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身装配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377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身装配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身装配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机身组件的固定安装,特别是触摸屏与壳体的安装主要采用双面胶粘贴和胶水点胶粘贴两种工艺方式。为保证粘贴的牢固性,现有的两种粘贴技术都可以实现一定宽度的窄空间粘贴。相对而言,双面胶粘贴比胶水点胶粘贴所需的空间要大。由于电子设备对安装空间紧凑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即使使用胶水点胶的方式,也可能出现在机身组件某些部位的固定可提供的点胶宽度小于现有胶水点胶设备可实现的点胶宽度的情形。此时若要进行胶水点胶操作,会粘连到周边其他零部件使其无法拆卸,或者必须增加胶水点胶宽度,从而被迫加大电子设备的尺寸。可见,现有的机身组件固定方式无法在不影响原有布局空间以及牢固性的前提下,解决胶粘空间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身装配结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在不影响原有布局空间以及牢固性的前提下的胶粘空间不足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身装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触摸屏和壳体,所述触摸屏和壳体之间包括一层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一侧覆盖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触摸屏通过在所述保护层上另一侧的点胶层与所述壳体固定。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机身装配结构。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机身装配结构及电子设备,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触摸屏和壳体,所述触摸屏和壳体之间包括一层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一侧覆盖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触摸屏通过在所述保护层上另一侧的点胶层与所述壳体固定。由于机身装备结构中在触摸屏与壳体之间增加了保护层为两者的固定提供了壳体之外的适当的胶粘空间,避免点胶时将胶水点到壳体上预设点胶空间之外的部分,这样在不影响原有布局空间以及牢固性的前提下,更有利于内部器件装配的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身装配结构在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身装配结构在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具体的胶粘方式为点胶方式或双面胶粘方式。在下文中,具体的胶粘均通过点胶层实现,现有能够实现胶粘的宽度均称为点胶层宽度。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身装配结构在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触摸屏11和壳体12。具体的,触摸屏11和壳体12的构造形状相互对应,经过装配组合可形成外观上完整合一的整体。根据不同需要,在电子设备中除了触摸屏11和壳体12的相互配合连接之外,也存在相互结合的壳体组件之间的安装连接(例如,上壳和下壳的结合),或者部件与壳体的相互结合安装等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实现的是触摸屏与壳体的装配结合。由于触摸屏相对于普通壳体组件而言,更加容易损坏,因此在装配过程中需要给予更多的保护,安装要求则更高。

如图2所示,所述触摸屏11和壳体12之间包括一层保护层13,所述保护层13位于壳体12上预设胶粘空间的邻近周边,所述保护层13的一侧覆盖于所述壳体12上,所述触摸屏11通过在所述保护层13上另一侧的点胶层14与所述壳体12固定,其中所述保护层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点胶层的宽度与所述预设胶粘空间的宽度之差。图2中B所示的为点胶层14的宽度,A所示的为壳体12上预设点胶空间的宽度。很显然相对于实现胶粘的点胶层14的宽度B,预设点胶空间的宽度A远远不足于实现触摸屏11与壳体12的胶粘固定。通过在壳体12上预设点胶空间的邻近周边增加一层保护层13,增加了对触摸屏11与壳体12固定时可实行胶粘的面积,使得触摸屏11与壳体12的胶粘固定更加容易操作实现。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宽度等于所述点胶层的宽度与所述预设胶粘空间的宽度之差。可以理解的,如图2所示,保护层13的宽度取决于点胶层14的宽度B与预设胶粘空间的宽度A。当保护层13的宽度=点胶层的宽度B-预设胶粘空间的宽度A时,可减少不必要的保护层所占据的装配空间,更有效的利用空间进行布局。

具体的,保护层13可通过胶粘或卡扣等方式将其一侧固定并覆盖于壳体12的表面上。点胶层14位于保护层13的另一侧,该点胶层的实现可以采用双面胶粘贴或胶水点胶粘贴的任何方式。由于保护层13位于壳体上预设胶粘空间的邻近周边,与预设胶粘空间结合在一起,始终能保证点胶层的宽度,因而不论胶粘固定方式所需点胶层宽度的大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均能实现组件之间的胶粘固定。

可选的,所述壳体12上预设胶粘空间的邻近周边设有零部件15,所述保护层13部分覆盖固定于所述零部件15上。一般而言,壳体12除了与触摸屏11装配之外,还需安装零部件15或其他装置。此时因为零部件15会在壳体12上占据一定空间,可能会造成零部件15占据的空间正好挤压了壳体12上预设胶粘空间的情形,如图2所示,若没有保护层13,允许触摸屏11与壳体12之间实现胶粘的预设胶粘空间宽度只有A,明显小于点胶层14的宽度B,硬性使用宽度为B的点胶层14进行胶粘势必会使得胶粘物与零部件15直接接触,进而导致零部件15无法拆卸不利于维修。保护层1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提供胶粘空间的替代物,覆盖于零部件15表面上,避免胶粘直接接触于零部件15,有利于保护零部件15因胶粘固定发生拆卸损坏。

可以理解的,保护层13覆盖于壳体12或零部件15的表面时即可为胶粘实施提供操作空间。为保证装配空间的利用率,优选的,所述保护层13与所述壳体12或所述零部件15的表面完全贴合,以使得装配空间更加紧凑。

可选的,所述保护层为柔性的膜结构,可更容易实现保护层与组件或零部件之间的紧密贴合。

具体的,保护层13可选择使用软质聚酯PET层或者高温胶纸等材质,通过自带胶粘贴在壳体12上,当然不排除其他柔性膜结构材质的选用。软质聚酯PET或者高温胶纸最薄可选用0.03mm厚度的,对整体空间的影响很小,不会因为增加了保护层而使得电子设备的外观上产生较大变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身装备结构在在触摸屏与壳体之间增加了保护层为两者的固定提供了壳体之外的适当的胶粘空间,避免点胶时将胶水点到壳体上预设点胶空间之外的部分,这样在不影响原有布局空间以及牢固性的前提下,更有利于内部器件装配的优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机身装备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有机身装备结构的电子设备,由于机身装备结构中在触摸屏与壳体之间增加了保护层为两者的固定提供了壳体之外的适当的胶粘空间,避免点胶时将胶水点到壳体上预设点胶空间之外的部分,这样在不影响原有布局空间以及牢固性的前提下,更有利于内部器件装配的优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20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还可以是其它电子设备,如数码相机、电子书、导航产品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