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共享硬件资源的群集处理器核心中硬件线程的动态负载平衡以及相关的电路、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媒体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8774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使用共享硬件资源的群集处理器核心中硬件线程的动态负载平衡以及相关的电路、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媒体与流程

本申请案主张2014年5月7日申请的且题为“使用共享硬件资源的群集处理器核心中硬件线程的动态负载平衡和相关的电路、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媒体(DYNAMIC LOAD BALANCING OF HARDWARE THREADS IN CLUSTERED PROCESSOR CORES USING SHARED HARDWARE RESOURCES,AND RELATED CIRCUITS,METHODS,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的美国专利申请案第14/271,812号的优先权,所述美国专利申请案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大体上涉及改进群集处理器核心的性能。



背景技术:

现代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可包含提供资源以供执行计算机指令的一或多个硬件线程。每一硬件线程可包含仅可通过硬件线程存取的一组专用寄存器(例如,通用寄存器(GPR)、控制寄存器或程序计数器,作为非限制性实例)。专用寄存器可由硬件线程使用以托管供执行的软件线程。专用寄存器的内容可共同表示软件线程的“上下文”,其界定在通过硬件线程执行软件线程时软件线程在给定时间点处的状态。

在处理器内,硬件线程可经组织成被称为“群集”的若干群组。每一群集可包含一或多个硬件线程,且还可包含可由群集内的任何硬件线程存取的共享群集资源。举例来说,共享群集资源可包含可轮流使用群集的硬件线程中的每一者的执行管道。多个群集可进一步经组织成“群集处理器核心”。每一群集处理器核心可包含可由多个群集利用的共享硬件资源。共享硬件资源可包含一或多个执行单元(例如,浮点单元和/或算术逻辑单元)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例如,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非限制性实例。

在一些情形下,群集处理器核心的第一群集可相对于第二群集经历非最优负载条件。举例来说,第一群集的所有硬件线程可正在高负载条件下执行软件线程和操作,而第二群集内的硬件线程可未经充分利用。如果第一和第二群集正各自在某些情形(在此期间如果单个群集正执行两个硬件线程,那么可实现电力节省)下执行硬件线程,那么还可出现非最优负载条件。

非最优负载条件的存在可导致群集处理器核心在非最优性能等级下操作。移位过程常规地需要操作系统将软件线程的上下文保存到存储器,且接着将软件线程重新载入为不同的硬件线程。常规的基于软件的技术使得软件线程能够从一个硬件线程移位到另一硬件线程。然而,如果操作系统缺乏对确定移位软件线程的性能和/或电力消耗益处所需的微架构数据的存取权,那么此过程可为不可行的。此外,将软件线程的上下文保存到存储器可能过分地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详细描述中所揭示的各方面包含使用共享硬件资源的群集处理器核心中硬件线程的动态负载平衡。还揭示相关的电路、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媒体。在这点上,在一个方面中,提供用于提供群集处理器核心中硬件线程的动态负载平衡的动态负载平衡电路。动态负载平衡电路包括以通信方式耦合到群集处理器核心的第一群集和第二群集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经配置以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是否存在于第一群集与第二群集之间。响应于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存在,控制单元进一步经配置以经由以通信方式耦合到第一群集的第一硬件线程和第二群集的第二硬件线程的共享硬件资源而将第一硬件线程的一或多个专用寄存器的内容传送到第二硬件线程的一或多个专用寄存器。进一步响应于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存在,控制单元还经配置以经由共享硬件资源将与第一硬件线程相关联的第一标识符与与第二硬件线程相关联的第二标识符交换。以此方式,可通过经由共享硬件资源将第一硬件线程的内容从第一群集重定位到第二群集而高效解析非最优负载条件。

