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2089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安全识别,尤其是一种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日趋完善,指纹解锁、指纹支付等安全识别方式在设备终端,尤其是手机终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各手机厂商都推出了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安全认定方案。但指纹识别技术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虽然每个人的指纹信息具有唯一性,但却普遍遗留在每个人所能触及的各个物品上。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完全有可能复制遗留的指纹,进而识破指纹密码,窃取各人的隐私和钱财。而且指纹识别在特殊状态下,如在人昏迷、醉酒等无意识的状态下,几乎是零防护。

综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种安全性更强的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以提高指纹识别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包括:检测作用于触摸装置上的指纹信息;检测作用于所述触摸装置上的压感信息;及根据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压感信息共同确定是否通过指纹识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的装置,包括:指纹信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作用于触摸装置上的指纹信息;压感信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作用于所述触摸装置上的压感信息;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压感信息共同确定是否通过指纹识别。

在本发明中,通过对用户指纹信息和压感信息的双重检测匹配,大大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说明书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硬件运行环境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使用环形压感器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使用薄膜压感器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硬件运行环境结构框图。如图所示,运行环境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101,该中央处理器101用于运行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运行环境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2,用于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其中,存储器102个数不受限制,可以为一个或多 个;存储器102可以独立设置在运行环境中,也可以以各种方式集成在其他装置中,只要能与中央处理器101实现通信即可。同时每个存储器102可以包含有驱动程序模块和应用程序模块,分别用于使计算机与设备通信和完成某项或多项特定工作。运行环境还可以包括显示设备103、语音设备104、压力传感设备105和指纹采集设备106。其中,显示设备103用于将各种检测数据的值显示在设备屏幕上供用户知晓,语音设备104用于通过语音播放的方式将检测到的数据值通知用户,压力传感设备105用于检测用户作用到设备上的压力信息,指纹采集设备106用于采集作用在设备触摸装置上的指纹信息。显示设备103、语音设备104并非一定要同时配备,而是根据发明需要而配备,例如在不使用声音来提示指纹信息或压感信息的实施例中,可以不配备语音设备104。此外,压力传感设备可以单独设置,或者集成在显示设备103等其他装置中,例如,对于使用触摸屏幕的移动通信终端或平板显示装置,该压力传感设备可以集成在触摸屏幕中。该硬件运行环境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07,用于通过一定通信网络传输数据,该通信网络可以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其中,在无需网络通信的实施例中,可以不配备收发器107此处,运行环境还可以包含其他外接设备。

上述硬件运行环境可以设置在终端设备中。本说明书中,“终端设备”指用户使用的、含有安全识别功能的设备,例如移动通信终端、移动电脑、平板电脑、固定终端等。终端设备可以是一个设备,也可以是几个设备的集合,例如在当控制装置与显示装置分离时,终端设备指控制装置与显示装置两者的集合。目前终端设备主要基于电子技术,但不限于此,利用其他技术实现的、供用户使用以用于安全识别的设备,也属于本说明书所指“终端设备”。

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检测作用于设备触摸装置上的指纹信息。该步骤中用户所作 用的触摸装置可以是手机的正面Home键,也可以是设备上其他装有Sensor(传感器)的触摸装置,可以位于设备的正面,也可以是位于设备的反面或侧面。同时,该步骤中检测的方法可以是光学检测方式,也可以是目前所普遍采用的电容识别,利用电容传感器感知手指表面的微小电导率变化。由于手指皮肤的最外层,也就是指纹那一层是不导电的,而指纹里面的皮下层是导电的。当用户手指按在所述触摸装置时,它会测量出指纹引起的极小的电导率变化信号,然后用这些测得的数据形成一幅图像——指纹的图像。由此检测出作用于所述设备触摸装置上的指纹信息。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该步骤中检测作用于设备触摸装置上指纹信息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提到的光学方法检测或者电容方法检测,还包括其他已知的指纹信息检测方法与未来可能出现的指纹信息检测方法。

