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拓扑图的布局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0228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拓扑图的布局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拓扑图的布局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世界中存在很多复杂的网络,如分子生物网、科学家合作网、论文引用网络以及其他社交网络等等,而且网络的规模也在逐渐增加。例如,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以及大数据的发展,社交网络极大地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同时也使得整个网络的规模更加庞大,而人们往往对网络的拓扑结构缺乏清晰的认识。为了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可视化技术应运而生,可视化通过将图数据以及图数据背后隐藏的连接关系以人类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现出来,弥补了客观数据和人脑主观认识之间的鸿沟。具体可通过图的布局算法来根据图的拓扑结构计算顶点(即社团成员)和边(即成员之间的关系)的位置,得到各顶点坐标,从而最终获得包括顶点与顶点的关系的布局图。该图的布局算法包括圆环布局等物理算法、力导引算法等。不同的布局算法得到的最终的布局图的呈现效果不同,例如,图1a所示为基于圆环布局算法得到的布局图,图1b为基于力导引算法得到的布局图,图中包括34个顶点,每两个顶点确定的边代表该顶点即社团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中,该力导引算法被认为是效果最好的一类算法。目前,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算法在进行图的布局时,往往只考虑了顶点与顶点之间的关系,而没有考虑顶点间的社团关系,由此导致最终布局与社团结构无关,无法展示图的社团结构。比如,以科学家合作网为例,以性别作为社团划分依据则网络中只存在两个社团,而以国籍作为划分依据则有几十乃至上百个社团。显然这两种情形下每个顶点所属的社团结构很不一致,但由于拓扑结构未变导致布局算法的计算结果却是固定的,无法展示社团结构。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拓扑图的布局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顶点布局并展示其所属的社团结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拓扑图的布局方法,包括:获取包括至少一个社团的目标拓扑图,其中,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社团包括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且所述目标拓扑图满足最近原则;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当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时,将所述目标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包括至少一个社团的目标拓扑图,可以具体为:按照预设的社团划分规则将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根据预设力导引算法确定出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得到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社团的拓扑图;根据各社团的社团中心确定每一个顶点的坐标,该坐标对应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并将该坐标对应的拓扑图作为目标拓扑图。其中,该至少一个社团还可以是根据预设的社团发现算法对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进行划分得到的;或者,该至少一个社团还可以是根据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至少一个顶点进行划分得到的。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社团的社团中心确定每一个顶点的坐标,可以具体为:在显示屏幕范围内随机生成需要布局的每一个顶点的坐标;计算该坐标下的顶点与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的距离,并根据计算出的距离判断所述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若不满足最近原则,则重新生成所述不满足最近原则的顶点的坐标,直到所述顶点满足最近原则。从而实现该初始布局的各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即该目标拓扑图满足最近原则。本申请中仅需确定一次社团中心,则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力导引算法对应的初始温度值和理想距离;所述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可以具体为:根据所述理想距离分别计算每一个顶点受到的斥力产生的斥力位移以及受到的引力产生的引力位移;根据所述斥力位移与所述引力位移的和以及所述初始温度值确定所述顶点的位移,并判断在所述位移对应的坐标下所述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从而确定出产生位移后的各顶点的新坐标,以及确定该新坐标下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其中,该初始温度值可根据现实屏幕的高度确定得到,该理想距离可根据该显示屏幕的面积以及需要布局的顶点的数目确定得到。进一步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预先根据显示屏幕的宽和高确定出用于约束顶点的坐标的屏幕约束算子,以避免位移后的坐标位于显示屏幕外部。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顶点不满足最近原则,则调整所述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以使所述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其中,该调整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可以是指依次增加该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以逐渐增加该顶点受到的引力使其产生位移,直至该位移对应坐标下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进一步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所述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以使所述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可以具体为:将不满足最近原则的所述顶点对应的初始引力系数增加预设步长,得到增加所述预设步长的新的引力系数;计算所述顶点受到所述新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并判断所述新坐标下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若不满足最近原则,则将所述新的引力系数依次增加所述预设步长,并计算所述顶点受到增加所述预设步长后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直到判断结果为该新坐标下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其中,该初始引力系数可以预先设置为0,该预设步长可预先训练得到,如可根据训练结果设置为0.