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移动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394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移动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于物品进行在线交互的网上交互平台越来越受用户青睐。为适应用户在网上交互平台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各样的物品,需要对物品做出归类,形成物品类目体系,以便用户快速定位所需要的物品。类目体系构架是表示类目以及类目之间的归属关系的构架。图1示出了一个类目体系构架。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各自归属于类目体系构架下的一个类目,并在该类目下具有物品的属性。如图1所示,“纺织用户”这个类目是归属于“平台展示物品”这个类目下的一个类目,而“服装”这个类目又是归属于“纺织用品类目”的一个类目。在图1中,目前在“服装”这个类目下有3个物品,分别是:

3G786B,其具有性别、颜色、种类、型号四个属性,性别的属性值为“男”,颜色的属性值为“蓝”、种类的属性值为“西装”、型号的属性值为“XXL”;

5C126H,其具有性别、颜色、种类、型号四个属性,性别的属性值为“女”,颜色的属性值为“女”、种类的属性值为“衬衫”、型号的属性值为“M”;

8Y726C,其具有性别、颜色、种类、型号四个属性,性别的属性值为“男”,颜色的属性值为“白”、种类的属性值为“西裤”、型号的属性值为“L”。

随着季节变化而导致的交互需求的变化或者新物品的出现,网上交互平台的类目体系构架有时可能就不能满足在线交互需求了,例如“服装”类目下的物品变得太多,不利于用户选择查看,就需要在“服装”这个类目下进一步拆成“男装”和“女装”两个类目。这时,就需要进行物品在类目体 系构架下的移动。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以及物品的属性的修改。在“服装”类目下进一步拆分成“男装”和“女装”的例子中,这种移动就是对于原来“服装”这个类目下的所有物品,逐一按其性别属性是男还是女,将其所归属的类目变成“男装”或“女装”,并将性别属性删除。图2示出了一个类目拆分的例子。在图2中,“服装”类目下的3个物品分别按照其性别属性是男还是女,被重新归属到“男装”类目或“女装”类目下,并将它们的性别属性删除。

现有技术中,进行物品在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从网上交互平台的物品信息数据库中查询需要移动的物品的信息,再进行相应的更新操作(例如,改变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属性等)。(2)利用搜索引擎搜索需要移动的物品的信息,再在物品信息数据库中执行相应的更新操作。

上述进行物品移动的方案主要存在以下缺点:由于数据的海量(通常是亿级或十亿级),直接从物品信息数据库中查询或由搜索引擎查询需要移动的物品信息,速度慢,效率低,造成物品信息数据库瓶颈,影响对正常业务的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方案,提高移动的速度和效率,不会造成物品信息数据库瓶颈。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方法,其中,所述类目体系构架是表示类目以及类目之间的归属关系的构架,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归属于类目体系构架下的一个类目,并在该类目下具有物品的属性,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以及物品的属性的修改,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网上交互平台接收物品移动规则,其中,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满足的条件的规定、以及对满足该条件的物品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的规定;根据所述物品移动规则,生成用于搜索满足所述物品 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的物品信息搜索任务;向分布式计算平台发送所述物品信息搜索任务;接收分布式计算平台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向所述网上交互平台返回接收到的所述物品的信息,以便所述网上交互平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物品的信息以及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方法,其中,所述类目体系构架是表示类目以及类目之间的归属关系的构架,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归属于类目体系构架下的一个类目,并在该类目下具有物品的属性,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以及物品的属性的修改,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产生物品移动规则,其中,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满足的条件的规定、以及对满足该条件的物品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的规定;向网关发送所述物品移动规则;从网关接收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物品的信息以及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装置,其中,所述类目体系构架是表示类目以及类目之间的归属关系的构架,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归属于类目体系构架下的一个类目,并在该类目下具有物品的属性,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以及物品的属性的修改,该装置包括:规则接收单元,用于从网上交互平台接收物品移动规则,其中,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满足的条件的规定、以及对满足该条件的物品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的规定;任务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物品移动规则,生成用于搜索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的物品信息搜索任务;任务发送单元,用于向分布式计算平台发送所述物品信息搜索任务;第一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分布式计算平台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信息返回单元,用 于向所述网上交互平台返回接收到的所述物品的信息,以便所述网上交互平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物品的信息以及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装置,其中,所述类目体系构架是表示类目以及类目之间的归属关系的构架,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归属于类目体系构架下的一个类目,并在该类目下具有物品的属性,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以及物品的属性的修改,该装置包括:规则产生单元,用于产生物品移动规则,其中,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满足的条件的规定、以及对满足该条件的物品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的规定;规则发送单元,用于向网关发送所述物品移动规则;第二信息接收单元,用于从网关接收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物品的信息以及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从网上交互平台接收物品移动规则,并根据所述物品移动规则生成物品信息搜索任务,由分布式计算平台来执行搜索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的信息搜索任务,这种分布式的处理大大提高物品移动的速度和效率,不会造成物品信息数据库瓶颈,不会影响物品信息数据库对正常业务的支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一个类目体系构架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在需要进行类目的拆分的情况下物品在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