在另一方面中,提供用于提供群集处理器核心中硬件线程的动态负载平衡的动态负载平衡电路。动态负载平衡电路包括用于确定群集处理器核心的第一群集与第二群集之间是否存在非最优负载条件的装置。动态负载平衡电路进一步包括用于响应于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存在,经由以通信方式耦合到第一群集的第一硬件线程和第二群集的第二硬件线程的共享硬件资源而将第一硬件线程的一或多个专用寄存器的内容传送到第二硬件线程的一或多个专用寄存器的装置。动态负载平衡电路还包括用于响应于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存在,经由共享硬件资源将与第一硬件线程相关联的第一标识符与与第二硬件线程相关联的第二标识符交换的装置。

在另一方面中,提供用于提供群集处理器核心中硬件线程的动态负载平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群集处理器核心的第一群集与第二群集之间是否存在非最优负载条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存在,经由以通信方式耦合到第一群集的第一硬件线程和第二群集的第二硬件线程的共享硬件资源而将第一硬件线程的一或多个专用寄存器的内容传送到第二硬件线程的一或多个专用寄存器。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存在,经由共享硬件资源将与第一硬件线程相关联的第一标识符与与第二硬件线程相关联的第二标识符交换。

在另一方面中,提供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致使处理器确定群集处理器核心的第一群集与第二群集之间是否存在非最优负载条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进一步致使处理器响应于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存在,经由以通信方式耦合到第一群集的第一硬件线程和第二群集的第二硬件线程的共享硬件资源而将第一硬件线程的一或多个专用寄存器的内容传送到第二硬件线程的一或多个专用寄存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致使处理器响应于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条件,经由共享硬件资源而将与第一硬件线程相关联的第一标识符与与第二硬件线程相关联的第二标识符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包含经配置以使用共享硬件资源执行硬件线程的负载平衡的动态负载平衡电路的例示性群集处理器核心的框图;

图2为说明在通过动态负载平衡电路负载平衡之前通过硬件线程代管软件线程的图1的群集处理器核心的框图;

图3为说明在动态负载平衡电路的负载平衡操作期间的通信流的图1的群集处理器核心的框图;

图4为说明在通过动态负载平衡电路完成负载平衡操作之后的软件线程的代管的图1的群集处理器核心的框图;

图5为说明使用共享硬件资源的群集处理器核心中硬件线程的动态负载平衡的例示性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6为可包含图1的动态负载平衡电路的例示性基于处理器的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各图,描述本发明的若干例示性方面。词语“例示性”在本文中用以意味着“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本文中描述为“例示性”的任何方面不必解释为比其它方面优选或有利。

详细描述中所揭示的各方面包含使用共享硬件资源的群集处理器核心中硬件线程的动态负载平衡。还揭示相关的电路、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媒体。在这点上,在一个方面中,提供用于提供群集处理器核心中硬件线程的动态负载平衡的动态负载平衡电路。动态负载平衡电路包括以通信方式耦合到群集处理器核心的第一群集和第二群集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经配置以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是否存在于第一群集与第二群集之间。响应于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存在,控制单元进一步经配置以经由以通信方式耦合到第一群集的第一硬件线程和第二群集的第二硬件线程的共享硬件资源而将第一硬件线程的一或多个专用寄存器的内容传送到第二硬件线程的一或多个专用寄存器。进一步响应于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存在,控制单元还经配置以经由共享硬件资源将与第一硬件线程相关联的第一标识符与与第二硬件线程相关联的第二标识符交换。以此方式,可通过经由共享硬件资源将第一硬件线程的内容从第一群集重定位到第二群集而高效解析非最优负载条件。

在这点上,图1为例示性群集处理器核心10的框图。群集处理器核心10包含在群集处理器核心10的群集内的硬件线程当中提供负载平衡的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如本文中所揭示。群集处理器核心10可涵盖已知数字逻辑元件、半导体电路、处理核心和/或存储器结构中的任一者以及其它元件或其组合。本文中所描述的各方面并不限于任何特定元件布置,且所揭示技术可容易地扩展到半导体裸片或封装上的各种结构和布局。

