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适应性的城市配电网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382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城市配电网评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发展适应性的城市配电网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配电网评价是国内各供电公司需要时常进行的一项工作,供电公司通过城市配电网的评价,来发现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及各个问题的重要、紧迫程度,并基于该评价结果作配电网建设改进的工作安排。然而,各地区电网评价时只关注于各自电网的结构与设备的备用,以及电网的管理工作情况,往往容易忽略下级电网对上级电网的适应性、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对未来分布式能源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对供电可靠性需求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发展适应性的城市配电网评价方法,以实现准确反映城市配电网的发展适应性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发展适应性的城市配电网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对5个一级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所述5个一级评价指标分别为:综合指标、上级电网适应性、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分布式电源渗透适应性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适应性;步骤2、根据3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3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综合指标的得分,3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为网架效率、设施质量和网架合理性;步骤3、根据2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2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上级电网适应性的得分,2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为:容量适应性和网架强度适应性;步骤4、根据2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2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得分,2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为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步骤5、根据2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2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分布式电源渗透适应性的得分,2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为电压调节能力以及监视和采集信息水平;步骤6、根据2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2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分布式电源渗透适应性的得分,2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为断电隔离能力和转供能力;步骤7、根据步骤2至步骤6分别得出的综合指标、上级电网适应性、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分布式电源渗透适应性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适应性得分,以及步骤1中分配的综合指标、上级电网适应性、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分布式电源渗透适应性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适应性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配电网得分。优选的,步骤1中5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均为20。优选的,步骤2中网架效率、设施质量和网架合理性的权重均为20/3。优选的,步骤3中容量适应性和网架强度适应性的权重均为10。优选的,步骤4中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的权重均为10。优选的,步骤5中电压调节能力以及监视和采集信息水平的权重均为10。优选的,步骤6中断电隔离能力和转供能力的权重均为1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从多个指标角度出发,使城市配电网评价工作着重关注配电网发展的适应性需求,确保电网建设决策时能够选择满足发展适应性且经济、合理的方案,从而而避免电网建设的单方超前或滞后带来的浪费或制约。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发展适应性的城市配电网评价方法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一种基于发展适应性的城市配电网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对5个一级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所述5个一级评价指标分别为:综合指标、上级电网适应性、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分布式电源渗透适应性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适应性;步骤2、根据3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3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综合指标的得分,3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为网架效率、设施质量和网架合理性;步骤3、根据2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2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上级电网适应性的得分,2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为:容量适应性和网架强度适应性;步骤4、根据2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2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得分,2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为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步骤5、根据2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2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分布式电源渗透适应性的得分,2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为电压调节能力以及监视和采集信息水平;步骤6、根据2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2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分布式电源渗透适应性的得分,2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为断电隔离能力和转供能力;步骤7、根据步骤2至步骤6分别得出的综合指标、上级电网适应性、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分布式电源渗透适应性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适应性得分,以及步骤1中分配的综合指标、上级电网适应性、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分布式电源渗透适应性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适应性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配电网得分。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指标以及指标的权重如图1所示。步骤1中5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均为20。网架效率、设施质量和网架合理性的权重均为20/3。容量适应性和网架强度适应性的权重均为10。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的权重均为10。电压调节能力以及监视和采集信息水平的权重均为10。断电隔离能力和转供能力的权重均为1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基于发展适应性的城市配电网评价方法,包括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以及相应的权重设置。设通过若干指标计算或分析得出的某地区配电网各个二级指标得分如表1所示:表1、地区配电网各个二级指标得分表。表1中,一级指标得分为二级指标得分加权平均结果,同样对一级指标得分加权平均计算可以得到:该地区电网的评分总分为71.854。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该地区电网在综合指标、上级电网适应性、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方面水平较高,但在分布式电源渗透适应性上、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适应性上有一定欠缺,总体得分水平一般。并且结合二级指标的得分,可以看出该地区电网在发展适应性上的薄弱环节和需要重点改进的方向。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1、评价城市配电网时,可以客观反映城市配电网的发展适应性,包括整体网架水平、对上级电网、地方经济、分布式电源发展和供电可靠性要求的适应性;2、评价城市配电网时,可以找到制约城市配电网发展适应性的指标因素,为提升城市配电网适应性提供决策参考。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