图3示出了在需要进行类目的合并的情况下物品在类目体系构架下 的移动;

图4示出了图2的例子中物品在类目体系构架下移动前网上交互平台的物品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内容;

图5示出了图2的例子中物品在类目体系构架下移动后网上交互平台的物品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内容;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整个系统环境;

图7示出了网关侧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A示出了在进行类目拆分的情况下的一个物品移动规则的示例;

图8B示出了在进行类目合并的情况下的一个物品移动规则的示例;

图8C示出了网上交互平台的规则数据库存储的内容的示例;

图9A示出了在物品移动规则根据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产生的情况下提示管理员选择拆分类目还是合并类目的界面;

图9B示出了在用户选择拆分类目的情况下提示管理员输入拆分目标类目和特定属性的界面;

图9C示出了在用户选择合并类目的情况下提示管理员输入合并目标类目的界面;

图10示出了在类目体系构架中标识某些类目是不可发布新物品的类目的示例;

图11示出了网上交互平台侧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网关侧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示出了网上交互平台侧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 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在上下文中所称“计算机设备”,也称为“电脑”,是指可以通过运行预定程序或指令来执行数值计算和/或逻辑计算等预定处理过程的智能电子设备,其可以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由处理器执行在存储器中预存的存续指令来执行预定处理过程,或是由ASIC、FPGA、DSP等硬件执行预定处理过程,或是由上述二者组合来实现。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智能手机、PDA等;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由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的云,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可单独运行来实现本申请,也可接入网络并通过与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设备的交互操作来实现本申请。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所处的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VPN网络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等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计算机设备或网络如可适用于本申请,也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后面所讨论的方法(其中一些通过流程图示出)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施。当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来实施时,用以实施必要任务的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可以被存储在机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存储介质)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实施必要的任务。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 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限制于示例性的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还应当提到的是,在一些替换实现方式中,所提到的功能/动作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标示的顺序发生。举例来说,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相继示出的两幅图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来执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背景技术中已经结合图1和图2对类目体系构架以及物品在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进行了描述。在两种情况下,物品需要在类目体系构架下进行移动。一种是需要进行类目拆分的情况,例如,在背景技术中结合图2所述,某一类目下的物品增多,不利于用户选择查看,就需要在该类目下进一步拆成进一步类目,从而降低每个类目下的物品数量。另一种是需要进行类目合并的情况,例如,某一类目下的物品变少,此类目继续存在会使类目体系构架变得庞大,降低查找效率,就需要将该类目、以及与其共同归属于同一个上一级类目的其它类目取消,即此时也需要进行物品在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这种情况下的移动如图3所示。

在图3的例子中,在“男装”类目下的物品太少,让“男装”类目单独存在浪费系统资源的情况下,找到类目体系构架中“男装”所归属的类目“服装”,发现“服装”下除了“男装”类目外,还有“女装”类目。于是,对于“男装”类目和“女装”类目下的所有物品,逐一将其所归属的类目变成“服装”。由于“男装”类目和“女装”类目的区分规则在于性别,因此,为所有这些物品,按照其原来属于“男装”类目还是“女装”类目,增加对应的性别属性“性别:男”或“性别:女”。