在图1的实例中,群集处理器核心10包含硬件线程14(0)到14(3),其中的每一者均可操作以托管软件线程(未展示)。硬件线程14(0)到14(3)经组织成群集,其中群集16(0)包含硬件线程14(0)和14(1),且群集16(1)包含硬件线程14(2)和14(3)。应理解,图1中所展示的方面仅出于说明的目的。因此,一些方面在每一群集16内可包含多于图1中所说明的或少于图1中所说明的硬件线程14。同样,应进一步理解,一些方面可在群集处理器核心10内包含多于图1中所展示的群集16。

硬件线程14(0)包含仅可通过硬件线程14(0)存取的专用寄存器18(0)。在一些方面中,作为非限制性实例,专用寄存器18(0)可包含相应通用寄存器(GPR)20(0)、控制寄存器22(0)和/或程序计数器24(0)。专用寄存器18(0)的内容(未展示)可表示由硬件线程14(0)托管的软件线程(未展示)的“上下文”,其界定在执行软件线程时软件线程在给定时间点处的状态。硬件线程14(1)到14(3)同样分别包含具有对应于硬件线程14(0)的专用寄存器18(0)的功能性的专用寄存器18(1)到18(3)。一些方面可提供成,作为非限制性实例,专用寄存器18(1)到18(3)包含相应GPR 20(1)到20(3)、控制寄存器22(1)到22(3)和/或程序计数器24(1)到24(3)。

图1的硬件线程14(0)到14(3)中的每一者还分别包含标识符26(0)到26(3)。每一标识符26(0)到26(3)含有可由软件(例如,操作系统)使用以识别对应硬件线程14(0)到14(3)的可修改识别信息。在一些方面中,标识符26中的一或多者可实施为控制寄存器22中的一者。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标识符26使得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能够以对于软件透明的方式将硬件线程14从一个群集16重定位到另一群集。

如图1中所见,群集16(0)和16(1)分别提供共享群集资源28(0)和28(1),其可由每一群集16内的硬件线程14存取和共享。在群集16(0)中,硬件线程14(0)通过总线30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共享群集资源28(0),而硬件线程14(1)通过总线32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共享群集资源28(0)。类似地,群集16(1)中的硬件线程14(2)通过总线34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共享群集资源28(1),而硬件线程14(3)通过总线36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共享群集资源28(1)。共享群集资源28(0)和28(1)中的每一者可包含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的执行管道(未展示),其可由硬件线程14轮流共享以执行软件线程。举例来说,对共享群集资源28(0)的执行管道的存取权可替代地分配到硬件线程14(0)和14(1)中的每一者以作为由群集16(0)提供的抢先式多任务操作的一部分。

图1的群集处理器核心10还提供可由群集16的硬件线程14中的每一者存取的共享硬件资源38。如图1中所示,硬件线程14(0)通过总线40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共享硬件资源38,而硬件线程14(1)通过总线42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共享硬件资源38。同样,硬件线程14(2)通过总线44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共享硬件资源38,而硬件线程14(3)通过总线46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共享硬件资源38。在一些方面中,共享硬件资源38可包含一或多个执行单元48,例如浮点单元和/或算术逻辑单元,作为非限制性实例。共享硬件资源38还可包含一或多个高速缓冲存储器50,例如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非限制性实例。

群集16的硬件线程14使得图1的群集处理器核心10能够同时有效地执行高达四个软件线程。在软件线程的执行期间,可出现例如群集16(0)相对于群集16(1)经历非最优负载条件的情形。举例来说,群集16(0)的硬件线程14(0)和14(1)可在高负载条件下操作,而群集16(1)的硬件线程14(2)和14(3)可未经充分利用(归因于例如归因于高速缓冲存储器未中或其它延迟条件未使用或停止)。对于减少电力消耗为群集处理器核心10的优先级的方面,当群集16(0)和16(1)在某些情形(其中如果单个群集16正执行两个硬件线程14,那么可实现电力节省)下各自执行单个硬件线程14时,可出现非最优负载条件。