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目标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时,判断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若不满足所述停机条件,则分别获取每一个社团中的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中最大的引力系数,并将所述最大的引力系数作为该社团对应的社团引力系数;计算该社团对应的社团引力系数下该社团中各顶点的坐标;将预设力导引算法对应的初始温度值与预设的衰减因子的乘积作为新的初始温度值,重复执行所述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的步骤,直至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所述停机条件;当满足所述停机条件时,将所述满足所述停机条件的目标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从而能够将最近原则作为约束条件指导力导引算法与社团引力系数的调优,使得可在保留力导引算法布局效果的同时完全区分开不同社团的顶点,达到可视化社团结构的目的。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记录所述重复执行的次数;所述判断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可以具体为:判断所述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数目阈值;若所述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数目阈值,则确定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还可以具体为:将当前的初始温度值与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初始温度值是否低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当所述初始温度值低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拓扑图的布局装置,包括:获取模块、位移计算模块以及布局确定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括至少一个社团的目标拓扑图,其中,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社团包括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且所述目标拓扑图满足最近原则;位移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布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时,将所述目标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可具体包括:社团划分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社团划分规则将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中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力导引算法确定出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得到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社团的拓扑图;坐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社团的社团中心确定每一个顶点的坐标,该坐标对应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并将该坐标对应的拓扑图作为目标拓扑图。其中,该至少一个社团可以是该社团划分单元根据预设的社团发现算法对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进行划分得到的;或者,该至少一个社团还可以是该社团划分单元根据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至少一个顶点进行划分得到的。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坐标确定单元可具体用于:在显示屏幕范围内随机生成需要布局的每一个顶点的坐标;计算该坐标下的顶点与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的距离,并根据计算出的距离判断所述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若不满足最近原则,则重新生成所述不满足最近原则的顶点的坐标,直到所述顶点满足最近原则。从而实现该初始布局的各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即该目标拓扑图满足最近原则。本申请中仅需确定一次社团中心,则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力导引算法对应的初始温度值和理想距离;所述位移计算模块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理想距离分别计算每一个顶点受到的斥力产生的斥力位移以及受到的引力产生的引力位移;根据所述斥力位移与所述引力位移的和以及所述初始温度值确定所述顶点的位移,并判断在所述位移对应的坐标下所述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其中,该初始温度值可根据现实屏幕的高度确定得到,该理想距离可根据该显示屏幕的面积以及需要布局的顶点的数目确定得到。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引力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之后,当所述顶点不满足最近原则时,调整所述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以使所述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其中,该引力调整模块调整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可以是依次增加该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以逐渐增加该顶点受到的引力使其产生位移,直至该位移对应坐标下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进一步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力调整模块可具体用于:将不满足最近原则的所述顶点对应的初始引力系数增加预设步长,得到增加所述预设步长的新的引力系数;计算所述顶点受到所述新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并判断所述新坐标下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若不满足最近原则,则将所述新的引力系数依次增加所述预设步长,并计算所述顶点受到增加所述预设步长后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直到判断结果为该新坐标下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其中,该初始引力系数可以预先设置为0,该预设步长可预先训练得到,如可根据训练结果设置为0.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判断模块、系数确定模块、坐标计算模块以及通知模块,其中,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时,判断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系数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不满足所述停机条件时,分别获取每一个社团中的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中最大的引力系数,并将所述最大的引力系数作为该社团对应的社团引力系数;坐标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该社团对应的社团引力系数下该社团中各顶点的坐标,并将预设力导引算法对应的初始温度值与预设的衰减因子的乘积作为新的初始温度值;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位移计算模块重复执行所述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直至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所述停机条件;所述布局确定模块,还用于在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所述停机条件时,将所述满足所述停机条件的目标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从而能够将最近原则作为约束条件指导力导引算法与社团引力系数的调优,使得可在保留力导引算法布局效果的同时完全区分开不同社团的顶点,达到可视化社团结构的目的。