类目体系构架是抽象的,在实际中是看不见的。物品在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实际上体现为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内容的修改。物品信息数据库至少存储有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的标识、所归属的类目、属性。以图2进行类目拆分为例,在图2中进行物品的移动前,物品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内容如图4所示。在图4中,3G786B、5C126H、8Y726C这三件物品所归属的类目都是“服装”,性别属性的属性值分别是“男”、“女”、“男”。进行物品的移动后,物品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内容如图5所示。3G786B、5C126H、8Y726C这三件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分别被修改成“男装”、“女装”、“男装”,而相应的性别属性都被删除。由此可见,物品在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实际体现为物品信息数据库存储的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属性的修改。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整个系统环境。该系统环境包括:网上交互平台210,例如,购物网站的运营网上交互平台;分布式计算平台230,包括多台分布式计算机231-235(图6中示出5台,仅仅是例示,可以是其它数目),分布式计算平台230例如云计算平台,分布式计算机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如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也包括带有计算功能的智能终端,如PDA、智能手机等;网上交互平台210和分布式计算平台230之间的网关220。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在网关220侧实现的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方法1的流程图。类目体系构架是表示类目以及类目之间的归属关系的构架。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归属于类目体系构架下的一个类目,并在该类目下具有物品的属性。所述类目 体系构架下的移动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以及物品的属性的修改。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从网上交互平台210接收物品移动规则。

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满足的条件的规定、以及对满足该条件的物品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的规定。

图8A示出了在进行类目拆分的情况下的一个物品移动规则的示例。它对应于图2的情形。将所归属的类目为“服装”、性别属性为“男”的物品所归属的类目改成“男装”,并删除性别属性。将所归属的类目为“服装”、性别属性为“女”的物品所归属的类目改成“女装”,并删除性别属性。

在这个例子中,“所归属的类目:服装;性别属性:男”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满足的条件的规定,“→所归属的类目:男装;删除性别属性”是对满足该条件的物品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的规定;“所归属的类目:服装;性别属性:女”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满足的条件的规定,“→所归属的类目:女装;删除性别属性”是对满足该条件的物品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的规定。

图8B示出了在进行类目合并的情况下的一个物品移动规则的示例。它对应于图3的情形。将所归属的类目为“男装”的物品的所归属的类目改成“服装”,并为该物品增加性别属性“性别:男”。将所归属的类目为“女装”的物品的所归属的类目改成“服装”,并为该物品增加性别属性“性别:女”。

在这个例子中,“所归属的类目:男装”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满足的条件的规定,“→所归属的类目:服装;增加性别属性:男”是对满足该条件的物品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的规定;“所归属的类目:女装”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满足的条件的规定,“→所归属的类目:服装;增加性别属性:女”是对满足该条件的物品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的规定。

先讨论下物品移动规则在网上交互平台的产生。物品移动规则在网上交互平台的产生至少有以下两种方式:

1)物品移动规则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的数目 与预定阈值的比较而产生。

对于物品移动规则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的数目与预定阈值的比较而产生的方式,有类目拆分和类目合并的情形。

在类目拆分的情形下,所述预定阈值是第一阈值。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数目超出第一阈值,该类目成为拆分目标类目,并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该拆分目标类目下按照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物品的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增加相应的类目。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的物品,按照该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

例如,规定第一阈值是80,当某一类目,例如图2中的“服装”下的物品数目超出80时,“服装”类目成为拆分目标类目,要为其产生物品移动规则。在网上交互平台上,事先为每个类目预设一旦需要拆分它时作为依据的特定属性,例如预设的是“性别”属性。这时,首先,在类目体系构架中“服装”类目之下按照“性别:男”和“性别:女”分别增加两个类目“男装”和“女装”。产生的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服装”类目下的物品,如果其性别属性为“男”就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男装”,如果其性别属性为“女”就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女装”,并删除物品的性别属性。

