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340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软件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应用程序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如苹果手机的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包括了几十万的应用程序,各个应用程序的开发商根据苹果手机的参数对应用程序进行了专门调整,极大地为苹果手机用户提供了便利。

然而,苹果手机的型号很少,应用程序的开发商只要根据有限的苹果手机型号就能完成应用程序的开发。而对于安卓手机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商来说,因安卓手机的种类及类型太多,为具体手机型号进行应用程序测试的工作量巨大,严重影响应用程序的开发进度及使用效果。对于除手机以外的其他设备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设备,至少能解决应用程序测试工作量大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使用所述应用程序的被测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

建立所述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

建立所述被测试装置上的与所述功能模块对应的设备监控链接;

根据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设备监控链接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测试设备,该设备应用于使用所述应用程序的被测试装置,所述设备包括:

功能流程图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

应用程序链接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

设备链接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被测试装置上的与所述功能模块对应的设备监控链接;

状态监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设备监控链接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设备,首先获取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然后分别为功能流程图中的功能模块和节点建立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并对被测试装置建立设备监控链接;通过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设备监控链接得到应用程序在被测试装置上的测试结果,能够发现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出现错误或告警等信息时的具体位置;确定需要修改的内容,大大降低了应用程序的测试工作量,加快了应用程序的开发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应用程序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2的应用程序测试设备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3的“流量监控的显示”阶段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流量监控的设置”阶段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流量监控的校正”阶段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逻辑对话框的表示”阶段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的“流量包订购”阶段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的“网络测速与数据统计”阶段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的按照数据的迁入迁出方式对应用程序进行描述的功能流程图。

为了能明确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在图中标注了特定的尺寸、结构和器件,但这仅为示意需要,并非意图将本发明限定在该特定尺寸、结构、器件和环境中,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这些器件和环境进行调整或者修改,所进行的调整或者修改仍然包括在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描述中,将描述本发明的多个不同的方面,然而,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仅仅利用本发明的一些或者全部结构或者流程来实施本发明。为了解释的明确性而言,阐述了特定的数目、配置和顺序,但是很明显,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本发明。在其他情况下,为了不混淆本发明,对于一些众所周知的特征将不再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为了解决应用程序测试工作量大等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使用所述应用程序的被测试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

功能流程图用于描述应用程序实现具体功能的过程,功能流程图通常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通过时序的方式表示,即按照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对功能流程图进行描述;第二种是通过数据的迁入迁出的方式表示,即根据数据的迁入端开始进行描述,直至数据的迁出端,完成对功能流程图的描述。

步骤S102:建立所述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

功能流程图由各个具体的功能模块按照特定的逻辑关系或数据关系进行连接,已完成具体的功能。从整体上分析可知,功能流程图可分为功能模块和节点两大类,功能模块用于完成某一具体的功能或动作;节点则是主要实现对功能模块的逻辑操作,如将多个功能模块进行有机组合或连接,实现具体的逻辑功能。为此,需要对功能流程图的每个功能模块和节点建立链接,即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以便具体了解功能流程图的实现过程。

步骤S103:建立所述被测试装置上的与所述功能模块对应的设备监控链接;

要想测试应用程序是否工作正常,还要对使用该应用程序的被测试装置进行监控。因此,需要对被测试装置自身包含的各个设备进行监控,以便对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的实现进行确认。

步骤S104:根据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设备监控链接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测试结果。

通常认为,加载应用程序的被测试装置是无故障的,通过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可实现对应用程序及被测试装置的监控,能够发现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出现错误或告警等信息时的具体位置,还能确定需要修改的内容,大大降低了应用程序的测试工作量,加快了应用程序的开发进度。

本实施例方法首先获取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然后分别为功能流程图中的功能模块和节点建立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并对被测试装置建立设备监控链接;通过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设备监控链接得到应用程序在被测试装置上的测试结果,为应用程序的实际运行进行标记。

具体的,功能流程图用于描述应用程序实现具体功能的过程,当需要对某一应用程序进行测试时,通常能直接获取该应用程序对应的功能流程图;如果该应用程序没有提供功能流程图,也可通过对应用程序进行解析等方法得到对应的功能流程图。因此,步骤S101具体包括: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解析时,可以通过黑盒测试等方法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通常情况下,应用程序的功能模块和节点都很多,如果应用程序显示某一功能模块或节点处出现故障或告警,直接在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上查找是不方便且容易出错的。为此,可以为功能流程图的每个功能模块和节点进行编号;然后为编号建立链接,这样就可以在应用程序出现故障或告警时及时找到出现故障的模块或节点。因此,步骤S102具体包括:分别对所述功能流程图的功能 模块和节点进行编号,得到对应的功能模块编号和节点编号,并分别建立对应所述功能模块编号和节点编号的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实现对功能模块和节点的状态监控。

