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健康档案管理的EMPI索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224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领域,特别是涉及结合自然人数据及电子健康记录EHR的采集归并与整合的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病人主索引交换机制的实现方式称为PIX机制(PatientIndexeXchange)。为了实现自然人数据及电子健康记录EHR的采集归并与整合,就需要实施统一标识MPI,并根据这个统一标识实现EHR的归并和整合。这个类似于美国的社会保险号、新西兰的国民在线号码。由于在每个系统中每个自然人的计算机标识不一样,如:在医院住院采用住院号,在门诊采用门诊号,在医保系统中有医保号,在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时,还可能涉及身份证号码等等,诸多的标识系统导致了要在其他系统中识别一个确定的自然人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和时间。采用统一标识,将可以快速确定一个个体,并通过此号码在最小数据标准集中获得其基本信息,以及相关在其他系统中所存储的数据信息,可以以此查找到其所有的相关信息,如:临床病历、社区健康档案、血液记录等等。健康档案的全面共享和利用系统需建立统一的MPI病人主索引(MasterPatientIndex,MPI)。为实现跨乡镇之间的健康档案共享,以及乡镇与医院的预约与转诊、基本病历资料的信息共享、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及检查检验报告的信息共享,EMPI中保存病人的基本信息和医学概要信息包括身份证,姓名,一卡通号,农合号,病人唯一ID,性别,联系方式,费用信息,保险状态,身高,体重以及其他与病人唯一性相关的识别映射信息。本项目通过健康一卡通(社保卡拓展)作为居民唯一标识的介质,而内部唯一标识号可按照系统规则自由定义,每个系统完成个人唯一编码后由数据中心给予验证,如果重复则给予回退,如果发现统一个体采用了不同标识,则系统通过模糊检索如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找出类似个体如果确认则将新个体与原标识进行唯一匹配,从而保证个人标识的唯一性和延续性。但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环境有其特殊性和多样性,让整个区域的居民持有一种表示个人身份的介质是不可行的,为了使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让每个人的电子健康记录得到有效及时的汇总,采用PIX机制,各医疗机构根据自身应用的环境尽可能地将居民各种身份信息与EHR信息一起提交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制定PIX识别机制自动对各种信息进行归并汇总,这种创新技术使整个区域的电子健康记录EHR的采集,整合和应用能够得以快速实现。PIX是IHE中有关病人标识交叉引用的集成规范。IHE允许每个参与者在它们自己的域建立病人标识,且每个应用系统对其内部的病人标识在本系统中有完全的控制权,通过PIX对各个应用系统中的病人标识进行登记和管理,支持其它应用的查询或主动通知信息变更,而在每个应用系统中不需改变其标识符的定义和格式,保证了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病人标识的同步。平台数据中心建立了全市统一的EMPI作为唯一标识,为“社保卡”健康管理应用提供了基础。市民的所有信息包括个人资料、既往病史、诊疗情况、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都可以通过“社保健康卡”从数据中心获取。医生为市民开具的诊疗信息也可通过“社保卡”很方便的调阅参考。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能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涉及结合自然人数据及电子健康记录EHR的采集归并与整合的匹配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一种基于健康档案管理的EMPI索引之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服务器端根据当前需要匹配的人员相关识别信息,在健康档案平台数据中心的大环境下进行匹配;需匹配信息在健康档案平台数据中心后台按预设的交叉索引表中按系统和系统ID进行查找,是否查到匹配记录;查到与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匹配的记录,按指定原则更新已有的主索引记录和交叉索引记录;没有查到与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匹配的记录,按照匹配原则进行查找也没有找到匹配率高于基准匹配率的记录,则在主索引和交叉索引中插入新记录,如果高于最优匹配原则,进行潜在重复记录处理;没有查到与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匹配的记录,按照匹配原则进行查找有多条记录匹配率高于基准匹配率的记录,但没有可精确匹配,则在主索引和交叉索引中插入新记录,如果高于最优匹配原则,进行潜在重复记录处理;没有查到与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匹配的记录,按照匹配原则进行查找有多条记录匹配率高于基准匹配率的记录,且可精确匹配,但最优匹配记录不是否来自同一系统,按指定原则更新已有的主索引记录和交叉索引记录;没有查到与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匹配的记录,按照匹配原则进行查找有多条记录匹配率高于基准匹配率的记录、可精确匹配、最优匹配记录来自同一系统、同系统是允许存在多条匹配记录,则在主索引和交叉索引中插入新记录,如果高于最优匹配原则,进行潜在重复记录处理;没有查到与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匹配的记录,按照匹配原则进行查找有多条记录匹配率高于基准匹配率的记录、可精确匹配、最优匹配记录来自同一系统,但同系统不允许存在多条匹配记录,按指定原则更新已有的主索引记录和交叉索引记录;没有查到与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匹配的记录,按照匹配原则进行查找有一条记录匹配率高于基准匹配率的记录,但匹配记录不是来自同一系统,则按指定原则更新已有的主索引记录和交叉索引记录;没有查到与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匹配的记录,按照匹配原则进行查找有一条记录匹配率高于基准匹配率的记录、匹配记录来自同一系统、同系统允许存在多条匹配记录,则在主索引和交叉索引中插入新记录,如果高于最优匹配原则,进行潜在重复记录处理;没有查到与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匹配的记录,按照匹配原则进行查找有一条记录匹配率高于基准匹配率的记录、匹配记录来自同一系统,但同系统不允许存在多条匹配记录,按指定原则更新已有的主索引记录和交叉索引记录;完成自然人数据及电子健康记录EHR的采集归并与整合。附图说明如图1所示EMPI匹配过程具体实施方式健康档案的全面共享和利用系统需建立统一的MPI病人主索引,通过该EMPI匹配方法以实现自然人数据及电子健康记录EHR的采集归并与整合。该EMPI匹配方法的实现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在健康档案平台数据中心的大环境下,将需要匹配的人员相关识别信息输入。第二步骤,在健康档案平台数据中心后台接收登记消息(包含系统信息、ID信息等相关主索引信息)后,先按交叉索引表中按系统和系统ID进行查找,通过是否查到匹配记录。第三步骤,(一)查到与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匹配的记录,则按指定原则更新已有的主索引记录和交叉索引记录。(二)没有查到与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匹配的记录,则按照匹配原则进行查找,看是否找到匹配率高于基准匹配率的记录,若(1)没有找到匹配率高于基准匹配率的记录,则在主索引和交叉索引中插入新记录,如果高于最优匹配原则,进行潜在重复记录处理;(2)有多条记录,再看是否进行精确匹配,如(2.1)无精确匹配则在主索引和交叉索引中插入新记录,如果高于最优匹配原则,进行潜在重复记录处理;(2.2)需进行精确匹配,再看最优匹配记录是否来自同一系统,假(2.2.1)否则按指定原则更新已有的主索引记录和交叉索引记录;(2.2.2)是则看同系统是否允许存在多条匹配记录;(3)有1条记录匹配率高于基准匹配率的记录,则看匹配记录是否来自同一系统,如(3.1)不是,按指定原则更新已有的主索引记录和交叉索引记录;(3.2)是,再看同系统是否允许存在多条匹配记录,假(3.2.1)不是则按指定原则更新已有的主索引记录和交叉索引记录;(3.2.2)是则在主索引和交叉索引中插入新记录,如果高于最优匹配原则,进行潜在重复记录处理。第四步骤,通过第三步骤的条件筛查与匹配,以实现自然人数据及电子健康记录EHR的采集归并与整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