在类目合并的情形下,所述预定阈值是第二阈值。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数目低于第二阈值,该类目成为合并目标类目,并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中取消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例如,规定第二阈值是20,当某一类目,例如图3中的“男装”下的物品的数目低于20时,“男装”类目成为合并目标类目,要为其产生物品移动规则。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中取消“男装”类目以及该“男装”类目所归属的类目“服装”下的其它类目“女装”类目。产生的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 类目是“男装”或“女装”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其共同归属的“服装”类目,并根据“男装”类目和“女装”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分别增加性别属性“性别:男”或“性别:女”。

2)物品移动规则根据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产生。

对于物品移动规则根据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产生的方式,也有类目拆分和类目合并的情形。

图9A示出了在物品移动规则根据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产生的情况下提示管理员选择拆分类目还是合并类目的界面。

如果管理员在图9A的界面选择拆分类目,则出现图9B的界面,提示管理员输入拆分目标类目和特定属性。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包括拆分目标类目和特定属性。响应于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拆分目标类目下按照拆分目标类目下物品的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增加相应的类目。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的物品,按照该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

例如,管理员在图9B的界面上输入的拆分目标类目是“服装”,输入的特定属性是“性别”,并选择“确认”键。网上交互平台响应于该输入,首先在网上交互平台保存的类目体系构架中的“服装”类目下按照特定属性“性别”可能的两种属性值“男”或“女”增加相应的两个类目“男装”和“女装”,如图2所示。产生的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服装”类目下的物品,如果其性别属性为“男”就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男装”,如果其性别属性为“女”就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女装”,并删除物品的性别属性。

如果管理员在图9A的界面选择合并类目,则出现图9C的界面,提示管理员输入合并目标类目。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包括合并目标类目。响应于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中取消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 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例如,管理员在图9C的界面上输入的合并目标类目是“男装”,并选择“确认”键。网上交互平台响应于该输入,首先在网上交互平台保存的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中取消“男装”类目以及“男装”类目所归属的“服装”类目下另一类目“女装”类目。产生的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男装”或“女装”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服装”,并根据“男装”、“女装”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性别:男”或“性别:女”。

在网上交互平台保存类目体系构架的同时,也相应地在一个区分规则表中保存类目体系构架中共同归属于一个共同类目的类目之间的区分规则,例如“男装”、“女装”,对应的区分规则是“性别”。通过查找该区分规则表,可以获得合并目标类目和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从而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优选地,在网上交互平台产生物品移动规则时,将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中的物品所归属的类目设置为不可发布新物品的状态,其中在网上交互平台上要发布新物品的情况下,需要首先查看该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是否是不可发布新物品的状态,如是不可发布新物品的状态则不能发布新物品。

例如,在图2的例子中,产生图8A所示的物品移动规则1。这时,要在网上交互平台保存的类目体系构架中将物品移动规则1中规定的条件中的物品所归属的类目“服装”设置为不可发布新物品的状态。例如,图10中用斜线表示的类目都处于不可发布新物品的状态。

相比于现有技术,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防止进行物品移动的过程中在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中的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中又发布新的物品,这个物品可能在分布式计算平台搜索时是不落入其搜索范围的,造成新的物品最后归到错误的类目。

在步骤S110中,从网上交互平台接收物品移动规则,也至少有以下两种方式:

1)一旦物品移动规则在网上交互平台上产生,从网上交互平台接收 该物品移动规则。

即,网上交互平台边产生物品移动规则,边向网关发送。

2)物品移动规则在网上交互平台上产生后存储在网上交互平台的规则数据库中,网关定期从规则数据库接收更新的物品移动规则。

图8C示出了规则数据库存储的内容的一个例子。它存储的内容包括物品移动规则的序号、物品移动规则、以及存储时间。存储时间代表该序号的物品移动规则存储进该规则数据库的时间。由于是产生后存储,存储时间的顺序就代表了这些物品移动规则产生的顺序。如图8C所示,序号为103、104、105的物品移动规则分别是2015年8月23日11:47、12:30和13:06进入该规则数据库的。例如,规定网关在每天的23:00接收上一天23:00到当天23:00之间产生的规则数据库。这样,网关在每天的23:00,在规则数据库的存储时间一列中查找,找到上一天23:00到当天23:00之间的物品移动规则,将这些物品移动规则取走。