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位移计算模块重复执行的次数;所述判断模块可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数目阈值;若所述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数目阈值,则确定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可具体用于:将当前的初始温度值与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初始温度值是否低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当所述初始温度值低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拓扑图的布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的步骤。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屏,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和存储器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图数据以及应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拓扑图的布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的步骤;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图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将最近原则作为约束条件,以通过该最近原则使得同一社团的顶点能够较好的靠拢,使得不同社团的顶点在显示屏幕上尽可能区分开,从而通过对顶点的布局较好的展示该拓扑图的社团结构,达到可视化社团结构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圆环布局算法的布局效果图;图1b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力导引算法的布局效果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拓扑图的布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拓扑图的布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社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一种布局效果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拓扑图的布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拓扑图的布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图指的是拓扑图,一个图如图g通常可表示为g=<v,e>,其中v是g的顶点集,e是g的边集,当图规模很大时通常称为复杂网络。图的布局算法是一类根据图的拓扑结构计算顶点和边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包括圆环布局等物理算法、力导引算法等等。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社团中心是指一种虚拟点,其本身不属于图中的顶点,在图计算领域中通常在标记社团的大致位置时采用。进一步的,当一个顶点距离其所在社团的社团中心的距离小于距离其他社团中心的距离时,则称这个顶点满足最近原则,或者称为这个顶点的坐标满足最近原则,或者称为当前坐标下的顶点(或坐标对应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若图中所有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则称图满足最近原则。进一步的,应理解,对于一个顶点v,该顶点v的坐标v.pos分为二维平面上x轴和y轴两个坐标,记为v.pos=(v.pos.x,v.pos.y)。v.disp表示顶点v的位移向量,dist(v,v’)表示顶点v和顶点v’的距离(可简写为d(v,v’))。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距离可具体指欧式距离。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拓扑图的布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拓扑图的布局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101、获取包括至少一个社团的目标拓扑图。其中,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社团包括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且所述目标拓扑图满足最近原则。具体的,所述获取包括至少一个社团的目标拓扑图,可以具体为:按照预设的社团划分规则将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根据预设布局算法如力导引算法确定出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得到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社团的拓扑图;根据各社团的社团中心确定每一个顶点的坐标,该坐标对应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并将该坐标对应的拓扑图作为目标拓扑图。也就是说,当需要对多个顶点进行布局时,可按照一定的社团划分规则将该多个顶点划分为多个社团,如根据预设的社团发现算法划分得到该多个社团或者根据各顶点的属性划分得到该多个社团,并按照预设的布局算法如力导引算法确定出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从而根据该社团中心对该多个顶点进行初始布局,以使所有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也即该包括该所有顶点的拓扑图满足最近原则。从而得到初始布局下所有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的目标拓扑图。其中,该力导引算法可包括kumada-kawai、fruchterman-reingold等算法,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102、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具体的,由于一个顶点会受到拓扑图中其余顶点的斥力,以及会受到相邻顶点(与其有连接关系的顶点)的引力,这就导致拓扑图中的顶点不稳定,会根据其受到的斥力及引力产生位移。此时,则可判断该拓扑图中的各顶点产生位移后,是否满足最近原则,以通过该最近原则作为约束条件,使得同一社团的顶点能够较好的靠拢,从而通过对各顶点的布局较好的展示该拓扑图的社团结构。103、当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时,将所述目标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进一步的,若该目标拓扑图中的某一顶点产生位移后,不满足最近原则,则可调整该顶点的位置,以使该顶点满足最近原则。