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私保护的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23259发布日期:2020-03-20 05:5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私保护的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私保护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和智能化也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用户将隐私信息保存在电子设备上。很多设备的所有者都不希望自己设备内的一些信息被他人看到,比如通话记录、短信息、网页浏览记录以及一些应用比如qq、微博类记住账号密码等。因此,对电子设备隐私信息的保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为了满足设备用户这种保护隐私的需求,其中一种技术是多用户账号登录的方式,通过输入不同的用户名、登录密码登录系统,展现不同的内容。但是,很多的电子设备不支持多用户账号登录,另外,这种方式只有在登录系统才能发挥保护作用,不能实时识别用户身份并及时保护隐私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时识别设备用户的身份并根据用户的身份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有效保护用户隐私。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隐私保护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实时认证用户身份,并根据不同用户身份,加载不同的设备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隐私保护的方法,包括: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所述面部图像信息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其中,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唯一识别用户的参数;匹配提取的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若匹配成功,根据与所述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提取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不成功或没有采集到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时,根据预存的默认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所述默认加载策略为加载设备的公共资源内容。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的步骤发生在登录所述设备系统之前和/或登录所述设备系统之后。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的步骤发生在登录所述设备系统之前时,所述若匹配成功,根据与所述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的步骤具体为:若匹配成功,登录所述设备系统,根据与所述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到第三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匹配成功,根据与所述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实时采集所述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将所述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前一次采集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判断设备用户是否发生变化;若设备用户发生变化,重新进行所述匹配及之后的加载步骤;若设备用户没有发生变化,不执行所述匹配及之后的加载步骤,直接保持原有的设备加载内容和管理权限不变。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到第四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的步骤包括: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提取得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设置与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保存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至数据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存所述默认加载策略,所述默认加载策略为加载设备的公共资源内容。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七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包括虹膜特征值、视网膜特征值以及人脸特征值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采集模块、匹配模块以及加载模块,其中:所述采集模块用于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提取所述面部图像信息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其中,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唯一识别用户的参数,其中,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唯一识别用户的参数;所述匹配模块用于匹配提取的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所述加载模块用于在所述匹配模块匹配成功时,根据与所述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载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匹配模块匹配不成功时或所述采集模块没有采集到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时,根据预存的默认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所述默认加载策略为加载设备的公共资源内容。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集模块在登录所述设备系统之前和/或登录所述设备系统之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采集模块在登录所述设备系统之前,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所述加载模块用于在所述匹配模块匹配成功时,登录所述设备系统,然后根据与所述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到第三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判断模块,其中:所述采集模块在所述加载模块根据与所述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的步骤之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所述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提取所述面部图像信息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采集模块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前一次采集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判断设备用户是否发生变化,并根据判断结果向所述匹配模块和所述加载模块发送通知指令;若所述设备用户发生变化,所述匹配模块和所述加载模块根据所述判断模块发出的通知指令重新进行所述匹配和之后的加载步骤;若所述设备用户没有发生变化,所述加载模块根据所述判断模块发出的通知指令保持原有的设备加载内容和管理权限不变。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四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预存模块,其中:所述预存模块用于预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存模块包括采集单元、设置单元以及保存单元,其中: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提取得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所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与所述采集单元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所述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至数据库。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存模块还用于预存默认加载策略,所述默认加载策略为加载设备的公共资源内容。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七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包括虹膜特征值、视网膜特征值以及人脸特征值的至少一种。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存储器以及分别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存储器电连接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的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接收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所述面部图像信息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提取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若匹配成功,根据与所述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其中,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唯一识别用户的参数;所述存储器用于预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所述预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提取的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不成功或图像采集装置没有采集到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时,根据预存的默认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所述默认加载策略为加载设备的公共资源内容。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在在登录所述设备系统之前和/或登录所述设备系统之后,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处理器在登录所述设备系统之前,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所述处理器在所述匹配成功时,登录所述设备系统,根据与所述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与所述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的步骤之后,所述处理器进一步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所述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所述处理器提取所述面部图像信息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将提取的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前一次采集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判断设备用户是否发生变化,若所述设备用户发生变化,所述处理器重新进行所述匹配和之后的加载步骤;若所述设备用户没有发生变化,所述处理器保持原有的设备加载内容和管理权限不变。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包括虹膜特征值、视网膜特征值以及人脸特征值的至少一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将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根据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现有技术的需要账号登录后才能实现隐私保护,本申请能够实时认证设备用户的身份,并根据用户身份加载不同的设备内容,从而能实时保护用户隐私信息,提高用户隐私保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私保护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隐私保护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隐私保护的方法中预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预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有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通过多账号登录的方式实现隐私保护,通过不同的账号、密码登录系统,显示不同的信息。但是这种方式只有在登录系统之后才能实现隐私保护,不能实时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及时保护用户隐私。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隐私保护的方法及设备,通过面部测试技术,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从中提取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并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以与预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从而能够实时认证用户身份,并根据不同用户身份,加载不同的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但是这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私保护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隐私保护的方法包括:

步骤s101: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

电子设备通过其自身的图像采集装置实时对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其中,图像采集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和红外灯,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面部图像信息采集的装置。

步骤s102:提取面部图像信息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

对采集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计算,提取得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

s103:匹配提取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

将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在电子设备内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表明符合预存的合法用户身份,判定该设备用户为合法用户,如果匹配不成功,表明该设备用户不是预存的合法用户,判定该设备用户为非合法用户。

这里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唯一识别用户的参数,可以包括虹膜特征值、视网膜特征值以及人脸特征值的至少一种。

其中,虹膜特征值包括每个虹膜基于像冠、水晶体、细丝、斑点、结构、凹点、射线、皱纹和条纹等特性的参数;视网膜特征值包括每个视网膜血管分布特性的参数;人脸特征值包括每张人脸眼间距、鼻翼宽度、嘴巴宽度以及眼、鼻、嘴之间距离等特性的参数。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设置匹配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成功才判定为合法用户,否则为非合法用户。当然,为了提高识别速度,也可以设置匹配过程中,只要一个面部唯一性特征值参数匹配成功即判定为合法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地限定。

步骤s104:若匹配成功,根据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若匹配成功,根据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加载策略加载设备的内容和管理权限。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通过预存不同设备用户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并绑定不同的加载策略,不同的加载策略体现不同的系统管理权限,可以访问不同的用户数据。因此,通过实时检测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实现不同的设备用户加载不同的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的步骤可以发生在登录设备系统之前、登录设备系统之后两个阶段中的至少一个阶段。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隐私保护的方法,可以通过面部检测的方式进行设备系统登录并根据用户身份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也可以是在登录设备系统后通过实时面部检测的方式验证设备用户的身份,在用户身份不符合预存的合法用户身份时,能够自动并及时实现加载内容和管理权限的切换,使隐私保护的实现更加智能化,有效避免现有技术需要退出当前账号登录而切换成另一账号登录带来的繁琐操作,提升设备用户的体验。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阐述,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隐私保护的方法,通过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将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根据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现有技术的需要账号登录后才能实现隐私保护,本申请能够实时认证设备用户的身份,并根据用户身份加载不同的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从而能实时保护用户隐私信息,提高用户隐私保护能力。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隐私保护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隐私保护的方法包括:

步骤s201:预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

设备用户可以预先在设备上进行面部特征信息注册,保存设备用户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并配置加载策略。其中,可以根据需要注册多个面部特征信息,并配置相应的加载策略。比如设备的管理者,在进行面部特征注册时可以配置一个可以查看设备系统内全部内容和具有系统全部管理权限的加载策略,即该用户可以查看设备的全部内容,并能对系统内全部内容执行管理操作,比如删除、修改等。而对于另一个常用该设备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加载策略,比如可以查看系统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及具有系统部分或全部管理权限的加载策略等。

步骤s202:预存默认加载策略;

预先在设备上保存一个默认加载策略。在电子设备采集不到用户面部图像信息或采集到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不成功时,以这个默认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默认加载策略为加载设备系统的公共资源,比如游戏、新闻或者某些特定的应用程序,不加载涉及个人信息的设备内容以及系统的管理权限,如联系人、图片等内容,不具有系统的管理权限,即不能对系统的内容进行管理操作,如删除、修改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201和s202,不严格区分先后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s201再执行步骤s202,或先执行s202后执行s201,也可能将两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来执行。

步骤s203: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

电子设备通过其自身的图像采集装置实时对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其中,图像采集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和红外灯,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面部图像信息采集的装置。

步骤s204:判断是否采集到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

判断是否采集到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当采集到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时,进行步骤s205,否则进行步骤s208。

步骤s205:提取面部图像信息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提取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

对采集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计算,提取得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将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在电子设备内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表明符合预存的合法用户身份,判定该设备用户为合法用户,如果匹配不成功,表明该设备用户不是预存的合法用户,判定该设备用户为非合法用户。