设置规则数据库并定期接收更新的物品移动规则的好处是,容易发挥分布式计算平台230的优势,实现批处理。如果一边产生物品移动规则一边向网关发送,分布式计算平台230只处理一条物品移动规则,造成资源浪费。

S120、根据所述物品移动规则,生成用于搜索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的物品信息搜索任务。

在前述类目拆分的情况下,其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的物品,按照该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因此,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是所归属的类目是所述拆分目标类目的物品。例如,在图2的例子中,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是所归属的类目是“服装”的物品。此时,生成的物品信息搜索任务就是在网上交互平台的物品的信息中搜索所归属的类目是“服装”的物品的信息。这里的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标识、所归属的类目、属性。

在前述类目合并的情况下,其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 是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因此,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是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或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例如,在图3的例子中,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是所归属的类目是“男装”或“女装”的物品。此时,生成的物品信息搜索任务就是在网上交互平台的物品的信息中搜索所归属的类目是“男装”、“女装”的物品的信息。这里的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标识、所归属的类目、属性。

S130、向分布式计算平台230发送所述物品信息搜索任务。

在前述网上交互平台边产生物品移动规则,边向网关发送的情形下,向分布式计算平台发送的物品信息搜索任务可能只包括根据一条物品移动规则产生出的物品信息搜索任务,例如,在网上交互平台的物品的信息中搜索所归属的类目是“服装”的物品的信息。

在前述设置规则数据库、网关定期从规则数据库接收更新的物品移动规则的情形下,向分布式计算平台发送的物品信息搜索任务可能包括根据定期从规则数据库接收到的多条物品移动规则产生出的多条物品信息搜索任务。例如,在图8C的例子中,网关定期从规则数据库同时接收到序号103-105的3条物品移动规则,向分布式计算平台发送的物品信息搜索任务可能同时包括:在网上交互平台的物品的信息中搜索所归属的类目是“服装”的物品的信息;在网上交互平台的物品的信息中搜索所归属的类目是“墨水”的物品的信息;在网上交互平台的物品的信息中搜索所归属的类目是“男鞋”、“女鞋”的物品的信息。

S140、接收分布式计算平台230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

所述分布式计算平台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是从物品信息数据库的同步数据中搜索出的。如前所述,所述物品信息数据库位于所述网上交互平台,至少存储有所述网上交互平台 上的物品的标识、所归属的类目、属性,如图4-5所示。物品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同步到所述分布式计算平台,成为物品信息数据库的所述同步数据,因此分布式计算平台也拥有如图4-5所示的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的标识、所归属的类目、属性等。因此,它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也包括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标识、所归属的类目、属性等。

相比于现有技术,在分布式计算平台中放置物品信息数据库的同步数据的优点是,在搜索时不会占用物品信息数据库的资源,不会影响物品信息数据库对正常业务的支持。

优选地,物品信息数据库到所述分布式计算平台的同步是定期的,例如24小时一次。

S150、向所述网上交互平台210返回接收到的所述物品的信息,以便所述网上交互平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物品的信息以及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

这里的物品的信息仍然至少包括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标识、所归属的类目、属性。

在类目拆分的情形下,如图2的例子中,由于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的物品,按照该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因此,网上交互平台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包括:网上交互平台按照所述物品的特定属性的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

在类目合并的情形下,如图3的例子中,由于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因此,网上交互平台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包括:网上交互平台将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 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在网上交互平台210侧实现的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方法3的流程图。所述类目体系构架是表示类目以及类目之间的归属关系的构架。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归属于类目体系构架下的一个类目,并在该类目下具有物品的属性。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以及物品的属性的修改。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0、产生物品移动规则。