因此,提供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从而以相较于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的更高效的方式实现硬件线程14之间的动态负载平衡。在这点上,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包含控制单元52,其经由总线54以通信方式耦合到群集16(0)且经由总线56以通信方式耦合到群集16(1)。在一些方面中,与群集16(0)和16(1)的负载条件相关的负载数据(未展示)可通过群集16(0)和16(1)提供到控制单元52,和/或可经由总线54和总线56由控制单元52主动地收集。负载数据可包含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的指示处理器利用、共享群集资源28(0)和/或28(1)的利用、执行进程的数目和/或群集16(0)和16(1)的电力消耗的数据。通过分析和比较负载数据,控制单元52可监视群集16(0)的硬件线程14(0)和14(1)以及群集16(1)的硬件线程14(2)和14(3)的负载条件。控制单元52还可经由总线58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共享硬件资源38,以便促进硬件线程14的内容经由共享硬件资源38在群集16之间的重定位。以此方式,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相较于用于移动软件线程的常规基于软件的技术可更快速且高效地解析非最优负载条件。

为了更好地说明由于检测到非最优负载条件而通过图1的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将硬件线程14从一个群集16重定位到另一群集16,提供图2到4。图2说明在由硬件线程14托管的软件线程60的执行期间产生非最优负载条件的群集处理器核心10。图3展示在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经由共享硬件资源38将硬件线程14(1)的内容从群集16(0)重定位到群集16(1)时群集处理器核心10内的通信流。图4说明在硬件线程14(1)的内容的重定位和非最优负载条件的解析之后的硬件线程14的内容。为清晰和简洁起见,在描述图2到4时提及图1的元件。

在图2中,群集处理器核心10的共享硬件资源38包含可通过所有硬件线程14存取的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62。在图2的实例中,硬件线程14(0)到14(3)分别代管软件线程60(0)到60(3)。硬件线程14(0)到14(3)分别与标识符26(0)到26(3)相关联,所述标识符当前含有“A”、“B”、“C”和“D”的相应值。标识符26充当抽象层,软件(例如,操作系统)可通过所述抽象层将软件线程60(0)到60(3)中的每一者映射到对应硬件线程14(0)到14(3)。硬件线程14(0)的专用寄存器18(0)含有表示软件线程60(0)的当前上下文的内容64(0)。同样,硬件线程14(1)的专用寄存器18(1)含有表示软件线程60(1)的当前上下文的内容64(1)。出于说明的目的,内容64(0)经展示为具有位值“101010”,而内容64(1)经展示为具有位值“010101”。

应理解,软件线程60(0)和60(1)当前具有为“ON”的线程状态(未展示),其指示所述软件线程分别主动地执行于群集16(0)的硬件线程14(0)和14(1)上。相比之下,群集16(1)的硬件线程14(2)和14(3)上的软件线程60(2)和60(3)具有指示当前并不发生执行的为“OFF”的线程状态。举例来说,软件线程60(2)和60(3)中的一者或两者可由于高速缓冲存储器未中或其它延迟条件而停止。

因此,非最优负载条件存在于群集16(0)与群集16(1)之间。群集16(0)被迫将硬件线程14(0)上的软件线程60(0)和硬件线程14(1)上的软件线程60(1)两者多任务化,从而导致对共享群集资源28(0)的过度利用。同时,群集16(1)的共享群集资源28(1)归因于硬件线程14(2)上的软件线程60(2)和硬件线程14(3)上的软件线程60(3)的非活动线程状态而未经充分利用。群集16(0)与群集16(1)之间的此非最优负载条件可导致群集处理器核心10在非最优等级下操作。

图3说明通过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的控制单元52所进行以解析群集16(0)与群集16(1)之间的非最优负载条件的操作。通过监视群集16(0)和16(1)的负载条件(如分别通过箭头66和68指示),控制单元52可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存在于群集16(0)与群集16(1)之间。控制单元52可接着将控制信号(通过箭头70和72指示)发布到群集16(0)和/或群集16(1)以实现硬件线程14(1)的内容从群集16(0)到群集16(1)的重定位。在一些方面中,控制单元52还可将控制信号(通过箭头74指示)发布到共享硬件资源38以促进重定位。

