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数据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377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显示地图数据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地图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地域数据时,为便于用户直观查看数据与地域之间的关联关系,现有技术给出了一种基于地图图形的数据显示方式。在图1中,中国地图由省、市、自治区等不同地域组成,每一个地域图形上显示有有关该地域的数据。相对于列表形式的数据显示方式,基于地图图形的数据显示方式由于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

为使用户能够从地图图形中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现有技术在地图图形中以圆形或水滴等不同形态的数据显示区域对数据进行显示。在图1中,每个地域图形对应一个圆形辐射区域,该地域的数据显示于对应的圆形辐射区域中,数值较大的数据所对应的圆形辐射面积更大。通过这种显示方式,用户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各个地域的数据大小,有助于用户对不同地域的数据进行主观比较。但是,这种显示方式在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缺陷:当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存在较多的地域图形时,多个大小不一的数据显示区域会集中于这一小范围内显示,使得各个数据显示区域之间相互重叠。通过图1可以看出,圆形辐射区域之间的重叠会对用户查看数据造成严重的干扰。

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给出了一种改进办法,该办法对相互重叠的数据显示区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缩小,以降低数据显示区域之间的重叠程度。但是这种方法的效果比较有限,因为虽然理论上可以将数据显示区域的面积缩小到足以消除区域间重叠的程度,但是数据内容会随着数据显示区域等比例缩小。在大多数情况下,过小的数据显示区域会使用户无法看清其中的数据内容。对于“京津冀”地区这种地域图形小而紧密的位置,在保证用户肉眼能够看清数据内容的前提下,仅靠缩小数据显示区域的办法远远无法达到消除区域重叠的目的。而如果在地图图形中显示市级、县 级甚至乡级地域的数据,那么这种办法的效果更是捉襟见肘。综上可见,现有缩小数据显示区域的方式在改善区域重叠方面的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地图数据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彻底解决数据显示区域重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地图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放大操作指令,在地图图形中确定需要放大的局部区域,地图图形由多个地域图形组成,每个地域图形上对应显示有一个数据显示区域,局部区域至少遮盖两个地域图形的数据显示区域;

在局部区域中查找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获得目标数据显示区域;

根据目标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计算局部区域的放大倍数;

按照放大倍数对局部区域进行放大显示,以使得局部区域中的数据显示区域互不重叠。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地图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放大操作指令,在地图图形中确定需要放大的局部区域,地图图形由多个地域图形组成,每个地域图形上对应显示有一个数据显示区域,局部区域至少遮盖两个地域图形的数据显示区域;

查找单元,用于在局部区域中查找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获得目标数据显示区域;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目标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计算局部区域的放大倍数;

显示单元,用于按照放大倍数对局部区域进行放大显示,以使得局部区域中的数据显示区域互不重叠。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地图数据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放大操作指令确定需要放大的局部区域,基于局部区域中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计算放大倍数,并按照该放大倍数对局部区域进行放大显示。由于放大倍数是依据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计算的,因此 对局部区域放大后能够保证数据显示区域之间没有重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缩小数据显示区域,因此可以在使用户清楚查看数据内容的前提下彻底解决数据显示区域重叠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显示地图数据的界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地图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地图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局部区域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放大局部区域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地图数据的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地图数据的装置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地图数据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响应于放大操作指令,在地图图形中确定需要放大的局部区域。

本实施例主要应用于客户端侧,该客户端可以但不限于安装于手机、 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平板电脑及可穿戴智能设备上。实际应用中,一切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及可视化人机交互功能的电子产品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方法流程。

在用于数据查询的可视界面中,客户端显示有用于进行数据展示的地图图形,该地图图形由多个地域图形组成,其中,每个地域图形上对应显示有一个数据显示区域,在数据显示区域中显示有对应地域图形的数据内容。

