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43613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包括一级监控装置和二级监控装置,一级监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和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连接二级监控装置;二级监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和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健康体检/社区基本卫生服务/综合医院门诊/住院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的采集和监控,对各类人群心理健康指数进行快速准确分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监控可靠性。
【专利说明】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对健康体检/社区基本卫生服务/综合医院门诊/住院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综合医院门诊就诊人群伴发心理精神障碍率高,识别率低。我国体检/社区基本卫生服务/综合医院门诊住院病人人群庞大,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综合医院门诊就诊(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人群2012年超过数亿人次,有关研究显示,综合性医院反复就诊患者中的50%伴有包括抑郁、焦虑、惊恐、酒精和其它物质滥用等心理精神障碍,而且这些心理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然而,这些伴发心理精神障碍的识别率和诊断率并不高。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15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对就诊患者的心理障碍平均识别率为48.9%,而我国仅为15.9%。体检/社区/综合医院门诊住院病人人口基数大,医生不能及时识别诊断治疗易导致:一是医患关系紧张,二是贻误疾病诊断治疗,浪费医疗资源给病患者及家庭带来痛苦和负担。
[0003]然而,因为文化、国情、历史等因素,尤其是面对我国综合医院/社区基层的心理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庞大人群,如何快速高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指数的定性和定量评估以及快速准确地对危险程度人群分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对健康体检/社区基本卫生服务/综合医院门诊/住院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的采集和监控,对各类人群心理健康指数进行快速准确分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监控可靠性。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监控装置和二级监控装置,
[0007]所述一级监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和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根据健康体检或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多维度风险因子的权重值进行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从而建立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再将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输入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所述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根据设定的心理健康指数第一分级算法将接收所述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进行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分级处理,所述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连接二级监控装置;
[0008]所述二级监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和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所述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根据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分级处理后的筛选人群或综合医院门诊住院人群的心理健康多维度风险因子的权重值进行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从而建立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再将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输入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所述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根据设定的心理健康指数第二分级算法将接收的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进行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分级处理后输出。
[0009]所述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所根据的健康体检或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的多维度风险因子包括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所述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均为高权重值风险因子,所述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担心惊恐、酒精依赖、住院史、睡眠障碍和精神性疾病史的7个维度的风险因子,所述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中的各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权重值均相等。
[0010]所述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还包括强迫观念、焦虑紧张、心理咨询和食欲的4个维度的风险因子。
[0011]所述心理健康指数第一分级算法是设定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一阈值且由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四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低级;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二阈值且由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四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中级;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大于等于第三阈值且由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四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高级;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且由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大于等于第五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高级;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小于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小于第五阈值;所述心理健康指数为高级的筛选人群的心理健康信息输入二级监控装置。
[0012]所述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所根据的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分级处理后的筛选人群或综合医院门诊住院人群的心理健康多维度风险因子包括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所述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均为高权重值风险因子,所述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包括7个维度的焦虑风险因子和7个维度的抑郁风险因子,所述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包括7至11个维度的心理精神障碍症状风险因子,所述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心理精神障碍症状风险因子中的各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权重值均相等。
[0013]所述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还包括体检风险因子、吸烟风险因子、甲亢甲减风险因子和慢性病遗传风险因子的7个维度的风险因子,所述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中的各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权重值均相等。
[0014]所述心理健康指数第二分级算法是设定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小于第六阈值且由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八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安全级;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七阈值且由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九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安全级;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大于等于第六阈值或由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大于等于第十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预警级;所述第六阈值大于第七阈值,所述第八阈值小于第九阈值,所述第九阈值小于第十阈值。
[0015]该系统还包括三级监控装置,所述三级监控装置包括焦虑等级计算建模模块、焦虑等级计算处理模块、抑郁等级计算建模模块和抑郁等级计算处理模块;所述二级监控装置将心理健康指数为预警级的筛选人群的焦虑风险因子和抑郁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当焦虑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大于抑郁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时输入焦虑等级计算建模模块,当抑郁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大于等于焦虑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时输入抑郁等级计算建模模块;所述焦虑等级计算建模模块进行焦虑等级计算建模并将焦虑等级计算结果输入焦虑等级计算处理模块,所述焦虑等级计算处理模块进行焦虑等级计算处理后输出;所述抑郁等级计算建模模块进行抑郁等级计算建模并将抑郁等级计算结果输入抑郁等级计算处理模块,所述抑郁等级计算处理模块进行抑郁等级计算处理后输出。