步骤S202,检测作用于所述设备触摸装置上的压感信息。该步骤中,用户所作用的触摸装置可以是手机的正面Home键,也可以是设备上其他装有Sensor(传感器)的触摸装置,可以位于设备的正面,也可以是位于设备的反面或侧面。所述检测的压感信息主要包括压力值和指压弧长,其中指压弧长是指手指作用于压力传感器时,受到挤压的数个压力传感器连接起来的长度。例如在设备触摸装置上设有由多个压力传感器组成的环形压力传感器组。当用户作用于设备触摸装置上时,会使一定数量的压力传感器受到挤压。此时的指压弧长就是受到挤压的数个压力传感器直径的和。特别的,也可以将受到挤压的压力传感器数量定义为指压弧长的值。例如,受到挤压的压力传感器数量为5,则定义指压弧长值为5。

步骤S203,根据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压感信息共同确定是否通过指纹识别。该步骤中将会对所检测到的指纹信息和压感信息与设备中存储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通过安全识别并执行相应操作,例如手机屏幕解锁、安全支付等;如果匹配不成功,则不通过安全识别。这里匹配成功的标准可以是以下几种组合:第一种,当指纹信息和压力值信息都与预 设的待匹配的指纹信息和压力值信息匹配时,匹配成功,通过安全识别;第二种,当指纹信息和指压弧长信息都与预设的待匹配的指纹信息和指压弧长信息匹配时,匹配成功,通过安全识别;第三种,当指纹信息、压力值信息和指压弧长信息都与预设的待匹配的指纹信息、压力值信息和指压弧长信息匹配时,匹配成功,通过安全识别。

上述指纹信息的识别方法可以是基于细节点特征的匹配算法,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图像每个细节点都提取出来,再与设备中预留的用户指纹细节点集进行匹配。细节点匹配仅需统计重合细节点的对数,如果超过一定的数目,即可判断为匹配。也可以采用局部匹配和全局验证结合的匹配方法。上述压感信息的匹配可以是数值上的匹配。当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用户压感信息与设备预留的可通过安全识别的压感信息相同时便可以匹配成功。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检测步骤S201和S202可以分别按顺序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在检测指纹信息时同时检测压感信息,或者在检测压感信息时同时检测指纹信息。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检测步骤S201和S202同时进行。

请参阅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过程示意图,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用户按压设备触摸装置。该步骤中,用户所作用的触摸装置可以是手机的正面Home键,也可以是设备上其他装有Sensor(传感器)的触摸装置,可以位于设备的正面,也可以是位于设备的反面或侧面。该步骤中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手指进行按压,以在手机中预设和用户个人相匹配的信息。

步骤S302,采集用户指纹信息和压感信息。该步骤中,当用户手指作用于设备触摸装置上时,可以进行一次或多次按压,直到触摸装置可以完整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该采集的过程可以从所述设备屏幕上的显示模块看到采 集过程的指纹图像,指纹图像完整时说明采集已成功。设备也可以通过语音或震动提示等方式告知用户采集过程完成。当用户手指作用于设备触摸装置上时,所述设备触摸装置中的压力传感器会收集相应的压感信息。为了精确记录,当用户调整压力值与指压位置时,所述设备将计算并实时在屏幕上显示当前的压力值和指压弧长,当用户对某一压力值和指压弧长满意时,停留5s的时间,则将记录下用于匹配的压感信息。此处的停留时间可以随实际应用情况而调整,并不限制为5s。

步骤S303,存储用户上述预设信息。该步骤中,当用户的指纹录入完毕,需要匹配的压感信息得到用户确认后,所述设备中的存储模块将会把相应数据存储进设备的数据库中,以供进行安全识别时调用。

步骤S304,用户按压设备触摸装置。该步骤中,用户所作用的触摸装置可以是手机的正面Home键,也可以是设备上其他装有Sensor(传感器)的触摸装置,可以位于设备的正面,也可以是位于设备的反面或侧面。

步骤S305A,检测作用于设备触摸装置上的指纹信息。该步骤中用户所作用的触摸装置可以是手机的正面Home键,也可以是设备上其他装有Sensor(传感器)的触摸装置,可以位于设备的正面,也可以是位于设备的反面或侧面。同时,该步骤中检测的方法可以是光学检测方式,也可以是目前所普遍采用的电容识别,利用电容传感器感知手指表面的微小电导率变化。由于手指皮肤的最外层,也就是指纹那一层,是不导电的,而指纹里面的皮下层是导电的。当用户手指按在所述触摸装置时,它会测量出指纹引起的极小的电导率变化信号,然后用这些测得的数据形成一幅图像——指纹的图像。由此检测出作用于所述设备触摸装置上的指纹信息。