以中国地图为例,参考图1,中国地图图形由北京、山西、上海、青海等对应不同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的地域图形组成。每个地域图形上对应有一个圆形辐射状的数据显示区域,数据显示区域中显示有对应地域图形的数据内容,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面积与数据值的大小成正相关关系,即数据值大的数据显示区域面积较大,数据值小的数据显示区域面积较小。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接收设备外部触发的放大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用于对地图图形中的部分区域进行放大显示。实际应用中,客户端可以通过键盘、鼠标、触控屏等外设接收该放大操作指令。

在接收到放大操作指令之后,客户端根据放大操作指令确定需要放大的局部区域。所谓确定局部区域包括确定局部区域的位置,以及确定局部区域的尺寸(包括形状和大小)。本实施例中局部区域的位置和尺寸由用户通过放大操作指令确定得出,但是为了简化用户操作的复杂度,实际应用中客户端也可以对局部区域的形状进行限制,例如默认生成矩形、方形或圆形的局部区域,用户只需要确定局部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即可。

选择局部区域的目的在于对地图图形中的部分地域图形进行放大显示,因此局部区域通常会遮盖至少两个地域图形的数据显示区域。本实施例中所谓的“遮盖数据显示区域”包括下述两种情况:数据显示区域整体位于局部区域内;2、数据显示区域部分落于局部区域内。实际应用中客户端也可以对局部区域遮盖的地域图形进行识别,对部分或全部落于局部区域中的地域图形,客户端等同认定这些地域图形对应的数据显示区域被局部区域覆盖。本实施例后续以局部区域遮盖数据显示区域为例进行说明。

实际应用中,用户也可能仅选择一个地域图形对应的数据显示区域进 行放大,即局部区域仅遮盖一个数据显示区域。对于此种情况,客户端可以按照预设的放大倍数对局部区域中的内容进行放大显示。预设放大倍数可以依据数据显示区域的尺寸确定得出,也可以依据地图图形整体的尺寸确定得出,或者仅仅是计算机程序中写好的一个固定值,本实施例不对预设放大倍数的具体数值进行限定。

对于局部区域至少遮盖两个数据显示区域的情况,客户端继续执行后续步骤202至步骤204。

202、在局部区域中查找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获得目标数据显示区域。

当局部区域遮盖了至少两个数据显示区域时,客户端获取每个数据显示区域的位置参数和尺寸参数。位置参数包括数据显示区域在界面中的坐标参数,例如可以是区域中心点坐标;尺寸参数包括区域的形状信息(矩形、圆形)以及对应具体形状的尺寸数值,例如对于方形形状而言,边长为XXX,对于圆形形状而言,半径为XX。根据位置参数和尺寸参数,客户端计算数据显示区域之间的重叠程度。

本实施例可以计算两个或多个数据显示区域之间的重叠程度。以计算两个数据显示区域之间的重叠程度为例,首先要定性界定数据显示区域之间是否存在重叠部分,只有在存在重叠部分的情况下,才会进一步定量计算重叠程度。以圆形数据显示区域为例,客户端可以通过圆形半径之和与圆心距之间的大小关系界定圆形区域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如果圆形区域的圆心距(可以通过位置参数获得)大于或等于圆形区域的半径之和(可以通过尺寸参数获得),那么确定圆形区域之间没有重叠,否则存在重叠部分。

对于存在重叠部分的数据显示区域,客户端根据每个数据显示区域的位置参数和尺寸参数计算出可以通过数值量化体现的重叠程度,然后从中选择出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将其确定为目标数据显示区域。

选择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的目的在于计算放大局部区域使用的放大倍数。之所以选择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计算放大倍数,是因为这样做可以保证在放大局部区域后,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之间不再存在重叠部分。由于重叠程度最高的区域之间的重叠部分都可以通 过被消除,因此其他区域之间的重叠部分也一定可以被消除掉,由此使局部区域中不存在区域重叠的现象。

实际应用中还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局部区域遮盖中数据显示区域之间均不存在重叠关系。对于这种情况,理论上无需进行局部放大,因此客户端可以不执行后续步骤203至步骤204。但是考虑到用户存在放大局部区域的实际需求,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客户端可以选择两个距离最近的数据显示区域作为目标数据显示区域,并继续执行步骤203至步骤204。客户端可以通过下述几种方法确定数据显示区域之间的距离:1、确定数据显示区域中心点坐标的距离;2、确定数据显示区域边缘之间的距离。