这里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唯一识别用户的参数,可以包括虹膜特征值、视网膜特征值以及人脸特征值的至少一种。

其中,虹膜特征值包括每个虹膜基于像冠、水晶体、细丝、斑点、结构、凹点、射线、皱纹和条纹等特性的参数;视网膜特征值包括每个视网膜血管分布特性的参数;人脸特征值包括每张人脸眼间距、鼻翼宽度、嘴巴宽度以及眼、鼻、嘴之间距离等特性的参数。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设置匹配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成功才判定为合法用户,否则为非合法用户。当然,为了提高识别速度,也可以设置匹配过程中,只要一个面部唯一性特征值参数匹配成功即判定为合法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地限定。

步骤s206:判断是否匹配;

判断采集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否匹配,若匹配,进行步骤s207,若不匹配,进行步骤s208。

步骤s207:根据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根据匹配的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实际应用中,上述的面部图像信息采集、匹配以及设备内容加载的步骤是循环反复执行的。并且,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的步骤可以发生在登录设备系统之前和登录设备系统之后两个阶段中的至少一个。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隐私保护的方法,可以通过面部检测的方式进行设备系统登录并根据用户身份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也可以是在登录设备系统后通过实时面部检测的方式验证设备用户的身份,在用户身份不符合预存的合法用户身份时,能够自动并及时实现加载内容和管理权限的切换,使隐私保护的实现更加智能化,有效避免现有技术需要退出当前账号登录而切换成另一账号登录带来的繁琐操作,提升设备用户的体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可以在根据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后,返回继续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将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通过与前一次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进行比较来判断设备用户是否发生变化,即当前采集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前一次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相同,表明设备用户没有发生变化,否则,设备用户发生变化。

当设备用户发生变化时,则重新执行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的步骤以及后面的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的步骤,具体实现过程跟上述过程一致。当设备用户没有发生变化时,不需要重新执行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以及后面的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的步骤,只要保持设备原有的加载内容和管理权限不变化。继续返回上述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步骤,以此类推。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设备用户没有发生变化时也反复执行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和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的步骤,减少设备不必要的系统负载。

步骤s208:根据预存的默认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在电子设备采集不到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或采集到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不匹配时,以预存的默认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这个预存的默认加载策略为加载设备系统的公共资源,无法查看系统中涉及到个人信息的如图片、联系人、网页浏览记录等等内容,也无法对系统的内容进行管理操作,如修改、删除等。

其中,本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预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的实现流程,请参阅图3,图3是预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的流程图,具体可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301: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提取得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

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通过计算提取得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

这里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唯一识别用户的参数,可以包括虹膜特征值、视网膜特征值以及人脸特征值的至少一种。

子步骤s302:设置与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

配置与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比如采集的为设备管理者的面部图像信息,可以配置一个能够查看设备系统内所有内容和具有系统全部管理权限的加载策略,当采集的是其他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时,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可以查看系统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以及根据需要配置系统部分或全部管理权限的加载策略。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配置加载策略。每个用户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对应一个加载策略。

子步骤s303:保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至数据库。

将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保存至数据库。对于需要预先注册多个面部特征信息的,每采集一个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都进行如上述的操作流程,以此类推,本申请实施例不一一举例说明。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隐私保护的方法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掌上电脑、ipad、电子阅读器等等。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包括采集模块11、匹配模块12以及加载模块13,其中:

采集模块11用于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提取面部图像信息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其中,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唯一识别用户的参数;

电子设备通过其采集模块11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对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采集,采集模块11将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计算,提取得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

匹配模块12用于匹配提取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进行匹配;

匹配模块12匹配采集模块11提取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在电子设备内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通过比较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表明符合预存的合法用户身份,判定该设备用户为合法用户,如果匹配不成功,表明该设备用户不是预存的合法用户,判定该设备用户为非合法用户。

这里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唯一识别用户的参数,可以包括虹膜特征值、视网膜特征值以及人脸特征值的至少一种。

其中,虹膜特征值包括每个虹膜基于像冠、水晶体、细丝、斑点、结构、凹点、射线、皱纹和条纹等特性的参数;视网膜特征值包括每个视网膜血管分布特性的参数;人脸特征值包括每张人脸眼间距、鼻翼宽度、嘴巴宽度以及眼、鼻、嘴之间距离等特性的参数。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设置匹配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成功才判定为合法用户,否则为非合法用户。当然,为了提高识别速度,也可以设置匹配过程中,只要一个面部唯一性特征值参数匹配成功即判定为合法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地限定。