为了验证应用程序的实际效果,还需要对加载应用程序的被测试装置进行监控。即步骤S103包括:

步骤S1031:从所述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中得到所述被测试装置的设备信息;

被测试装置包含多种设备,如相机、WIFI、蓝牙和麦克风等。但应用程序不一定对被测试装置的每个设备都进行调用或控制,因此,需要先确定被调用或控制的设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中查询出现的设备信息。此外,当无法清楚地确定需要调用或控制的设备信息时,还可以对被测试装置的全部设备进行标记,得到设备信息。

步骤S1032: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被测试装置的设备;

设备信息可以直接是设备的名称,还可能是具体设备的型号等信息。根据设备信息确定被测试装置的设备,就建立了应用程序和被测试装置的对应关系。

当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的设备信息无法从被测试装置中找到时,可以通过告警信息进行告警。同一个设备在不同的被测试装置中的名称或编号等信息可能不同,这种情况很多是被测试装置的生产商为了实际生产需要,在生产商内部对设备重新命名的。因此,告警信息不一定就是错误信息,当告警信息提示设备信息无法与被测试装置的设备完全对应时,可以对设备信息有可能对应的被测试装置上的设备进行列表,以便操作者进一步确认。

步骤S1033:建立与所述设备对应的设备监控链接。

找到被测试装置的设备后,建立用于查询该设备工作状态的设备监控链接,实现对被测试装置的设备状态监控。

建立了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被测试装置的设备监控链接后,就可以运行应用程序,根据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设备监控链接查看应用程序在被测试装置上的执行情况。具体的,步骤S104 可以包括:当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和节点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分别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对应时,说明应用程序的功能模块能够调用对应的被测试装置的设备,所述应用程序工作正常。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状态信息包括“运行”、“不运行”或“提醒”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状态信息分为其他类型),“运行”是指对应的链接(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或设备监控链接,以下类似,不再赘述)正常工作;“不运行”是指对应的链接不工作;“提醒”是指对应的链接处于工作状态,但非正常工作,“提醒”时会列出所有可能出现错误或故障的信息,以便操作者进行修改。上述“状态信息对应”中的对应可以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功能模块调用了正确的被测试装置的设备;二是功能模块调用被测试装置的设备的时间信息也是对应的;三是功能模块调用被测试装置的设备的功能信息也是对应的。如在某一时刻执行功能模块,在下一时刻被测试装置的设备做出了与执行功能模块对应的动作(因被测试装置的设备可能同时具备多种具体的功能,如镜头可以拍照也可以摄像等)。因此,当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都是“运行”,并且执行功能模块和被测试装置的设备在时间和动作上都对应时才能说明此时应用程序工作正常;否则,应用程序工作异常,对所述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和节点进行标记。

应用程序工作异常可以分为功能模块工作异常和节点工作异常。当功能模块工作异常时需要进行的操作有:当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不对应时,记录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及对应的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当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不都是“运行”时,说明功能模块和对应的设备不对应,此时需要对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和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进行记录。然后,根据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查找功能模块编号,进而确定所述功能模块编号对应的功能模块,并对所述功能模块进行标记,以便后续对功能流程图的修改。标记的方式有多种,如通过对功能模块编号和节点编号的颜色进行标记等。

当节点工作异常时需要进行的操作有:当所述节点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不对应时,记录所述节点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及对应的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节点监控链接查找节点编号,进而确定与所述节点编号对应的节点连接的上一级(从时序的角度或数据迁入迁出的角度确定)的功能模块,并对所述功能模块进行标记。需要说明的是,功能流程图是通过功能模块来实现功能的。节点工作异常通常是多个功能模块连接出现的故障引起的,因此,节点工作异常也要确定对应节点的上一级功能模块(功能模块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然后对功能模块或功能模块中间的连接关系进行调整,使得应用程序能够在被测试装置上正确运行。

上述描述中,能够实现对应的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通常不是对被测试装置的具体设备的控制,多数属于应用程序中的通用设计,可通过按照一定规则自动进行测试;而不对应的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通常需要对被测试装置的具体设备的控制,需要根据被测试装置的设备进行单独的调整。这样就能够对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分为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固定部分无需修改,针对具体的被测试装置,只需要修改活动部分就行,大大节约了应用程序的测试周期和开发进度,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和可复制性也大大提高。