203、根据目标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计算局部区域的放大倍数。

所述区域参数用于反映数据显示区域的尺寸大小,不同形态的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有所差异。例如,圆形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可以包括半径和圆心距;方形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可以包括边长、对角线长度及中心距;长方形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则可以包括长、宽对角线长度和中心距。

客户端计算放大倍数的原则为:在放大后的局部区域中,目标数据显示区域之间不再存在重叠部分,即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之间不再存在重叠部分。基于该原则,放大倍数的最小值应当保证在局部放大后,目标数据显示区域原先重叠位置的边缘相切,如果放大倍数小于该最小值,则目标数据显示区域之间仍会存在部分重叠。实际应用中,可以考虑使目标显示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余量,因此可以通过权重调整或增加调整系数的方式使计算出的放大倍数适当大于上述最小值。本实施例不对权重值或调整系数的具体数值大小进行限制。

204、按照放大倍数对局部区域进行放大显示,以使得局部区域中的数据显示区域互不重叠。

所谓按照放大倍数对局部区域进行放大显示是指,按照放大倍数放大局部区域的尺寸大小以及局部区域中显示的内容。示例性的,对于方形局部区域,可以将局部区域的原边长乘以放大倍数,获得放大后的边长;或 者对于圆形局部区域,可以将局部区域的半径乘以放大倍数,获得放大后的半径。

在对局部区域进行放大后,客户端可以将显示的地图图形切换为放大后的局部区域,使可视界面中仅显示放大后的局部区域;或者,还可以将放大后的局部区域显示在预设的固定位置上,例如界面左上角,不影响用户查看地图图形的剩余部分。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地图数据的方法,能够根据放大操作指令确定需要放大的局部区域,基于局部区域中重叠程度最高的两个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计算放大倍数,并按照该放大倍数对局部区域进行放大显示。由于放大倍数是依据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计算的,因此对局部区域放大后能够保证数据显示区域之间没有重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无需缩小数据显示区域,因此可以在使用户清楚查看数据内容的前提下彻底解决数据显示区域重叠的问题。

进一步的,作为对图2所示方法的细化和扩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地图数据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301、响应于放大操作指令,在地图图形中确定需要放大的局部区域。

本实施例中,放大操作指令具体可以是点击操作指令。用户通过鼠标(对于触控屏而言也可以使用手指)单击或双击地图图形中的某个位置,触发点击操作指令。客户端对该指令进行响应,获取操作焦点的坐标,然后以该坐标为中心、第一预设尺寸的区域确定为局部区域。预设尺寸由预先写入到客户端中的尺寸参数决定,实际应用中,可以将预设尺寸限制为长4厘米、宽3厘米的矩形区域,或者边长4厘米的方形区域,再或者半径2.5厘米的圆形区域。无论用户点击哪个位置,界面中弹出的局部区域的形状都是一致的。

上述数值仅作示例性说明之用,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放大操作指令也可以是拖拽操作指令。用户以地图图形中的某个位置为起点,通过鼠标或者手指向任意一个方向进行拖拽,形成矩形、方形或圆形的区域。客户端获取拖拽操作的起始点坐标和终止点坐标,根据两个坐标的位置以及预设的区域形状确定局 部区域的位置和大小。与上述方式不同的是,本方式中,局部区域的大小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拖拽距离越大形成的局部区域的尺寸就越大,本实施例不对拖拽操作形成的局部区域的尺寸大小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放大操作指令还可以是移动操作指令。客户端监测鼠标光标的位置,以光标所在位置为中心、第二预设尺寸的区域确定为局部区域。所述第二预设尺寸与第一预设尺寸类似,其尺寸也是客户端侧预先确定的,用户无法通过手动操作改变之。第一预设尺寸和第二预设尺寸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实际应用中,用户在操作鼠标时,鼠标光标处于持续移动的过程中,客户端可以在光标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基于新的光标位置执行图3所示流程,从用户使用的角度上看,其效果类似于放大镜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客户端确定出的局部区域如图4中矩形区域所示。