在图3的实例中,在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存在之后,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的控制单元52可引导硬件线程14(1)以将专用寄存器18(1)的内容64(1)传送到共享硬件资源38(具体来说,传送到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62)。此传送由箭头76表示。内容64(1)可接着从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62进一步转移到群集16(1)的硬件线程14(2)的专用寄存器18(2)(通过箭头78指示)。由于内容64(1)表示软件线程60(1)的当前上下文,因此将内容64(1)传送到专用寄存器18(2)会有效地将软件线程60(1)重定位到硬件线程14(2)。

为了确保专用寄存器18(1)的内容64(1)的重定位对于正由群集处理器核心10执行的操作系统软件透明,控制单元52还分别调换硬件线程14(1)和14(2)的标识符26(1)和26(2)。因此,如图3中所见,硬件线程14(1)的标识符26(1)的值经由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62与硬件线程14(2)的标识符26(2)的值交换(通过双向箭头80和82指示)。由于操作系统使用标识符26的值来将软件线程60映射到硬件线程14,因此操作系统将保持不了解物理资源(其上正执行软件线程60)已改变。

现参考图4,展示在硬件线程14(1)的内容的重定位之后的硬件线程14和软件线程60的状态。在图4中,硬件线程14(0)和14(3)分别与具有如前所述的相应值“A”和“D”的标识符26(0)和26(3)相关联。然而,与硬件线程14(1)相关联的标识符26(1)现具有值“C”,而与硬件线程14(2)相关联的标识符26(2)具有值“B”。另外,硬件线程14(2)的专用寄存器18(2)的内容64(2)现含有先前存储于硬件线程14(1)的专用寄存器18(1)的内容64(1)中的值。因此,软件线程60(1)现由硬件线程14(2)托管,且可继续在群集16(1)内执行。此时,群集16中的每一者含有具有“ON”的线程状态(未展示)的一个软件线程60(即,群集16(0)中的软件线程60(0)和群集16(1)中的软件线程60(1))。每一群集16还含有具有“OFF”的线程状态的一个软件线程60(即,群集16(0)中的软件线程60(2)和群集16(1)中的软件线程60(3))。因此,由执行软件线程60所产生的处理负载较均匀地平衡于群集16之间,从而导致群集处理器核心10的改进型性能。

尽管图2到4的实例说明较均匀地跨越群集16分布处理负载的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但群集处理器核心10的一些方面可提供电力消耗的降低相较于改进处理性能为较高优先级。举例来说,在一些方面中,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可通过将两个活动硬件线程14的内容64重定位到同一群集16上而检测群集处理核心10的能耗的潜在降低。通过这样做,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可使得群集处理器核心10能够关闭群集16中的一者从而实现电力节省。

为了说明使用共享硬件资源38的群集处理器核心10中硬件线程14的动态负载平衡的例示性过程,提供图5。在描述图5时,为清晰起见提及图1到4的元件。在图5中操作以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的控制单元52确定群集处理器核心10的第一群集16(0)与第二群集16(1)之间是否存在非最优负载条件(框84)开始。在一些方面中,用于确定是否存在非最优负载条件的框84的操作可包含检测第二群集16(1)的未充分利用(框86)。一些方面可提供用于确定是否存在非最优负载条件的框84的操作包括检测群集处理器核心10的能耗的潜在降低(框88)。

控制单元52接着基于其确定而评估是否存在非最优负载条件(框90)。如果不存在,那么群集处理器核心10的操作继续(框92)。然而,如果在框90处确定非最优负载条件存在,那么控制单元52将第一群集16(0)的第一硬件线程14(1)的一或多个专用寄存器18(1)的内容64(1)传送到第二群集16(1)的第二硬件线程14(2)的一或多个专用寄存器18(2)(框94)。经由以通信方式耦合到第一硬件线程14(1)和第二硬件线程14(2)的共享硬件资源38实现传送。控制单元52进一步经由共享硬件资源38将与第一硬件线程14(1)相关联的第一标识符26(1)与与第二硬件线程14(2)相关联的第二标识符26(2)交换(框96)。