比如,可通过调整该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实现调整该顶点对应的引力,从而在该引力的作用下移动该顶点的位置,以使该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具体的,可将该不满足最近原则的顶点对应的初始引力系数增加预设步长,从而得到增加所述预设步长的新的引力系数,并计算该新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该顶点的新坐标,以根据该新坐标判断该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进一步的,若该新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不满足最近原则,则可将所述新的引力系数依次增加该预设步长,并再次计算所述顶点受到增加所述预设步长后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直到判断结果为该新坐标下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例如,可将该顶点对应的初始引力系数设为0,并按照预设步长依次在该初始引力系数的基础上增加该预设步长,分别计算每次增加预设步长后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该顶点的新坐标,直到该新坐标下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则停止调整该引力系数。进一步的,还可预先设置一个停机条件。当该产生位移后所有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包括通过调整引力系数后满足最近原则)之后,还可重复执行该步骤102,直到该执行状态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比如可设置在执行次数达到预设数目阈值如20次时,确定满足该停机条件。当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时,即可确定对该需要布局的多个顶点布局完成,将包括当前布局状态的顶点的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将最近原则作为约束条件,以通过该最近原则使得同一社团的顶点能够较好的靠拢,使得不同社团的顶点在显示屏幕上尽可能区分开,从而通过对顶点的布局较好的展示该拓扑图的社团结构,达到可视化社团结构的效果。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拓扑图的布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拓扑图的布局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201、按照预设的社团划分规则将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可选的,所述按照预设的社团划分规则将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可以具体为:根据预设的社团发现算法将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可选的,所述按照预设的社团划分规则将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还可以具体为:获取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的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具体的,当需要对多个顶点进行布局时,可按照预设的社团划分规则将该多个顶点划分为多个社团,比如可根据预设的社团发现算法将该多个顶点划分为多个社团;或者可根据该每一个顶点的属性信息,将在某一个或多个属性上取值相同的顶点划分为同一社团,从而实现对该多个顶点的社团划分,得到多个社团。202、根据预设力导引算法确定出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得到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社团的拓扑图。具体的,对于划分得到的多个社团,每一个社团包括至少一个顶点。假设将划分得到的社团i用一个顶点ui表示,若该社团i中某个顶点vi和社团j中某个顶点vj有边连接(即有关系),则可构造f(i,j)={ui,uj}。举例来说,以复杂网络领域著名的数据集zacharykarateclub(以下简称karate)为例,该数据包含34个成员即顶点之间的交往关系。这34个成员按照帮派可以划分为4个社团:社团1:1、2、3、4、8、10、12、13、14、18、20、22;社团2:5、6、7、11、17;社团3:9、15、16、19、21、23、27、30、31、33、34;社团4:24、25、26、28、29、32。该34个顶点之间的交往关系为:21,31,32,41,42,43,51,61,71,75,76,81,82,83,84,91,93,103,111,115,116,121,131,134,141,142,143,144,176,177,181,182,201,202,221,222,2624,2625,283,2824,2825,293,3024,3027,312,319,321,3225,3226,3229,333,339,3315,3316,3319,3321,3323,3324,3330,3331,3332,349,3410,3414,3415,3416,3419,3420,3421,3423,3424,3427,3428,3429,3430,3431,3432,3433。其中,“21”即可表示成员2与成员1有交往关系,“31”表示成员3与成员1有交往关系,“32”表示成员3与成员2有交往关系,以此类推,此处不再赘述。203、根据各社团的社团中心确定每一个顶点的坐标,该坐标对应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并将该坐标对应的拓扑图作为目标拓扑图。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各社团的社团中心确定每一个顶点的坐标,可以具体为:在显示屏幕范围内随机生成需要布局的每一个顶点的坐标;计算该坐标下的顶点与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的距离,并根据计算出的距离判断所述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若不满足最近原则,则重新生成所述不满足最近原则的顶点的坐标,直到所述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具体的,在划分得到多个社团之后,即可分析社团顶点之间的联系,并可按照预设的布局算法如力导引算法确定出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即上述的ui,从而构造社团结构图,即包括社团关系的拓扑图,并可根据该社团中心对该多个顶点进行初始布局,以使所有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也即该包括该所有顶点的拓扑图满足最近原则。从而得到初始布局下所有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的目标拓扑图。如上述举例来看,在划分得到该4个社团之后,通过分析发现社团1和社团2、3、4均有联系,社团2除了和社团1有联系与其他两个社团没有联系,社团3、4彼此有联系。将社团用顶点集合u={u1,u2,u3,u4}表示,则社团关系集合为f={(u1,u2),(u1,u3),(u1,u4),(u3,u4)}。以u和f为顶点集和边集可创建得到包括社团关系的拓扑图,即社团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u1,u2,u3,u4即可作为各个社团的中心。该u1,u2,u3,u4的坐标可通过预设力导引算法确定出。可选的,该预设力导引算法可具体为kumada-kawai、fruchterman-reingold等算法,本发明实施例以fruchterman-reingold(简称“fr”)力导引算法为例进行说明。进一步的,还可确定出该力导引算法对应的初始温度值t和理想距离k等参数,例如,t的初始化公式可以为:t=0.5*l公式(1)其中,l为显示屏幕的高度,k的初始化公式可以为:公式(2)其中,s为显示屏幕的面积,|v|为该需要布局的顶点即成员的数目,如上述举例中包括34个顶点,即|v|=34。举例来说,假设显示屏幕范围为二维空间中x轴位于[-5,5]、y轴位于[-5,5]的区域,则此时w=l=10(其中,w为显示屏幕的宽度,l为显示屏幕的高度),即可计算得到t的初始值为5,k的值为此时采用fr力导引算法,算得u的坐标分别为:u1.pos=(0,0)u2.pos=(2.5,2.5)u3.pos=(-2,-2)u4.pos=(-3,2)其中,ui的坐标即可作为社团i的社团中心的坐标。从上述举例来看,则可根据该ui进行初始布局,随机生成该34个顶点的初始坐标,使得该34个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即包括该34个顶点的拓扑图满足最近原则。假设在仿真实验中生成的初始坐标如下:其中,第一行的2.158915-0.48509表示顶点1的坐标为(2.158915,-0.48509)。