产生物品移动规则至少有以下两种方式:

1)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的数目与预定阈值的比较,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

对于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的数目与预定阈值的比较,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的方式,有类目拆分和类目合并的情形。

在类目拆分的情形下,所述预定阈值是第一阈值。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的数目与预定阈值的比较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包括:

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数目超出第一阈值,使该类目成为拆分目标类目;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该拆分目标类目下按照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物品的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增加相应的类目;以及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的物品,按照该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

例如,规定第一阈值是80,当某一类目,例如图2中的“服装”下的物品数目超出80时,“服装”类目成为拆分目标类目,要为其产生物品移动规则。在网上交互平台上,事先为每个类目预设一旦需要拆分它时作为依据的特定属性,例如预设的是“性别”属性。这时,首先在类目体系构架中“服装”类目之下按照“性别:男”和“性别:女”分别增加两个类目“男装”和“女装”。产生 的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服装”类目下的物品,如果其性别属性为“男”就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男装”,如果其性别属性为“女”就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女装”,并删除物品的性别属性。

在类目合并的情形下,所述预定阈值是第二阈值。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的数目与预定阈值的比较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数目低于第二阈值,使该类目成为合并目标类目;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中取消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以及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例如,规定第二阈值是20,当某一类目,例如图3中的“男装”下的物品的数目低于20时,“男装”类目成为合并目标类目,要为其产生物品移动规则。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中取消“男装”类目以及该“男装”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女装”类目。产生的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男装”或“女装”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其共同归属的“服装”类目,并根据“男装”类目和“女装”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分别增加性别属性“性别:男”或“性别:女”。

2)根据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

对于根据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的方式,也有类目拆分和类目合并的情形。

图9A同样可以表示本实施例中根据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产生物品移动规则的情况下提示管理员选择拆分类目还是合并类目的界面。

如果管理员在图9A的界面选择拆分类目,则出现图9B的界面,提示管理员输入拆分目标类目和特定属性。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包括拆分目标类目和特定属性。响应于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拆分目标类目下按照拆分目标类目下 物品的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增加相应的类目,并产生物品移动规则。根据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产生的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的物品,按照该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

例如,管理员在图9B的界面上输入的拆分目标类目是“服装”,输入的特定属性是“性别”,并选择“确认”键。网上交互平台响应于该输入,首先在网上交互平台保存的类目体系构架中的“服装”类目下按照特定属性“性别”可能的两种属性值“男”或“女”增加相应的两个类目“男装”和“女装”,如图2所示。产生的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服装”类目下的物品,如果其性别属性为“男”就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男装”,如果其性别属性为“女”就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女装”,并删除物品的性别属性。

如果管理员在图9A的界面选择合并类目,则出现图9C的界面,提示管理员输入合并目标类目。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包括合并目标类目。响应于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中取消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并产生物品移动规则。根据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产生的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例如,管理员在图9C的界面上输入的合并目标类目是“男装”,并选择“确认”键。网上交互平台响应于该输入,首先在网上交互平台保存的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中取消“男装”类目以及“男装”类目所归属的“服装”类目下另一类目“女装”类目。产生的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男装”或“女装”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服装”,并根据“男装”、“女装”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性别:男”或“性别:女”。

在网上交互平台保存类目体系构架的同时,也相应地在一个区分规则表中保存类目体系构架中共同归属于一个共同类目的类目之间的区分规则,例 如“男装”、“女装”,对应的区分规则是“性别”。通过查找该区分规则表,可以获得合并目标类目和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从而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优选地,产生物品移动规则时,将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中的物品所归属的类目设置为不可发布新物品的状态,其中在网上交互平台上要发布新物品的情况下,需要首先查看该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是否是不可发布新物品的状态,如是不可发布新物品的状态则不能发布新物品。

例如,在图2的例子中,产生图8A所示的物品移动规则1。这时,要在网上交互平台保存的类目体系构架中将物品移动规则1中规定的条件中的物品所归属的类目“服装”设置为不可发布新物品的状态。例如,图10中用斜线表示的类目都处于不可发布新物品的状态。