[0016]所述一级监控装置还包括与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相连的一级评价报告输出模块,所述一级评价报告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分级处理结果;所述二级监控装置还包括与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相连的二级评价报告输出模块,所述二级评价报告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分级处理结果。
[0017]还包括分别与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和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相连的触摸屏显示装置,所述触摸屏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各计算模型和输入模型计算结果。
[0018]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0019]本发明提供的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能够结合健康体检、社区基本卫生服务、综合医院门诊住院等不同领域人群的心理健康风险评估的特点,将整个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分成一级监控装置和二级监控装置两层结构,一级监控装置作为第一层是针对健康体检或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进行智能监控,根据这类人群的心理健康多维度风险因子的高权重值进行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并将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输入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根据设定的心理健康指数第一分级算法将接收所述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进行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分级处理,二级监控装置作为第二层是针对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分级处理后的筛选人群或综合医院门诊住院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进行智能监控,根据这类人群的心理健康多维度风险因子的高权重值进行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并将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输入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根据设定的心理健康指数第二分级算法将接收的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进行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分级处理后输出。通过在两个层级结构中合理的构建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和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使得各人群心理健康指数的快速递进和退出定量分级实现有据可依,为计算机智能化、网络化广覆盖和科研课题打好了基础,该系统具有整体全面地阶梯层级结构,适合对大规模的健康体检/社区基本卫生服务/综合医院门诊/住院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的采集和监控,对各人群心理健康指数进行快速准确分级,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人群的定量筛检评价指标,同时建立了适合综合医院使用的心理健康风险监控分级分层管理体系,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监控可靠性,具有快捷、方便、准确的特点。[0020]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中所述的多维度风险因子包括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高权重值的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的基础上,增补了高权重值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建立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提高了健康体检或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筛查的灵敏度,减少漏检率,提高智能监控的效率。
[0021]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中所述的心理健康多维度风险因子包括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包括7个维度的焦虑风险因子和7个维度的抑郁风险因子,在高权重值的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的基础上,增补了高权重值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包括7至11个维度的心理精神障碍症状风险因子,建立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提高了第一层分级处理后的筛选人群或综合医院门诊住院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筛查的灵敏度,减少漏检率,进一步提高智能监控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发明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发明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的优选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0026]本发明涉及一种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级监控装置和二级监控装置,其中,一级监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和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根据健康体检或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多维度风险因子的权重值进行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从而建立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再将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输入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根据设定的心理健康指数第一分级算法将接收所述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进行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分级处理,所述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连接二级监控装置;二级监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和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连接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根据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分级处理后的筛选人群或综合医院门诊住院人群的心理健康多维度风险因子的权重值进行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从而建立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再将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输入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根据设定的心理健康指数第二分级算法将接收的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进行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分级处理后输出。
[0027]图2为本发明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的优选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监控装置、二级监控装置和三级监控装置,一级监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和一级评价报告输出模块,二级监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和二级评价报告输出模块,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与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相连,三级监控装置包括焦虑等级计算建模模块、焦虑等级计算处理模块、抑郁等级计算建模模块和抑郁等级计算处理模块,焦虑等级计算建模模块分别与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和焦虑等级计算处理模块相连,抑郁等级计算建模模块分别与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和抑郁等级计算处理模块,三级监控装置优选还包括三级评价报告输出模块,该三级评价报告输出模块分别与焦虑等级计算处理模块相连和抑郁等级计算处理模块相连。
[0028]本发明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的一级监控装置是针对健康体检或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的智能监控,其中的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根据健康体检或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多维度风险因子的权重值进行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从而建立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这个模型还可以简称 PHFMGP (PHFM:Psycho1gicalHealthriskFactorsCalculationModel, GP:GeneralPeople),选择高权重值的健康体检或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的多维度风险因子进行建模,优选包括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均为高权重值风险因子,共可以达到健康体检或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的多维度风险因子的权重值的98%以上,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可采用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DavidGo-1dberg于1972年创建的模型中的风险因子,其实质是一种一般健康量表模型(简称:GHQ),该模型适用于一般人群心理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监控,GHQ目的是对被试者随机采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监控,包括12个维度的风险因子,对其建模构成本申请模型的PHFMm2。针对体检人群与流行病学有共同相对健康的特点,根据体检人群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心理危险因素医学心理学专业要求,本发明在GHQ的基础上,为提高健康体检或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筛查的灵敏度,减少漏检率,提高智能监控的效率,设置了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可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担心惊恐、酒精依赖、住院史、睡眠障碍和精神性疾病史的7个维度的风险因子,该实施例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优选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强迫观念、担心惊恐、焦虑紧张、酒精依赖、心理咨询、住院史、食欲、睡眠障碍和精神性疾病史的11个维度的风险因子,对其建模构成PHFMm3_23,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中的各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权重值均相等,整体建立了适合健康体检或社区人群的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PHFMeP23。表I为本发明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优选的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PHFMep23, PHFMGp23=PHFMGp12+PHFMGp13_23o该模型包括各计算机模型条目和各条目内容对应的得分选择情况。计算机模型条目的顺序可以是固定或随机排列。