此时,容易验证初始布局的所有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如以顶点1为例,该顶点1到所属社团的社团中心u1的距离为到其余三个社团的社团中心即u2、u3、u4的距离分别为3.0、4.426、5.726,显然顶点1满足最近原则。类似地,可验证得到其余顶点也均满足该最近原则,此处不再赘述。204、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205、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具体实施例中,还可获取所述力导引算法对应的初始温度值和理想距离;则所述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可以具体为:根据所述理想距离分别计算每一个顶点受到的斥力产生的斥力位移以及受到的引力产生的引力位移;根据所述斥力位移与所述引力位移的和以及所述初始温度值确定所述顶点的位移,并判断在所述位移对应的坐标下所述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具体的,在计算顶点间的斥力以及斥力产生的位移时,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顶点受到的斥力:公式(3)其中,k为上述确定出的理想距离,d(v,v’)为顶点v和v’的欧式距离。进一步的,斥力位移的计算公式可以为:公式(4)其中,v.pos为顶点v的坐标,v’.pos为顶点v’的坐标。此外,还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相邻顶点间的引力以及引力产生的位移。其中,该引力计算公式可以为:公式(5)进一步的,该引力对应的引力位移的计算公式可以为:公式(6)具体的,将顶点的斥力位移和引力位移相加,即可得到整体位移即位移向量v.disp,并可根据整体位移计算位移后的坐标。其中,一个顶点的受到的斥力包括与其余所有顶点间的斥力,该顶点受到的引力包括有联系(边)的相邻顶点间的引力。则该位移后的坐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得到:公式(7)其中,t即为上述的初始温度值,在确定出顶点在斥力和引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后的坐标之后,即可根据该坐标确定该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进一步可选的,可预先根据显示屏幕的宽和高确定出用于约束顶点的坐标的屏幕约束算子,以避免位移后的坐标位于屏幕外部。具体的,该屏幕约束算子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v.pos.x=min(w/2,max(-w/2,v.pos.x))公式(8)v.pos.y=min(l/2,max(-l/2,v.pos.y))其中,v.pos.x为顶点横坐标,v.pos.y为该顶点的纵坐标,该w和l分别为显示屏幕的宽度和高度。从而可在确定出顶点在斥力和引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后的坐标,并经过上述的屏幕约束算子对该坐标进行调整后,再根据该调整后的坐标确定该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若满足,则可执行步骤209。具体的,从上述举例来看,按照公式(3)至(6)计算顶点之间引力位移和斥力位移,然后按照公式(7)和(8)计算位移后的坐标如下:进一步的,在确定出位移后的顶点的坐标之后,即可判断每个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或者称为每个顶点的坐标是否满足最近原则。206、将不满足最近原则的顶点对应的初始引力系数增加预设步长,得到增加所述预设步长的新的引力系数。207、计算所述顶点受到所述新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208、判断所述新坐标下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之后,若该产生位移后的顶点不满足最近原则,则可通过调整该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如按照预设步长依次调整该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直至该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具体的,可构造引力系数列表l并初始化为0元素,即假设该顶点对应的初始引力系数为0,l的长度为该需要布局的顶点的数目,l(i)表示使得顶点i满足最近原则所需的引力系数的最小值。则可将所有不满足最近原则的顶点构成集合s,对s中任意顶点v(j),可按照预设步长增加引力系数,如下所示:l(j)←l(j)+step公式(9)其中,该step即为预设步长,如可将该预设步长设置为0.1。进一步的,可根据该调整后的新的引力系数计算v(j)受到的社团中心引力(即该新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如该计算公式可以为:gravity(v(j))=l(j)×d(v(j),u)公式(10)其中,u为v(j)所属社团的社团中心,d(v(j),u)为该顶点v(j)到其所述社团的社团中心u的距离。具体的,这里的距离可指欧式距离。则v(j)在当前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为:公式(11)其中,u.pos为该社团中心u的坐标,v(j).pos为顶点v(j)当前的坐标,如该v(j)在上述的引力和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后的坐标。进一步的,若v(j)的新坐标满足最近原则,则当前l(j)值即为最终值,否则按照该预设步长再次增加引力系数,并判断该增加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是否满足最近原则,直到满足最近原则,即重复步骤s206至步骤208直到该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具体的,以顶点1为例,该顶点1到社团中心u1的距离为到u2的距离为到u3的距离为到u4的距离为此时顶点1到u1的距离大于到u4的距离,顶点1不满足最近原则,则此时可按照公式(9)将l(1)调整为0.1,此时按照公式(10)得到社团中心引力的大小为gravity(v(1))=0.1*2.302=0.2302,按照公式(11)得到新坐标为此时计算顶点1到4个社团中心的距离分别为2.07、4.738、2.787、1.627,此时顶点1到社团中心1的距离仍然大于到社团中心4的距离,即仍然不满足最近原则,此时再将l(1)调整为0.2(假设预设步长为0.1),则按照公式(10)和(11)可计算得顶点1的新坐标为(-1.704,0.699),此时计算顶点1到4个社团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842、4.574、2.715、1.836,顶点1到社团中心1的距离仍然大于到社团中心4的距离,仍不满足最近原则,再将l(1)调整为0.3,按照公式(10)和(11)可计算得顶点1的新坐标为(-1.491,0.612),此时顶点1到4个社团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612,4.415,2.661,2.05,此时顶点1到社团中心1的距离小于到其他社团中心的距离,顶点1满足最近原则,则可确定顶点1对应的引力系数l(1)=0.3。209、当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时,判断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可选的,可记录所述重复执行的次数,也即统计该拓扑图中所有顶点在引力和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后是否满足最近原则的次数,或者统计重复执行204至步骤209的次数。则所述判断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可以具体为:判断所述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数目阈值;若所述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数目阈值,则确定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可选的,所述判断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还可以具体为:将当前的初始温度值与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初始温度值是否低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当所述初始温度值低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具体实施例中,若判断结果为不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则可分别获取每一个社团中的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中最大的引力系数,并将所述最大的引力系数作为该社团对应的社团引力系数;计算该社团对应的社团引力系数下该社团中各顶点的坐标;将预设力导引算法对应的初始温度值与预设的衰减因子的乘积作为新的初始温度值,重复执行步骤204至步骤209,直到满足该预设的停机条件。