302、在局部区域中,计算各数据显示区域之间的重叠系数。

本实施例以圆形数据显示区域为例进行说明。在确定局部区域后,客户端计算局部区域遮盖的数据显示区域之间的重叠系数,重叠系数的大小用于表征两个数据显示区域之间重叠程度的高低。具体的,客户端可以按照下述公式计算重叠系数:

S=r1+r2-d12

其中,S为重叠系数,r1和r2分别为两个数据显示区域的半径,d12为两个数据显示区域的圆心距。S的数值越大表示两个数据显示区域重叠的部分越多,即重叠程度越高。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可以对局部区域遮盖的所有数据显示区域进行两两配对,获得个区域对。其中,n为局部区域遮盖的数据显示区域数量,表示从n个数据显示区域中任意抽取一对数据显示区域的所有排列组合的数量。然后客户端根据图2步骤202的实现方式对每一对数据显示区域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关系进行检测,将不存在重叠关系的区域对剔除,并通过上述公式对剩余的区域对分别计算重叠系数。

示例性的,假设局部区域遮盖了4个数据显示区域A、B、C、D。客 户端对这4个数据显示区域进行两两配对,获得6个区域配对:“A+B”、“A+C”、“A+D”、“B+C”、“B+D”及“C+D”。客户端将数据显示区域的半径之和小于或等于圆心距的区域对剔除,保留半径之和大于圆心距的区域对。假设客户端保留的区域对为“A+D”、“B+C”、“B+D”及“C+D”。然后客户端分别计算每个区域对的重叠系数,获得对应4个区域对的4个重叠系数。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客户端也可以不对数据显示区域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关系进行单独判断,而是直接计算任意两个数据显示区域之间的重叠系数,通过重叠系数的数值特点识别并剔除不存在重叠关系的区域对的重叠系数。具体的:

客户端对局部区域遮盖的所有数据显示区域进行两两配对,获得个区域对。然后客户端通过上述公式对所有的区域对分别计算重叠系数,并将小于或等于0的重叠系数剔除掉。

示例性的,假设客户端仍获得6个区域配对:“A+B”、“A+C”、“A+D”、“B+C”、“B+D”及“C+D”。客户端分别计算每个区域对的重叠系数,获得对应6个区域对的6个重叠系数:“-1.1”、“0”、“-2”、“3”、“3.4”及“5”。然后客户端将重叠系数“-1.1”、“0”及“-2”剔除,保留重叠系数“3”、“3.4”及“5”。

303、将重叠系数最大的一对数据显示区域确定为目标数据显示区域。

在上述示例中,客户端在保留的重叠系数“3”、“3.4”及“5”中选择重叠系数“5”,将该重叠系数对应的一对数据显示区域确定为目标数据显示区域。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客户端也可以不对小于或等于0的重叠系数进行剔除,而是直接从获得的所有重叠系数中选择最大的重叠系数。

304、根据目标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计算局部区域的放大倍数。

客户端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放大倍数:

其中,N为放大倍数,rt1和rt2分别为两个目标数据显示区域的半径,dt1t2 为两个目标数据显示区域的圆心距。

示例性的,假设两个目标数据显示区域的半径分别为3和4,圆心距为5,那么按照该公式计算出的放大倍数N为1.4。

305、将放大后的局部区域移动到可视界面的中心位置进行显示。

客户端按照获得的放大倍数对局部区域进行放大,然后将放大后的局部区域移动到可视界面的中心位置进行显示。在对局部区域进行移动时,可以使局部区域的中心点坐标与可视界面的中心点坐标重合,以保证局部区域位于可视界面的中心位置。如图5所示,可视界面显示放大后的局部区域,不再显示地图图形。

306、响应于恢复操作指令,按照放大前的显示方式显示地图图形。

进一步的,作为图3所示方法的可选步骤,在对局部区域进行放大显示后,为方便用户查看到原先显示的地图图形,客户端还可以为用户提供界面回退功能。当用户触发恢复操作指令时,客户端对该指令进行响应,显示局部放大前显示的地图图形。

