳体沿该组装方向相对该第一壳体移动至该组装位置。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在该第二壳体沿该组装方向相对该第一壳体移动至该组装位置的过程中,该导引结构配合于该卡合结构以相对该卡合结构位移,藉以推动该卡制件沿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滑动。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导引结构为一斜面结构。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二导向结构为一导柱,该驱动件为一弹簧,且该弹簧套设于该导柱。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卡制件包含有一滑动本体、一第一翼部以及一第二翼部。该第一翼部突出于该滑动本体的一第一侧,该第一翼部用来可滑动地承靠于该第一壳体的一第一承载结构。该第二翼部突出于该滑动本体相对该第一侧的一第二侧,该第二翼部用来可滑动地承靠于该第一壳体的一第二承载结构。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卡制件还包含有一第一止挡部以及一第二止挡部。该第一止挡部突出于该第一翼部,当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该卡制位置时,该第一止挡部抵接于该第一壳体的一第—^钩结构。该第二止挡部突出于该第二翼部,当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该卡制位置时,该第二止挡部抵接于该第一壳体的一第二卡钩结构。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卡制件的该滑动本体实质上为一矩形结构,该卡合端部设置于该矩形结构的一第三侧,且该第二导向结构设置于该矩形结构相对该第三侧的一第四侧。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一方向实质上垂直于该组装方向。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以及一卡制机构;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导向结构与一抵接结构;该第二壳体安装于该第一壳体上;该卡制机构包括一卡制件、一第二导向结构以及一驱动件;该卡制件可滑动地安装于该第一壳体上;该第二导向结构连接于该卡制件且该第二导向结构的走向平行于一第一方向,该第二导向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导向结构内,藉以导向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该驱动件抵接于该卡制件与该抵接结构,当该第二壳体沿一组装方向相对该第一壳体移动至一组装位置时,该驱动件驱动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制位置,以使该卡制件卡制于该第二壳体。
[00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卡制机构利用卡制件可相对第一壳体滑动的机构设计,使得当第二壳体沿组装方向组装于第一壳体上时,驱动件可驱动卡制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而使该卡制件卡制于该第二壳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卡制机构的卡制件可避免在组装壳体的过程中发生塑性形变或断裂且具有较佳的结构耐受度,故而可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而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壳体与卡制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壳体与卡制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制机构处于组装状态的示意图。
[0022]图6至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不同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0023]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24]30电子装置32第一壳体
[0025]321第一承载结构323第二承载结构
[0026]325第一^^钩结构327第二卡钩结构
[0027]34第二壳体341卡合结构
[0028]36卡制机构38卡制件
[0029]381滑动本体383第一翼部
[0030]385第二翼部387卡合端部
[0031]388第一止挡部389第二止挡部
[0032]390导引结构40第一导向结构
[0033]42抵接结构44第二导向结构
[0034]46驱动件SI第一侧
[0035]S2第二侧 S3第三侧
[0036]S4第四侧Xl第一方向
[0037]X2第二方向D组装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子装置30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30的分解不意图。如图1以及图2所不,电子装置30包含有一第一壳体32以及一第二壳体34,第二壳体34安装于第一壳体32上。此外,电子装置30还包含有制机构36,其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壳体32上,当第二壳体34安装于第一壳体32上时,卡制机构36可用来在第一壳体32上滑动以卡制于第二壳体34,藉以固定第二壳体34于第一壳体32上。如此一来,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4便可共同包覆电子装置30的内部电子组件,藉以保护电子装置30的内部电子组件免受碰撞而损坏。
[0039]在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可为一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一主机模块,第一壳体32可为该主机模块的一下壳体,且第二壳体34可为该主机模块的一上壳体,亦即本实用新型的卡制机构36可用来卡制并固定该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主机模块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但本实用新型的卡制机构36的应用不受此限,例如电子装置30亦可为一平板计算机,第一壳体32亦可为该平板计算机的一下壳体,且第二壳体34亦可为该平板计算机的一上壳体,亦即本实用新型的卡制机构36可用来卡制并固定该平板计算机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换句话说,只要是具有上壳体与下壳体的电子装置30均在本实用新型的卡制机构36所适用的范畴内。