具体的,每个社团的中心引力系数即社团引力系数可通过如下公式确定出:公式(12)即将所有属于社团i的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中的最大值作为该社团的社团引力系数。进一步的,可计算各顶点在其所属社团的社团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作用下的新坐标。如该新坐标的计算公式可以为:公式(13)其中,u.pos为该社团中心u的坐标,v.pos为顶点v当前的坐标,d(v,u)为该顶点v到其所属社团的社团中心u的距离。进一步的,可按照预设的衰减因子减小初始温度值t的取值,比如即可按照如下方式减小t的取值:t←λ×t公式(14)其中,λ为衰减因子,如可将λ设置为0.9或0.85。从而可根据该衰减后的初始温度值t进行迭代,即重复执行步骤204至步骤209,直到各顶点的布局满足该预设的停机条件。如上述举例来看,遍历所有顶点,则可确定在引力和斥力作用下顶点1、2、16、20、22、24、28、29、32、33不满足最近原则,并可确定出列表l的取值分别为0.3、0.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4、0.0、0.6、0.0、0.6、0.0、0.0、0.0、0.5、0.6、0.0、0.0、0.6、0.4、0.0。将归属同一社团的顶点对应的l值取最大值作为该社团对应的社团引力系数,例如社团1中有4个点的最小引力系数不为0,分别是顶点1:0.3,顶点2:0.5,顶点20:0.4,顶点22:0.6,因此社团1对应的社团引力系数为0.6。类似的,可以得到全部社团的社团引力系数,如下表一所示:表一社团社团引力系数社团10.6社团20社团30.4社团40.6进一步的,可按照公式(13)计算所有顶点的在各自对应的社团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如下:容易验证此时所有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即可进一步判断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也即当前坐标下的各顶点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210、当满足所述停机条件时,将所述满足所述停机条件的目标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具体的,该停机条件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以统计该步骤204重复执行的次数(或者步骤204至步骤209重复执行的次数),并在该次数达到预设数目阈值如20次时算法终止,确定当前拓扑图中各顶点的布局满足停机条件;又例如可预先指定t的阈值t0,当t小于t0时算法终止,确定其满足停机条件,将当前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确定对各顶点的布局完成。进一步的,假设该预设的停机条件为该重复执行的次数达到20次,则在上述举例中,20次迭代后各顶点坐标如下:此时,确定满足停机条件,根据该满足停机条件下各顶点坐标得到的布局效果如图5所示。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保留了力导引算法布局效果较好的优点,同时各个社团内的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因此社团之间可以完全区分开,由此达到了可视化社团结构的目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通过预设的社团划分规则如可视化社团发现算法或者根据需要布局的各顶点的属性信息将需要布局的多个顶点划分为多个社团,通过确定各社团的社团中心得到该多个顶点对应的社团结构,并将最近原则作为约束条件指导力导引算法与社团引力系数的调优,使得可在保留力导引算法布局效果的同时完全区分开不同社团的顶点,达到可视化社团结构的目的,仅需确定一次社团中心,则降低了计算复杂度,算法鲁棒性较高。请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拓扑图的布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拓扑图的布局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位移计算模块12以及布局确定模块13。其中,所述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包括至少一个社团的目标拓扑图。其中,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社团包括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且所述目标拓扑图满足最近原则。具体的,当需要对多个顶点进行布局时,即可通过获取模块11将该多个顶点划分为多个社团,如根据预设的社团发现算法或者根据各顶点的属性将该多个顶点划分为多个社团,并根据该划分得到的社团结构对各顶点进行初始布局使得该初始布局下所有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即包括该多个顶点的拓扑图满足最近原则。所述位移计算模块12,用于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具体的,由于一个顶点会受到拓扑图中其余顶点的斥力,以及会受到相邻顶点(与其有连接关系的顶点)的引力,这就导致拓扑图中的顶点不稳定,会根据其受到的斥力及引力产生位移。此时,则可通过位移计算模块12计算该拓扑图中的各顶点产生的位移,并判断每个顶点产生位移后,是否满足最近原则,以通过该最近原则使得同一社团的顶点能够较好的靠拢,从而通过对顶点的布局较好的展示该拓扑图的社团结构。所述布局确定模块13,用于当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时,将所述目标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将最近原则作为约束条件,以通过该最近原则使得同一社团的顶点能够较好的靠拢,使得不同社团的顶点在显示屏幕上尽可能区分开,从而通过对顶点的布局较好的展示该拓扑图的社团结构,达到可视化社团结构的效果。进一步的,请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拓扑图的布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装置包括上述图6对应实施例中的拓扑图的布局装置的获取模块11、位移计算模块12以及布局确定模块13。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11可具体包括:社团划分单元111,用于按照预设的社团划分规则将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中心确定单元112,用于根据预设力导引算法确定出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得到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社团的拓扑图;坐标确定单元113,用于根据各社团的社团中心确定每一个顶点的坐标,该坐标对应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并将该坐标对应的拓扑图作为目标拓扑图。