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在可视界面中的任何位置上,通过单击、双击、长按、滑动等操作触发恢复操作指令。或者客户端也可以提供专用于触发回退功能的控件,用户通过点击该控件触发恢复操作指令。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客户端也可以通过减少地图图形中数据显示区域数量的方式,减少或消除区域重叠的问题。客户端为用户提供过滤数据显示区域的功能,用户可以对不希望显示数据内容的地域图形进行选择,或者对希望显示数据内容的地域图形进行选择。客户端只在地图图形中用户希望显示数据内容的地域图形上,显示对应的数据显示区域及数据内容。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直接在地图图形中对地域图形进行点选,或者也可以在客户端提供的下拉列表中对显示或不显示数据内容的地域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不对选择地域图形的方式进行具体限制。

进一步的,作为对图2或图3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地图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可以位于客户端内部,也可以独立于客户端但与客户端之间建立数据交互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对应,能够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内容。为便于 阅读,本装置实施例仅对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进行概要性描述,不对方法实施例中的细节内容进行逐一赘述。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单元61、查找单元62、计算单元63以及显示单元64。其中,

确定单元61,用于响应于放大操作指令,在地图图形中确定需要放大的局部区域,地图图形由多个地域图形组成,每个地域图形上对应显示有一个数据显示区域,局部区域至少遮盖两个地域图形的数据显示区域;

查找单元62,用于在局部区域中查找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获得目标数据显示区域;

计算单元63,用于根据目标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计算局部区域的放大倍数;

显示单元64,用于按照放大倍数对局部区域进行放大显示,以使得局部区域中的数据显示区域互不重叠。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确定单元61,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11,用于响应于点击操作指令,以操作焦点为中心、第一预设尺寸的区域确定为局部区域。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确定单元61,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612,用于响应于拖拽操作指令,将拖拽形成的区域确定为局部区域。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确定单元61,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613,用于响应于移动操作指令,以光标所在位置为中心、第二预设尺寸的区域确定为局部区域。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查找单元62,包括:

计算模块621,用于当数据显示区域为圆形区域时,在局部区域中,计算各数据显示区域之间的重叠系数,重叠系数的大小用于表征两个数据显示区域之间重叠程度的高低;

确定模块622,用于将重叠系数最大的一对数据显示区域确定为目标数据显示区域。

进一步的,计算模块621,用于按照下述公式计算重叠系数:

S=r1+r2-d12

其中,S为重叠系数,r1和r2分别为两个数据显示区域的半径,d12为两个数据显示区域的圆心距。

进一步的,计算单元63,用于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放大倍数:

其中,N为放大倍数,rt1和rt2分别为两个目标数据显示区域的半径,dt1t2为两个目标数据显示区域的圆心距。

进一步的,显示单元64用于将放大后的局部区域移动到可视界面的中心位置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显示单元64用于响应于恢复操作指令,按照放大前的显示方式显示地图图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地图数据的装置,能够根据放大操作指令确定需要放大的局部区域,基于局部区域中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计算放大倍数,并按照该放大倍数对局部区域进行放大显示。由于放大倍数是依据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计算的,因此对局部区域放大后能够保证数据显示区域之间没有重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无需缩小数据显示区域,因此可以在使用户清楚查看数据内容的前提下彻底解决数据显示区域重叠的问题。

所述显示地图数据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确定单元61、查找单元62、计算单元63以及显示单元64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彻底解决数据显示区域重叠的问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响应于放大操作指令,在地图图形中确定需要放大的局部区域,地图图形由多个地域图形组成,每个 地域图形上对应显示有一个数据显示区域,局部区域至少遮盖两个地域图形的数据显示区域;在局部区域中查找重叠程度最高的数据显示区域,获得目标数据显示区域;根据目标数据显示区域的区域参数计算局部区域的放大倍数;按照放大倍数对局部区域进行放大显示,以使得局部区域中的数据显示区域互不重叠。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 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