相比于现有技术,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防止进行物品移动的过程中在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中的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中又发布新的物品,这个物品可能在分布式计算平台搜索时是不落入其搜索范围的,造成新的物品最后归到错误的类目。

S320、向网关220发送所述物品移动规则。

向网关发送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至少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1)一旦产生物品移动规则,向网关发送所述物品移动规则。

即,边产生物品移动规则,边向网关发送。

2)物品移动规则产生后存储在规则数据库中,定期从规则数据库向网关发送更新的物品移动规则。

图8C示出了规则数据库存储的内容的一个例子。它存储的内容包括物品移动规则的序号、物品移动规则、以及存储时间。存储时间代表该序号的物品移动规则存储进该规则数据库的时间。由于是产生后存储,存储时间的顺序就代表了这些物品移动规则产生的顺序。如图8C所示,序号为103、104、105的物品移动规则分别是2015年8月23日11:47、12:30和13:06进入该规则数据库的。例如,规定在每天的23:00向网关发送上一天23:00到当天23:00之间产生的物品移动规则。这样,在每天的23:00,从规则数据库的存储时间一列中查找,找到上一天23:00到当 天23:00之间的物品移动规则,将这些物品移动规则向网关发送。

设置规则数据库并定期向网关发送物品移动规则的好处是:容易发挥分布式计算平台230的优势,实现批处理。如果一边产生物品移动规则一边向网关发送,分布式计算平台230只处理一条物品移动规则,造成资源浪费。

S330、从网关220接收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

网关接收到所述物品移动规则,首先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物品移动规则,生成用于搜索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的物品信息搜索任务。

在前述类目拆分的情况下,其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的物品,按照该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因此,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是所归属的类目是所述拆分目标类目的物品。例如,在图2的例子中,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是所归属的类目是“服装”的物品。此时,网关生成的物品信息搜索任务就是在网上交互平台的物品的信息中搜索所归属的类目是“服装”的物品的信息。这里的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标识、所归属的类目、属性。

在前述类目合并的情况下,其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因此,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是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或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例如,在图3的例子中,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是所归属的类目是“男装”或“女装”的物品。此时,生成的物品信息搜索任务就是在网上交互平台的物品的信息中搜索所归属的类目是“男装”、“女装”的物品的信息。这里的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满足所述 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标识、所归属的类目、属性。

接下来,网关向分布式计算平台发送所述物品信息搜索任务,并接收分布式计算平台根据所述物品信息搜索任务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

然后,网关向网上交互平台返回分布式计算平台根据所述物品信息搜索任务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即网上交互平台从网关接收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

S340、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物品的信息以及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

这里的物品的信息仍然至少包括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标识、所归属的类目、属性。

在类目拆分的情形下,如图2的例子中,由于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的物品,按照该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因此,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包括:按照所述物品的特定属性的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

在类目合并的情形下,如图3的例子中,由于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因此,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包括:将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装置。所述类目体系构架是表示类目以及类 目之间的归属关系的构架。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归属于类目体系构架下的一个类目,并在该类目下具有物品的属性。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以及物品的属性的修改。

图12所示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装置4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规则接收单元410,用于从网上交互平台接收物品移动规则,其中,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满足的条件的规定、以及对满足该条件的物品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的规定;

任务生成单元420,用于根据所述物品移动规则,生成用于搜索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的物品信息搜索任务;

任务发送单元430,用于向分布式计算平台发送所述物品信息搜索任务;

第一信息接收单元440,用于接收分布式计算平台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

信息返回单元450,用于向所述网上交互平台返回接收到的所述物品的信息,以便所述网上交互平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物品的信息以及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

可选地,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的数目与预定阈值的比较而产生的。

可选地,所述预定阈值是第一阈值,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数目超出第一阈值,该类目成为拆分目标类目,并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该拆分目标类目下按照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物品的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增加相应的类目,其中

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的物品,按照该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