其中,该力导引算法可包括kumada-kawai、fruchterman-reingold等算法,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可选的,所述社团划分单元111可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社团发现算法将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可选的,所述社团划分单元111可具体用于:获取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的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坐标确定单元113可具体用于:在显示屏幕范围内随机生成需要布局的每一个顶点的坐标;计算该坐标下的顶点与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的距离,并根据计算出的距离判断所述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若不满足最近原则,则重新生成所述不满足最近原则的顶点的坐标,直到所述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具体的,在社团划分单元111划分得到多个社团之后,即可分析社团顶点之间的联系,可通过构造社团结构图,即包括社团关系的拓扑图,并可通过中心确定单元112按照预设的布局算法如力导引算法确定出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则坐标确定单元113可根据该社团中心对该多个顶点进行初始布局,以使所有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也即该包括该所有顶点的拓扑图满足最近原则。从而得到初始布局下所有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的目标拓扑图。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11,还用于获取所述力导引算法对应的初始温度值和理想距离;所述位移计算模块12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理想距离分别计算每一个顶点受到的斥力产生的斥力位移以及受到的引力产生的引力位移;根据所述斥力位移与所述引力位移的和以及所述初始温度值确定所述顶点的位移,并判断在所述位移对应的坐标下所述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进一步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引力调整模块14,用于在所述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之后,当所述顶点不满足最近原则时,调整所述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以使所述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可选的,所述引力调整模块14可具体用于:将不满足最近原则的所述顶点对应的初始引力系数增加预设步长,得到增加所述预设步长的新的引力系数;计算所述顶点受到所述新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并判断所述新坐标下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若不满足最近原则,则将所述新的引力系数依次增加所述预设步长,并计算所述顶点受到增加所述预设步长后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直到判断结果为该新坐标下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进一步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判断模块15,用于在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时,判断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系数确定模块16,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15的判断结果为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不满足所述停机条件时,分别获取每一个社团中的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中最大的引力系数,并将所述最大的引力系数作为该社团对应的社团引力系数;坐标计算模块17,用于计算该社团对应的社团引力系数下该社团中各顶点的坐标,并将预设力导引算法对应的初始温度值与预设的衰减因子的乘积作为新的初始温度值;通知模块18,用于通知所述位移计算模块12重复执行所述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直至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所述停机条件;所述布局确定模块13,还用于在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所述停机条件时,将所述满足所述停机条件的目标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位移计算模块重复执行的次数;所述判断模块15可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数目阈值;若所述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数目阈值,则确定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15可具体用于:将当前的初始温度值与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初始温度值是否低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当所述初始温度值低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通过预设的社团划分规则如可视化社团发现算法或者根据需要布局的各顶点的属性信息将需要布局的多个顶点划分为多个社团,通过确定各社团的社团中心得到该多个顶点对应的社团结构,并将最近原则作为约束条件指导力导引算法与社团引力系数的调优,使得可在保留力导引算法布局效果的同时完全区分开不同社团的顶点,达到可视化社团结构的目的,仅需确定一次社团中心,则降低了计算复杂度,算法鲁棒性较高。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存储器200,显示屏300,等组件。其中,这些组件可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400进行通信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终端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处理器100为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0内的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0内的数据,以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处理器100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100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简称“dsp”)、图形处理器(graphicprocessingunit,简称“gpu”)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存储器20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0通过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0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设备的各项功能应用以及实现数据处理。存储器200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数据。显示屏300用于显示各种数据,如包括至少一个顶点的拓扑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系统可以是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等。