步骤S305B,检测作用于所述设备触摸装置上的压感信息。该步骤中,用户所作用的触摸装置可以是手机的正面Home键,也可以是设备上其他装有Sensor(传感器)的触摸装置,可以位于设备的正面,也可以是位于设备的反面或侧面。所述检测的压感信息主要包括压力值和指压弧长。

步骤S306A,检测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该步骤中将会对所检测到的指纹信息与设备中预先存储的用户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通过安全识别并执行相应操作,例如手机屏幕解锁、安全支付等;如果匹配不成功,则不通过安全识别,结束安全识别过程。

步骤S306B,检测所述压感信息与预设压感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该步骤中将会对所检测到压感信息与设备中预先存储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通过安全识别并执行相应操作,例如手机屏幕解锁、安全支付等;如果匹配不成功,则不通过安全识别。

步骤S307,确定通过识别。这里匹配成功安全识别通过的标准可以是同时匹配通过指纹信息和压力值信息,可以是同时匹配通过指纹信息和指压弧长信息,也可以是同时匹配通过指纹信息、压力值信息和指压弧长信息。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指纹信息和压感信息的采集或检测过程可以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是将指纹信息采集和压感信息采集按顺序分别进行,指纹信息检测和压感信息检测按顺序分别进行。

请参阅图4,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主要包括:

指纹信息检测模块401,该模块主要用于采集用户作用于所述触摸设备上的指纹信息。该模块可以但不限于采用光学方法或者电容方法来检测用户的指纹信息。

压感信息检测模块402,该模块主要用来采集用户作用于所述触摸设备上的压感信息。该模块中主要包含了压力传感器,用来检测作用于所述设备上的压力值和指压弧长。该模块检测的指压弧长就是受到挤压的数个压力传感器直径的和。特别的,也可以将受到挤压的压力传感器数量定义为指压弧长的值。例如,受到挤压的压力传感器数量为5,则定义指压弧长值为5。

匹配模块403,该模块将检测所述指纹信息与压感信息是否与设备匹配。 该模块将会对所检测到的指纹信息和压感信息与设备中预先存储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通过安全识别并执行相应操作,例如手机屏幕解锁、安全支付等等;如果匹配不成功,则不通过安全识别。这里匹配成功的标准可以是同时匹配通过指纹信息和压力值信息,可以是同时匹配通过指纹信息和指压弧长信息,也可以是同时通过指纹信息、压力值信息和指压弧长信息。

请参阅图5,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压感环形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实体键或触摸区域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手机终端501实体键(如手机Home键或者其他指纹识别区域)的指纹采集传感器502边缘可以环形围绕一圈微型压力传感器503。该压力传感器可以均匀环绕在指纹采集传感器边缘,也可以不均匀环绕。在指纹采集传感器502采集指纹信息的同时,微型压力传感器503也可以收集相应的压感信息。当用户作用在由指纹采集传感器502和微型压力传感器503构成的传感器组合504时传感器组将可以收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压感信息。在采集上述信息时,用户可以选择指压的位置和角度,设计专有的指压长度。然后将指纹信息和压感信息都存入数据库中,当用户需要安全识别时,进行指纹信息和压感信息的匹配。

请参阅图6,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压感薄膜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实体键或触摸区域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在手机终端601实体键(如手机Home键或者其他指纹识别区域)的底层可以嵌入压感薄膜602。在指纹采集传感器603采集指纹信息的同时,压感薄膜602也可以收集相应的压感信息。当用户作用在由指纹采集传感器603和压感薄膜602构成的传感器组合604时,传感器组合604将收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压感信息。在采集上述信息时,用户可以选择指压的位置和角度,设计自己专有的指压长度。然后将指纹信息和压感信息都存 入数据库中,当用户需要验证识别时,进行指纹信息和压感信息的匹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用于指纹压力安全识别的装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种形式,本发明不限于此,说明书已有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指纹压力安全识别的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