根据本文中所揭示的各方面的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可被提供于任何基于处理器的装置中或集成到任何基于处理器的装置中。实例包含(但不限于)机顶盒、娱乐单元、导航装置、通信装置、固定位置数据单元、移动位置数据单元、移动电话、蜂窝式电话、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监视器、计算机监视器、电视机、调谐器、收音机、卫星收音机、音乐播放器、数字音乐播放器、便携式音乐播放器、数字视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数字视频光盘(DVD)播放器和便携式数字视频播放器。

在这点上,图6说明可采用图1中所说明的动态负载平衡电路12的基于处理器的系统98的实例。在此实例中,基于处理器的系统98包含一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100,其各自包含可包括图1的动态负载平衡电路(DLBC)12的一或多个处理器102。CPU 100可具有耦合到处理器102以供对数据或指令的快速存取的高速缓冲存储器104。CPU 100耦合到系统总线106且可将包含于基于处理器的系统98中的主控装置与从属装置相互耦合。如所熟知,CPU 100通过经由系统总线106交换地址、控制和数据信息而与这些其它装置通信。举例来说,CPU 100可将总线交易请求传达到存储器系统108,其提供存储器单元110(0)到110(N)。

其它主控和从属装置可连接到系统总线106。如图6中所说明,这些装置可包含存储器控制器112、一或多个输入装置114、一或多个输出装置116、一或多个网络接口装置118和一或多个显示器控制器120,作为实例。输入装置114可包含任何类型的输入装置,包含但不限于输入按键、开关、语音处理器等。输出装置116可包含任何类型的输出装置,包含但不限于音频、视频、其它视觉指示符等。网络接口装置118可为经配置以允许数据交换到网路122和来自网路122的数据的交换的任何装置。网路122可为任何类型的网路,包含(但不限于)有线或无线网路、专用或公用网络、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因特网。网络接口装置118可经配置以支持所要的任何类型的通信协议。

CPU 100还可经配置以经由系统总线106使显示器控制器120存取发送到一或多个显示器124的控制信息。显示器控制器120将信息发送到显示器124以经由一或多个视频处理器126显示,所述处理器处理信息从而显示成适合于显示器124的格式。显示器124可包含任何类型的显示器,包含(但不限于)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了解,结合本文中所揭示的各方面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可被实施为电子硬件、存储于存储器或另一计算机可读媒体中且由处理器或其它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或此两者的组合。作为实例,本文中所描述的主控装置和从属装置可用于任何电路、硬件组件、集成电路(IC)或IC芯片中。本文中所揭示的存储器可为任何类型和大小的存储器,且可经配置以存储所要的任何类型的信息。为清楚说明此可互换性,上文已大体上关于其功能性而描述了各种说明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如何实施此功能性取决于特定应用、设计选项和/或强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针对每一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实施所描述功能性,但此种实施方案决策不应被解释为导致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揭示的各方面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用以下各项来实施或执行: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或经设计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任何组合。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心的一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它此类配置。

本文中所揭示的各方面可以硬件和存储于硬件中的指令来体现,且可驻留于(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闪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寄存器、硬盘、可装卸式磁盘、CD-ROM或此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媒体中。例示性存储媒体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可从存储媒体读取信息且将信息写入到存储媒体。在替代方案中,存储媒体可与处理器成一体式。处理器和存储媒体可驻留于ASIC中。ASIC可驻留于远程站中。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体可作为离散组件驻留在远程站、基站或服务器中。

还应注意,描述本文中的例示性方面中的任一者中所描述的操作步骤以提供实例和论述。可用除了所说明的序列之外的大量不同序列来执行所描述的操作。此外,单个操作步骤中所描述的操作实际上可在许多不同步骤中执行。另外,可组合在例示性方面中所论述的一或多个操作步骤。应理解,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易于显而易见,流程图中所说明的操作步骤可以经受大量不同修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将理解,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和技法中的任一者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举例来说,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可贯穿以上描述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和芯片。

提供本发明的先前描述以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造或使用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易于显而易见对本发明的各种修改,且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应用于其它变化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此,本发明并不希望限于本文中所描述的实例和设计,而应符合与本文中所揭示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