具体的,所述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0中的应用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步骤:获取包括至少一个社团的目标拓扑图,其中,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社团包括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且所述目标拓扑图满足最近原则;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当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时,将所述目标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0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所述获取包括至少一个社团的目标拓扑图,具体执行以下步骤:按照预设的社团划分规则将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根据预设力导引算法确定出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得到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社团的拓扑图;根据各社团的社团中心确定每一个顶点的坐标,该坐标对应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并将该坐标对应的拓扑图作为目标拓扑图。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0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所述根据各社团的社团中心确定每一个顶点的坐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在显示屏幕范围内随机生成需要布局的每一个顶点的坐标;计算该坐标下的顶点与每一个社团的社团中心的距离,并根据计算出的距离判断所述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若不满足最近原则,则重新生成所述不满足最近原则的顶点的坐标,直到所述顶点满足最近原则。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100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力导引算法对应的初始温度值和理想距离;所述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0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所述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具体执行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理想距离分别计算每一个顶点受到的斥力产生的斥力位移以及受到的引力产生的引力位移;根据所述斥力位移与所述引力位移的和以及所述初始温度值确定所述顶点的位移,并判断在所述位移对应的坐标下所述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0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所述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之后,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若所述顶点不满足最近原则,则调整所述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以使所述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0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所述调整所述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以使所述顶点满足最近原则,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将不满足最近原则的所述顶点对应的初始引力系数增加预设步长,得到增加所述预设步长的新的引力系数;计算所述顶点受到所述新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并判断所述新坐标下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若不满足最近原则,则将所述新的引力系数依次增加所述预设步长,并计算所述顶点受到增加所述预设步长后的引力系数对应的引力下的新坐标,直到判断结果为该新坐标下的顶点满足最近原则。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0中的应用程序执行在所述将所述目标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之前,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当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均满足最近原则时,判断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若不满足所述停机条件,则分别获取每一个社团中的顶点对应的引力系数中最大的引力系数,并将所述最大的引力系数作为该社团对应的社团引力系数;计算该社团对应的社团引力系数下该社团中各顶点的坐标;将预设力导引算法对应的初始温度值与预设的衰减因子的乘积作为新的初始温度值,重复执行所述计算所述目标拓扑图中每一个顶点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所产生的位移,并判断产生位移后的顶点是否满足最近原则的步骤,直至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所述停机条件;当满足所述停机条件时,将所述满足所述停机条件的目标拓扑图作为需要的拓扑图。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记录所述重复执行的次数;所述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0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所述判断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判断所述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数目阈值;若所述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数目阈值,则确定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0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所述判断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将当前的初始温度值与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初始温度值是否低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当所述初始温度值低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各顶点的当前布局状态满足预设的停机条件。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0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所述按照预设的社团划分规则将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具体执行以下步骤:根据预设的社团发现算法将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0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所述按照预设的社团划分规则将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具体执行以下步骤:获取需要布局的至少一个顶点的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顶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社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将最近原则作为约束条件,以通过该最近原则使得同一社团的顶点能够较好的靠拢,使得不同社团的顶点在显示屏幕上尽可能区分开,从而通过对顶点的布局较好的展示该拓扑图的社团结构,达到可视化社团结构的效果。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