加载模块13用于在匹配模块12匹配成功时,根据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加载模块13在匹配模块12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加载策略加载设备的内容和系统管理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采集模块11可以在登录设备系统之前和登录设备系统之后两个阶段中的至少一个阶段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隐私保护的方法,可以通过面部检测的方式进行设备系统登录并根据用户身份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也可以是在登录设备系统后通过实时面部检测的方式验证设备用户的身份,在用户身份不符合预存的合法用户身份时,能够自动并及时实现加载内容和管理权限的切换,使隐私保护的实现更加智能化,有效避免现有技术需要退出当前账号登录而切换成另一账号登录带来的繁琐操作,提升设备用户的体验。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通过预存不同设备用户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并绑定不同的加载策略,不同的加载策略体现不同的系统管理权限,可以访问不同的用户数据。因此,通过实时检测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实现不同的设备用户加载不同的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包括采集模块21、匹配模块22、加载模块23、判断模块24以及预存模块25,其中:

采集模块21用于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

电子设备通过其采集模块21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对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采集。

判断模块24用于判断图像采集装置是否采集到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在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时,采集模块21用于将采集得到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唯一识别用户的参数。

匹配模块22将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在电子设备内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通过比较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表明符合预存的合法用户身份,判定该设备用户为合法用户,如果匹配不成功,表明该设备用户不是预存的合法用户,判定该设备用户为非合法用户。

这里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唯一识别用户的参数,可以包括虹膜特征值、视网膜特征值以及人脸特征值的至少一种。

其中,虹膜特征值包括每个虹膜基于像冠、水晶体、细丝、斑点、结构、凹点、射线、皱纹和条纹等特性的参数;视网膜特征值包括每个视网膜血管分布特性的参数;人脸特征值包括每张人脸眼间距、鼻翼宽度、嘴巴宽度以及眼、鼻、嘴之间距离等特性的参数。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设置匹配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成功才判定为合法用户,否则为非合法用户。当然,为了提高识别速度,也可以设置匹配过程中,只要一个面部唯一性特征值参数匹配成功即判定为合法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地限定。

判断模块24进一步用于判断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是否成功,若匹配成功,加载模块23根据与匹配的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实际应用中,上述的面部图像信息采集、匹配以及设备内容加载的步骤是循环反复执行的。并且,采集模块21可以在登录设备系统之前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也可以在登录设备系统之后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隐私保护的方法,可以通过面部检测的方式进行设备系统登录并根据用户身份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也可以是在登录设备系统后通过实时面部检测的方式验证设备用户的身份,在用户身份不符合预存的合法用户身份时,能够自动并及时实现加载内容和管理权限的切换,使隐私保护的实现更加智能化,有效避免现有技术需要退出当前账号登录而切换成另一账号登录带来的繁琐操作,提升设备用户的体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采集模块21在加载模块23在根据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的步骤之后,返回继续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判断模块24用于将采集模块21采集得到的该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前一次采集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判断设备用户是否发生变化。即该采集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前一次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相同,表明设备用户没有发生变化,否则,设备用户发生变化。判断模块24根据判断结果向匹配模块22和加载模块23发出通知指令。

在设备用户发生变化时,匹配模块22和加载模块23根据判断模块24发出的通知指令重新进行匹配和之后的加载步骤;在设备用户没有发生变化时,加载模块23根据判断模块24发出的通知指令保持原有的设备加载内容和管理权限不变。继续返回上述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步骤,以此类推。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设备用户没有发生变化时也反复执行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和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的步骤,减少设备不必要的系统负载。

加载模块23还用于在匹配模块22匹配不成功时或采集模块21没有采集到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时,根据预存的默认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在电子设备采集不到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或采集到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不匹配时,加载模块23以预存的默认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这个预存的默认加载策略为加载设备系统的公共资源,无法查看系统中涉及到个人信息的如图片、联系人、网页浏览记录等等内容,也无法对系统的内容进行管理操作,如删除、修改等。

另外,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包括预存模块25,预存模块25用于预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还用于预存默认加载策略。

设备用户可以通过预存模块25预先在设备上进行面部特征信息注册,保存设备用户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并配置加载策略。其中,可以根据需要注册多个面部特征信息,并配置相应的加载策略。比如设备的管理者,在进行面部特征信息注册时可以配置一个可以查看设备系统内全部内容和具有系统所有内容的管理权限的加载策略,而对于另一个常用该设备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加载策略,比如可以查看系统全部或部分内容和具有系统部分管理权限的加载策略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用户的加载策略,每个用户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对应一个加载策略。