可选地,所述预定阈值是第二阈值,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数目低于第二阈值,该类目成为合并目标类目,并产生所述物品 移动规则,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中取消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其中

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可选地,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根据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产生的。

可选地,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包括拆分目标类目和特定属性,响应于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拆分目标类目下按照拆分目标类目下物品的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增加相应的类目,其中

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的物品,按照该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

可选地,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包括合并目标类目,响应于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中取消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其中

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可选地,所述规则接收单元410进一步用于:一旦物品移动规则在网上交互平台上产生,从网上交互平台接收该物品移动规则。

可选地,物品移动规则在网上交互平台上产生后存储在规则数据库中,且所述规则接收单元410进一步用于:定期从规则数据库接收更新的物品移动规则。

可选地,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是所归属的类目是所述拆分目标类目的物品。

可选地,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是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或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 品。

可选地,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标识、所归属的类目、属性。

可选地,所述分布式计算平台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是从物品信息数据库的同步数据中搜索出的,其中所述物品信息数据库位于所述网上交互平台,至少存储有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的标识、所归属的类目、属性,并同步到所述分布式计算平台,成为物品信息数据库的所述同步数据。

可选地,物品信息数据库到所述分布式计算平台的同步是定期的。

可选地,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包括:按照所述物品的特定属性的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

可选地,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包括:将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装置。所述类目体系构架是表示类目以及类目之间的归属关系的构架。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归属于类目体系构架下的一个类目,并在该类目下具有物品的属性。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以及物品的属性的修改。

图13所示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网上交互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类目体系构架下的移动的装置5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规则产生单元510,用于产生物品移动规则,其中,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满足的条件的规定、以及对满足该条件的物品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的规定;

规则发送单元520,用于向网关发送所述物品移动规则;

第二信息接收单元530,用于从网关接收搜索到的满足所述物品移动 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的信息;

修改单元54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物品的信息以及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修改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的方式,修改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和属性。

可选地,所述规则产生单元510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的数目与预定阈值的比较,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

可选地,所述预定阈值是第一阈值,所述规则产生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数目超出第一阈值,使该类目成为拆分目标类目;

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该拆分目标类目下按照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物品的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增加相应的类目;

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的物品,按照该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

可选地,所述预定阈值是第二阈值,所述规则产生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响应于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一个类目下的物品数目低于第二阈值,使该类目成为合并目标类目;

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中取消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

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可选地,所述规则产生单元510进一步用于:根据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产生所述物品移动规则。

可选地,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包括拆分目标类目和特定属性,所述规则产生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响应于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的拆分目标类目下按照拆分目标类目下物品的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增加相应的类目;

产生物品移动规则,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该拆分目标类目下的物品,按照该特定属性的不同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

可选地,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包括合并目标类目,所述规则产生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响应于所述网上交互平台上的输入,在所述类目体系构架中取消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

产生物品移动规则,所述物品移动规则是:对于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以及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可选地,所述规则发送单元520进一步用于:一旦产生物品移动规则,向网关发送所述物品移动规则。

可选地,物品移动规则产生后存储在规则数据库中,且所述规则发送单元520进一步用于:定期从规则数据库向网关发送更新的物品移动规则。

可选地,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是所归属的类目是所述拆分目标类目的物品。

可选地,所述满足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的条件的物品是所归属的类目是该合并目标类目、或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下的其它类目的物品。

可选地,所述修改单元540进一步用于:按照所述物品的特定属性的属性值,将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增加的相应的类目,并删除物品的该特定属性。

可选地,所述修改单元540进一步用于:将所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修改成该合并目标类目所归属的类目,并根据该合并目标类目和所述其它类目的区分规则,为物品增加与该区分规则对应的属性。

可选地,所述规则产生单元510进一步用于:所述物品移动规则规定 的条件中的物品所归属的类目设置为不可发布新物品的状态,其中在网上交互平台上要发布新物品的情况下,需要首先查看该新物品所归属的类目是否是不可发布新物品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本申请的各个装置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申请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虽然前面特别示出并且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形式和细节方面可以有所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