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出线负荷的变电站负荷建模方法

文档序号:6535110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综合出线负荷的变电站负荷建模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出线负荷的变电站负荷建模方法,本发明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负荷模型,首先对每条出线的负荷进行并行的建模,有效减少辨识的数据量,降低辨识的复杂程度,提高辨识的收敛速度;而后,基于变电站母线的实测数据,对每条出线负荷模型、配电网模型以及无功补偿模型所占的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所占的比例进行辨识,获得整个变电站的综合负荷模型。避免了权值选择的主观性,提高负荷建模的精度。本发明具有有效地提高所建负荷模型的精度;提高了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结果的精度和可行度,进而提高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水平的特点。
【专利说明】综合出线负荷的变电站负荷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现代电力系统的负荷建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综合出线负荷的变电站负荷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数字仿真已成为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大量的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动态仿真结果影响很大,对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安全分析、电压稳定等也有一定影响。在临界情况下,还有可能根本改变定性的结论。因此,精确建立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的负荷建模主要采用统计综合法和总体测辨法。
[0004]统计综合法是通过如下3个步骤完成建模的:
[0005](I)建立用电设备或元件的平均静态特性模型和动态特性模型;
[0006](2)统计用电设备或元件在各大类负荷中所占的比重;
[0007](3)根据设备或元件的模型以及相应的比重进行综合得到负荷模型。
[0008]统计综合法得到的负荷模型物理概念清晰,易于被电力工程工作人员理解。
[0009]但是,统计综合法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终端负荷种类繁多,通过实验确定各类终端负荷特性有一定的难度;且随着现代控制技术,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造成负荷随电压、频率变化特性呈非线性;同时,各类终端负荷在综合负荷中的比例构成受时间的影响是时变且不规律的,从而导致比例构成不易确定。
[0010]统计综合法仅考虑元件的平均电气特性,且难以精确考虑负荷的时变性,权值通过经验得到,建模的精度比较低,直接影响了实际使用的效果。
[0011]总体测辨法建模的基本思想是将负荷群作为一个整体,基于现场采集母线电压、频率、有功、无功数据,采用系统辨识理论确定负荷模型结构和参数。总体辨识法避免了大量的统计工作,具有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辨识理论。
[0012]但是,总体辨识法由于综合了所有出线的负荷,负荷模型复杂多样,拟合参数较多,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得总体辨识法的收敛性和辨识精度受到影响。
[0013]中国专利授权
【发明者】黎静华, 兰飞, 杨晓雨, 贾雍 申请人:广西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