预存模块25还用于预先在设备上保存一个默认加载策略,以在电子设备采集不到用户面部图像信息或采集到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不成功时,以这个默认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默认加载策略为加载设备系统的公共资源,比如游戏、新闻或者某些特定的应用程序,不加载涉及个人信息的设备内容,如联系人、图片等内容,不具备系统内容的管理权限。

其中,请进一步参阅图6,图6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预存模块25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电子设备的预存模块25进一步包括采集单元111、设置单元112以及保存单元113,其中:

采集单元111用于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提取得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

这里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唯一识别用户的参数,可以包括虹膜特征值、视网膜特征值以及人脸特征值的至少一种。

采集单元111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通过计算提取得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

设置单元112用于设置与采集单元111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

通过设置单元112配置与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比如采集单元111采集的为设备管理者的面部图像信息,可以配置一个能够查看设备系统内所有内容和具有系统所有内容管理权限的加载策略,当采集的是其他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时,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可以查看系统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以及具有部分或全部内容管理权限的加载策略。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配置加载策略。每个用户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对应一个加载策略。

保存单元113用于保存设置单元112设置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至数据库。

保存单元113将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保存至数据库。对于需要预先注册多个面部特征信息的,每采集一个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都进行如上述的操作流程,以此类推,本申请实施例不一一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有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1、图像采集装置32、发送器33、随机存取存储器34、只读存储器35、总线36以及网络接口单元37。其中,处理器31通过总线36分别耦接图像采集装置32、发送器33、随机存取存储器34、只读存储器35以及网络接口单元37。其中,当需要运行电子设备300时,通过固化在只读存储器35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或者嵌入式系统中的bootloader引导系统进行启动,引导电子设备300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在电子设备300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后,在随机存取存储器34中运行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从网络接收数据或者向网络发送数据,使得:

处理器31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

图像采集装置32用于实时采集的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

处理器31用于提取图像采集装置32采集的面部图像信息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提取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若匹配成功,根据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处理器31将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在电子设备内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通过比较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表明符合预存的合法用户身份,判定该设备用户为合法用户,如果匹配不成功,表明该设备用户不是预存的合法用户,判定该设备用户为非合法用户。若匹配成功,处理器31根据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

这里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是唯一识别用户的参数,可以包括虹膜特征值、视网膜特征值以及人脸特征值的至少一种。

其中,虹膜特征值包括每个虹膜基于像冠、水晶体、细丝、斑点、结构、凹点、射线、皱纹和条纹等特性的参数;视网膜特征值包括每个视网膜血管分布特性的参数;人脸特征值包括每张人脸眼间距、鼻翼宽度、嘴巴宽度以及眼、鼻、嘴之间距离等特性的参数。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设置匹配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匹配成功才判定为合法用户,否则为非合法用户。当然,为了提高识别速度,也可以设置匹配过程中,只要一个面部唯一性特征值参数匹配成功即判定为合法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地限定。

在匹配不成功或图像采集装置32没有接收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时,处理器31进一步用于根据预存的默认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默认加载策略为加载设备系统的公共资源,如游戏、新闻或者某些特定的应用程序。不加载涉及个人信息的内容,如图片、联系人、网页浏览记录等内容,不具有系统内容的管理权限。

在根据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的步骤之后,处理器31进一步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处理器31提取面部图像信息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将提取的所述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前一次采集的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判断设备用户是否发生变化,若设备用户发生变化,处理器31重新进行匹配和之后的加载步骤;若设备用户没有发生变化,处理器31保持原有的设备加载内容和管理权限不变。

处理器31可以在登录设备系统之前和/或登录设备系统之后,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

其中,本实施例中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包括虹膜特征值、视网膜特征值以及人脸特征值的至少一种。

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34和只读存储器35,用于预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以及与预存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还用于预存默认加载策略。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掌上电脑、ipad、电子阅读器等等。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隐私保护的方法,通过实时采集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将面部图像信息提取得到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根据与预存的面部唯一性特征参数绑定的加载策略加载设备内容和管理权限。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现有技术的需要账号登录后才能实现隐私保护,本申请能够实时认证设备用户的身份,并根据用户身份加载不同的设备内容,从而能实时保护用户隐私信息,提高用户隐私保护能力。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