[0040]请参阅图3以及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壳体32与卡制机构36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壳体32与卡制机构36的组装示意图。如图3以及图4所不,第一壳体32具有一第一承载结构321及一第二承载结构323,卡制机构36包含有一卡制件38,其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壳体32上。进一步地,卡制件38包含有一滑动本体381、一第一翼部383以及一第二翼部385,第一翼部383突出于滑动本体381的一第一侧SI,且第二翼部385突出于滑动本体381相对第一侧SI的一第二侧S2。当卡制机构36的卡制件38组装在第一壳体32上时,第一翼部383可滑动地承靠于第一承载结构321,且第二翼部385可滑动地承靠于第二承载结构323 (如图4所示),藉此卡制件38的滑动本体381便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壳体32上。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承载结构321及第二承载结构323可分别为一肋片结构,且第一承载结构321、第二承载结构323与第一壳体32可为一体成型。
[0041]此外,第一壳体32还具有一第一导向结构40与一抵接结构42,且第一导向结构40形成于抵接结构42上。在此实施例中,抵接结构42可为一肋片结构,且抵接结构42与第一壳体32可为一体成型。在此实施例中,该肋片结构(即抵接结构42)可连接于第一承载结构321及第二承载结构323,藉以加强抵接结构42的结构强度,但不受此限,例如抵接结构42亦可分开于第一承载结构321及第二承载结构323。至于采用上述何者设计,其视实际需求而定。除此之外,卡制机构36还包含有一第二导向结构44,其连接于卡制件38的滑动本体381,且第二导向结构44的走向平行于一第一方向XI。在组装第一壳体32与卡制机构36的卡制件38时,可将第二导向结构44设置于第一导向结构40内。藉此,第二导向结构44便可在第一导向结构40内滑动,以使第二导向结构44与第一导向结构40共同导向卡制件38的滑动本体381相对第一壳体32沿第一方向Xl或沿相反于第一方向Xl的一第二方向X2滑动。
[0042]如图3以及图4所示,卡制件38具有一卡合端部387,其用来卡制于第二壳体34。在此实施例中,卡制件38的滑动本体381可实质上为一矩形结构,卡合端部387可设置于该矩形结构(即卡制件38的滑动本体381)的一第三侧S3,且第二导向结构44可设置于该矩形结构(即卡制件38的滑动本体381)相对第三侧S3的一第四侧S4,亦即卡合端部387与第二导向结构44可分别设置于该矩形结构(即卡制件38的滑动本体381)的相对两侧边,而卡制件38的滑动本体381的结构设计可不局限于本实施例附图所绘示,例如卡制件38的滑动本体381亦可实质上为一梯形或一椭圆形结构。至于采用上述何者设计,其视实际需求而定。
[0043]此外,卡制机构36还包含有一驱动件46,其抵接于卡制件38与抵接结构42。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导向结构40可为一穿孔,第二导向结构44可为一导柱,驱动件46可为一弹簧,该导柱(即第二导向结构44)可滑动地穿设于该穿孔(即第一导向结构40),且该弹簧(即驱动件46)套设于该导柱(即第二导向结构44)。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向结构40与第二导向结构44的结构设计可不局限于本实施例附图所绘示,例如第一导向结构40亦可为一滑槽,第二导向结构44亦可为一滑轨,且该滑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滑槽内。至于采用上述何者设计,其视实际需求而定。除此之外,第一壳体32还具有一第一卡钩结构325及一第二卡钩结构327,且卡制件38还包含有一第一止挡部388以及一第二止挡部389,第一止挡部388突出于第一翼部383,且第二止挡部389突出于第二翼部385。
[0044]请参阅图3至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制机构36处于一组装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至图5所示,在组装卡制件38时,首先将驱动件46套设于第二导向结构44,再将第二导向结构44穿设于第一导向结构40并将卡制件38移动至如图5所示的位置,此时驱动件46处于一压缩状态以储存一弹性位能。最后,释放驱动件46以使驱动件46释放该弹性位能而产生一弹性回复力,此时该弹性回复力便可用来驱动卡制件38相对第一壳体32沿第一方向Xl滑动,而当卡制件38相对第一壳体32沿第一方向Xl滑动至如图4所示的—^制位置时,第一止挡部388抵接于第—钩结构325,且第二止挡部389抵接于第二卡钩结构327。如此一来,卡制件38便可被第一^^钩结构325与第二卡钩结构327限位于如图4所示的该卡制位置上。值得一提的是,当卡制件38被限位于该卡制位置上时,第一卡钩结构325可下压第一止挡部388于第一承载结构321上,且第二卡钩结构327可下压第二止挡部389于第二承载结构323上。如此一来,卡制件38便可稳固地被限位于该卡制位置上。
[0045]请参阅图4至图8,图6至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4处于不同安装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至图8所示,第二壳体34具有一卡合结构341,且卡制件38的卡合端部387上形成有一导引结构390。当使用者欲安装第二壳体34于第一壳体32上时,首先将第二壳体34沿垂直于第一方向Xl的一组装方向D相对第一壳体32移动(如图6所示),而当第二壳体34沿组装方向D相对第一壳体32移动至卡合结构341抵接于导引结构390时,导引结构390便可用来导引第二壳体34继续沿组装方向D相对第一壳体32移动,以使第二壳体34可相对第一壳体32移动至图8所不的一组装位置。换句话说,在第二壳体34沿组装方向D相对第一壳体32移动至该组装位置的过程中,导引结构390配合于卡合结构341以相对卡合结构341位移,藉此卡合结构341便可推动卡制件38沿相反于第一方向Xl的第二方向X2滑动。如此一来,第二壳体34的卡合结构341便可顺利自如图6所示的位置经由如图7所示的位置而至如图8所示的该组装位置。
[0046]在此实施例中,导引结构390可为一斜面结构,但不受此限,例如导引结构390亦可为一圆角结构。至于采用上述何者设计,其视实际需求而定。进一步地,当第二壳体34沿组装方向D相对第一壳体32移动至如图8所示的该组装位置时,驱动件46便可驱动卡制件38沿第一方向Xl滑动至如图4所示的该卡制位置,此时第一卡钩结构325与第二卡钩结构327便可限位卡制件38于该卡制位置上,且卡制件38的卡合端部387便可卡合于第二壳体34的卡合结构341 (如图8所示)。如此一来,卡制件38便可卡制于第二壳体34以固定第二壳体34 于第一壳体32上。
