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519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主要于一绝缘层的表面与底面分别形成有一感应电极组,各感应电极组包含有多个并排的感应电极,各感应电极是由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且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由于所述这些感应电极组分设于绝缘层的两面,不需设置架桥结构,且所述这些呈长条镂空状的感应电极因存在间隙而可增加透光率;由此减少现有触控面板铺设整层的感应电极与设置多个架桥结构造成透光率降低的问题。
【专利说明】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控面板,尤指一种可增加透光率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电容式的触控面板于一基板上形成有以透明电极(ITO)制成的多道第一感应电极串与多道第二感应电极串,所述这些第一感应电极串与所述这些第二感应电极串是分别于基板表面上以一角度相交的方式设置,因此,各第一与第二感应电极串间需夹设一绝缘层或于各第一与第二感应电极串的相交处设置一架桥结构,才能避免第一与第二感应电极串相迭或接触而产生感应错误的问题。
[0003]由于第一与第二感应电极串是由整层的透明电极(ITO)制成,所述透明电极会降低透光率,加上第一与第二感应电极串之间需夹设绝缘层或设置多个架桥结构,因此所述触控面板会因设置整层透明电极与绝缘层或是设置多个架桥结构,而产生模糊不清或透光率降低或良率降低的问题,对于现有技术要提高解析度与亮度的触控面板而言,确实有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如上所述,现有触控面板受限于透明电极的材质特性,当铺设整层由透明电极组成的感应电极时,会有透光率降低而影响触控面板的解析度与亮度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触控面板,将所述这些感应电极分设于绝缘层的两面,且所述感应电极是由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相邻感应线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不需设置架桥结构或铺设整层透明电极,由此提高触控面板的透光率,解决现有触控面板因透明电极与绝缘层或架桥结构而降低透光率且无法提高解析度、亮度与良率的问题。
[0005]为达成前述目的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令前述触控面板,包含有:
[0006]一绝缘层;
[0007]—第一电极组,其形成于绝缘层的底面,所述第一电极组包含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各第一感应电极以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相邻感应线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以及
[0008]一第二电极组,其形成于绝缘层的表面,所述第二电极组包含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各第二感应电极是由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相邻感应线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各第二感应电极的长度方向与各第一感应电极的长度方向以一角度相交。
[0009]优选地,所述各第一感应电极以四道感应线等距并排,并于所述这些感应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短接线。
[0010]优选地,所述各第二感应电极以四道感应线等距并排,并于所述这些感应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短接线。
[0011 ]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感应线的线宽与相邻两感应线间的间隙宽度比例为1:3至1:10 ;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的感应线的线宽与相邻两感应线间的间隙宽度比例为1:3至 1:10。
[0012]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含有:
[0013]一基板;
[0014]一第一电极组,其形成于基板的底面,所述第一电极组包含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各第一感应电极以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相邻感应线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以及
[0015]一第二电极组,其形成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二电极组包含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各第二感应电极是由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相邻感应线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各第二感应电极的长度方向与各第一感应电极的长度方向以一角度相交。
[0016]优选地,所述各第一感应电极以四道感应线等距并排,并于所述这些感应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短接线。
[0017]优选地,所述各第二感应电极以四道感应线等距并排,并于所述这些感应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短接线。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感应线的线宽与两感应线间的间隙宽度比例为1:3至1:10 ;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的感应线的线宽与两感应线间的间隙宽度比例为1:3至1:10。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前述元件组成的触控面板,所述这些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这些第二感应电极分别由多道感应线并排而呈长条镂空状,且所述这些感应线是以等间距的方式排列,由此,各第一感应电极与各第二感应电极的所述这些感应线以等距排列而形成间隙,且所述间隙大于感应线的线宽,而可增加触控面板的透光率,并减少铺设整层透明电极影响光线穿透造成解析度与亮度降低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5]主要符号说明
[0026]10绝缘层
[0027]20第一电极组 21第一感应电极
[0028]211感应线 212短接线
[0029]213连接线
[0030]30第二电极组 31第二感应电极
[0031]311感应线 312短接线
[0032]313连接线 40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3所示,主要于一绝缘层10的底面与表面分别形成有一第一电极组20与一第二电极组30,所述第一电极组20与第二电极组30以一角度相交,如图所示,所述第一电极组20与第二电极组30相交的角度为90°,但也可以是其他角度;依序迭合的第一电极组20、绝缘层10与第二电极组30可直接贴附于一显不器(图中未不)或结合于一基材上(图中未不),以形成触控面板。
[0034]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极组20包含有多个以纵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21,各第一感应电极21是由四道感应线211以等距方式并排而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感应线的线宽,并于所述这些感应线21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短接线212,由于相邻感应线211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意即,各第一感应电极21是呈长条的栅状,且第一电极组20的各第一感应电极21于同一端的短接线212形成有一连接线213,所述连接线213与一触控感应装置(图中未示)连接;前述各第一感应电极21等距并排的感应线211也可为两道、三道或四道以上,视使用者需求增加或减少其数量。
[0035]所述第二电极组30包含有多个以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31,各第二感应电极31是由四道感应线311以等距方式并排,并于所述这些感应线31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短接线312,由于相邻感应线311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且所述间隙大于感应线的线宽,故可增加透光率;又第一电极组20的各第二感应电极31于同一端的短接线312形成有一连接线313,所述连接线313与一触控感应装置(图中未示)连接,前述各第二感应电极31等距并排的感应线311也可为两道、三道或四道以上,视使用者需求增加或减少其数量。
[0036]如图3所示,各第一感应电极21与各第二感应电极31的长度方向的所述这些感应线211、311以相等的间距(Wl)并排设置;又所述感应线211的线宽(W2)与两感应线211间的间隙宽度(Wl)比例为1:3至1:10。
[0037]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4与5所示,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第一电极组20与一第二电极组30分别形成于一基板40的底面与表面,所述基板40 —玻璃基板或一软性显不基板。
[0038]由上述可知,所述第一电极组20与一第二电极组30分设于绝缘层10或基板40的两面以产生电性隔离,所述这些第一感应电极21与所述这些第二感应电极31分别由多道感应线211、311以等距排列而形成长条镂空状,且所述间隙大于感应线的线宽,可提高触控面板的透光率、解析度与良率,由此解决现有触控面板覆设整层透明电极造成解析度与亮度降低以及良率不佳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绝缘层; 一第一电极组,其形成于绝缘层的底面,所述第一电极组包含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各第一感应电极以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相邻感应线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以及 一第二电极组,其形成于绝缘层的表面,所述第二电极组包含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各第二感应电极是由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相邻感应线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各第二感应电极的长度方向与各第一感应电极的长度方向以一角度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感应电极以四道感应线等距并排,并于所述这些感应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短接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二感应电极以四道感应线等距并排,并于所述这些感应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短接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的线宽与两感应线间的间隙宽度比例为1:3至1:10。
5.—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基板; 一第一电极组,其形成于基板的底面,所述第一电极组包含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各第一感应电极以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相邻感应线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以及 一第二电极组,其形成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二电极组包含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各第二感应电极是由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相邻感应线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各第二感应电极的长度方向与各第一感应电极的长度方向以一角度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感应电极以四道感应线等距并排,并于所述这些感应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短接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二感应电极以四道感应线等距并排,并于所述这些感应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短接线。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的线宽与两感应线间的间隙宽度比例为1:3至1:10。
【文档编号】G06F3/044GK204066077SQ201420370651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8日
【发明者】徐淑珍 申请人:理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