本实施例方法还可以通过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和节点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分别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的对应情况了解应用程序实现的具体阶段,如应用程序实现的功能有显示、查询、设置和校正等功能,通过上述的对应关系就能确定当前应用程序实现了哪个阶段的功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所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测试设备,该设备应用于使用所述应用程序的被测试装置,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设备包括:

功能流程图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

功能流程图用于描述应用程序实现具体功能的过程,功能流程图通常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通过时序的方式表示,即按照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对功能流程 图进行描述;第二种是通过数据的迁入迁出的方式表示,即根据数据的迁入端开始进行描述,直至数据的迁出端,完成对功能流程图的描述。

具体的,功能流程图用于描述应用程序实现具体功能的过程,当需要对某一应用程序进行测试时,通常能直接获取该应用程序对应的功能流程图;如果该应用程序没有提供功能流程图,也可通过对应用程序进行解析等方法得到对应的功能流程图。因此,所述功能流程图获取单元201还包括:解析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解析时,可以通过黑盒测试等方法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应用程序链接建立单元202,用于建立所述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

功能流程图由各个具体的功能模块按照特定的逻辑关系或数据关系进行连接,已完成具体的功能。从整体上分析可知,功能流程图可分为功能模块和节点两大类,功能模块用于完成某一具体的功能或动作;节点则是主要实现对功能模块的逻辑操作,如将多个功能模块进行有机组合或连接,实现具体的逻辑功能。为此,需要对功能流程图的每个功能模块和节点建立链接,即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以便具体了解功能流程图的实现过程。

通常情况下,应用程序的功能模块和节点都很多,如果应用程序显示某一功能模块或节点处出现故障或告警,直接在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上查找是不方便且容易出错的。为此,可以为功能流程图的每个功能模块和节点进行编号;然后为编号建立链接,这样就可以在应用程序出现故障或告警时及时找到出现故障的模块或节点。因此,所述应用程序链接建立单元202还包括:编号子单元,用于分别对所述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和节点进行编号,得到对应的功能模块编号和节点编号;第一链接建立子单元,用于分别建立对应所述功能模块编号和节点编号的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实现对功能模块和节点的状态监控。

设备链接建立单元203,用于建立所述被测试装置上的与所述功能模块对应的设备监控链接;

要想测试应用程序是否工作正常,还要对使用该应用程序的被测试装置进行监控。因此,需要对被测试装置自身包含的各个设备进行监控,以便对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的实现进行确认。

为了验证应用程序的实际效果,还需要对加载应用程序的被测试装置进行监控。具体的,所述设备链接建立单元203还可以包括:

(1)设备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中得到所述被测试装置的设备信息;

被测试装置包含多种设备,如相机、WIFI、蓝牙和麦克风等。但应用程序不一定对被测试装置的每个设备都进行调用或控制,因此,需要先确定被调用或控制的设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中查询出现的设备信息。此外,当无法清楚地确定需要调用或控制的设备信息时,还可以对被测试装置的全部设备进行标记,得到设备信息。

(2)查找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被测试装置的设备;

设备信息可以直接是设备的名称,还可能是具体设备的型号等信息。根据设备信息确定被测试装置的设备,就建立了应用程序和被测试装置的对应关系。

当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的设备信息无法从被测试装置中找到时,可以通过告警信息进行告警。同一个设备在不同的被测试装置中的名称或编号等信息可能不同,这种情况很多是被测试装置的生产商为了实际生产需要,在生产商内部对设备重新命名的。因此,告警信息不一定就是错误信息,当告警信息提示设备信息无法与被测试装置的设备完全对应时,可以对设备信息有可能对应的被测试装置上的设备进行列表,以便操作者进一步确认。

(3)第二链接建立子单元,用于建立与所述设备对应的设备监控链接。

找到被测试装置的设备后,建立用于查询该设备工作状态的设备监控链接,实现对被测试装置的设备状态监控。

状态监测单元204,用于根据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设备监控链接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测试结果。

通常认为,加载应用程序的被测试装置是无故障的,通过功能模块监控链 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可实现对应用程序及被测试装置的监控,能够发现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出现错误或告警等信息时的具体位置。

建立了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被测试装置的设备监控链接后,就可以运行应用程序,根据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设备监控链接查看应用程序在被测试装置上的执行情况。所述状态监测单元204包括:状态判断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和节点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分别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对应时,判断应用程序工作正常;否则,判断应用程序工作异常,对所述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和节点进行标记。

具体的,上述描述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进行细化说明:

(1)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和节点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分别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对应,说明应用程序的功能模块能够调用对应的被测试装置的设备,所述应用程序工作正常。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状态信息包括“运行”、“不运行”或“提醒”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状态信息分为其他类型),“运行”是指对应的链接(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或设备监控链接,以下类似,不再赘述)正常工作;“不运行”是指对应的链接不工作;“提醒”是指对应的链接处于工作状态,但非正常工作,“提醒”时会列出所有可能出现错误或故障的信息,以便操作者进行修改。上述“状态信息对应”中的对应可以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功能模块调用了正确的被测试装置的设备;二是功能模块调用被测试装置的设备的时间信息也是对应的;三是功能模块调用被测试装置的设备的功能信息也是对应的。如在某一时刻执行功能模块,在下一时刻被测试装置的设备做出了与执行功能模块对应的动作(因被测试装置的设备可能同时具备多种具体的功能,如镜头可以拍照也可以摄像等)。因此,当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都是“运行”,并且执行功能模块和被测试装置的设备在时间和动作上都对应时才能说明此时应用程序工作正常;否则,应用程序工作异常,对所述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和节点进行标记。

(2)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和节点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分别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不对应,状态判断子单元具体还包括两个方面:

A、功能模块监控链接不对应,状态判断子单元包括:

第一信息查找模块,用于在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不对应时,记录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及对应的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当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不都是“运行”时,说明功能模块和对应的设备不对应,此时需要对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和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进行记录。

第一功能模块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查找功能模块编号,进而确定所述功能模块编号对应的功能模块,并对所述功能模块进行标记以便后续对功能流程图的修改。

B、节点监控链接不对应,状态判断子单元包括:

第二信息查找模块,用于在所述节点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不对应时,记录所述节点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及对应的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

第二功能模块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节点监控链接查找节点编号,进而确定与所述节点编号对应的节点连接的上一级的功能模块,并对所述功能模块进行标记。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上一级是指从时序的角度或数据迁入迁出的角度来确定的。功能流程图是通过功能模块来实现功能的。节点工作异常通常是多个功能模块连接出现的故障引起的,因此,节点工作异常也要确定对应节点的上一级功能模块(功能模块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然后对功能模块或功能模块中间的连接关系进行调整,使得应用程序能够在被测试装置上正确运行。

上述描述中,能够实现对应的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通常不是对被测试装置的具体设备的控制,多数属于应用程序中的通用设计,可通过按照一定规则自动进行测试;而不对应的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通常 需要对被测试装置的具体设备的控制,需要根据被测试装置的设备进行单独的调整。这样就能够对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分为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固定部分无需修改,针对具体的被测试装置,只需要修改活动部分就行,大大节约了应用程序的测试周期和开发进度,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和可复制性也大大提高。

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和节点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分别与所述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的对应情况了解应用程序实现的具体阶段,如应用程序实现的功能有显示、查询、设置和校正等功能,通过上述的对应关系就能确定当前应用程序实现了哪个阶段的功能。

实施例3

以下通过一个实际场景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3-8为某用于监控数据流量的应用程序的功能流程图,该功能流程图可以是随应用程序直接提供的,通过时序的方式进行描述。

然后建立功能流程图的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由图3可知,该功能流程图的具体实施步骤(图3中的图形块)为功能模块;该功能流程图的数据交汇处(数据连线交点)为节点。其中,节点除了是数据连线交点外,还可以是功能模块,如图4中的“运营商”或“流量套餐设置完成”等功能模块。对应设置每个链接的编号,如①为“流量监控”功能模块、②为“画面显示”功能模块等,其他图不再一一列举。

建立了功能流程图的链接后,还要建立功能流程图对应的被测试装置的设备监控链接。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功能流程图得到需要监控的被测试装置的具体设备,然后通过获取被测试装置的权限直接对功能流程图对应的被测试装置的设备建立监控连接,监控被测试装置的设备的工作状态。

建立了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设备监控链接后,运行应用程序,根据功能模块监控链接和节点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监控应用程序的实现情况,当出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和节点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分别与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不对应时,通过功能模块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节点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和设备监控链接的状态信息就可确定出问题的功能模块或节 点,同时也可确定应用程序进行到了哪个阶段,如图3是“流量监控的显示”阶段示意图、图4是“流量监控的设置”阶段示意图、图5是“流量监控的校正”阶段示意图、图6是“逻辑对话框的表示”阶段示意图、图7是“流量包订购”阶段示意图、图8是“网络测速与数据统计”阶段示意图等。

图9为按照数据的迁入迁出方式对某一用于骚扰拦截的应用程序进行的描述,功能模块监控链接、节点监控链接和设备监控链接等的建立和通过时序的方式进行描述的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 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