[0047]相比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卡制机构利用卡制件可相对第一壳体滑动的机构设计,使得当第二壳体沿组装方向组装于第一壳体上时,驱动件可驱动卡制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而使该卡制件卡制于该第二壳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卡制机构的卡制件可避免在组装壳体的过程中发生塑性形变或断裂且具有较佳的结构耐受度,故而可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而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滑动卡合功能的卡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制机构包括: 一卡制件,该卡制件可滑动地安装于一第一壳体上,其中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导向结构与一抵接结构,且该第一壳体安装于一第二壳体上; 一第二导向结构,该第二导向结构连接于该卡制件且该第二导向结构的走向平行于一第一方向,该第二导向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导向结构内,藉以导向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以及 一驱动件,该驱动件抵接于该卡制件与该抵接结构,当该第二壳体沿一组装方向相对该第一壳体移动至一组装位置时,该驱动件驱动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一卡制位置,以使该卡制件卡制于该第二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制件具有一卡合端部,当该驱动件驱动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该卡制位置时,该卡合端部卡合于该第二壳体的—^合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合端部上形成有一导引结构,该导引结构用来导引该第二壳体沿该组装方向相对该第一壳体移动至该组装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二壳体沿该组装方向相对该第一壳体移动至该组装位置的过程中,该导引结构配合于该卡合结构以相对该卡合结构位移,藉以推动该卡制件沿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滑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结构为一斜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向结构为一导柱,该驱动件为一弹簧,且该弹簧套设于该导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制件包括: 一滑动本体; 一第一翼部,该第一翼部突出于该滑动本体的一第一侧,该第一翼部用来可滑动地承靠于该第一壳体的一第一承载结构;以及 一第二翼部,该第二翼部突出于该滑动本体相对该第一侧的一第二侧,该第二翼部用来可滑动地承靠于该第一壳体的一第二承载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制件还包括: 一第一止挡部,该第一止挡部突出于该第一翼部,当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该卡制位置时,该第一止挡部抵接于该第一壳体的一第一卡钩结构;以及 一第二止挡部,该第二止挡部突出于该第二翼部,当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该卡制位置时,该第二止挡部抵接于该第一壳体的一第二卡钩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制件还具有—合端部,该卡制件的该滑动本体实质上为一矩形结构,该卡合端部设置于该矩形结构的一第三侧,且该第二导向结构设置于该矩形结构相对该第三侧的一第四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方向实质上垂直于该组装方向。
11.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导向结构与一抵接结构; 一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安装于该第一壳体上;以及一^^制机构,该卡制机构包括: ^制件,该卡制件可滑动地安装于该第一壳体上; 一第二导向结构,该第二导向结构连接于该卡制件且该第二导向结构的走向平行于一第一方向,该第二导向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导向结构内,藉以导向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以及 一驱动件,该驱动件抵接于该卡制件与该抵接结构,当该第二壳体沿一组装方向相对该第一壳体移动至一组装位置时,该驱动件驱动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一卡制位置,以使该卡制件卡制于该第二壳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具有一卡合结构,该卡制件具有一卡合端部,当该驱动件驱动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该卡制位置时,该卡合端部卡合于该卡合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合端部上形成有一导引结构,该导引结构用来导引该第二壳体沿该组装方向相对该第一壳体移动至该组装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二壳体沿该组装方向相对该第一壳体移动至该组装位置的过程中,该导引结构配合于该卡合结构以相对该卡合结构位移,藉以推动该卡制件沿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滑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结构为一斜面结构。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向结构为一穿孔,该第二导向结构为一导柱,该驱动件为一弹簧,该导柱可滑动地穿设于该穿孔,且该弹簧套设于该导柱。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承载结构及一第二承载结构,且该卡制件包括: 一滑动本体; 一第一翼部,该第一翼部突出于该滑动本体的一第一侧,该第一翼部用来可滑动地承靠于该第一承载结构;以及 一第二翼部,该第二翼部突出于该滑动本体相对该第一侧的一第二侧,该第二翼部用来可滑动地承靠于该第二承载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卡钩结构及一第二卡钩结构,且该卡制件还包括: 一第一止挡部,该第一止挡部突出于该第一翼部,当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该卡制位置时,该第一止挡部抵接于该第—钩结构;以及 一第二止挡部,该第二止挡部突出于该第二翼部,当该卡制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至该卡制位置时,该第二止挡部抵接于该第二卡钩结构。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制件还具有一卡合端部,该卡制件的该滑动本体实质上为一矩形结构,该卡合端部设置于该矩形结构的一第三侧,且该第二导向结构设置于该矩形结构相对该第三侧的一第四侧。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方向实质上垂直于该组装方向。
【文档编号】G06F1/16GK203397258SQ201320366671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5日
【发明者】张铁华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