[0029]表I
[0030]
PHFMgp12模型条目_得分O 得分O 得分I得分I_
1.在做事时,能集中精神吗?U能集中 U和平时一样U不能集中U完全不能集中
2.有因过分担心而失眠吗?□没有过□和平时一样□有过 □总这样
3.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吗?□有用 □和平时一样□没有用 □完全没荇用
[0031]
【权利要求】
1.一种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监控装置和二级监控装置, 所述一级监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和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根据健康体检或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多维度风险因子的权重值进行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从而建立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再将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输入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所述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根据设定的心理健康指数第一分级算法将接收所述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进行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分级处理,所述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连接二级监控装置; 所述二级监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和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所述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根据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分级处理后的筛选人群或综合医院门诊住院人群的心理健康多维度风险因子的权重值进行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从而建立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再将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输入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所述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根据设定的心理健康指数第二分级算法将接收的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进行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分级处理后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所根据的健康体检或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的多维度风险因子包括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所述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均为高权重值风险因子,所述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担心惊恐、酒精依赖、住院史、睡眠障碍和精神性疾病史的7个维度的风险因子,所述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中的各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权重值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还包括强迫观念、焦虑紧张、心理咨询和食欲的4个维度的风险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理健康指数第一分级算法是设定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一阈值且由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四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低级;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二阈值且由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四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中级;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大于等于第三阈值且由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四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高级;第一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一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且由增补的一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大于等于第五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高级;所述第一阈值 小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小于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小于第五阈值;所述心理健康指数为高级的筛选人群的心理健康信息输入二级监控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心理因素计算建模模块所根据的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分级处理后的筛选人群或综合医院门诊住院人群的心理健康多维度风险因子包括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所述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均为高权重值风险因子,所述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包括7个维度的焦虑风险因子和7个维度的抑郁风险因子,所述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包括7至11个维度的心理精神障碍症状风险因子,所述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心理精神障碍症状风险因子中的各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权重值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还包括体检风险因子、吸烟风险因子、甲亢甲减风险因子和慢性病遗传风险因子的7个维度的风险因子,所述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和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中的各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权重值均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理健康指数第二分级算法是设定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小于第六阈值且由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八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安全级;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七阈值且由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为第九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安全级;第二心理因素计算结果中的由二级通用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大于等于第六阈值或由增补的二级非健康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大于等于第十阈值时,心理健康指数为预警级;所述第六阈值大于第七阈值,所述第八阈值小于第九阈值,所述第九阈值小于第十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三级监控装置,所述三级监控装置包括焦虑等级计算建模模块、焦虑等级计算处理模块、抑郁等级计算建模模块和抑郁等级计算处理模块;所述二级监控装置将心理健康指数为预警级的筛选人群的焦虑风险 因子和抑郁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当焦虑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大于抑郁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时输入焦虑等级计算建模模块,当抑郁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大于等于焦虑风险因子在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时输入抑郁等级计算建模模块;所述焦虑等级计算建模模块进行焦虑等级计算建模并将焦虑等级计算结果输入焦虑等级计算处理模块,所述焦虑等级计算处理模块进行焦虑等级计算处理后输出;所述抑郁等级计算建模模块进行抑郁等级计算建模并将抑郁等级计算结果输入抑郁等级计算处理模块,所述抑郁等级计算处理模块进行抑郁等级计算处理后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监控装置还包括与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处理模块相连的一级评价报告输出模块,所述一级评价报告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心理健康指数一次分级处理结果;所述二级监控装置还包括与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处理模块相连的二级评价报告输出模块,所述二级评价报告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心理健康指数二次分级处理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第一心理因素计算模型和第二心理因素计算模型相连的触摸屏显示装置,所述触摸屏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各计算模型和输入模型计算结果。
【文档编号】G06Q50/22GK103914800SQ201410147125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发明者】聂聪, 王艳云 申请人:聂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